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氣候變遷的禍首,怎麼解決?
-
0:01 - 0:05如果極端的氣候變遷成為事實,
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
0:05 - 0:06這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
0:06 - 0:10如果氣溫再上升攝氏三度,
-
0:10 - 0:13擁有 2,400 萬人口的上海
-
0:13 - 0:14將從地圖上消失。
-
0:14 - 0:16它不是唯一會因為海平面上升
-
0:16 - 0:19而沉入海裡的沿海城市。
-
0:19 - 0:232019 年的全球平均氣溫
是有記錄以來第二高的一年。 -
0:23 - 0:24全世界的城市
-
0:24 - 0:27都經歷了破紀錄的夏季高溫。
-
0:27 - 0:302019 年 6 月,印度丘魯的氣溫
-
0:30 - 0:33超過攝氏 48 度,
-
0:33 - 0:35政府甚至警告市民
-
0:35 - 0:39不要喝咖啡、茶和酒,以免過熱。
-
0:40 - 0:44熱浪因氣候變遷而越來越嚴重,
發生機率也越來越頻繁。 -
0:45 - 0:49預估熱浪造成的死亡率
將等於所有傳染病死亡率的加總。 -
0:49 - 0:51這張地圖顯示,
-
0:51 - 0:54假設世界暖化的情境為中度時,
-
0:54 - 0:57熱浪的嚴重性和普遍程度增加的情況。
-
0:57 - 1:01在此情境下,到了 2050 年,
華氏 95 度的夏季高溫, -
1:01 - 1:03即攝氏 35 度,
-
1:03 - 1:05將成為近 1,000 座城市的新常態。
-
1:05 - 1:09這個數字是目前的三倍。
-
1:09 - 1:13但諷刺的是,城市不僅是
氣候變遷的受害著, -
1:13 - 1:15它們也是肇因。
-
1:15 - 1:19城市消耗全球能源的 60% 至 80%,
-
1:19 - 1:23約佔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70%。
-
1:23 - 1:25正如我們在這張地圖中看到的,
-
1:25 - 1:27淺藍色和黃色區域
-
1:27 - 1:30是燃燒化石燃料所產生的
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地區, -
1:30 - 1:33這些地區也正好是主要城市中心。
-
1:34 - 1:36城市除了消耗能源之外,
-
1:36 - 1:39不斷擴張的城市面積將地球的綠色表面
-
1:39 - 1:40轉化為建築物和路面,
-
1:40 - 1:45這些表面比天然草原和森林
吸收更多太陽能量, -
1:45 - 1:48使城市區域比其周圍環境更熱。
-
1:48 - 1:51這種現象稱為「城市熱島效應」。
-
1:51 - 1:53新加坡原是一片雨林,
-
1:53 - 1:57現在市中心的溫度
比當時的雨林高出攝氏 7 度, -
1:57 - 1:59即華氏 13 度。
-
1:59 - 2:02雖然城市的確是
造成氣候變遷的原因之一, -
2:02 - 2:07但它們也是積極達成
低碳排放的關鍵參與者。 -
2:07 - 2:10例如像紐約市和東京
這類人口稠密的城市, -
2:10 - 2:16居民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兩噸。
-
2:16 - 2:18這還不到一輛轎車
-
2:18 - 2:21在美國一年的排放量。
-
2:21 - 2:24世界各地的城市
正在加緊因應氣候變遷, -
2:24 - 2:25其雄心勃勃的政策
-
2:25 - 2:28往往超出了該國政府的要求。
-
2:28 - 2:30以哥本哈根為例,
-
2:30 - 2:33它承諾在 2025 年達成碳中和,
-
2:33 - 2:38蘇格蘭的格拉斯哥
也計劃在 2030 年實現碳中和。 -
2:38 - 2:41今天,全世界有一萬多個城市
-
2:41 - 2:44正致力於各自雄心勃勃的氣候行動,
-
2:44 - 2:46其中包括減排目標、
-
2:46 - 2:49潔淨能源和永續的交通專案,
-
2:49 - 2:51以及能夠為民眾和城市
-
2:51 - 2:55節省資金、能源
和排放的能源效率政策。 -
2:56 - 2:59最近的分析顯示,光是六千座城市
-
2:59 - 3:01和其所在的地區和企業
正在實施的氣候相關計畫 -
3:01 - 3:04就能夠使全球在 2030 年之前
-
3:04 - 3:08減少多達二十億噸
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 -
3:08 - 3:12這大約是世界年總排放量的 4%,
-
3:12 - 3:14這是各國政府承諾之外的額外減排量。
-
3:14 - 3:16而這只是個開始。
-
3:16 - 3:19試想,如果兩萬個城市
聯合起來遏止氣候變遷, -
3:19 - 3:21其驚人成果可想而知。
-
3:21 - 3:24雖然這種城市氣候行動的潛力
聽起來充滿希望, -
3:24 - 3:26但城市必須努力
-
3:26 - 3:29確保公平、公正地實施這些政策。
-
3:29 - 3:32研究顯示,居住在城市裡,
-
3:32 - 3:34你的收入、種族等因素
-
3:34 - 3:39會影響你取得綠地、永續交通方式等
環境效益的機會。 -
3:39 - 3:40這些因素也可以決定
-
3:40 - 3:44你要承受多少像是空氣污染
和氣候變遷等等的環境負擔, -
3:44 - 3:46我們在這些並列的洛杉磯圖片中
-
3:46 - 3:49清晰地觀察到這些鄰里的差異;
-
3:49 - 3:52左側是收入,右側是樹木遮蔽率。
-
3:52 - 3:54深綠色的社區,
-
3:54 - 3:58每人平均年收入超過十萬美元,
