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出水能跑,入水能游的蜥蜴機械人
-
0:01 - 0:03這是機械蠑螈,
-
0:03 - 0:07機械蠑螈是一種遙控機具,
我們設計時,高度模擬了一類 -
0:07 - 0:09稱為歐非肋突螈的兩棲類。
-
0:09 - 0:11你可以看到,機械蠑螈能夠走路,
-
0:12 - 0:14稍後你也會看到,它會游泳,
-
0:14 - 0:16你可能會問,我們為甚麼要
設計這一類的遙控機械? -
0:16 - 0:21事實上,這具機械是設計來
作為腦神經研究的科研工具。 -
0:21 - 0:24我們也確實在設計的時候,
夥同腦神經學家們 -
0:24 - 0:26去理解動物怎樣律動,
-
0:26 - 0:28尤其去理解脊髓如何控制肢體行動。
-
0:28 - 0:31但當我在機械生物做出愈多的研究,
-
0:31 - 0:34我愈訝異於動物的肢體行動。
-
0:34 - 0:38請你想像一下,一隻海豚的游泳
或一隻貓兒的奔跑跳躍, -
0:38 - 0:40或甚至是我們人類
-
0:40 - 0:42在慢跑或打網球時,
-
0:42 - 0:44我們是在做驚奇的事情。
-
0:44 - 0:48事實上,我們的神經系統解決了
一個非常非常複雜的控制問題。 -
0:48 - 0:51它需要完美得協調
大約二百組肌肉, -
0:51 - 0:55如果協調得不好,
我們會摔倒,或行動得蹩扭。 -
0:55 - 0:58而我的目標就是要理解這是如何運作的。
-
0:58 - 1:02動物的肢體行動,
有四個主要元件。 -
1:02 - 1:05第一個元件就是身體,
-
1:05 - 1:07事實上,我們都不應該低估
-
1:07 - 1:10生物力學已經簡化動物的
肢體行動到哪種程度。 -
1:10 - 1:12第二個元件就是脊髓,
-
1:12 - 1:14你在脊髓裡可以找到反射作用,
-
1:14 - 1:18多重反射作用會在脊髓的神經活動
與機械活動之間 -
1:18 - 1:22產生出一種
感知運動的協調迴路, -
1:22 - 1:25第三個元件是中樞模式產生器。
-
1:25 - 1:29這些非常有趣的迴路,
存在於脊椎動物的脊髓裏, -
1:29 - 1:31當它接收到非常簡單的輸入訊號時,
-
1:31 - 1:33它們可以自己產生出
-
1:33 - 1:36非常協調且有節奏感的運動,
-
1:36 - 1:37而這些輸入訊號,
-
1:37 - 1:40就是從大腦內較高部位
發射出來的「下行性調控」訊號, -
1:40 - 1:43就如同運動皮質層、
小腦,基底核一樣, -
1:43 - 1:45而當我們在做肢體活動的時候,
-
1:45 - 1:46它能夠調控脊髓的所有活動。
-
1:46 - 1:50有趣的是,在某些程度上,
-
1:50 - 1:52這些脊髓,連同身體,
-
1:52 - 1:54已經可以解決大部份肢體的活動問題。
-
1:54 - 1:57你大概也知道一個事實,
當一隻雞被砍頭之後, -
1:57 - 1:59它還可以再跑一會兒,
-
1:59 - 2:01這表示,僅僅較低部位的脊髓和身體,
-
2:02 - 2:03已經解決了大部份肢體活動的問題。
-
2:03 - 2:06要理解這是如何運作的,
其實也蠻複雜的, -
2:06 - 2:07因為,首先,
-
2:07 - 2:10要記錄脊髓裡面的活動非常困難。
-
2:10 - 2:13在大腦運動皮層植入電極遠比
在脊髓植入電極容易, -
2:13 - 2:16因為它被脊椎骨保護著。
-
2:16 - 2:18尤其是在人類身上,非常難辦到。
-
2:18 - 2:21第二個困難,有很大的原因是,
肢體行動在這四個元件之間, -
2:21 - 2:24是非常複雜且動態交互作用著的。
-
2:24 - 2:28所以每次要找出那一個元件
擔任那一個角色,真的是很困難。 -
2:28 - 2:33這也是為什麼機械生物,
-
2:33 - 2:34在建立像是機械蠑螈和
數學模組上很有幫助的原因。 -
2:34 - 2:37所以甚麼是機械生物呢?
