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荷蘭沒被淹沒在水底?
-
0:08 - 0:101953 年一月,
-
0:10 - 0:14猛漲的潮水震撼了北海。
-
0:14 - 0:17巨浪淹沒了尼德蘭的海岸線,
-
0:17 - 0:19造成近兩千人死亡。
-
0:19 - 0:23五十四年後,一場類似的
風暴再次威脅該區域。 -
0:23 - 0:26但這一次,尼德蘭準備好了。
-
0:26 - 0:28隨著水面上漲,
-
0:28 - 0:32最先進的電腦感測器
啟動了緊急程序。 -
0:33 - 0:34在接下來的三十分鐘,
-
0:34 - 0:39一對兩百四十公尺的
鋼臂閉合起來, -
0:39 - 0:41保護前面的水道。
-
0:41 - 0:44這個屏障使用
六百八十公噸的球型接合點, -
0:44 - 0:48得以隨著風與浪
不斷改變的節奏律動。 -
0:48 - 0:52到早上,風暴過去了,
淹水災情被降到最低。 -
0:52 - 0:55馬仕朗防風暴大壩第一次實際啟動
-
0:55 - 0:57就是個轟動的大成功。
-
0:57 - 1:02這個風暴猛浪屏障是地球上
最大型的可移動建築之一, -
1:02 - 1:04也是人類工程的奇蹟。
-
1:04 - 1:10但,馬仕朗防風暴大壩只是
巨大的連鎖水利控制系統 -
1:10 - 1:12「三角洲工程」的一部分而已——
-
1:13 - 1:17這個工程是世界上
最精密的洪水預防計畫。 -
1:17 - 1:20尼德蘭的水管理歷史相當長。
-
1:20 - 1:25該國位在三條歐洲
主要河流之間的三角洲上, -
1:25 - 1:29其國土有近四分之一低於海平面。
-
1:29 - 1:33這種地理條件讓該區域
很容易受到洪水侵襲。 -
1:33 - 1:37也因此,某些最早期的尼德蘭管理單位
-
1:37 - 1:41成為非正式「水管理委員會」,
負責協調洪水保護計畫。 -
1:42 - 1:44但在 1953 年的風暴之後,
-
1:44 - 1:47尼德蘭政府採用了更正式的措施。
-
1:47 - 1:50他們成立了「三角洲委員會」,
-
1:50 - 1:54將保護整個西南區的
任務交給該委員會。 -
1:54 - 1:57他們聚焦於人口密度高的城市,
-
1:57 - 2:02目標是要把每年洪水發生的機率
降到萬分之一以下—— -
2:02 - 2:06比一般的沿岸城市
更安全約一百倍。 -
2:06 - 2:08若要達成這個崇高的目標,
-
2:08 - 2:13就需要沿著西南海岸建造
各種基礎設施的計畫。 -
2:13 - 2:18防禦的第一線是要在
容易受洪水侵襲的河口築壩。 -
2:18 - 2:22該國許多河流要透過
這些大型灣口進入北海, -
2:22 - 2:27在風暴期間,這些灣口
會讓洪水湧入內陸。 -
2:27 - 2:31三角洲委員會用一系列水壩
將這些河口轉變成 -
2:31 - 2:36遼闊的湖泊,能做為
天然保護區和社區公園。 -
2:36 - 2:40然而,這個解決方案
對「新運河」行不通。 -
2:40 - 2:43這條水道是當地運輸業的命脈,
-
2:43 - 2:47在安全的時候,
它必須要保持暢通, -
2:47 - 2:50在風暴浪濤來襲時則要阻擋起來。
-
2:50 - 2:531998 年,完工的馬仕朗防風暴大壩
-
2:53 - 2:56提供了必要的彈性保護。
-
2:56 - 3:01三角洲工程的主要部分包含
這些防禦工事再加上額外的屏障, -
3:01 - 3:05比如長滿草的堤防
以及混凝土的防波堤, -
3:05 - 3:09該工程的主要焦點
是在阻擋海洋風暴。 -
3:09 - 3:13但在接下來的數十年,
尼德蘭繼續進行額外的計畫, -
3:13 - 3:17來補足三角洲工程,保護
更內陸的地方不受洪水侵襲。 -
3:17 - 3:20在「還地於河」計畫之下,
-
3:20 - 3:23農場和堤防都被
重新安置,遠離海岸。 -
3:24 - 3:28這樣就會多出許多空間讓水
聚積在低窪的泛濫平原上, -
3:28 - 3:32為當地的野生動物
創造貯水池以及棲息地。 -
3:32 - 3:36這項策略性的撤退,
不僅降低了洪水的風險, -
3:36 - 3:38還讓重新開發的新拓居地
-
3:38 - 3:41能用更密集、永續的方式來建造。
-
3:41 - 3:46鹿特丹是個幾乎全在
海平面底下的繁榮城市, -
3:46 - 3:51它採用多管齊下的方法來管理水,
可能是世界之最。 -
3:52 - 3:53當風暴威脅來臨時,
-
3:53 - 3:58傳統堤防可以保護
人口密度較高的較老舊區域。 -
3:58 - 4:02而較新的區域已經被人工增高,
-
4:02 - 4:06通常還有可以儲存
雨水的綠化屋頂。 -
4:06 - 4:10城市各地的許多建築物
被轉變成水儲存設施, -
4:10 - 4:13包括停車車庫和廣場,
-
4:13 - 4:17平時是用來當戲院和運動場。
-
4:17 - 4:21在港灣,漂浮亭會隨著水面升起。
-
4:21 - 4:25在尼德蘭規劃的許多水陸兩用
建築中這些亭子是最早期的, -
4:25 - 4:30有些亭子中有儲藏著
淨水系統和太陽能收集裝置。 -
4:30 - 4:35這些策略只是能讓尼德蘭
走在水管理尖端的 -
4:35 - 4:38部分技術和政策而已。
-
4:38 - 4:40尼德蘭不斷找到新方式讓城市
-
4:40 - 4:43能更快從天然災害中恢復。
-
4:43 - 4:46當氣候變遷造成的海平面上升
-
4:46 - 4:49威脅到全世界地窪地區的城市時,
-
4:49 - 4:54尼德蘭提供了如何順水推舟的範例。
- Title:
- 為什麼荷蘭沒被淹沒在水底?
- Speaker:
- 史帝芬.艾爾
- Description:
-
1953 年一月,猛漲的潮水震撼了北海。巨浪淹沒了尼德蘭的海岸線,造成近兩千人死亡。五十四年後,一場類似的風暴再次威脅該區域。但,這一次,尼德蘭準備好了。這要歸功於巨大的連鎖水利控制系統「三角洲工程」-世界上最精密的洪水預防計畫。史帝芬.艾爾帶大家探究這項工程奇蹟。
完整課程連結:https://ed.ted.com/lessons/why-isn-t-the-netherlands-underwater-stefan-al
課程設計:史帝芬.艾爾
導演:裘蒂.普拉迪 - Video Language:
- English
- Team:
closed TED
- Project:
- TED-Ed
- Duration:
- 04:56
![]() |
Marssi Draw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isn't the Netherlands underwater? | |
![]() |
Marssi Draw approv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isn't the Netherlands underwater? | |
![]() |
Marssi Draw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isn't the Netherlands underwater? | |
![]() |
Marssi Draw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isn't the Netherlands underwater? | |
![]() |
Helen Chang accep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isn't the Netherlands underwater? | |
![]() |
Helen Chang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isn't the Netherlands underwater? | |
![]() |
Helen Chang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isn't the Netherlands underwater? | |
![]() |
Lilian Chiu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isn't the Netherlands underwa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