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義與全球主義:當今政治分界
-
0:01 - 0:04克里斯安德森:大家好,
歡迎參與 TED Dialogues。 -
0:05 - 0:08這是我們將播放一系列之首集,
-
0:08 - 0:11來回應現今的政治風暴。
-
0:12 - 0:13我不知你如何想;
-
0:13 - 0:15但我是十分關注在本國
-
0:15 - 0:18和在世界各地日益分裂之社會。
-
0:19 - 0:21大家都不能溝通,是不是?
-
0:21 - 0:22絕對是。
-
0:23 - 0:26我想當今局勢確需一種另類交談,
-
0:27 - 0:32一種建立在──怎麼說呢,
在理性、聆聽、和諧意識上的, -
0:32 - 0:34在一種更廣闊的視野上的。
-
0:35 - 0:37最起碼,這是我們在
這 TED Dialogues 希望嘗試的, -
0:38 - 0:39從今天首集開始。
-
0:39 - 0:42我們不可能邀請到
-
0:42 - 0:44更能使我興奮的啟航嘉賓。
-
0:45 - 0:48這嘉賓的思路見解是獨一無二的,
-
0:48 - 0:50我指的是──以全球人類來說啊。
-
0:50 - 0:51我是認真的。
-
0:51 - 0:52(尤瓦爾笑笑)
-
0:52 - 0:53我真是認真的。
-
0:53 - 0:57他貫融歷史所用的概念,
-
0:57 - 1:01其體大思精能使你目瞪口呆。
-
1:01 - 1:04我猜你們知道這本書:
《人類大歷史》。 -
1:05 - 1:06有誰看過這本書?
-
1:06 - 1:07(鼓掌聲)
-
1:08 - 1:10真的,我一讀就放不下。
-
1:11 - 1:15他所用的那些大概念
來解說人類的故事, -
1:15 - 1:18真的能讓你有脫胎換骨的想法──
-
1:18 - 1:20實在震撼。
-
1:20 - 1:21這本書還有續集,
-
1:21 - 1:24就我所知,下星期就會在美國發行。
-
1:25 - 1:26尤:對,下星期。
-
1:26 - 1:27克:《人類大命運》。
-
1:27 - 1:30這書預卜人類未來百年,
-
1:31 - 1:32我有機會讀過它,
-
1:32 - 1:35真的是非常精湛。
-
1:35 - 1:39我敢說,對某些人,
或有出乎意料的顫慄, -
1:40 - 1:41這是本必讀的書。
-
1:41 - 1:46說真的,我們不可得更理想的人
-
1:46 - 1:50來幫我們理解當今地球發生的事態。
-
1:50 - 1:55請熱烈的歡迎:
尤瓦爾 · 諾亞 · 哈拉瑞先生 -
1:55 - 1:56(鼓掌聲)
-
2:03 - 2:06我們很開心有臉書
和網路上的朋友參與。 -
2:07 - 2:08臉書,你們好。
-
2:08 - 2:12在我發問尤瓦爾時,
-
2:12 - 2:14大家也想想自己的問題,
-
2:14 - 2:16不一定是關於今日熱門的政治醜聞,
-
2:17 - 2:21而是些宏觀的主題:
我們人類的前景? -
2:22 - 2:24大家準備好了嗎?我們開始。
-
2:24 - 2:26尤瓦爾,時下今日:
-
2:26 - 2:29紐約市,2017 年,美國新總統上任,
-
2:29 - 2:32其震驚捲席全球,
-
2:32 - 2:34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2:35 - 2:37尤:我想基本上發生的
-
2:37 - 2:40是我們已失去了故事;
-
2:40 - 2:42人類以故事來思考,
-
2:43 - 2:46通過故事,我們試圖去理解這世界。
-
2:46 - 2:48在過去數十年中,
-
2:48 - 2:51我們有個極簡單和極動聽的故事,
-
2:51 - 2:52解釋世界發生的一切。
-
2:52 - 2:55這故事在說:看啊!正在發生的
-
2:56 - 2:58是經濟邁向全球化,
-
2:58 - 3:00而政治也同步開放化,
-
3:01 - 3:04這兩者將使地球變為世外桃源。
-
3:04 - 3:07只要我們不斷強化全球經濟,
-
3:08 - 3:09同時把政治更自由化,
-
3:09 - 3:11一切就自然美妙了。
-
3:12 - 3:14但在 2016 年那一刻,
-
3:14 - 3:18有非常大比例的人民,
包括西方國家的, -
3:18 - 3:20不再相信這故事了。
-
3:21 - 3:23不管理由是好或是壞──
這不是關鍵, -
3:23 - 3:25大家不再相信這故事了。
-
3:25 - 3:29但當你失去了一個故事,
你就不能理解一切發生的事情。 -
3:29 - 3:33克:我們心底一部分
是確信這故事是有效的。 -
3:33 - 3:34它是成功的。
-
3:34 - 3:36尤:就某種程度而言,是的。
-
3:36 - 3:38依某些指標來看,
-
3:38 - 3:40今天的人類確是活在
-
3:41 - 3:42最輝煌的時刻:
-
3:42 - 3:44今天,首次在歷史中,
-
3:45 - 3:49人類死於飲食過量多於飲食缺乏,
-
3:49 - 3:51這可是個驚人的成就。
-
3:51 - 3:52(笑聲)
-
3:53 - 3:55還有也是首次在歷史中,
-
3:55 - 3:59人類死於衰老的多於疾病感染。
-
3:59 - 4:02至於暴力,這也降低了。
-
4:02 - 4:03首次在歷史中,
-
4:04 - 4:09人類因自殺死亡的,
多於死於罪行或恐怖暴力 -
4:09 - 4:11和戰爭之總和。
-
4:11 - 4:15依據統計上來說,
你是你最大的敵人; -
4:15 - 4:17起碼,把全球人算起來,
-
4:17 - 4:20你是最有可能被自己殺害的。
-
4:20 - 4:21(笑聲)
-
4:21 - 4:24這亦可算是很好的消息──
-
4:24 - 4:26(笑聲)
-
4:26 - 4:30比起我們以往所看到的暴力程度。
-
4:31 - 4:33克:但依這個方法聯繫世界,
-
4:33 - 4:37結果很大的一群人感覺被遺棄了,
-
4:37 - 4:38而作出反應,
-
4:38 - 4:40所以我們遇上這炸彈,
-
4:40 - 4:43其威力好像把整個系統撕裂了。
-
4:43 - 4:46我想知道,您是怎樣看這一切呢?
-
4:46 - 4:49感覺以往人民的舊有習慣,
把政黨分析 -
4:50 - 4:52為左右派已被炸毀及撤換了。
-
4:52 - 4:54我們該從何了解這事?
-
4:54 - 4:58尤:沒錯,過往二十世紀的
左右派系之政黨模式, -
4:58 - 5:00到現在是毫無意義了。
-
5:00 - 5:04而今天實質之分界是在
全球主義和國家主義, -
5:05 - 5:06全球性或地緣性。
-
5:07 - 5:09而你能觀察到這是在全球,
-
5:09 - 5:11正在進行中的掙扎。
-
5:12 - 5:15我猜我們是需要嶄新的政治模式,
-
5:15 - 5:20和全新的政治思維。
-
5:20 - 5:26精簡的說,你可說現在
我們是有個全球生態環境, -
5:26 - 5:30我們是有個全球經濟系統,
但卻只有國家性的政體, -
5:30 - 5:32這不能互通。
-
5:32 - 5:34亦使現有的政治系統不足了,
-
5:34 - 5:37因為它已無法駕馭
我們生活的支配因素了。 -
5:38 - 5:41而對這不平衡,你只有兩個選擇:
-
5:41 - 5:45一者是把這個經濟系統反全球化,
退回到國家經濟; -
5:45 - 5:48二者是把政治系統全球化。
-
5:49 - 5:53克:我猜很多自由主義者
-
5:54 - 6:00會覺得川普和他的政府
是無藥可救的, -
6:00 - 6:03在各方面都很糟糕。
-
6:03 - 6:08你能在它當中看到
任何內涵或政治觀念, -
6:09 - 6:11是值得我們去揣摩了解的嗎?
-
6:11 - 6:13你如何去闡明這觀念?
-
6:13 - 6:15是否全然只是一種國家主義嗎?
-
6:16 - 6:21尤:我想它的基本感覺或概念,
-
6:22 - 6:26是這個政治體制當中,
某些部分是壞掉了。 -
6:26 - 6:30它已不再賦權給平民百姓了,
-
6:30 - 6:33它已漠視平民百姓了。
-
6:34 - 6:38我想這政治疾病之診斷是正確的,
-
6:38 - 6:42但對它救治的答案,
我就不敢肯定了。 -
6:42 - 6:45我想我們看見的
是人之自然反射行為: -
6:45 - 6:48如果有東西行不通了,就掉頭吧,
-
6:48 - 6:50你可看到全球都這樣。
-
6:50 - 6:54全部人,幾乎沒有一位當今執政者
-
6:54 - 6:58持有對人類未來走向的遠見。
-
6:58 - 7:01差不多在所有地方,
你只看到懷舊思想: -
7:01 - 7:03「讓美國重振雄風!」
-
7:03 - 7:07像以前一樣偉大──我不知道──
像 50 年代,或 80年代,或其它。 -
7:07 - 7:08咱們回到過去罷!
-
7:08 - 7:12看看蘇聯,已是列寧時代百年後了,
-
7:13 - 7:14而普丁的未來夢想,
-
7:15 - 7:18基本上是,啊,
咱們回到沙皇帝國時代吧! -
7:18 - 7:20再說以色列,我的母國,
-
7:20 - 7:23當下最熱門的政治夢想是:
-
7:23 - 7:25「我們重建猶太聖殿!」
-
7:25 - 7:28好像我們不如回到兩千年前。
-
7:29 - 7:33所以大家的思維是:
過去某時刻,我們迷失了。 -
7:33 - 7:37過去某時刻,
把它當是你在都市迷了路, -
7:37 - 7:40你說:「好罷,我們回到
之前安全熟識的地方, -
7:40 - 7:41再重新來過。」
-
7:42 - 7:43我不相信這是可行的。
-
7:43 - 7:46但很多人,這是他們之自然反應。
-
7:46 - 7:48克:但為什麼不可行呢?
