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何會是未來建築的塑造者
-
0:02 - 0:03今天我要告訴你
-
0:03 - 0:07關於近30年來建築學的歷史
-
0:08 - 0:10要把很多內容放進18分鐘裡
-
0:10 - 0:12這是個複雜的議題
-
0:12 - 0:16所以我們就深入一個複雜的地方
-
0:16 - 0:17紐澤西
-
0:18 - 0:21因為30年前 -我從紐澤西來-
-
0:21 - 0:25我六歲時,我住在父母的房子裡
-
0:25 - 0:26在一個名為利文斯頓的小鎮
-
0:26 - 0:29這是我童年的臥房
-
0:30 - 0:32就在臥房的角落
-
0:32 - 0:35是姐姐跟我共用的浴室
-
0:35 - 0:38在我的臥房和浴室中間
-
0:38 - 0:41是可以看到客廳的陽台
-
0:41 - 0:45那是大家閒聊和看電視的地方
-
0:45 - 0:49每當我從臥房走到浴室
-
0:49 - 0:51大家都看得到我
-
0:51 - 0:54每當我沖完澡,批著浴巾走回臥室
-
0:54 - 0:56大家都看得到我
-
0:56 - 0:58而我看起還像這樣
-
0:59 - 1:02好尷尬
-
1:02 - 1:04沒安全感,我討厭這樣
-
1:04 - 1:07我討厭這段路,我討厭這個陽台
-
1:07 - 1:10我討厭那個房間,我討厭那間房子
-
1:11 - 1:12而,那就是建築
-
1:13 - 1:14(笑聲)
-
1:14 - 1:16好
-
1:16 - 1:19我感覺到
-
1:19 - 1:22建築的力量
-
1:22 - 1:26因為建築無關數學,無關空間
-
1:26 - 1:29這關乎內心與情緒的連結
-
1:29 - 1:32我們對於自身所處空間的感受
-
1:33 - 1:36我們的感受不令人意外
-
1:36 - 1:38因為根據環保署
-
1:38 - 1:42美國人有90%的時間在室內
-
1:42 - 1:47有90%的時間被建築物圍繞
-
1:47 - 1:49很可觀
-
1:49 - 1:53那代表建築正以我們沒有察覺的方式
形塑我們 -
1:54 - 1:59那使我們有些僵化,
非常非常容易預測 -
1:59 - 2:02這意味著,當我展示這樣的建物時
-
2:02 - 2:03我知道你們的想法
-
2:04 - 2:07你們想到力量,穩定,和民主
-
2:07 - 2:11我知道你們這麼想是因為這個建築物
-
2:11 - 2:142500年前由希臘人所建築的
-
2:14 - 2:16這是個技巧
-
2:16 - 2:18這是建築用來刺激你
-
2:18 - 2:22創造一種情緒的連結
-
2:22 - 2:25連結到我們建築的形式
-
2:25 - 2:28這是個可預期的情緒連結
-
2:28 - 2:31而我們以使用這個技巧,很久很久了
-
2:32 - 2:35我們用這個技巧在200年前蓋了銀行
-
2:35 - 2:38在19世紀蓋了博物館
-
2:38 - 2:40而在20世紀的美國
-
2:40 - 2:42我們用它來蓋房屋
-
2:42 - 2:45看看這些穩固的小戰士們
-
2:45 - 2:48面對大海,遠離基本要素
-
2:48 - 2:51這真的很有用
-
2:51 - 2:54因為蓋東西是很可怕的
-
2:54 - 2:58昂貴,耗時,又很複雜
-
2:59 - 3:01蓋東西的人 -
-
3:01 - 3:03開發者和政府 -
-
3:03 - 3:06他們在本質上害怕創新
-
3:06 - 3:10他們寧願用這些
他們知道你會如何回應的形式 -
3:11 - 3:13結果是我們造出這類房子
-
3:14 - 3:16這是一個好的建築物
-
3:16 - 3:18這是利文斯頓圖書館
-
3:18 - 3:212004年在我的家鄉完工
-
3:21 - 3:23它有個圓頂
-
3:23 - 3:26圓弧狀、圓柱和紅磚
-
3:26 - 3:31你可以猜想到立文斯頓
試著透過它說話 -
3:32 - 3:35孩童、財富價值以及歷史
-
3:36 - 3:39但它跟現在的圖書館沒甚麼關聯
-
3:40 - 3:44同樣一年,2004,
在這個國家的另一邊 -
3:44 - 3:46另一個圖書館完工了
-
3:46 - 3:48看起來像這樣
-
3:48 - 3:49這在西雅圖
-
3:50 - 3:56這圖書館是關於
我們如何在數位時代消化媒體 -
3:56 - 3:59它是這個城市公共設施的新型態
-
3:59 - 4:02一個可以累積、閱讀和分享的地方
-
4:03 - 4:05這如何做得到?
