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靈活軟式機器人的巨大潛力

  • 0:02 - 0:03
    機器人,
  • 0:03 - 0:05
    能夠編寫程式以最少出錯的次數
  • 0:05 - 0:08
    讓機器人完成數百萬次相同的任務,
  • 0:09 - 0:11
    但對我們人類來說相當困難,對吧?
  • 0:11 - 0:14
    看它們工作,可能令人印象很深刻。
  • 0:14 - 0:16
    看它們。
  • 0:16 - 0:17
    我可以連看幾個小時。
  • 0:18 - 0:19
    不是嗎?
  • 0:19 - 0:22
    不太令人印象深刻的是
  • 0:22 - 0:25
    如果這些機器人到了工廠外,
  • 0:25 - 0:29
    和這裡全然已知和測量過的
    環境不一樣,
  • 0:29 - 0:33
    即使做個簡單、無須太精密的任務,
  • 0:33 - 0:35
    可能會這樣。
  • 0:35 - 0:38
    我是說,開一扇門無須太精密。
  • 0:38 - 0:39
    (笑聲)
  • 0:39 - 0:41
    或者測量中的一個小錯誤,
  • 0:41 - 0:43
    使它錯過了閥門,就這樣,完了。
  • 0:43 - 0:44
    (笑聲)
  • 0:44 - 0:47
    大多數時候沒有辦法恢復。
  • 0:48 - 0:49
    為什麼呢?
  • 0:49 - 0:51
    多年來,
  • 0:51 - 0:54
    機器人的設計強調速度和精密度,
  • 0:54 - 0:57
    轉化成為非常具體的架構。
  • 0:57 - 0:59
    如果拿一隻機器手臂,
  • 0:59 - 1:01
    用的是一套很明確的剛性鏈接
  • 1:01 - 1:03
    和被稱為執行器的機電,
  • 1:04 - 1:05
    移動關節周圍的鏈接。
  • 1:05 - 1:07
    在這機器人結構裡
  • 1:07 - 1:09
    周圍的環境必須被完美地測量,
  • 1:09 - 1:11
    周圍有什麼,
  • 1:11 - 1:13
    也必須完美地編寫
  • 1:13 - 1:16
    每個機器人關節動作的指令,
  • 1:16 - 1:19
    因為一個小錯誤可能會
    導致非常大的錯誤,
  • 1:19 - 1:22
    可能損毀東西;
  • 1:22 - 1:24
    或者,如果那東西比較硬,
    就會損毀機器人。
  • 1:24 - 1:26
    讓我們來談一會兒,
  • 1:26 - 1:30
    不要考慮這些機器人的腦
  • 1:30 - 1:32
    或它的程式寫得多仔細,
  • 1:32 - 1:34
    而是看它們的身體。
  • 1:35 - 1:37
    身體顯然有點不對勁,
  • 1:38 - 1:41
    因為使機器人精確和強大的因素
  • 1:41 - 1:45
    也使它們在現實世界中
    危險和沒效率,
  • 1:45 - 1:47
    因為它們的身體不能變形,
  • 1:47 - 1:51
    也無法更適應
    與真實世界的相互作用。
  • 1:51 - 1:54
    因此反向思考,
  • 1:54 - 1:57
    比周圍的其他事物更柔軟。
  • 1:58 - 2:03
    也許你認為柔軟就辦不了事。
  • 2:03 - 2:04
    或許吧。
  • 2:04 - 2:07
    然而,大自然告訴我們的恰恰相反。
  • 2:07 - 2:09
    例如,在海底,
  • 2:09 - 2:11
    在數千磅的靜水壓力下,
  • 2:12 - 2:14
    完全柔軟的動物能移動,
  • 2:14 - 2:17
    也能與比牠硬的物體相互作用。
  • 2:18 - 2:21
    牠帶著這個椰子殼走來走去,
  • 2:21 - 2:23
    牠的觸手靈活,
  • 2:23 - 2:26
    既是腳,也是手。
  • 2:26 - 2:30
    很顯然,章魚能開罐。
  • 2:32 - 2:34
    令人印象深刻,對吧?
  • 2:36 - 2:40
    但顯然,牠辦得到不僅由於腦,
  • 2:40 - 2:42
    也由於身體。
  • 2:42 - 2:47
    這是個明顯,也許最明顯
  • 2:47 - 2:48
    展現智能的例子,
  • 2:48 - 2:52
    一種生物具有的智能。
  • 2:52 - 2:53
    我們都有。
  • 2:53 - 2:57
    我們的身體、形狀、材質和結構,
  • 2:57 - 3:00
    在做動作時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 3:00 - 3:06
    因為我們符合環境,
  • 3:06 - 3:08
    因此能在各種情況下成功,
  • 3:08 - 3:11
    無需提前計劃或計算。
  • 3:11 - 3:14
    那為什麼不把這些展現的身體智能
  • 3:14 - 3:16
    放入機器人,
  • 3:16 - 3:17
    讓它們擺脫
  • 3:17 - 3:20
    過度依賴計算和感知的工作呢?