-
2:37 - 2:39機械生物是機械科研裡
一個非常活躍的領域, -
2:40 - 2:42人們都想從動物裡得到啟發,
-
2:42 - 2:44製成一些可以到户外去的機械人,
-
2:44 - 2:47像是一些服務業機械人,
或是可從事搜索和救援的機械人 -
2:47 - 2:48或是農耕機械人。
-
2:48 - 2:52而主要目的就是,
要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發 -
2:52 - 2:54來製造一些機械人,
可以處理一些複雜的地形-- -
2:54 - 2:56像是樓梯、山脈、森林、
-
2:56 - 2:58一些機械人仍然遇到困難的地方,
-
2:58 - 3:00以及動物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
3:00 - 3:02機械人同樣也是神奇的科研工具,
-
3:02 - 3:05有些很棒的科研項目利用機械人
-
3:05 - 3:09做為腦神經、生物力學
或水力學的科研工具。 -
3:09 - 3:11而這就是做機械蠑螈的目的。
-
3:11 - 3:15在我的實驗室,我們夥同腦神經生物學家
-
3:15 - 3:18例如法國波爾多的腦神經生物學家
Jean-Marie Cabelguen, -
3:18 - 3:22我們打算製作出脊髓的模型,
然後在機器人上驗証。 -
3:22 - 3:24我們希望從簡單出發。
-
3:24 - 3:26所以從簡單的動物開始就好,
-
3:26 - 3:28像是七鰓鰻,非常原始的魚類,
-
3:28 - 3:31然後逐漸地邁向更複雜的肢體活動,
-
3:31 - 3:32像是蜥蜴,
-
3:32 - 3:34但也包含貓、人類,
-
3:34 - 3:36哺乳動物等。
-
3:36 - 3:38所以,機械人成為了一個
-
3:38 - 3:40可以驗証我們模型的有趣工具。
-
3:40 - 3:43事實上對我來說,機械蠑螈
算是圓了我一個夢想。 -
3:43 - 3:47大概二十年前,在我博士班的期間,
-
3:47 - 3:49我已經在電腦上,製作一些
-
3:49 - 3:51七鰓鰻和蜥蜴肢體活動的模擬,
-
3:51 - 3:54但我一直以來都知道,
我的模擬只是粗略概算。 -
3:54 - 3:58像是在水中模擬物理現象,
或是在混雜泥土裡或是複雜的地表面上, -
3:58 - 4:01這些都是很難在電腦上適當地模擬出來的。
-
4:01 - 4:04為什麼不乾脆做一個
真實的機械人或真實的物體? -
4:04 - 4:07在眾多的動物裡,蜥蜴是我喜歡的其中之一。
-
4:07 - 4:10你大概想知道為什麼,
因為以兩棲動物而言, -
4:10 - 4:13從進化的角度來看,
蜥蜴其實是很重要的動物。 -
4:13 - 4:15它完美的串聯起
-
4:15 - 4:17水棲動物的游泳
(像是鰻魚或魚) -
4:17 - 4:22以及哺乳類動物的四肢活動
(像是貓或人)。 -
4:22 - 4:24事實上,現代的蜥蜴
-
4:24 - 4:26與第一代的陸棲脊椎動物非常相近,
-
4:26 - 4:28幾乎就是一種活化石,
-
4:28 - 4:30讓我們可以接近自己的祖宗,
-
4:30 - 4:33所有陸棲四肢動物的祖宗。
-
4:33 - 4:35蜥蜴是藉由一種稱為鰻游的泳態,
-
4:35 - 4:37來進行游泳的動作,
-
4:37 - 4:41它們從頭部到尾部的肌肉活動,
傳遞出一種很優美的游行波浪。 -
4:41 - 4:44而當你把蜥蜴放在地面上時,
-
4:44 - 4:46它又會轉化為快走的步態。
-
4:46 - 4:49在這個案例,你有很好的
週期性肢體律動 -
4:49 - 4:50可以非常好地協調出
-
4:51 - 4:53這樣持續性波浪的身體起伏,
-
4:53 - 4:57就如你們現在所看到的
機械蠑螈的步態。 -
4:57 - 5:00事實上,其中一件很令人訝異
卻又讚嘆的事實就是... -
5:00 - 5:04這些活動可以僅藉由
脊髓和身體就可以啟動了。 -
5:04 - 5:06所以即使是一隻沒有腦袋的蜥蜴 --
-
5:06 - 5:08那不是太好, 但當移除了頭顱--
-
5:08 - 5:11而你用電殛刺激脊髓,
-
