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自己擅長數學,以及一些關於學習的驚人事實 | 喬·博勒 | TEDxStanford
-
0:11 - 0:12大家好。
-
0:12 - 0:18我想要告訴你的是,
你對於自己所擁有的潛能的認知 -
0:18 - 0:22已經改變了你所學會的東西,
並且會持續地改變, -
0:22 - 0:27持續地改變你的學習方式和你的經歷。
-
0:27 - 0:30這裡有多少人──
大家舉手示意一下, -
0:30 - 0:33有多少人曾被認為不擅長數學,
-
0:33 - 0:36或被認為無法在數學領域裡
進入到下一個階段, -
0:36 - 0:38他們的大腦就是不適合學習數學?
-
0:38 - 0:39讓我看看有多少人舉手。
-
0:40 - 0:41嗯,還蠻多人的。
-
0:42 - 0:46我在這裡要告訴你的是,
這種想法完全錯誤。 -
0:46 - 0:48它已被腦科學所推翻。
-
0:48 - 0:52導致這種思想的迷思
在我們的社會裡出現, -
0:52 - 0:55且非常強大和危險。
-
0:55 - 0:58這迷思說的是人們相信
有人天生就有數學頭腦, -
0:58 - 1:01要麼是與生俱來的,
要麼你天生就沒有這天份。 -
1:01 - 1:03我們對於其他科目並不認同這種說法。
-
1:03 - 1:07我們從不認為自己天生就有
歷史頭腦或物理頭腦。 -
1:07 - 1:09我們認為這些東西是需要去學習的。
-
1:09 - 1:12但對於數學,大家和學生都認為
這需要與生俱來的天賦, -
1:12 - 1:14老師這麼認為,家長也這麼認為。
-
1:14 - 1:17直到我們改變這種迷思之前,
-
1:17 - 1:21進度落後的普及現象
將會一直在這個國家延續下去。 -
1:21 - 1:25卡羅爾·德維克在思維上的研究顯示,
-
1:25 - 1:28如果你相信自己的潛能無限,
-
1:28 - 1:31你將會在數學和生活上
獲得更高的成就。 -
1:31 - 1:35一份關於錯誤的驚人研究
很好地詮釋了這種說法。 -
1:35 - 1:40傑森·莫澤和他的同事們
在磁力共振掃描中發現, -
1:40 - 1:43當你在數學題上出錯的時候,
你的大腦會成長。 -
1:43 - 1:45太棒了。
-
1:45 - 1:48當你出錯的時候,大腦會激發突觸
(神經原的神經性連接)。 -
1:48 - 1:50事實上,在他們的磁力共振掃描中
-
1:50 - 1:53他們發現當人們出錯時,
大腦就會激發突觸。 -
1:53 - 1:56當人們回答正確的時候,
大腦會較少激發突觸。 -
1:56 - 1:59所以犯錯是件好事。
-
1:59 - 2:01我們希望學生們知道這一點。
-
2:01 - 2:04但他們發現了
另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東西。 -
2:04 - 2:09這幅圖顯示著人類的腦電圖。
-
2:09 - 2:15在圖中你會發現相信自己
有無限潛能的成長型思維的人, -
2:15 - 2:16他們可以學習任何東西,
-
2:16 - 2:18當他們犯了一個錯誤的時候,
-
2:18 - 2:23他們的大腦會比那些不相信自己
可以學習的人增長得多。 -
2:24 - 2:29因此,這向我們表明了
一些腦科學家早已知道的事情: -
2:29 - 2:31我們的認知和我們所學到的東西,
-
2:31 - 2:35與我們的信念和感受有關。
-
2:35 - 2:39不僅是對那坐在數學教室裡的孩子們,
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很重要。 -
2:39 - 2:43如果你遇到困難,
或者是面對一個充滿挑戰的情況, -
2:43 - 2:47你對自己說:
「我可以做到。我會去執行它。」 -
2:47 - 2:49然後你搞砸了或者失敗了,
-
2:49 - 2:52你的大腦會成長得更多,
且會有不同的反應 -
2:52 - 2:57比起你在困境中想:
「我不認為我可以做到這一點。」 -
2:58 - 3:04所以改變孩子在教室裡
接收的信息是很重要的。 -
3:04 - 3:07我們知道任何人的大腦都能成長,
-
3:07 - 3:11且大腦是很有可塑性的,
它能夠學習任何程度的數學。 -
3:11 - 3:13我們必須讓孩子們知道這件事情。
-
3:13 - 3:15他們需要知道犯錯是件好事。
-
3:15 - 3:18但數學教室需要多方面的改變。
-
3:18 - 3:20這不僅是改變
我們對孩子們傳遞的訊息。 -
3:20 - 3:23我們需要從根本
