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如何在六個月內學會任何一種語言 | Chris Lonsdale | TEDxLingnanUniversity

  • 0:10 - 0:13
    坐在後面的人聽得清楚嗎
  • 0:13 - 0:14
    可以 好了
  • 0:16 - 0:19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
  • 0:19 - 0:24
    一個問題思考得太久 幾乎成為你的思考慣性
  • 0:25 - 0:28
    影響你的日常行為
  • 0:29 - 0:33
    我心中有一個思考多年的問題
  • 0:33 - 0:37
    那就是如何縮短學習時間
  • 0:38 - 0:41
    我覺得很有意思
  • 0:41 - 0:44
    因為只要可以快速學會 就能減少上學時間
  • 0:44 - 0:49
    甚至如果你學的夠快 也許根本不需要上學
  • 0:51 - 0:53
    年輕時我覺得學校是個不錯的地方
  • 0:53 - 0:56
    但是
  • 0:56 - 0:58
    上學卻也時常妨礙我專心學習
  • 0:59 - 1:02
    因此我開始思考如何加速學習
  • 1:02 - 1:06
    我很早就在想這個問題了
  • 1:06 - 1:07
    那時我才十一歲
  • 1:08 - 1:12
    我寫信給當時的蘇聯政府
    詢問心理學中的睡眠學習法
  • 1:12 - 1:18
    這是一種睡眠狀態下的學習 將錄音機放置在側
  • 1:18 - 1:20
    睡眠時開始播放
  • 1:20 - 1:22
    讓你在睡夢中也能學習
  • 1:23 - 1:25
    很好的想法 可惜已被證實無效
  • 1:26 - 1:30
    但是 睡眠學習也成為其他研究的先驅
  • 1:30 - 1:35
    促成在學習上的重大發現 呼應我剛才的問題
  • 1:36 - 1:39
    我開始對心理學入迷
  • 1:40 - 1:43
    從各處涉獵相關知識
  • 1:43 - 1:46
    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 1:46 - 1:50
    1981年我出發到中國
  • 1:50 - 1:56
    我決定在兩年內把中文學習到母語水平
  • 1:57 - 2:00
    要知道在當時
  • 2:00 - 2:01
    1981年代
  • 2:01 - 2:05
    學習中文對所有外國人來說都非常困難
  • 2:05 - 2:08
    有的西方人學了十年以上
  • 2:08 - 2:09
    仍無法精通
  • 2:09 - 2:12
    有一次我突發奇想
  • 2:12 - 2:16
    將所有心理學的研究結果
  • 2:16 - 2:19
    應用在學習過程中
  • 2:19 - 2:24
    神奇的是 六個月內我就可以流利的說中文
  • 2:24 - 2:27
    再花了一些時間我才達到母語水平
  • 2:28 - 2:33
    但是看見周遭各國的人
  • 2:34 - 2:36
    學中文對他們來說簡直是一場夢魘
  • 2:36 - 2:40
    如同中國人認為英文及外文簡直是天書
  • 2:41 - 2:45
    因此 我的問題精簡為
  • 2:45 - 2:51
    「如何幫助成人快速、輕鬆、有效學習外語」
  • 2:51 - 2:54
    這是現今社會關注的問題
  • 2:54 - 2:57
    我們有全球化帶來的許多環境議題
  • 2:57 - 3:00
    各種社會動盪
  • 3:00 - 3:02
    戰爭 以及其他衝擊
  • 3:03 - 3:07
    假如各國之間溝通困難 將難以解決這些問題
  • 3:07 - 3:10
    所以能夠聽懂彼此的語言
  • 3:10 - 3:12
    就變得相當重要了
  • 3:13 - 3:15
    問題在於如何達成目標
  • 3:16 - 3:18
    其實很簡單
  • 3:18 - 3:22
    找一個雙語使用者
  • 3:22 - 3:25
    也就是已經能成功使用外語的案例
  • 3:25 - 3:28
    找出可行的原理原則 應用它們
