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菲利浦●羅斯德談第二人生

  • 0:00 - 0:03
    我想,今天和往常來點不一樣的
  • 0:03 - 0:06
    我不打算做個很正式的簡報,而是透過聊天的方式.....
  • 0:06 - 0:11
    同時我們會單純地看到很多圖片
  • 0:11 - 0:16
    這些圖片都是「第二人生(Second Life)」的真實場景
  • 0:16 - 0:20
    希望你們會喜歡
  • 0:20 - 0:24
    我會持續用這些顯示在那邊螢幕上其怪的圖片來
  • 0:24 - 0:26
    吸引你們的注意力
  • 0:26 - 0:31
    我想,就先從大架構開始談起
  • 0:31 - 0:35
    然後請John 回到台上,這樣我們可以較為互動的方式討論
  • 0:35 - 0:39
    多一點的思考及發問
  • 0:39 - 0:42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
  • 0:42 - 0:47
    為什麼要創造一個虛擬的世界?
  • 0:47 - 0:51
    這問題的答案....你可以說是
  • 0:51 - 0:53
    我應該是瘋了吧
  • 0:53 - 0:58
    才會有這個異想天開的構想
  • 0:58 - 1:01
    這得回溯到我的成長背景
  • 1:01 - 1:06
    及驅使我的動力。這一切得從我青少年時代說起
  • 1:06 - 1:09
    然後到我成年的時候,才去真正的建構這些東西
  • 1:09 - 1:18
    我小時候相當富有創意,也讀很多書。從電子產品開始切入
  • 1:18 - 1:22
    當我很年輕的時候,接著踏入電腦程式設計
  • 1:22 - 1:26
    從很小時,我就愛嘗試自己動手做東西
  • 1:26 - 1:30
    尤其沉迷在把東西開解後再進行組裝
  • 1:30 - 1:34
    只要任何手工或可以完成的
  • 1:34 - 1:37
    不管是木工,電子或金屬類的東西,我都愛
  • 1:37 - 1:41
    舉例來說,我的臥室,像是第二人生一樣
  • 1:41 - 1:44
    所有小孩在青少年時代都有自己的房間,一個可以避難的地方
  • 1:44 - 1:49
    但我想要一個可以往上開啟而不是單純旋轉開啟的門
  • 1:49 - 1:51
    像"星際爭霸戰"一樣,那有多酷!
  • 1:51 - 1:54
    我覺得這點子太棒了,所以我爬到天花板
  • 1:54 - 1:59
    鑿開支撐用的托梁(我爸媽應該快瘋了吧!)
  • 1:59 - 2:03
    把門從天花板往上拉
  • 2:03 - 2:07
    我也改了車庫的門
  • 2:07 - 2:09
    它可以穿過閣樓向上開啟
  • 2:09 - 2:14
    不難想像我花了多少時間做這些改造
  • 2:14 - 2:16
    和使我父母不高興
  • 2:16 - 2:19
    最令我不解的是,身為一個人
  • 2:19 - 2:24
    明明有很多我們喜歡做的事的點子
  • 2:24 - 2:30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實際能做到事卻少又少
  • 2:30 - 2:33
    既不能湊齊所需材料
  • 2:33 - 2:36
    更遑論將腦海中的設計藍圖
  • 2:36 - 2:38
    變成具體執行的步驟
  • 2:38 - 2:41
    至於我,隨著網路逐漸普及
  • 2:41 - 2:44
    除了從事電腦程式設計的工作外
  • 2:44 - 2:47
    也想著如何利用網路及電腦
  • 2:47 - 2:50
    著手自行創業
  • 2:50 - 2:56
    突然有天靈光一閃
  • 2:56 - 2:59
    我最想在網路及電腦上做的事情
  • 2:59 - 3:02
    就是透過網路及電腦
  • 3:02 - 3:09
    去模擬創造一個虛擬世界, 這個世界不但有新的物理法則
  • 3:09 - 3:13
    也改變了萬事萬物的定律
  • 3:13 - 3:16
    就像是原子可以重組成新分子的概念
  • 3:16 - 3:22
    利用電腦建構這樣一個虛擬世界的想法
  • 3:22 - 3:26
    對我來說實在太誘人了
  • 3:26 - 3:29
    我只是想要一個地方能讓我自由創造
  • 3:29 - 3:32
    我相信現在你們了解了
  • 3:32 - 3:36
    "第二人生"的源起,這非常重要
  • 3:36 - 3:42
    普遍來說,網路科技的應用已提供一個
  • 3:42 - 3:48
    嶄新的創造及設計發展的平台
  • 3:48 - 3:51
    這是人類發展的一大突破
  • 3:51 - 3:57
    科技的應用使我們能夠建立
  • 3:57 - 4:00
    一個交流分享和社交的方式
  • 4:00 - 4:02
    而我相信,"第二人生"或其他虛擬世界
  • 4:02 - 4:07
    可說是目前網路科技應用的極致
  • 4:07 - 4:09
    換個角度來看
  • 4:09 - 4:12
    好比外太空
  • 4:12 - 4:15
    如果將虛擬的世界和宇宙空間結合
  • 4:15 - 4:18
    這很有趣,我想多談一些
  • 4:18 - 4:23
    試想如果你能進入外太空,那有多酷!
