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安迪 普迪科姆:一切只需要十分鐘的專注

  • 0:00 - 0:03
    我們活在一個異常忙碌的世界。
  • 0:03 - 0:07
    不但生活步驟快,大腦時刻不停
  • 0:07 - 0:09
    而且我們總是在做些什麼。
  • 0:09 - 0:12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希望你們花一點時間想想
  • 0:12 - 0:17
    你上一次完全放空是什麼時候?
  • 0:17 - 0:19
    就算只是毫無干擾的十分鐘?
  • 0:19 - 0:21
    當我說放空時,我的意思是真的什麼都不做。
  • 0:21 - 0:24
    沒有電郵、沒有簡訊、沒有網路、
  • 0:24 - 0:28
    沒有電視、不說話、不吃東西、不看書、
  • 0:28 - 0:30
    也不是坐在那裡回想往事
  • 0:30 - 0:32
    或是思考未來。
  • 0:32 - 0:36
    很簡單地完全放空。
  • 0:36 - 0:39
    我看到很多茫然的臉龐。(笑聲)
  • 0:39 - 0:41
    我猜,這可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 0:41 - 0:42
    這很特別,不是嗎?
  • 0:42 - 0:45
    我們的腦袋。
  • 0:45 - 0:48
    腦袋,我們最有價值、最珍貴的資源,
  • 0:48 - 0:52
    透過它,我們經歷生命中的每一刻。
  • 0:52 - 0:55
    腦袋讓我們感覺
  • 0:55 - 0:59
    開心、滿足、情緒穩定,
  • 0:59 - 1:01
    親切、懂事、
  • 1:01 - 1:05
    顧慮到我們與別人的關係。
  • 1:05 - 1:07
    同一個腦袋讓我們
  • 1:07 - 1:11
    專心一意,創意無限,隨性發揮
  • 1:11 - 1:15
    讓我們把一切做到最好。
  • 1:15 - 1:19
    就算如此,我們卻不曾認真花時間照顧它。
  • 1:19 - 1:22
    事實上,我們花更多時間照顧我們的車子、
  • 1:22 - 1:24
    我們的衣服、我們的頭髮
  • 1:24 - 1:27
    ──或許頭髮不算,但你知道我的意思。
  • 1:27 - 1:31
    果不其然,我們當然感到壓力。
  • 1:31 - 1:34
    你知道嗎?腦袋就像一台洗衣機,
  • 1:34 - 1:36
    一直在各種困難、困惑的情緒中轉來轉去,
  • 1:36 - 1:41
    而我們卻不知道怎麼處理,
  • 1:41 - 1:46
    悲哀的事實是,我們分心到
  • 1:46 - 1:50
    沒有辦法活在當下。
  • 1:50 - 1:54
    我們錯過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事,
  • 1:54 - 1:56
    瘋狂的是大家以為
  • 1:56 - 1:59
    人生就是這樣,所以我們就繼續這樣下去。
  • 1:59 - 2:02
    其實我們大可改變現狀。
  • 2:02 - 2:04
    我大約是十一歲左右
  • 2:04 - 2:06
    參加人生中的第一堂冥想課。
  • 2:06 - 2:09
    是的,它就像你想像的那樣:
  • 2:09 - 2:11
    盤腿坐在地上、
  • 2:11 - 2:15
    香氛、草茶、素食者,應有盡有,
  • 2:15 - 2:19
    但我媽要去而我覺得很有趣,於是就跟去了。
  • 2:19 - 2:21
    我也看過一些功夫電影,私底下,
  • 2:21 - 2:24
    我甚至覺得我可以學會飛,
  • 2:24 - 2:27
    當然我當時年紀很小。
  • 2:27 - 2:30
    當時,我猜很多人和我一樣,
  • 2:30 - 2:34
    我以為那只是腦子用的阿斯匹靈。
  • 2:34 - 2:36
    壓力大的時候,就冥想一下。
  • 2:36 - 2:39
    我沒想到它是有預防效果的,
  • 2:39 - 2:42
    直到我 20 歲左右,幾件事情
  • 2:42 - 2:45
    很快地在我生命中發生,
  • 2:45 - 2:49
    一些很嚴重的事把我生活弄得天翻地覆,
  • 2:49 - 2:52
    我突然被情緒淹沒,
  • 2:52 - 2:56
    被我不知道該怎麼應付的負面情緒淹沒。
  • 2:56 - 2:58
    每當我壓抑了一個,
  • 2:58 - 2:59
    另一個就開始浮出。
  • 2:59 - 3:02
    那是一段壓力非常大的日子。
  • 3:02 - 3:05
    我猜我們應付壓力的方式都不一樣。
  • 3:05 - 3:08
    有些人會把自己埋在工作中,
  • 3:08 - 3:11
    很慶幸有事情可以分心。
  • 3:11 - 3:14
    有些人會轉向朋友、家人來尋找幫助。
  • 3:14 - 3:18
    有些人喝酒、吃藥。
  • 3:18 - 3:21
    我處理的方式是成為一位僧侶。
  • 3:21 - 3:24
    所以我離開學校,前往喜馬拉雅,
  • 3:24 - 3:28
    我成為一位僧侶,開始學習冥想。
  • 3:28 - 3:32
    人們常問我那段時間學到什麼。
  • 3:32 - 3:35
    恩,當然有改變事情。
  • 3:35 - 3:37
    讓我們面對現實吧!
