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斯.法伊勒:將敏捷開發方法應用在家庭
-
0:01 - 0:04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關於家庭的好消息。
-
0:04 - 0:06近50年來,「家庭」的意義
-
0:06 - 0:08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
0:08 - 0:10我們現在有透過再婚重組的家庭、有領養家庭、
-
0:10 - 0:13有獨立出來居住的核心家庭、
-
0:13 - 0:15有離婚後依然同住的家庭。
-
0:15 - 0:18雖然出現了那麼多變化,家庭還是變得更穩固。
-
0:18 - 0:21高達八成的人認為,他們現在所處的家庭
-
0:21 - 0:26跟他們成長的家庭一樣、或更加穩固。
-
0:26 - 0:28但同時,這裡又有一些壞消息。
-
0:28 - 0:30幾乎每一個人都被淹沒在
-
0:30 - 0:32家庭生活的混亂中
-
0:32 - 0:34我所認識的每一位家長,包括我自己
-
0:34 - 0:37總是感覺自己有解決不完的問題。
-
0:37 - 0:40當我們的孩子換完了牙,他們開始會發脾氣。
-
0:40 - 0:42當他們不再需要我們幫忙洗澡,
-
0:42 - 0:45我們開始要幫他們面對網路犯罪或同儕霸凌。
-
0:45 - 0:48現在,有更壞的消息要給大家。
-
0:48 - 0:51我們的孩子覺得我們失控了。
-
0:51 - 0:54《家庭與工作制度》的作者 Ellen Galinsky
-
0:54 - 0:56訪問了 1000 個孩子,問他們:「假設你可以實現
-
0:56 - 1:00一個關於你父母的願望,你會許甚麼願?」
-
1:00 - 1:02父母以為孩子會說,
-
1:02 - 1:05多花一點時間陪伴他們。 (笑聲)
-
1:05 - 1:08錯了。孩子們頭號的願望是什麼?
-
1:08 - 1:12他們希望父母別那麼累、能放輕鬆點。
-
1:12 - 1:14既然如此,我們可以怎樣轉變這種互動?
-
1:14 - 1:17我們有哪一些具體的事情可以減少壓力,
-
1:17 - 1:19讓家庭變得更親密,
-
1:19 - 1:24讓我們的小孩面對世界時有更好的準備?
-
1:24 - 1:27去年,我花了一年時間去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
1:27 - 1:30走訪了不同的地方,訪問了許多家庭跟專家學者
-
1:30 - 1:33從頂尖的談判專家、
-
1:33 - 1:37到華倫.巴菲特的金融家、到綠扁帽部隊的軍人。
-
1:37 - 1:41我嘗試找出快樂的家庭到底有什麼祕密
-
1:41 - 1:46我又能從中學到什麼來讓我的家庭也能更快樂?
-
1:46 - 1:48我想告訴你一個我遇見的家庭,
-
1:48 - 1:50我想他們給了我一些線索。
-
1:50 - 1:53一個星期天的早上 7 點鐘,
在美國愛達荷州的隱泉鎮 -
1:53 - 1:55Starr 家的六名成員已經聚在一起
-
1:55 - 1:59進行他們每星期的重點:家庭會議。
-
1:59 - 2:01Starr 家是一個很典型的美國家庭
-
2:01 - 2:04也有一些美國家庭的典型問題。
-
2:04 - 2:06父親大衛是一名電腦軟體工程師,母親埃莉諾是家庭主婦
-
2:06 - 2:09留在家中照顧四個 10 到 15 歲的孩子。
-
2:09 - 2:12其中一個孩子定期到城的另一端上數學課。
-
2:12 - 2:15另一個參加附近的長曲棍球隊。
-
2:15 - 2:18還有一個有自閉症,另一個則有過動症。
-
2:18 - 2:22埃莉諾說:「我們生活在一片混亂之中。」
-
2:22 - 2:25那麼這個家庭怎麼處理這一切?結果令人吃驚的。
-
2:25 - 2:28他們沒有向朋友或者親友求助,
-
2:28 - 2:30他們往大衛的職場找答案。
-
2:30 - 2:33大衛的軟體公司
正在導入先進的敏捷開發方法 -
2:33 - 2:36這種方法從日本的製造業傳出,
-
2:36 - 2:39流行在矽谷的許多新創公司。
-
2:39 - 2:42在敏捷開發方法中,人員被分成許多小組
-
2:42 - 2:45並且把工作切割成能在較短時間內完成的型態。
-
2:45 - 2:48因此不需要管理高層不停發號施令,
-
2:48 - 2:51小組能有效地自主管理自己。
-
2:51 - 2:54持續回應狀況,每天有更新進度的會議。
-
2:54 - 2:57每個星期作一次回顧。不停依情況調整計畫。
-
2:57 - 3:00大衛說當他們把這個系統帶進家裡面時,
-
3:00 - 3:04家庭會議特別能增加彼此的溝通,
-
3:04 - 3:06減少壓力,讓每個人更樂於
-
3:06 - 3:09參與「家庭」這個團隊。
-
3:09 - 3:12當太太和我開始採用上述家庭會議和其他技巧
-
3:12 - 3:16在我們當時 5 歲的雙胞胎女兒身上後,
-
3:16 - 3:20我們觀察到自從她們出生以來最大的改變。
-
3:20 - 3:22而能產生這種效果的家庭會議
-
3:22 - 3:25通常花不了 20 分鐘。
-
3:25 - 3:27什麼是敏捷方法? 它怎能應用在家庭?