  • 4:23 - 4:26
    很多電影情節,很多小孩
  • 4:26 - 4:29
    多多少少都夢想過,這是為什麼呢?
  • 4:29 - 4:31
    停下來想想看, 為什麼人這麼想呢?
  • 4:31 - 4:35
    為什麼人類會想進入外太空呢?
  • 4:35 - 4:37
    原因很多, 正如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
  • 4:37 - 4:40
    進入外太空幾乎是人類共同的夢想
  • 4:40 - 4:45
    原因之一是當你進到太空中人生有了重新開始的機會
  • 4:45 - 4:48
    在某些面向來看,你在那個旅途中變成另外一個人
  • 4:48 - 4:53
    離開你所熟悉的環境
  • 4:53 - 4:56
    你的一切無可避免地都將改變
  • 4:56 - 5:00
    當你進入這個探索後你將無可避免的,無可復原的徹底改變
  • 5:00 - 5:04
    第二個原因是那種身歷其境的感覺
  • 5:04 - 5:10
    如果你走得夠遠,你會發現
  • 5:10 - 5:13
    你不知道你下一步會遇到什麼
  • 5:13 - 5:15
    一旦進入外太空
  • 5:15 - 5:17
    所有事情和這裡都不一樣
  • 5:17 - 5:22
    和我們所熟悉的地球完全不同
  • 5:22 - 5:25
    在這裡凡事都有可能
  • 5:25 - 5:28
    就是這種感覺,人們發展這一個概念
  • 5:28 - 5:33
    擁有有新的身份,進入新的地方,創造新的可能
  • 5:33 - 5:36
    我相信如果你真的坐下來認真思考
  • 5:36 - 5:40
    這虛擬世界
  • 5:40 - 5:44
    有著更多的電腦科技
  • 5:44 - 5:50
    實際上就像是
  • 5:50 - 5:52
    更真實的太空歷險
  • 5:52 - 5:57
    虛擬世界就像外太空一樣
  • 5:57 - 6:01
    可以重新改變自己
  • 6:01 - 6:03
    讓任何事都變得可能
  • 6:03 - 6:06
    說到規模
  • 6:06 - 6:10
    若拿外太空和第二人生相比,很多人不了解
  • 6:10 - 6:13
    這就好比90年代初期的網路
  • 6:13 - 6:16
    事實上,第二人生就像當時的網路一樣
  • 6:16 - 6:18
    讓人興奮不已
  • 6:18 - 6:21
    任何新的概念都容易引起話題
  • 6:21 - 6:24
    但一段時間過後,失望感油然而生
  • 6:24 - 6:26
    並且大家會認為所有的事情都不可行
  • 6:26 - 6:28
    第二人生經歷過的所有事情
  • 6:28 - 6:31
    其他虛擬世界經歷過的,都和90年代網路萌芽時一樣
  • 6:31 - 6:34
    我們都玩過一種遊戲,隨便找一篇文章
  • 6:34 - 6:38
    把裡頭"網站"替換成"第二人生"
  • 6:38 - 6:43
    把"網路"替換成"虛擬實境"
  • 6:43 - 6:45
    結果發現
  • 6:45 - 6:49
    原先文章想表達的內容並不因此有所改變
  • 6:49 - 6:56
    再談到規模,"第二人生"目前由2萬個CPU來運作
  • 6:56 - 6:58
    意思是由2萬台電腦
  • 6:58 - 7:02
    透過三個中心相互連接
  • 7:02 - 7:06
    來模擬這個虛擬世界和自己的虛擬空間
  • 7:06 - 7:10
    在這裡每天平圴有25萬人駐足
  • 7:10 - 7:14
    上線人數相當於一個小型城市的人口規模
  • 7:14 - 7:18
    而這虛擬空間大約是舊金山的10倍大
  • 7:18 - 7:21
    而且用同樣的密度建造的
  • 7:21 - 7:24
    現在你可以想像它的規模,但同時它拓展的速度也很快
  • 7:24 - 7:28
    伺服器大約以每個月5%的速率持續擴充
  • 7:28 - 7:31
    當然, 這在實體世界無法想像
  • 7:31 - 7:33
    網路正以迅雷不及掩耳
  • 7:33 - 7:36
    一日千里的速度飛快成長
  • 7:36 - 7:39
    但要維持爆炸性成長的動能
  • 7:39 - 7:41
    取決於包羅萬象,多采多姿的內容
  • 7:41 - 7:43
    我覺得內容是關鍵
  • 7:43 - 7:45
    它是創造無限可能的關鍵
  • 7:45 - 7:48
    這在虛擬世界尤其如此
  • 7:48 - 7:50
    人其實很敏感的
  • 7:50 - 7:53
    初次接觸的剎那
  • 7:53 - 7:55
    就知道結果了
  • 7:55 - 7:57
    今天的第二人生雖然僅是這2萬台機器
  • 7:57 - 8:01
    它卻包含了1億個,由使用者開發出來的創意
  • 8:01 - 8:04
    這些創意可能像是這樣
  • 8:04 - 8:06