-
7:48 - 7:51「美國第一」在多方面
是個很吸引的口號。 -
7:51 - 7:55愛國主義,在多方面是個崇高理想;
-
7:55 - 7:57它曾經被用來
-
7:57 - 7:59團結很龐大數目的人。
-
8:00 - 8:03為什麼你不可把世界分成多國,
-
8:04 - 8:06而各國都以自利為先?
-
8:07 - 8:11尤:很多世紀來,甚至幾千年來,
-
8:11 - 8:13愛國主義是蠻成功的。
-
8:14 - 8:15當然,它也引發戰爭等等,
-
8:15 - 8:18但我們不該太注視那些不好的,
-
8:18 - 8:22愛國主義的確有很多很多正面好處,
-
8:22 - 8:26也能帶動很大群的人
-
8:26 - 8:27去關懷照顧對方,
-
8:27 - 8:29去體恤包容對方,
-
8:29 - 8:32也團結合夥去聯合行動。
-
8:32 - 8:34如果你看最初的國家,
-
8:35 - 8:36就是數千年前,
-
8:37 - 8:40住在中國黃河岸邊的居民──
-
8:40 - 8:42有很多很多不同的部落,
-
8:43 - 8:47他們都依靠著黃河生存和造福,
-
8:47 - 8:51但他們也遭受周期性水災,
-
8:51 - 8:53和周期性旱災。
-
8:53 - 8:56但沒有任何部落能做些什麼,
-
8:56 - 9:00因為各部落只控制很小一段的河岸。
-
9:00 - 9:03但經過一個長而複雜的過程,
-
9:03 - 9:07部落合組成為中國這國家,
-
9:07 - 9:09有效控制了整條黃河,
-
9:10 - 9:15同時也有能力啟動數十萬居民,
-
9:15 - 9:19一起來建水壩和運河,
來疏導這河流, -
9:19 - 9:22預防了最惡劣的洪水和大旱,
-
9:22 - 9:25提升了全人民的富裕水平:
-
9:26 - 9:28而這模式在世界多地都成功實施了。
-
9:28 - 9:31但是在二十一世紀,
-
9:31 - 9:35科技在根本上改變了一切。
-
9:35 - 9:37我們現在──地球上所有的人──
-
9:38 - 9:41都生活在同一條「網路大河」旁邊,
-
9:41 - 9:47而沒有一個國家能單獨調控這大河。
-
9:47 - 9:51我們全都一起活在一個地球上,
-
9:51 - 9:54但它受到我們行為的威脅,
-
9:54 - 9:58所以如果你不能建立某些全球合作,
-
9:58 - 10:03國家主義不能解決這些問題,
-
10:03 - 10:07不管對氣候變化,或對科技的衝擊。
-
10:08 - 10:10克:所以國家主義曾是個
美麗的概念, -
10:10 - 10:14因為多數的事務,多數的議題
-
10:14 - 10:16都局限在國域之內。
-
10:16 - 10:19但你的論點是,當今最重要的議題,
-
10:19 - 10:22已不發生在國家範疇內,
而是全球性的。 -
10:22 - 10:26尤:正是這樣。
所有今天世界重大的問題 -
10:26 - 10:28都是環球性質的,
-
10:29 - 10:30而這些都不可能被解決,
-
10:30 - 10:34除非在全球合作之某些前提下。
-
10:34 - 10:35而這不僅是說氣候變化,
-
10:36 - 10:39這是人人最常舉的明顯例子,
-
10:39 - 10:42我倒是更關注科技衝突:
-
10:42 - 10:45比如說,你試想人工智慧
-
10:45 - 10:48在未來二十、三十年後,
-
10:48 - 10:52會驅使數百千萬工人失業──
-
10:52 - 10:54這是一個全球性問題,
-
10:54 - 10:58這將會影響全球國家的經濟。
-
10:58 - 11:01同樣的,如果你想想,
比如生物工程, -
11:02 - 11:04有人會顧忌做這方面的實驗,
-
11:05 - 11:07我不知道,基因工程之人體實驗;
-
11:07 - 11:12如果只有一個國家,比如說美國,
-
11:13 - 11:16立法禁止一切基因工程之人體實驗,
-
11:16 - 11:19但中國或北韓堅持繼續實驗,
-
11:20 - 11:22那這情況並非美國單獨能決定的,
-
11:22 - 11:27美國也很快會遭受無比的壓力
要求進行同類的實驗, -
11:27 - 11:32因為這牽涉高風險、高利潤的科技。
-
11:32 - 11:37如果他人在做,
我絕不能讓自己落後。 -
11:37 - 11:42如果要建立這方面的法令,
有效之法令, -
11:43 - 11:45涉及如基因工程之類的,
-
11:45 - 11:47就只能是全球性的法令。
-
11:47 - 11:52如果你只有國家條令,
沒人會喜歡落後的。 -
11:52 - 11:54克:這個觀點很有意思。
-
11:54 - 11:56因為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契機,
-
11:56 - 11:59來至少推動一個有建設性的交談,
-
11:59 - 12:01讓多方都在一起。
-
12:01 - 12:04因為我相信大家都會同意,
-
12:04 - 12:07這麼多的怒氣演繹至今天的局勢,
-
12:07 - 12:10都是起源於工人對失業之合理訴求。
-
12:10 - 12:13工作沒了,傳統生活方式也沒了,
-
12:13 - 12:17不言而知工人必然是憤怒的;
-
12:17 - 12:21而普遍來說,工人都怪責
全球主義和全球菁英等, -
12:21 - 12:24沒有先徵求工人的同意,
就要他們扛下來, -
12:24 - 12:26這投訴也算合情合理的。
-
12:26 - 12:29從我理解你所說的──
一個關鍵問題是: -
12:30 - 12:35失業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
在今天與未來? -
12:35 - 12:38起碼在涉及到全球主義之部分,
-
12:38 - 12:42那正當的回應,沒錯,
就是把國家邊境封鎖, -
12:42 - 12:46把外人拒絕,把貿易協議修改等等。
-
12:46 - 12:47但依我理解你說的,
-
12:47 - 12:52真正造成失業的更大原因不是這些,
-
12:52 - 12:56而是源於科技有關的問題。
-
12:56 - 12:58所以對此,我們根本不可能解決它,
-
12:58 - 13:00除非我們能全球牽手合作。
-
13:00 - 13:01尤:對,我想是的。
-
13:02 - 13:05現在暫且不會,但我推測未來,
-
13:05 - 13:08並不是墨西哥人或中國人
-
13:08 - 13:09會奪取賓夕法尼亞州人的工作,
-
13:10 - 13:11而是機器人和電腦演算法,
-
13:11 - 13:15除非你計劃在加州州界
豎立個大圍牆── -
13:16 - 13:16(笑聲)
-
13:17 - 13:20在墨西哥國界的圍牆是毫無用處的。
-
13:20 - 13:26當我聽美國選舉前的
辯論,我很驚訝: -
13:27 - 13:33我驚訝為什麼川普
沒有嘗試恐嚇工人說: -
13:33 - 13:35「機械人會奪去工作」呢?