-
3:27 - 3:29畢竟軟體開發與家庭是很不一樣的兩件事
-
3:29 - 3:321983年,Jeff Sutherland 是一名科技專業人員
-
3:32 - 3:34為新英格蘭的一所財務公司工作。
-
3:34 - 3:37他對當時軟體開發方式感到沮喪。
-
3:37 - 3:40當時大多採用瀑布式開發流程,對吧
-
3:40 - 3:43主管從上發號司令,透過沒有效率的行政流程
-
3:43 - 3:45指揮程式設計師,
-
3:45 - 3:47沒人直接諮詢程式設計師的意見。
-
3:47 - 3:50結果,83% 的計畫都以失敗告終。
-
3:50 - 3:52計畫完成時,軟體不是缺乏可用性、
-
3:52 - 3:55就是早就已經過時。
-
3:55 - 3:57Sutherland 想創造一個系統
-
3:57 - 4:01讓構思可以從下而上傳遞,而非總是往下滲透,
-
4:01 - 4:04而且可以在需要時隨時調整。
-
4:04 - 4:07他閱讀了過去 30 年的哈佛商業評論,
-
4:07 - 4:10偶然發現一篇 1986 年的文章
-
4:10 - 4:13題為「新, 新產品開發競賽」。
-
4:13 - 4:15裡面說商業的步調正在加快 --
-
4:15 - 4:17提醒你這可是在 1986 年 --
-
4:17 - 4:21能採取彈性作法才能成為最成功的公司。
-
4:21 - 4:23文章特別點出 TOYOTA 與 Canon
-
4:23 - 4:27把他們靈活又緊密的團隊比喻成橄欖球陣型。
-
4:27 - 4:30Sutherland 告訴我,他們當時一看到這篇文章,
-
4:30 - 4:32就知道「這正是我們要的」
-
4:32 - 4:35在 Sutherland 的系統裡,
-
4:35 - 4:38公司不把事情規劃成耗時兩年的龐大計畫。
-
4:38 - 4:39他們把事情分散成小塊來做。
-
4:39 - 4:41沒有單一工作需要超過兩周完成。
-
4:41 - 4:43他們不說:「現在躲起來埋頭工作,
-
4:43 - 4:46直到你們做出最新手機或是另一個社交網路。」
-
4:46 - 4:49而說:「你先做出一個可用的東西,
-
4:49 - 4:51然後拿出來讓大家討論,看看需不需要調整。」
-
4:51 - 4:55你能很快知道事情到底行不行得通。
-
4:55 - 4:58現在,敏捷方法已經在超過一百個國家被採用,
-
4:58 - 5:01甚至推入管理領域。
-
5:01 - 5:04無可避免地,人們開始吸收其中一些技巧
-
5:04 - 5:06並引入他們的家庭當中。
-
5:06 - 5:08你可以在部落格找到資料,還有人出版實用手冊。
-
5:08 - 5:10Sutherland 家的人甚至告訴我
-
5:10 - 5:12他們用敏捷方法過感恩節,
-
5:12 - 5:14他們安排了一個小組負責食物,
