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在公民生活範疇內,我們為什麼不該相信市場力量

  • 0:01 - 0:06
    現在有個問題需要我們一起反思
  • 0:06 - 0:08
    金錢和市場在我們的社會中
  • 0:08 - 0:12
    該扮演什麼角色?
  • 0:12 - 0:14
    現今,還有幾樣東西
  • 0:14 - 0:17
    是金錢買不到的
  • 0:17 - 0:18
    如果你在加州聖巴巴拉
  • 0:18 - 0:21
    被判處有期徒刑
  • 0:21 - 0:22
    你該知道
  • 0:22 - 0:25
    如你不喜歡標準規格的住宿設施
  • 0:25 - 0:29
    可花錢把牢房升級
  • 0:29 - 0:32
    這是真的,你們認為需要多少錢?
  • 0:32 - 0:34
    你猜猜看?
  • 0:34 - 0:36
    500 美元?
  • 0:36 - 0:39
    這可不是麗思卡爾頓飯店。
    這是監獄!
  • 0:39 - 0:41
    每晚 82 元
  • 0:41 - 0:44
    每晚 82 元
  • 0:44 - 0:46
    如果你去遊樂園
  • 0:46 - 0:48
    不想為了熱門的遊樂設施
  • 0:48 - 0:50
    排隊等候
  • 0:50 - 0:53
    現在有解決辦法了
  • 0:53 - 0:57
    在許多主題公園,你能花多點錢
  • 0:57 - 0:59
    搶到前頭
  • 0:59 - 1:03
    這叫快速通關走道或 VIP 票
  • 1:03 - 1:07
    這不僅發生在遊樂園
  • 1:07 - 1:09
    在華盛頓特區
  • 1:09 - 1:12
    往往也要大排長龍
  • 1:12 - 1:16
    才可出席重要的國會聽證會
  • 1:16 - 1:19
    現在部分人不喜歡排長隊
  • 1:19 - 1:22
    也許是通宵的,甚至淋雨
  • 1:22 - 1:24
    所以現在那些極渴望
  • 1:24 - 1:26
    參與聽證會的說客和其他人
  • 1:26 - 1:28
    又不喜歡排隊的,有一些公司
  • 1:28 - 1:30
    排隊公司
  • 1:30 - 1:32
    你可找他們
  • 1:32 - 1:34
    你只須向他們支付若干金額
  • 1:34 - 1:37
    他們就雇用一些無家可歸人士
    或需要工作的人
  • 1:37 - 1:41
    排隊等候,要等多久就多久
  • 1:41 - 1:44
    說客只須在聽證會開始前
  • 1:44 - 1:46
    取代排在前面的人
  • 1:46 - 1:49
    並坐在會場的前排位置
  • 1:49 - 1:52
    付費排隊
  • 1:52 - 1:56
    在更大的舞臺上,仰賴市場機制
  • 1:56 - 1:58
    行銷思維和行銷解決方案
  • 1:58 - 2:01
    這是正在發生的事
  • 2:01 - 2:04
    看看我們的作戰方式
  • 2:04 - 2:07
    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你知否
  • 2:07 - 2:11
    私營軍事承包商的數量
  • 2:11 - 2:15
    較美國軍隊人數還要多。
  • 2:15 - 2:18
    現在並非因我們曾公開辯論
  • 2:18 - 2:21
    是否要將戰爭外包
  • 2:21 - 2:23
    給私人公司
  • 2:23 - 2:26
    而是這已是既成事實
  • 2:26 - 2:28
    過去三十多年來
  • 2:28 - 2:32
    我們度過了一場靜靜的革命
  • 2:32 - 2:37
    我們幾乎難以察覺到
  • 2:37 - 2:40
    經已由市場經濟漸漸
  • 2:40 - 2:44
    快要成為市場社會
  • 2:44 - 2:48
    二者的分別在於:市場經濟是一種工具
  • 2:48 - 2:50
    一種有價值和有效益的工具
  • 2:50 - 2:53
    用以組織生產活動
  • 2:53 - 2:56
    但是市場社會是一處地方
  • 2:56 - 2:59
    那裏差不多所有物件也可供出售
  • 2:59 - 3:01
    這是一種生活方式
  • 3:01 - 3:05
    行銷思維和市場價值開始主導
  • 3:05 - 3:08
    生活各個層面
  • 3:08 - 3:13
    個人關係、家庭生活、健康、教育
  • 3:13 - 3:16
    政治、法律、公民生活
  • 3:16 - 3:22
    現在為什麼要擔心?
    為何要擔心我們的社會
  • 3:22 - 3:24
    變成市場社會呢?