5:11 - 5:14在低電流的刺激下,
會做出走路一樣的步態。 -
5:14 - 5:17如果你稍稍加強刺激度,
步伐就會隨之加快。 -
5:17 - 5:18到了若干程度,會有一個臨界點,
-
5:18 - 5:21隨後,動物會自動地
從行走轉為游泳 -
5:21 - 5:22這真是神乎其技。
-
5:22 - 5:24只是改變了中央的驅動器,
-
5:24 - 5:26就如同你在踩油門一樣,
-
5:26 - 5:28把下行性調控訊號傳遞到你的脊髓,
-
5:28 - 5:32在兩種不一樣的模式間相互切換。
-
5:32 - 5:35其實同樣的情況,
在貓身上也觀察得到, -
5:35 - 5:37如果你刺激一隻貓的脊髓,
-
5:37 - 5:39你能夠在其間切換模式:
行走、緩跑和急步跑。 -
5:39 - 5:42或在鳥類身上,你可以隨興
切換一隻小鳥, -
5:42 - 5:44在低電流時,走路,
-
5:44 - 5:46在高電流刺激時,揮動翅膀。
-
5:46 - 5:48而這告訴我們,
-
5:48 - 5:51脊髓是個非常複雜精密的
肢體行動控制器。 -
5:51 - 5:53於是我們更仔細的研究蜥蜴的肢體行動,
-
5:53 - 5:56其我們有一部很好的X光錄影機,
-
5:56 - 6:00是由德國 Jena 大學的 Martin Fischer 教授所提供。
-
6:00 - 6:03感謝有這部神奇的機器,
-
6:03 - 6:05把所有的骨骼行動都仔細的紀錄下來。
-
6:05 - 6:06這就是我們在做的事。
-
6:06 - 6:10基本上,我們找出了
對我們來說重要的骨骼, -
6:10 - 6:13並且收集它們的3D動作。
-
6:13 - 6:15我們所做的就是收集
整個骨骼的動作資料庫, -
6:15 - 6:17從水上到陸上,
-
6:17 - 6:20實際地去收集一隻動物所有的
-
6:20 - 6:21移動行為資料庫。
-
6:21 - 6:24而我們機械設計學家的工作就是,
將這些資料複製到我們的機械人。 -
6:24 - 6:27所以我們做了全方位的優化程序
來找出正確的結構、 -
6:27 - 6:30在哪裡放置馬達、
-
6:30 - 6:34如何把它們連接一起,
盡可能地重製出這些動作等等。 -
6:34 - 6:37機械蠑螈就是這樣成型的。
-
6:37 - 6:41讓我們來看看它跟
真正的動物有多近似。 -
6:41 - 6:43你現在看到的是,
真正的動物和機械蠑螈在行走時 -
6:43 - 6:46直接對比的影片。
-
6:46 - 6:49你可以看到幾乎是一比一的比例,
-
6:49 - 6:50重演着走路的步態。
-
6:50 - 6:55如果你倒退或慢動作,你可以看得更清楚。
-
6:55 - 6:58更棒的是,我們可以游泳。
-
6:58 - 7:01我們甚至為機械蠑螈穿上了潛水衣--
-
7:01 - 7:02(笑聲)
-
7:02 - 7:05然後我們可以到水裡,
開始重製游泳的泳態。 -
7:05 - 7:09我們對於此很高興,
因為這個真的很難。 -
7:09 - 7:11互動的物理現象相當複雜。
-
7:11 - 7:13我們的機械蠑螈要比小動物大很多,
-
7:13 - 7:16所以我們得找出
稱之為「等比例動態」的頻率, -
7:16 - 7:19來確定我們也得到了
一樣的互動物理現象。 -
7:19 - 7:21你可以看到,
最後我們可以非常接近地運動, -
7:21 - 7:23所以我們對此非常非常的高興。
-
7:23 - 7:26現在我們來看看脊髓。
-
7:26 - 7:28我們跟 Jean-Marie Cabelguen 一起
-
7:28 - 7:31模擬了脊髓的迴路。
-
7:31 - 7:33有趣的是,蜥蜴
-
7:33 - 7:35保持了最原始的迴路,
-
7:35 - 7:37非常相近於我們找到的七鰓鰻,
-
7:38 - 7:39這個像鰻魚的原始魚類,
-
7:40 - 7:41看起來像是在進化期間,
-
7:41 - 7:44有新的神經振動器
會被加進來去控制肢體 -
7:44 - 7:46來帶動腿的行動。
-
7:46 - 7:48我們知道這些神經振動器在哪裡,
-
7:48 - 7:50但我們要做的是,計算出數學模式,
-
7:50 - 7:52看看怎樣把他們配對起來,