    同時可能有數仟萬人在想同樣的事
  • 8:06 - 8:08
    而僅僅以簡單的帳號及密碼,就能連結所有的人
  • 8:08 - 8:11
    虛擬世界的規模之大超乎你的想像
  • 8:11 - 8:13
    帶來的影響絕不可小覷
  • 8:13 - 8:15
    拿"魔獸世界"來說
  • 8:15 - 8:18
    約4片DVD的大小
  • 8:18 - 8:22
    而第二人生,則約有100TB由使用者建立資料的容量
  • 8:22 - 8:27
    整整比魔獸世界大了25,000倍
  • 8:27 - 8:31
    同樣地,拿網路和"美國線上"來說
  • 8:31 - 8:33
    在當時"美國線上"的聊天室或其他內容
  • 8:33 - 8:35
    和第二人生是很不一樣的
  • 8:35 - 8:38
    因為現在人們可以做的事情
  • 8:38 - 8:42
    種類之繁多令人眼花撩亂
  • 8:42 - 8:46
    最後一個想法,也可以說是事實
  • 8:46 - 8:49
    無論第二人生未來走向為何
  • 8:49 - 8:53
    虛擬世界的功能要比網路本身重要得多
  • 8:53 - 8:56
    我可以證明這兩個論點
  • 8:56 - 9:00
    一般而言,我們使用網路是為了組織,交換
  • 9:00 - 9:02
    創造及消化各類資訊
  • 9:02 - 9:06
    這好比Irene剛談到的,我們使用Google 來搜尋資訊
  • 9:06 - 9:09
    試著想像這世界係由訊息組成
  • 9:09 - 9:12
    我們所交流, 所經歷的每件事
  • 9:12 - 9:14
    就像是遊蕩在資訊大海中
  • 9:14 - 9:17
    只是用不同的方式進行互動
  • 9:17 - 9:23
    網路用內容和影像呈現它要表達的訊息
  • 9:23 - 9:28
    網路的拓樸結構,地理結構是構成文對文連接最重要的部份
  • 9:28 - 9:31
    這也是組織資訊的一種方式
  • 9:31 - 9:36
    但在虛擬世界裡有另外二種方式
  • 9:36 - 9:39
    這也顯示為何虛擬世界是如此不同
  • 9:39 - 9:43
    且遠比和網路互動來得重要的原因
  • 9:43 - 9:47
    第一個原因,如我之前提過的
  • 9:47 - 9:50
    虛擬世界的第一個不同
  • 9:50 - 9:53
    是它利用具強烈代表性的符號
  • 9:53 - 9:57
    具體呈現要表達的訊息
  • 9:57 - 9:59
    這在實體世界很難做到
  • 9:59 - 10:04
    比方說,椅子的英文拼音是CHAIR
  • 10:04 - 10:09
    而這圖案是全球通用的符號
  • 10:09 - 10:12
    所有人一看就知道,不需要任何的解釋
  • 10:12 - 10:15
    我先給你看圖案
  • 10:15 - 10:17
    和一張寫上"椅子"的紙
  • 10:17 - 10:20
    這已經使你印象深刻,你再試試看
  • 10:20 - 10:23
    幾天之後當我們再談起"椅子", 你會記得更牢
  • 10:23 - 10:27
    所以利用符號,利用記憶中的符號
  • 10:27 - 10:31
    利用這些充斥於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符號
  • 10:31 - 10:35
    能使得記憶,傳輸和處理數據
  • 10:35 - 10:37
    發揮和激盪出最大效益
  • 10:37 - 10:41
    因此虛擬的網路環境絶對是
  • 10:41 - 10:45
    幫助我們處理和體驗訊息最好的方法
  • 10:45 - 10:48
    雖然3D影像技術已經被談論將近20年了
  • 10:48 - 10:52
    但它所帶來的逼真虛擬實境
  • 10:52 - 10:54
    至今依然令人驚奇
  • 10:54 - 10:58
    第二個原因,可能沒那麼明顯
  • 10:58 - 11:06
    我們在創造,消化以及探索資訊的過程中
  • 11:06 - 11:11
    虛擬世界所隱含固有的社群經驗
  • 11:11 - 11:14
    不論何時何地,一定有人和你同時上線
  • 11:14 - 11:20
    人類是群居動物,必須要經由協助
  • 11:20 - 11:25
    我們需要與別人分享,互動來處理資訊
  • 11:25 - 11:28
    這很重要,你不能逃脫這個模式
  • 11:28 - 11:33
    當你上"亞馬遜"網站試著找一台數位相機
  • 11:33 - 11:39
    你可能發現同時有5000人在線上,也在這網站上
  • 11:39 - 11:41
    但你無法和他們交談
  • 11:41 - 11:45
    你無法和這群和你同樣在瀏覽著數位相機的人
  • 11:45 - 11:48
    並且問他們
  • 11:48 - 11:51
    "你有看過這款嗎?我想買耶!"