-
4:05 - 4:08在同一年,同一個國家
-
4:08 - 4:11兩棟都被稱為圖書館的建築物
-
4:11 - 4:13看起來卻完全不同?
-
4:14 - 4:19答案是建築學是依照鐘擺理論運作的
-
4:20 - 4:22一邊是創新
-
4:22 - 4:26建築師持續推動新科技
-
4:26 - 4:30新類型學、新方案用於今日的居住形式
-
4:30 - 4:32我們不斷地推動、推動、再推動
-
4:32 - 4:35直到我們完全與世隔絕
-
4:35 - 4:37我們身著華服
-
4:37 - 4:39你們認為我們是值得尊敬的
-
4:39 - 4:43我們內心是一片死寂,
因為我們別無選擇 -
4:43 - 4:45我們必須去到另一邊
-
4:45 - 4:48再次琢磨那些你們所愛的經典
-
4:48 - 4:51我們這麼做,而你們會開心
-
4:51 - 4:52我們自覺像叫賣
-
4:52 - 4:54所以我們又再次開始實驗
-
4:54 - 4:57我們把鐘擺推向後方,
後方、前方、後方、前方 -
4:57 - 5:00我們已經這麼做了,在最近300年
-
5:00 - 5:02當然也包括最近30年
-
5:03 - 5:0730年前,正是70年代
-
5:07 - 5:10建築師正忙著試驗
一種稱為粗獷主義的東西 -
5:11 - 5:12就是混凝土
-
5:12 - 5:13(笑聲)
-
5:13 - 5:14你可以猜猜看
-
5:14 - 5:18小窗戶,不合乎人體尺寸的比例尺
-
5:18 - 5:21這真是很粗野的東西
-
5:21 - 5:23所以當我們靠近80年代
-
5:23 - 5:26我們開始鑽研那些經典
-
5:26 - 5:29我們把鐘擺拉回到另一個方向
-
5:29 - 5:32我們採用你們會喜歡的形式
-
5:32 - 5:33作一些更新
-
5:33 - 5:35我們增加了氖燈
-
5:35 - 5:37增加些粉嫩的顏色
-
5:37 - 5:39使用些新材料
-
5:39 - 5:41然後你們就會愛上它
-
5:41 - 5:43我們不能夠給你們足夠的東西時
-
5:43 - 5:45我們拿了齊本德爾式櫥櫃
-
5:45 - 5:47把它轉化為摩天大樓
-
5:47 - 5:52而摩天大樓可以是
玻璃做的中世紀城堡 -
5:52 - 5:54形式巨大化
-
5:54 - 5:57形式凸顯、又富有色彩
-
5:57 - 5:59小矮人變梁柱
-
5:59 - 6:00(笑聲)
-
6:00 - 6:03天鵝長得像房子一樣大
-
6:03 - 6:04真瘋狂!
-
6:05 - 6:09但那是80年代,那很酷!
