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疼痛背後的科學秘辛

  • 0:07 - 0:10
    1995 年,英國醫學期刊刊出了
  • 0:10 - 0:14
    一篇關於一名二十九歲
    建築工人的驚人報告。
  • 0:14 - 0:18
    他意外跳到了一根
    十五公分的釘子上,
  • 0:19 - 0:22
    釘子直接穿過了他的鋼頭靴。
  • 0:22 - 0:28
    他非常痛苦,連最小的
    動作都無法忍受。
  • 0:28 - 0:32
    但當醫生取下他的靴子時,
    他們看到的景象讓他們驚呆了:
  • 0:32 - 0:35
    釘子根本沒有碰到他的腳。
  • 0:36 - 0:37
    數百年來,
  • 0:37 - 0:42
    科學家認為疼痛是
    對於損傷的直接反應。
  • 0:42 - 0:47
    根據這樣的邏輯,越嚴重的傷
    會造成越大的疼痛。
  • 0:47 - 0:50
    但,隨著我們對疼痛的
    科學有更多的了解,
  • 0:50 - 0:55
    我們發現,疼痛和組織損傷
    不見得是一致相符的,
  • 0:55 - 1:00
    即使身體的威脅信號機制
    完全正常運作亦然。
  • 1:00 - 1:05
    我們能夠經歷到和實際傷口
    不成比例的劇烈疼痛,
  • 1:05 - 1:08
    甚至可能在沒受傷時感到疼痛,
  • 1:08 - 1:11
    就像那位建築工人,
    或是有許多文件記載的案例,
  • 1:11 - 1:14
    懷孕女性在懷孕過程或分娩時,
  • 1:14 - 1:18
    男性伴侶也會經歷到疼痛。
  • 1:18 - 1:20
    這是怎麼回事?
  • 1:20 - 1:23
    其實,這背後有兩種現象:
  • 1:23 - 1:28
    對疼痛的體驗以及一種
    生物過程,叫做痛覺。
  • 1:28 - 1:33
    神經系統會對於有害或可能
    有害的刺激產生保護性反應,
  • 1:33 - 1:35
    而痛覺是反應的一部分。
  • 1:35 - 1:38
    專門的神經末端的感測器
  • 1:38 - 1:41
    會偵測機械的、溫度的,
    及化學的威脅。
  • 1:41 - 1:43
    如果有足量的感測器被觸發,
  • 1:43 - 1:48
    電訊號就會透過神經
    傳到脊椎,再傳到大腦。
  • 1:48 - 1:51
    大腦會判斷這些訊號的重要性,
  • 1:51 - 1:55
    如果它覺得身體需要保護,
    便會產生疼痛。
  • 1:55 - 1:59
    疼痛通常協助身體
    避免進一步受傷或受損。
  • 2:00 - 2:04
    但除了痛楚之外,有一整組因子
  • 2:04 - 2:09
    都有可能影響到疼痛的體驗——
    讓疼痛變得不那麼有用。
  • 2:09 - 2:14
    首先,有生物因子,
    會放大發送到大腦的痛覺訊號。
  • 2:14 - 2:17
    如果神經纖維不斷重覆被觸發,
  • 2:17 - 2:20
    大腦可能會判斷它們得要更敏感些,
  • 2:20 - 2:23
    才能夠妥當地保護身體不受威脅。
  • 2:23 - 2:26
    會有更多壓力感測器
    被加到神經纖維上,
  • 2:26 - 2:30
    直到神經纖維變得非常敏感,
    即使輕輕一碰到皮膚
  • 2:30 - 2:33
    也會發出強烈的電訊號。
  • 2:33 - 2:36
    在其他的情況中,神經會適應,
  • 2:36 - 2:40
    以更有效地發送訊號,
    將訊息放大。
  • 2:40 - 2:41
    這些放大的形式
  • 2:41 - 2:45
    最常在長期疼痛的人身上看到,
  • 2:45 - 2:49
    長期疼痛指的是持續
    超過三個月的疼痛。
  • 2:49 - 2:53
    當神經系統進入了
    持續高度警戒的狀態,
  • 2:53 - 2:56
    疼痛可能會持續得比傷口還久。
  • 2:56 - 3:00
    這會造成惡性循環,
    痛苦持續越久,
  • 3:00 - 3:03
    它就越難反轉。
  • 3:03 - 3:07
    很明顯,心理因子也和疼痛有關,
  • 3:07 - 3:12
    它有可能會影響痛覺
    以及直接影響大腦。
  • 3:12 - 3:15
    人的情緒狀態、記憶、
  • 3:15 - 3:18
    有多相信疼痛,以及對治療的預期
  • 3:19 - 3:22
    都有可能會影響他們
    體驗到的疼痛程度。
  • 3:22 - 3:27
    在一項研究中,認為自己
    無法控制痛苦的孩子
  • 3:27 - 3:30
    會經歷到更強烈的疼痛,
  • 3:30 - 3:33
    而相信能控制疼痛的人
    就沒這麼嚴重。
  • 3:33 - 3:35
    環境的特徵也很重要:
  • 3:35 - 3:36
    在一項實驗中,
  • 3:36 - 3:41
    將一根冰冷的桿子
    放在自願者的手背上,
  • 3:41 - 3:46
    當他們看到紅燈時,所回報的
    疼痛度就高於看到藍燈時,
  • 3:46 - 3:49
    但桿子的溫度一直都沒有變過。
  • 3:49 - 3:54
    最後是社會因子,
    比如是否能取得家人支持
  • 3:54 - 3:56
    就可能影響對痛苦的感知。
  • 3:56 - 3:59
    上述這些意味著,
    在治療疼痛時若能多管齊下,
  • 3:59 - 4:05
    配合疼痛專家、物理治療師、
    臨床心理學家、護士,
  • 4:05 - 4:09
    及其他健康照護專業人士,
    會有最好的效果。
  • 4:09 - 4:14
    我們才剛開始發掘
    感受疼痛背後的機制,
  • 4:14 - 4:17
    但有一些研究領域的前景看好。
  • 4:17 - 4:18
    到最近之前,
  • 4:18 - 4:23
    我們都認為神經周圍的膠質細胞
    只是支撐用的結構,
  • 4:23 - 4:27
    但現在我們知道它們在影響痛覺
    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 4:27 - 4:32
    研究顯示,關閉
    杏仁核中的某些腦迴路
  • 4:32 - 4:34
    就可以消除老鼠的疼痛。
  • 4:34 - 4:37
    針對無法感受疼痛的特殊疾病病人
  • 4:37 - 4:39
    所做的基因檢測
  • 4:39 - 4:43
    找出了數個可能的用藥方向,
  • 4:43 - 4:46
    也許最終還能用上基因治療。
Title:
疼痛背後的科學秘辛
Speaker:
約書亞 W. 佩特
Description:

1995 年,英國醫學期刊刊出了一篇報告,一名建築工人外跳到了一根十釘子上,釘子直接穿過了他的鋼頭靴。他非常痛苦,連最小的動作都無法忍受。但醫生取下他的靴子後發現,釘子根本沒有碰到他的腳。這是怎麼回事?約書亞 W. 佩特帶大家來了解疼痛的經歷。

完整課程:https://ed.ted.com/lessons/the-mysterious-science-of-pain-joshua-w-pate
課程:約書亞 W. 佩特
導演:Artrake Studio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Ed
Duration:
04:47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