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拯救海洋,餵飽全世界!

  • 0:01 - 0:02
    你也許正在猜想:
  • 0:02 - 0:04
    為什麼一個來自
    海洋保育組織 (Oceana) 的海洋生物學家
  • 0:04 - 0:06
    今天會來到這裡跟你們談
  • 0:06 - 0:07
    有關世界飢餓的議題?
  • 0:07 - 0:09
    我今天在這裡是因為
  • 0:09 - 0:13
    拯救海洋不只是生態上的需要,
  • 0:13 - 0:15
    而是比我們做的事情還要更進一步,
  • 0:15 - 0:16
    因為我們想要幫漁民創造工作,
  • 0:16 - 0:19
    或者說是保住他們的飯碗。
  • 0:19 - 0:22
    拯救海洋也不只是追求經濟而已。
  • 0:22 - 0:25
    拯救海洋可以
    讓全世界的人有東西吃,
  • 0:25 - 0:26
    我來告訴你們如何做得到。
  • 0:26 - 0:27
    如各位所知,
  • 0:27 - 0:31
    這個星球上已經有超過10億人在挨餓,
  • 0:31 - 0:33
    我們預期這個情況會變得更糟,
  • 0:33 - 0:35
    當世界總人口數在21世紀中
  • 0:35 - 0:37
    成長到90億人或100億人時,
  • 0:37 - 0:39
    我們可以預見未來
  • 0:39 - 0:42
    食物供應的壓力會更加沉重。
  • 0:42 - 0:44
    這是很大的問題,
  • 0:44 - 0:46
    尤其是考量到我們的現況,
  • 0:46 - 0:49
    我們都知道現在
    每人的可耕地面積
  • 0:49 - 0:50
    一直在減少,
  • 0:50 - 0:53
    在已開發、開發中的國家都一樣。
  • 0:53 - 0:55
    我們知道世界正面臨氣候變遷,
  • 0:55 - 0:58
    這改變了降雨的型態,
  • 0:58 - 1:01
    使得某些地方更乾燥,
    像是橘色標示處,
  • 1:01 - 1:03
    而其他地方卻更潮溼,
    就是藍色標示處,
  • 1:03 - 1:05
    造成我們的小麥產區發生旱災,
  • 1:05 - 1:07
    像是美國中西部與中歐等地區,
  • 1:07 - 1:08
    而其他地方則出現水災。
  • 1:08 - 1:10
    這會使得土地越來越無法
  • 1:10 - 1:13
    幫我們解決飢餓問題,
  • 1:13 - 1:15
    那就是海洋需要
    維持多產豐富的原因,
  • 1:15 - 1:16
    如此一來海洋就能
  • 1:16 - 1:19
    提供我們大量的食物。
  • 1:19 - 1:21
    那就是海洋長久以來一直
  • 1:21 - 1:24
    在幫我們做的事情。
  • 1:24 - 1:26
    我們越往回追溯,就可以發現
  • 1:26 - 1:30
    從海洋裡捕獲的食物數量增加,
  • 1:30 - 1:32
    捕獲量看起來持續增加,
  • 1:32 - 1:34
    直到1980年左右,
  • 1:34 - 1:37
    我們才開始看到捕獲量減少。
  • 1:37 - 1:38
    你們都聽過石油高峰,
  • 1:38 - 1:40
    也許這個就是漁獲高峰,
  • 1:40 - 1:42
    但我希望不是,
    我等一下會回來說明這點。
  • 1:42 - 1:44
    你可以看到從1980年以後,
  • 1:44 - 1:47
    全世界的漁獲量
  • 1:47 - 1:49
    大概下降了18%,
  • 1:49 - 1:51
    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而且漁獲不停在減少,
  • 1:51 - 1:53
    這條紅線持續往下降。
  • 1:53 - 1:55
    不過我們知道該如何讓它回升,
  • 1:55 - 1:57
    那就是今天我要跟大家談的東西,
  • 1:57 - 2:00
    我們知道如何讓這條線回升,
  • 2:00 - 2:02
    不一定得要達到漁獲高峰。
  • 2:02 - 2:05
    如果我們在特定的地方
    做到簡單的幾件事,
  • 2:05 - 2:08
    就可以恢復漁場,
  • 2:08 - 2:10
    並且養活大家。
  • 2:10 - 2:12
    首先我們要知道哪裡有魚群棲息,
  • 2:12 - 2:13
    我們來看看魚群的棲息地。