  • 3:21 - 3:24
    為了做到這一點,
    我們可以遵循自然的戰略;
  • 3:24 - 3:26
    因為演化過程中的機器
  • 3:26 - 3:31
    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設計得非常好。
  • 3:31 - 3:35
    容易注意到大自然常用軟質的材料,
  • 3:35 - 3:38
    很少用堅硬的材料。
  • 3:38 - 3:42
    這就是在「軟式機器人」
  • 3:42 - 3:44
    這個新的機器人技術領域裡做的。
  • 3:44 - 3:48
    主要的目標不是製造超精密的機器,
  • 3:48 - 3:50
    因為我們已經有了;
  • 3:50 - 3:55
    而是要讓機器人能夠面對
    現實世界中的意外情況,
  • 3:55 - 3:56
    能夠走出去。
  • 3:56 - 4:00
    要讓機器人柔軟
    先要讓的它的身體柔順,
  • 4:00 - 4:05
    用可承受大變形的材料或結構構成,
  • 4:05 - 4:07
    不用剛性的連接。
  • 4:07 - 4:11
    其次,用分佈式驅動來移動它們,
  • 4:11 - 4:16
    必須不斷地控制
    這種變形身體的形狀,
  • 4:16 - 4:19
    這種變形身體
    有很多連接和關節的效果,
  • 4:19 - 4:22
    但沒有任何僵硬的結構。
  • 4:22 - 4:25
    可以想像建造軟式機器人
    是個非常不一樣的過程,
  • 4:25 - 4:28
    不是用鏈接、齒輪、
    螺絲的僵硬機器人,
  • 4:28 - 4:30
    必須以一種非常明確的方式結合。
  • 4:31 - 4:32
    做軟式機器人
  • 4:32 - 4:36
    大多時候只需從頭開始建造執行器,
  • 4:36 - 4:38
    但是將柔性的材料
  • 4:38 - 4:40
    塑造成會回應特定輸入的形式。
  • 4:41 - 4:43
    例如在這裡,
  • 4:43 - 4:46
    如果用剛性的鏈接和關節,
  • 4:46 - 4:49
    結構將會相當複雜;
  • 4:49 - 4:52
    而(軟式結構)這裡只需一個輸入,
  • 4:52 - 4:53
    例如氣壓。
  • 4:54 - 4:57
    讓我們看一些軟式機器人的酷例子。
  • 4:58 - 5:02
    這裡有個哈佛大學開發的
    可愛的小伙子,
  • 5:02 - 5:07
    由身體上施加的壓力波而行走;
  • 5:07 - 5:10
    並且靈活到可以在低矮的橋下潛行,
  • 5:10 - 5:11
    一直走,
  • 5:11 - 5:15
    一直走,然後有些不同。
  • 5:15 - 5:18
    這是個極為初步的原型,
  • 5:18 - 5:21
    還有個配有電源板的進階版,
  • 5:21 - 5:27
    能實際在現實世界面對面交流,
  • 5:27 - 5:28
    例如汽車開過它的身旁,
  • 5:30 - 5:32
    它繼續向前走。
  • 5:32 - 5:33
    它真可愛。
  • 5:33 - 5:35
    (笑聲)
  • 5:35 - 5:39
    還有機器魚,像真魚一樣游在水中,
  • 5:39 - 5:42
    只因它有柔軟的尾巴,
  • 5:42 - 5:44
    用靜止空氣壓來分佈式驅動它。
  • 5:44 - 5:45
    是麻省理工學院做的。
  • 5:45 - 5:48
    當然,我們還有機器章魚。
  • 5:48 - 5:52
    實際上是軟式機器人
    這新領域開發的第一批專案之一。
  • 5:52 - 5:54
    這裡看得到人造的觸手,
  • 5:54 - 5:59
    實際上他們造了
    帶有幾隻觸手的整個機器,
  • 5:59 - 6:02
    可以把它扔進水中,
  • 6:02 - 6:06
    它可以四處走動,
  • 6:06 - 6:09
    以不同於硬式機器人的
    方式在水裡探索,
  • 6:09 - 6:13
    這對珊瑚礁等微妙環境非常重要。
  • 6:13 - 6:14
    讓我們回到地面。
  • 6:14 - 6:16
    這裡看得到史丹佛大學的同事
  • 6:16 - 6:20
    正開發的機器人的圖。
  • 6:20 - 6:22
    相機固定在頂部。
  • 6:22 - 6:23
    這機器人很特別,
  • 6:23 - 6:26
    因為用氣壓,它向上長,
  • 6:26 - 6:29
    而身體的其餘部分
    維持與環境的緊密接觸。
