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迷幻科學

  • 0:01 - 0:04
    圖片能傳達的訊息,勝過千言萬語
  • 0:04 - 0:07
    因此我的演講
  • 0:07 - 0:09
    將以緘默和幾張最近捕捉的影像作為開頭
  • 0:09 - 0:12
    將以緘默和幾張最近捕捉的影像作為開頭
  • 0:31 - 0:35
    截至目前為止我的演講已多達六千字
  • 0:35 - 0:37
    因此我認為這次演講就到此為止
  • 0:37 - 0:39
    (笑聲)
  • 0:39 - 0:41
    但我猜想我還虧欠你們
  • 0:41 - 0:44
    有關這些影像的一些說明
  • 0:45 - 0:48
    身為一名攝影師、
  • 0:48 - 0:50
    同時也是一位藝術家,我致力於
  • 0:50 - 0:54
    將藝術和科學的世界結合在一起
  • 0:54 - 0:56
    無論是肥皂泡沫
  • 0:56 - 0:59
    在破裂瞬間所捕捉到的畫面
  • 0:59 - 1:01
    如同你們所見的這張
  • 1:01 - 1:04
    無論是油漆的微小粒子組成的世界
  • 1:04 - 1:07
    無論是油漆的微小粒子組成的世界
  • 1:07 - 1:11
    以非常奇特方式呈現的特殊液體
  • 1:11 - 1:15
    或者油漆因離心力所產生的圖案
  • 1:15 - 1:19
    我不斷嘗試將這兩個領域做結合
  • 1:19 - 1:22
    我發現,兩者引人入勝之處
  • 1:22 - 1:25
    在於一個共同點:
  • 1:25 - 1:28
    都是對於周遭環境的回應
  • 1:28 - 1:31
    但卻是以截然不同的方式
  • 1:31 - 1:34
    單就科學而論
  • 1:34 - 1:37
    科學以一種十分理性的角度
  • 1:37 - 1:38
    回應周遭的環境
  • 1:38 - 1:41
    而另一方面呢
  • 1:41 - 1:45
    藝術則常以感性作為切入
  • 1:45 - 1:47
    我正在做的是
  • 1:47 - 1:49
    試者把兩者的觀點合而為一
  • 1:49 - 1:53
    因此,我拍攝的影像不僅與觀眾感性對談
  • 1:53 - 1:57
    也進行理性討論
  • 1:57 - 2:01
    我將以三個實驗來向各位說明
  • 2:01 - 2:06
    第一是聲音的形象化
  • 2:06 - 2:07
    眾所皆知的是
  • 2:07 - 2:10
    聲音以聲波形式傳遞
  • 2:10 - 2:12
    假設有一台揚聲器
  • 2:12 - 2:16
    其實揚聲器只用來接收音頻訊號
  • 2:16 - 2:20
    將其轉換為振頻
  • 2:20 - 2:23
    並藉由空氣的傳播
  • 2:23 - 2:24
    由我們的耳朵所感知
  • 2:24 - 2:28
    然後再次轉換成音頻訊號
  • 2:28 - 2:30
    因此我不斷思索
  • 2:30 - 2:34
    如何將聲波形象化呢?
  • 2:34 - 2:36
    我想到以下的裝置
  • 2:36 - 2:39
    我找了一個揚聲器
  • 2:39 - 2:42
    在上面鋪上一層塑膠薄片
  • 2:42 - 2:45
    並放了小小的水晶
  • 2:45 - 2:47
    在揚聲器上
  • 2:47 - 2:50
    這樣一來,使用揚聲器播放聲音時
  • 2:50 - 2:53
    上面的水晶會上下跳動
  • 2:53 - 2:56
    這一切都在轉瞬間發生
  • 2:56 - 2:58
    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進行
  • 2:58 - 3:01
    我們藉助一部 LG 的攝影機
  • 3:01 - 3:03
    以每秒捕捉三千張圖像以上的速度
  • 3:03 - 3:07
    拍下了一切
  • 3:07 - 3:10
    以下是我們所捕捉到的圖像
  • 3:10 - 3:15
    (音樂:強烈衝擊合唱團的《淚珠》)
  • 3:51 - 3:57
    (掌聲)
  • 3:57 - 3:58
    非常感謝
  • 3:58 - 4:01
    我也覺得那令人嘆為觀止
  • 4:01 - 4:04
    但我要告訴你們一個有趣的事
  • 4:04 - 4:06
    在洛杉磯拍攝時
  • 4:06 - 4:08
    我居然在室內曬傷了
  • 4:08 - 4:10
