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会上错误信息的当 - 约瑟夫 · 艾萨克
-
0:07 - 0:111901 年,大卫·哈尼格
(David Hänig)发表的一篇论文 -
0:11 - 0:14永远地改变了我们对味觉的理解。
-
0:14 - 0:18从他的研究中诞生了
我们现在所谓的“味觉图”: -
0:18 - 0:22一张把舌头划分为
四个独立区域的示意图。 -
0:22 - 0:24根据这张示意图,
-
0:24 - 0:27舌尖的受体捕捉甜味,
-
0:27 - 0:30舌根检测苦味,
-
0:30 - 0:35舌头两侧的受体则
捕捉咸味和酸味。 -
0:35 - 0:38自发明以来,
味觉图被陆续刊登在了 -
0:38 - 0:40各类教科书和报纸上。
-
0:40 - 0:44这张图唯一的问题是——
它是错误的。 -
0:44 - 0:47事实上,它甚至没有准确地代表
-
0:47 - 0:50哈尼格原本的发现。
-
0:50 - 0:53味觉图是个常见的错误观念——
-
0:53 - 0:56虽然广为人信,
大体上却是不准确的。 -
0:56 - 0:59那么,像这样的
错误观念是从哪来的? -
0:59 - 1:03虚假信息又为什么
能让人如此轻易地信以为真? -
1:03 - 1:07的确,味觉图的旅程
是从大卫 · 哈尼格开始的。 -
1:07 - 1:11哈尼格在莱比锡大学的学位论文中
-
1:11 - 1:16分析了舌头各部位
对四种基本味道的敏感度。 -
1:16 - 1:20他用蔗糖测甜味,
用硫酸奎宁测苦味, -
1:20 - 1:24用盐酸测酸味,
用盐测咸味。 -
1:24 - 1:29哈尼格用这些刺激
来比较被试者舌头各处的 -
1:29 - 1:31味觉阈值的差异。
-
1:31 - 1:35他希望能更好地理解
影响这四种味觉的 -
1:35 - 1:36生理机制,
-
1:36 - 1:39而他的数据显示,舌头各部位
-
1:39 - 1:43对每种味道的敏感度
确实存在差异。 -
1:43 - 1:47对甜味最敏感的是舌尖;
-
1:47 - 1:52对苦味最敏感的是舌根;
咸味在这个区域最强, -
1:52 - 1:55而酸味则在舌头两侧的中间。
-
1:55 - 1:57但是哈尼格谨慎地指出了,
-
1:57 - 2:01舌头的各个部位
都能尝出所有的味道, -
2:01 - 2:07而且他所划分出的区域之间
敏感度差异非常小。 -
2:07 - 2:09就如其它很多错误观念一样,
-
2:09 - 2:12味觉图是最初来源的一种曲解,
-
2:12 - 2:16然而这种曲解的性质
可能存在差异。 -
2:16 - 2:19有些错误观念是由谣言组成的——
-
2:19 - 2:23刻意设计出来
以误导人们的虚假信息。 -
2:23 - 2:27但包括味觉图在内的很多错误观念
-
2:27 - 2:30围绕的是错误信息——
因无意的失实 -
2:30 - 2:35导致的错误或误导性信息。
-
2:35 - 2:39最常见的错误信息是由
差错和人为失误造成的, -
2:39 - 2:42但是导致错误观念的具体错误
-
2:42 - 2:45可以有惊人的多样性。
-
2:45 - 2:46在味觉图的例子里,
-
2:46 - 2:49哈尼格的学位论文是用德语写的,
-
2:49 - 2:54意味着能真正读懂这篇文章的
只有精通德语、 -
2:54 - 2:57且熟知哈尼格的
学术细分领域的人。 -
2:57 - 3:02这开启了一场传话游戏,
每次和外行人士分享时, -
3:02 - 3:05哈尼格的研究都会改头换面。
-
3:05 - 3:08他的学位论文发表后不到十年,
-
3:08 - 3:10报纸已经在错误地坚称,
-
3:10 - 3:16实验能够证明
舌根完全感受不到甜味。 -
3:16 - 3:19导致味觉图广为流传的
第二个罪魁祸首 -
3:19 - 3:22是被哈尼格的研究启发的图像。
-
3:22 - 3:271912 年,一张简略版的
味觉图出现在了报纸上, -
3:27 - 3:29报道小心翼翼地描述了
-
3:29 - 3:32味觉和嗅觉研究背后的一些奥秘。
-
3:32 - 3:36这篇报道的插图
在舌头上标注了明确标签, -
3:36 - 3:40简化了哈尼格
更加复杂的原始图解。 -
3:40 - 3:45这幅平易近人的图像的变体
被反复引用, -
3:45 - 3:49但往往没有注明来源,