-
6:09 - 6:10(笑聲)
-
6:10 - 6:12我們都在購物中心逛街
-
6:12 - 6:14我們向郊區遷徙
-
6:14 - 6:17就在郊區
-
6:17 - 6:20我們可以創造自我的建築夢幻作品
-
6:20 - 6:22那些夢幻作品
-
6:22 - 6:24可以是地中海風格
-
6:24 - 6:26法國風格
-
6:26 - 6:27或是義大利風格
-
6:27 - 6:29(笑聲)
-
6:29 - 6:31也許帶著數不盡的長棍麵包
-
6:31 - 6:33這是後現代主義
-
6:33 - 6:35這關乎經典
-
6:35 - 6:38簡單又便宜
-
6:38 - 6:40因為無關建築
-
6:40 - 6:42我們在創造建築的回憶
-
6:43 - 6:46因為我知道,
我知道你們都知道 -
6:46 - 6:47這不是托斯卡尼
-
6:48 - 6:49這是俄亥俄州
-
6:49 - 6:51(笑聲)
-
6:51 - 6:53所以建築師很挫折
-
6:53 - 6:56我們開始把鐘擺推向另一邊
-
6:57 - 6:59在80年代後期、90年代初期
-
6:59 - 7:02我們開始實驗某個稱為解構主義的玩意
-
7:03 - 7:05丟棄歷史的經典
-
7:05 - 7:09我們仰賴新的、電腦輔助的設計技巧
-
7:09 - 7:11我們有了新的組成
-
7:11 - 7:14從破壞中創造新的形式
-
7:14 - 7:17這是學院派與新潮派的產物
-
7:17 - 7:19超級不普及
-
7:19 - 7:21我們完全與世隔絕
-
7:21 - 7:25一般來說,
鐘擺只會擺盪到另一個方向 -
7:25 - 7:27然後,令人驚喜的事情發生了
-
7:28 - 7:31在1997年,這棟建築物開幕了
-
7:32 - 7:35這是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出自法蘭克·蓋瑞之手 -
7:36 - 7:38而這個建築物
-
7:38 - 7:42從根本上改變世界與建築的關係
-
7:43 - 7:47保羅·戈德伯格說畢爾包是極少見的
-
7:47 - 7:50能夠將話題、學術與普羅大眾
-
7:50 - 7:53完美結合在一起的建築
-
7:53 - 7:56紐約時報稱之為奇蹟
-
7:57 - 8:03畢爾包的遊客增加了2500%
-
8:03 - 8:05在這個建築物完工之後
-
8:05 - 8:08轉瞬間,
所有人都想要一個這樣的建築物 -
8:09 - 8:10洛杉磯
-
8:12 - 8:13西雅圖
-
8:13 - 8:15芝加哥
-
8:15 - 8:17紐約
-
8:17 - 8:18克里夫蘭
-
8:18 - 8:20斯普林菲爾德
-
8:20 - 8:21(笑聲)
-
8:21 - 8:24大家都想要一個,
蓋瑞的作品到處都有 -
8:24 - 8:27他是第一個超級明星建築師
-
8:28 - 8:33這些形式是如何能夠 --
-
8:33 - 8:35狂野又前衛 --
-
8:35 - 8:39它如何能夠在全世界變得普及呢?