    這個季節,到洛杉磯任一海灘
  • 4:10 - 4:12
    都可以曬出一身美麗的古銅色
  • 4:12 - 4:14
    但我卻是在室內
  • 4:14 - 4:16
    而原因是
  • 4:16 - 4:19
    若你想以每秒三千個畫面去拍攝
  • 4:19 - 4:23
    所需光量將非常可觀、無比大量的光
  • 4:23 - 4:26
    我們把揚聲器準備好
  • 4:26 - 4:27
    攝影機朝它拍攝
  • 4:27 - 4:31
    並投以大量的光線
  • 4:31 - 4:32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
  • 4:32 - 4:35
    再將水晶珠子放在揚聲器上
  • 4:35 - 4:38
    不斷重複這樣的步驟
  • 4:38 - 4:41
    直到中午我才發現
  • 4:41 - 4:43
    我的臉被揚聲器上投射的強光
  • 4:43 - 4:46
    曬得像關二哥一樣
  • 4:46 - 4:48
    有趣的是
  • 4:48 - 4:51
    揚聲器架設在我的右邊
  • 4:51 - 4:55
    所以只有右半邊的臉被曬紅
  • 4:55 - 4:56
    後來的幾天
  • 4:56 - 4:59
    我看起來就像歌劇魅影裡的魅影
  • 4:59 - 5:01
    我的第二個構想
  • 5:01 - 5:05
    涉及了一些低強度的有害物質
  • 5:08 - 5:11
    在座有人聽過鐵磁流體嗎?
  • 5:11 - 5:14
    有人聽過,太棒了!
  • 5:14 - 5:16
    我要省略那個部份嗎?
  • 5:16 - 5:17
    (笑聲)
  • 5:17 - 5:21
    鐵磁流體的特性非常奇妙
  • 5:21 - 5:23
    它是一種極黑的液體
  • 5:23 - 5:25
    濃稠度和油相似
  • 5:25 - 5:29
    含有微小的金屬微粒
  • 5:29 - 5:31
    金屬微粒使它具有磁性
  • 5:31 - 5:35
    若是將液體注入磁場中
  • 5:35 - 5:37
    外觀就會改變
  • 5:37 - 5:41
    我準備現場示範讓各位更加清楚
  • 5:48 - 5:50
    這台攝影機朝著下方薄板拍攝
  • 5:50 - 5:54
    薄板下面,有一塊磁鐵
  • 5:54 - 5:57
    現在我要在磁鐵上方
  • 5:57 - 6:00
    注入一些鐵磁流體
  • 6:06 - 6:10
    然後稍微地向右移
  • 6:13 - 6:18
    調整一下焦距,很好!
  • 6:18 - 6:20
    現在可以發現
  • 6:20 - 6:23
    鐵磁流體形成尖刺狀
  • 6:23 - 6:26
    成因是鐵磁流體內
  • 6:26 - 6:30
    金屬微粒相吸與相斥的作用
  • 6:30 - 6:32
    這已經相當有趣
  • 6:32 - 6:36
    我現在要加點水彩進去
  • 6:36 - 6:38
    就只是一般的水彩
  • 6:38 - 6:40
    平常用來畫畫那種
  • 6:40 - 6:41
    你可能不會用針筒來畫
  • 6:41 - 6:46
    但原理是一樣的
  • 6:59 - 7:01
    你看到的是
  • 7:01 - 7:04
    當水彩流進這個結構裡
  • 7:04 - 7:08
    水彩不會和鐵磁流體相融合
  • 7:08 - 7:12
    因為鐵磁流體本身具有疏水性
  • 7:12 - 7:14
    也就是不和水融合
  • 7:14 - 7:17
    同時它也盡量在磁鐵上方
  • 7:17 - 7:19
    保持原來的位置
  • 7:19 - 7:20
    因而產生了
  • 7:20 - 7:25
    令人驚豔的
  • 7:25 - 7:28
    水彩運河和迷你池塘
  • 7:28 - 7:30
    這是我第二個構想
  • 7:30 - 7:32
    而最後一個實驗
  • 7:32 - 7:37
    會用到
  • 7:37 - 7:39
    蘇格蘭的國民飲料
  • 7:39 - 7:41
    (笑聲)
  • 7:41 - 7:45
    這個影像,還有這個
  • 7:45 - 7:48
    都是威士忌的貢獻
  • 7:48 - 7:50
    你心想︰
  • 7:50 - 7:51
    他怎麼辦到的?
  • 7:51 - 7:53
    他是乾掉半瓶的威士忌後
  • 7:53 - 7:55
    然後把酒醉的幻覺
  • 7:55 - 7:59
    畫在紙上嗎?