  • 11:51 - 11:55
    這種互動的經驗,簡單來說,像是一起逛街
  • 11:55 - 11:57
    是一種人與人間的交流
  • 11:57 - 11:59
    我們需要與人分享
  • 11:59 - 12:05
    所以第二點是, 我們與生俱來就和別人一起體驗資訊
  • 12:05 - 12:07
    或者想要一起體驗
  • 12:07 - 12:10
    基本上來說很難, 有點像是
  • 12:10 - 12:15
    我們要用這個科技把我們聯繫在一起的趨勢
  • 12:15 - 12:20
    而我想, 此外, 應該在下個十年左右
  • 12:20 - 12:25
    這些虛擬世界將會變成最頻繁的方式
  • 12:25 - 12:30
    就像是我們使用網路,你們也會
  • 12:30 - 12:34
    肩並肩,一起處理資訊
  • 12:34 - 12:36
    舉一個極為貼切的例子:為印度畫地圖
  • 12:36 - 12:41
    解決問題的辦法可能包含和現實世界的人交談
  • 12:41 - 12:46
    詢問相關建議,而非給予
  • 12:46 - 12:50
    技巧性的組織一個地圖的所有可能的方法
  • 12:50 - 12:52
    我認為這又是另外一個重點
  • 12:52 - 12:54
    我想不管這些事情怎麼去發展
  • 12:54 - 12:59
    不管是「第二人生」或其更寬更廣的衍生
  • 12:59 - 13:02
    都在全世界各個角落有著不同面向的發展
  • 13:02 - 13:05
    這正是我們要看網路使用的目的
  • 13:05 - 13:09
    和所有流量及各個獨一無二的使用者
  • 13:09 - 13:14
    因此網路中每組書目的文字及圖像的資訊
  • 13:14 - 13:17
    將會成為處理資訊的一部分或一個工具
  • 13:17 - 13:21
    但這種模式大部分會發生在網路這種環境裡
  • 13:21 - 13:25
    這一個好的想法,
  • 13:25 - 13:28
    就讓我停在這然後把約翰帶回來
  • 13:28 - 13:31
    或許我們可以有一個更長的談話
  • 13:31 - 13:33
    謝謝。約翰,這樣很棒。
  • 13:33 - 13:38
    (掌聲)
  • 13:38 - 13:42
    約翰●哈根培力(以下簡稱JH):為什麼是創造力創造了"第二人生"
  • 13:42 - 13:45
    而非烏托邦??
  • 13:45 - 13:47
    舉一個例子來說,在19世紀
  • 13:47 - 13:51
    為數可觀的文學作品想像另一個替代的世界
  • 13:51 - 13:53
    單純都是烏托邦
  • 13:53 - 13:57
    菲利浦●羅斯德(以下簡稱PR):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棒很深的問題
  • 13:57 - 14:02
    虛擬世界難道都像烏托邦一樣嗎?
  • 14:02 - 14:06
    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在於
  • 14:06 - 14:09
    網路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很深刻的例子
  • 14:09 - 14:14
    甚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這一個無窮的機會
  • 14:14 - 14:16
    只會在一個環境下發生
  • 14:16 - 14:19
    一個發自於底層自由的環境
  • 14:19 - 14:23
    在每一個獨立個體,在每一層樂高積木下
  • 14:23 - 14:25
    虛擬世界也因而建立
  • 14:25 - 14:28
    我常常要求說,你必須要擁有這些程度的自由
  • 14:28 - 14:30
    你想知道,是否存在類似烏托邦
  • 14:30 - 14:33
    或是有類似於烏托邦趨勢
  • 14:33 - 14:36
    並且在一個龐大的架構下建立的「第二人生」
  • 14:36 - 14:40
    這些由上而下的框架會漸漸地違背大家
  • 14:40 - 14:43
    即使你當初立意良善的建造
  • 14:43 - 14:47
    另外,在一個受到控制下的人類社會
  • 14:47 - 14:49
    當你設立出一系列規則
  • 14:49 - 14:53
    新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或是一個新的都市規劃等
  • 14:53 - 14:56
    這些東西在過育歷史上從未被料到
  • 14:56 - 14:59
    我常常笑著說,"The Mall of America"
  • 14:59 - 15:02
    就像是一大件經由統一設計規劃
  • 15:02 - 15:04
    已經建造完成的建築物
  • 15:04 - 15:06
    JH:克林姆林宮很大