-
8:39 - 8:45它的成功來自媒體成功的鍍金
-
8:45 - 8:51媒體很快地教會我們,
這些風格代表文化與觀光 -
8:51 - 8:54我們創造了這種風格的情緒反應
-
8:54 - 8:57每個市長也如此
-
8:57 - 8:59每個市長知道,如果他有擁有這些
-
8:59 - 9:02他們就擁有文化和觀光
-
9:04 - 9:06這個現象在新的千禧年之際
-
9:06 - 9:08發生在某些其他超級明星建築師身上
-
9:08 - 9:11發生在札哈身上(札哈·哈蒂,
伊拉克裔英國建築師) -
9:11 - 9:13發生在里伯斯金身上
(波蘭、猶太裔美國建築師) -
9:13 - 9:18發生在這些菁英建築師的事
-
9:18 - 9:20在新千禧年來臨之際
-
9:20 - 9:23可以開始發生在整個建築領域
-
9:23 - 9:26正當數位媒體
-
9:26 - 9:28開始加速我們消化資訊的速度
-
9:29 - 9:32因為想想你如何消化建築
-
9:32 - 9:34千年以前
-
9:34 - 9:37你必須要走過一個村莊
才能看到你要的建築 -
9:37 - 9:39交通加速發展
-
9:39 - 9:42你可以搭船、搭飛機、
可以是個旅行者 -
9:42 - 9:45科技加速發展,
你可以在報紙、電視看到 -
9:45 - 9:50最終,我們都是建築攝影師
-
9:50 - 9:54而建築已從固定的地方解放出來
-
9:55 - 9:58建築現在到處可見
-
9:58 - 10:01這意謂著,傳播的速度
-
10:01 - 10:05終於趕上建築的速度
-
10:05 - 10:08因為建築事實上移動得相當快速
-
10:08 - 10:11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
來構思一個建築物 -
10:11 - 10:13需要花很多時間建造一個建築物
-
10:13 - 10:15三或四年
-
10:15 - 10:19在這期間,建築師會設計2或8個
-
10:19 - 10:21或是100個其他建築物
-
10:21 - 10:25在他們知道
-
10:25 - 10:274年前設計的作品成功與否之前
-
10:28 - 10:31那是因為未曾有好的回饋
圍繞在建築旁 -
10:32 - 10:35那就是我們呈現這類建物的方式
-
10:35 - 10:38粗獷主義不是兩年期的活動
-
10:38 - 10:40它是20年期的活動
-
10:40 - 10:4420年來,我們持續蓋出這樣的建築
-
10:44 - 10:47因為我們不知道你們多討厭它。
-
10:48 - 10:51這將不再發生
-
10:51 - 10:53就我的認知而言;
-
10:53 - 10:59因為我們正處於
最偉大建築革命的邊緣 -
10:59 - 11:02自混凝土、
-
11:02 - 11:04鋼結構或電梯問世以來
-
11:04 - 11:06而現在是媒體革命
-
11:07 - 11:12我的理論是:在鐘擺上應用媒體時
-
11:12 - 11:15它開始擺盪的越來越快
-
11:15 - 11:18直到幾乎同時到達兩個極端
-
11:18 - 11:23這有效地模糊了前衛與經典的差異
-
11:23 - 11:27就在我們、建築師、你們與群眾之間
-
11:27 - 11:33現在我們可以幾乎一瞬間
創造富有情感的經典 -
11:33 - 11:35從全新的事物上
-
11:36 - 11:38讓我來說明這如何運作
-
11:38 - 11:40就在我公司最近完成的一個專案中
-
11:41 - 11:44我們受聘換掉這棟失火過的建築
-
11:44 - 11:47這是稱作派恩斯的小鎮的中心
-
11:47 - 11:49在紐約州的火島
-
11:49 - 11:50它是個度假勝地
-
11:51 - 11:54我們提議了一個大膽的建築
-
11:55 - 11:58那是當地未曾出現過的形式
-
11:58 - 12:03我們很害怕,客戶也很害怕
-
12:03 - 12:04當地社區也很害怕
-
12:05 - 12:09所以我們創造了一系列的圖像式呈現
-
12:09 - 12:10放上Facebook
-
12:10 - 12:12放上Instagram
-
12:12 - 12:15我們讓人們開始動作
-
12:15 - 12:17分享、評論、喜歡、討厭
-
12:18 - 12:23但那代表在完工前的兩年,
-
12:23 - 12:26該建築已經是當地社區的一部分
-
12:26 - 12:32所以當呈現的圖像
跟完工後看起來一模一樣時 -
12:32 - 12:34沒有驚喜
-
12:34 - 12:38該建物已經是社區的一份子了