  • 3:28 - 3:31
    這在學術上叫做建模 我在語言學習上
  • 3:31 - 3:35
    以及數據建模已經
    累積十五到二十年的研究經驗
  • 3:35 - 3:38
    我觀察到
  • 3:39 - 3:43
    任何人都能在六個月內學會說流利的外語
  • 3:44 - 3:49
    我這麼一講 人們大多認為我在胡說
  • 3:49 - 3:54
    讓我來提醒你們
    所有的人類進步史
  • 3:54 - 3:56
    都是擴大極限的過程
  • 3:57 - 4:03
    1950年代以前 沒有人相信人類能在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
  • 4:03 - 4:07
    接著運動員羅傑·班尼斯特在1956年做到了
  • 4:07 - 4:10
    其後更是一次又一次打破人類極限
  • 4:10 - 4:13
    一世紀前 大家都以為笨重的東西飛不起來
  • 4:13 - 4:15
    現在我們都知道飛機會飛
  • 4:17 - 4:18
    飛機如何飛得起來
  • 4:18 - 4:24
    有人重新組合材料 利用所觀察到的
  • 4:24 - 4:26
    大自然中的原理原則 例如鳥類 成功飛行
  • 4:26 - 4:29
    現今技術又更進一步
  • 4:31 - 4:34
    現在有飛行汽車
  • 4:35 - 4:37
    只要花費幾十萬美元就能買一台
  • 4:38 - 4:40
    我們除了有汽車具備飛機機翼
  • 4:40 - 4:42
    我們更學習飛鼠的滑行機制
  • 4:44 - 4:46
    利用效仿飛鼠滑行
  • 4:47 - 4:50
    我們打造一套飛行服
    你只要就可以穿上它自由飛翔
  • 4:51 - 4:55
    有很多人 並非全部
  • 4:55 - 4:57
    但是 大多數的人都認為自己不擅長畫畫
  • 4:57 - 5:02
    然而 畫畫其實有關鍵的五個原則
  • 5:02 - 5:05
    足以讓你在五天內學會
  • 5:06 - 5:09
    如果你最初畫成這樣
  • 5:09 - 5:12
    學會這些原則加以運用之後
  • 5:12 - 5:15
    五天後你可以畫成這樣
  • 5:15 - 5:18
    我相信這套原則 因為這是我在學習之前的作品
  • 5:18 - 5:22
    而這是我五天後的學習成果
  • 5:22 - 5:24
    看著這張圖 我感到不可思議
  • 5:24 - 5:28
    我在極度專注下可以畫出這樣的自己
  • 5:28 - 5:30
    我覺得大腦好像快要炸裂一樣
  • 5:31 - 5:34
    所以 任何人都能在五天內學會繪畫
  • 5:36 - 5:38
    以同樣的邏輯 方式
  • 5:38 - 5:42
    任何人也可以在半年內學會外語
  • 5:43 - 5:46
    怎麼做呢 答案是五大原則七大步驟
  • 5:46 - 5:49
    也許還有更多 但是這些屬於絕對核心的原則
  • 5:49 - 5:53
    在我進入正題以前 我想解釋兩個迷思
  • 5:54 - 5:55
    我要打破這兩個迷思
  • 5:55 - 5:57
    第一個迷思 學會這些原則需要天賦
  • 5:57 - 5:59
    讓我來介紹柔伊的故事
  • 5:59 - 6:03
    柔伊從澳洲搬到荷蘭學習語言
  • 6:04 - 6:07
    她學得非常痛苦
  • 6:07 - 6:09
    最後有人告訴她 「妳毫無用處」
  • 6:10 - 6:14
    「妳不適合」 「早點放棄」 「別浪費時間」
  • 6:14 - 6:15
    她非常抑鬱
  • 6:15 - 6:17
    然後她無意間接觸到五原則
  • 6:17 - 6:20
    她搬到巴西開始應用五大原則
  • 6:20 - 6:22
    六個月後便能流暢的說葡萄牙語
  • 6:22 - 6:24
    所以天賦並不重要
  • 6:25 - 6:29
    第二個迷思 人們覺得沉浸在外國才能學好語言
  • 6:29 - 6:31
    但是看看香港
    長期居住在香港的外國人
  • 6:32 - 6:35
    他們有的待了十年以上
    也不見得會說一句中文
