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David Christian: 大歷史

  • 0:00 - 0:03
    首先, 一則錄影
  • 0:09 - 0:12
    是的, 這是關於打蛋
  • 0:13 - 0:15
    但當你注視它
  • 0:15 - 0:17
    我希望你們會開始
  • 0:17 - 0:20
    感到一絲絲的不自在
  • 0:21 - 0:24
    因為你會注意到實際上發生的是
  • 0:24 - 0:27
    蛋在重新回到有序的狀態
  • 0:27 - 0:29
    看到蛋白蛋黃分離
  • 0:29 - 0:32
    接著是灌回到蛋殼之中
  • 0:32 - 0:35
    我們非常清楚
  • 0:35 - 0:38
    宇宙不會是這樣運行的
  • 0:39 - 0:42
    打散的蛋 是濃稠的
  • 0:42 - 0:45
    蛋是美麗的 是複雜的
  • 0:45 - 0:47
    也能產生更複雜的
  • 0:47 - 0:49
    像是小雞
  • 0:49 - 0:51
    我們也非常明白
  • 0:51 - 0:53
    宇宙不是從稠狀混亂
  • 0:53 - 0:55
    到複雜的運行
  • 0:55 - 0:57
    事實上, 本能直覺
  • 0:57 - 1:00
    是反映了一些基本物理定律
  • 1:00 - 1:03
    熱力學的第二定律或熵變定理
  • 1:03 - 1:05
    基本上是說
  • 1:05 - 1:08
    宇宙的一般通則
  • 1:08 - 1:10
    是從較有規則
  • 1:10 - 1:12
    與結構的狀態
  • 1:12 - 1:14
    演變成缺乏規律與結構的方向
  • 1:14 - 1:16
    也就是向 濃稠狀混亂
  • 1:16 - 1:18
    那也就是剛剛錄影片段
  • 1:18 - 1:20
    看起來奇怪的地方
  • 1:20 - 1:22
    同樣地
  • 1:22 - 1:24
    看看我們的四周
  • 1:24 - 1:26
    到處所見
  • 1:26 - 1:28
    都是驚人的複雜
  • 1:28 - 1:31
    Eric Beinhocker 估計光紐約市
  • 1:31 - 1:35
    就有近100億項物品在進行交易
  • 1:35 - 1:38
    是數百倍地球所有生物
  • 1:38 - 1:40
    的實際數量
  • 1:40 - 1:42
    而這些交易只是由一種近
  • 1:42 - 1:44
    70億數量的生物物種
  • 1:44 - 1:47
    被交易 旅行 與 網路 所串聯
  • 1:47 - 1:49
    成一全球系統
  • 1:49 - 1:52
    的驚人複雜性
  • 1:52 - 1:54
    這就是個偉大的迷惑:
  • 1:54 - 1:56
    宇宙中
  • 1:56 - 1:59
    由熱力學的第二定律所主宰
  • 1:59 - 2:01
    又是怎麼可能
  • 2:01 - 2:04
    產生剛剛所描述的複雜
  • 2:04 - 2:07
    由你我所代表的複雜
  • 2:07 - 2:10
    以及這會議中心的一切呢?
  • 2:10 - 2:13
    答案似乎是
  • 2:13 - 2:16
    宇宙能創造出複雜性
  • 2:16 - 2:18
    但帶著些困難度
  • 2:18 - 2:20
    口袋裡
  • 2:20 - 2:22
    有著我的同事, Fred Spier,
  • 2:22 - 2:24
    所稱的 Goldilocks (適宜)條件
  • 2:24 - 2:26
    既不過熱 也不過冷
  • 2:26 - 2:29
    條件剛剛好 適宜創造出複雜性
  • 2:29 - 2:31
    更約略複雜的事就發生了
  • 2:31 - 2:33
    有了複雜的發生
  • 2:33 - 2:35
    才能有再約略複雜的事接著發生
  • 2:35 - 2:38
    就這樣 複雜性一步一步
  • 2:38 - 2:40
    建構起來
  • 2:40 - 2:43
    每一步都是神奇的
  • 2:43 - 2:46
    因為一切都是創建新奇的事物
  • 2:46 - 2:49
    一切都是無中生有
  • 2:49 - 2:51
    在大歷史中 我們稱這些階段為
  • 2:51 - 2:53
    閥值時段
  • 2:53 - 2:55
    每一個閥值
  • 2:55 - 2:57
    是愈來愈難
  • 2:57 - 3:00
    複雜的事是 更脆弱
  • 3:00 - 3:02
    更易破碎
  • 3:02 - 3:05
    Goldilocks (適宜)條件是更嚴峻
  • 3:05 - 3:07
    更困難
  • 3:07 - 3:09
    創建下一個複雜性
  • 3:09 - 3:12
    現在呢, 身為極度複雜物種
  • 3:12 - 3:15
    極度需要知道這個關於
  • 3:15 - 3:17
    宇宙變得複雜的故事
  • 3:17 - 3:19
    除了是第二定律
  • 3:19 - 3:21
    以及為何複雜性
  • 3:21 - 3:23
    意味著脆弱性
  • 3:23 - 3:25
    與不穩定
  • 3:25 - 3:28
    這些就是我們想解的大歷史
  • 3:28 - 3:30
    為了達成它 我們必須先做些其他事
  • 3:30 - 3:32
    這事乍看之下是完全不可能的
  • 3:32 - 3:36
    就是你得盤查整個宇宙的歷史
  • 3:37 - 3:39
    所以 進行吧!