-
13:35 - 13:37其實就算這不是真的,但也不重要。
-
13:38 - 13:41這可以是恐嚇人民的極有效方法──
-
13:41 - 13:41(笑聲)
-
13:41 - 13:42和刺激人民的:
-
13:43 - 13:44「機械人會奪去你的工作!」
-
13:44 - 13:46但沒有競選人用這口號,
-
13:46 - 13:49這倒是使我害怕,
-
13:49 - 13:53因為這顯示出不管
-
13:53 - 13:55在大學和實驗室,
-
13:55 - 13:58在那裡,這潛在危機
已經常被討論了, -
13:58 - 14:02但在政界主流系統和大眾媒體中,
-
14:02 - 14:04人民好像是毫不知情的,
-
14:04 - 14:09一個極為龐大的科技衝擊將要來臨,
-
14:09 - 14:13不是 200 年後
而是在 10、20、30 年── -
14:13 - 14:15所以我們現在必須要做準備,
-
14:16 - 14:22部份原因是,
因為學校或大學現在教的 -
14:22 - 14:28會完全與 2040、2050 年代的
就業環境全無關連。 -
14:28 - 14:31所以這些不能等到
2040 年才考慮, -
14:31 - 14:35我們今天就得考慮該教
年輕人什麼了。 -
14:35 - 14:38克:是的,絕對需要。
-
14:39 - 14:42你常寫到,在某歷史時刻中,
-
14:43 - 14:49人類不知然的,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
14:50 - 14:52某些政策被採納,
某些科技被發明了, -
14:53 - 14:55一瞬間世界就已經變了,
-
14:55 - 14:57但可能是對大家都不利的。
-
14:58 - 14:59其中一個例子你在
《人類大歷史》 中提過, -
15:00 - 15:02就是總體的農業革命:
-
15:02 - 15:05它對一個耕種農地的人來講,
-
15:05 - 15:08他們剛接納了
一天 12 小時的要命工作, -
15:09 - 15:15來取替以往在森林
更有樂趣的 6 小時生活。 -
15:15 - 15:16(笑聲)
-
15:16 - 15:19所以是否我們又可能面臨革命了,
-
15:19 - 15:24我們就像夢遊人踏進一個
根本不想要的未來? -
15:24 - 15:27尤:是的,就是這樣。
-
15:27 - 15:28在農業革命時代,
-
15:29 - 15:33那巨大的科技和經濟改變
-
15:33 - 15:36賦予整體人類很大的力量。
-
15:36 - 15:39但當你觀察人民的實質生活時,
-
15:39 - 15:42你發現只是小部分
菁英之生活有大提升, -
15:43 - 15:47剩餘大部份人的生活是糟糕很多。
-
15:47 - 15:49這可能會在 21 世紀重演。
-
15:49 - 15:54不可置疑,新的科技會加強
人類的集體力量, -
15:54 - 15:57但結果有可能再度還是
-
15:57 - 16:01只有極少之菁英
獲得所有的利益,獨享勝果, -
16:02 - 16:04而大部分的人民會
-
16:04 - 16:07發現自己比以前還差多了,
-
16:07 - 16:10生活肯定是大大低於這些少數菁英。
-
16:11 - 16:13克:這些菁英可能不是人類菁英,
-
16:13 - 16:15有可能是改造人或──
-
16:15 - 16:17尤:對,他們也可能是
增強超級人類, -
16:17 - 16:18也可能是改造人,
-
16:19 - 16:21也可能是非生物菁英,
-
16:21 - 16:23也甚至是非意識的演算法。
-
16:24 - 16:28我們可觀察到,
現今世界已經漸把權柄 -
16:28 - 16:31從人類轉移到演算法了。
-
16:31 - 16:34越來越多的決策──
關於個人生活, -
16:34 - 16:37關於經濟事項,關於政治事務──
-
16:37 - 16:39已實質被演算法奪取了。
-
16:40 - 16:42如果你去銀行申請貸款,
-
16:42 - 16:47很大機會你的命運是由
演算法來決定,而非經人手了。 -
16:47 - 16:53現在的一般看法是覺得人類
是不是已經打輸了? -
16:53 - 16:57世界是那麼的複雜,那麼多的數據,
-
16:58 - 17:00事物也瞬息萬變,
-
17:00 - 17:04所以在非洲大草原進化出來的這套,
-
17:04 - 17:05從數十萬年前──
-
17:06 - 17:09來駕馭某特定大環境,
-
17:09 - 17:12來處理某特定數量的資訊和數據──
-
17:13 - 17:17這套是絕對不能應付
21 世紀的現實要求了, -
17:17 - 17:20而唯一有可能滿足這要求的,
-
17:20 - 17:22就只有是大數據分析了。
-
17:22 - 17:28所以不難理解,越來越多的決策,
已從我們轉移到演算法分析了。 -
17:29 - 17:32克:我們在紐約現場
舉行首場的 TED Dialogues 系列, -
17:33 - 17:35講員為尤瓦爾 · 哈拉瑞。
-
17:35 - 17:39我們也有臉書直播的聽眾,
-
17:39 - 17:40我們很高興你們的參與,
-
17:41 - 17:42我們一會兒就開始
回答你們的一些問題, -
17:43 - 17:44和現場觀眾的問題。
-
17:44 - 17:45幾分鐘即開始,
-
17:46 - 17:47請準備好問題。
-
17:48 - 17:51尤瓦爾,如果您要辯論,
-
17:52 - 17:58我們有必要超越國家主義,
由於即將來臨的科技── -
17:59 - 18:01危險,可以說,
-
18:01 - 18:03以當今多方面發生之事情顯示,
-
18:03 - 18:05對此我們必需要有全球性的討論。
-
18:06 - 18:09但難題是不容易使人
真去相信,我不知道, -
18:09 - 18:11人工智慧真的是燃眉之急等等,
-
18:11 - 18:14人人已注意到的,至少某些人,
-
18:14 - 18:16可能此刻會比較重視的
-
18:16 - 18:17就是氣候變遷,
-
18:18 - 18:22或其它像難民潮的議題,
核武器等等。 -
18:22 - 18:27依我們目前的情況,
-
18:28 - 18:31你會爭辯說這些該趕快處理嗎?
-
18:31 - 18:33你剛已談到氣候變遷,
-
18:33 - 18:37但川普曾公開表示他不相信是真的;
-
18:37 - 18:39因此可以說,你最有說服力的理據,
-
18:39 - 18:42現在你卻不能實際拿出來用了。
-
18:42 - 18:44尤:對,關於氣候變遷,
-
18:44 - 18:48初步看,這是意料不到的,
-
18:48 - 18:50確是有個很密切的關係
-
18:51 - 18:54連繫著國家主義和氣候變遷,
-
18:54 - 18:55你看,幾乎總是這樣,
-
18:55 - 18:59那些否定氣候變遷的人
都是國家主義者, -
18:59 - 19:01你第一反應會問:為什麼?
-
19:01 - 19:02是有什麼關連原因?
-
19:02 - 19:05為什麼沒有社會主義者
否定氣候變遷呢? -
19:05 - 19:07但只要你靜下來想想就知道──
-
19:07 - 19:11因為國家主義
對氣候變遷提不出解方。 -
19:11 - 19:14如果你想在 21 世紀
做個國家主義者, -
19:14 - 19:16你就必要否定這個問題了。
-
19:16 - 19:20但如果你認同這問題的真相,
你也就必須接受這點, -
19:21 - 19:23就是在這世界中,
還是有愛國主義的空間; -
19:23 - 19:27在這世界中,還是有空間
表達特殊忠誠關係, -
19:27 - 19:32和民族情操的發輝,
和國家情懷的表達。 -
19:32 - 19:36我想沒有人是真想毀掉這些的。
-
19:36 - 19:39但若要有效處理氣候變遷,
-
19:39 - 19:43我們需要更多的合作和決心,
-
19:43 - 19:45站在超國界的基礎上。
-
19:45 - 19:47這其實不是不可能的,
-
19:48 - 19:51因為人本來就擁有多重的忠心:
-
19:51 - 19:54你可以忠於你的家庭,
-
19:54 - 19:55同時也忠於你的社區,
-
19:55 - 19:57亦忠於你的國家,
-
19:57 - 20:00那為什麼你不可以
也忠於人類共同體呢? -
20:00 - 20:04當然,是會遇上難以取捨的衝突,
-
20:04 - 20:05該以什麼為先,
-
20:06 - 20:07但你也清楚,人生是艱難的,
-
20:08 - 20:09做個好決擇吧!
-
20:09 - 20:09(笑聲)
-
20:11 - 20:16克:好的,我很樂意聽聽
現場聽眾的問題。 -
20:16 - 20:18我們這裡有麥克風,
-
20:18 - 20:21對著說就行,臉書聽眾也請準備。
-
20:21 - 20:24摩根:有一件很明顯的關鍵事情,
-
20:24 - 20:26就是在這國家和其它國家
-
20:26 - 20:29人均收入之不平衡情況。
-
20:29 - 20:32在美國之人均收入分佈,
-
20:32 - 20:34比起 50 年前,產生了巨變,
-
20:35 - 20:36全世界也這樣。
-
20:36 - 20:39我們能做些什麼去影響它嗎?
-
20:39 - 20:42因為這是很多其它問題的根源。
-
20:44 - 20:49尤:到目前,我還沒聽到
任何很好的解決方案, -
20:50 - 20:53這也正是因為有很多想法
都還困在國家性層面上, -
20:53 - 20:55但問題是跨國的。
-
20:55 - 20:58我想,有一個概念近來常聽到的
-
20:58 - 21:00是全民基本收入。
-
21:00 - 21:01但概念本身就含有問題:
-
21:01 - 21:03我意思是,這是個好起點,
-
21:03 - 21:06但這概念是有問題的,
因為不清楚「全民」是什麼意思? -
21:07 - 21:08也不知道什麼是「基本」?
-
21:08 - 21:12很多提出這個全民基本收入的人,
-
21:12 - 21:14還是想著「國家基本收入」,
-
21:15 - 21:16但這問題是跨國的。
-
21:16 - 21:20比如說,現在人工智慧和 3D 列印
-
21:20 - 21:23奪取了孟加拉數百萬人的工作,
-
21:23 - 21:26他們是這些製造我穿在身上的
襯衫和皮鞋的工人, -
21:27 - 21:28那這該怎樣辦呢?
-
21:28 - 21:34是否美國政府要向
加州的 Google 和 Apple 徵稅, -
21:34 - 21:39來支付基本收入
給孟加拉國的失業者? -
21:39 - 21:42如果你相信這個,你不如也相信
-
21:42 - 21:45聖誕老人會來解決這問題了。
-
21:45 - 21:50除非我們真的有全民基本收入,
而不是國家基本收入, -
21:51 - 21:53這深層問題是不會消失的。
-
21:54 - 21:56另外,還有「基本」是什麼呢?
-
21:57 - 21:59因為什麼是人類基本需求呢?
-
21:59 - 22:02一千年前,溫飽已是足夠了;
-
22:02 - 22:05但今天大家會說
教育也是人類基本需求, -
22:06 - 22:07教育也該含在其中,
-
22:07 - 22:11但至於程度呢?六年?
十二年?博士學位? -
22:11 - 22:13同樣的,在醫療方面,
-
22:13 - 22:15假設在 20、30、40 年後,
-
22:16 - 22:19你會接受昂貴的治療來延長壽命
-
22:19 - 22:21到 120 歲?我可不確定。
-
22:21 - 22:26那這也要包含在基本收入嗎?
-
22:27 - 22:28這是非常困難的問題,
-
22:28 - 22:34因為當世界的
人民失去了謀生技能時, -
22:34 - 22:38人民只能靠這基本收入維生,
-
22:38 - 22:43所以這基本收入該含什麼,
是個極度困難的倫理問題。 -
22:43 - 22:46克:還有很多問題是,
這世界靠什麼來支付這筆費用? -
22:46 - 22:47誰來付錢?
