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Kirby Ferguson: 擁抱混搭(remix)

  • 0:01 - 0:04
    讓我們回到1964年
  • 0:04 - 0:07
    23歲的巴布·狄倫 (Bob Dylan)
  • 0:07 - 0:09
    他的事業正如日中天
  • 0:09 - 0:12
    他作為當代文化的代言人
  • 0:12 - 0:14
    用難以置信的速度
  • 0:14 - 0:16
    譜出一首又一首的經典佳作
  • 0:16 - 0:20
    但少數異議人士指責
  • 0:20 - 0:24
    巴布·狄倫剽竊他人的作品
  • 0:24 - 0:28
    2004年 Brian Burton,即 Danger Mouse
  • 0:28 - 0:30
    將披頭四 (Beatles) 的 "白色專輯" (White Album)
  • 0:30 - 0:32
    搭上 Jay-Z 的 "黑色專輯" (The Black Album)
  • 0:32 - 0:34
    創作出 "灰色專輯" (The Gray Album)
  • 0:34 - 0:36
    "灰色專輯" 在網路一炮而紅
  • 0:36 - 0:39
    卻收到唱片公司雪片般飛來的
  • 0:39 - 0:42
    禁制令 (cease-and-desist letters),稱其為
  • 0:42 - 0:46
    "對我方資產的不當競爭及耗損"
  • 0:46 - 0:48
    "灰色專輯" 是一種混搭
  • 0:48 - 0:50
    借鏡舊素材,創造新作品
  • 0:50 - 0:53
    混搭用到下面三種技巧:
  • 0:53 - 0:56
    借用、轉化和重組
  • 0:56 - 0:58
    做法如下。找幾首現成歌曲
  • 0:58 - 1:00
    分割成小段並稍作改換
  • 1:00 - 1:01
    全部拼湊起來之後
  • 1:01 - 1:03
    成為一首新曲,這樣的曲子
  • 1:03 - 1:06
    很明顯是從現有歌曲重組而成
  • 1:06 - 1:09
    這些要素並非混搭所獨有
  • 1:09 - 1:12
    我認為這是構成所有創意的基礎
  • 1:12 - 1:14
    一切都是混搭
  • 1:14 - 1:19
    我認為混搭更適合用來理解創意的本質
  • 1:19 - 1:22
    回到1964年,我們將聽到幾首
  • 1:22 - 1:25
    狄倫早期作品的來源
  • 1:25 - 1:27
    我會將兩者並列比較
  • 1:27 - 1:28
    第一首歌是
  • 1:28 - 1:30
    "Nottamun Town",一首傳統民謠
  • 1:30 - 1:33
    接著是狄倫的 "Masters of War"
  • 1:33 - 1:38
    Jean Ritchie: ♫ In Nottamun Town, not a soul would look out, ♫
  • 1:38 - 1:45
    ♫ not a soul would look up, not a soul would look down. ♫
  • 1:45 - 1:49
    巴布·狄倫: ♫ Come you masters of war, ♫
  • 1:49 - 1:57
    ♫ you that build the big guns, you that build the death planes, ♫
  • 1:57 - 2:01
    ♫ You that build all the bombs. ♫
  • 2:01 - 2:02
    Kirby Ferguson: 兩者有相同的基本旋律
  • 2:02 - 2:06
    和整體架構。下一首是 "The Patriot Game"
  • 2:06 - 2:08
    歌手是 Dominic Behan,對比
  • 2:08 - 2:10
    狄倫的 "With God on Our Side"
  • 2:10 - 2:15
    Dominic Behan: ♫ Come all ye young rebels, ♫
  • 2:15 - 2:20
    ♫ and list while I sing, ♫