  • 3:39 - 3:41
    (笑聲)
  • 3:41 - 3:44
    讓我們把時間往回撥
  • 3:44 - 3:47
    到137億年前
  • 3:47 - 3:50
    也就是時間的開始
  • 3:57 - 3:59
    四周是什麼也沒有
  • 3:59 - 4:03
    根本沒有時間與空間
  • 4:03 - 4:06
    先想像能想像的最黑暗與空無的狀況
  • 4:06 - 4:08
    再更加無數倍的狀況
  • 4:08 - 4:10
    那才是所處的狀態
  • 4:10 - 4:13
    突然間
  • 4:13 - 4:16
    砰! 一個宇宙出現 一個完整的宇宙
  • 4:16 - 4:18
    我們第一次越過閥值
  • 4:18 - 4:20
    那個宇宙是非常小 比一個原子還小
  • 4:20 - 4:22
    卻是極度的高溫高能量
  • 4:22 - 4:24
    它包含今日所有存在宇宙的東西
  • 4:24 - 4:26
    所以你可以想像 那是非常爆滿
  • 4:26 - 4:29
    它開始以極快的速度膨脹
  • 4:29 - 4:31
    一開始只是模糊渾沌
  • 4:31 - 4:34
    但是渾沌中一些明晰的物質出現
  • 4:34 - 4:36
    就在第一秒內
  • 4:36 - 4:39
    能量自己分裂出不同的作用力
  • 4:39 - 4:41
    包括電磁力與重力
  • 4:41 - 4:44
    能量開始做些神奇的事
  • 4:44 - 4:47
    它凝結成物質
  • 4:47 - 4:49
    有夸克就是後來組成質子等
  • 4:49 - 4:52
    有輕子就是含電子等
  • 4:52 - 4:54
    這些都發生在第一秒內
  • 4:54 - 4:59
    再往前撥快38萬年
  • 4:59 - 5:02
    是人類出現於地球上的兩倍長的時間
  • 5:02 - 5:05
    現在 簡單的原子出現了
  • 5:05 - 5:08
    氫與氦
  • 5:08 - 5:10
    讓我暫停一下下
  • 5:10 - 5:13
    宇宙開始後的38萬年
  • 5:13 - 5:15
    就目前為止我們
  • 5:15 - 5:17
    對這段宇宙歷史是知道相當多的
  • 5:17 - 5:20
    我們也知道一切都是相當簡單的物理
  • 5:20 - 5:22
    有著龐大雲霧般的
  • 5:22 - 5:24
    氫與氦原子
  • 5:24 - 5:26
    還不成結構狀態
  • 5:26 - 5:29
    它們真的只是一種宇宙渾沌
  • 5:29 - 5:31
    又不完全是
  • 5:31 - 5:33
    根據最近研究
  • 5:33 - 5:36
    WMAP衛星的觀測
  • 5:36 - 5:40
    顯示背景輻射 有少許的不同
  • 5:40 - 5:42
    就如此所示
  • 5:42 - 5:45
    藍色區域有著相差千分之一度的冷
  • 5:45 - 5:47
    相較於紅色區域
  • 5:47 - 5:49
    只有著些許不同
  • 5:49 - 5:51
    卻足夠讓宇宙演化
  • 5:51 - 5:53
    進入下一階段的複雜度
  • 5:53 - 5:55
    就是這麼的進展
  • 5:55 - 5:58
    重力當有更多物質聚集
  • 5:58 - 6:00
    作用更強
  • 6:00 - 6:02
    只要有密度分配不均的情況
  • 6:02 - 6:04
    重力就開始作用
  • 6:04 - 6:06
    拉近 氫和氦原子團
  • 6:06 - 6:08
    所以可以想像 初期的宇宙 開始分出
  • 6:08 - 6:10
    無數的 小雲團
  • 6:10 - 6:12
    每一個雲團都是緊實的
  • 6:12 - 6:15
    而重力又隨密度增加而增加作用
  • 6:15 - 6:17
    雲團核心處的溫度開始升高
  • 6:17 - 6:19
    然後在雲團中的核心處
  • 6:19 - 6:22
    溫度越過了臨界溫度
  • 6:22 - 6:24
    約為1000萬度
  • 6:24 - 6:26
    質子開始融合
  • 6:26 - 6:29
    也釋放出巨大能量
  • 6:29 - 6:31
    碰!