-
5:14 - 5:18一組佈置餐桌,一組在大門口迎接來賓。
-
5:18 - 5:21Sutherland 表示那是最令人滿意的感恩節。
-
5:21 - 5:24現在我們從家庭所面對的問題中挑一個,
-
5:24 - 5:27「早晨的瘋狂忙亂」,談談如何運用敏捷方法解決。
-
5:27 - 5:29重點是分工並完全負責(當責),
-
5:29 - 5:31成員使用「資訊輻射器」,
-
5:31 - 5:35也就是寫上每個人責任與進度的大片書寫板。
-
5:35 - 5:37Starr 家採取了這套方法,
-
5:37 - 5:38建立了一份晨間工作清單
-
5:38 - 5:42每一個小孩都要完成他們在清單上的工作。
-
5:42 - 5:44在我去探訪的早上,埃莉諾剛從樓上下來,
-
5:44 - 5:47她為自己倒了一杯咖啡,坐在一張斜背椅上,
-
5:47 - 5:48她坐在那裡,
-
5:48 - 5:51輕聲跟她每一個小孩子說話
-
5:51 - 5:53看著他們陸續下樓,
-
5:53 - 5:56小孩檢查自己的清單,做自己的早餐,
-
5:56 - 5:59再檢查清單,把自己的餐具放到洗碗機裡,
-
5:59 - 6:02接著檢查清單,完成餵寵物等各自該負責的工作。
-
6:02 - 6:04最後檢查清單,確認自己該帶的東西
-
6:04 - 6:07然後出門搭車。
-
6:07 - 6:11那是我見過最棒的家庭互動模式。
-
6:11 - 6:14當我努力地表示這永遠不會在我們家出現,
-
6:14 - 6:16我們的孩子需要督促,
-
6:16 - 6:17埃莉諾看著我。
-
6:17 - 6:19她說:「我以前也是這樣想,
-
6:19 - 6:21我告訴大衛:『不要在我的廚房裡搞你哪一套。』,
-
6:21 - 6:23但,我錯了。」
-
6:23 - 6:25我轉向大衛:「這是怎麼辦到的?」
-
6:25 - 6:28他說:「你不能低估這個的力量。」
-
6:28 - 6:29他接著做了一個打勾的動作。
-
6:29 - 6:31他說:「職場中,成年人都很喜歡它。
-
6:31 - 6:34小孩更覺得它妙極了。」
-
6:34 - 6:37那個星期,我們在家裡實行我們自己的晨間清單,
-
6:37 - 6:41它有效降低 50% 父母尖叫率。 (笑聲)
-
6:41 - 6:44但真正的改變,在我們舉行了家庭會議後才慢慢出現。
-
6:44 - 6:47跟隨敏捷方法的模式,我們問自己三個問題:
-
6:47 - 6:49在這個星期,家裡有甚麼事情做得很好?
-
6:49 - 6:53甚麼事情做得不好?我們下個星期要怎麼改善?
-
6:53 - 6:55每一個人都提出了建議,
-
6:55 - 6:57然後,我們挑了兩個來集中討論。
-
6:57 - 7:01突然之間,最美妙的話自我們女兒的嘴巴說出來。
-
7:01 - 7:04我們這個星期有什麼做得很好?