  • 2:13 - 2:15
    很輕易地就能發現魚群
  • 2:15 - 2:18
    大部分棲息在
  • 2:18 - 2:20
    臨海諸國的海岸區,
  • 2:20 - 2:21
    在海岸帶,
  • 2:21 - 2:25
    而這些區域是國家的管轄範圍,
  • 2:25 - 2:27
    這些國家可以管制
  • 2:27 - 2:28
    這些海岸區的漁場。
  • 2:28 - 2:30
    這些臨海諸國往往擁有
  • 2:30 - 2:33
    200海里水域的管轄權,
  • 2:33 - 2:36
    這些區域又叫做專屬經濟區,
  • 2:36 - 2:40
    可以管制這些水域的漁場是件好事。
  • 2:40 - 2:41
    因為在公海上,
  • 2:41 - 2:43
    就是在地圖上這些暗色區塊,
  • 2:43 - 2:46
    管控公海會有一堆麻煩事,
  • 2:46 - 2:48
    因為那必須透過各國同意。
  • 2:48 - 2:50
    你得要達成國際協議,
  • 2:50 - 2:52
    如果在座有人追蹤氣候變遷協議,
  • 2:52 - 2:54
    就會知道國際協議過程非常慢,
  • 2:54 - 2:56
    而且惱人、乏味。
  • 2:56 - 2:57
    因此能在一國之內管理事物
  • 2:57 - 3:00
    是件很棒的事情。
  • 3:00 - 3:02
    相較於公海裡,
  • 3:02 - 3:04
    到底有多少魚棲息在海岸區呢?
  • 3:04 - 3:05
    你可以看到這裡,
  • 3:05 - 3:10
    海岸區的魚群比公海裡的還多七倍,
  • 3:10 - 3:12
    所以這是我們可以著重的絕佳地點,
  • 3:12 - 3:14
    因為我們真的能完成許多事。
  • 3:14 - 3:17
    要是我們著重在這些海岸區,
  • 3:17 - 3:19
    就能回復許多漁場的場量。
  • 3:19 - 3:22
    但是我們得在多少國家裡工作呢?
  • 3:22 - 3:24
    估計大概有80個濱海國家吧!
  • 3:24 - 3:27
    我們得整頓每一個國家的漁業管理嗎?
  • 3:27 - 3:30
    因此我們自問:需要著重幾個國家呢?
  • 3:30 - 3:32
    要記得,歐盟
  • 3:32 - 3:34
    只透過一個共同的漁場政策,
  • 3:34 - 3:36
    就輕鬆地管理好它的漁場。
  • 3:36 - 3:39
    假使我們有很好的漁場管理政策,
  • 3:39 - 3:42
    在歐盟、還有假設
    其他九個國家都實施,
  • 3:42 - 3:44
    我們會涵蓋世界多大面積的漁場呢?
  • 3:44 - 3:47
    歐盟加上九個國家的結果是
  • 3:47 - 3:50
    涵蓋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漁獲。
  • 3:50 - 3:53
    假若我們提高到有24個臨海國家
    再加上整個歐盟的話,
  • 3:53 - 3:55
    我們的漁獲量就能達到90%,
  • 3:55 - 3:58
    幾乎就是全世界的漁獲量了。
  • 3:58 - 4:01
    因此我們覺得只要在
    少數的幾個國家做好事情,
  • 4:01 - 4:03
    就能讓全球的漁場產量恢復。
  • 4:03 - 4:05
    但是我們必須在這些地方
    做些甚麼事呢?
  • 4:05 - 4:09
    依據我們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的經驗得知,
  • 4:09 - 4:11
    我們必須做好三件重要事情,
  • 4:11 - 4:13
    才能把漁場恢復回來,
  • 4:13 - 4:17
    那就是我們必須訂出
    可捕捉漁獲量的配額或限額、
  • 4:17 - 4:19
    還有我們必須減少混獲量,
  • 4:19 - 4:23
    這些不是我們預期
    要捕捉、殺死的漁獲,
  • 4:23 - 4:25
    這是非常浪費的事情。
  • 4:25 - 4:27
    第三 ,我們必須保護棲息地,
  • 4:27 - 4:29
    像是孵育場、產卵區,
  • 4:29 - 4:32
    這些魚需要能順利地成長與繁殖
  • 4:32 - 4:34
    才能恢復數量。
  • 4:34 - 4:37
    如果我們做到這三件事情,
    漁場就會回復生機。
  • 4:37 - 4:39
    我們怎麼知道呢?