  • 3:37 - 3:39
    當一位禁慾的僧侶是會改變很多事的。
  • 3:39 - 3:42
    但改變是更多的。
  • 3:42 - 3:44
    它教會我,讓我更感激、
  • 3:44 - 3:48
    更瞭解當下。
  • 3:48 - 3:51
    我是說不陷入自己的想法中,
  • 3:51 - 3:54
    不分心,
  • 3:54 - 3:57
    不被各種負面情緒淹沒、
  • 3:57 - 4:01
    而是學著如何在當下存在,
  • 4:01 - 4:04
    如何集中注意力、如何存在。
  • 4:04 - 4:08
    我覺得當下常被忽略。
  • 4:08 - 4:12
    它聽起來很正常,但我們花在當下的時間之少,
  • 4:12 - 4:15
    讓活在當下變成一件很鮮有的事。
  • 4:15 - 4:18
    最近哈佛發表了一個研究,
  • 4:18 - 4:21
    說一個正常的腦袋平均有
  • 4:21 - 4:24
    百分之 47 的時間是迷失在思考當中。
  • 4:24 - 4:27
    百分之四十七。
  • 4:27 - 4:30
    同時,這樣的持續性的腦袋漫遊
  • 4:30 - 4:33
    是造成不開心的直接原因。
  • 4:33 - 4:37
    我們在世上的時間並不長,
  • 4:37 - 4:42
    卻花了近一半的人生迷失在思考中
  • 4:42 - 4:44
    並且往往造成我們不開心,
  • 4:44 - 4:46
    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劇嗎?
  • 4:46 - 4:50
    尤其是我們明明可以作些改變,
  • 4:50 - 4:53
    有個正面、實在、可達成、
  • 4:53 - 4:56
    也很科學的技巧,
  • 4:56 - 4:58
    讓我們腦袋更健康、
  • 4:58 - 5:03
    更專注、更不容易分心。
  • 5:03 - 5:05
    而最棒的是雖然我們
  • 5:05 - 5:07
    每天只花十分鐘,
  • 5:07 - 5:11
    它能影響整個人生。
  • 5:11 - 5:13
    但我們需要知道怎麼做。
  • 5:13 - 5:16
    我們需要練習。我們需要架構
  • 5:16 - 5:17
    讓我們學習如何更專注。
  • 5:17 - 5:19
    這正是冥想的本質。
  • 5:19 - 5:21
    它讓我們更熟悉當下。
  • 5:21 - 5:24
    但我們需要知道用什麼方式接近它
  • 5:24 - 5:26
    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 5:26 - 5:29
    這就是這些東西的作用,
  • 5:29 - 5:32
    人們常以為
  • 5:32 - 5:34
    冥想是停止思考、
  • 5:34 - 5:38
    驅離情緒、控制腦袋,
  • 5:38 - 5:40
    事實上卻不是這樣。
  • 5:40 - 5:43
    它比較像是往後退一步,
  • 5:43 - 5:45
    更清楚地看思維,
  • 5:45 - 5:48
    以一個輕鬆、專注、沒有任何成見的腦袋
  • 5:48 - 5:53
    來看思維的來去、看情緒的來去。
  • 5:53 - 5:56
    舉例來說,現在,
  • 5:56 - 5:59
    如果我太專注在這些球上,我就沒有辦法放鬆
  • 5:59 - 6:01
    並同時跟你們講話。
  • 6:01 - 6:03
    同樣的,如果我過於放鬆來跟你們講話,
  • 6:03 - 6:06
    那麼我就沒有辦法注意球。球會掉。
  • 6:06 - 6:10
    在人生中和在冥想中,有些時候
  • 6:10 - 6:12
    我們會過份專注
  • 6:12 - 6:17
    然後人生就變成像這樣。
  • 6:17 - 6:19
    緊張、壓力大
  • 6:19 - 6:21
    是一種很不舒服的生活方式。
  • 6:21 - 6:24
    在其他時候,我們在油門上的腳可能又放得太鬆,
  • 6:24 - 6:26
    事情就開始變成這樣。
  • 6:26 - 6:29
    當然在冥想時 ─(打呼)─