  • 15:06 - 15:09
    PR:沒錯,整體上很大
  • 15:09 - 15:13
    JH:告訴我你當初是怎麼做出來的
  • 15:13 - 15:16
    在第二人生裡面你很篤定人們喜歡使用
  • 15:16 - 15:19
    當人們要製造呈現在虛擬世界的自己或是利用在溝通上面
  • 15:19 - 15:23
    但結果經由一些人使用後又完全對這些東西沒興趣
  • 15:23 - 15:28
    同時列出一些你當初沒有想到
  • 15:28 - 15:31
    但又有許多人很需要的東西
  • 15:31 - 15:34
    PR:我相信我可以找到許多關於這兩個問題的例子
  • 15:34 - 15:37
    舉一個在第二人生我做的東西當中我最喜歡的東西當例子
  • 15:37 - 15:39
    我對這樣東西充滿熱情
  • 15:39 - 15:42
    這個東西讓我們可以走向前靠近任何一個人
  • 15:42 - 15:44
    藉此可以擁有一個更私密的對談
  • 15:44 - 15:47
    但這又不像是即時通訊,因為你必須要先向對方示好
  • 15:47 - 15:50
    這就像進行一個私人的談話
  • 15:50 - 15:53
    那是一個資料驅動的設計
  • 15:53 - 15:55
    我想像這會是一個極為棒的想法
  • 15:55 - 15:58
    但他從未被實際運用
  • 15:58 - 16:00
    現在整個功能已被停用
  • 16:00 - 16:03
    我們終於放棄它,把它從原始碼中抽了出來
  • 16:03 - 16:07
    另外一個廣泛的例子
  • 16:07 - 16:10
    一個有輒烏托邦概念的點子
  • 16:10 - 16:15
    第二人生原本只有16組模擬器。現在他擴到了兩萬組
  • 16:15 - 16:17
    在只有16組模擬器的時代裡
  • 16:17 - 16:20
    它的規模就像這座大學校園
  • 16:20 - 16:24
    我們還規劃了夜店
  • 16:24 - 16:26
    並且放了讓大家可以跳舞的迪斯可
  • 16:26 - 16:30
    另外還有一個可以讓你和別人拿槍單挑的地方
  • 16:30 - 16:34
    還有另一個地方有著又長又寬的走道,有點像是康尼島
  • 16:34 - 16:37
    我們針對每一區大致上作了規劃,當然
  • 16:37 - 16:40
    人們也可以隨心所欲的在任何地方大興土木
  • 16:40 - 16:44
    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想法
  • 16:44 - 16:48
    分區規劃的想法一剛開始
  • 16:48 - 16:50
    是全盤的被忽略的
  • 16:50 - 16:53
    最後我們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一手打造這個分區的概念
  • 16:53 - 16:56
    說實在的兩個月的時間不是很長,就像是第二人生的時間一樣
  • 16:56 - 17:00
    我記得第二人生的使用者
  • 17:00 - 17:04
    這位居民向我想買下迪斯可的意願
  • 17:04 - 17:08
    他們想要買下那塊土地然後在摧毀再建
  • 17:08 - 17:11
    然後蓋一些房子在那邊。
  • 17:11 - 17:13
    轉交產權給他們
  • 17:13 - 17:15
    然後他們在摧毀整棟建築物
  • 17:15 - 17:19
    我這麼舉例只想讓你知道
  • 17:19 - 17:21
    你永遠不能預期即將要發生的事情
  • 17:21 - 17:24
    當其他人建造一些很受歡迎建築物的時候
  • 17:24 - 17:27
    JH:CBGB酒吧(被公認是龐克音樂的誕生地)最終還是不敵關門大吉的命運
  • 17:27 - 17:32
    PR:沒錯!在網路時間上它只關門一天
  • 17:33 - 17:36
    來舉個例子:懷孕
  • 17:36 - 17:39
    你可以在第二人生裡面生小來
  • 17:39 - 17:45
    這些可以藉由第二人生裡面的一些工具
  • 17:45 - 17:49
    這些懷孕生子的概念
  • 17:49 - 17:54
    在公司層面的第二人生平台,在蘭登實驗室
  • 17:54 - 17:57
    第二人生裡面沒有遊戲成分在
  • 17:57 - 17:59
    我們完全沒有想要有整個生小孩過程的嘗試
  • 17:59 - 18:02
    因此我們轉向放一些烏托邦概念進去
  • 18:02 - 18:05
    也因如此,我們不可能有生小孩的過程
  • 18:05 - 18:08
    也就是讓兩個虛擬人結合或是其它的
  • 18:08 - 18:13
    但是人們添加了擁有小嬰兒並照顧他的能力
  • 18:13 - 18:17
    當作一個付費的第二人生擴充功能
  • 18:17 - 18:20
    我覺得這是一個令人讚嘆的點子
  • 18:20 - 18:22