-
7:04 - 7:06「我們不再怕騎單車跌倒,我們自己舖床。」
-
7:06 - 7:09有什麼還需要改善?「我們的算數作業,
-
7:09 - 7:13或者是在門口要跟別人問好。」
-
7:13 - 7:16像很多父母,我們認為小孩有時候像百慕達三角一樣神秘。
-
7:16 - 7:19跟他們分享想法,往往有進無出,得不到回應,
-
7:19 - 7:20至少他們都沒有表達出來。
-
7:20 - 7:24家庭會議讓我們突然能夠接觸到他們內在的想法。
-
7:24 - 7:26但最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在我們開始討論
-
7:26 - 7:28「我們接下來這個星期要怎麼改善?」時。
-
7:28 - 7:30在敏捷方法裡的核心想法是
-
7:30 - 7:32團隊本質上是自己管理自己,
-
7:32 - 7:35這一條能在軟體開發上運作,竟然對小孩子也有效。
-
7:35 - 7:37我們的孩子很愛這個過程。
-
7:37 - 7:39所以,他們會提出很多很好的點子。
-
7:39 - 7:41「這個星期,我們要給五個訪客打招呼,
-
7:41 - 7:44在睡前多加十分鐘的閱讀。」
-
7:44 - 7:47「踢人的話,會失去一個月的所有甜點。」
-
7:47 - 7:49我們家的女孩曾是小霸王,
-
7:49 - 7:52我們以前必須不停矯正他們的行為。
-
7:52 - 7:54現在呢 -- 雖然很自然地,
-
7:54 - 7:57她們在會議上的承諾,與實際的表現會有落差 --
-
7:57 - 7:59但事實上這沒有關係。
-
7:59 - 8:02我們像是鋪設了某種地下電纜一般,
-
8:02 - 8:05幾年後終會發揮作用,照亮他們的世界。
-
8:05 - 8:07三年後,我們的女兒現在已經八歲了。
-
8:07 - 8:10我們還繼續舉行家庭會議。
-
8:10 - 8:15我太太認為這些會議是她當媽媽所擁有最寶貴的時刻。
-
8:15 - 8:17所以,我們到底學到了什麼?
-
8:17 - 8:192001年,敏捷方法 (Agile) 這個詞正式收錄進辭典
-
8:19 - 8:22當時 Jeff Sutherland 和一批系統設計師
-
8:22 - 8:26在猶他州見面,並一起寫下十二點敏捷開發方法的宣言。
-
8:26 - 8:29我想也是時候讓我們寫下家用敏捷方法的宣言。
-
8:29 - 8:33我從 Starr 家和一些我曾經碰面的家庭得到了一些意見。
-
8:33 - 8:35我提出三個重點。
-
8:35 - 8:39重點一:隨機應變。
-
8:39 - 8:41當我開始為人父,我發現
-
8:41 - 8:44我們會訂一些規矩,而且希望嚴格地執行。
-
8:44 - 8:48這假設了我們作父母的,可以預知有哪些問題會出現。
-
8:48 - 8:51事實上,我們並不能。
敏捷系統偉大的地方在於 -
8:51 - 8:53你建立了一個變動系統
-
8:53 - 8:56使你可以視情況馬上做出反應。
-
8:56 - 8:57就像他們在網路世界裡說的:
-
8:57 - 9:00如果六個月來你都在做同一件事情,
-
9:00 - 9:02這表示你做錯了。
-
9:02 - 9:05父母親可以從中學到很多事情。
-
9:05 - 9:08對我來說,「隨機應變」有更深的意義。
-
9:08 - 9:10我們一定要打破一個根深蒂固的想法
-
9:10 - 9:13認為我們只能在家裡面嘗試
-
9:13 - 9:16那些來自精神科醫師、大師
-
9:16 - 9:18或其他家庭關係專家們的意見。
-
9:18 - 9:21事實上,他們的想法都過時了,
-
9:21 - 9:23相反的,其它領域有很多新想法
-
9:23 - 9:26可以讓小組和團隊有效地運作。
-
9:26 - 9:27讓我們舉一些例子。
-
9:27 - 9:31我們拿一般家庭最大的問題來講一下:家庭晚餐。
-
9:31 - 9:33每一個人都知道,跟你的小孩一起晚餐
-
9:33 - 9:35對小孩很重要。
-
9:35 - 9:38不過,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這實在困難。
-
9:38 - 9:40我曾遇見的一位新紐奧良的著名廚師卻說,
-
9:40 - 9:43「沒問題,我只需要調整我們家庭聚餐時間就行。
-
9:43 - 9:45沒辦法出席家庭晚餐?
