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愛,沒有條件

  • 0:00 - 0:05
    「即使完全不就宗教的觀點而言
  • 0:05 - 0:11
    同性戀仍是性機能的誤用
  • 0:11 - 0:15
    是一種可悲又渺小的二流現實替代品
  • 0:15 - 0:18
    是一場逃離人生的可憐之旅
  • 0:18 - 0:22
    因此,同性戀不值得同情
  • 0:22 - 0:24
    不值得擁有
  • 0:24 - 0:27
    受苦的少數族群該有的待遇
  • 0:27 - 0:34
    同性戀應該被視為一種惡性疾病。」
  • 0:34 - 0:39
    那是引自 1966 年的時代雜誌,我當時三歲
  • 0:39 - 0:43
    而去年,美國總統
  • 0:43 - 0:45
    公開表態支持同性婚姻
  • 0:45 - 0:53
    (掌聲)
  • 0:53 - 0:58
    我的問題是,我們是怎麼走過來的?
  • 0:58 - 1:03
    疾病是如何變成一種身分的?
  • 1:03 - 1:06
    我大概六歲的時候
  • 1:06 - 1:09
    跟媽媽和弟弟去鞋店
  • 1:09 - 1:11
    買完鞋後
  • 1:11 - 1:15
    店員告訴我們可以各拿一個氣球回家
  • 1:15 - 1:21
    我弟弟想要紅色的,我想要粉紅色的
  • 1:21 - 1:26
    媽媽說我想要的其實是藍色的氣球
  • 1:26 - 1:29
    但是我堅決表示,我想要粉紅色的
  • 1:29 - 1:34
    媽媽提醒我,藍色才是我的最愛
  • 1:34 - 1:39
    現在我最愛的顏色確實是藍色,但我仍舊是同志
  • 1:39 - 1:42
    (笑聲)
  • 1:42 - 1:47
    證明了媽媽影響力之大,但也有其極限
  • 1:47 - 1:49
    (笑聲)
  • 1:49 - 1:56
    (掌聲)
  • 1:56 - 1:58
    小時候媽媽常常告訴我
  • 1:58 - 2:03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上獨一無二的感情
  • 2:03 - 2:06
    等到你為人父母才能體會。 」
  • 2:06 - 2:09
    媽媽會如此表達養育我和弟弟的心情
  • 2:09 - 2:12
    小時候我認為那是至高無上的讚美
  • 2:12 - 2:15
    等到了青春期,我就開始想
  • 2:15 - 2:18
    我是同志,大概不能有家庭了
  • 2:18 - 2:20
    那時媽媽舊話重提,讓我感到不安
  • 2:20 - 2:22
    我出櫃以後
  • 2:22 - 2:25
    媽媽還繼續說,我就發飆了
  • 2:25 - 2:29
    我告訴她「我是同志,不打算走那條路
  • 2:29 - 2:32
    請您以後別再提了。」
  • 2:35 - 2:40
    大約 20 年前,紐約時報雜誌的編輯向我邀稿
  • 2:40 - 2:43
    讓我寫一篇聾人文化的文章
  • 2:43 - 2:44
    我大吃一驚
  • 2:44 - 2:47
    在那之前我一直認為耳聾完全是一種疾病
  • 2:47 - 2:48
    那群可憐的人,他們聽不到
  • 2:48 - 2:51
    他們失去了聽力,我們幫得上忙嗎?
