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發明如何改變歷史 (有好有壞) - 肯尼斯戴維斯 (Kenneth C. Davis)

  • 0:16 - 0:19
    這個故事是關於一項
    改變世界的發明
  • 0:19 - 0:23
    想像有台機器
    能將十小時工作減到一小時
  • 0:23 - 0:28
    這台機器效率很高
    可釋出人力去做別的事
  • 0:28 - 0:30
    有點像個人電腦
  • 0:30 - 0:33
    但是我要介紹的機器
    跟剛剛講的完全無關
  • 0:33 - 0:37
    其實是完全相反
  • 0:37 - 0:44
    十八世紀末,美國正要開始制定
    共和制的新憲法
  • 0:44 - 0:49
    奴隸制度是美國生活的一大悲劇
  • 0:49 - 0:54
    喬治華盛頓和湯瑪斯傑佛遜
    在當總統時,都還擁有奴隸
  • 0:54 - 1:01
    他們也明白這制度根本違反
    他們革命奮鬥的理想和原則
  • 1:01 - 1:07
    但他們都相信奴隸制度
    在二十世紀初必會結束
  • 1:07 - 1:11
    當然,很不幸的,他們錯了
  • 1:11 - 1:13
    原因是一項發明
  • 1:13 - 1:16
    這台機器或許你小學時就聽過
  • 1:16 - 1:19
    伊萊惠特尼 (Eli Whitney)
    的軋棉機
  • 1:19 - 1:26
    他 28 歲時從耶魯大學畢業
    1793 年到南卡羅來納州當家教
  • 1:26 - 1:31
    據說,當地農民告訴他
    清理棉花的困難
  • 1:31 - 1:36
    挑掉棉花裡的種子,費時又費工
  • 1:36 - 1:40
    奴隸每天可手工清理一磅棉花
  • 1:40 - 1:43
    但當時工業革命興起
  • 1:43 - 1:45
    需求增加
  • 1:45 - 1:51
    英國和新英格蘭的大型紡織廠
    都需要大批棉花來大量生產布
  • 1:51 - 1:58
    故事說,惠特尼「靈光一閃」
    發明了軋棉機,不含蒸汽機
  • 1:58 - 2:04
    事實上軋棉機已經有幾百年歷史
    只是又小、又沒效率
  • 2:04 - 2:12
    1794 年惠特尼只是改進軋棉機
    再為他的「發明」申請了專利
  • 2:12 - 2:18
    這台小機器使用一組錐型物
    可機械化挑掉棉花裡的種子
  • 2:18 - 2:19
    只需轉動曲柄
  • 2:19 - 2:27
    有了它,一名工人每天能清理
    300 到 1000 磅棉花
  • 2:27 - 2:33
    1790 年,美國全年可生產
    三千包棉花
  • 2:33 - 2:36
    每包約 500 磅重
  • 2:36 - 2:40
    到 1801 年,隨著軋棉機的普及
  • 2:40 - 2:44
    棉花產量增加到每年十萬包
  • 2:44 - 2:47
    1812 年美英戰爭的破壞後
  • 2:47 - 2:52
    產量達到每年四十萬包
  • 2:52 - 2:57
    1803 年路易斯安那購地後
    美國土地大幅增加
  • 2:57 - 3:03
    年產量暴增至四百萬包
    棉花為王
  • 3:03 - 3:08
    棉花的價值比其他
    美國產品加起來還多
  • 3:08 - 3:12
    佔美國經濟總產值的五分之三
  • 3:12 - 3:17
    但是軋棉機對勞力的需求
    不但沒減少,反而還增加
  • 3:17 - 3:21
    需要更多奴隸耕種、採收棉花
  • 3:21 - 3:28
    軋棉機與北方及英國工廠的需求
    重繪了美國奴隸的統計圖
  • 3:28 - 3:35
    1790 年美國首次人口普查
    共有七十萬名奴隸
  • 3:35 - 3:40
    1810 年,美國禁止販奴兩年後
  • 3:40 - 3:43
    奴隸人口飆升至超過一百萬
  • 3:43 - 3:50
    接下來五十年,1860 年
    奴隸人口暴增至近四百萬人
  • 3:50 - 3:53
    這是南北戰爭前夕
  • 3:56 - 4:00
    至於惠特尼,他的命運
    跟很多發明家一樣
  • 4:00 - 4:06
    雖有專利,但其他種植者
    很容易仿造或自行改良
  • 4:06 - 4:09
    你可以說他的設計被盜版了
  • 4:09 - 4:14
    在這台改變美國的機器上
    惠特尼沒賺幾塊錢
  • 4:14 - 4:17
    但宏觀來看,更重要的問題是:
  • 4:17 - 4:20
    我們該如何看待軋棉機的發明?
  • 4:20 - 4:24
    歷史證明了,發明是雙刃劍
  • 4:24 - 4:27
    常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
  • 4:27 - 4:34
    工業革命的工廠,帶動了
    美國的創新和經濟的繁榮
  • 4:34 - 4:37
    但工廠卻依賴著童工
  • 4:37 - 4:43
    導致像 1911 年紐約三角內衣工廠
    火災,超過 100 名婦女死亡的悲劇
  • 4:45 - 4:48
    拋棄型尿布給父母帶來很多方便
  • 4:48 - 4:51
    但終結了清洗遞送尿布的服務
  • 4:51 - 4:55
    我們想要垃圾掩埋場
    堆滿髒尿布嗎?
  • 4:55 - 5:01
    愛因斯坦非凡的方程式
    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
  • 5:01 - 5:04
    但如果其中一個可能性是廣島呢?
Title:
發明如何改變歷史 (有好有壞) - 肯尼斯戴維斯 (Kenneth C. Davis)
Description:

觀看完整課程: http://ed.ted.com/lessons/how-inventions-change-history-for-better-and-for-worse-kenneth-c-davis

1793 年軋棉機的發明對歷史帶來的改變有好有壞。它讓一人能完成十人的工作,推動新的產業,為美國南方帶來了財富和權力。但不幸的是,它也讓奴隸的使用倍數增加及延長時間。肯尼斯戴維斯 (Kenneth C. Davis) 讚揚創新,但同時警告我們可能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

課程:Kenneth C. Davis 動畫:Sunni Brown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Ed
Duration:
05:15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 Compare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