  • 6:29 - 6:31
    我們會睡著。
  • 6:31 - 6:34
    所以我們在找得是一種平衡,專注的放鬆,
  • 6:34 - 6:37
    讓我們的思想得以自由來去
  • 6:37 - 6:40
    沒有平常的那些干擾。
  • 6:40 - 6:43
    在我們學習專注的過程中
  • 6:43 - 6:46
    我們常因一個思緒而分心。
  • 6:46 - 6:48
    假設這是個令人焦慮的想法。
  • 6:48 - 6:50
    當一切正常,我們突然想到這件焦慮的事,
  • 6:50 - 6:53
    就像「喔,我竟不知道我正在擔心那個。」
  • 6:53 - 6:55
    你回想、再次對自己重複。「喔,我是擔心的。
  • 6:55 - 6:58
    喔,我真的好擔心。天啊,我好焦慮!」
  • 6:58 - 7:00
    在我們意識到之前,
  • 7:00 - 7:04
    我們正在為感到焦慮而焦慮。
  • 7:04 - 7:07
    這真的很瘋狂。我們卻常常這樣,
  • 7:07 - 7:09
    甚至每天都這樣。
  • 7:09 - 7:12
    想想你最後一次
  • 7:12 - 7:14
    發現一顆動搖的牙齒。
  • 7:14 - 7:17
    你知道它在晃,你也知道它會痛。
  • 7:17 - 7:20
    然後你每20,30秒對自己重複什麼?
  • 7:20 - 7:26
    (喃喃自語)真的好痛。然後一直對自己這麼說,
  • 7:26 - 7:28
    反覆的說,
  • 7:28 - 7:30
    我們往往如此。唯有學著旁觀你的思考
  • 7:30 - 7:33
    才能讓我們學會放手
  • 7:33 - 7:36
    不再用過去的模式重複這些想法。
  • 7:36 - 7:39
    但當你坐下來並用這種方式旁觀你的思考模式,
  • 7:39 - 7:41
    你可能會看到許多完全不一樣的模式。
  • 7:41 - 7:44
    你可能會發現腦袋是非常不安份的──
  • 7:44 - 7:46
    隨時。
  • 7:46 - 7:49
    不要驚訝當你坐下來什麼都不做,想著自己什麼都不做時
  • 7:49 - 7:53
    你的身體會有些焦躁。
  • 7:53 - 7:55
    你可能會發現你的腦袋感覺很無趣、很無聊,
  • 7:55 - 7:57
    幾乎是機械性的,
  • 7:57 - 7:59
    就像是你每天起床、
  • 7:59 - 8:03
    去工作、吃飯、睡覺、起床、上班。
  • 8:03 - 8:05
    或有可能就是有那麼一個擾人的想法
  • 8:05 - 8:10
    一直在那邊轉呀轉呀轉的。
  • 8:10 - 8:14
    不管是什麼,冥想提供的是一個機會,
  • 8:14 - 8:18
    可以後退一不
  • 8:18 - 8:20
    從不同的角度觀看,
  • 8:20 - 8:25
    許多事並不是它們平日表現出來的那樣。
  • 8:25 - 8:27
    我們不能改變
  • 8:27 - 8:31
    生活中的每一樣小東西,
  • 8:31 - 8:34
    但我們可以改變我們怎麼感受它。
  • 8:34 - 8:38
    這是冥想、專注能帶來的。
  • 8:38 - 8:41
    你不需要香氛、
  • 8:41 - 8:43
    也不需要坐在地上。
  • 8:43 - 8:46
    你只需要每天花十分鐘後退一步,
  • 8:46 - 8:50
    熟悉當下的時光,
  • 8:50 - 8:53
    讓你可以感受到一個更高層級
  • 8:53 - 8:57
    的專注、平靜、以及對生命的澈悟。
  • 8:57 - 9:04
    謝謝。(掌聲)
Title:
安迪 普迪科姆:一切只需要十分鐘的專注
Speaker:
Andy Puddicombe
Description:

完全放空十分鐘是多久以前的事了?不傳簡訊、不說話也不思考?專注專家 Andy Puddicombe 描述放空的不可思議的力量:每天花十分鐘清空腦袋,單純地感覺和感受當下(毋需精油和奇怪的坐姿)。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09:24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