  • 2:51 - 2:53
    然後我走進聾人的世界
  • 2:53 - 2:56
    我去了聾人俱樂部
  • 2:56 - 2:59
    我去看聾人戲劇和聾人詩歌
  • 2:59 - 3:06
    我甚至去了田納西州的納許維爾
    看聾人美國小姐大賽
  • 3:06 - 3:10
    那裡有人抱怨含糊的南方手語
  • 3:10 - 3:14
    (笑聲)
  • 3:14 - 3:18
    當我越來越深入聾人的世界
  • 3:18 - 3:21
    我開始確信聾是一種文化
  • 3:21 - 3:23
    也相信聾人所說
  • 3:23 - 3:26
    「我們沒有聽覺的缺憾,我們是聾文化的成員。」
  • 3:26 - 3:29
    這種說法是站得住腳的
  • 3:29 - 3:31
    聾不是我的文化
  • 3:31 - 3:33
    我也不是特別想要跑去參與
  • 3:33 - 3:36
    但是我體會得出聾是一種文化
  • 3:36 - 3:38
    對於聾人而言
  • 3:38 - 3:44
    聾文化的價值不亞於
    拉美裔文化、同志文化或猶太文化
  • 3:44 - 3:49
    我覺得聾文化也許甚至和美國文化一樣正當
  • 3:49 - 3:53
    然後我朋友的朋友生了一個侏儒女兒
  • 3:53 - 3:54
    她女兒出生時
  • 3:54 - 3:57
    她突然面臨難題
  • 3:57 - 4:00
    我現在頗能體會她當時的心境
  • 4:00 - 4:03
    她面對的問題是怎麼教小孩
  • 4:03 - 4:07
    她應該說:「妳和大家沒兩樣,只不過稍矮一點」嗎?
  • 4:07 - 4:10
    還是她應該打造某種侏儒身分
  • 4:10 - 4:13
    參與美國矮人協會
  • 4:13 - 4:15
    去認識侏儒面臨的問題
  • 4:15 - 4:17
    我當時突然想到
  • 4:17 - 4:19
    大多數聾人的父母是聽得見的
  • 4:19 - 4:22
    有聽力的父母通常會想治好聾孩子
  • 4:22 - 4:26
    但是這些聾人在青少年時期總是能找到自己的社群
  • 4:26 - 4:29
    大多數同志的父母不是同性戀
  • 4:29 - 4:31
    那些不是同志的父母通常會要求同志
  • 4:31 - 4:33
    在父母認知的主流社會裡表現正常
  • 4:33 - 4:37
    這些同志要等到以後才能發覺自己的身分
  • 4:37 - 4:38
    而我的那位朋友
  • 4:38 - 4:42
    她在思考侏儒女兒的身分問題
  • 4:42 - 4:44
    我當時就想,又是同樣的問題
  • 4:44 - 4:46
    一個自認為正常的家庭
  • 4:46 - 4:49
    卻有了看似與眾不同的孩子
  • 4:49 - 4:53
    於是我的想法誕生了:其實身分有兩種
  • 4:53 - 4:55
    一種是垂直身分
  • 4:55 - 4:58
    從父母到子女世代相傳
  • 4:58 - 5:04
    像是種族,經常包括國籍、語言,通常也有宗教
  • 5:04 - 5:08
    這些都是你和你的父母及子女共同擁有的
  • 5:08 - 5:10
    有些垂直身分或許難以認同
  • 5:10 - 5:12
    但沒有人想要改正這些身分
  • 5:12 - 5:16
    你可以主張美國有一種身分較為困難
  • 5:16 - 5:18
    姑且不論現任總統也是這個身分
  • 5:18 - 5:20
    就是有色人種
  • 5:20 - 5:22
    然而沒人會想要確保
  • 5:22 - 5:26
    非裔和亞裔美國人的下一代
  • 5:26 - 5:30
    生出來的時候會是金髮白膚
  • 5:30 - 5:34
    另一種身分必須從同輩中得知
  • 5:34 - 5:36
    我稱之為水平身分
  • 5:36 - 5:39
    因為同輩之間的體驗是水平的
  • 5:39 - 5:42
    水平身分是你父母所沒有的