  • 6:31 - 6:33
    有了第一個恆星了
  • 6:33 - 6:37
    約當自宇宙開始後的2億年
  • 6:37 - 6:40
    恆星開始出現在宇宙四處
  • 6:40 - 6:42
    幾十億的星星
  • 6:42 - 6:45
    宇宙開始有趣多了
  • 6:45 - 6:48
    也更複雜
  • 6:48 - 6:50
    恆星會產生最適宜狀態
  • 6:50 - 6:53
    再越過兩個門階
  • 6:53 - 6:55
    當大型恆星死亡
  • 6:55 - 6:58
    會是極高溫狀態
  • 6:58 - 7:01
    質子開始結合成各種奇特的組合
  • 7:01 - 7:04
    也建構出週期表的所有元素
  • 7:04 - 7:07
    如果 你也像我帶著一只金戒指
  • 7:07 - 7:10
    它被超新星爆炸所偽造
  • 7:10 - 7:13
    所以 現在的宇宙就化學的觀點是更複雜的
  • 7:13 - 7:16
    就化學上複雜的宇宙
  • 7:16 - 7:18
    具備製造更多事物的條件
  • 7:18 - 7:20
    接著發生的是
  • 7:20 - 7:22
    在一些年輕的恆星中
  • 7:22 - 7:24
    年輕的星球
  • 7:24 - 7:26
    所有元素結合 環旋
  • 7:26 - 7:28
    星球的能量 擾動它們
  • 7:28 - 7:31
    形成粒子 形成雪片
  • 7:31 - 7:33
    形成小小的沙塵
  • 7:33 - 7:35
    形成岩石 形成小行星
  • 7:35 - 7:38
    最後形成行星與衛星
  • 7:38 - 7:41
    這也就是我們太陽系統的形成
  • 7:41 - 7:44
    約是45億年前
  • 7:44 - 7:47
    岩石建構的行星 如地球
  • 7:47 - 7:50
    會比其他星球 更複雜
  • 7:50 - 7:53
    因為有著更多元的的物質
  • 7:53 - 7:56
    我們也就越過複雜度 第四階的門檻
  • 7:57 - 8:00
    愈來愈困難了
  • 8:01 - 8:03
    下個階段的複雜 是個體
  • 8:03 - 8:05
    更脆弱
  • 8:05 - 8:07
    更容易受傷
  • 8:07 - 8:10
    卻也更有創造性
  • 8:10 - 8:13
    更能產生更多的複雜度
  • 8:13 - 8:15
    這裡說的 當然就是
  • 8:15 - 8:17
    有生命的實體
  • 8:17 - 8:19
    生物體都是由化學變化產生
  • 8:19 - 8:22
    我們就是一大包的化學物集合體
  • 8:23 - 8:26
    而化學主要是靠電磁作用力
  • 8:26 - 8:28
    作用距離比重力作用的小很多
  • 8:28 - 8:30
    也解釋了為何你和我
  • 8:30 - 8:32
    比星球是小很多很多
  • 8:32 - 8:35
    又是怎樣的理想化學狀態呢?
  • 8:35 - 8:37
    也就是所謂的最適條件?