    整個消費上的制度和想法
  • 18:22 - 18:24
    當然經濟消費的另外一個想法
  • 18:24 - 18:27
    我在這裡不多做說明,因為他是一個棘手的制度
  • 18:27 - 18:30
    當人在這個世界上被賦予創造的能力
  • 18:30 - 18:32
    其中有兩樣事情他們想要
  • 18:32 - 18:35
    其中一個是對他們創造的東西有合理的所有權
  • 18:35 - 18:37
    另外一個是
  • 18:37 - 18:39
    雖然這可能不是一定會發生,但有時候
  • 18:39 - 18:43
    他們會想要隨時買賣創造出來的東西
  • 18:43 - 18:45
    作為一個維持他們生活的依據
  • 18:45 - 18:48
    不管事在網路或是第二人生這兩條準則都適用
  • 18:48 - 18:50
    也因此經濟活動的存在很關鍵
  • 18:50 - 18:54
    JH:有觀眾要問菲利浦●羅斯德問題的嗎?那邊那位
  • 18:54 - 18:57
    觀眾:據我觀察,擬向其中一位虛擬人物
  • 18:57 - 19:02
    JH:這位觀眾所做的觀察,菲利浦被說像是一個
  • 19:02 - 19:04
    在第二人生的虛擬人物
  • 19:04 - 19:06
    先讓飛利浦回答,等會再讓你問完問題
  • 19:06 - 19:08
    PR:但我和我的西你人物完全不像阿
  • 19:08 - 19:10
    (笑)
  • 19:10 - 19:12
    在座各位有誰知道我的虛擬人物長怎樣?
  • 19:12 - 19:14
    可能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吧
  • 19:14 - 19:16
    JH:你是不是會用別人的人物改造成自己的?
  • 19:16 - 19:19
    PR:不我不會。但我同事做了一個很炫的人物
  • 19:19 - 19:22
    我曾經用了一段時間的女性人物
  • 19:22 - 19:28
    但我的人物是一位穿著長布褲的男生
  • 19:29 - 19:32
    比我現在頭髮還尖刺的橙色刺蝟頭
  • 19:32 - 19:37
    並留著絡腮鬍。像是一位村民
  • 19:37 - 19:39
    哇真酷
  • 19:39 - 19:41
    JH:你的問題是
  • 19:41 - 19:44
    (聲音太小聽不見)
  • 19:44 - 19:50
    JH:問題是這樣的,就是說第二人生好像少了點文化元素
  • 19:50 - 19:52
    他好像並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化
  • 19:52 - 19:54
    像是世界上的文化差異性
  • 19:54 - 19:57
    好像並沒有在第二人生裡面出現
  • 19:57 - 19:59
    PR:首先
  • 19:59 - 20:02
    第二人生的成立只有短短幾年
  • 20:02 - 20:05
    所以我們看到的這些部分有點類似於在這社會中出現的
  • 20:05 - 20:07
    人類行為的演化
  • 20:07 - 20:11
    對於第二人生比較合理的說法我想
  • 20:11 - 20:16
    他在文化的角度來說比較像是西部大拓荒而非羅馬
  • 20:16 - 20:22
    文化之間細微的演變
  • 20:22 - 20:25
    正在以相較於現實世界10倍的速度進化著的
  • 20:25 - 20:30
    一個環境。當你走進一家酒吧
  • 20:30 - 20:33
    有6成5的人不是住在美國
  • 20:33 - 20:38
    事實上他們也說著各種不同的語言
  • 20:38 - 20:40
    在第二人生裡面賺錢的一個方法是
  • 20:40 - 20:45
    做出一個可以嵌入每一個虛擬人物的體中翻譯工具
  • 20:45 - 20:47
    基本上這工具會這麼運作:一個彈跳的視窗出現
  • 20:47 - 20:50
    讓你可以使用GOOGLE或是Babelfish(一個翻譯系統)
  • 20:50 - 20:53
    或是像那種線上翻譯系統的逐字翻譯
  • 20:53 - 20:58
    翻譯口語對談。抱歉,應該說是兩個人的文字對談
  • 20:58 - 21:02
    文化大熔爐的多元文化現象
  • 21:02 - 21:05
    正在第二人生進行著
  • 21:05 - 21:10
    這和現實生活世界有著
  • 21:10 - 21:12
    我們達成非凡的成就一樣
  • 21:12 - 21:15
    所以我認為文化的問題終究會出現
  • 21:15 - 21:19
    但我們還需要幾年的時間
  • 21:19 - 21:21
    自然的等待文化發展
  • 21:21 - 21:24
    JH:還有任何問題嗎?那邊
  • 21:24 - 21:26
    觀眾:想詢問第二人生裡的人口資料
  • 21:26 - 21:28
    JH:第二人生裡的一些人口資料?
