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一群风力无人机如何改变我们对海洋的认识

  • 0:01 - 0:05
    我们对其他星球的认识
    超过我们对地球的认识,
  • 0:05 - 0:09
    今天,我想给你们看看
    一款新型机器人
  • 0:09 - 0:13
    研发这款机器人就是为了
    增进我们对地球的认识。
  • 0:13 - 0:15
    海洋学界将其称为
  • 0:15 - 0:20
    无人水面艇,简称USV。
  • 0:21 - 0:23
    这种无人艇不用燃料。
  • 0:23 - 0:27
    而是利用风能来提供推进力。
  • 0:27 - 0:31
    凭借风能,这种无人艇
    出行一次便能持续数月,游遍全球。
  • 0:31 - 0:34
    所以我想跟大家说说
    我们打造这款无人艇的原因,
  • 0:34 - 0:36
    以及这款无人艇与你们的关联。
  • 0:38 - 0:42
    几年前,我乘坐一艘
    跨太平洋帆船,
  • 0:42 - 0:45
    这艘帆船从旧金山出发
    驶向夏威夷。
  • 0:45 - 0:49
    过去十年间,我夜以继日地工作,
  • 0:49 - 0:52
    为数百万名用户开发电子游戏,
  • 0:52 - 0:55
    我想退一步
    看看世界形势
  • 0:55 - 0:57
    想要有一些思考的时间。
  • 0:58 - 0:59
    当时,我是船上的航海者,
  • 1:00 - 1:04
    一天晚上,我们分析了
    很久的天气数据
  • 1:04 - 1:05
    绘制行进路线,
  • 1:05 - 1:08
    结束后,我来到甲板上
    便看到了如此壮丽的日落景象。
  • 1:09 - 1:10
    我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 1:11 - 1:14
    我们到底有多了解我们的海洋?
  • 1:15 - 1:19
    我目之所及,全是太平洋,
  • 1:19 - 1:21
    海浪剧烈地摇晃着我们的船只,
  • 1:21 - 1:25
    仿佛在不断地提醒我们:
    海洋拥有巨大的力量。
  • 1:25 - 1:29
    我们到底有多了解我们的海洋?
  • 1:29 - 1:31
    我决定要一探究竟。
  • 1:32 - 1:35
    我最先发现的是
    我们对海洋所知不多。
  • 1:35 - 1:39
    第一,因为海洋浩瀚无垠,
  • 1:39 - 1:41
    海洋面积占地球面积的70%,
  • 1:41 - 1:45
    我们也知道
    海洋影响复杂的行星系统
  • 1:45 - 1:46
    比如全球天气,
  • 1:46 - 1:48
    天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 1:48 - 1:50
    有时也会对我们造成巨大的影响。
  • 1:51 - 1:54
    不过,大部分这些活动
    人类都没有关注到。
  • 1:55 - 1:59
    不管按什么标准来衡量
    与海洋相关的数据都非常稀缺。
  • 1:59 - 2:04
    返回陆地之后
    我逐渐习惯使用大量探测设备--
  • 2:04 - 2:06
    实际上,多大数亿台设备。
  • 2:07 - 2:13
    但是,在海里,原地数据非常稀缺
    而且采集成本高昂。
  • 2:14 - 2:18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原地数据采集
    依靠的是一些船只和浮标。
  • 2:18 - 2:21
    船只和浮标的数量之少
    足以让你们大吃一惊。
  • 2:21 - 2:24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 2:24 - 2:26
    简称NOAA,
  • 2:26 - 2:28
    只有16艘船,
  • 2:29 - 2:33
    在全球海上投放的
    浮标还不到200个。
  • 2:34 - 2:35
    其中的原因很好理解:
  • 2:35 - 2:38
    海洋变幻莫测,
  • 2:38 - 2:41
    要采集原地数据
    就需要巨大的船只,
  • 2:41 - 2:43
    能装得下大量燃料
  • 2:43 - 2:45
    需要大量船员,
  • 2:45 - 2:48
    这样,每艘船都需要
    耗资数亿美元,
  • 2:48 - 2:54
    或者需要栓到海底的大浮标
    需要用四英里长的缆绳来栓
  • 2:55 - 2:58
    还要用火车车轮来加重固定,
  • 2:58 - 3:02
    这么做既危险,
    维修费用又高
  • 3:03 - 3:05
    你们或许会问:卫星呢?
  • 3:05 - 3:07
    嗯,卫星非常了不起,
  • 3:07 - 3:09
    短短几十年
  • 3:09 - 3:12
    卫星就帮助我们
    掌握了很多宏观情况。
  • 3:12 - 3:14
    然而,问题是卫星
  • 3:14 - 3:18
    只能看穿海平面一个微米。
  • 3:19 - 3:23
    卫星的时空分辨率相对较差,
  • 3:23 - 3:28
    而且卫星信号受到云层厚度和
    地面效果的影响需要修正
  • 3:28 - 3:29
    还有其他因素。
  • 3:30 - 3:33
    那大海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 3:34 - 3:36
    我们想要测量什么呢?