-
7:52 - 7:55來讓這兩種非常不同的
動作可以自由轉換。 -
7:55 - 7:58我們就在機械蠑螈的電板上測試。
-
7:58 - 8:02而它看起來就像是這樣。
-
8:07 - 8:10這裡你們看到的是,
上一代版本的機械蠑螈, -
8:10 - 8:13完全由我們輸入在電路板上
-
8:13 - 8:15的脊髓模組程式所控制。
-
8:15 - 8:16我們唯一做的是,
-
8:17 - 8:19透過遥控器,向機械人發出
-
8:19 - 8:21兩組下行性調控訊號,而這通常源自於
-
8:21 - 8:23腦部的上半部分。
-
8:23 - 8:26有趣的是,通過這些訊號
-
8:26 - 8:30我們可以完全控制速度、前進、步、泳態。
-
8:30 - 8:31比方說,
-
8:31 - 8:34當我們透過低電流作出刺激時,
我們得到的是行走的狀態, -
8:34 - 8:36來到某種程度,
如果我們加強了刺激 , -
8:36 - 8:39它會迅速地轉化為游泳的狀態。
-
8:39 - 8:42最後,我們也可輕鬆的轉向
-
8:42 - 8:46主要在脊髓左右兩邊,
在其中的一邊加以刺激就可以了。 -
8:46 - 8:48我覺得這真是漂亮
-
8:48 - 8:50自然界先天的分配了控制權
-
8:50 - 8:53把很多責任交付予脊髓,
-
8:53 - 8:57所以大腦的上半部分
不需要再煩惱每一條肌肉。 -
8:57 - 8:59大腦只負擔高層次的調節,
-
8:59 - 9:03協調各肌肉的任務,
就交付予脊髓了。 -
9:03 - 9:07現在我們來看看貓的行動
和生物力學的重要性。 -
9:07 - 9:08這是另一個項目,
-
9:08 - 9:11我們研究貓的生物力學,
-
9:11 - 9:15而我們想知道形態學
對於肢體活動的幫助。 -
9:15 - 9:18我們得出了三個性質的標準,
-
9:18 - 9:20基本上,就是肢體內的性質。
-
9:20 - 9:22首先就是貓的肢體,
-
9:22 - 9:25大概類似導電弓架的結構。
-
9:25 - 9:27導電弓架是一個機電的結構
-
9:27 - 9:32永恆的保持着
上部份和下部份的平行。 -
9:32 - 9:35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幾何系統,
-
9:35 - 9:37協調着各部位的內部移動。
-
9:37 - 9:40貓兒肢體的第二個性質是非常輕量。
-
9:40 - 9:41大部份的肌肉集中在驅體內,
-
9:42 - 9:44這是很棒的點子,因為這樣
肢體不會有低度的惰性 -
9:44 - 9:46反而能夠迅速的活動。
-
9:46 - 9:50最後很重要的性質是,貓的肢體彈力很強,
-
9:50 - 9:53有利於處理好衝擊力和震盪力。
-
9:53 - 9:55我們也是如此設計小獵豹的。
-
9:55 - 10:00現在有請小獵豹到台上來。
-
10:02 - 10:06這位是 Peter Eckert,
他用這部機械人作他的博士學位研究, -
10:06 - 10:08你可以看到,這是一隻可愛的小機械。
-
10:08 - 10:09它看起來有點像是玩具,
-
10:09 - 10:11但其實卻是個科研工具,
-
10:11 - 10:15用來查證貓兒四腿的特質。
-
10:15 - 10:17你可以看到,它非常柔韌,非常輕量,
-
10:17 - 10:18同時也非常的彈性,
-
10:19 - 10:21所以你可以很輕鬆的
把它壓下而絲毫不損。 -
10:21 - 10:23實際上,它只會彈跳。
-
10:23 - 10:27這個彈力的性質也非常重要。
-
10:27 - 10:29你同時也可以看到一些其他特質,
-
10:29 - 10:32就是導電弓架作為腳部的三個部份。
-
10:32 - 10:35有趣的是,這很有動態,
-
10:35 - 10:37純粹來自開放式的迴路,
-
10:37 - 10:40意思就是沒有探測器,
也沒有複雜的回饋迴路。 -
10:40 - 10:43那是很有趣的,因為那意味著,
-
10:43 - 10:47單靠機械模式,
已能把這快速的步態穩定下來, -
10:47 - 10:51所以只需要有很好的機械性,
基本上已能夠簡化肢體的活動。 -
