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家庭收入如何影響幼兒的大腦發育?

  • 0:01 - 0:04
    我打算跟各位分享一項研究的發現,
  • 0:04 - 0:08
    該研究探索了超過一千名
    孩童與青少年的大腦。
  • 0:08 - 0:10
    這些孩子是從美國各地
  • 0:10 - 0:12
    不同家庭招募而來的,
  • 0:12 - 0:16
    這張圖是根據所有大腦資料
    得到的平均圖像。
  • 0:16 - 0:18
    這個平均大腦的正面
    是在你的左邊,
  • 0:18 - 0:21
    大腦的後部是在你的右邊。
  • 0:21 - 0:24
    我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主題,
  • 0:24 - 0:27
    是大腦皮質的表面面積,
  • 0:27 - 0:30
    就是位於大腦表面又薄又皺的那層,
  • 0:30 - 0:33
    負責處理大部分繁重的認知工作。
  • 0:35 - 0:38
    那是因為過去
    其他科學家的研究顯示,
  • 0:38 - 0:39
    在許多案例中,
  • 0:39 - 0:42
    皮質表面面積越大,
  • 0:42 - 0:44
    通常和較高的智力有關。
  • 0:45 - 0:48
    在我們的研究中,發現了一個因素,
  • 0:48 - 0:54
    幾乎和整個大腦的皮質表層有關。
  • 0:56 - 0:59
    那個因素,就是家庭的收入。
  • 1:00 - 1:04
    在這裡的每一個顏色點,
    都表示較高家庭收入的兒童
  • 1:04 - 1:09
    皮質層面積增大的地方。
  • 1:10 - 1:12
    這裡有些區域是黃色,
  • 1:12 - 1:15
    表示相關程度特別顯著。
  • 1:15 - 1:20
    那些區域是支援某些認知技能:
  • 1:20 - 1:23
    語言能力,比如詞彙和閱讀、
  • 1:23 - 1:26
    避免分心
  • 1:26 - 1:28
    及自我控制的能力。
  • 1:28 - 1:29
    這一點很重要,
  • 1:29 - 1:31
    因為就是這些技能,
  • 1:31 - 1:35
    是生活在貧困的孩子最掙扎的地方。
  • 1:35 - 1:38
    事實上,生活在貧困的孩子,
  • 1:38 - 1:45
    甚至在兩歲前,就可能在語言
    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測試中表現較差。
  • 1:46 - 1:49
    關於這項研究,我有幾點想要強調。
  • 1:50 - 1:51
    第一:
  • 1:51 - 1:54
    孩子的大腦結構
    和家庭收入之間的關聯,
  • 1:54 - 1:57
    在收入最低的族群中表現最明顯。
  • 1:57 - 2:00
    這意味著,一分錢一分貨,
  • 2:00 - 2:02
    即使家庭收入的差異只有一點點,
  • 2:02 - 2:08
    對處境最不利的家庭,
    此差異對大腦結構的影響更大。
  • 2:08 - 2:10
    直覺上是很合理,對吧?
  • 2:10 - 2:12
    舉例來說,多賺兩萬美金,
  • 2:12 - 2:15
    對一個年收入十五萬美金的家庭
  • 2:15 - 2:19
    當然很棒,但不至於帶來重大改變,
  • 2:19 - 2:23
    相對的,這額外的兩萬美金
    對於一年只賺兩萬美金的家庭來說,
  • 2:23 - 2:26
    就可以為他們的日常生活
    帶來顯著的差異。
  • 2:27 - 2:29
    我想要強調的第二點是,
  • 2:29 - 2:34
    家庭收入和孩童
    大腦結構之間的關係,
  • 2:34 - 2:36
    並不取決於孩童的年齡、
  • 2:36 - 2:38
    性別、
  • 2:38 - 2:40
    和種族或人種。
  • 2:42 - 2:43
    這最後一點——
  • 2:43 - 2:45
    是關鍵——
  • 2:45 - 2:49
    孩子與孩子之間都有很大的差異,