  • 2:20 - 2:28
    ♫ for the love of one's land is a terrible thing. ♫
  • 2:28 - 2:34
    狄倫: ♫ Oh my name it is nothin', ♫
  • 2:34 - 2:38
    ♫ my age it means less, ♫
  • 2:38 - 2:45
    ♫ the country I come from is called the Midwest. ♫
  • 2:45 - 2:47
    KF: 在這個例子中,狄倫也承認
  • 2:47 - 2:49
    自己可能聽過 "The Patriot Game" 卻忘了
  • 2:49 - 2:51
    於是當曲調再次在腦海浮現
  • 2:51 - 2:53
    便以為是自己的創作
  • 2:53 - 2:54
    最後一組, "Who's Going To Buy You Ribbons"
  • 2:54 - 2:56
    另一首傳統民謠
  • 2:56 - 2:58
    對比 "Don't Think Twice, It's All Right"
  • 2:58 - 3:00
    這次主要是歌詞上的相似
  • 3:00 - 3:07
    Paul Clayton: ♫ It ain't no use to sit and sigh now, ♫
  • 3:07 - 3:15
    ♫ darlin', and it ain't no use to sit and cry now. ♫
  • 3:15 - 3:21
    狄倫: ♫ It ain’t no use to sit and wonder why, babe, ♫
  • 3:21 - 3:24
    ♫ if you don't know by now, ♫
  • 3:24 - 3:30
    ♫ and it ain't no use to sit and wonder why, babe, ♫
  • 3:30 - 3:32
    ♫ it'll never do somehow. ♫
  • 3:32 - 3:35
    KF: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 3:35 - 3:37
    據估計狄倫的早期作品裡,三分之二的旋律
  • 3:37 - 3:39
    是從別處借用的
  • 3:39 - 3:41
    這個情況在民謠歌手界相當常見
  • 3:41 - 3:44
    狄倫的偶像,伍迪·蓋瑟瑞 (Woody Guthrie) 曾說
  • 3:44 - 3:45
    「重點在歌詞」
  • 3:45 - 3:47
    「別擔心曲子,找一段旋律」
  • 3:47 - 3:49
    「把該唱高的地方唱低」
  • 3:49 - 3:52
    「該唱慢的地方唱快,就有新曲了」
  • 3:52 - 3:56
    (笑聲) (掌聲)
  • 3:56 - 3:58
    蓋瑟瑞就是這樣做的
  • 3:58 - 4:00
    而大家也都耳熟能詳
  • 4:00 - 4:06
    (音樂)
  • 4:06 - 4:09
    似曾相識?大家都聽過?
  • 4:09 - 4:10
    其實不然
  • 4:10 - 4:13
    它出自 "When the World's on Fire",非常老的曲調
  • 4:13 - 4:15
    在這裡是由卡特家族 (Carter Family) 演奏
  • 4:15 - 4:18
    蓋瑟瑞將它改編成 "This Land Is Your Land"
  • 4:18 - 4:22
    因此,跟所有民謠歌手一樣
    巴布·狄倫借用現有的曲調
  • 4:22 - 4:25
    稍作改變,再加入新的歌詞
  • 4:25 - 4:27
    而不同歌手的作法不盡相同
  • 4:27 - 4:29
    各具特色
  • 4:29 - 4:33
    今日,美國的智財及專利法案反其道而行
  • 4:33 - 4:36
    反對藉前人基礎發展創作的理念
  • 4:36 - 4:38
    這些遍及全球的法律
  • 4:38 - 4:42
    (將創意)用彆扭的產權觀念來類比
  • 4:42 - 4:45
    或許創作在某些面向類似財產
  • 4:45 - 4:47