  • 5:42 - 5:46
    必須在同輩之間察覺到這種身分才能認同
  • 5:46 - 5:49
    這些身分,這些水平身分
  • 5:49 - 5:53
    人們幾乎總是想要治癒
  • 5:53 - 5:55
    我要觀察的是一種歷程
  • 5:55 - 5:58
    有這些水平身分的人
  • 5:58 - 6:00
    如何處之泰然的歷程
  • 6:00 - 6:05
    在我看來,似乎需要
  • 6:05 - 6:06
    三個層次的接受
  • 6:06 - 6:12
    自我接受、家庭接受、社會接受
  • 6:12 - 6:13
    三種接受不一定同時發生
  • 6:13 - 6:18
    不被接受的人常常會很生氣
  • 6:18 - 6:21
    因為覺得父母好像不愛他們
  • 6:21 - 6:25
    其實父母只是不贊同他們
  • 6:25 - 6:28
    愛,理想上是沒有條件的
  • 6:28 - 6:31
    在親子關係裡恆久存在
  • 6:31 - 6:34
    但是接受需要時間
  • 6:34 - 6:37
    總是需要時間
  • 6:37 - 6:42
    我認識一位叫做克林頓 • 布朗的侏儒
  • 6:42 - 6:45
    他出生時被診斷為畸形性侏儒症
  • 6:45 - 6:47
    一種極端殘障的病症
  • 6:47 - 6:50
    他的父母被告知,他以後永遠不能走路,也不會說話
  • 6:50 - 6:52
    還會有智能障礙
  • 6:52 - 6:55
    甚至可能認不出父母
  • 6:55 - 6:58
    醫生建議他們把孩子留在醫院
  • 6:58 - 7:00
    讓他在那裡靜靜地死去
  • 7:00 - 7:02
    他的媽媽不願意這麼做
  • 7:02 - 7:04
    她把兒子帶回家
  • 7:04 - 7:08
    雖然媽媽教育程度不高也不富裕
  • 7:08 - 7:10
    卻找到了全國最好的醫生
  • 7:10 - 7:12
    主治畸形性侏儒症
  • 7:12 - 7:14
    媽媽讓克林頓去看那位醫生
  • 7:14 - 7:16
    克林頓的童年
  • 7:16 - 7:19
    接受過 30 個重大的外科手術
  • 7:19 - 7:22
    他為了動手術
  • 7:22 - 7:23
    長時間待在醫院
  • 7:23 - 7:26
    結果他現在可以走路
  • 7:26 - 7:30
    他在醫院的時候有老師輔導課業
  • 7:30 - 7:33
    他很用功,因為沒別的事情可做
  • 7:33 - 7:35
    他後來的成就
  • 7:35 - 7:38
    家人以前怎麼也想不到
  • 7:38 - 7:41
    事實上他是家裡面第一位上大學的
  • 7:41 - 7:45
    他住校而且自己開車
  • 7:45 - 7:48
    一輛為他特殊身體狀況而製的車子
  • 7:48 - 7:51
    他媽媽有一天告訴我他兒子回家的故事
  • 7:51 - 7:52
    他的學校離家很近
  • 7:52 - 7:55
    她說:「我看到那輛車,一眼就認出來是他的
  • 7:55 - 8:00
    車子停在酒吧的停車場。」(笑聲)
  • 8:00 - 8:04
    她說:「我心裡想,他們 180 公分,他才 90 公分
  • 8:04 - 8:07
    他們的兩杯啤酒是他的四杯。」
  • 8:07 - 8:09
    她說:「我知道不能進去阻止他
  • 8:09 - 8:14
    但我回家後留了八封手機簡訊給他。」
  • 8:14 - 8:15
    她說:「然後我心裡想
  • 8:15 - 8:17
    如果他出生時有人告訴我
  • 8:17 - 8:23
    將來我擔心的會是他和大學同伴酒後駕車...。」
  • 8:23 - 8:32
    (掌聲)
  • 8:32 - 8:34
    然後我問她:「妳認為自己做了什麼
  • 8:34 - 8:38
    能幫助他成為迷人、有成就、又令人驚嘆的人?