  • 2:49 - 2:52
    我的意思是,有不少
    來自較高收入家庭的孩子
  • 2:52 - 2:54
    有較少的大腦表面,
  • 2:54 - 2:57
    也有不少來自較低收入家庭的孩子
  • 2:57 - 2:59
    有較大的大腦表面。
  • 3:00 - 3:01
    打個比喻:
  • 3:01 - 3:02
    我們都知道,
  • 3:02 - 3:05
    童年期間男孩通常會比女孩高,
  • 3:05 - 3:08
    但在任何小學教室中,
  • 3:08 - 3:11
    你都會發現有些女孩比男孩高。
  • 3:12 - 3:14
    所以,在貧困家庭長大
    的確是一個風險因子,
  • 3:14 - 3:16
    會有較小的大腦表面,
  • 3:16 - 3:20
    但我絕不能就著
    任何一位孩子的家庭收入,
  • 3:20 - 3:24
    精確知道某個孩子的大腦
    會是怎樣的。
  • 3:25 - 3:28
    請各位想像一下,有兩個孩子。
  • 3:28 - 3:31
    都出生在美國,一個在貧窮家庭,
  • 3:31 - 3:33
    另一位幸運地,
  • 3:34 - 3:36
    在較富裕家庭。
  • 3:37 - 3:40
    在出生時,我們完全找不到
  • 3:40 - 3:43
    他們的大腦運作上有什麼差別。
  • 3:44 - 3:47
    但當兩個孩子進入幼稚園時,
  • 3:47 - 3:50
    我們知道來自貧窮家庭的孩子,
  • 3:50 - 3:53
    在認知測驗的平均分數上,
  • 3:53 - 3:57
    有可能比富裕家庭的
    孩子要低 60%。
  • 3:57 - 3:59
    後來,貧窮家庭的孩子
  • 3:59 - 4:02
    在高中休學的機會,
    很可能是五倍之高,
  • 4:03 - 4:04
    如果她真的從高中畢業了,
  • 4:04 - 4:07
    也不太可能拿到大學學位。
  • 4:08 - 4:11
    當兩個孩子三十五歲時,
  • 4:11 - 4:15
    如果第一個孩子的整個童年
    都是在貧窮中渡過,
  • 4:15 - 4:20
    長大後過著貧窮生活的機會,
    就有七十五倍之高。
  • 4:22 - 4:24
    但這是可以改變的。
  • 4:24 - 4:29
    我作為神經科學家,
    最讓我感到興奮的一點,
  • 4:30 - 4:33
    就是我們的經驗會改變我們的大腦。
  • 4:34 - 4:37
    這個概念就是神經可塑性,
  • 4:37 - 4:40
    意謂孩子大腦結構的差異,
  • 4:40 - 4:43
    並不限制孩子將來的成就。
  • 4:44 - 4:46
    嬰兒的腦並非宿命。
  • 4:48 - 4:50
    如果孩子的大腦可以被重塑,
  • 4:50 - 4:52
    那麼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
  • 4:53 - 4:58
    我們社會為教育孩子每年
    要花數十億美元。
  • 4:58 - 5:00
    那麼我們又如何讓老師和父母,
  • 5:00 - 5:03
    能支援弱勢背景的孩童,
  • 5:03 - 5:06
    在學校與人生發揮最大的潛力呢?
  • 5:06 - 5:08
    新興科學指出,
  • 5:08 - 5:12
    在貧困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伴隨著許多不同的經歷,
  • 5:12 - 5:15
    這些綜合的經驗,
  • 5:15 - 5:18
    促進大腦的發育,
    並最終幫助孩子們學習。
  • 5:18 - 5:21
    若這些是事實,就會帶出一個問題:
  • 5:21 - 5:24
    在孩童學習路途上,
    從何處可介入提供協助呢?
  • 5:24 - 5:28
    我們先來思考一下,從學習
    本身的層級來進行干預——
  • 5:28 - 5:30
    最常見是透過學校為基礎來進行。
  • 5:30 - 5:34
    我們應該鼓勵老師要把焦點放在
  • 5:34 - 5:37
    弱勢兒童最可能掙扎的技能嗎?