  • 6:36 - 6:39
    看看中國人移居美國 英國 澳洲 加拿大的例子
  • 6:39 - 6:43
    他們可能已經移民十幾二十年 卻不會說英語
  • 6:44 - 6:46
    這說明沉浸在外語環境 本身並沒有作用
  • 6:46 - 6:49
    因為一個溺水的人不能學會游泳
  • 6:50 - 6:52
    第一次學語言的人 就像新生兒
  • 6:52 - 6:54
    你把自己丟入一個環境 所有大人在上頭
  • 6:55 - 6:59
    他們聊得此起彼落 你將學不起來
  • 6:59 - 7:02
    現在 五大原則是什麼
  • 7:03 - 7:05
    首先 我們有四個要點
  • 7:05 - 7:07
    注意力 意義 關係程度 記憶
  • 7:07 - 7:10
    他們之間產生重要的交互作用
  • 7:10 - 7:12
    尤其是在學習的時候
  • 7:12 - 7:15
    假設我現在帶你進入森林探險
  • 7:15 - 7:17
    深入叢林中
  • 7:18 - 7:21
    你看到這棵樹 樹上有爪痕
  • 7:21 - 7:23
    你也許會注意到這些爪跡 也許不會放在心上
  • 7:24 - 7:26
    再往前走五十公尺 你看見這個腳印
  • 7:26 - 7:29
    這次你應該會有所察覺
  • 7:30 - 7:33
    繼續往前走五十公尺 也許你之前都心不在焉 然後你看見這隻熊
  • 7:34 - 7:36
    此時你肯定會高度警覺
  • 7:38 - 7:40
    於是你發現剛才那棵樹很重要
  • 7:40 - 7:42
    與這隻熊有關 因為爪痕就代表著熊出沒
  • 7:43 - 7:47
    任何有助於危急時刻生存的訊息
  • 7:48 - 7:50
    就會是你注意的焦點
  • 7:50 - 7:52
    所以請記得
  • 7:52 - 7:54
    如果跟你的個人目標有一定關係
  • 7:55 - 7:56
    這種事件就要多留意
  • 7:56 - 7:58
    只要存在相關性 就會幫助你記憶
  • 7:59 - 8:02
    所以 第一個學習語言的原則是
  • 8:02 - 8:04
    關注跟自己有關的語言內容
  • 8:04 - 8:06
    這跟工具有關
  • 8:07 - 8:10
    我們使用工具操作工具
  • 8:10 - 8:13
    工具與我們的生活關係程度越高
  • 8:13 - 8:14
    我們學得越快
  • 8:14 - 8:16
    讓我來分享一則故事
  • 8:16 - 8:17
    鍵盤是一種工具
  • 8:18 - 8:22
    輸入中文有一定的方法
    我們把它當作工具來使用
  • 8:22 - 8:24
    多年前我的一位工作夥伴
  • 8:25 - 8:28
    她每週二四上夜校學中文打字
  • 8:28 - 8:30
    每次兩小時 在家也練習
  • 8:30 - 8:34
    她花了九個月 卻沒有學會打中文
  • 8:35 - 8:36
    有一天要處理急件
  • 8:36 - 8:40
    我們須在四十八小時內送交中文培訓手冊
  • 8:40 - 8:42
    她被指派這項工作 我可以向你保證
  • 8:43 - 8:45
    她在這四十八小時內就學會中文打字了
  • 8:45 - 8:47
    因為這對個人工作有相關性 意義 及重要性
  • 8:47 - 8:50
    她能利用工具創造價值
  • 8:50 - 8:53
    因此 第二個原則是
  • 8:53 - 8:57
    從第一天起 就使用新的語言溝通
  • 8:57 - 8:59
    就像小孩那樣
  • 9:00 - 9:03
    我剛抵達中國時 一句中文也不會說
  • 9:04 - 9:07
    第二個禮拜我必須搭一班長途火車過夜
  • 9:08 - 9:12
    我跟一名火車警衛在餐車聊了八小時
  • 9:12 - 9:14
    他似乎對我這樣的旅客感到好奇
  • 9:14 - 9:17
    我們用中文談了一整晚
  • 9:17 - 9:20
    他用圖畫 手勢
  • 9:20 - 9:22
    以及表情
  • 9:22 - 9:25
    我慢慢理解他說的中文內容
  • 9:26 - 9:28
    神奇的是過了兩週後
  • 9:28 - 9:31