-
12:38 - 12:40接著的第一個夏天
-
12:40 - 12:44當人們開始抵達,
開始分享該建築在社群媒體時 -
12:44 - 12:50它不只是個建築,它變成媒體
-
12:50 - 12:54因為這些不只是建築的照片
-
12:54 - 12:56這些是屬於你的建築物的照片
-
12:57 - 13:00當你用它們來說故事
-
13:00 - 13:03它們變成的你個人故事的一部分
-
13:03 - 13:06你正在做的,就是短暫回顧
-
13:06 - 13:08我們共同的記憶
-
13:08 - 13:12你們正在創造這些富有情感的符號,
讓我們能夠理解 -
13:13 - 13:15那代表我們再也不需要希臘風格
-
13:16 - 13:18來告訴我們用甚麼去思考建築
-
13:18 - 13:22我們可以彼此分享關於建築的想法
-
13:22 - 13:28因為數位媒體
不僅改變我們彼此的關係 -
13:28 - 13:32也改變了我們跟建築的關係
-
13:33 - 13:36用一秒鐘回想利文斯頓的圖書館
-
13:36 - 13:39如果圖書館是在今日被建造
-
13:39 - 13:43它們會做的第一件事是上網,
然後搜尋"新圖書館" -
13:44 - 13:49他們會受到範例的衝擊,
實驗性的、創新的 -
13:49 - 13:52嘗試突破常規的圖書館範例
-
13:53 - 13:54那都是有力的資訊
-
13:55 - 13:57那都是可以帶給其他人的有力資訊
-
13:57 - 14:00給利文斯頓的市長、利文斯頓的群眾
-
14:00 - 14:04然後說:沒有一個答案可以說明
今日的圖書館應該是甚麼 -
14:04 - 14:06讓我們共同參與
-
14:06 - 14:09這個豐富的實驗過程
-
14:09 - 14:12給他們彈性去嘗試自己的實驗
-
14:14 - 14:17一切從今不同
-
14:17 - 14:20建築師從此不再是神祕的生物
-
14:20 - 14:23使用高深文字與複雜圖表的生物
-
14:23 - 14:26你們不是不幸運的群眾
-
14:26 - 14:29消費者不再接受從未看過的任何東西
-
14:31 - 14:33建築師可以聽見你的聲音
-
14:33 - 14:35而你不會再因建築感到不適
-
14:36 - 14:39這意謂鐘擺前後擺盪
-
14:39 - 14:42從不同風格、不同行動
-
14:42 - 14:43都沒有關連
-
14:44 - 14:46我們可以真正地向前行
-
14:46 - 14:51找到社會面臨的問題的相關解決方案
-
14:52 - 14:55這是建築史的結束
-
14:55 - 14:58這代表明日的建築
-
14:58 - 15:01將與今日的建物大大不同
-
15:02 - 15:07代表塞維亞古城的公共空間
-
15:07 - 15:11可以是獨一且
迎合現代城市運作的方式 -
15:12 - 15:16代表布魯克林的體育館就是
一座坐落於布魯克林的體育館 -
15:16 - 15:19不是紅磚的歷史拼貼風格
-
15:19 - 15:22不是我們想像中體育館應該有的模樣
-
15:23 - 15:25代表機器人將可以建造建築物
-
15:25 - 15:29因為我們終於準備好
機器人可以投入建築的形式 -
15:30 - 15:34代表建築將會隨自然的律動而轉向
-
15:34 - 15:36而非其他方式
-
15:37 - 15:40代表佛羅里達邁阿密的車庫
-
15:40 - 15:43也可以是個運動的地方
-
15:43 - 15:44瑜珈也可以
-
15:44 - 15:47甚至可以在那舉辦晚間婚禮
-
15:47 - 15:48(笑聲)
-
15:48 - 15:52代表三個建築師
可以做個游泳的白日夢 -
15:52 - 15:54就在紐約的東河
-
15:54 - 15:56然後募資50萬
-
15:57 - 16:00從圍繞在它們的構想的社群
-
16:00 - 16:02而不再是單一客戶
-
16:03 - 16:06代表沒有建物會因太小而無法創新
-
16:06 - 16:08就像這個小小的馴鹿觀賞室
-
16:08 - 16:13它就像被觀賞的動物一樣粗曠有勁
-
16:14 - 16:17代表建物不需要是美麗的
-
16:17 - 16:18可愛的
-
16:18 - 16:21就像西班牙這個醜醜的建築物
-
16:21 - 16:23建築師在那挖了個洞
-
16:23 - 16:25填滿乾草
-
16:25 - 16:27然後在周遭澆鑄混凝土
-
16:27 - 16:29當混凝土乾燥後
-
16:29 - 16:32他們邀請某人過來,然後把乾草清掉
-