  • 8:38 - 8:43
    她回答:「我做了什麼?我愛他,沒別的。」
  • 8:43 - 8:46
    克林頓的心中總是有著光芒
  • 8:46 - 8:52
    而他父親和我,是有幸最先看到那道光芒的人。」
  • 8:52 - 8:55
    我要引述 1960 年代另一家雜誌
  • 8:55 - 9:01
    這次是 1968 年的大西洋月刊 —
    美國的自由主義之聲
  • 9:01 - 9:04
    作者是重要的生物倫理學家
  • 9:04 - 9:08
    他表示:「對於放棄唐氏症兒童
  • 9:08 - 9:11
    我們沒有理由內疚
  • 9:11 - 9:16
    無論是私下送到療養院
  • 9:16 - 9:20
    或是更負責的、一了百了的方式
  • 9:20 - 9:25
    很可悲沒錯,也很可怕。但是不需要內疚
  • 9:25 - 9:29
    真正的內疚,是冒犯他人
  • 9:29 - 9:34
    而唐氏症患者不算是人。」
  • 9:34 - 9:37
    關於同志處境的大幅進步
  • 9:37 - 9:40
    已經有很多文章有所著墨
  • 9:40 - 9:44
    每天的頭條都有報導我們對同志的態度已改變
  • 9:44 - 9:48
    但我們忘了過去是怎麼看待其他不同的人
  • 9:48 - 9:50
    忘了過去是怎麼看待殘障的人
  • 9:50 - 9:53
    忘了過去我們是多麼不人道
  • 9:53 - 9:55
    在那些方面的改變
  • 9:55 - 9:57
    幾乎同樣地激進
  • 9:57 - 10:00
    我們卻不是很重視
  • 10:00 - 10:04
    我採訪過羅巴茲家庭的湯姆和凱倫夫婦
  • 10:04 - 10:08
    他們當時是年輕且成功的紐約人
  • 10:08 - 10:11
    得知長子是唐氏兒時大為驚訝
  • 10:11 - 10:15
    他們認為兒子的教育機會不符期望
  • 10:15 - 10:19
    於是決定要成立一個小型中心
  • 10:19 - 10:23
    利用兩間教室,開始和其他父母
  • 10:23 - 10:25
    一起教導唐氏兒
  • 10:25 - 10:29
    多年來,該中心已擴大為庫克中心
  • 10:29 - 10:31
    現在有成千上萬名
  • 10:31 - 10:35
    智障兒童在此受教
  • 10:35 - 10:38
    自從大西洋月刊登出那篇文章以來
  • 10:38 - 10:42
    唐氏症患者的平均壽命已成長了三倍
  • 10:42 - 10:47
    有唐氏症的人包括演員
  • 10:47 - 10:53
    作家以及成年後可以完全獨立生活的人
  • 10:53 - 10:55
    羅巴茲夫婦的貢獻不小
  • 10:55 - 10:57
    我問他們:「你們有遺憾嗎?
  • 10:57 - 10:59
    你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是唐氏兒嗎?
  • 10:59 - 11:01
    你們希望從未聽過唐氏症這回事嗎?