  • 7:59 - 8:02
    我保證在拍這些照片時
  • 8:02 - 8:04
    是完全清醒的
  • 8:04 - 8:08
    威士忌含有 40% 的酒精
  • 8:08 - 8:13
    而酒精有些非常有趣的特性
  • 8:13 - 8:14
    也許你曾經體驗過
  • 8:14 - 8:17
    其中一些特性
  • 8:17 - 8:19
    但我說的物理特性
  • 8:19 - 8:22
    跟你們想的可不太一樣
  • 8:22 - 8:26
    當我打開酒瓶後
  • 8:26 - 8:27
    酒精分子會瀰漫在空氣中
  • 8:27 - 8:31
    因為酒精是易揮發的物質
  • 8:31 - 8:36
    同時也相當易燃
  • 8:36 - 8:38
    歸功於這兩個特性
  • 8:38 - 8:41
    我才有辦法創作出
  • 8:41 - 8:43
    你們眼前所見的這些影像
  • 8:43 - 8:46
    讓我做個現場示範
  • 8:53 - 8:56
    這是一個空的玻璃容器
  • 8:56 - 8:57
    裡面什麼都沒有
  • 8:57 - 9:01
    我要在裡面填充氧氣
  • 9:01 - 9:04
    和威士忌
  • 9:20 - 9:23
    再多加一點
  • 9:26 - 9:28
    只要等個幾秒鐘
  • 9:28 - 9:31
    讓分子散佈在瓶子內
  • 9:31 - 9:34
    然後一把火燒了它
  • 9:34 - 9:38
    (笑聲)
  • 9:52 - 9:53
    就是這樣
  • 9:53 - 9:56
    反應的速度真的很快,感覺沒什麼了不起的
  • 9:56 - 9:59
    我可以重做一遍
  • 9:59 - 10:02
    有些人可能會抗議
  • 10:02 - 10:06
    這簡直就是浪費威士忌,我寧願把它喝掉
  • 10:06 - 10:08
    但請看看慢動作版
  • 10:08 - 10:11
    這是在沒有光線的暗房裡拍攝的
  • 10:11 - 10:15
    如同我剛才在現場示範的一樣
  • 10:22 - 10:24
    火焰
  • 10:24 - 10:28
    從玻璃瓶口到瓶底
  • 10:28 - 10:31
    燃燒了空氣分子和酒精的混和物
  • 10:31 - 10:33
    燃燒了空氣分子和酒精的混和物
  • 10:33 - 10:36
    所以你們一開始所看到的影像
  • 10:36 - 10:40
    其實就是火焰在瓶子裡
  • 10:40 - 10:43
    燃燒時定格的畫面
  • 10:43 - 10:44
    試著想像
  • 10:44 - 10:48
    將影像翻轉180度後
  • 10:48 - 10:50
    就是我所呈現出來的圖片
  • 10:50 - 10:54
    (掌聲)
  • 10:54 - 10:57
    謝謝
  • 10:57 - 11:00
    我展示了以上三個實驗
  • 11:00 - 11:03
    你或許會納悶:這有什麼了不起的?
  • 11:03 - 11:04
    你究竟想表達些什麼?
  • 11:04 - 11:06
    學會怎麼浪費威士忌?
  • 11:06 - 11:10
    不過是些奇特的材質?
  • 11:10 - 11:13
    以上三個實驗基於非常簡單的
  • 11:13 - 11:14
    科學現象
  • 11:14 - 11:17
    例如:磁力、聲波、
  • 11:17 - 11:21
    或是物質的物理特性
  • 11:21 - 11:23
    而我希望呈現的
  • 11:23 - 11:26
    是利用這些科學現象
  • 11:26 - 11:29
    並以具詩意的、前所未見的方式
  • 11:29 - 11:32
    藉此邀請觀賞者
  • 11:32 - 11:34
    暫停片刻
  • 11:34 - 11:36
    思索一下
  • 11:36 - 11:40
    這些生活週遭的美麗事物
  • 11:40 - 11:42
    非常感謝
  • 11:42 - 11:46
    (掌聲)
Title:
迷幻科學
Speaker:
Fabian Oefner
Description:

從日常科學中創作出引人注目的作品是瑞士籍藝術家和攝影師 Fabian Oefner 的使命。在這個令人著迷的演講中,他展示了一些帶有迷幻色彩的近作(包括隨著聲波舞動的水晶),並且在現場示範了混合水彩與磁性液體還有燃燒威士忌所產生的結果。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2:05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 Compare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