    我身邊的人在說中文
  • 9:31 - 9:32
    我竟然開始聽得懂一些了
  • 9:32 - 9:35
    我甚至沒有刻意學習
  • 9:35 - 9:37
    這是因為那天晚上
  • 9:37 - 9:39
    我吸收了火車上的談話經驗
  • 9:39 - 9:40
    這也就帶入第三個原則
  • 9:40 - 9:43
    你在初次理解語言時
  • 9:43 - 9:48
    就已經在潛意識中習得該語言
  • 9:48 - 9:51
    這個原則確實有據可查
  • 9:51 - 9:53
    在語言學中稱為「可理解輸入」
  • 9:53 - 9:56
    已經有二、三十年的研究基礎
  • 9:56 - 9:57
    這方面的先驅 斯蒂芬·克拉申
  • 9:58 - 10:00
    已經已發表各類不同的研究
  • 10:00 - 10:02
    這張圖表出自他的研究
  • 10:02 - 10:07
    長條代表不同的聽 讀 寫作等測驗的分數
  • 10:09 - 10:14
    紫色屬於接受正式語法和訓練的人
  • 10:15 - 10:17
    綠色屬於可理解輸入的學習者
  • 10:17 - 10:21
    所以理解才是關鍵
  • 10:22 - 10:28
    而學習語言不代表累積一堆知識
  • 10:29 - 10:33
    反而在很多面向代表生理訓練
  • 10:34 - 10:37
    我認識一名台灣女性 在校時英文表現優異
  • 10:37 - 10:39
    一路以優等的成績
  • 10:39 - 10:42
    進了大學 隨後留美
  • 10:42 - 10:45
    她發現自己聽不懂同學說的話
  • 10:45 - 10:49
    於是開始有人問 「妳是不是耳聾」
  • 10:50 - 10:52
    她的確是 我稱之為英語聾啞
  • 10:53 - 10:56
    在我們的大腦中有聽覺過濾器
  • 10:56 - 10:59
    足以篩選我們熟悉的聲音進入大腦
  • 10:59 - 11:02
    並過濾掉不熟悉的語言
  • 11:03 - 11:05
    如果大腦接收不到聲音 個體就無法理解
  • 11:05 - 11:07
    也就無法學習語言
  • 11:08 - 11:10
    因此要先讓自己留意陌生的語言
  • 11:10 - 11:13
    其實有方法可以做到 但是需透過生理訓練
  • 11:13 - 11:17
    說話會運動到肌肉
  • 11:18 - 11:21
    人的臉上有四十三處肌肉
  • 11:21 - 11:24
    在協調肌肉的過程中
  • 11:24 - 11:27
    他人能理解你說的話
  • 11:27 - 11:31
    如果你從事一項新的運動 過了幾天你就知道
  • 11:31 - 11:33
    肌肉會非常痛
  • 11:33 - 11:36
    假如練習語言時你的臉部肌肉痠痛 你就做對了
  • 11:39 - 11:43
    最後一個原則是 關注心理狀態
  • 11:43 - 11:47
    在傷心 憂慮 生氣的時候 你絕對很難學習
  • 11:48 - 11:52
    假如你很快樂 放鬆 好奇
  • 11:52 - 11:53
    大腦就學得快
  • 11:54 - 11:57
    值得注意的是 你必須容忍模糊地帶
  • 11:58 - 12:02
    假如你習慣每個字都聽得一清二楚
  • 12:02 - 12:03
    你會抓狂
  • 12:04 - 12:07
    時常為了完美而自尋煩惱
  • 12:08 - 12:11
    如果你能既來之則安之
  • 12:11 - 12:13
    專注於聽懂的地方
  • 12:13 - 12:16
    你就能安心 快速學習
  • 12:17 - 12:21
    接下來 這五大原則的基礎上有那些步驟要實施
  • 12:21 - 12:23
    第一步 大量的聽
  • 12:24 - 12:26
    我稱之為泡腦子
  • 12:26 - 12:31
    讓自己身處某情境下 聽取大量語言
  • 12:31 - 12:34
    即便聽不懂也無所謂
  • 12:34 - 12:36
    你聽的是節奏 模式
  • 12:37 - 12:38
    與特別明顯的聲音