16:32 - 16:35這就是完工後的樣子
-
16:35 - 16:38這是個醜陋的小房間
-
16:38 - 16:44充滿了印記、痕跡,
關於這房間是如何被建造的 -
16:44 - 16:49最終,變成最觸動心弦的
西班牙風格夕陽景觀房 -
16:50 - 16:53因為這無關乎是否是一頭牛蓋房子
-
16:53 - 16:55或是機器人蓋房子
-
16:55 - 16:58這無關乎如何蓋房子,
只關乎我們蓋了甚麼 -
16:59 - 17:02建築師已經知道如何蓋出更綠的房子
-
17:02 - 17:05更智慧化、更友善
-
17:05 - 17:07我們一直都在等待你們的渴望
-
17:08 - 17:11而最終,我們不再站在相反的那一邊
-
17:12 - 17:15找一位建築師,聘請一位建築師
-
17:15 - 17:21跟我們一起工作,設計更好的建築、
更好的城市、更好的世界 -
17:21 - 17:23因為這賭注很高
-
17:24 - 17:29建築不只反射出我們的社會,
也塑造我們的社會 -
17:29 - 17:31直到每個最渺小的地方
-
17:31 - 17:33當地的圖書館
-
17:33 - 17:35我們養育孩子的家
-
17:35 - 17:39還有他們所走過的
從房間到浴室的這段路 -
17:39 - 17:40謝謝!
-
17:40 - 17:43(掌聲)
- Title:
- 你…...為何會是未來建築的塑造者
- Speaker:
- 馬克·庫什納
- Description:
-
「建築無關乎數學或都市規劃──建築關乎內心的情感」,這是由馬克·庫什納所說。在一個發人深省─常常是好笑的─的談話中,他穿越過去 30 年的建築,來說明曾被忽略的群眾,如何變成設計程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透過社群媒體的協助,人群的回應在建築被創造前好幾年就傳到建築師耳中。結果是?建築可以替我們做的遠比以往來得多。
- Video Language:
- English
- Team:
closed TED
- Project:
- TEDTalks
- Duration:
- 18:05
![]() |
Geoff Chen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the buildings of the future will be shaped by ... you | |
![]() |
Geoff Chen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the buildings of the future will be shaped by ... you | |
![]() |
Geoff Chen approv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the buildings of the future will be shaped by ... you | |
![]() |
Helen Chang accep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the buildings of the future will be shaped by ... you | |
![]() |
Greg Hsiao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the buildings of the future will be shaped by ... you | |
![]() |
Greg Hsiao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the buildings of the future will be shaped by ... you | |
![]() |
Greg Hsiao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the buildings of the future will be shaped by ... you | |
![]() |
Greg Hsiao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the buildings of the future will be shaped by ...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