去改變教室裡所發生的事情。 -
3:23 - 3:26我們想讓孩子們擁有成長型思維,
-
3:26 - 3:28去相信他們可以成長,
可以學習任何東西。 -
3:28 - 3:31但要在數學上擁有成長型思維
是非常困難的。 -
3:31 - 3:36如果你經常被問及一些只需要
回答是與非的簡短、封閉式問題, -
3:36 - 3:40那些問題本身
就傳遞著數學的固定概念, -
3:40 - 3:42要麼做得到,要麼做不了。
-
3:42 - 3:44因此,我們需要開放式的數學問題,
-
3:44 - 3:47讓學生有空間去思考和學習。
-
3:47 - 3:49我想舉個例子。
-
3:49 - 3:52我想請你和我一起思考一些數學題。
-
3:52 - 3:56這是一道在學校裡相當典型的數學題。
-
3:56 - 3:57我希望你從不同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
-
3:57 - 4:00這裡有三個由正方形組成的圖形。
-
4:00 - 4:03圖形 2 的正方形數量比圖形 1 多,
-
4:03 - 4:05而圖形 3 的正方形的數量則更多。
-
4:05 - 4:07通常我們會這麼問:
-
4:07 - 4:11「到圖形 100 或者圖形 n 時,
會有多少個正方形呢?」 -
4:11 - 4:13我希望你思考出另一種問法。
-
4:13 - 4:17我希望你往與數字
或代數無關的方向去思考。 -
4:17 - 4:19我想要你完全從視覺上去思考,
-
4:19 - 4:24我想要你思考
你從額外的正方形看到了什麼? -
4:24 - 4:28如果圖形 2 的正方形數量
比圖形 1 多,它們在哪裡? -
4:30 - 4:33如果我們此刻在教室裡,
我會給你更長的思考時間。 -
4:34 - 4:38但因為時間的關係,我會跟你們
分享人們對此的一些不同看法, -
4:38 - 4:42我曾經用這道題目問過不同的人,
-
4:42 - 4:45我想這是我在史丹佛大學的
大學生告訴我的答案── -
4:45 - 4:47其中一個同學告訴我:
-
4:47 - 4:53「噢,我覺得它就像雨點一樣,
落在正方形的上方。 -
4:53 - 4:57所以它們就像一層外層,
每次都添上新的一層。」 -
4:58 - 5:00我的另一個大學生這麼說:
-
5:00 - 5:02「不是的,我覺得它像一個保齡球場。
-
5:02 - 5:04你得到額外的一排,
-
5:04 - 5:08就像一排球瓶從最底層添上來。」
-
5:08 - 5:10這是從一個非常不同的角度
去看正方形的增長。 -
5:12 - 5:15我記得是一位老師告訴我
它就像一座火山: -
5:15 - 5:19「從中心位置上升,
然後岩漿就流了出來。」 -
5:19 - 5:21(笑聲)
-
5:22 - 5:25另一位老師說:
「不是的,這就像紅海的分離。 -
5:27 - 5:32那些正方形分開了,
而新的中心會重複地加進來。 -
5:36 - 5:40我記得這是──
對不起,這個也一樣。 -
5:40 - 5:42有些人將其視為三角形。
-
5:42 - 5:46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往外成長的三角形。
-
5:46 - 5:50然後一位新墨西哥州的老師對我說:
-
5:50 - 5:55「哦,這就像電影《反鬥智多星》中,
『天堂的階梯,禁止進入』。 -
5:55 - 5:58(笑聲)
-
6:02 - 6:05然後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式看它,
-
6:05 - 6:07如果你移動了方塊,
你隨時都可以這麼做, -
6:07 - 6:09然後你稍微重新排列這個形狀,
-
6:09 - 6:11你會發現它其實以正方形的形式增長。
-
6:11 - 6:14因此,我想用這個問題來說明這一點:
-
6:14 - 6:18「當它在數學課上被提出的時候,
這並不是最糟糕的問題, -
6:18 - 6:20問題會以這種方式提出:
「一共有多少?」 -
6:20 - 6:22然後孩子們就開始計數。
所以他們會說: -
6:22 - 6:25「在第一個圖形裡有 4 個,
在第二個圖形裡有 9 個。」 -
6:25 - 6:28他們可能盯著那個數字欄很久,
然後說: -
6:28 - 6:32「如果你每次都將對應的圖形數目
加 1,然後進行平方計算, -
6:32 - 6:35你就會得到正方形的總數。」
-
6:35 - 6:40但當我們把它交給學生和高中教師時,
-
6:40 - 6:41他們做完之後我會問他們:
-
6:41 - 6:45「那為什麼計算平方數呢?