-
9:45 - 9:48改成家庭早餐如何,也可以在睡前來個點心時間。
-
9:48 - 9:51或是把星期天的聚餐變得更重要。」
-
9:51 - 9:54事實上,最近一些調查也在支持他的說法。
-
9:54 - 9:57研究發現,在家庭聚餐的場合裡,
-
9:57 - 9:59只有 10 分鐘能發揮功用。
-
9:59 - 10:03其它時間只充斥「手肘離開桌子」與「遞蕃茄漿給我」。
-
10:03 - 10:05所以你可以找出 10 分鐘的時間好好經營,
-
10:05 - 10:08不管用哪個時段,效果會一樣好。
-
10:08 - 10:11彈性調整家庭聚餐時間,就是所謂的隨機應變。
-
10:11 - 10:13有一個環境心理學家告訴我,
-
10:13 - 10:17「若你坐在一張堅硬的椅子上,
-
10:17 - 10:18你也會變得比較生硬。
-
10:18 - 10:22如果你坐在一張舒服的椅子上,你會容易敞開心胸。」
-
10:22 - 10:24她還告訴我:「你在教導你的孩子的時候,
-
10:24 - 10:26坐在一張挺直但舒服的椅子上,
-
10:26 - 10:28你們的對話會進行得更順利。」
-
10:28 - 10:32我太太和我會在討論嚴肅話題時,調整我們的座位
-
10:32 - 10:35因為我慣有的座位較高,會顯得強勢。
-
10:35 - 10:38調整座位,也是所謂的隨機應變。
-
10:38 - 10:41重點在於有很多我們尚未知道的好點子。
-
10:41 - 10:44父母要能夠結合這些新想法才行。
-
10:44 - 10:46因此,重點一:隨機應變。
-
10:46 - 10:51保持彈性、開放,讓最好的想法發揮作用。
-
10:51 - 10:55重點二:授權你的小孩自主。
-
10:55 - 10:58父母親的本能是下指令給小孩。
-
10:58 - 11:00這樣比較簡單,而且坦白說, 我們通常都是對的。
-
11:00 - 11:02這也是為何家庭最終比其它系統更傾向
-
11:02 - 11:05形成瀑布式管理的原因之一。
-
11:05 - 11:07但我們學到最大的一個教訓就是
-
11:07 - 11:10盡量改變家庭由上而下指揮的模式。
-
11:10 - 11:14讓孩子們在成長中掌控自己。
-
11:14 - 11:16昨天,我們又像平常一樣舉行家庭會議,
-
11:16 - 11:19我們對情緒過度這件事情上投了票。
-
11:19 - 11:22我們說「好,我們規定一個獎勵和一個懲罰,好嗎?」
-
11:22 - 11:27其中一個女兒提出,每個禮拜有五分鐘過度反應的時間。
-
11:27 - 11:28我們覺得這不錯。
-
11:28 - 11:30但另外一個女兒進一步改進系統。
-
11:30 - 11:33她說「那我應該要一次5分鐘的還是
-
11:33 - 11:3710次30秒的情緒過度?」
-
11:37 - 11:39我喜歡這主意。你可以自由分配你的額度。
-
11:39 - 11:41「好!那關於懲罰的部分呢?」
-
11:41 - 11:46「若我們以15分鐘的情緒過度時間作限
-
11:46 - 11:49超過這個限制每一分鐘,處罰一個伏地挺身。」
-
11:49 - 11:53你看,這是她們願意接受的方式,也不寬縱。
-
11:53 - 11:56這樣,父母的權威可以保留。
-
11:56 - 11:58但我們需要讓她們有學習獨立的空間,
-
11:58 - 12:01這應該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
12:01 - 12:03今天晚上,當我要出門來參加這個聚會時,
-
12:03 - 12:05我其中的一個女兒開始尖叫起來。
-
12:05 - 12:07另外一個開始說,「情緒過度!情緒過度!」”
-
12:07 - 12:10並且開始點算時間,十秒鐘之內尖叫就停止了。
-
12:10 - 12:14對我來說,這是 Agile 奇蹟的見證。
-
12:14 - 12:16(笑聲)(掌聲)
-
12:16 - 12:21順帶一提,研究也支持此一觀點。
-
12:21 - 12:24讓孩子計畫自己的目標、設定每個星期行程,
-
12:24 - 12:28並且自我評估成果,能增強他們大腦額葉皮層的發展,
-
12:28 - 12:33也讓他們更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
12:33 - 12:36重點是,要讓孩子們在他們自己努力下成功,
-
12:36 - 12:39當然,有時候,也在他們自己的努力下失敗。
-
12:39 - 12:41我曾跟一位華倫.巴菲特的金融家談話,
-
12:41 - 12:43他指責我不讓孩子
-
12:43 - 12:46嘗試管理自己的零用錢。
-
12:46 - 12:47我回答:如果他們亂花呢?