  • 5:37 - 5:38
    當然是這樣。
  • 5:38 - 5:41
    科學證據顯示,高品質教育的重要性
  • 5:41 - 5:43
    的確非常大。
  • 5:43 - 5:46
    有一些關於優秀的介入的例子,
  • 5:46 - 5:48
    是針對讀寫能力或自律等目標,
  • 5:48 - 5:52
    實際上可以改善孩童的
    認知能力和測驗分數。
  • 5:53 - 5:56
    就如許多進行這類
    介入做法的科學家所言,
  • 5:56 - 5:58
    這類工作充滿挑戰性。
  • 5:58 - 6:01
    很難實現高品質的循證教育。
  • 6:01 - 6:04
    因為它可能是勞動密集型的,
    有時成本也很高。
  • 6:05 - 6:09
    而且在很多情況下,這些差距
    在兒童發育早期出現——
  • 6:09 - 6:11
    在正規教育開始之先——
  • 6:11 - 6:13
    有時甚至還在學步時期就開始了。
  • 6:14 - 6:15
    所以,我認為:
  • 6:15 - 6:17
    學校很重要,
  • 6:17 - 6:20
    但如果我們只集中資源於
  • 6:20 - 6:22
    常規教育政策之上,
  • 6:22 - 6:24
    我們很可能起步得太晚了。
  • 6:25 - 6:27
    因此,是否該退一步想想,
  • 6:27 - 6:30
    應該專注於嘗試改變孩子的經歷?
  • 6:31 - 6:34
    在貧困中成長有哪些特殊的經歷,
  • 6:34 - 6:37
    可能成為促進大腦發育
  • 6:37 - 6:39
    和學習成果的目標?
  • 6:39 - 6:41
    當然,有許多經驗都符合,對吧?
  • 6:41 - 6:44
    營養、獲得醫療保健、
  • 6:44 - 6:47
    接觸二手煙或鉛、
  • 6:48 - 6:50
    遭受壓力或歧視,
  • 6:50 - 6:52
    都只是少部分例子。
  • 6:52 - 6:56
    在我的實驗室裡,
    我們特別關注幾種類型的體驗,
  • 6:56 - 6:58
    是我們認為可以成為目標
  • 6:58 - 7:00
    促進兒童的大腦發育,
  • 7:00 - 7:03
    並最終改善他們的學習成果。
  • 7:03 - 7:07
    用我所謂的家庭語言環境為例,
  • 7:08 - 7:11
    意思是,我們知道孩子
    聽到的單詞數量,
  • 7:11 - 7:14
    以及他們每天參與的談話次數,
  • 7:14 - 7:16
    可以變化很大。
  • 7:16 - 7:17
    據估計,
  • 7:17 - 7:20
    來自有優勢背景的孩子們
  • 7:20 - 7:25
    在生命的最初幾年,平均多聽
    3,000 萬個口語單詞,
  • 7:25 - 7:27
    與來自弱勢的孩子相比。
  • 7:28 - 7:29
    我們的研究發現,
  • 7:29 - 7:35
    那些經歷過更多
    來回應答會話的孩子,
  • 7:35 - 7:42
    會在我們所知負責語言和閱讀技能的
    大腦部位產生較大的表面積。
  • 7:42 - 7:44
    事實上,他們所聽到的談話次數
  • 7:44 - 7:48
    似乎比他們所聽到的
    單詞數量更重要一些。
  • 7:48 - 7:50
    有一個誘引人的選擇是,
  • 7:50 - 7:53
    我們應該教父母不僅僅是說話,
  • 7:53 - 7:56
    實際上要和孩子們進行更多的對話。
  • 7:57 - 8:00
    這樣,可能會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 8:00 - 8:03
    並幫助他們的語言和閱讀技巧。
  • 8:03 - 8:05
    事實上,許多科學家正在測試
  • 8:05 - 8:07
    那令人興奮的可能性。
  • 8:08 - 8:09
    當然我們都知道,
  • 8:09 - 8:12
    孩子在貧困中成長,
    還會有許多不同的經歷,
  • 8:12 - 8:15
    不僅是與父母有多少次談話。
  • 8:15 - 8:18
    那麼又如何選擇聚焦於那些呢?
  • 8:19 - 8:21
    這份清單可能長得驚人。
  • 8:21 - 8:23
    有許多高品質的介入方式
  • 8:23 - 8:25
    試圖改變孩子的經歷,
  • 8:25 - 8:27
    當中有許多都很有效。
  • 8:28 - 8:30
    但同樣,就像校本倡議一樣
  • 8:30 - 8:31
    是項艱苦工作。
  • 8:31 - 8:34
    工作可能具有挑戰性,
    或是勞動密集型,
  • 8:34 - 8:36
    有時代價也很高……
  • 8:37 - 8:38
    且,偶爾,
  • 8:38 - 8:41
    科學家們有點屈尊要蜂擁到訪,
  • 8:41 - 8:45
    告訴家人需要改變那些
    才能讓孩子成功。
  • 8:46 - 8:48
    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想法。
  • 8:50 - 8:53
    要試圖幫助貧困幼兒要怎麼辦呢?