你是怎麼看出來要用平方公式的呢?」 -
6:45 - 6:47他們會答:「不知道。」
-
6:48 - 6:52所以,這就是它用平方的原因,
這個函數以正方形的方式增長。 -
6:52 - 6:56你從代數中可以看出來是平方。
-
6:56 - 7:00所以當我們向學生提出這些問題時,
我們會向他們提出這些直觀問題。 -
7:00 - 7:02我們會問:「他們怎麼看出來的?」
-
7:02 - 7:03他們會進行非常深入的討論,
-
7:03 - 7:08也對這數學來說非常重要的部分
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7:08 - 7:11其實我們在數學教室裡需要一次變革。
-
7:11 - 7:13我們需要改變很多事情。
-
7:13 - 7:16我們需要這大改革的部分原因是
-
7:16 - 7:20數學教學和學習的研究
並沒有真的進入學校和教室。 -
7:20 - 7:23我將和你們分享一個很好的例子。
-
7:23 - 7:28這真的非常有趣。
-
7:28 - 7:31當我們在計算的時候──
即使是成年人在計算的時候, -
7:31 - 7:35「看到」手指的腦區會被點亮,
-
7:35 - 7:37我們沒使用手指,
-
7:37 - 7:39但看到手指的腦區卻亮起了。
-
7:39 - 7:44所以我們使用手指和我們看到手指時
會在不同的腦區產生反應。 -
7:44 - 7:49這證明了看到手指這個活動
對大腦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
7:49 - 7:53事實上,手指感知是──
-
7:54 - 7:59科學家通過要求他們將手
放在桌子下方來測試手指感知── -
7:59 - 8:01他們看不到他們正觸摸著手指,
-
8:01 - 8:04然後看看你是否知道
哪根手指被觸摸過。 -
8:04 - 8:08那些具有良好手指感知的大學生
-
8:08 - 8:10能夠預測他們的計算分數。
-
8:11 - 8:15一年級學生所擁有的手指感知數量
-
8:15 - 8:20比考試分數能夠更好地預測
他們上了二年級的數學成績。 -
8:20 - 8:21就是這麼重要。
-
8:21 - 8:25但在學校和教室裡發生了什麼事?
-
8:25 - 8:28學生被告知他們不准使用手指來計算。
-
8:28 - 8:31他們被告知這是幼稚的。
他們被引導對此感到反感。 -
8:31 - 8:34當我們阻止小孩運用手指學習數字時,
-
8:34 - 8:37這等同於中止了
他們在數學認知上的發展。 -
8:37 - 8:40而科學家們已經知道這個事實
很長一段時間了。 -
8:40 - 8:42而且神經科學家總結出
-
8:42 - 8:47手指應該被學生用來學習數字和算術。
-
8:47 - 8:49如果我們還沒有發表──
-
8:49 - 8:51上週,我們在《大西洋》雜誌的
一篇論文中發表了這篇文章。 -
8:51 - 8:53我認識的教育工作者中
沒有任何一個知道這個事實。 -
8:53 - 8:57這在教育界引起了巨大的連鎖反應。
-
9:00 - 9:04還有許多其他研究是教師
和學校都不知道的。 -
9:04 - 9:06我們也知道,當你開始進行計算時,
-
9:06 - 9:11大腦中的各個區域之間
會產生複雜而動態的交流, -
9:11 - 9:13包括視覺皮層。
-
9:13 - 9:18然而,數學課並不屬於視覺系的,
它們是數字化且抽象的。 -
9:18 - 9:20我想跟你們分享一下
-
9:20 - 9:23我們在去年夏天帶了 81 名學生
到大學的時候發生的事情, -
9:23 - 9:24我們以不同的教學方式教導他們。
-
9:24 - 9:26我們教導了他們關於大腦的成長。
-
9:26 - 9:30我們教導了他們關於心態和錯誤。
-
9:30 - 9:34但我們也教導了他們
創意、視覺性,且動人的數學。 -
9:36 - 9:38他們跟著我們上了 18 堂課。
-
9:38 - 9:41在他們來參與我們的課程之前,
他們已經參加了地區性的標準化考試。 -
9:41 - 9:44我們在他們上了 18 堂課之後
也給了他們相同的考試, -
9:44 - 9:47他們的成績平均提高了50%。
-
9:49 - 9:52有著不同數學水平的 81 名學生,
-
9:52 - 9:55在第一天都告訴我們:
「我不擅長數學。」 -
9:55 - 9:59他們都可以說出他們班上
那個擅長數學的同學的名字。 -
9:59 - 10:01我們改變了他們的觀念。
-
10:01 - 10:06這片段擷取自我們以這些孩子為素材
所製作、較長一些的音樂視頻。 -
10:07 - 10:11(視頻播放)
-
10:11 - 10:14但我們一直在討論,
-
10:14 - 10:17停不下來,我們不會停止解決問題,
-
10:17 - 10:20好像有什麼東西在成長,
-
10:20 - 10:24每當我們再嘗試,
就會在我們腦海中浮現。 -
10:24 - 10:27憎恨者還是一樣只會繼續討厭,
-
10:27 - 10:30我們都會犯錯,
-
10:30 - 10:33我們只要甩一甩,
-
10:33 - 10:36把它甩掉!把它甩掉!