  • 3:36 - 3:39
    机器人能发挥什么作用呢?
  • 3:39 - 3:43
    让我们放大画面来看看海洋一角。
  • 3:43 - 3:47
    对于海洋,我们想了解很多东西
    其中之一便是海面,
  • 3:47 - 3:49
    你们想一下原因,
  • 3:49 - 3:52
    因为海面连接大气与海洋
    两者相互作用。
  • 3:52 - 3:57
    海面是一切能量和
    气体通过的界面。
  • 3:58 - 4:00
    太阳放射出的能量,
  • 4:00 - 4:03
    会被海洋当作热量吸收
  • 4:03 - 4:05
    一部分会热量又会
    被释放到大气中。
  • 4:05 - 4:10
    大气中的气体(如二氧化碳)
    被海洋吸收溶解。
  • 4:10 - 4:14
    实际上,海洋吸收了全球
    30%左右的二氧化碳。
  • 4:15 - 4:18
    浮游生物和微生物
    向大气中释放大量氧气,
  • 4:18 - 4:22
    所以你所呼吸的每两口氧气
    都来自海洋。
  • 4:22 - 4:25
    大海吸收的一部分热量会蒸发
    形成云朵,
  • 4:25 - 4:28
    最终变成雨水。
  • 4:28 - 4:30
    气压梯度又会促使形成地面风,
  • 4:30 - 4:33
    地面风会吹走大气中的水分。
  • 4:34 - 4:38
    一些热量会释放到海洋深处
  • 4:38 - 4:40
    储存在不同的深度,
  • 4:40 - 4:43
    大海就像一个行星尺度锅炉
  • 4:43 - 4:45
    储存着这些能量,
  • 4:45 - 4:48
    随后可能会通过短期活动,
    如飓风
  • 4:48 - 4:51
    或长期现象,如厄尔尼诺,
    来释放能量。
  • 4:51 - 4:56
    将热量输送到南北极的主要途经,
  • 4:56 - 4:59
    是这些能量会通过
    上升流或者水平流
  • 4:59 - 5:01
    混合不同深度的能量。
  • 5:02 - 5:04
    当然,大海里有各种各样的生物,
  • 5:04 - 5:09
    构成地球上规模最大的生态系统,
  • 5:09 - 5:13
    有微生物、鱼、海洋哺乳动物,
  • 5:13 - 5:16
    如海狮、海豚、鲸。
  • 5:16 - 5:20
    但是,我们一般看不见这些生物。
  • 5:22 - 5:27
    要大规模研究这些我们
    看不见的海洋生物,
  • 5:27 - 5:29
    有一个巨大的挑战,
    与能源和精力相关。
  • 5:29 - 5:34
    即要把各种各样的探测设备
    部署在海洋深处所需的能源和精力。
  • 5:35 - 5:37
    当然,人类尝试了许多解决方案--
  • 5:37 - 5:39
    如靠波浪驱动的设备
  • 5:39 - 5:40
    海洋漂流浮标
  • 5:40 - 5:43
    太阳能供电的电气驱动 --
  • 5:43 - 5:45
    每种方案都有其不足之处。
  • 5:46 - 5:49
    我们团队的突破点来源于
    一个难以置信的想法--
  • 5:49 - 5:53
    风力快艇车试图破世界纪录。
  • 5:54 - 5:56
    我们花了十年时间进行研发
  • 5:56 - 5:59
    才提出了一个新的机翼概念
  • 5:59 - 6:02
    三瓦电便足以控制这种机翼,
  • 6:02 - 6:06
    它却能推动设备游遍全球
  • 6:06 - 6:08
    拥有近乎无限的自主性。
  • 6:08 - 6:12
    我们将这一机翼概念
    融合到海洋设备中,
  • 6:12 - 6:15
    借此首创了一台海洋无人机。
  • 6:15 - 6:18
    如今,这些无人机要比看起来的大。
  • 6:18 - 6:22
    高约4.6米,长约7米,深约2米。
  • 6:22 - 6:24
    把它们看作海面卫星。
  • 6:24 - 6:27
    这些无人机装满了各种
    各样的科学级传感器
  • 6:27 - 6:29
    用于测量包括
    海洋学变量和大气变量的
  • 6:29 - 6:32
    所有关键变量,
  • 6:32 - 6:37
    这些无人机还装有实时卫星链接
    实时将高清数据
  • 6:37 - 6:39
    传输回陆地
  • 6:40 - 6:42
    过去几年,我们整个
    团队都在辛勤工作,
  • 6:42 - 6:46
    在地球上一些海洋
    条件最艰苦的地区
  • 6:46 - 6:47
    执行任务,
  • 6:47 - 6:50
    去过北极,也到过热带太平洋地区。
  • 6:50 - 6:52
    我们一路航行到极地冰架。
  • 6:52 - 6:55