    但同時也是後人賴以創造的基石
  • 4:47 - 4:49
    創新能量的發展茁壯
  • 4:49 - 4:52
    仰賴於基礎的完善
  • 4:52 - 4:55
    亨利·福特曾說
    「我從未發明新事物」
  • 4:55 - 4:57
    「我只是將別人的發現湊在一塊」
  • 4:57 - 5:00
    「而這些發現都是幾世紀以來進步的積累」
  • 5:00 - 5:02
    「當所有要素齊聚一堂」
  • 5:02 - 5:06
    「進步必定會發生」
  • 5:06 - 5:11
    2007年,iPhone首次亮相
  • 5:11 - 5:13
    無疑地
    蘋果讓我們提早接觸到一項創新
  • 5:13 - 5:16
    這項技術已趨成熟,因為它的核心科技
  • 5:16 - 5:18
    已經發展了十幾個年頭
  • 5:18 - 5:20
    "多點觸控",只要觸摸螢幕
  • 5:20 - 5:21
    就可以操作裝置
  • 5:21 - 5:24
    下面是史蒂夫·賈伯斯 (Steve Jobs) 介紹多點觸控
  • 5:24 - 5:26
    並開了個有前瞻的玩笑
  • 5:26 - 5:29
    史蒂夫·賈伯斯: 「我們發明了一種新技術」
  • 5:29 - 5:31
    「叫做多點觸控」
  • 5:31 - 5:34
    「你可以用多支手指來控制」
  • 5:34 - 5:37
    「幸好專利已經在我們手上了! 」(笑聲)
  • 5:37 - 5:41
    KF: 是阿。接著是多點觸控的實機展示
  • 5:41 - 5:43
    一年前,在一場TED演講裡
  • 5:43 - 5:46
    影片上是 Jeff Han,這也是多點觸控
  • 5:46 - 5:48
    至少是類似的東西
  • 5:48 - 5:49
    我們聽聽 Jeff Han 怎麼看待
  • 5:49 - 5:51
    這個新奇的科技
  • 5:51 - 5:53
    Jeff Han: 「多點觸控不是什麼驚人之舉」
  • 5:53 - 5:56
    「它不是全新的技術,你知道像Bill Buxton」
  • 5:56 - 5:57
    「在80年代已經玩過這個概念了」
  • 5:57 - 6:00
    「這項技術本身不是最讓人興奮的」
  • 6:00 - 6:04
    「讓人期待的是應用方式的新發現」
  • 6:04 - 6:05
    KF: 他很坦白地告訴你這不是新玩意兒
  • 6:05 - 6:08
    這項技術整體來說並不能申請專利
  • 6:08 - 6:10
    而是技術的部分衍生
  • 6:10 - 6:11
    從這些細節裡
  • 6:11 - 6:15
    可以看到專利權法案的矛盾之處:
  • 6:15 - 6:18
    "推動技術的演進"
  • 6:18 - 6:21
    這是史無前例的滑動解鎖功能 (slide-to-unlock)
  • 6:21 - 6:24
    就這樣。蘋果為此申請了
  • 6:24 - 6:27
    28頁的軟體專利,讓我總結一下它的重點
  • 6:27 - 6:31
    注意有雷: "要解鎖你的電話
  • 6:31 - 6:33
    請用手指滑動此圖示" (笑聲)
  • 6:33 - 6:36
    我只是稍微誇張了點。這份專利涵蓋範圍很廣
  • 6:36 - 6:39
    問題來了,這個概念能不能被擁有?
  • 6:39 - 6:42
    回到80年代,那時還沒有軟體專利
  • 6:42 - 6:45
    全錄 (Xerox) 是圖形使用介面的先驅
  • 6:45 - 6:48
    若是全錄把彈出式選單 (pop-up menu)、
  • 6:48 - 6:52
    捲軸條 (scroll bar)、桌面上文件夾和紙張的圖示
  • 6:52 - 6:54
    全都拿去申請專利?
  • 6:54 - 6:57
    當時年輕,缺乏經驗的蘋果
  • 6:57 - 6:59
    會抵擋得住龐大而成熟的全錄
  • 6:59 - 7:04
    組織的法律攻勢嗎?
  • 7:04 - 7:06
    "一切都是混搭" 這個概念像是老生常談
  • 7:06 - 7:10
    但當你是被借用的一方時就沒那麼簡單了
  • 7:10 - 7:12
    例如...