-
10:36 - 10:38我們的方法會突破,
-
10:38 - 10:42這並不是小菜一碟,
-
10:42 - 10:45我們只要甩一甩,
-
10:45 - 10:47把它甩掉!把它甩掉!
-
10:47 - 10:50我們把東西都視覺化,
-
10:50 - 10:53在課堂上清晰地呈現出來,
-
10:53 - 10:56這樣他們就可以看到,
-
10:56 - 10:59這樣他們就可以看到。
-
10:59 - 11:02我們知道,我們的大腦能夠成長,
-
11:02 - 11:05我們才不在乎我們走得有多快,
-
11:05 - 11:08真正了解我們所展示的內容,
-
11:08 - 11:11真正了解我們所展示的內容。
-
11:11 - 11:13所以我們不斷嘗試,
-
11:13 - 11:16突觸一直被激發,
-
11:16 - 11:19這些問題太令人興奮了,
-
11:19 - 11:23這很酷,我想向全世界
展示我們的進步! -
11:23 - 11:24(視頻結束)
-
11:24 - 11:25所以,
-
11:25 - 11:28(掌聲)
-
11:30 - 11:34我們需要讓老師們知道研究成果。
我們需要數學教學的革命。 -
11:34 - 11:36如果你不相信我,
請聽聽這個孩子怎麼說。 -
11:36 - 11:39他是一名中學生,
我們曾與他的老師合作, -
11:39 - 11:43將數學練習簿轉向開放式思維
和心態相關的數學題。 -
11:44 - 11:46這是他對那次轉變後的反思。
-
11:46 - 11:51(視頻)去年的數學課只有
各種筆記和講義, -
11:51 - 11:55和你自己的小框框──
你只能夠躲在這小框框裡。 -
11:55 - 12:00你感到孤獨,每個人只顧著自己。
-
12:00 - 12:02但現在,今年變得開放了,
-
12:02 - 12:05我們都在一個很大的──
這就像一座城市── -
12:05 - 12:09我們都在一起努力創造
這個新的美麗世界。 -
12:09 - 12:15我覺得,擺在我面前的挑戰和未來,
-
12:16 - 12:18如果我繼續前進,
-
12:18 - 12:23如果我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我會成功。
-
12:23 - 12:24(視頻結束)
-
12:24 - 12:28我們已專注於數學教育那麼長時間,
-
12:28 - 12:31研究教學分數的正確方式,
-
12:31 - 12:35以及那一直存在爭議的課堂標準,
-
12:35 - 12:40然而,我們卻完全忽略了
學生掌握自身潛能應有的信念。 -
12:40 - 12:42現在,是時候全力以赴地
-
12:42 - 12:45讓這件事情曝光,喚醒眾人的重視。
-
12:45 - 12:48我們都必須相信自己,
-
12:48 - 12:52才能夠激發我們無限的潛能。
-
12:52 - 12:53謝謝。
-
12:53 - 12:55(掌聲)
- Title:
- 如何讓自己擅長數學,以及一些關於學習的驚人事實 | 喬·博勒 | TEDxStanford
- Description:
-
你可能曾聽人說過他們數學很差,抑或許你也覺得自己不擅長數學。史丹福大學的數學教育系教授喬·博勒(Jo Boaler)告訴我們並非如此,她分享了大腦研究的成果顯示,只要運用正確的教學方式和信息,大家都可以讓自己變得擅長數學。
此演講於 TEDx 活動上以 TED 會議格式進行,由當地社區團體所獨立主辦。請透過http://ted.com/tedx 了解更多資訊。
- Video Language:
- English
- Team:
- closed TED
- Project:
- TEDxTalks
- Duration:
- 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