  • 11:01 - 11:03
    有趣的是這位父親表示
  • 11:03 - 11:06
    「這個嘛,為了兒子大衛著想,我有遺憾
  • 11:06 - 11:09
    因為對大衛來說,這個世界的患者之路很難走
  • 11:09 - 11:12
    我想讓大衛生活得更輕鬆
  • 11:12 - 11:17
    但我想,如果世上不再有唐氏兒,會是極大的損失。」
  • 11:17 - 11:21
    凱倫 • 羅巴茲對我說:「我同意湯姆的看法
  • 11:21 - 11:25
    為了讓大衛過得更輕鬆,我會想立刻治癒唐氏症
  • 11:25 - 11:30
    但對我而言,23年前他出生時,我絕不會相信
  • 11:30 - 11:32
    我能走到今天這一步
  • 11:32 - 11:36
    對我而言,他的病讓我成為更好、更仁慈的人
  • 11:36 - 11:39
    讓我的人生更有目的
  • 11:39 - 11:46
    對我而言,這種經驗世上任何東西都換不來。」
  • 11:46 - 11:50
    現在社會對這些和其他病症的接受程度
  • 11:50 - 11:52
    越來越高
  • 11:52 - 11:54
    然而此時此刻
  • 11:54 - 11:57
    我們滅絕這些病症的能力
  • 11:57 - 11:59
    也已經達到了超乎想像的高峰
  • 11:59 - 12:02
    美國現在新生的聾兒
  • 12:02 - 12:04
    會接受人工電子耳
  • 12:04 - 12:09
    植入大腦並連上接收器
  • 12:09 - 12:14
    讓他們具有聽說的能力
  • 12:14 - 12:18
    有一種名為 BMN-111 的化合物,已做過小鼠試驗
  • 12:18 - 12:23
    能夠抑制「軟骨發育不全」基因
  • 12:23 - 12:26
    軟骨發育不全是侏儒症最常見的形式
  • 12:26 - 12:30
    有「軟骨發育不全」基因的小鼠
    攝取了 BMN-11 後
  • 12:30 - 12:32
    可以生長到正常體型
  • 12:32 - 12:35
    人體試驗指日可待
  • 12:35 - 12:37
    唐氏症的驗血的技術也在進步
  • 12:37 - 12:42
    可以在懷孕時,更早且更明確地鑑別唐氏症
  • 12:42 - 12:48
    從而越來越容易避免
  • 12:48 - 12:49
    唐氏症胎兒的出生
  • 12:49 - 12:54
    因此我們的社會進步了,醫學也進步了
  • 12:54 - 12:55
    我認同這兩方面的進步
  • 12:55 - 12:59
    我認為社會的進步太棒了、有意義、令人讚歎
  • 12:59 - 13:03
    我認為醫學的進步同樣是好事
  • 13:03 - 13:07
    但我認為二者不能配合卻是個悲劇
  • 13:07 - 13:09
    我觀察他們交會的方式
  • 13:09 - 13:11
    以我剛才描述的三個病症為例
  • 13:11 - 13:15
    有時侯我會覺得這像大歌劇裡面
  • 13:15 - 13:17
    男主角發現自己愛上了女主角的時刻
  • 13:17 - 13:22
    就是女主角躺在長沙發上要斷氣的那一刻
  • 13:22 - 13:25
    (笑聲)
  • 13:25 - 13:29
    我們必須全盤考量對於治癒的態度
  • 13:29 - 13:31
    常常父母面對的問題是
  • 13:31 - 13:33
    孩子的哪些方面該肯定
  • 13:33 - 13:35
    哪些方面又需要治療?
  • 13:35 - 13:39
    知名的自閉症行動主義者吉姆 • 辛克萊表示
  • 13:39 - 13:44
    「父母說『我希望我的孩子沒有自閉症』
  • 13:44 - 13:49
    他們真正的意思是『我希望這個孩子不存在』
  • 13:49 - 13:53
    換成另一個沒有自閉症的孩子
  • 13:53 - 13:58
    聽清楚。你們哀嘆我們的存在之時
    我們聽到的這就是這個意思
  • 13:58 - 14:01
    你們祈禱解藥出現的時候,我們聽到的是 ─
  • 14:01 - 14:03
    你們衷心希望
  • 14:03 - 14:05