-
22:48 - 22:50這是臉書來的問題,麗莎拉爾森:
-
22:50 - 22:53「現今在美國的國家主義,
-
22:53 - 22:56和上世紀第一次
和第二次大戰之間比較, -
22:56 - 22:58怎樣比?」
-
22:58 - 23:02尤:在好的方面,
關於國家主義帶來的危險, -
23:02 - 23:06我們今天比一世紀前好多了。
-
23:06 - 23:09一世紀前,在 1917 年當時,
-
23:09 - 23:12歐洲人民數以百萬計的互相殘殺,
-
23:12 - 23:15而在 2016 年,為英國脫歐之事,
-
23:15 - 23:17依我能記得的,
-
23:17 - 23:22只有一個人為此喪命,
一位英國國會議員被極端分子謀殺。 -
23:22 - 23:23只一個人而已。
-
23:23 - 23:26你看,如果視英國脫歐
為英國爭取自由, -
23:26 - 23:31這可算是人類歷史中,
最和平的獨立戰爭。 -
23:31 - 23:36同時,如果蘇格蘭未來
選擇脫離英國, -
23:37 - 23:39在英國脫離歐盟之後,
-
23:39 - 23:41相對在 18 世紀時,
-
23:41 - 23:44如蘇格蘭想──
事實上蘇格蘭也有好幾次── -
23:44 - 23:47擺脫倫敦的控制時,
-
23:48 - 23:52倫敦政府之回應,是派軍隊北伐,
-
23:52 - 23:55把愛丁堡燒掉和屠殺高地部落族人;
-
23:55 - 24:01我猜如果在 2018 年,
蘇格蘭投票要獨立的話, -
24:01 - 24:04倫敦政府不可能派軍隊北上
-
24:04 - 24:06去把愛丁堡燒平。
-
24:06 - 24:10今天絕少人數會願意去殺或被殺,
-
24:10 - 24:13只為了蘇格蘭或英國之獨立。
-
24:13 - 24:18所以說,不管常聽到
國家主義正崛起, -
24:18 - 24:20但是比 1930 年代,
-
24:20 - 24:24或再推前至 19 世紀,
起碼在西方世界, -
24:24 - 24:29國家主義今天帶來的激情,
-
24:29 - 24:32比上個世紀是少多了。
-
24:32 - 24:36克:雖然現在有些人──
你聽到他們公然的擔憂, -
24:36 - 24:38不知道這是否也正在改變,
-
24:38 - 24:42就是可能在美國本土會有暴亂發生,
-
24:42 - 24:44取決於事態之未來發展。
-
24:45 - 24:46我們真該為這擔憂嗎?
-
24:46 - 24:48或是你相信大局已改變了?
-
24:48 - 24:50尤:沒改變,但我們是該擔心。
-
24:50 - 24:51我們須警惕兩件事:
-
24:51 - 24:53首先,大家不要變得歇斯底里。
-
24:53 - 24:57我們還沒回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
24:57 - 25:00但另一方面,亦不可躊躇滿志。
-
25:00 - 25:05人類能從 1917 年跨到 2017年,
-
25:05 - 25:07並不是因為神蹟,
-
25:07 - 25:09而是因為人的正確選擇。
-
25:09 - 25:12所以如果我們
現在開始做錯誤的抉擇, -
25:12 - 25:16我們是可能倒退
至類似 1917 年的情況, -
25:17 - 25:18就在未來數年間。
-
25:18 - 25:20一件事我身為歷史學家清楚得很,
-
25:20 - 25:24就是你永遠不應低估人類的愚蠢。
-
25:24 - 25:25(笑聲)
-
25:27 - 25:30它是歷史中最龐大力量之一:
-
25:30 - 25:32人類的愚蠢和人類的殘暴。
-
25:33 - 25:36人類能毫無原因地做些
極瘋狂的事情; -
25:37 - 25:38但卻同時,在人類歷史中
-
25:38 - 25:42有另一個非常龐大的力量
就是人類的智慧。 -
25:42 - 25:43兩者共存在人類中。
-
25:43 - 25:46克:道德心理學家強納生海特在這裡,
-
25:46 - 25:47他有一個問題。
-
25:49 - 25:50海特 : 多謝,尤瓦爾。
-
25:50 - 25:53看來您是位全球行政制之支持者,
-
25:53 - 25:56但是如果你看到
國際透明組織的世界地圖, -
25:56 - 26:00它展示出政治機構的貪污程度,
-
26:00 - 26:03它幾乎是片紅色大海,
偶爾這裡那裡有些小黃點 -
26:03 - 26:04來標識好的政權。
-
26:05 - 26:07所以如果我們真的有某種全球政府,
-
26:07 - 26:10你怎麼知道它會像丹麥,
-
26:10 - 26:12而不像蘇聯或宏都拉斯?
-
26:12 - 26:13而且可否有其它的選擇,
-
26:13 - 26:15像我們監控氟氯碳化物一樣?
-
26:16 - 26:18其實是有方法通過國家機構
來解決環球問題的。 -
26:19 - 26:21世界政府會像怎樣的呢?
-
26:21 - 26:22同時為什麼您認為它會成功呢?
-
26:23 - 26:26尤:哦,我不知道它會像什麼,
-
26:26 - 26:29尚且沒有人能提出一個模式。
-
26:30 - 26:32但我們需要它之主要原因,
-
26:32 - 26:36就是因為很多的問題
會是雙輸的局面。 -
26:37 - 26:39當你有個雙贏的情況時,如貿易,
-
26:39 - 26:42雙方都能從貿易合作中取得利益,
-
26:42 - 26:44這情況下雙方是可以找出方法的,
-
26:45 - 26:47就算是沒有某種世界政府,
-
26:47 - 26:50各國政府都受激勵去協調;
-
26:50 - 26:54但是當有雙輸的局面時,
比如氣候變遷, -
26:54 - 26:55這就變困難多了,
-
26:56 - 27:00如果缺乏一個
有執行實權的真正政府。 -
27:00 - 27:03至於如何能建立它和它會是怎樣的,
-
27:03 - 27:04我不知道。
-
27:05 - 27:08但是可以說的確沒有明顯理由
-
27:09 - 27:10去預想它會像丹麥一樣,
-
27:11 - 27:12或一定是民主的,
-
27:12 - 27:15很可能它不會是。
-
27:15 - 27:21我們還沒有一個能實施的民主制體
-
27:21 - 27:23套用在世界政府。
-
27:23 - 27:26所以它可能會像古中國
-
27:26 - 27:28多於像現代丹麥。
-
27:28 - 27:33但是,考量到我們當前的危機,
-
27:33 - 27:38我想這個迫切性,
去協調某些實質能力, -
27:38 - 27:42去強性通過一些
全球層面的艱難決策, -
27:42 - 27:47幾乎比任何一切都更重要。
-
27:48 - 27:49克:臉書觀眾有一個問題,
-
27:50 - 27:51然後我們會遞麥克風給安德魯。
-
27:52 - 27:54這是臉書的凱特,
-
27:54 - 27:55從科羅拉多州韋爾打來的:
-
27:56 - 28:00「這些已發展國家,如何能妥善安排
數以百萬的氣候移民?」 -
28:01 - 28:03尤:我不知道。
-
28:03 - 28:05克:這是你的答案,凱特。
(笑聲)。 -
28:05 - 28:07尤:同時我相信他們也不曉得。
-
28:07 - 28:09他們可能只會逃避這問題。
-
28:09 - 28:12克:其實移民,一般來說,
也是一個很好的難題例子, -
28:12 - 28:14若想在國與國的層面上解決,
它是很難處理的。 -
28:15 - 28:16一個國家可以把門關上,
-
28:16 - 28:18但這只是把問題留到未來。
-
28:19 - 28:22尤:是的,我同意──
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28:22 - 28:26尤其今天是那麼容易去移民,
-
28:27 - 28:30比起在中世紀,或是在上古時候。
-
28:30 - 28:35克:尤瓦爾,現在有個信念,
尤其在技術專家中, -
28:35 - 28:37說那些政治問題,是誇大其詞而已,
-
28:37 - 28:40其實政治領袖在這世界中
-
28:40 - 28:42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
28:42 - 28:46在這個時代,真正能導航
人類未來的是科學, -
28:46 - 28:47科技發明,或企業,
-
28:48 - 28:52或是很多其它的東西,
但決不是政治領袖, -
28:52 - 28:54其實政府領袖是很難做些什麼的:
-
28:54 - 28:57我們只是杞人憂天。
-
28:58 - 29:00尤:要明白,第一,我們需強調:
-
29:00 - 29:05政治領袖做好事之能力,
確實是很有限的, -
29:05 - 29:08但他們破壞之能力,是無限的。
-
29:08 - 29:11這裡有個根本不平衡的地方:
-
29:11 - 29:14你還是可以按一按扭,
去毀滅全人類。 -
29:15 - 29:16你真的有這種能力。
-
29:16 - 29:20但如果你想,比如說,
減低社會不平等, -
29:20 - 29:21這是非常,非常艱難的,
-
29:22 - 29:23但要開戰的話,
-
29:23 - 29:25這你很容易就可做到。
-
29:25 - 29:28所以,這是個
當今政治之結構性不平衡, -
29:29 - 29:30也讓人非常沮喪。
-
29:30 - 29:35因你雖不能做很多好事,
但卻能作出極大傷害。 -
29:35 - 29:39這就是為什麼政治系統,
必然還是一個很大的議題。 -
29:40 - 29:42克:依您觀察現在世界事態,
-
29:42 - 29:44從歷史學家的角度評斷,
-
29:44 - 29:47在過去歷史中,
曾否有過雖是太平盛世, -
29:47 - 29:53但亦有因一個領袖
而陷全世界或國家後退嗎? -
29:53 - 29:56尤:有好幾個案例。
-
29:56 - 29:59但我必須強調,
從不會因為一個領袖而已; -
29:59 - 30:00我的意思是,當事人也是
某些人推選他的, -
30:00 - 30:04而某些人也容許當事人繼續留著;
-
30:04 - 30:08所以客觀說,
這從來不是一個人的錯, -
30:08 - 30:12這人背後都是有很多人支持著的。
-
30:13 - 30:16克:請把麥克風遞給安德魯。
-
30:19 - 30:22安德魯索羅門:您談了很多
全球主義和國家主義的比較, -
30:23 - 30:24但依我來看,日漸明顯的是,
-
30:24 - 30:27世界局勢已經落在某些
擁有共同理想之團體組織中了。 -
30:27 - 30:29我們看到在美國境內的居民,
-
30:29 - 30:31竟然被伊斯蘭國恐怖組織招攬入會;
-
30:31 - 30:33我們同時也看看其它的團體,
-
30:33 - 30:35它們不局限於某些國界,
-
30:35 - 30:37但也表現出相當程度的勢力。
-
30:37 - 30:40該如何把這些團體融入
傳統政治框架, -
30:40 - 30:43這類團體又如何能順利調合,
-
30:44 - 30:46受制於國家或全球行政管理中?