也没有对哈尼格的研究有些微斟酌。 -
3:49 - 3:53最终,这幅图像传到了
教科书和教室里, -
3:53 - 3:58被当成我们如何体验味觉的真相。
-
3:58 - 4:01但也许对这个错误观念
贡献最大的因素 -
4:01 - 4:04是它叙事的简单性。
-
4:04 - 4:05在很多方面,
-
4:05 - 4:10味觉图满足了我们对
用明晰的故事讲述身边世界的渴望—— -
4:10 - 4:15然而这一特质在时而繁杂的
科学领域中却时有缺失。 -
4:15 - 4:16举个例子,
-
4:16 - 4:21甚至连味觉的种类
也比哈尼格所提到的更加复杂。 -
4:21 - 4:27旨味(umami)——又称鲜味——
如今被认为是第五种基本味道, -
4:27 - 4:30还有很多人仍在辩论
其他味道是否存在: -
4:30 - 4:34比如脂肪味、碱味、
金属味、水味等。 -
4:34 - 4:36一旦我们听到一个好故事,
-
4:36 - 4:40想要改变看待它的方式是很难的——
-
4:40 - 4:42哪怕有新的证据摆在面前。
-
4:42 - 4:45所以下次看见一张简便图表,
-
4:45 - 4:48或读了一个惊人轶事时,
[ “狗没法向上看!”] -
4:48 - 4:50请尝试保持一个健康的怀疑态度——
-
4:50 - 4:54因为错误观念
会在你舌头上的每个角落 -
4:54 - 4:56留下一种苦涩的味道。
- Title:
- 为什么人们会上错误信息的当 - 约瑟夫 · 艾萨克
- Speaker:
- 约瑟夫 · 艾萨克
- Description:
-
观看完整课程: https://ed.ted.com/lessons/why-people-fall-for-misinformation-joseph-isaac
在 1901 年, 大卫 · 哈尼格(David Hänig)发表了一篇论文,从中诞生了我们今天所知的味觉图:一张把舌头划分为四个独立区域的示意图。此后,它被刊登在了教科书和报纸上。唯一的问题是:这张图是错误的。这样的错误观念是如何传播的,为什么虚假信息能让人如此轻易地信以为真?约瑟夫 · 艾萨克(Joseph Isaac)将带我们潜入错误信息的世界。
课程:约瑟夫 · 艾萨克,执导:CUB 动画(CUB Animation)。
- Video Language:
- English
- Team:
closed TED
- Project:
- TED-Ed
- Duration:
- 04:57
![]() |
Yolanda Zhang edited Chinese, Simplified subtitles for Why people fall for misinformation | |
![]() |
Yolanda Zhang approved Chinese, Simplified subtitles for Why people fall for misinformation | |
![]() |
Yolanda Zhang edited Chinese, Simplified subtitles for Why people fall for misinformation | |
![]() |
Wanting Zhong accepted Chinese, Simplified subtitles for Why people fall for misinformation | |
![]() |
Wanting Zhong edited Chinese, Simplified subtitles for Why people fall for misinformation | |
![]() |
Wanting Zhong edited Chinese, Simplified subtitles for Why people fall for misinformation | |
![]() |
Wanting Zhong edited Chinese, Simplified subtitles for Why people fall for misinformation | |
![]() |
Wanting Zhong edited Chinese, Simplified subtitles for Why people fall for mis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