-
3:58 - 4:0070% 以上的面積有樹木遮蔽。
-
4:00 - 4:02地圖底部的藍色社區,
-
4:03 - 4:05每人平均年收入
只有深綠色社區的三分之一, -
4:05 - 4:07樹木遮蔽率不到 5%。
-
4:07 - 4:1270% 和 5% 的懸殊差異
有其嚴重的後果。 -
4:12 - 4:14綠地往往是公共空間,
-
4:14 - 4:18而我們也知道,
它們象徵社會和經濟福利。 -
4:18 - 4:21它們還可以減少犯罪,
強化凝聚社會的力量。 -
4:21 - 4:24樹木還有助於過濾有害的空氣污染,
-
4:24 - 4:27由樹木蒸散出來的濕氣
有降溫的作用,加上遮蔭, -
4:27 - 4:29為高溫環境提供涼爽的場所。
-
4:29 - 4:31因此,這些較貧窮的社區
-
4:31 - 4:34不僅因取得綠地不易
而處於更不利的地位, -
4:34 - 4:37並且在面對空氣污染
和氣候變遷影響時更形脆弱。 -
4:37 - 4:40我們可以觀察到城市燥熱程度
-
4:40 - 4:42在種族之間有特別明顯的差異。
-
4:42 - 4:47我們最新的研究顯示,
美國主要城市 97% 的區域中, -
4:47 - 4:50黑人人口和有色人種
-
4:50 - 4:55承受比白人高出
攝氏 1 度的城市高溫。 -
4:55 - 4:58看看我的家鄉南卡羅來納州
格林維爾的地圖。 -
4:58 - 5:01格林維爾是「綠色城鎮」的意思,
但並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到那「綠色」。 -
5:01 - 5:04地圖上的紅色是最熱的區域,
-
5:04 - 5:08也是黑人和窮人人口比例最高的地方。
-
5:09 - 5:10我們看到類似的模式
-
5:10 - 5:13遍佈美國各地的城市。
-
5:13 - 5:14為了解決這些不平等問題,
-
5:14 - 5:17城市開始制定策略和計畫,
-
5:17 - 5:20來確保氣候措施的效益
-
5:20 - 5:23公平分配給所有民眾。
-
5:23 - 5:26以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為例,
-
5:26 - 5:30它擁有整個拉丁美洲
最密集的自行車網路之一, -
5:30 - 5:34讓民眾在工作、教育和休閒時
-
5:34 - 5:36有方便的交通選擇。
-
5:36 - 5:42一個新的自行車公路專案可以提供
每天 42,000 趟的自行車往返, -
5:42 - 5:46並可能避免 27 萬噸溫室氣體排放。
-
5:46 - 5:50在非洲,許多城市並非全區供電,
-
5:50 - 5:54迷你電網為大約 7,300 萬戶家庭
-
5:54 - 5:55提供潔淨電力。
-
5:55 - 5:57從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
-
5:57 - 6:00對抗氣候變遷必須從城市開始。
-
6:00 - 6:03許多城市開始反轉它們在氣候變遷中
扮演的反派角色, -
6:03 - 6:06證明它們也是助力,
而不是只會製造問題, -
6:06 - 6:08並提供亟需的創新方案來解決問題,
-
6:09 - 6:11使世界變得更加公正和永續。
-
6:11 - 6:13謝謝。
- Title:
- 城市是氣候變遷的禍首,怎麼解決?
- Speaker:
- 許安琪
- Description:
-
城市的碳排放量佔全球總量的 70%,這也表示它們也最有機會減少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能源的消耗。氣候和數據科學家許安琪分享了全球城市如何透過創新的低碳新生活來引領因應氣候變遷的行動。
- Video Language:
- English
- Team:
closed TED
- Project:
- TEDTalks
- Duration:
- 06:15
![]() |
Amanda Chu approv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Cities are driving climate change. Here's how they can fix it | |
![]() |
Amanda Chu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Cities are driving climate change. Here's how they can fix it | |
![]() |
Helen Chang accep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Cities are driving climate change. Here's how they can fix it | |
![]() |
Helen Chang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Cities are driving climate change. Here's how they can fix it | |
![]() |
Amanda Chu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Cities are driving climate change. Here's how they can fix it | |
![]() |
Amanda Chu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Cities are driving climate change. Here's how they can fix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