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孔子是誰? - 布萊恩.凡諾敦

  • 0:09 - 0:11
    這個名字家喻戶曉
  • 0:11 - 0:16
    他說過許多至理名言,
  • 0:16 - 0:20
    但是說到他對這個世界的深遠影響,
  • 0:20 - 0:24
    只有為數不多的人對孔子這個人,
  • 0:24 - 0:26
    他說過的話,
  • 0:26 - 0:28
    以及他話語背後的真實含意,
    有著深刻的理解。
  • 0:28 - 0:31
    在公元前六世紀的中國,
    社會呈現一片混亂,
  • 0:31 - 0:36
    為了爭權奪利,
    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從未中斷,
  • 0:36 - 0:38
    掌權者被刺殺也是家常便飯,
  • 0:38 - 0:40
    有時候刺客還是他們的親人。
  • 0:40 - 0:44
    孔子提倡了"禮、仁"
  • 0:44 - 0:46
    也因此,使得他成為了中國史上
  • 0:46 - 0:49
    最偉大的哲學家。
  • 0:49 - 0:53
    雖然出身貴族,
    孔子從小就生活在很困苦的環境中,
  • 0:53 - 0:56
    他的父親英年早逝,
  • 0:56 - 0:57
    因此,孔子對於身世艱苦的人們
  • 0:57 - 1:02
    有著很強烈的同理心。
  • 1:02 - 1:04
    為了承擔家庭重擔並照顧母親和
    身有殘疾的兄弟,
  • 1:04 - 1:06
    孔子身兼數職,
    有時擔任牧羊人,
  • 1:06 - 1:09
    有時還得當糧倉的會計。
  • 1:09 - 1:11
    幸好,他得到一位友人的資助,
  • 1:11 - 1:15
    而得以進入皇家藏書院學習,
  • 1:15 - 1:18
    這也是他理論的發源地。
  • 1:18 - 1:21
    雖然資料庫中的許多古籍
  • 1:21 - 1:23
    被當時的人嗤之以鼻,
  • 1:23 - 1:26
    但是孔子從這些書中得到很多啟發。
  • 1:26 - 1:27
    隨著學習和自我省思,
  • 1:27 - 1:32
    孔子深刻地體會到人的個性和特質
    是在家庭中形成的,
  • 1:32 - 1:36
    加上宗教儀式,文學和歷史中的教育意義,
  • 1:36 - 1:40
    一個人可以學著如何幫助他人,
  • 1:40 - 1:44
    並以道德感念他們,而不是暴力。
  • 1:44 - 1:46
    為了實踐他的理念,
  • 1:46 - 1:51
    孔子為了當時魯國的掌權者效力。
  • 1:51 - 1:56
    但是在其他國送了魯國掌權者
    一大批美麗的舞女後,
  • 1:56 - 2:01
    魯國的掌權者便開始玩忽職守,
    整天沉浸於美色。
  • 2:01 - 2:04
    孔子因而辭職。
  • 2:04 - 2:07
    接下來的幾年,
    孔子周遊列國,
  • 2:07 - 2:12
    期望找到值得他跟隨的主公,
    同時也宣揚著他的理念。
  • 2:12 - 2:14
    這個過程是艱鉅的。
  • 2:14 - 2:18
    他的理念與當時
    普羅大眾的想法背道而馳。
  • 2:18 - 2:23
    孔子試著勸告掌權者不要以
    嚴厲的懲處和軍事刑罰
  • 2:23 - 2:25
    來管制他們的國家,
  • 2:25 - 2:27
    因為他相信一位好的統治者
  • 2:27 - 2:30
    是依靠他的美德和人格魅力
  • 2:30 - 2:33
    讓其他的人願意追隨他。
  • 2:33 - 2:34
    孔子也深信
  • 2:34 - 2:38
    人們從家庭中學習到的愛與尊敬
  • 2:38 - 2:40
    是道德的根本,
  • 2:40 - 2:45
    人們對於家庭的責任有時甚至會大於
    對於國家的責任。
  • 2:45 - 2:49
    所以當一位侯爵自誇於他的一位下屬
  • 2:49 - 2:52
    因舉報了自己的父親偷了一隻羊,
  • 2:52 - 2:54
    而有著大義滅親的美德,
  • 2:54 - 2:56
    孔子說,
  • 2:56 - 3:00
    一對真正正直的父子是會保護彼此的。
  • 3:00 - 3:03
    在他的旅途中,
    孔子受過飢餓,
  • 3:03 - 3:05
    遭到過短暫的監禁,
  • 3:05 - 3:08
    還有數度與死神擦肩而過,
  • 3:08 - 3:10
    但是他並不以為苦。
  • 3:10 - 3:13
    孔子相信老天爺自有祂的安排,
  • 3:13 - 3:15
    他也教導他人,一個具有美德的人
  • 3:15 - 3:19
    可以透過學習和音樂來找到樂趣。
  • 3:19 - 3:21
    在尋找值得他追隨的人無果之下,
  • 3:21 - 3:23
    孔子回到了魯國,
  • 3:23 - 3:26
    他成了最具影響力的夫子和哲學家,
  • 3:26 - 3:29
    也塑造了中國文化,
  • 3:29 - 3:33
    也因此名留千古。
  • 3:33 - 3:35
    對於孔子的學生來說,
  • 3:35 - 3:40
    他是一位至聖先師,
    以他的美德服眾,
  • 3:40 - 3:41
    他們記載了孔子所說過的話,
  • 3:41 - 3:47
    集結成篇,也造就了我們所熟知的"論語"。
  • 3:47 - 3:52
    時至今日,仍有數以萬計的人遵從著孔子的教誨,
  • 3:52 - 3:56
    雖然對於孔子的話的真正含意有許多爭議,
  • 3:56 - 3:59
    但若要總結為一句話,
  • 3:59 - 4:01
    孔子他說,
  • 4:01 - 4:07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4:07 - 4:11
    在兩千五百年後的今天,它仍是一句至理名言。
Title:
孔子是誰? - 布萊恩.凡諾敦
Description:

這個名字家喻戶曉。他說過許多至理名言,但是說到他對這個世界的深遠影響,只有為數不多的人對孔子這個人、他說過的話,以及他話語背後的真實含意有著深刻的理解。布萊恩.凡諾敦為你揭示這個神秘的人。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Ed
Duration:
04:30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