  • 3:24 - 3:27
    我認為有兩大原因
  • 3:27 - 3:32
    其中一個原因是不平等
  • 3:32 - 3:35
    錢能買到的東西越多
  • 3:35 - 3:40
    富裕程度就變得越重要
  • 3:40 - 3:43
    如果錢只能讓人決定是否
  • 3:43 - 3:48
    購買遊艇、豪華假期或寶馬
  • 3:48 - 3:53
    那麼不平等就沒那麼重要
  • 3:53 - 3:56
    但當金錢越來越能夠支配
  • 3:56 - 4:01
    美好生活的元素--
  • 4:01 - 4:05
    高品質的醫療保健、最好的教育
  • 4:05 - 4:10
    選舉中的政治發言權和影響力--
  • 4:10 - 4:13
    當金錢支配了一切
  • 4:13 - 4:16
    不平等就變得非常重要
  • 4:16 - 4:18
    因此,所有事物被市場化後
  • 4:18 - 4:22
    凸顯出不平等的問題
  • 4:22 - 4:24
    及其社會和公民效應
  • 4:24 - 4:27
    這只是一個需要擔心的原因
  • 4:27 - 4:29
    除了對不平等的擔心
  • 4:29 - 4:33
    第二個原因
  • 4:33 - 4:35
    就是
  • 4:35 - 4:39
    某些社會商品和常規
  • 4:39 - 4:45
    當行銷思維和市場價值介入時
  • 4:45 - 4:47
    或會因此改變那些常規的意義
  • 4:47 - 4:51
    擠掉值得我們在意的
  • 4:51 - 4:53
    態度和規範
  • 4:53 - 4:55
    給大家舉個例子
  • 4:55 - 4:59
    關於市場機制運用的爭議
  • 4:59 - 5:04
    金錢獎勵,看看你們怎麼想的
  • 5:04 - 5:07
    許多學校面臨怎樣鼓勵孩子的挑戰
  • 5:07 - 5:10
    尤其是
  • 5:10 - 5:14
    來自弱勢背景的孩子,用功讀書
  • 5:14 - 5:17
    表現良好、努力向上
  • 5:17 - 5:20
    有些經濟學家建議出一套市場解決方案
  • 5:20 - 5:24
    提供金錢獎勵,鼓勵孩子爭取好成績
  • 5:24 - 5:26
    或高分
  • 5:26 - 5:28
    或閱讀書籍
  • 5:28 - 5:30
    他們也真的試過這方法
  • 5:30 - 5:32
    他們在美國一些主要城市
  • 5:32 - 5:35
    進行過實驗
  • 5:35 - 5:39
    紐約、芝加哥、華盛頓特區
  • 5:39 - 5:42
    他們的做法是:
    成續 A 等給 50 美元
  • 5:42 - 5:44
    成續 B 等給 35 美元
  • 5:44 - 5:48
    德州達拉斯有這樣一個計畫
  • 5:48 - 5:52
    八歲學童每讀一本書就獎 2 美元
  • 5:52 - 5:55
    讓我們來看看 -- 有些人支持
  • 5:55 - 5:58
    有些人則反對使用錢
  • 5:58 - 6:00
    鼓勵學生取得成就
  • 6:00 - 6:03
    讓我們來看看這裡的人的看法
  • 6:03 - 6:07
    假設你是一個主要學區的主管
  • 6:07 - 6:10
    有人向你提出這建議
  • 6:10 - 6:13
    假設是一個基金會,他們將會出錢
  • 6:13 - 6:15
    學校無須負擔費用
  • 6:15 - 6:16
    有多少人會贊成
  • 6:16 - 6:20
    又多少人會反對試一試?
  • 6:20 - 6:21
    透過以舉手方式表決,讓我們來看看
  • 6:21 - 6:25
    首先,多少人認為值得一試
  • 6:25 - 6:29
    看看是否有效?請舉手
  • 6:29 - 6:31
    有多少人反對?多少 --
  • 6:31 - 6:34
    這裡多數人反對
  • 6:34 - 6:37
    但相當一部分的少數也贊成
  • 6:37 - 6:39
    我們來討論一下
  • 6:39 - 6:42
    由反對的開始吧
  • 6:42 - 6:45
    你們甚至在嘗試之前已排除這可能
  • 6:45 - 6:46
    你的理由會是什麼呢?
  • 6:46 - 6:50
    誰願意帶頭討論?你喔?
  • 6:50 - 6:52
    海克摩西:大家好,我是海克
  • 6:52 - 6:55
    我認為它只會抹殺學習的內在動機
  • 6:55 - 7:00
    所以在這方面,如果學童喜歡讀書的話
  • 7:00 - 7:02
    你只要把奬勵誘因拿走
  • 7:02 - 7:06
    只給錢,這樣就會改變行為
  • 7:06 - 7:09
    邁可‧桑德爾:把內在的奬勵誘因拿走
  • 7:09 - 7:13
    內在動機是什麼,或該是什麼?