  • 6:29 - 6:32
    它的靈感來自於植物,不是動物,
  • 6:32 - 6:35
    植物以類似的方式生長,
  • 6:35 - 6:38
    因此能面對各式各樣的狀況。
  • 6:39 - 6:41
    我是生物醫學工程師,
  • 6:41 - 6:44
    我最喜歡醫學領域的應用,
  • 6:45 - 6:49
    難以想像還有更為緊密的
    與人體的相互作用,
  • 6:49 - 6:51
    除非實際進入人體的內部,
  • 6:51 - 6:54
    例如,執行微創手術。
  • 6:55 - 6:58
    在此機器人能對外科醫師很有幫助,
  • 6:58 - 7:03
    因為醫師們必須使用小孔
    和直的器械進入人體,
  • 7:03 - 7:06
    這些器械必須在很不確定的環境中
  • 7:06 - 7:08
    與非常微妙的結構相互作用,
  • 7:08 - 7:10
    且必須安全地進行。
  • 7:10 - 7:12
    將相機帶入身體內部,
  • 7:12 - 7:15
    將外科醫師的眼睛帶入手術區域
  • 7:15 - 7:18
    如果用剛性棒可能極具挑戰,
  • 7:18 - 7:20
    像傳統的內視鏡之類的。
  • 7:21 - 7:23
    我與以前在歐洲的研究小組一起
  • 7:23 - 7:26
    開發這款手術用的軟式照相機器人,
  • 7:26 - 7:30
    與傳統的內視鏡很不同,它能移動,
  • 7:30 - 7:33
    這要歸功於模塊的靈活性,
  • 7:33 - 7:38
    可以向各個方向彎曲或伸長。
  • 7:38 - 7:40
    實際上,外科醫師用這種方法
  • 7:40 - 7:43
    從不同的角度
    觀察其他儀器進行的操作,
  • 7:43 - 7:47
    無須分心去在乎觸及了什麼。
  • 7:47 - 7:51
    在這裡看得到軟式機器人在行動,
  • 7:51 - 7:54
    它進入體內,
  • 7:54 - 7:57
    這是一具模擬的人體,
    不是真正的人體。
  • 7:57 - 7:58
    它四處走動。
  • 7:58 - 8:00
    有個燈,
  • 8:00 - 8:03
    因為體內通常沒亮光。
  • 8:03 - 8:04
    最好沒有。
  • 8:04 - 8:07
    (笑聲)
  • 8:07 - 8:12
    但有時候,甚至可以
    用單針完成外科手術,
  • 8:12 - 8:16
    我們現今在史丹佛大學
    研究一種非常靈活的針頭,
  • 8:16 - 8:19
    它是一種非常小巧的軟式機器人,
  • 8:19 - 8:22
    被設計來與組織相互作用,
  • 8:22 - 8:24
    在堅實的器官內轉來轉去,
  • 8:24 - 8:27
    所以通過單個插入孔
  • 8:27 - 8:30
    就能到達實體器官深處的腫瘤
  • 8:30 - 8:33
    或許多不同目標。
  • 8:33 - 8:35
    甚至還可以繞過
  • 8:35 - 8:38
    避開到達目標前的其他結構。
  • 8:39 - 8:43
    顯然對於機器人來說
    這是個非常來勁的時刻。
  • 8:43 - 8:46
    有了軟式結構的機器人,
  • 8:46 - 8:50
    給機器人業界帶來新的、
    極具挑戰性的問題,
  • 8:50 - 8:53
    而我們實際上才剛剛
    開始學習如何控制,
  • 8:53 - 8:56
    如何將傳感器放在這些
    非常靈活的結構上。
  • 8:56 - 8:59
    但是當然我們還離自然界
  • 8:59 - 9:01
    數百萬年演變過程中的
    發現還遠得很。
  • 9:01 - 9:03
    但有一點我很肯定:
  • 9:03 - 9:05
    機器人會更柔軟、更安全,
  • 9:05 - 9:08
    它們能幫人的還多著呢。
  • 9:09 - 9:10
    謝謝。
  • 9:10 - 9:14
    (掌聲)
Title:
靈活軟式機器人的巨大潛力
Speaker:
賈德 · 葛波尼
Description:

為速度和精密而設計的硬式機器人通常使用的方式很有限。 生物醫學工程師賈德 · 葛波尼分享「軟式機器人」的最新發展。這個新興的領域旨在創造模仿自然界的靈活機器,像是機器章魚。 來了解這些靈活的結構如何在外科、醫學和日常生活中起關鍵的作用。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09:14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