  • 12:38 - 12:40
    泡腦子
  • 12:40 - 12:42
    也就是完全沉浸其中
  • 12:43 - 12:48
    第二步驟 先了解意義 再學單字
  • 12:49 - 12:51
    你可能會問 不知道單字如何知道意思
  • 12:51 - 12:55
    可是你看得懂這些姿勢跟表情不是嗎
  • 12:55 - 13:00
    人際溝通是由肢體語言及其他方式組成
  • 13:00 - 13:03
    肢體語言千變萬化
    你可以從中了解表達的內容
  • 13:03 - 13:08
    因次你就具備了理解的條件
  • 13:08 - 13:12
    另外你也可以使用熟悉的模式
  • 13:12 - 13:17
    如果你會說普通話和廣東話 到了越南
  • 13:17 - 13:23
    你將聽懂百分之六十的越南語
  • 13:23 - 13:27
    因為越南語中普通話及廣東話各占百分之三十
  • 13:29 - 13:31
    第三步驟 開始東拼西湊
  • 13:32 - 13:33
    你也許從未想過
  • 13:33 - 13:36
    如果學會十個名詞 動詞 形容詞
  • 13:36 - 13:38
    你可以創造出一千種用語
  • 13:40 - 13:43
    語言是一種創造的過程
  • 13:43 - 13:47
    小嬰兒是怎麼說話的
    像這樣「我 洗澡 現在」
  • 13:48 - 13:49
    這就是他們溝通的方式
  • 13:49 - 13:52
    所以開始混著用吧 發揮創意 樂在其中
  • 13:52 - 13:54
    不求完美 只要夠用就好
  • 13:55 - 13:58
    當你這麼做 你正專注在核心
  • 13:58 - 14:00
    什麼是核心
  • 14:00 - 14:03
    任何語言都有高度的重複率
  • 14:03 - 14:06
    例如英語 一千個單字
  • 14:06 - 14:09
    可以覆蓋百分之八十五的日常用語
  • 14:09 - 14:12
    三千個單字可以覆蓋百分之九十八
  • 14:12 - 14:15
    的日常所需用語
  • 14:15 - 14:20
    你只要懂三千個單字
    你就會說了 其餘的只是修飾用
  • 14:21 - 14:23
    假如你才剛開始學
  • 14:23 - 14:26
    請在第一週 就使用你的工具箱
  • 14:27 - 14:29
    用新的語言問
  • 14:29 - 14:31
    「這個要怎麼講」 「我有疑問」
  • 14:31 - 14:33
    「麻煩再重複一次」 「 這是什麼意思」
  • 14:33 - 14:38
    請全部使用新的語言來發問
    用新語言來學習新語言
  • 14:38 - 14:41
    讓語言變成與自己高度相關
  • 14:41 - 14:44
    到了第二週 你應該已經會說
  • 14:44 - 14:48
    「我」 「這個」 「你」
    「那個」 「給」 「熱」
  • 14:48 - 14:53
    這類簡單代詞 名詞 動詞 形容詞
  • 14:53 - 14:54
    像小嬰兒一樣說話
  • 14:54 - 14:58
    到了第三 四週 你開始學「膠水詞」
  • 14:59 - 15:03
    例如 「雖然」 「但是」 「因此」
    這些字將零碎的句子連接
  • 15:03 - 15:09
    產生有複合意義的句子
  • 15:09 - 15:11
    此時你已經會說話了
  • 15:11 - 15:14
    你可以替自己找一位「語言家長」
  • 15:16 - 15:20
    觀察家長與兒童互動 你就會瞭解
  • 15:20 - 15:25
    兒童在說話時通常會使用簡單的詞 簡單的組合
  • 15:25 - 15:29
    有時候聽起來發音很奇怪
  • 15:29 - 15:32
    若非家庭成員可能聽不懂
  • 15:33 - 15:35
    但是兒童的家長聽得懂
  • 15:35 - 15:39
    因此給了小孩安全的環境及信心發展語言
  • 15:39 - 15:42
    家長也會利用兒童認識的肢體語言
  • 15:42 - 15:45
    以及簡單的詞語 與他們溝通
  • 15:46 - 15:48
    所以這種理解環境