    有一天我們不復存在
  • 14:05 - 14:11
    和我們有著相同面孔的陌生人
    將取代我們,得到你們所有的愛。」
  • 14:11 - 14:14
    這個觀點非常極端
  • 14:14 - 14:18
    但指出了一個現實:人們要過自己的生活
  • 14:18 - 14:22
    不希望被治癒、改變或滅絕
  • 14:22 - 14:26
    他們希望保有與生俱來的天性
  • 14:26 - 14:29
    我為這個專案採訪了迪倫 • 柯萊柏德的家庭
  • 14:29 - 14:35
    迪倫是科倫拜校園慘案的兇手之一
  • 14:35 - 14:37
    我花了很長時間說服他的家人跟我談話
  • 14:37 - 14:40
    一旦他們同意談話,因為有太多故事
  • 14:40 - 14:42
    一開口就欲罷不能
  • 14:42 - 14:44
    我第一次和他們共度週末 — 後來還有許多次
  • 14:44 - 14:48
    我錄了 20 幾個小時的談話
  • 14:48 - 14:50
    到了週日晚上,我們都已疲憊不堪
  • 14:50 - 14:53
    我們坐在廚房裡,蘇柯 • 萊柏德在做晚餐
  • 14:53 - 14:55
    我說:「如果迪倫還在
  • 14:55 - 14:58
    你們想要問他什麼嗎?」
  • 14:58 - 15:00
    迪倫的父親說:「當然
  • 15:00 - 15:04
    我要問他搞什麼鬼,怎麼會做出那種事。」
  • 15:04 - 15:08
    蘇看著地板,沉思了一會兒
  • 15:08 - 15:10
    然後抬頭說
  • 15:10 - 15:14
    「我想請他原諒我沒做好母親的角色
  • 15:14 - 15:18
    從來不知道他腦子裡想的是什麼。」
  • 15:18 - 15:21
    兩年之後我再度和她共度晚餐
  • 15:21 - 15:23
    我們許多共同的晚餐之一
  • 15:23 - 15:27
    她說:「你知道嗎,事情發生的時候
  • 15:27 - 15:30
    我希望自己沒結過婚,沒生過孩子
  • 15:30 - 15:34
    我想如果沒去俄亥俄州立大學,沒遇見湯姆
  • 15:34 - 15:38
    就不會有這個孩子,慘案也不會發生了
  • 15:38 - 15:42
    但是後來我覺得自己太愛孩子們了
  • 15:42 - 15:45
    不願意想像沒有他們的生活
  • 15:45 - 15:50
    我明白他們對別人造成的痛苦,那是無法寬恕的
  • 15:50 - 15:54
    但我能寬恕他們帶給我的痛苦。」她說
  • 15:54 - 15:58
    「所以雖然我明白,如果迪倫從未出生
  • 15:58 - 16:00
    世界會更好
  • 16:00 - 16:06
    但是我認定那樣對我並非更好。」
  • 16:06 - 16:12
    我認為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家庭
    有這麼多子女的問題
  • 16:12 - 16:15
    這些問題又是他們常常不惜代價去避免的
  • 16:15 - 16:19
    但他們都發現養育兒女的經驗很有意義
  • 16:19 - 16:22
    然後我想,我們這些有孩子的人
  • 16:22 - 16:25
    愛我們有缺陷的孩子
  • 16:25 - 16:29
    如果光輝的天使突然從客廳的天花板降臨
  • 16:29 - 16:31
    提議帶走我的孩子
  • 16:31 - 16:38
    換一個更好的孩子 ─ 更有禮、風趣、友善、聰明
  • 16:38 - 16:43
    我會緊握住自己的孩子不放
    祈禱殘忍的場面不會發生
  • 16:43 - 16:45
    我終究覺得
  • 16:45 - 16:49
    就像我們在大火中測試防火睡衣
  • 16:49 - 16:53
    以確保孩子手伸到爐子上時不會著火
  • 16:53 - 16:57
    這些家庭超越極端差異的故事
  • 16:57 - 17:00
    反映了普世的育兒經驗
  • 17:00 - 17:04
    有時候你看著孩子,心裡想
  • 17:04 - 17:06
    你是從哪裡蹦出來的?