  • 4:39 - 4:41
    因為我們已經在很多地方
  • 4:41 - 4:42
    看到這事情不斷發生。
  • 4:42 - 4:44
    這張投影片
  • 4:44 - 4:46
    顯示挪威的鯡魚數量
  • 4:46 - 4:48
    從1950年以來持續大量減少,
  • 4:48 - 4:52
    數量不斷驟減,
    等到挪威設定漁場限額或配額,
  • 4:52 - 4:53
    你猜怎麼著?
  • 4:53 - 4:55
    漁場的產量恢復了。
  • 4:55 - 4:58
    還有另一個案例也是發生在挪威,
  • 4:58 - 5:00
    有關於挪威的北極鱈魚,
  • 5:00 - 5:03
    同樣的狀況,
    漁場的漁獲持續大量減少,
  • 5:03 - 5:04
    因此他們設定扔棄漁獲的限額。
  • 5:04 - 5:07
    業者會扔棄不是他們要的魚種,
  • 5:07 - 5:09
    浪費地將那些魚扔棄在甲板上。
  • 5:09 - 5:11
    當挪威設定了扔棄的限額,
  • 5:11 - 5:13
    漁場的生機回復了。
  • 5:13 - 5:14
    這不只有在挪威,
  • 5:14 - 5:16
    我們已經看到這種事情
    不停地發生在
  • 5:16 - 5:19
    全世界各個國家中。
  • 5:19 - 5:21
    當這些國家加入我們,
  • 5:21 - 5:24
    並提出永續漁場管理政策,
  • 5:24 - 5:27
    產量一直大量下降的漁場看起來
  • 5:27 - 5:29
    開始回復生機了,
  • 5:29 - 5:30
    因此有很多成功的機會。
  • 5:30 - 5:32
    這對世界上的漁業來說代表什麼?
  • 5:32 - 5:34
    這代表假使我們管理那些
  • 5:34 - 5:35
    漁獲量下降的漁場,
  • 5:35 - 5:37
    我們可以扭轉情況,
  • 5:37 - 5:41
    讓每年漁獲量增加高達一億噸。
  • 5:41 - 5:43
    所以說我們還不曾有過漁獲高峰,
  • 5:43 - 5:45
    我們仍有機會,
  • 5:45 - 5:46
    不只是把魚群帶回來,
  • 5:46 - 5:48
    並且確實能得到更多的漁獲,
  • 5:48 - 5:49
    餵養更多人口,
  • 5:49 - 5:51
    比目前供給的人數還多。
  • 5:51 - 5:53
    能多餵飽多少人呢?
    以現在來說,
  • 5:53 - 5:56
    我們有能力供養大概四億五千萬人
  • 5:56 - 5:57
    一天一餐魚肉,
  • 5:57 - 5:59
    依據當下世界的捕魚量而言,
  • 5:59 - 6:02
    當然你也知道捕魚量一直減少,
  • 6:02 - 6:05
    所以如果不改善,
    餵養的人口數會越來越少。
  • 6:05 - 6:07
    但是如果我們採取漁場管理措施,
  • 6:07 - 6:09
    像我剛才提到
  • 6:09 - 6:12
    在10到25個國家中來做,
  • 6:12 - 6:13
    我們就有機會增加捕獲量,
  • 6:13 - 6:17
    並且讓七億人一整年
  • 6:17 - 6:18
    都有一餐健康的魚肉。
  • 6:18 - 6:20
    顯然我們應該這麼做,
  • 6:20 - 6:23
    因為這是可以解決飢餓問題的好事,
  • 6:23 - 6:24
    而且也符合成本效益。
  • 6:24 - 6:28
    因為魚肉是地球上
  • 6:28 - 6:30
    最符合成本效益的蛋白質。
  • 6:30 - 6:33
    假如你衡量花在魚肉上
    每一塊錢所得到的蛋白質,
  • 6:33 - 6:36
    相較於所有地球上
    其他的動物來說,
  • 6:36 - 6:39
    顯然,魚肉是最精明的決定。
  • 6:39 - 6:40
    養魚也不需要很多土地,
  • 6:40 - 6:42