  • 21:28 - 21:30
    PR:所以問題是有關於人口資料
  • 21:30 - 21:35
    在第二人生裡面平均年齡大約是32歲
  • 21:35 - 21:40
    但是,使用率會隨著
  • 21:40 - 21:45
    使用者生理的年齡增加而急遽增加。所當你從30歲到60歲
  • 21:45 - 21:47
    有許多60多歲的人在使用第二人生
  • 21:47 - 21:52
    會均勻的分布沒有任何顯著的峰值
  • 21:52 - 21:56
    當你從30歲長到60歲
  • 21:56 - 22:00
    使用率,也就是每週使用的時間會增加四成
  • 22:00 - 22:02
    沒有很多人有著第二人生是個線上遊戲的錯誤認知
  • 22:02 - 22:07
    有些線上遊戲很難讓人感到很有吸引力的
  • 22:07 - 22:10
    我是以很廣泛的角度去討論的
  • 22:10 - 22:12
    網路遊戲缺乏吸引力的原因在於
  • 22:12 - 22:16
    因為線上遊戲的繪圖並沒有辦法比擬
  • 22:16 - 22:17
    那些很精緻的畫質
  • 22:17 - 22:19
    舉例來說線上遊戲的畫質沒有像
  • 22:19 - 22:23
    畫面經過優化的俠盜獵車手這一款遊戲來得好
  • 22:23 - 22:26
    平均年齡32歲
  • 22:26 - 22:28
    百分之65的使用者不是來自於美國
  • 22:28 - 22:31
    而是廣泛分布在不同的國家
  • 22:31 - 22:34
    使用者來自於可說是在第二人生理各個不同的國家
  • 22:34 - 22:38
    主要來自於英國和歐洲
  • 22:38 - 22:42
    那兩個地區加起來就超過5成5
  • 22:42 - 22:44
    從心理角度來觀察
  • 22:44 - 22:49
    舉性別比例來說。在第二人生裡面男女比例大概都差不多
  • 22:49 - 22:54
    也就是大約百分之45的女性正在使用第二人生
  • 22:54 - 22:56
    女性使用第二人生的時間
  • 22:56 - 22:59
    大概會比男性多了30-40%
  • 22:59 - 23:01
    意思是說男性的註冊人數較女性來的多
  • 23:01 - 23:04
    並且女性使用者教會留下來使用
  • 23:04 - 23:06
    這也是另一個
  • 23:06 - 23:11
    以心理度來看的人口資料。在第二人生裡面的人
  • 23:11 - 23:15
    和你想像中的會有很顯著的差異
  • 23:15 - 23:17
    當你進去並和他們面對面交談你就會得到這些資料
  • 23:17 - 23:19
    我很確定你這麼做就可以得到這些資料
  • 23:19 - 23:22
    但若不是一群程式設計者
  • 23:22 - 23:26
    要統計這些人口資料是很難的
  • 23:26 - 23:30
    如果要給一個較具體的概念,我會這麼說:
  • 23:30 - 23:34
    記不記得當人們當初碰觸到EBAY拍賣第一年的時候
  • 23:34 - 23:37
    就像這樣。換句話說,第一批使用者
  • 23:37 - 23:40
    他們很具有創造力,很具有企業的精神
  • 23:40 - 23:44
    目前約有5萬5千人有正的資金收入
  • 23:44 - 23:47
    他們正靠著他們在第二人生裡的活動
  • 23:47 - 23:51
    賺著真實世界的錢。擁有創造力,
  • 23:51 - 23:54
    建造出一個很新潮的建築物、經營自己的事業
  • 23:54 - 23:56
    就是這樣!
  • 23:56 - 23:58
    JH:試著形容一下很有創意
  • 23:58 - 24:02
    在年輕喜歡自己動手做東西時候的自己
  • 24:02 - 24:05
    我的問題是說,你很難聽到別人
  • 24:05 - 24:07
    形容自己很有創意
  • 24:07 - 24:11
    我懷疑那些形容自己很有創意的人很有可能分數都拿C
  • 24:11 - 24:14
    並且花很多時間在自己的房間裡。這有可能嗎?
  • 24:14 - 24:15
    (笑)
  • 24:15 - 24:19
    PR:好玩的是我曾經也是個分數拿C的學生
  • 24:19 - 24:21
    當我唸到大學主修物理
  • 24:21 - 24:23
    然後,這很可笑我知道
  • 24:23 - 24:28
    我那時候有點叛逆。但我常常閱讀
  • 24:28 - 24:33
    我那時候身性害羞,雖然現在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
  • 24:33 - 24:35
    也經歷過常常在搬家的時候
  • 24:35 - 24:38
    所以我可以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
  • 24:38 - 24:41
    當然這也幫助我探索自己真正喜愛的事物
  • 24:41 - 24:44
    JH:哦,所以你現在正過著第五人生是吧?