10:51 - 10:54在某程度上, 我們甚至可以對肢體行動,
作出一些干預, -
10:54 - 10:56就正如你將看到的影像一樣,
-
10:56 - 11:00比方說我們可以做一些運動,
讓機械人下樓梯, -
11:00 - 11:01而且機械人不會跌倒,
-
11:01 - 11:03那其實讓我們很訝異。
-
11:03 - 11:04這是輕微的干擾。
-
11:04 - 11:07我預期機械會立刻翻倒,
-
11:07 - 11:09因為沒有探測器,也沒有迅速回饋的迴路。
-
11:09 - 11:12但不,單靠機械模式已能把這步態穩定下來,
-
11:12 - 11:13而機械人並沒有翻倒。
-
11:13 - 11:16顯而易見,如果你跨大了步伐,
再加上你遇到了障礙物, -
11:16 - 11:20你就會需要完整的控制迴路,
還要所有的反射動作及每樣東西。 -
11:20 - 11:23這裡重要的是,只是輕微的干擾,
-
11:23 - 11:24機械性能就正確了。
-
11:24 - 11:27我相信這是很重要的訊息,
-
11:27 - 11:29從生物力學及機械學以至腦神經科學,
-
11:29 - 11:33不要低估身體其實在某種程度,
已經幫助了肢體行動。 -
11:35 - 11:38現在,這個跟人類肢體活動有甚麼關係呢?
-
11:38 - 11:42非常明顯,人類的肢體活動,
遠遠比貓和蜥蜴的複雜, -
11:42 - 11:45但同時間,人類的神經系統
-
11:46 - 11:47卻又和其他的脊椎動物非常類近。
-
11:47 - 11:49尤其是脊髓,
-
11:49 - 11:52同樣也是人類肢體行動的關鍵控制器。
-
11:52 - 11:54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當脊髓有損害時,
-
11:54 - 11:56會帶來很嚴重的後果。
-
11:56 - 11:58那個人可能會變成
下半身癱瘓或四肢癱瘓。 -
11:59 - 12:01這是因為大腦失去了
-
12:01 - 12:02與脊髓的溝通。
-
12:02 - 12:04尤其是大腦失去了啟動
-
12:04 - 12:08和協調肢體活動作用的下行性調控訊號時。
-
12:08 - 12:09所以神經義肢的一個很大的目標
-
12:09 - 12:12就是可以重啟這個溝通,
-
12:12 - 12:15借助電子或化學的刺激。
-
12:15 - 12:18世界上有好幾個隊伍
正在進行這樣的項目, -
12:18 - 12:19尤其是 EPFL 的隊伍。
-
12:19 - 12:22和我一起合作的同事
-
12:22 - 12:24Grégoire Courtine 和 Silvestro Micera 。
-
12:24 - 12:27要恰當地做好這事情,務必要明白
-
12:27 - 12:29脊髓如何運作,
-
12:29 - 12:31它怎樣和身體互動,
-
12:31 - 12:34而大腦又怎樣和脊髓溝通。
-
12:34 - 12:37今天我向各位展示的機械和模型
-
12:37 - 12:39希望就是在這些非常重要的目標上
-
12:39 - 12:41可以做出貢獻。
-
12:41 - 12:43謝謝。
-
12:43 - 12:47(掌聲)
-
12:52 - 12:55Bruno Giussani: 奧克, 我曾經在
你的實驗室裡,看過其他的機械人, -
12:55 - 12:57做一些例如在污染環境中游泳的事情,
-
12:57 - 13:00並在游泳期間測量污染程度。
-
13:00 - 13:01但這一個,
-
13:01 - 13:05你在演講時表示,這只是一個子項目,
-
13:05 - 13:07負責搜索和救援,
-
13:07 - 13:10它在鼻子上也安裝了照相機。
-
13:10 - 13:12奧克.捷思皮爾:對的。所以這個機械人--
-
13:12 - 13:14我們有一些是分拆開來的項目
-
13:14 - 13:17我們希望主要用作
搜索和救援的調察, -
13:17 - 13:18所以這位機械人現正看着你。
-
13:18 - 13:21而遠大的夢想就是,一旦你遭遇到困難
-
13:21 - 13:25例如倒塌的建築物,
或是被淹沒的建築物, -