    土地現在已經不夠用了,
  • 6:42 - 6:45
    這是相較於其他蛋白質來源的好處。
  • 6:45 - 6:48
    養魚也不需要用到很多淡水,
  • 6:48 - 6:50
    養魚需要的淡水較少,
  • 6:50 - 6:51
    相較之下養牛,
  • 6:51 - 6:53
    你必須灌溉土地
  • 6:53 - 6:56
    才有草料用來養牛。
  • 6:56 - 6:58
    養魚產生的碳足跡也很少,
  • 6:58 - 7:00
    只會有一點點碳足跡,
  • 7:00 - 7:02
    因為我們必須出門去捕魚,
  • 7:02 - 7:04
    那要用到一點燃料;
  • 7:04 - 7:06
    如你所知,農業也有碳足跡,
  • 7:06 - 7:08
    而漁業產生的碳足跡少很多,
  • 7:08 - 7:09
    所以比較不會有汙染。
  • 7:09 - 7:12
    在我們的飲食裡,
    魚肉占了很大一部分,
  • 7:12 - 7:14
    不過還能更多,
  • 7:14 - 7:17
    這是件好事,因為我們知道魚肉有益健康,
  • 7:17 - 7:20
    可以降低我們癌症、
  • 7:20 - 7:21
    心臟病和肥胖的風險。
  • 7:21 - 7:24
    事實上我們團體的執行長
    安迪‧夏普勒斯 (Andy Sharpless)
  • 7:24 - 7:26
    是這個概念的發起人,
  • 7:26 - 7:30
    他很愛說魚肉是最完美的蛋白質。
  • 7:30 - 7:31
    安迪還說
  • 7:31 - 7:35
    海洋保育運動其實是
  • 7:35 - 7:37
    從土地保育運動發展而來,
  • 7:37 - 7:39
    在土地保育中,
  • 7:39 - 7:44
    我們有生物多樣性
    與食物生產之間的兩難,
  • 7:44 - 7:47
    假使你想要取得土地的話,
  • 7:47 - 7:49
    你就必須砍掉
    生態豐富多樣的森林,
  • 7:49 - 7:51
    把土地拿來種玉米餵養人口,
  • 7:51 - 7:53
    因此這兩者不斷在拉扯。
  • 7:53 - 7:59
    一直以來,我們都必須在
    兩件重要的事情上做出困難的抉擇,
  • 7:59 - 8:02
    那就是維持生態多樣性
    或者是餵飽人口。
  • 8:02 - 8:04
    不過在海洋裡,
    我們沒有這樣的衝突,
  • 8:04 - 8:08
    在海洋裡,生態多樣性
    與豐富多產並非勢不兩立。
  • 8:08 - 8:10
    事實上這兩者相輔相成。
  • 8:10 - 8:13
    當我們做的事增加了生物多樣性,
  • 8:13 - 8:15
    同時也會得到更多的漁獲,
  • 8:15 - 8:19
    重要的是這樣一來
    我們就可以餵飽大家。
  • 8:19 - 8:22
    這裡有個「潛」在的問題。
  • 8:22 - 8:24
    沒人發現這雙關嗎?(笑聲)
  • 8:24 - 8:26
    非法捕撈。
  • 8:26 - 8:28
    非法捕撈會逐漸危害
  • 8:28 - 8:30
    我正在談的永續漁場管理,
  • 8:30 - 8:33
    可能是當你捕魚時用了禁用的設備,
  • 8:33 - 8:36
    或是當你在不對的地方捕魚,
  • 8:36 - 8:39
    就會捕到尺寸或種類錯誤的漁獲。
  • 8:39 - 8:41
    非法捕撈欺瞞了消費者
  • 8:41 - 8:44
    以及誠實的漁民,
  • 8:44 - 8:45
    因此應該禁止非法捕撈。
  • 8:45 - 8:48
    非法捕撈流入我們市場的作法
    就是透過海產詐欺。
  • 8:48 - 8:49
    你也許已經聽說過了,
  • 8:49 - 8:52
    就是將魚肉標示為其他的魚種。
  • 8:52 - 8:55
    回想上一次你吃的魚肉,是什麼魚呢?
  • 8:55 - 8:57
    你確定那就是魚的原貌嗎?
