< Return to Video

谁决定艺术作品的含义?- 海莉·李威特

  • 0:13 - 0:16
    想象你和一位朋友正漫步观赏
    一个艺术作品展览,
  • 0:16 - 0:19
    你被一幅引人注目的画作所吸引。
  • 0:19 - 0:22
    醒目的红色在你看来象征着爱,
  • 0:22 - 0:25
    但你的朋友坚持认为
    这红色象征着战争。
  • 0:25 - 0:29
    你看到星星在浪漫的天空下,
  • 0:29 - 0:34
    而你的朋友将此理解为
    全球变暖引发的污染物。
  • 0:34 - 0:37
    为了解决争议,你上网查到
    如下解读——
  • 0:37 - 0:42
    此画是艺术家复制自己
    小学一年级时在美术课上的画作:
  • 0:42 - 0:47
    红色是她当时最喜欢的颜色
    那些银色的点是小精灵。
  • 0:47 - 0:51
    你此时明白了这幅画的
    确切创作意图。
  • 0:51 - 0:55
    你对这幅画的解读
    与其作者的创作意图不符,你欣赏错了吗?
  • 0:55 - 0:59
    你知道了这一点,此时
    你对此画作的欣赏减少了吗?
  • 0:59 - 1:01
    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到底能影响多少
  • 1:01 - 1:04
    你对其作品的解读?
  • 1:04 - 1:06
    这个问题已经被
  • 1:06 - 1:12
    哲学家们和艺术评论家们
    争论了几十年,仍未达成一致。
  • 1:12 - 1:13
    在二十世纪中叶,
  • 1:13 - 1:18
    文学评论家W·K·威姆斯特
    与哲学家曼诺·比尔斯雷
  • 1:18 - 1:21
    认为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无关其作品的含义。
  • 1:21 - 1:24
    他们称之为意图谬误:
  • 1:24 - 1:28
    倚重于艺术创作者的意图——
    这种看法是一种误导。
  • 1:28 - 1:30
    他们的论点分为两部分:
  • 1:30 - 1:34
    一方面,我们研究的
    艺术创作者已不在世,
  • 1:34 - 1:35
    这些艺术家从未留下
    关于自己的创作意图的记录,
  • 1:35 - 1:40
    即:他们的作品创作意图
    根本没有考据。
  • 1:40 - 1:44
    另一方面,即使有一大堆相关信息,
  • 1:44 - 1:46
    威姆斯特和比尔斯雷相信
  • 1:46 - 1:49
    这些信息会让我们这些观赏者分心
    ——无法专注于作品本质。
  • 1:49 - 1:51
    他们将艺术比作甜点:
  • 1:51 - 1:53
    当你品尝布丁时,
  • 1:53 - 1:57
    你是否喜欢其味道和质感
    并不取决于厨师的意图。
  • 1:57 - 2:02
    关键是布丁对胃口。
  • 2:02 - 2:06
    当然,一个人觉得好吃,
    另一个人也许觉得不好吃。
  • 2:06 - 2:09
    既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鉴赏理解,
  • 2:09 - 2:13
    画作中的银点
    当然可以被理解成精灵、
  • 2:13 - 2:16
    星星,或者
    污染物。
  • 2:16 - 2:20
    以威姆斯特和比尔斯雷的逻辑,
    艺术家对其作品的诠释
  • 2:20 - 2:25
    只是众多平等的可接受的
    可能的诠释之一。
  • 2:25 - 2:26
    如果你对这种观点存疑,
  • 2:26 - 2:30
    你也许更支持史蒂文·萘普
    和怀特·本·迈克尔,
  • 2:30 - 2:34
    这两位文艺理论家反对
    “意图谬误”。
  • 2:34 - 2:36
    他们认为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 2:36 - 2:39
    并不是
    可能的含义之一,
  • 2:39 - 2:42
    而是唯一可能的含义。
  • 2:42 - 2:44
    比方说,想象你正在沿着海边散步,
  • 2:44 - 2:49
    偶然看见沙子上有诗文的痕迹。
  • 2:49 - 2:52
    萘普和迈克尔认为
    如果你发现这些痕迹
  • 2:52 - 2:56
    并不是出自什么作家的诗篇
    那这首诗就毫无意义了,
  • 2:56 - 2:58
    只不过是浪花造成的奇怪巧合而已。
  • 2:58 - 3:00
    他们认为有意图的创作者
  • 3:00 - 3:05
    才是赋予诗篇以内涵的关键。
  • 3:05 - 3:07
    其他思想家倡导折中,
  • 3:07 - 3:12
    即:意图只是一个更大的
    难题中的一个小问题。
  • 3:12 - 3:15
    当代哲学家诺儿·卡罗尔
    持这个立场,
  • 3:15 - 3:19
    他认为艺术家的意图与观众有关联,
  • 3:19 - 3:21
    道理如同说者的意图
  • 3:21 - 3:24
    与对话中的另一方是有关联的。
  • 3:24 - 3:27
    想要理解意图是如何
    在对话中起作用的,
  • 3:27 - 3:31
    卡罗尔认为——想象某人
    拿着一根烟要借根火柴。
  • 3:31 - 3:33
    你递给对方一个打火机,
  • 3:33 - 3:36
    因为你认为对方的动机就是点烟。
  • 3:36 - 3:39
    对方问问题的用词的确重要,
  • 3:39 - 3:43
    但是影响你去领会的
    是问题背后的意图,最终,
  • 3:43 - 3:45
    你做出反馈。
  • 3:45 - 3:49
    那么,你对这一系列的观点
    倾向哪一个?
  • 3:49 - 3:52
    你是倾向威姆斯特和比尔斯雷
    认为有关艺术创作意图
  • 3:52 - 3:54
    可以用布丁的例子来证明?
  • 3:54 - 3:58
    抑或,你认为艺术家的创作动机
  • 3:58 - 3:59
    影响着其作品的含义?
  • 3:59 - 4:02
    艺术解读
    是个错综复杂的网,
  • 4:02 - 4:06
    很可能永远不会有明确答案。
Title:
谁决定艺术作品的含义?- 海莉·李威特
Speaker:
海莉·李威特
Description:

观看完整课程:https://ed.ted.com/lessons/who-decides-what-art-means-hayley-levitt

艺术家的意图对你理解其艺术作品的含义起到多大影响?几十年来,哲学家们和艺术评论家们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是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影响了其作品的含义?还是艺术作品的含义完全取决于观赏者的看法?海莉·李威特探讨了这个关于艺术作品含义的错综复杂的问题。

课程讲解:海莉·李威特,动画制作:艾维·欧弗。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Ed
Duration:
04:21

Chinese, Simplified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