  • 24:44 - 24:50
    PR:哈,可能是吧
  • 24:50 - 24:54
    你剛說的沒錯,我不是很執著於分數的那種人
  • 24:54 - 24:58
    不是那種分數都拿A的人
  • 24:58 - 25:00
    但當我進大學讀書後
  • 25:00 - 25:02
    擁有有別以往不同的社交經驗
  • 25:02 - 25:05
    同時也認識的5.6位死黨
  • 25:05 - 25:08
    大家一起念物理,一起競爭
  • 25:08 - 25:12
    然後我的分數才拿A。但你沒錯,我不是為很好的學生
  • 25:12 - 25:14
    JH:最後一個問題。邊
  • 25:14 - 25:17
    觀眾:在小冊子裡面有一段陳述...
  • 25:17 - 25:19
    JH:菲利浦你在重新產觸一下這段好嗎?
  • 25:19 - 25:21
    PR:沒問題,我再重新說明一遍
  • 25:21 - 25:24
    所以你提到說在小冊子裡面的某一段敘述
  • 25:24 - 25:28
    就是我們可能比較傾向於數位的世界而非真實的世界
  • 25:28 - 25:32
    起因於數位身分相較於真實身分較彈性較易管理
  • 25:32 - 25:35
    同時在人類的世界有許多東西和經驗
  • 25:35 - 25:38
    將會被移轉到數位的世界
  • 25:38 - 25:41
    雖然這是一個很恐怖的事實
  • 25:41 - 25:45
    一個恐怖的改變及分裂
  • 25:45 - 25:48
    我想你是想問我對於這個改變的想法?我怎麼去
  • 25:48 - 25:50
    JH:你要怎麼回應這些認為這些改變很恐怖的人?
  • 25:50 - 25:52
    觀眾:如果有人和你說,我覺得這個改變很煩
  • 25:52 - 25:54
    底的回答會和他一樣嗎?
  • 25:54 - 25:57
    PR:關於這個問題
  • 25:57 - 26:00
    第一,這惱人的程度就像網路和電力一樣
  • 26:00 - 26:04
    就是說,這是一個很劇烈無可避免的改變
  • 26:04 - 26:09
    所以沒有任何的政治力
  • 26:09 - 26:12
    來阻止或減緩這一系列用來連結我們
  • 26:12 - 26:14
    科技的改變
  • 26:14 - 26:16
    因為人個基本的動力:
  • 26:16 - 26:20
    創造力和企業家精神是用來
  • 26:20 - 26:23
    和網路一樣的驅使這一虛擬世界。
  • 26:23 - 26:28
    所以這些改變我相信是一個劇烈性的改變
  • 26:28 - 26:32
    很顯然地,我對於這些改驗抱持著一種樂觀的態度
  • 26:32 - 26:36
    但我認為身為一個旁觀者,大部分的旁觀者
  • 26:36 - 26:39
    和當事者分離,從旁觀的角度觀察
  • 26:39 - 26:41
    必須要藉由經濟的力量
  • 26:41 - 26:43
    的資料來做出結論
  • 26:43 - 26:46
    這些改變必然是個巨變
  • 26:46 - 26:49
    這些有關於我們的生活及行為模式的改變
  • 26:49 - 26:53
    將會是很劇烈地
  • 26:53 - 26:55
    同時也會影響到我們的身分
  • 26:55 - 26:57
    我不相信我們可以逃避這些改變
  • 26:57 - 27:00
    一般談論到這個
  • 27:00 - 27:06
    在虛擬世界中存在並且正在挑戰面對的改變
  • 27:06 - 27:10
    在虛擬世界裡面能夠存活,有一個好的生活
  • 27:10 - 27:13
    都是一個挑戰因為文化的多性
  • 27:13 - 27:18
    因為語言
  • 27:18 - 27:21
    因為一個類似於跳蚤市場的天性。如果可以,現今的虛擬世界
  • 27:21 - 27:27
    在面對這麼多挑戰當中,我們必須要多面向的強化自己
  • 27:27 - 27:30
    我們必須回會包容
  • 27:30 - 27:36
    並且相較於典型的生活
  • 27:36 - 27:38
    要更聰明更具有創造力
  • 27:38 - 27:40
    我認為這些在虛擬世界中也是適用的
  • 27:40 - 27:44
    這些無可避免的改變雖恐怖
  • 27:44 - 27:46
    但終究是往好的方向走
  • 27:46 - 27:49
    一個可以安全度過的好方法
  • 27:49 - 27:53
    這我可能和其他講者一致
  • 27:53 - 27:56
    就是準備好一竊,繫好安全帶
  • 27:56 - 27:59
    因為重大的改變正要發生。將會有一系列的改變
  • 27:59 - 28:01
    JH:謝謝你菲利浦●羅斯德,
  • 28:01 - 28:06
    (掌聲)
Title:
菲利浦●羅斯德談第二人生
Speaker:
Philip Rosedale
Description:

為什要要建構一個虛擬世界?菲利浦●羅斯德和我們談論有關「第二人生」一個他建構的虛擬世界,一個從以獨特人類創意為基礎到甚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的地方。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28:06
Sean Chuang added a transla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