  • 8:53 - 8:56
    僅僅是給他家人更多的錢?
  • 8:58 - 9:01
    我很幸運和一群經濟學家、
  • 9:01 - 9:03
    社會政策專家和神經科學家合作,
  • 9:03 - 9:05
    在「嬰兒的最初幾年」,
  • 9:05 - 9:07
    第一次隨機研究
  • 9:07 - 9:13
    測試改善貧窮是否會導致
    兒童大腦發育的改變。
  • 9:14 - 9:16
    這項研究的野心很大,
  • 9:16 - 9:18
    但前提條件其實很簡單。
  • 9:18 - 9:22
    在 2018 年五月,
    我們開始招募 1000 名
  • 9:22 - 9:24
    生活在美國貧困線以下
  • 9:24 - 9:27
    在醫院分娩後不久的母親。
  • 9:28 - 9:30
    她們參加研究後,
  • 9:30 - 9:34
    所有母親都會收到
    無條件的每月現金禮物,
  • 9:34 - 9:37
    在孩子生命的最初 40 個月裡
  • 9:37 - 9:39
    隨意使用。
  • 9:41 - 9:44
    但重要的是,母親們會被隨機分配,
  • 9:44 - 9:48
    有獲得象徵性的每月現金禮物,
  • 9:48 - 9:53
    也有獲得每月數百美元,
  • 9:53 - 9:56
    是足夠大的金額
    會讓他們的日常生活產生變化,
  • 9:56 - 10:01
    在多數情況下,能讓她們月入
    增加 20% ~ 25%。
  • 10:01 - 10:03
    這樣,
  • 10:03 - 10:05
    我們希望最終能夠解決
  • 10:05 - 10:09
    貧困與兒童的發展關係問題,
  • 10:09 - 10:14
    並且能夠測試減輕貧困是否會導致
  • 10:14 - 10:17
    兒童認知、情感和大腦發育的改變,
  • 10:17 - 10:19
    在生命的最初三年 ——
  • 10:19 - 10:21
    這三年是我們認為
  • 10:21 - 10:25
    發展中的大腦最具可塑性的時期。
  • 10:25 - 10:29
    這項研究要幾年後才有確切的成果,
  • 10:29 - 10:31
    如果不如預期,
  • 10:31 - 10:34
    至少每月有 1,000 名新生兒
    及其媽媽獲得分派
  • 10:34 - 10:36
    一些她們非常需要的額外現金。
  • 10:36 - 10:40
    如果結果顯示,
    若要協助貧窮的幼兒,
  • 10:40 - 10:42
    最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就是
  • 10:42 - 10:45
    單純拿錢給他們的母親,
    那該怎麼辦?
  • 10:47 - 10:49
    如果我們的假設成立,
  • 10:49 - 10:53
    希望能透過這項研究的成果,
    將為社會服務辯論提供
  • 10:53 - 10:57
    有可能影響數百萬幼兒家庭的助證。
  • 10:58 - 11:02
    儘管收入未必是唯一,
    甚至是最重要的因素,
  • 11:02 - 11:04
    影響幼兒的大腦發育,
  • 11:04 - 11:06
    但可能是一個
  • 11:06 - 11:09
    從政策角度很容易解決的問題。
  • 11:10 - 11:12
    簡言之,
  • 11:12 - 11:15
    如果我們能夠證明改善貧窮
  • 11:15 - 11:17
    就能夠改變孩子的大腦發展,
  • 11:17 - 11:20
    因此導致有意義的政策改變,
  • 11:20 - 11:23
    那麼,現今在貧窮家庭中出生的孩子
  • 11:23 - 11:27
    就可能會擁有更光明的未來。
  • 11:28 - 11:29
    謝謝。
  • 11:29 - 11:34
    (掌聲)
Title:
家庭收入如何影響幼兒的大腦發育?
Speaker:
金柏莉‧諾柏
Description:

神經科學家及兒科醫師金柏莉‧諾柏,是「嬰兒的最初幾年」研究計畫的領導人:這是前所未有的隨機研究,目標在探究家庭收入是否會改變孩子的認知和情緒發展,及大腦發育。她想要了解:是否能透過直接提供金錢給其家庭,來協助貧窮的孩子?諾柏說:「『嬰兒的腦並非宿命』:如果幼兒的大腦可以改變,那麼任何事情都有可能了。」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1:47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