-
30:47 - 30:50尤:其實這些不同主義的組織,
-
30:51 - 30:53其實也是從國家主義衍生出來的。
-
30:53 - 30:57國家主義相信單一、統一的概念,
-
30:58 - 31:01它是獨尊的,或是說那些
比較偏激的國家主義份子, -
31:02 - 31:05只會獨忠於一個團體。
-
31:05 - 31:08所以說,國家主義歷來
都遇上很多困難, -
31:08 - 31:11去處理那些想自我分割
-
31:11 - 31:13為忠於多個不同主義的團體。
-
31:13 - 31:18所以這問題不僅是
全球主義者要面對的。 -
31:19 - 31:22但我想歷史再一次教導,
-
31:22 - 31:28我們不該堅守著這種排外的視野;
-
31:29 - 31:32如果你的思路是
一個人只能擁有一個身份, -
31:32 - 31:34「我就是某某,就這樣!
-
31:34 - 31:37我不能有多重身份,
我只有一個身份」, -
31:37 - 31:39這就正是問題的開端了。
-
31:39 - 31:42某些宗教,某些國家,
-
31:42 - 31:45有時候是要求你獨忠不二的,
-
31:45 - 31:47但這些不是唯一的選擇。
-
31:47 - 31:49世界上有很多宗教和很多國家,
-
31:49 - 31:53容許你同時有多重身份的。
-
31:53 - 31:57克:如要試圖解釋去年發生的事情,
-
31:58 - 32:05某一階層的民眾受夠了
這些所謂自由派精英, -
32:05 - 32:06希望有更好的說法,
-
32:06 - 32:10著迷於很多很多不同的身份認同;
但這階層的人想, -
32:10 - 32:14「那我的身份又怎樣?
我已經被完全忽略掉了。 -
32:14 - 32:17可不要忘記,我還以為
我們是主流呢?」 -
32:17 - 32:20這想法正是構成很大的民憤之原因。
-
32:21 - 32:24尤:對,身份認知總是大問題,
-
32:24 - 32:28因為這認知是建立在虛構的故事上,
-
32:28 - 32:31而故事遲早會與現實相撞。
-
32:32 - 32:33幾乎所有的身份認知,
-
32:33 - 32:37我指的是,任何超越
那些基本生活圈子內的, -
32:37 - 32:38大概人數也不過是數十人,
-
32:38 - 32:40都建立在一個虛構的故事上。
-
32:40 - 32:42這故事不是真理,
-
32:42 - 32:43更不是實際的狀況:
-
32:43 - 32:46故事只是某些人虛構出來,
-
32:46 - 32:48而大家互傳,之後大家就相信了。
-
32:48 - 32:53因為這樣,所有的身份都非常脆弱,
-
32:53 - 32:56這些身份都沒有
生物上的事實支撐著: -
32:56 - 32:58有些國家主義者,舉例說,
-
32:58 - 33:01會想國家是個生物單元,
-
33:01 - 33:04是大地泥土和血的混成物,
-
33:04 - 33:06再團聚為一個國家,
-
33:06 - 33:09但這純粹是一個虛構故事。
-
33:09 - 33:12克:泥土和血是一團糟啊。
-
33:12 - 33:13(笑聲)
-
33:14 - 33:17尤:是的,它也能混亂你的思想,
-
33:17 - 33:21如果你常想自己是土和血的混成物。
-
33:22 - 33:24如果你是從生物角度的立場來想,
-
33:24 - 33:28那明顯的是,沒有一個現今的國家,
-
33:28 - 33:305000 年之前是存在的。
-
33:30 - 33:34人類是一個社會動物,這是肯定的,
-
33:34 - 33:36但是幾百萬年來,
-
33:37 - 33:41人類和原始人類祖先都住在小社團,
-
33:41 - 33:43才不過幾十人,
-
33:44 - 33:46每人都認識每個人。
-
33:46 - 33:50但是現代的國家
只是個構思出來的團體, -
33:50 - 33:52因為我根本不認識全國的人。
-
33:52 - 33:55我來自以色列,一個小國家,
-
33:55 - 33:57約八百萬以色列人民;
-
33:57 - 33:59絕大部分人我從來沒接觸過,
-
33:59 - 34:02我也永遠都不會認識他們,
-
34:02 - 34:04他們只是存在著。
-
34:04 - 34:07克:依這種身分認同角度來看,
-
34:07 - 34:12感覺被遺棄、很可能
連工作也被奪去的這個階層, -
34:13 - 34:15我是指,在《人類大命運》書中,
-
34:15 - 34:18你有指出這群人正在擴大,
-
34:18 - 34:21因為有很多人的工作將被奪走,
-
34:22 - 34:26被科技取代;最後我們可能會剩下
-
34:26 - 34:29非常龐大的──記得你稱它為
「無用的階層」── -
34:29 - 34:31這階層傳統以來,
-
34:31 - 34:34是以經濟生產而建立的,
現在就都沒用了。 -
34:34 - 34:35尤:對。
-
34:35 - 34:38克:這有多大的可能性呢?
-
34:38 - 34:41我們應該對此驚恐嗎?
-
34:41 - 34:44還有我們能有方法應對它嗎?
-
34:44 - 34:45尤:我們要非常謹慎思考這問題。
-
34:46 - 34:47我是說,沒有人真的知道
-
34:48 - 34:51我們在 2040、2050 年的就業情況,
-
34:51 - 34:53是有可能會有很多新的就業機會,
-
34:53 - 34:55但這不可肯定。
-
34:55 - 34:57就算是有新的行業出來,
-
34:58 - 34:59它不一定是一個 50 歲的
-
35:00 - 35:02失業卡車司機容易勝任的,
-
35:03 - 35:05失業之原因是被無人駕車取代了;
-
35:06 - 35:09一個失業卡車司機是不容易
-
35:09 - 35:14去重塑自己為虛擬世界的設計師。
-
35:14 - 35:18依過去來看,如果
你觀察工業革命的走勢, -
35:18 - 35:22當機器在某行業取代了人類,
-
35:22 - 35:26解緩方法就是
-
35:27 - 35:29在新的行業裡找到低技能的工作:
-
35:29 - 35:33比如你不需要農業勞工,
-
35:33 - 35:38這些人就去低技術的
工業生產線就業; -
35:38 - 35:41而當這些又被更多的機器取替後,
-
35:42 - 35:44這些人就遷到低技術的服務性行業。
-
35:45 - 35:48但現在,有人說未來會有新的工作,
-
35:48 - 35:50而且人類會比人工智慧做得更好,
-
35:51 - 35:52人類會比機械人做得更好,
-
35:52 - 35:55他們想的都是高技術的工作,
-
35:55 - 35:59像軟體工程師設計虛擬世界。
-
35:59 - 36:04可是,我無法想像,
一位失業的沃爾瑪大賣場出納員, -
36:04 - 36:09能在 50 歲時轉行為
虛擬世界設計師; -
36:09 - 36:10我更不能想像,
-
36:11 - 36:14這數百萬孟加拉國籍的
失業紡織工人, -
36:14 - 36:15如何能夠做得到。
-
36:16 - 36:17我是說,如果我們真要做到,
-
36:17 - 36:21我們今天就要教導這些
孟加拉國籍工人, -
36:21 - 36:22如何成為軟體設計師。
-
36:23 - 36:24但是我們現在沒這樣做,
-
36:24 - 36:2620 年後這群人能做什麼?
-
36:26 - 36:30克:我感到你真的突顯了一個問題,
-
36:30 - 36:34也真的是這數月來,
越來越困擾我的, -
36:35 - 36:37這幾乎是一個在大眾前忌諱的問題,
-
36:37 - 36:41但是如果有人能作出有智慧的回應,
這人可能是你, -
36:41 - 36:42所以我現在請問你:
-
36:42 - 36:44「人類有什麼意義?」
-
36:45 - 36:47尤:據我們所知的,毫無意義。
-
36:47 - 36:48(笑聲)
-
36:49 - 36:54我是指,沒有偉大的神曲,
偉大的神的計劃, -
36:54 - 36:57等待著我們去參與。
-
36:57 - 37:00我們只需要發掘自我的角色,
-
37:00 - 37:03然後演繹得盡善盡美就是了。
-
37:03 - 37:08這是所有宗教
和思想體系的共同故事。 -
37:08 - 37:12但身為一個科學家,
我只能說,這不是事實; -
37:12 - 37:17沒有什麼偉大的神曲,
盼望我們人類參與。 -
37:17 - 37:19所以──
-
37:19 - 37:21克:我要追問你。
-
37:22 - 37:23在你的書中,
-
37:23 - 37:24因為在《人類大命運》中,
-
37:24 - 37:29你作了一個最緊密和能理解的訴說,
-
37:29 - 37:31關於感知性,關於自覺性,
-
37:31 - 37:34和那人類獨一無二的技能。
-
37:34 - 37:37你也說這智慧,
-
37:37 - 37:39和我們設計在機器中的
智慧是不同的。 -
37:39 - 37:43其實關於這一點,
還是有很多的奧秘: -
37:43 - 37:46你怎樣確定是沒有意義的呢?
-
37:46 - 37:50當我們還不全明白這感知性是什麼?