  • 7:12 - 7:13
    賈伯斯: 「畢卡索 (Picasso) 曾說過」
  • 7:13 - 7:17
    「"優秀藝術家總是抄來抄去,
    偉大藝術家直接拿來當自己的"」
  • 7:17 - 7:19
    「所以我們總是」
  • 7:19 - 7:22
    「忝不知恥的剽竊好點子」
  • 7:22 - 7:24
    KF: OK,那是在96年,到了2010年
  • 7:24 - 7:27
    「我要毀了Android,因為它是抄來的產品」
  • 7:27 - 7:28
    (笑聲)
  • 7:28 - 7:32
    「就算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也在所不惜」
    (笑聲)
  • 7:32 - 7:36
    換句話說,偉大的藝術家...可別抄到我頭上
  • 7:36 - 7:38
    (笑聲)
  • 7:38 - 7:41
    行為經濟學家會說這種行為是厭惡損失
  • 7:41 - 7:44
    我們有強烈的防衛本能
  • 7:44 - 7:46
    以保護自己的東西
  • 7:46 - 7:48
    但我們倒是不怎麼介意借用
  • 7:48 - 7:50
    別人的東西,因為抄襲隨處可見
  • 7:50 - 7:53
    看看如下的方程式
  • 7:53 - 7:55
    我們有把創意視為財產的法律
  • 7:55 - 7:58
    侵權官司裡大量的罰鍰與賠償
  • 7:58 - 8:00
    各式各樣的規費
  • 8:00 - 8:02
    用來保護你法庭上的權益
  • 8:02 - 8:06
    再加上主觀認定受到侵害的損失
  • 8:06 - 8:08
    結果看來像這樣
  • 8:08 - 8:11
    這張圖表顯示過去四年來
  • 8:11 - 8:13
    智慧手機產業相關的訴訟案
  • 8:13 - 8:19
    這樣真的能促進技術的進展?
  • 8:19 - 8:25
    1983年,巴布·狄倫42歲
  • 8:25 - 8:28
    他的文化光環早已褪色許久
  • 8:28 - 8:31
    他錄製了一首歌叫 "Blind Willie McTell"
  • 8:31 - 8:33
    曲名和那位知名藍調歌手相同
  • 8:33 - 8:36
    歌曲本身是一段回溯過去的旅程,不堪回首
  • 8:36 - 8:40
    卻簡單直接,那時 Willie McTell 一類的音樂家
  • 8:40 - 8:42
    對自己作品的本質還瞭然於心
  • 8:42 - 8:44
    「我從其他作者汲取靈感」
  • 8:44 - 8:47
    「但用自己的風格來組合」
  • 8:47 - 8:49
    我認為這才是常態
  • 8:49 - 8:52
    創意應是來自外界的激發,而非閉門造車
  • 8:52 - 8:55
    沒有人是從零開始,我們都仰賴彼此的貢獻
  • 8:55 - 8:58
    承認這點並不代表我們會淪為
  • 8:58 - 9:01
    平庸之輩、人云亦云
  • 9:01 - 9:03
    而是將我們從迷思中解放出來
  • 9:03 - 9:06
    並激勵我們 --不對個人過度期待--
  • 9:06 - 9:09
    而是單純去嘗試創新
  • 9:09 - 9:12
    謝謝大家。很榮幸能來這裡
  • 9:12 - 9:15
    謝謝 (掌聲)
  • 9:15 - 9:18
    謝謝,謝謝 (掌聲)
  • 9:18 - 9:21
    謝謝 (掌聲)
Title:
Kirby Ferguson: 擁抱混搭(remix)
Speaker:
Kirby Ferguson
Description:

Kirby Ferguson,Everything is a Remix (凡是切實混搭) 的製作人。他認為天下作品一大抄。從巴布·狄倫到史蒂夫·賈伯斯,他告訴我們那些大眾推崇的創新者,其秘訣在於借用、巧取和轉化。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09:42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