-
12:47 - 12:50他說,「這堂課在只有 6 美金零用錢的時候學,
-
12:50 - 12:53總比在年薪六萬美金,
-
12:53 - 12:56或是繼承六百萬遺產的時候學來得好」
-
12:56 - 12:58總歸一句話,授權你的孩子自主。
-
12:58 - 13:03重點三: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
13:03 - 13:07保持彈性是好的,但我們還是需要有基礎。
-
13:07 - 13:09《從優秀到卓越》的作者柯林斯
-
13:09 - 13:12告訴我一件事情,任何成功的組織
-
13:12 - 13:13都有兩個共同點:
-
13:13 - 13:16他們有核心理念,同時刺激發展。
-
13:16 - 13:19Agile 在刺激發展這一點上效果卓越,
-
13:19 - 13:22但我不斷被提醒,必須注意保留核心理念。
-
13:22 - 13:24怎樣才能做到?
-
13:24 - 13:26Collins 引導我們進行一項
-
13:26 - 13:29很多企業也進行的活動 -- 定義使命 (mission)
-
13:29 - 13:31並且界定核心價值。
-
13:31 - 13:35他帶領我們創立我們的「家庭宗旨」。
-
13:35 - 13:37我們等於進行了個家庭版的企業反思。
-
13:37 - 13:39我們舉行了一個睡衣派對。
-
13:39 - 13:43我負責爆米花。實際上我燒壞第一個,弄了兩次才成功。
-
13:43 - 13:44我太太買了活動掛圖。
-
13:44 - 13:47我們的對話很棒,像是,對我們來說什麼是重要的?
-
13:47 - 13:49甚麼是我們堅持的價值?
-
13:49 - 13:50最後,我們總結了 10 條宣言。
-
13:50 - 13:52-- 我們喜歡旅行,不是遊客。
-
13:52 - 13:56-- 我們不喜歡困境。我們喜歡解決問題。
-
13:56 - 13:59再強調一次,研究顯示父母應該
-
13:59 - 14:02少花時間擔心正錯誤行為
-
14:02 - 14:05而專注在鼓勵孩子們的正面行為,
-
14:05 - 14:09少擔心不好的時刻,積極建立好時光。
-
14:09 - 14:12家庭宗旨是個很好的工具
-
14:12 - 14:14能界定你做的哪些是對的。
-
14:14 - 14:16幾個星期後,我們收到學校的電話。
-
14:16 - 14:18我們的一個女兒與人發生了爭執。
-
14:18 - 14:21我們突然開始擔心,如果我們的女兒是個惡棍怎麼辦?
-
14:21 - 14:22我們但是並不知道要怎麼辦,
-
14:22 - 14:23所以我們把她叫到了我的書房。
-
14:23 - 14:25家庭宗旨就掛在牆上,
-
14:25 - 14:28我的妻子問,「這個情況可能違反了哪條宗旨?」
-
14:28 - 14:31我們的女兒看了一下列表,說,
-
14:31 - 14:33「團結眾人?」
-
14:33 - 14:36對話就這樣順利的開始了。
-
14:36 - 14:38另外一個說故事的方法
-
14:38 - 14:41是告訴你的孩子他們從哪裡來。
-
14:41 - 14:44艾默理大學的研究員給了孩子們一個簡單的
-
14:44 - 14:46「你知道什麼」的測試。
-
14:46 - 14:48-- 你知道你的祖父祖母在哪裡出生嗎?
-
14:48 - 14:50-- 你知道你父母在哪裡上的高中嗎?
-
14:50 - 14:52-- 你知道你的家庭成員中
-
14:52 - 14:56誰有過困難時期,生病了又戰勝了病魔?