-
37:50 - 37:53我是想,在你的思路範疇中,
會不會有一個可能性, -
37:53 - 37:57人類的意義就是要
成就宇宙的感知性代表物, -
37:57 - 38:01成為宇宙中的
喜悅和愛和快樂和希望? -
38:01 - 38:04我們同時也許可以設計一些
擴大這方面的機器, -
38:04 - 38:06就算這些機器本身
不會真的有感知性的? -
38:07 - 38:08這是狂想嗎?
-
38:08 - 38:11當我在閱讀你的書時,
我心底有著這寄望。 -
38:11 - 38:15尤:是的,我想當今科學中
最有趣的問題, -
38:15 - 38:17就是關於自覺性和人的思想。
-
38:18 - 38:21我們對頭腦機能越來越了解,
-
38:21 - 38:22還有智力,
-
38:22 - 38:25但我們沒有多大的進步,
-
38:25 - 38:27對思想和自覺性之了解。
-
38:27 - 38:30一般人容易混淆智力和自覺性,
-
38:31 - 38:33尤其是在矽谷這類地方,
-
38:33 - 38:37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在人類,這兩者是共存的。 -
38:37 - 38:40我的意思是,智力基本上是
解決問題的能力; -
38:40 - 38:43自覺性是能感知事物,
-
38:43 - 38:48能感知喜悅和悲哀,
無聊和痛楚等等; -
38:48 - 38:52這些是人類和所有哺乳動物
都能的──不是人類獨能的── -
38:52 - 38:55所有哺乳動物和鳥類
和其它一些動物, -
38:55 - 38:57智力和自覺性是並行的。
-
38:58 - 39:01我們常依賴我們的感覺去解決問題,
-
39:01 - 39:03所以我們常把它們混同了,
-
39:03 - 39:04但其實它們是不同的事物。
-
39:04 - 39:07目前在矽谷這類地方進行的,
-
39:07 - 39:11是研發人工智慧,
-
39:11 - 39:13但不是人工自覺性。
-
39:13 - 39:16可以說在電腦智能方面,
-
39:16 - 39:18過往 50 年來真是有驚人的進步,
-
39:18 - 39:22但是在電腦自覺性只有零進步。
-
39:22 - 39:26同時也沒有跡象顯示
電腦有一天會有自覺性, -
39:26 - 39:28起碼不在可想像的未來當中。
-
39:28 - 39:34所以說,首先,如果自覺性
在宇宙中有特殊角色, -
39:34 - 39:36這不是人類獨有的。
-
39:36 - 39:38牛也自覺,豬也自覺,
-
39:38 - 39:41黑猩猩也自覺,雞也自覺,
-
39:41 - 39:45所以如果要向這方探索,
首先我們必要開闊我們的視野; -
39:45 - 39:50而且要非常清楚記得,我們不是
地球上唯一有感知性的生物。 -
39:50 - 39:52依感知性來說──
-
39:52 - 39:55依智力來說,
我們確是有很好理由去相信 -
39:55 - 39:58我們是這群最聰明的;
-
39:58 - 40:01但是依感知性來說,
-
40:01 - 40:04如果我們說人類的感知勝於鯨魚,
-
40:04 - 40:08或感知勝於狒狒,或感知勝於貓,
-
40:08 - 40:11我是沒看到證據的。
-
40:11 - 40:14所以第一步,如你想走這方向,
首先擴大範圍。 -
40:14 - 40:18跟著的第二問題是:
「為了什麼目的?」 -
40:18 - 40:20我會反問,
-
40:20 - 40:24我會說:「我不知道
感知性有任何目的。」 -
40:24 - 40:28我想我們不需要
找我們在宇宙的角色, -
40:29 - 40:34真正重要的事情,
是要使我們脫離痛苦。 -
40:34 - 40:37感知生物的特徵,
-
40:37 - 40:40相對於機械人,或石頭,
-
40:40 - 40:41或任何其它的,
-
40:41 - 40:45就是感知生物感覺到苦,會受苦。
-
40:45 - 40:47所以他們需要注意的是,
-
40:48 - 40:51並不是在神秘的神曲中找個位子,
-
40:52 - 40:55而是該致力去了解痛苦是什麼,
-
40:56 - 40:59它怎樣產生的,
和如何能解脫遠離痛苦。 -
41:00 - 41:03克:我知道這對你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而您的回答也是極精闢。 -
41:03 - 41:06我們現場聽眾有非常多的問題,
-
41:07 - 41:08臉書的聽眾也有,
-
41:08 - 41:10同時也可能有些評語。
-
41:10 - 41:11好!
-
41:12 - 41:13這邊有一位,
-
41:15 - 41:18坐後面的,如果要麥克風
請把手舉高, -
41:18 - 41:19我們會有安排。
-
41:19 - 41:22問題:你的著作中,
多處談及到虛構的故事, -
41:22 - 41:24我們卻認作為事實,
-
41:24 - 41:25而且更依它為生活指引。
-
41:26 - 41:28對您個人來說,明白到這一點後,
-
41:28 - 41:32這對你已選擇的虛構故事
有怎樣影響嗎? -
41:32 - 41:36你會像很多人,
將故事與真實混淆嗎? -
41:36 - 41:37尤:我試著防備。
-
41:37 - 41:40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問題,
-
41:40 - 41:43不論是以科學家身份或是個人身份,
-
41:43 - 41:46是能夠清楚分辨虛構和現實,
-
41:47 - 41:49因為現實是存在的。
-
41:49 - 41:51我不是說所有一切都是虛構的,
-
41:51 - 41:54只是對人類來說,是很難去分辨
-
41:54 - 41:56虛構和現實。
-
41:56 - 42:01而且隨著歷史的累積,
也變得越來越扭曲, -
42:01 - 42:03因為我們創造出來的這些故事──
-
42:04 - 42:07國家和神明,金錢和企業──
-
42:07 - 42:08它們已支配著這世界。
-
42:08 - 42:09所以就算要去反思:
-
42:09 - 42:12「啊!這些都是
我們創造的故事而已,」 -
42:13 - 42:14就已經會感到吃力了。
-
42:14 - 42:16但現實是存在的。
-
42:17 - 42:19對我個人,最好的……
-
42:19 - 42:21有好幾個測試
-
42:21 - 42:24可用來分辨故事和現實。
-
42:24 - 42:27最簡單的,最易講解的,
-
42:27 - 42:29就是痛苦的測試。
-
42:29 - 42:31如果能感到痛苦的,是存在的。
-
42:31 - 42:33如果不能感到痛苦的,
便是不存在的。 -
42:33 - 42:34一個國家是不能感到痛苦的,
-
42:34 - 42:36這應是非常,非常明顯的。
-
42:36 - 42:38就算是一個國家打敗戰時,
-
42:38 - 42:42我們說:「德國在第一次
世界大戰受敗戰之苦,」 -
42:42 - 42:43這只是個比喻,
-
42:43 - 42:46德國不可能感到痛苦,
德國沒有思想, -
42:46 - 42:47德國沒有自覺性。
-
42:47 - 42:51德國人民可受苦了,這沒錯,
但德國是不可能的。 -
42:51 - 42:54同樣,當一個銀行倒閉時,
-
42:54 - 42:56銀行是不可能受苦的。
-
42:56 - 42:59當貨幣貶值,貨幣不可能受苦的。
-
42:59 - 43:01人民會苦。動物會苦。
-
43:02 - 43:03這是真實存在的。
-
43:03 - 43:07所以如果你想體悟存在,
我建議初步嘗試, -
43:07 - 43:09我會走進痛苦的大門,
-
43:09 - 43:12如果你真的能體悟什麼是痛苦,
-
43:12 - 43:14這也會讓你能夠
-
43:15 - 43:17明白什麼是存在。
-
43:17 - 43:19克:這裡有個來自臉書的問題,
也是關於同一點的。 -
43:20 - 43:22這從哪國來我不知道,
我不會讀這文字。 -
43:22 - 43:25尤:啊,是希伯來語。
克:希伯來語。你的。 -
43:25 - 43:25(笑聲)
-
43:25 - 43:26你能讀這名字嗎?
-
43:26 - 43:29尤:Or Lauterbach Goren.
-
43:29 - 43:31克:謝謝你的問題。
-
43:31 - 43:35問題是:「這個後真相政治時代
真的是一個全新時代嗎? -
43:35 - 43:40或只不過是一個高潮,
或邁向永無止境之一刻而已?」 -
43:41 - 43:44尤:我個人而言,我對這個
後真相政治概念毫無共鳴。 -
43:44 - 43:47我身為歷史學家的反應是:
-
43:47 - 43:50如果今天是後真相政治時代,
請問曾幾何時是真相政治時代? -
43:51 - 43:51克:對。
-
43:52 - 43:53(笑聲)
-
43:53 - 43:58尤:是在 1980 年代,
1950 年代,或中世紀? -
43:58 - 44:02我認為,我們一路來
都像是活在後真相時代。 -
44:03 - 44:05克:這一點我們緩下來。
-
44:05 - 44:08因為我想大家在談論的,
-
44:08 - 44:15是以往在世界上,
還沒有那麼多的媒體渠道, -
44:15 - 44:18而那時候的傳統,
資訊都是會經過考證查核的。 -
44:19 - 44:22這自律精神也宣明在
媒體組織的憲章中, -
44:23 - 44:24事實真相是重要的。
-
44:25 - 44:26所以如果你真的重視事實,
-
44:27 - 44:28那你所寫的就是資訊,
-
44:29 - 44:32而且有個信念是要求
這資訊要與事實有關連; -
44:33 - 44:35所以當你寫報章頭條時,
你的心態是慎重誠懇的, -
44:36 - 44:38來傳遞一些已發生的事物,
-
44:38 - 44:40雖然不一定能百分百之正確。
-
44:40 - 44:42而我想現在人人關注的
-
44:42 - 44:44是因為有了一個超強的科技系統,
-
44:44 - 44:48它能夠,雖然只是片刻,
極大量氾濫地傳遞資訊, -
44:48 - 44:51但毫不注重資訊
是否與事實真的相關, -
44:51 - 44:54卻只重視觀聽人數和熱門度。
-
44:54 - 44:56這種情況:確是有人視之為污染,
-
44:56 - 44:58這是合理的顧慮,是不是?