    能夠帶來安全感
  • 15:48 - 15:52
    兒童有足夠的信心 才會使用母語
  • 15:53 - 15:55
    所以現在幫自己找一名語言家長
  • 15:55 - 16:00
    有熱忱幫助你個人成長 與你處對等地位
  • 16:00 - 16:04
    同時可以幫你理解新語言
  • 16:04 - 16:06
    作為語言家長應遵守四個規則
  • 16:06 - 16:08
    由配偶來做也許不太適合
  • 16:08 - 16:10
    總之 有四個規則
  • 16:10 - 16:15
    首先 要盡力理解你在說什麼
    即便你的發音完全走樣
  • 16:15 - 16:18
    其次 不糾正你的錯誤
  • 16:19 - 16:22
    第三 給予回饋 正確理解你
  • 16:22 - 16:26
    好讓你知道該如何修正
  • 16:26 - 16:29
    最後 必須使用你懂用的單字
  • 16:30 - 16:33
    第六個步驟 複製臉型
  • 16:33 - 16:35
    正確的運動肌肉
  • 16:35 - 16:39
    才能發出他人理解的語音
  • 16:39 - 16:41
    可以這樣做
  • 16:41 - 16:44
    你覺得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如何
    感覺一下
  • 16:44 - 16:48
    也就是在你的腦中產生反饋迴路
  • 16:48 - 16:53
    因為當你觀察母語者運用嘴型
  • 16:53 - 16:58
    你的潛意識會吸收規則 將很容易學習起來
  • 16:58 - 17:00
    但是如果你找不到母語者可供參照
  • 17:00 - 17:02
    你可以利用網路資源
  • 17:03 - 17:12
    (女聲)Sing, song, king, stung, hung.
  • 17:13 - 17:16
    你要做的最後一個步驟
  • 17:16 - 17:18
    叫做直接連接
  • 17:18 - 17:21
    大部分的人在學語言時
  • 17:21 - 17:24
    會將自己的母語拿來對照新語言
  • 17:24 - 17:28
    一次又一次重覆練習 讓自己背起來
    這種方法效率太低了
  • 17:29 - 17:34
    你其實只要需知道
    任何單字都可以在腦中轉化為影像
  • 17:34 - 17:36
    例如火 你所能想像的是 聞到濃濃的煙味
  • 17:36 - 17:40
    聽到細碎的爆裂聲 看到明滅的火光
  • 17:40 - 17:43
    所以你必須進入影像 回溯記憶
  • 17:43 - 17:45
    再由此連結到另一語言
  • 17:45 - 17:48
    我這樣形容 「同一台機器 不同的輸送帶」
  • 17:48 - 17:50
    從新的語言輸出之後 隨著時間經過
  • 17:50 - 17:58
    你將建立起熟練的技能
    只要聽見單字就能直接聯想事件
  • 17:59 - 18:03
    漸漸的 這個過程會在潛意識中自然發生
  • 18:03 - 18:08
    這就是五大原則 七大步驟
  • 18:08 - 18:11
    任何一個原則都能幫助你進步
  • 18:11 - 18:15
    請記住 你是學習者 這些都由你來控制
  • 18:15 - 18:18
    按照每個步驟執行
    六個月內你就能說一口流利的外語
  • 18:18 - 18:20
    謝謝
Title:
如何在六個月內學會任何一種語言 | Chris Lonsdale | TEDxLingnanUniversity
Description:

Chris Lonsdale 為 Chris Lonsdale & Associates 的營運長,Chris Lonsdale & Associates 是一間公司,專門協助個人和團體突破其表現。另外,他也發展了獨特的整合性學習方法,幫助人們在短期內學習語言或複雜的技術性知識。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xTalks
Duration:
18:27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