    我们曾驶进大西洋飓风之中。
  • 6:55 - 6:57
    我们绕过了好望角,
  • 6:57 - 7:00
    我们穿梭过墨西哥湾的石油钻机。
  • 7:00 - 7:03
    这是一款彪悍的机器人。
  • 7:04 - 7:07
    现在我跟大家说说
  • 7:07 - 7:09
    我们最近在普里比洛夫
    群岛的工作内容。
  • 7:09 - 7:12
    普里比洛夫群岛由一群小岛屿组成
  • 7:12 - 7:15
    是美俄之间白令海中的群岛。
  • 7:15 - 7:18
    如今,白眼狭鳕生存在白令海,
  • 7:18 - 7:21
    白眼狭鳕是一种白鲑
    你们可能不认识,
  • 7:21 - 7:25
    但如果你们爱吃鱼条或者鱼糜的话
    你们就很可能吃过白眼狭鳕。
  • 7:25 - 7:29
    的确,鱼糜看着像蟹肉
    但实际上是白眼狭鳕。
  • 7:30 - 7:33
    此外,不管是从产值
    还是从产量角度而言,
  • 7:33 - 7:35
    白眼狭鳕渔场都是美国最大的渔场--
  • 7:36 - 7:39
    每年捕捞的白眼狭鳕重约141万吨。
  • 7:40 - 7:42
    因此,前几年,一批海洋无人机
  • 7:42 - 7:45
    在白令海辛勤工作
  • 7:45 - 7:49
    旨在帮助评估白眼狭鳕的存量规模。
  • 7:49 - 7:53
    以便改进捕捞配额制度
    该制度用于妥善管理渔业资源
  • 7:53 - 7:55
    有助于预防鱼群存量崩溃,
  • 7:55 - 7:58
    保护这一脆弱的生态系统。
  • 7:59 - 8:03
    当前,无人机利用声音勘测渔场,
  • 8:03 - 8:05
    比如,声呐。
  • 8:05 - 8:08
    声呐向下发出声波,
  • 8:08 - 8:11
    来自海床或鱼群的
    声波反射,产生回声
  • 8:11 - 8:12
    来自海床或鱼群的
    声波反射,产生回声,
  • 8:12 - 8:15
    便能让我们知道海面
    之下有什么样的情况。
  • 8:16 - 8:20
    实际上,我们的海洋无人机
    非常擅长这份重复乏味的任务,
  • 8:20 - 8:24
    所以它们日日夜夜
    在白令海上游来游去。
  • 8:24 - 8:31
    现在,普里比洛夫群岛还居住着
    一大群海狗。
  • 8:31 - 8:36
    20世纪50年代,该群岛
    约有两百万只海狗。
  • 8:36 - 8:40
    不幸的是,如今海狗的数量骤减。
  • 8:40 - 8:43
    目前海狗的数量不足以前的一半,
  • 8:43 - 8:45
    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减少。
  • 8:46 - 8:48
    为了明白其中的缘由,
  • 8:48 - 8:52
    我们的科学合作伙伴
    美国国家海洋哺乳动物研究所
  • 8:52 - 8:55
    在一些海狗妈妈身上安装了GPS标签,
  • 8:55 - 8:56
    粘在它们的毛上。
  • 8:56 - 8:59
    这种标签能探测海狗
    妈妈的位置和深度
  • 8:59 - 9:02
    还配有一个超炫酷的小摄像头
  • 9:02 - 9:04
    海狗妈妈突然加速
    就能触发摄像头。
  • 9:04 - 9:08
    这个视频拍的是一只
    优美游动的海狗,
  • 9:08 - 9:12
    这个视频让我们第一次欣赏到了
  • 9:12 - 9:14
    北极深海中的追捕大戏,
  • 9:14 - 9:16
    这个视频捕捉到了
    这只沦为猎物的狭鳕
  • 9:16 - 9:19
    几秒钟后,这只狭鳕被海狗吞噬。
  • 9:19 - 9:23
    目前,在北极开展工作极其艰难,
    机器人也不例外。
  • 9:23 - 9:25
    它们要承受住八月的暴风雪
  • 9:25 - 9:29
    和外来的干扰--
  • 9:29 - 9:32
    那只小斑点海狗“搭车”搭得很开心
  • 9:32 - 9:35
    (笑声)
  • 9:35 - 9:42
    截至目前,海豹标签已经记录了
    当季20多万次游动,
  • 9:42 - 9:44
    细看一下,
  • 9:44 - 9:49
    我们能看到每只海狗的
    运动轨迹和重复性游动。
  • 9:49 - 9:52
    我们正在解码
  • 9:52 - 9:54
    试图了解那片觅食圣地的真实动态,
  • 9:54 - 9:55
    真的很美。
  • 9:56 - 10:00
    如果你把无人机采集到的
    声音数据叠加在一起,
  • 10:00 - 10:02
    就会出现一张图片。
  • 10:02 - 10:06