-
44:58 - 45:01尤:是的,是合理,
這是因為科技之改變, -
45:01 - 45:06現在是很容易傳播
事實和虛構故事和謬誤。 -
45:06 - 45:08但是這改變可以是雙向的。
-
45:08 - 45:12同樣,今時也是比往時
更容易傳播事實真相。 -
45:13 - 45:16但我不認為在根本上,
有什麼嶄新的變化, -
45:16 - 45:21在傳播幻想和謊言方面。
-
45:21 - 45:25我猜想沒有什麼是納粹宣傳長
約瑟夫·戈培爾不知情的, -
45:25 - 45:30關於這假新聞和後真相時代的問題。
-
45:31 - 45:34他說過一名句:
「如果你不斷重複一個謊言, -
45:34 - 45:36人人就會信它是真的,
-
45:36 - 45:38而越大的謊言,越是可信,
-
45:39 - 45:44因為人們絕對不敢相信,
這麼大的事情竟然是個謊言。」 -
45:45 - 45:50我相信假新聞,
已陪伴著人類幾千年了。 -
45:50 - 45:52聖經就是一個。
-
45:52 - 45:53(笑聲)
-
45:54 - 45:55克:但這裡有個疑慮,
-
45:55 - 45:59就是當假新聞是從獨裁政府出來的,
-
45:59 - 46:01而當你也看到假新聞上升時,
-
46:02 - 46:06大家都會知道黑暗可能會來臨了。
-
46:08 - 46:15尤:對,我也知道,故意散佈
假新聞是個令人不安的跡象。 -
46:16 - 46:20不過我不是說這是對的,
我是說這不是現今才有的。 -
46:21 - 46:23克:在臉書聽眾中有
很多有興趣知道關於 -
46:24 - 46:29環球管理和國家主義這議題。
-
46:29 - 46:31這是菲爾·丹尼思的問題:
-
46:31 - 46:34「我們怎能使人民,
政權放棄權力呢?」 -
46:34 - 46:38這——這那字體非常大啊。
-
46:38 - 46:40我看不清整條問題。
-
46:40 - 46:41「這是否不可避免,
-
46:41 - 46:44真的要以戰爭來達到目標嗎?」
-
46:44 - 46:48對不起菲爾,我搞錯您的問題,
不過我卸責於這文檔。 -
46:48 - 46:50尤:有一些人在討論一個可能性,
-
46:50 - 46:54就是只有浩劫能警醒人類,
-
46:55 - 47:00才能開展一條全球治理系統之道路。
-
47:00 - 47:04他們說我們絕不能在浩劫前做到,
-
47:04 - 47:07但我們要開始打下基礎,
-
47:07 - 47:09以便浩劫來臨時,
-
47:09 - 47:11我們能很快回應;
-
47:12 - 47:15可是人民不會有動力做這些,
-
47:16 - 47:17在浩劫發生之前。
-
47:18 - 47:20另外一件事我必要強調的,
-
47:20 - 47:25就是任何真正對
全球治理有興趣的人, -
47:25 - 47:28必要使人人都時時清楚知道,
-
47:28 - 47:34原有的本地身份和社區團體,
是不會被取代或廢除的。 -
47:35 - 47:37全球治理應該要融匯兩者,
-
47:38 - 47:41要全部納為同一整體方案。
-
47:41 - 47:44克:我想多聽些這方面的,
-
47:44 - 47:47因為「全球治理」這個字眼本身,
-
47:47 - 47:52在很多人腦海中,差不多
是意味著邪惡的頂峰, -
47:52 - 47:53尤其在另類右派之眼中:
-
47:53 - 47:56它讓人覺得可怕、冷漠、遙遠;
因為曾經讓他們失望過, -
47:56 - 48:00所以對全球治理主義者,
或全球治理──不要,走開! -
48:00 - 48:02同時很多人對這次選舉結果,
-
48:02 - 48:05視之為對全球治理主義者
終極之打擊。 -
48:06 - 48:09但是,我們該如何改變我們的訴求,
-
48:09 - 48:12使它不那麼可怕與冷漠呢?
-
48:12 - 48:14可否在概念上更多的演繹,
-
48:14 - 48:17全球治理主義為何能兼容
本地身份和社區團體等。 -
48:18 - 48:20尤:我想,我們還是需要
-
48:20 - 48:22確實的回到
-
48:22 - 48:25我們人類的生理實況。
-
48:26 - 48:29生物學告訴我們關於人類的兩點,
-
48:30 - 48:32對這論點有很大關連的:
-
48:32 - 48:35第一點,人類完全依賴
-
48:35 - 48:37我們身邊的生態環境系統,
-
48:38 - 48:41依時下說來,我們談的
是一個全球系統, -
48:41 - 48:42你不可逃避這一點。
-
48:42 - 48:46同時,生物學也告訴我們,
-
48:46 - 48:48人類是一種社會動物。
-
48:48 - 48:53但我們社交建立在一個
非常、非常地方性的層面; -
48:53 - 48:56這是一個易見的人類實況,
-
48:57 - 49:01我們能建立親近關係之人數
-
49:01 - 49:05也多不多 150 個人。
-
49:05 - 49:09這是一個自然的團體人數,
-
49:10 - 49:13一個自然聚集之社區
-
49:13 - 49:16應不會超過150 人。
-
49:16 - 49:22任何大於這個數字的人際網絡,
都是建立在各類虛構故事 -
49:23 - 49:24和大型組織裡。
-
49:25 - 49:29我想我們是能夠找出一條路,
-
49:29 - 49:33當然,這是要建立在對人類
生理學上之了解, -
49:34 - 49:36把這兩點融貫一起,
-
49:36 - 49:39和清楚了解在 21 世紀的今天,
-
49:39 - 49:44我們同時需要全球性和社區性。
-
49:44 - 49:46還有,我會更深一層地詮釋,
-
49:46 - 49:50說我們要從身體開始:
-
49:50 - 49:55人類今天有疏離感和孤獨感,
-
49:55 - 49:58和不能在世界找到自己的定位,
-
49:58 - 50:04據我的看法這主要原因
不是在於全球資本主義。 -
50:04 - 50:07主要問題是在於近一百年來,
-
50:07 - 50:11人類日漸蒙受到心身隔離,
-
50:11 - 50:14開始與自己的身體疏遠,
-
50:14 - 50:17一個狩獵採集者,
或就算一位農民而言, -
50:17 - 50:21要能活下去,你必須經常與
-
50:21 - 50:23自己的身體和感官聯繫,
-
50:24 - 50:25每一個時刻都要。
-
50:25 - 50:27如果你走進森林去尋找蕈類,
-
50:27 - 50:29但你不留心你所聽到的,
-
50:29 - 50:31所嗅到的,嚐到的,
-
50:31 - 50:32那你就沒命了。
-
50:32 - 50:34所以你必需身心合一。
-
50:35 - 50:39但在近一百年來,
人類已漸漸失去了這能力, -
50:39 - 50:42與自己身體和感官合一,
-
50:42 - 50:44去聽,去嗅,去觸覺;
-
50:44 - 50:47越來越多的精神是費在看螢幕,
-
50:47 - 50:49在其它地方發生的事物,
-
50:49 - 50:50在其它的時代。
-
50:50 - 50:52我相信這個就是一個深層理由,
-
50:53 - 50:56人類有疏離感和孤單感等等。
-
50:57 - 50:59所以解決問題一部份方法,
-
50:59 - 51:03並不在復興國家主義,
-
51:03 - 51:07而是要身心合一,
-
51:08 - 51:11如果你能身心合一,
-
51:11 - 51:14你自然會在世界中有自在安全感。
-
51:14 - 51:18克:是的,看世局如何走,
我們亦可以很快的回到森林。 -
51:18 - 51:20我們將接受現場最後一個問題,
-
51:20 - 51:22和一個臉書的問題。
-
51:22 - 51:25阿馬:你好,我來自
西非加納,我的問題是: -
51:25 - 51:29我想知道你會怎樣推行
和辯解全球治理, -
51:30 - 51:33面對著那些歷來
都是被剝奪權力的國家, -
51:33 - 51:35而其原因正是全球化引發的。
-
51:35 - 51:37還有,當我們談到全球治理,
-
51:38 - 51:41我看來這個概念必定是從一個
-
51:41 - 51:43極西方國家角度
對「全球」來定義的, -
51:43 - 51:47所以我們如何說明和比較
這個全球概念 -
51:47 - 51:50與國家主義,
-
51:50 - 51:53對加納,奈及利亞和多哥的人民,
-
51:53 - 51:55以及類似的國家呢?