13:25 - 13:29這樣的情況,對救援隊、甚至救援狗而言
都是非常危險的, -
13:29 - 13:32為什麼不用可以四處爬行、游泳
和行走的機械人取替, -
13:32 - 13:34並加上照相機來協助調察和找出生還者,
-
13:34 - 13:36甚至有可能與生還者建立溝通。
-
13:36 - 13:42BG: 當然,假設生還者沒有被它的外型嚇到。
-
13:42 - 13:44AI: 對,我們大概也需要
把它的外型改良一下, -
13:44 - 13:48不然生還者
可能會心臟病發而死亡, -
13:48 - 13:50僅是擔心它會把你吃掉。
-
13:50 - 13:52把它的外型改良一下,
同時令它更耐用, -
13:52 - 13:55我深信這能夠成為很好的工具。
-
13:55 - 14:01非常感謝。謝謝你和你的團隊。
- Title:
- 一個出水能跑,入水能游的蜥蜴機械人
- Speaker:
- 奧克.捷思皮爾
- Description:
-
機械設計學家奧克.捷思皮爾( Auke Ijspeert)設計機械生物,就是那種可以模擬真實動物的機器人,它能夠處理複雜的場地,而且即將像科幻小說一樣出現在我們家裡。在創造這些機械生物的過程中,製造這些機器人的過程,引領出了更好的自動裝置,可以用於農耕、服務、搜索和救援。這些機械人不單只是模倣自然世界,同時亦幫助我們更認識我們的生物,解開了一些前所未知有關於脊髓的秘密。
- Video Language:
- English
- Team:
closed TED
- Project:
- TEDTalks
- Duration:
- 14:10
![]() |
Dimitra Papageorgiou approv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 robot that runs and swims like a salamander | |
![]() |
易帆 余 commented on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 robot that runs and swims like a salamander | |
![]() |
易帆 余 accep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 robot that runs and swims like a salamander | |
![]() |
易帆 余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 robot that runs and swims like a salamander | |
![]() |
易帆 余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 robot that runs and swims like a salamander | |
![]() |
易帆 余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 robot that runs and swims like a salamander | |
![]() |
易帆 余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 robot that runs and swims like a salamander | |
![]() |
易帆 余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 robot that runs and swims like a salamander |
易帆 余
給最後審核的LC:
希望您approve前及時幫我們修正
0:18.56
這意謂著我們需要完完全全各式各樣的人,他們不會把電腦視為呆版的、孤獨的、無聊的與過於複雜的,…….
4:02.68
這追求就在電腦裡找到了歸宿。
10:42.12
用邏輯的單純力量去創造出「從無到有」吧!
新年快樂, 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