    随着海狗离开这些
    岛屿,从左往右游,
  • 10:06 - 10:11
    据观察,它们在较浅的地方
    下潜了20米左右,
  • 10:11 - 10:15
    而无人机探测到
  • 10:15 - 10:17
    此处有很多低热量小狭鳕。
  • 10:17 - 10:21
    随后,这些海狗游到了更远的地方
    开始潜到更深的地方
  • 10:21 - 10:26
    根据无人机探测,
    此处有更大、更成熟的狭鳕,
  • 10:26 - 10:28
    这些狭鳕的营养更加丰富。
  • 10:28 - 10:32
    不幸的是,海狗妈妈多游一段距离
  • 10:32 - 10:34
    到此处消耗的热量
  • 10:34 - 10:39
    使其不能留有足够的能量
    哺乳岛上的幼崽,
  • 10:39 - 10:41
    导致海狗数量下滑。
  • 10:42 - 10:48
    此外,无人机发现
    岛屿附近的水温
  • 10:48 - 10:49
    已经大幅上升。
  • 10:49 - 10:54
    这可能是导致狭鳕往北游的原因之一,
  • 10:54 - 10:56
    以便寻找更加寒冷的栖息地。
  • 10:57 - 10:59
    数据分析还在持续进行,
  • 10:59 - 11:00
    但是,我们已经意识到
  • 11:00 - 11:03
    一些关于海狗谜团的碎片
  • 11:03 - 11:05
    正逐渐明朗。
  • 11:07 - 11:09
    但是,大家回过头来看一看,
  • 11:09 - 11:10
    我们也是哺乳动物。
  • 11:11 - 11:15
    实际上,大海每年给每个人
    提供的鱼肉多达20公斤。
  • 11:15 - 11:17
    在我们不断地消耗鱼的存量时,
  • 11:17 - 11:20
    我们人类能从海狗的
    故事中学到些什么呢?
  • 11:21 - 11:24
    除了鱼以外,海洋与我们的
    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
  • 11:24 - 11:25
    因为海洋影响全球天气系统,
  • 11:26 - 11:28
    天气影响全球农业产量,
  • 11:28 - 11:32
    而飓风、酷热、洪灾会造成巨大破坏,
  • 11:32 - 11:35
    导致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 11:36 - 11:40
    大部分海洋区域未经勘探、欠采样,
  • 11:40 - 11:44
    如今,我们对其他星球的认识
    超过我们对地球的认识。
  • 11:44 - 11:48
    但是,如果把这浩瀚的海洋
    划分成6*6的区域,
  • 11:48 - 11:51
    每片区域大约长644千米,
  • 11:52 - 11:54
    就能得到1000片区域。
  • 11:54 - 11:56
    一点一滴,循序渐进,
    与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努力,
  • 11:56 - 12:00
    我们会在每一格
    里面部署一个无人机,
  • 12:00 - 12:03
    希望能覆盖全球海洋
  • 12:03 - 12:06
    以此让我们更好地了解
  • 12:06 - 12:07
    这些影响人类的行星系统。
  • 12:08 - 12:11
    我们用机器人来研究
    太阳系中的遥远世界
  • 12:11 - 12:12
    也有些时日了。
  • 12:13 - 12:16
    现在是时候来量化地球了,
  • 12:16 - 12:20
    因为不能测量东西就不能处理,
  • 12:20 - 12:23
    对于我们不懂的事物
    我们也不能未雨绸缪。
  • 12:24 - 12:25
    谢谢大家。
  • 12:25 - 12:28
    (掌声)
Title:
一群风力无人机如何改变我们对海洋的认识
Speaker:
塞巴斯蒂安·哈留克斯
Description:

大部分海洋区域未经勘探、欠采样 —— 如今,我们对其他星球的认识依旧超过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怎样才能对这个浩瀚、重要的生态系统有更好的认识呢?勘探者塞巴斯蒂安·哈留克斯与我们分享:一群风力和太阳能无人机如何采集有史以来最详细的海洋数据,解密全球天气与鱼群存量等。对海洋更好的认识会对陆地上的我们有什么影响呢?快来看看吧。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2:41

Chinese, Simplified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