-
51:56 - 52:02尤:首先我會說歷史非常不公平,
-
52:03 - 52:06那是我們需要了解的,
-
52:07 - 52:10很多受傷害最大的國家,
-
52:10 - 52:14在過往 200 年的全球化發展下,
-
52:14 - 52:16和大英帝國主義和工業革命下,
-
52:16 - 52:22將會再次受到最大的傷害,
-
52:22 - 52:25在下一個浪頭來臨時。
-
52:25 - 52:29我們必須非常、非常明確的指出,
-
52:29 - 52:32如果我們沒有建立全球治理,
-
52:33 - 52:36當我們受到氣候變遷災害,
-
52:36 - 52:38或科技衝擊時,
-
52:38 - 52:41最苦的不會是在美國,
-
52:42 - 52:47最苦的會發生在加納,
在蘇丹,在敘利亞, -
52:47 - 52:49在孟加拉國,在這些地方。
-
52:50 - 52:55所以,我相信這些國家
應該更受激勵, -
52:56 - 53:00去做些準備來面對下一波的衝擊,
-
53:00 - 53:03不管是生態環境方面,
或是在科學技術方面。 -
53:03 - 53:06再重覆,如果你考慮到
科技上的衝擊, -
53:06 - 53:09如果說人工智慧,3D 列印和機械人,
-
53:09 - 53:13會奪去數以億計的工作,
-
53:13 - 53:16我比較不擔心瑞典人民,
-
53:16 - 53:19而比較擔心在加納,
或在孟加拉國的人民。 -
53:20 - 53:25因此,因為歷史曾是那麼不公平,
-
53:25 - 53:29而浩劫的後果,
-
53:29 - 53:31將不會平均分攤到每個人。
-
53:32 - 53:36而且照慣例,這些富裕的人能逃避
-
53:36 - 53:39氣候變遷帶來的最嚴重災害,
-
53:40 - 53:42但相對貧窮的人就不能夠了。
-
53:43 - 53:47克:臉書聽眾泰勒有個很好的問題:
-
53:47 - 53:49「在《人類大歷史》的結尾,
-
53:49 - 53:51你說我們應該問:
-
53:51 - 53:53『我們想要要什麼呢?』
-
53:53 - 53:56請問你認為我們應該
想要要什麼呢?」 -
53:56 - 54:00尤:我認為我們應該是想要
想知道真相, -
54:00 - 54:03想明白現實真相。
-
54:03 - 54:08一般來說,我們想要的
只是去改變現實, -
54:08 - 54:12來迎合我們自己的慾望,
迎合我們的需求, -
54:12 - 54:16我想我們該先去了解這些。
-
54:16 - 54:19如果你以長期角度來覽觀歷史,
-
54:20 - 54:22你看到幾千年來,
-
54:22 - 54:26我們人類能不斷掌控
我們外在的世界, -
54:26 - 54:29而且試圖改造它來滿足我們的欲望;
-
54:29 - 54:32同時我們也控制了其它的動物,
-
54:32 - 54:34控制河流,控制森林,
-
54:34 - 54:37而且更截然的把它們改頭換面,
-
54:38 - 54:41引發出生態環境的破壞,
-
54:41 - 54:44但卻不能滿足我們。
-
54:44 - 54:48所以下一步,
就是要把我們目光向內廻轉, -
54:48 - 54:52而且告訴自己:
好,控制了外面世界 -
54:53 - 54:54不能真的滿足我們。
-
54:54 - 54:57我們現在該嘗試降服內在的世界。
-
54:57 - 54:59這是一個真正大的項目,
-
54:59 - 55:03一個在 21 世紀的科學和科技
和工業的項目── -
55:04 - 55:07試圖把我們內心世界馴服,
-
55:07 - 55:12研究如何去建造和生產
身體和大腦和思想。 -
55:12 - 55:17這些很可能就是 21 世紀
主要經濟產物。 -
55:17 - 55:20當人想到未來,很多時候會這樣想:
-
55:21 - 55:24「啊!我想要能夠控制
我的身體和我的大腦。」 -
55:25 - 55:27但我想這會是非常危險的。
-
55:27 - 55:30如果我們有從過去
歷史中學到一點教訓, -
55:31 - 55:34就是,沒錯,我們是有了操控力,
-
55:35 - 55:36但是因為我們並不確實了解
-
55:36 - 55:39我們生態系統的複雜性,
-
55:39 - 55:43所以我們今天正要面對
生態環境的崩潰。 -
55:43 - 55:48同樣如果我們現在就想操控
我們內心世界, -
55:48 - 55:50在沒有真的了解的情況下,
-
55:51 - 55:55尤其是沒能真正了解
我們思想系統之複雜性之前, -
55:55 - 55:59我們有可能會造成
類似內在的生態崩潰, -
56:00 - 56:03結果就是我們未來將要面對
一種思想系統的崩潰。 -
56:04 - 56:06克:我把所談的做個結論──
-
56:07 - 56:09現今政治,未來的科技,
-
56:09 - 56:11你剛才提出需要關注的事項──
-
56:12 - 56:14我的直覺,好像你本人不太樂觀。
-
56:15 - 56:16當你想到未來的時候,
-
56:16 - 56:18你好像很擔心的,
-
56:18 - 56:19是不是?
-
56:19 - 56:23但是如果個中真有一線希望,
-
56:23 - 56:26你說是什麼?
-
56:26 - 56:30尤:我專注在最危險的可能性,
-
56:30 - 56:33一部分是因為這是我的工作或責任,
-
56:33 - 56:35身為一個歷史學家或社會評論人。
-
56:35 - 56:39我是說,工業界只會談正面的,
-
56:40 - 56:43所以歷史學家、
哲學家和社會學家的責任, -
56:43 - 56:47是把這些新科技的潛在危險提出來。
-
56:48 - 56:50我所談的沒有一項是必定要發生的,
-
56:50 - 56:53科技本身並無既定性,
-
56:53 - 56:55你可以用同一樣的科技,
-
56:55 - 56:58來營造很不一樣的社會。
-
56:58 - 57:00如果你看 20 世紀,
-
57:00 - 57:03工業革命的科技發明,
-
57:03 - 57:06火車、電力和其它一切,
-
57:06 - 57:09可用來創造一個共產獨裁主義,
-
57:09 - 57:11或一個法西斯政權,
或一個自由民主政黨。 -
57:12 - 57:14火車沒有叫你用它來做什麼。
-
57:14 - 57:18同樣的,今天的人工智慧,
生物工程和一切其它的── -
57:19 - 57:22它們不會預定任何一個結果。
-
57:23 - 57:26人類可以面對挑戰。
-
57:26 - 57:28而我們最好的例子,
-
57:28 - 57:31人類能戰勝科技帶來的挑戰
-
57:32 - 57:33就是核武器。
-
57:33 - 57:36在 1940 年代後期,1950 年代,
-
57:36 - 57:38很多人都相信
-
57:39 - 57:43冷戰遲早會引發一場核武大災難,
-
57:43 - 57:44毀滅全人類文明。
-
57:45 - 57:46這沒有發生。
-
57:46 - 57:52反過來,核武驅使世界各地民族
-
57:53 - 57:57改變了手法去協調國際政治問題,
-
57:57 - 57:59為了去減低暴力發生。
-
58:00 - 58:03更有很多國家基本上已把戰爭
-
58:03 - 58:05從他們的政治工具包中拿掉了。
-
58:05 - 58:09這些國家已選擇不用戰爭手段
來追求它們的利益。 -
58:10 - 58:13不是全部國家,
但是很多已經是這樣了; -
58:13 - 58:17這可能就是最主要原因,
-
58:17 - 58:23為什麼國際暴力
從 1945 年來急劇降低了。 -
58:23 - 58:26在今天,我早前也說過,
自殺的人之數字 -
58:26 - 58:28多於在戰爭死亡的。
-
58:29 - 58:33所以我想這是個好的例子,
-
58:33 - 58:37就算面對著使人最駭怕的科技,
-
58:37 - 58:40人類也是能戰勝的,
-
58:40 - 58:43而且最終也能在其中挖出些寶。
-
58:43 - 58:47難題是,我們只有
極微小的誤差餘地, -
58:47 - 58:49如果我們出了錯,
-
58:49 - 58:53我們可能再沒有第二次機會了。
-
58:54 - 58:56克:這是很震撼的呼籲,
-
58:56 - 58:59我想我們也在這裡結束。
-
58:59 - 59:02在結束前,我想對在場聽眾
-
59:02 - 59:07和全球的 TED 社團,
及網上的觀眾說: -
59:07 - 59:10支持這系列的 TED Dialogues。
-
59:10 - 59:13如果你相信,像我們一樣的相信,
-
59:13 - 59:16我們需要尋找另類的交談,
-
59:16 - 59:18此時此刻比過往更迫切,
請協助我們完成這事。 -
59:18 - 59:20向其他人伸出手,
-
59:21 - 59:24嘗試跟你意見不同的人對話,
-
59:24 - 59:25了解他們,
-
59:25 - 59:27綜合多方意見,
-
59:27 - 59:30幫助我們找出最好的方法
去推展這論壇, -
59:31 - 59:33使我們能對今天正在世界
-
59:33 - 59:35發生的一切做出真實的貢獻。
-
59:36 - 59:39我相信每個人能活得更真實,
-
59:39 - 59:41更誠懇,更有參與感,
-
59:41 - 59:44對當今這些政治議題。
-
59:44 - 59:46這次成敗之差異是非常大的,
-
59:46 - 59:51所以幫助我們以
非常智慧來回應這些。 -
59:51 - 59:52尤瓦爾 · 哈拉瑞先生,謝謝。
-
59:53 - 59:54(掌聲)
- Title:
- 國家主義與全球主義:當今政治分界
- Speaker:
- 尤瓦爾 · 諾亞 · 哈拉瑞
- Description:
-
我們怎樣解讀今天政治的爭端呢?在這場充滿卓見,內涵恢弘的交談中,歷史學家尤瓦爾 · 哈拉瑞(Yuval Harari)把時下的動盪,套入視野更廣闊之背景中,以透視不斷發生的科技衝擊,氣候變遷,和網路媒體──甚至涉及到人類的共我認知和價值。這是我們準備推出之專題 TED Dialogues 之首集,希望能對激劇惡化的政治對抗尋找出一個理性的回應。請抽空(只一小時)共同參與哈拉瑞與 TED 總監克里斯·安德森這場精彩對話。
- Video Language:
- English
- Team:
closed TED
- Project:
- TEDTalks
- Duration:
- 01:00:08
![]() |
Regina Chu approv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Nationalism vs. globalism: the new political divide | |
![]() |
Regina Chu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Nationalism vs. globalism: the new political divide | |
![]() |
Regina Chu accep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Nationalism vs. globalism: the new political divide | |
![]() |
Regina Chu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Nationalism vs. globalism: the new political divide | |
![]() |
Regina Chu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Nationalism vs. globalism: the new political divide | |
![]() |
Regina Chu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Nationalism vs. globalism: the new political divide | |
![]() |
Regina Chu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Nationalism vs. globalism: the new political divide | |
![]() |
Regina Chu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Nationalism vs. globalism: the new political divi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