  • 7:13 - 7:15
    HM:內在動機嘛
  • 7:15 - 7:17
    該是學習吧
  • 7:17 - 7:20
    MS:去學習
    HM:為了認識世界
  • 7:20 - 7:23
    然後如果你停止給他們錢,
    會發生什麼事?
  • 7:23 - 7:24
    他們會否停止閱讀?
  • 7:24 - 7:27
    MS:現在讓我們看看有沒有人贊成
  • 7:27 - 7:30
    誰認為值得試試
  • 7:30 - 7:32
    伊莉莎白‧羅芙特斯:我是
    伊莉莎白‧羅芙特斯 (Elizabeth Loftus)
  • 7:32 - 7:36
    你說值得一試,所以為何不試試
  • 7:36 - 7:40
    來做個小實驗並估量一下?
  • 7:40 - 7:42
    MS:估量。你會估量些什麼?
  • 7:42 - 7:44
    你要估量有多少...
  • 7:44 - 7:46
    EL:他們讀了多少本書
  • 7:46 - 7:48
    而當你不給錢後
  • 7:48 - 7:50
    又繼續讀了多少本書
  • 7:50 - 7:52
    MS:噢,你不再給錢以後
  • 7:52 - 7:54
    好,那又如何?
  • 7:54 - 7:56
    HM:老實說,我只認為
  • 7:56 - 8:00
    我無意冒犯任何人,
    這是非常美式的作風
  • 8:00 - 8:07
    (笑聲) (掌聲)
  • 8:07 - 8:09
    MS:好,這次討論
  • 8:09 - 8:11
    出現了以下問題
  • 8:11 - 8:15
    金錢獎勵會否侵蝕或擠掉
  • 8:15 - 8:19
    或排擠更較高層面的動機
  • 8:19 - 8:23
    我們希望表達的心聲
  • 8:23 - 8:28
    即是要培養他們學習和閱讀的興趣
  • 8:28 - 8:30
    是要為他們自己著想?
  • 8:30 - 8:34
    大家對產生什麼樣的效果持不同意見
  • 8:34 - 8:36
    但這似乎就是問題所在
  • 8:36 - 8:38
    不知何故市場機制或金錢獎勵
  • 8:38 - 8:43
    是錯誤的教導
  • 8:43 - 8:47
    如果真的錯了,學童未來會變成怎樣?
  • 8:47 - 8:50
    我該告訴你們這些實驗發生了什麼事情
  • 8:50 - 8:55
    用錢鼓勵學生取得好成績,
    得出了不同的結果
  • 8:55 - 8:58
    大部分學生的成績不會更好
  • 8:58 - 9:00
    閱讀一本書就給兩美元
  • 9:00 - 9:04
    確實使那些學童讀更多書
  • 9:04 - 9:06
    也使他們看頁數較少的書
  • 9:06 - 9:10
    (笑聲)
  • 9:10 - 9:12
    但真正問題是
  • 9:12 - 9:15
    未來這些孩子會變成怎樣?
  • 9:15 - 9:17
    會否認為閱讀是件苦差事
  • 9:17 - 9:20
    一項按件計酬的工作,那就令人擔心
  • 9:20 - 9:24
    或許引領他們開始閱讀時動機不正
  • 9:24 - 9:29
    但日後引領他們愛上閱讀,
    因興趣而讀?
  • 9:29 - 9:34
    現在這簡短的辯論也指出
  • 9:34 - 9:38
    很多經濟學家忽略的地方
  • 9:38 - 9:40
    經濟學家時常假設
  • 9:40 - 9:42
    市場是沒有生命的
  • 9:42 - 9:47
    不會碰到或沾染進行交易的商品
  • 9:47 - 9:50
    他們假設市場交易
  • 9:50 - 9:52
    不會改變要進行交易的商品
  • 9:52 - 9:54
    其意義和價值
  • 9:54 - 9:55
    這或者是千真萬確的
  • 9:55 - 9:58
    如果我們談的是物質產品
  • 9:58 - 10:00
    如果你賣給我一部平面電視
  • 10:00 - 10:02
    或送一部給我當禮物
  • 10:02 - 10:04
    兩者都是同樣的產品
  • 10:04 - 10:06
    兩種運作方式也一樣
  • 10:06 - 10:09
    共同處就並不是正確的
  • 10:09 - 10:11
    如果我們談的是非物質產品
  • 10:11 - 10:15
    社會實踐如教學和學習
  • 10:15 - 10:19
    或共同參與公民生活
  • 10:19 - 10:22
    在那些領域,引進市場機制
  • 10:22 - 10:26
    和金錢獎勵或會削弱
  • 10:26 - 10:31
    或擠掉我們該關心的
  • 10:31 - 10:33
    非市場價值和態度
  • 10:33 - 10:35
    一旦我們了解到
  • 10:35 - 10:39
    當市場和貿易
  • 10:39 - 10:43
    超越物質領域時
  • 10:43 - 10:48
    就可改變商品本身的特性
  • 10:48 - 10:51
    就可改變社會實踐的意義
  • 10:51 - 10:54