  • 17:06 - 17:09
    (笑聲)
  • 17:09 - 17:14
    事實證明,儘管個別的每一種差異都被掩藏起來
  • 17:14 - 17:16
    畢竟面對精神分裂症的家庭只有這麼多
  • 17:16 - 17:19
    孩子變性的家庭只有這麼多
  • 17:19 - 17:21
    神童的家庭只有這麼多
  • 17:21 - 17:23
    神童家庭也有多方面類似的挑戰
  • 17:23 - 17:26
    這些家庭的數目,每一種都不是很多
  • 17:26 - 17:27
    但如果換個想法
  • 17:27 - 17:31
    你的家人超越差異的經驗
  • 17:31 - 17:33
    是大家都在解決的問題
  • 17:33 - 17:37
    那你就會發現這幾乎是普世現象
  • 17:37 - 17:41
    諷刺的是,事實證明我們的差異以及我們超越了差異
  • 17:41 - 17:44
    使我們團結起來
  • 17:44 - 17:49
    我是在做這個專案的時候才決定要有孩子
  • 17:49 - 17:52
    很多人驚訝地問我
  • 17:52 - 17:54
    「你怎麼會現在決定要孩子
  • 17:54 - 17:58
    你不是正在研究所有可能出錯之處嗎?」
  • 17:58 - 18:01
    我說:「我不是在研究所有可能出錯之處
  • 18:01 - 18:04
    我研究的是儘管一切看似出了錯
  • 18:04 - 18:09
    愛還能夠有多少。」
  • 18:09 - 18:15
    我常常想到一位母親,我見過她殘障的兒子
  • 18:15 - 18:19
    那個嚴重殘障的孩子因為看護的疏失而死
  • 18:19 - 18:21
    他的骨灰入土時,他的母親說
  • 18:21 - 18:29
    「我在這裡祈求寬恕,為了我的孩子兩次被奪走
  • 18:29 - 18:35
    一次失去的是我想要的孩子,一次是我愛的兒子。」
  • 18:35 - 18:40
    於是我想通了,任何人都有可能愛任何孩子
  • 18:40 - 18:43
    只要他們有實際的意願
  • 18:43 - 18:48
    我丈夫是兩個孩子的生父
  • 18:48 - 18:50
    他們的母親是在明尼阿波里斯市的女同志友人
  • 18:50 - 18:56
    我有個大學密友離了婚,想要孩子
  • 18:56 - 18:58
    於是她和我有了一個女兒
  • 18:58 - 19:00
    母女住在德州
  • 19:00 - 19:04
    我丈夫和我有個一直住在一起的兒子
  • 19:04 - 19:06
    我是他的生父
  • 19:06 - 19:10
    我們的代孕母是蘿拉
  • 19:10 - 19:13
    她是在明尼阿波里斯市的女同志
    奧利弗和露西的母親
  • 19:13 - 19:22
    (掌聲)
  • 19:22 - 19:27
    簡言之,我們在三個州有五個父母和四個孩子
  • 19:27 - 19:30
    有人認為我家庭的存在
  • 19:30 - 19:35
    多少減弱或破壞了他們的家庭
  • 19:35 - 19:39
    還有人認為像我這樣的家庭
  • 19:39 - 19:40
    不應該容許存在
  • 19:40 - 19:46
    我不接受減法的愛,只接受加法的愛
  • 19:46 - 19:50
    而且我相信,就像我們需要物種多樣性
  • 19:50 - 19:52
    以確保地球能延續下去
  • 19:52 - 19:56
    我們同樣需要多樣的親情和多樣的家庭
  • 19:56 - 20:01
    以加強「仁慈生態圈」
  • 20:01 - 20:03
    我們兒子出生的次日
  • 20:03 - 20:08
    小兒科醫生走進病房表示擔心
  • 20:08 - 20:11
    孩子伸腿不太正常
  • 20:11 - 20:14
    她說這可能顯示大腦受損
  • 20:14 - 20:17
    他有伸過腿,但伸得不對稱
  • 20:17 - 20:21
    她認為這可能顯示孩子有腫瘤干擾
  • 20:21 - 20:26
    孩子的頭非常大,她認為這可能顯示腦水腫
  • 20:26 - 20:27
    她告訴我這一切的時候
  • 20:27 - 20:31
    我覺得六神無主
  • 20:31 - 20:34
    我當時想,這本書寫了好幾年了
  • 20:34 - 20:36
    探討養育殘障孩子的經驗
  • 20:36 - 20:40
    父母從中發現了多少人生的意義
  • 20:40 - 20:44
    我當時卻不想成為他們的一員
  • 20:44 - 20:46
    因為我面對的是一種疾病的觀念
  • 20:46 - 20:49
    就像自古以來所有的父母
  • 20:49 - 20:52
    我想讓我的孩子遠離疾病
  • 20:52 - 20:55
