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虛擬實境如何讓學生成為科學家

  • 0:01 - 0:02
    你要如何找出你的熱情
  • 0:02 - 0:04
    或者找到你的職涯?
  • 0:04 - 0:05
    你接觸過嗎?
  • 0:05 - 0:07
    還是採用試誤法?
  • 0:07 - 0:11
    兒童權利擁護者
    瑪麗亞·賴特·埃德爾曼說:
  • 0:11 - 0:13
    「你不可能成為
    你看不見的那種人。」
  • 0:14 - 0:16
    幸運的是,在我們這個時代,
  • 0:16 - 0:20
    新興的科技可能可以
    協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 0:20 - 0:21
    過去兩年間,
  • 0:21 - 0:24
    我一直在研發一個擴展實境方案,
  • 0:24 - 0:28
    讓全國各地的中學生能夠
  • 0:28 - 0:30
    扮演海洋生物學家的角色——
  • 0:30 - 0:33
    即使他們從來沒有見過海洋。
  • 0:33 - 0:37
    正如一位近期才完成
    這項方案的七年級學生所言:
  • 0:37 - 0:39
    「我可以想像我將來會做科學家,
  • 0:39 - 0:41
    因為我很享受這個遊戲。」
  • 0:42 - 0:44
    這則回饋讓我很興奮,
  • 0:44 - 0:47
    因為太少有學生未來
    會想要成為科學家了。
  • 0:48 - 0:50
    一項 2014 年的研究顯示,
  • 0:51 - 0:54
    57% 的八、九年級生
  • 0:54 - 0:56
    都說:「科學不適合我。」
  • 0:56 - 0:59
    很巧合的是,同樣在 2014 年,
  • 0:59 - 1:02
    我認識了海洋生物化學家
    曼蒂·霍爾福德,
  • 1:02 - 1:04
    以及教育心理學家琳賽·波提諾。
  • 1:05 - 1:07
    我們三人同樣都很熱衷
  • 1:07 - 1:11
    想要讓學生對科學
    感到興奮和舒適自在。
  • 1:11 - 1:13
    我們思考要如何提供學生
  • 1:14 - 1:16
    最真實的科學職涯體驗。
  • 1:17 - 1:19
    我們討論了一項研究,它指出
  • 1:19 - 1:23
    學生在玩遊戲時對於
    承擔風險會比較感到舒適自在。
  • 1:23 - 1:27
    於是我們三人創立了
    一間教育遊戲公司,
  • 1:27 - 1:28
    讓科學活起來。
  • 1:29 - 1:34
    若要增加可取得性,虛擬實境
    似乎是一種低成本的方式。
  • 1:34 - 1:36
    此外,學術研究指出,
  • 1:36 - 1:40
    虛擬實境可能會造成
    學習記憶力的增加。
  • 1:40 - 1:43
    那對我們來說很完美,
    因為我們想在學校裡進行,
  • 1:43 - 1:46
    才能盡可能接觸到最多學生,
  • 1:46 - 1:49
    特別是在科學領域中
    相對稀少的那些學生。
  • 1:50 - 1:53
    所以,靠著國家
    科學基金會的資金,
  • 1:53 - 1:55
    我們開始開發
    我們的擴展實境方案,
  • 1:55 - 1:59
    將虛擬實境與個人化的
    數位日記結合。
  • 2:00 - 2:02
    我們在開發時也與老師合作,
  • 2:02 - 2:06
    以確保這個方案能
    與既有的課程無縫接軌,
  • 2:06 - 2:10
    讓老師可以在教室中
    使用先進技術。
  • 2:11 - 2:13
    我們的虛擬實境是針對
    Google Cardboard 設計,
  • 2:13 - 2:15
    必要配備只有智慧手機
  • 2:15 - 2:19
    以及十美元的 Cardboard
    虛擬實境顯示器。
  • 2:20 - 2:22
    戴上這個不貴的頭戴顯示器,
  • 2:22 - 2:25
    學生就會被傳送到
    一場水底的探險中。
  • 2:25 - 2:29
    學生可以用他們的數位日記
    來寫下他們的筆記、
  • 2:29 - 2:30
    回答問題、
  • 2:30 - 2:32
    建立模型,
  • 2:32 - 2:33
    以及提出假設。
  • 2:34 - 2:36
    接著,學生進入虛擬世界
  • 2:36 - 2:38
    去測試他們的假設是否正確,
  • 2:38 - 2:42
    很像是職業科學家
    去做實地測試一樣。
  • 2:43 - 2:45
    當學生回到他們的數位日記,
  • 2:45 - 2:48
    他們可以分享他們的觀察、主張、
  • 2:48 - 2:49
    推論,以及證據。
  • 2:50 - 2:54
    學生所寫下的答案以及虛擬的互動
  • 2:54 - 2:58
    都會在教育者評估
    儀表板上即時更新,
  • 2:58 - 3:00
    老師可以追蹤他們的進度,
  • 3:00 - 3:03
    在必要時伸出援手。
  • 3:03 - 3:05
    為了讓各位更清楚,
    我會展示給各位
  • 3:05 - 3:07
    看一些學生所看到的畫面。
  • 3:08 - 3:10
    這是當學生在水底觀察
  • 3:10 - 3:13
    植物群和動物群時的虛擬實境。
  • 3:15 - 3:18
    這是數位日記,讓他們
    可以根據這些非生命資料