  • 8:57 - 8:59
    因為我們測試了1,300個
    不一樣的魚肉樣本,
  • 8:59 - 9:00
    大概有三分之一
  • 9:00 - 9:02
    並不是標籤上標示的魚種。
  • 9:02 - 9:05
    以真鯛來說,
    十個裡面有九個並不是真鯛;
  • 9:05 - 9:09
    我們測試的鮪魚之中,
    有59%標示不實。
  • 9:09 - 9:12
    我們測試了120個紅鯛,
  • 9:12 - 9:14
    之中只有七個是真的紅鯛,
  • 9:14 - 9:17
    所以祝你幸運找到貨真價實的紅鯛!
  • 9:17 - 9:19
    海鮮的供應鏈非常複雜,
  • 9:19 - 9:22
    在這個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
  • 9:22 - 9:24
    都有機會發生海產詐欺,
  • 9:24 - 9:26
    除非我們有追蹤機制。
  • 9:26 - 9:29
    追蹤機制能讓海鮮產業
  • 9:29 - 9:31
    追查海鮮從擺上餐盤到進入漁船的記錄,
  • 9:31 - 9:34
    確保消費者之後可以找出
  • 9:34 - 9:35
    他們的海鮮來自何方。
  • 9:35 - 9:37
    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 9:37 - 9:40
    在這個行業裡已經有少數人在做,
    但還不夠,
  • 9:40 - 9:41
    我們計畫在國會中推動
  • 9:41 - 9:43
    「安全海鮮法案」。
  • 9:43 - 9:45
    我非常興奮今天在這裡宣布
  • 9:45 - 9:46
    主廚的請願書,
  • 9:46 - 9:50
    有450位主廚已經簽了
    請願書來籲請國會
  • 9:50 - 9:53
    支持「安全海鮮法案」。
  • 9:53 - 9:54
    其中有很多你也許聽過的名廚,
  • 9:54 - 9:58
    像是安東尼‧波登 (Anthony Bourdain)、
    馬里歐‧貝特里 (Mario Batali)、
  • 9:58 - 9:59
    巴頓‧席佛 (Barton Seaver) 等人,
  • 9:59 - 10:01
    而他們簽署請願書是因為他們相信
  • 10:01 - 10:02
    民眾有權利知道
  • 10:02 - 10:05
    他們吃的是甚麼東西。
  • 10:05 - 10:10
    (掌聲)
  • 10:10 - 10:12
    漁民也支持這項請願,
  • 10:12 - 10:15
    所以我們有很大的機會
    能得到充分支持讓法案通過。
  • 10:15 - 10:16
    這是重要時刻,
  • 10:16 - 10:19
    因為這是我們阻擋海鮮詐欺的辦法、
  • 10:19 - 10:21
    是我們遏止非法捕撈的方法,
  • 10:21 - 10:23
    還有這也是我們確保
  • 10:23 - 10:25
    配額、棲地保護與減少混獲措施
  • 10:25 - 10:27
    能確實達到效益的方法。
  • 10:27 - 10:30
    我們知道我們能永續管理漁場。
  • 10:30 - 10:32
    我們知道我們可以生產
  • 10:32 - 10:36
    健康的魚肉給上億人享用,
  • 10:36 - 10:38
    而且不會使用土地和太多水,
  • 10:38 - 10:40
    只會產生很少的碳足跡,
  • 10:40 - 10:41
    並符合成本效益。
  • 10:41 - 10:43
    我們明白拯救海洋
  • 10:43 - 10:45
    可以餵飽世界,
  • 10:45 - 10:47
    我們必須立即行動。
  • 10:47 - 10:50
    (掌聲)
  • 10:50 - 10:53
    謝謝大家!
    (掌聲)
Title:
拯救海洋,餵飽全世界!
Speaker:
潔姬.沙維茲
Description:

海洋生物學家為什麼要談世界饑荒呢?潔姬.沙維茲說,回復世界海洋的生機,或許就可以餵飽地球上最飢餓的10億多人。在這場令人大開眼界的演說中,潔姬.沙維茲告訴我們全球漁場的現況不太好,因此她提出了能幫大海恢復生機,同時還能生產更多食物給大家享用的精明建議。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1:10
  • 我這邊顯示你還沒完全翻譯完成,已經幫你潤飾了翻譯,麻煩你過目一下並翻譯完整。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