    我自己也不想得病
  • 20:55 - 20:58
    然而我從工作得知
  • 20:58 - 21:02
    如果測試結果他有我們擔心的情況
  • 21:02 - 21:05
    那些終歸是他的身分
  • 21:05 - 21:09
    如果那些是他的身分,也將成為我的身分
  • 21:09 - 21:13
    我也知道疾病將會發展出非常不同的狀態
  • 21:13 - 21:16
    我們帶他去做核磁共振,去做斷層掃描
  • 21:16 - 21:20
    我們讓這個一天大的孩子接受動脈抽血
  • 21:20 - 21:21
    我們感到無助
  • 21:21 - 21:23
    五個小時之後
  • 21:23 - 21:25
    院方表示他的大腦完全沒問題
  • 21:25 - 21:28
    並且那個時候他已經能夠正常伸腿
  • 21:28 - 21:31
    我問小兒科醫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21:31 - 21:35
    她說孩子早上可能是抽筋吧
  • 21:35 - 21:39
    (笑聲)
  • 21:39 - 21:47
    但我想我母親真對
  • 21:47 - 21:50
    我心裡想,對孩子的愛
  • 21:50 - 21:54
    是世上獨一無二的感情
  • 21:54 - 22:00
    等到你為人父母才知道是什麼滋味
  • 22:00 - 22:02
    我想到作為父親的失落之時
  • 22:02 - 22:06
    孩子就成了我的陷阱
  • 22:06 - 22:08
    但要不是我一直在鑽研這個專案
  • 22:08 - 22:13
    我不確定會有如此領悟
  • 22:13 - 22:16
    我接觸了這麼多奇怪的愛
  • 22:16 - 22:20
    很自然地落入它迷人的模式
  • 22:20 - 22:27
    我看到光彩是如何照亮了甚至最難堪的弱點
  • 22:27 - 22:31
    十年來我目睹和學到
  • 22:31 - 22:34
    難忍的責任帶來了令人震懾的喜悅
  • 22:34 - 22:38
    我看到了這些喜悅征服了一切
  • 22:38 - 22:42
    雖然有時侯我認為受訪的父母是傻子
  • 22:42 - 22:47
    他們一輩子受忘恩的孩子束縛
  • 22:47 - 22:50
    還想要從不幸中孕育出身分認同
  • 22:50 - 22:55
    那天我明白了我的研究替我建立了踏板
  • 22:55 - 22:58
    我已準備好上船和那些父母同舟共濟
  • 22:58 - 23:00
    謝謝
  • 23:00 - 23:05
    (掌聲)
Title:
愛,沒有條件
Speaker:
安德魯 • 索羅門
Description:

如果孩子和你截然不同,例如是天才、殘障人士、或罪犯,那會是什麼感受?這場平靜感人的演說,作家安德魯 • 索羅門(Andrew Solomon )與您分享他訪問數十位父母之後的領悟 — 他問家長:「無條件的愛和無條件的接受,區別在哪裡?」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23:27
Geoff Chen approv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Love, no matter what
Yi-Ting Chung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Love, no matter what
Yi-Ting Chung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Love, no matter what
Yi-Ting Chung accep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Love, no matter what
Yi-Ting Chung declin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Love, no matter what
Yi-Ting Chung declin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Love, no matter what
Yi-Ting Chung commented on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Love, no matter what
Yi-Ting Chung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Love, no matter what
Show all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