  • 3:18 - 3:21
    來建立他們的模型,
    呈現出他們預期看到什麼。
  • 3:22 - 3:24
    在這裡,他們要用
    質性的陳述來做支持。
  • 3:24 - 3:27
    這是教育者的儀表板,
    上面會呈現進度,
  • 3:27 - 3:31
    讓〔老師〕看到學生
    在過程中寫下的答案。
  • 3:33 - 3:35
    我們在創造 BioDive 時,
  • 3:35 - 3:37
    我們著重的是可取得性,
  • 3:37 - 3:41
    所以我們的設計是,
    四個學生有一支手機即可。
  • 3:41 - 3:45
    我們也知道協作科學
    是怎樣的狀況,
  • 3:45 - 3:47
    所以我們建立了一些體驗,
  • 3:47 - 3:49
    一定要透團隊合作來解決,
  • 3:49 - 3:53
    每位學生扮演一位
    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專家 。
  • 3:54 - 3:57
    因為這些學生的大腦還在開發中,
  • 3:57 - 4:01
    我們把每段體驗的長度
    限制在最多兩分鐘。
  • 4:01 - 4:05
    最後,因為我們知道,
    若要將知識內化,
  • 4:05 - 4:07
    重覆接觸是很重要的,
  • 4:07 - 4:11
    所以我們安排五堂課的
    時間給 BioDive。
  • 4:12 - 4:15
    2017 年我們開始策劃 BioDive,
  • 4:15 - 4:18
    用在紐約州及新澤西州,
    共計二十所學校。
  • 4:18 - 4:21
    我們想要了解學生
    使用這項新科技的狀況。
  • 4:22 - 4:24
    現在,2019 年,
  • 4:24 - 4:27
    我們策劃要在二十六州實施。
  • 4:28 - 4:31
    使用我們的方案
    來教學的老師告訴我們:
  • 4:31 - 4:33
    「用這種方式呈現
    海洋動態真的很棒,
  • 4:33 - 4:36
    畢竟我們在俄亥俄,
    要看到海洋太難了。」
  • 4:36 - 4:37
    (笑聲)
  • 4:37 - 4:39
    「相當讓人印象深刻。」
  • 4:39 - 4:41
    「學生完全投入了。」
  • 4:41 - 4:45
    但真正讓我們燃起希望的
    是學生告訴我們的。
  • 4:45 - 4:47
    「我喜歡這種身在現場的感覺。」
  • 4:47 - 4:50
    「這是種又互動
    又有趣的學習方式。」
  • 4:50 - 4:54
    「這方法能提供我逼真的例子,
    了解這些有機體如何出現。」
  • 4:54 - 4:56
    「我會想要當科學家,
  • 4:56 - 4:59
    因為似乎很好玩。」
  • 4:59 - 5:02
    我們得到的回饋
    也不見得都是正面的。
  • 5:02 - 5:04
    我們在開發之初
  • 5:04 - 5:06
    先是問學生
  • 5:06 - 5:08
    他們喜歡、不喜歡哪些部分,
  • 5:08 - 5:10
    及哪些部分讓他們困惑。
  • 5:10 - 5:14
    最後,我們開始問
    他們希望能做什麼。
  • 5:14 - 5:18
    有他們的回饋,
    我們就能加入具體的項目,
  • 5:18 - 5:21
    確保我們有把學生的聲音
    納入到我們的設計中。
  • 5:22 - 5:24
    畢竟,我們認為,
  • 5:24 - 5:27
    這會帶來一個新的平台,
  • 5:27 - 5:30
    給予學生發聲管道以及所有權,
  • 5:30 - 5:33
    可以決定他們想要
    在職涯中有怎樣的影響。
  • 5:34 - 5:35
    我們把焦點放在科學,
  • 5:35 - 5:37
    因為我們需要科學家,
  • 5:37 - 5:40
    來協助我們解決
    目前和未來的困難。
  • 5:41 - 5:45
    但虛擬實境可以
    在任何領域中支持學生。
  • 5:45 - 5:50
    我們要如何用這些讓人大開眼界的
    體驗及從源頭學習的機會,
  • 5:50 - 5:53
    來支持學生去探索
    他們所有的慾望?
  • 5:53 - 5:58
    我們能否創造出虛擬實境
    搭配不昂貴的頭戴顯示器,
  • 5:58 - 6:01
    讓他們能沉浸到口傳文學
  • 6:01 - 6:03
    或人類歷史的關鍵時刻中?
  • 6:04 - 6:06
    擴展實境有潛力可以改變
  • 6:06 - 6:09
    我們孩子生活的軌道,
  • 6:09 - 6:12
    引導他們進入他們
    從來沒有想像過的職涯,
  • 6:12 - 6:16
    因為可以提供他們機會,
    讓他們看見他們能做什麼。
  • 6:16 - 6:17
    謝謝。
  • 6:17 - 6:20
    (掌聲)
Title:
虛擬實境如何讓學生成為科學家
Speaker:
潔西卡·奧喬亞·亨利克斯
Description:

教育活動家潔西卡·奧喬亞·亨利克斯用低成本的虛擬實境,讓在全美各地的學校裡科學活起來。在這場精簡的演說中,她解釋了她開發的虛擬實境體驗如何帶領學生去探索水底生態系統,彷彿他們就是海洋生物學家一樣;並預想他們自己身處其他本來完全無法想像的職涯會是怎樣的情況。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06:34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