    即如教學和學習的例子
  • 10:54 - 10:59
    我們必須問,哪裡是屬於市場的
  • 10:59 - 11:01
    哪裡不屬於市場
  • 11:01 - 11:03
    哪裡事實上破壞了
  • 11:03 - 11:06
    值得我們關心的價值和態度
  • 11:06 - 11:09
    但是透過此辯論
  • 11:09 - 11:13
    我們必須去做一些不擅長的事情
  • 11:13 - 11:16
    就是一起公開理性的辯論
  • 11:16 - 11:19
    我們所珍視的社會實踐
  • 11:19 - 11:23
    其價值和意義
  • 11:23 - 11:26
    從我們的身體到家庭生活
  • 11:26 - 11:28
    到私人關係到健康
  • 11:28 - 11:32
    到公民生活的學習和教學
  • 11:32 - 11:35
    這些都是具爭議的問題
  • 11:35 - 11:37
    所以我們傾向退縮
  • 11:37 - 11:40
    事實上過去 30 年來
  • 11:40 - 11:43
    當市場論據和行銷思維
  • 11:43 - 11:46
    凝聚起力量且贏得到聲望
  • 11:46 - 11:50
    這段期間我們的公共討論
  • 11:50 - 11:52
    變得蕩然無存
  • 11:52 - 11:56
    缺乏更深遠的道德意義
  • 11:56 - 11:59
    因為害怕爭論,我們避而不談
  • 11:59 - 12:02
    不過一旦我們了解到
  • 12:02 - 12:05
    市場會改變商品的特性
  • 12:05 - 12:09
    我們就必須討論
  • 12:09 - 12:11
    這些更重要的問題
  • 12:11 - 12:13
    怎樣給予商品評價
  • 12:13 - 12:16
    把每樣東西標價
  • 12:16 - 12:19
    其中最具腐蝕作用之一
  • 12:19 - 12:22
    就是共通性
  • 12:22 - 12:25
    也就是我們全都混在一起的感覺
  • 12:25 - 12:29
    在不平等情況與日俱增的背景下
  • 12:29 - 12:33
    把生活各個層面市場化
  • 12:33 - 12:39
    導致一個情況,富裕的人
  • 12:39 - 12:41
    和過著節制生活的人
  • 12:41 - 12:45
    逐漸地過著不同的生活
  • 12:45 - 12:48
    我們生活、工作、購物和娛樂
  • 12:48 - 12:50
    在不同的地方
  • 12:50 - 12:53
    我們的子女就讀不同的學校
  • 12:53 - 12:56
    這對民主毫無益處
  • 12:56 - 12:59
    也並不是令人滿意的生活方式
  • 12:59 - 13:02
    即使我們能夠花錢
  • 13:02 - 13:05
    搶到前頭
  • 13:05 - 13:06
    原因如下
  • 13:06 - 13:11
    民主不須要完全平等
  • 13:11 - 13:13
    但必須要的
  • 13:13 - 13:17
    就是公民可享有共同的生活
  • 13:17 - 13:19
    重要的是
  • 13:19 - 13:21
    不同社會背景的人
  • 13:21 - 13:23
    不同身分的人
  • 13:23 - 13:25
    互相接觸
  • 13:25 - 13:27
    在日常生活中
  • 13:27 - 13:31
    彼此相遇
  • 13:31 - 13:33
    因為這樣才教我們
  • 13:33 - 13:37
    學習協商及容忍彼此間的差異
  • 13:37 - 13:41
    這樣我們才會關心共同利益
  • 13:41 - 13:45
    因此,到最後,市場問題
  • 13:45 - 13:49
    主要並不是一項經濟問題
  • 13:49 - 13:53
    而是我們到底想怎樣一起生活的問題
  • 13:53 - 13:57
    我們是否想要一個所有物件
    也可出售的社會
  • 13:57 - 14:01
    或是否存在某些德行和公民利益
  • 14:01 - 14:03
    市場不重視
  • 14:03 - 14:06
    而金錢買不到的?
  • 14:06 - 14:07
    非常感謝大家
  • 14:07 - 14:12
    (掌聲)
Title:
在公民生活範疇內,我們為什麼不該相信市場力量
Speaker:
邁可.桑德爾
Description:

邁可.桑德爾說,過去三十年來,美國從市場經濟逐漸變為市場社會; 直白地説,一位美國人享有的公民生活共享經驗,常取決於他是否富有(三個關鍵的例子:接受教育、訴諸法律、政治影響力)。 在這場演說中,聽眾也能參與討論,桑德爾請我們實在地思考這問題:在目前的民主社會,是否太多事物可供出售?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4:37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