-
14:56 - 15:00那些在這個測試得到最高分的孩子們
-
15:00 - 15:04有最強的自信,也更自覺能控制自己的生活。
-
15:04 - 15:07這個「你知道什麼」測試用以預測
-
15:07 - 15:10心理健康和幸福相當準確。
-
15:10 - 15:12這個研究的作者告訴我,
-
15:12 - 15:16這些感覺到自己是更大的故事裡的一部分的孩子們
-
15:16 - 15:19有更強的自信。
-
15:19 - 15:22所以我最後一個重點是,講述你的故事。
-
15:22 - 15:26花一些時間多講幾次你的家庭愉快的故事
-
15:26 - 15:29和怎樣克服困難的故事。
-
15:29 - 15:31如果你的孩子能得到這個快樂的論述,
-
15:31 - 15:37你就給了他們讓自己活得更快樂的工具。
-
15:37 - 15:39我十幾歲的時候第一次讀《安妮.卡列尼娜》
(俄國文豪托爾斯泰作品) -
15:39 - 15:41在她著名的開端句子裡寫著,
-
15:41 - 15:43「所有開心的家庭都很像。
-
15:43 - 15:47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
15:47 - 15:51當我第一次讀到這個,我想,「這沒道理。
-
15:51 - 15:54開心的家庭當然不會一樣。」
-
15:54 - 15:56當我開始這個計畫的時候,
-
15:56 - 15:59我的想法開始改變。
-
15:59 - 16:01近期的學術研究讓我們第一次
-
16:01 - 16:04能夠辨別出成功家庭
-
16:04 - 16:07普遍具備的要素。
-
16:07 - 16:09我今天只談到了三點:
-
16:09 - 16:14隨機應變、授權你的小孩、講述你的故事。
-
16:14 - 16:19這麼多年後,可不可以說托爾斯泰是對的?
-
16:19 - 16:22答案,我相信,是可以。
-
16:22 - 16:25當列夫.托爾斯泰五歲大的時候,
-
16:25 - 16:26他的哥哥尼古拉來到他面前
-
16:26 - 16:29說他有一個有關全世界的快樂的祕密
-
16:29 - 16:32那是一根小小的綠色魔棒,它藏在
-
16:32 - 16:35他們俄羅斯莊園附近的深谷裡。
-
16:35 - 16:40如果可以找到那一枝綠色魔棒,全人類都會變的很快樂。
-
16:40 - 16:45托爾斯泰便一直在尋找這個綠色魔棒,但始終沒有找到
-
16:45 - 16:50甚至,他要求要葬在那個他認為是埋藏地的深谷
-
16:50 - 16:54至今,他依然躺在那裡,被一塊綠草如茵的草地覆蓋著。
-
16:54 - 16:57我被這個故事深深的打動了
-
16:57 - 16:59我學到的是:
-
16:59 - 17:02我們不能找到快樂,
-
17:02 - 17:05有些時候,我們得去創造快樂。
-
17:05 - 17:08差不多每一個看過運作良好組織的人
-
17:08 - 17:11都會得到類似這樣的結論。
-
17:11 - 17:13偉大並不會因情況改變。
-
17:13 - 17:16它是一個選擇。
-
17:16 - 17:19你不需要做一些很大的計畫,也不需要瀑布式運作。
-
17:19 - 17:22你只需要一步一步的慢慢來,
-
17:22 - 17:24累積小的成功經驗,
-
17:24 - 17:27朝向這一枝綠色魔棒走去。
-
17:27 - 17:30最後,為各位總結最重要的一課。
-
17:30 - 17:34什麼是快樂家庭的祕密?就是「不斷嘗試」!
-
17:34 - 17:38(掌聲)
- Title:
- 布鲁斯.法伊勒:將敏捷開發方法應用在家庭
- Speaker:
- Bruce Feiler
- Description:
-
布魯斯.法伊勒(Bruce Feiler)有一個激進的想法:利用敏捷方式處理現代家庭生活所帶來的壓力。受到敏捷軟體發展方法的啟發,法伊勒介紹的家庭實踐包括鼓勵靈活性,從下向上提供想法,時常聆聽意見和分配責任歸屬。包括一個令人驚奇的特點:讓孩子們自己選擇懲罰方式。
- Video Language:
- English
- Team:
closed TED
- Project:
- TEDTalks
- Duration:
- 18:00
![]() |
Coco Shen approv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gile programming -- for your family | |
![]() |
Coco Shen commented on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gile programming -- for your family | |
![]() |
Coco Shen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gile programming -- for your family | |
![]() |
Coco Shen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gile programming -- for your family | |
![]() |
Scripter Huang accep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gile programming -- for your family | |
![]() |
Scripter Huang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gile programming -- for your family | |
![]() |
Scripter Huang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gile programming -- for your family | |
![]() |
Scripter Huang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gile programming -- for your fami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