  • 8:37 - 8:39
    首先, 需要能源
  • 8:39 - 8:41
    但又不能過多
  • 8:41 - 8:43
    星球的中心能量是高的
  • 8:43 - 8:46
    任何結合的原子 又都會再爆開
  • 8:46 - 8:48
    又不能太少的能量
  • 8:48 - 8:50
    星河之間的太空 就是太少的能量
  • 8:50 - 8:53
    原子無法結合一起
  • 8:53 - 8:55
    所需的就是適當的能量
  • 8:55 - 8:57
    行星 就剛剛好有著適當能量
  • 8:57 - 9:00
    因為它們是接近恆星 又不是過近
  • 9:00 - 9:03
    也同時需要多種化學元素
  • 9:03 - 9:06
    也需要一些液體 像水
  • 9:06 - 9:08
    為什麼?
  • 9:08 - 9:11
    因為在氣相態 原子與原子的移動過於快速
  • 9:11 - 9:13
    很難結合
  • 9:13 - 9:15
    固相態
  • 9:15 - 9:18
    又因連在一起 無法移動
  • 9:18 - 9:20
    液相態呢
  • 9:20 - 9:22
    允許四處遊蕩與集結
  • 9:22 - 9:25
    連結成各種分子
  • 9:25 - 9:28
    那到哪裡找到如此的 最適狀態?
  • 9:28 - 9:30
    其實行星就是好的
  • 9:30 - 9:32
    我們的地球
  • 9:32 - 9:34
    就算是幾乎完美
  • 9:34 - 9:36
    它有著與恆星剛剛好的距離
  • 9:36 - 9:39
    能有著巨大的海洋
  • 9:39 - 9:41
    在海洋深處
  • 9:41 - 9:43
    地殼縫隙
  • 9:43 - 9:46
    地熱往上傳遞
  • 9:46 - 9:48
    又有著多種的元素
  • 9:48 - 9:50
    所以在深海縫隙
  • 9:50 - 9:53
    神奇的化學反應開始了
  • 9:53 - 9:56
    原子組合成未有的化合物
  • 9:57 - 9:59
    當然 生命本身
  • 9:59 - 10:01
    不是只是非比尋常的化學
  • 10:01 - 10:03
    你要如何穩定這些
  • 10:03 - 10:05
    不穩定的
  • 10:05 - 10:08
    巨大的分子群?
  • 10:08 - 10:10
    在這時候 生命引入
  • 10:10 - 10:13
    一整個新把戲
  • 10:13 - 10:15
    並不是穩定每一個體
  • 10:15 - 10:17
    而是穩定樣版:
  • 10:17 - 10:19
    就是攜帶訊息的
  • 10:19 - 10:21
    與日後可複製的樣版
  • 10:21 - 10:23
    DNA 就是這
  • 10:23 - 10:25
    美麗攜帶訊息
  • 10:25 - 10:27
    的化學分子
  • 10:27 - 10:30
    大家都熟悉雙螺旋體的 DNA
  • 10:30 - 10:32
    每一連接橫桿都帶著資訊
  • 10:32 - 10:34
    DNA有著如何製作
  • 10:34 - 10:37
    生命體的訊息
  • 10:37 - 10:39
    以及如何自行複製自己
  • 10:39 - 10:41
    所以生物開始複製
  • 10:41 - 10:43
    將資訊經由海洋傳遞
  • 10:43 - 10:45
    同時資訊也傳開了
  • 10:45 - 10:48
    請留意 資訊將扮演一個重要部份
  • 10:48 - 10:50
    而DNA精彩的部分是
  • 10:50 - 10:52
    在於它的不完美
  • 10:52 - 10:54
    當它在複製時
  • 10:54 - 10:56
    十億分之一的機會
  • 10:56 - 10:58
    會產生複製錯誤
  • 10:58 - 11:00
    也就是說
  • 11:00 - 11:03
    DNA 會自我學習
  • 11:03 - 11:05
    累積製造新的生命體的方式
  • 11:05 - 11:07
    因為一些錯誤的確能存用
  • 11:07 - 11:09
    所以 DNA 一直學習
  • 11:09 - 11:12
    它一直建構更多元更複雜的架構
  • 11:12 - 11:15
    過去40億年來, 這都一直在發生
  • 11:15 - 11:17
    地球的大多數時間
  • 11:17 - 11:19
    生物體多是以簡單的
  • 11:19 - 11:21
    單細胞存在的
  • 11:21 - 11:23
    但仍是非常多元
  • 11:23 - 11:25
    與複雜
  • 11:25 - 11:28
    從6~8億年前開始
  • 11:28 - 11:30
    多細胞生物出現
  • 11:30 - 11:32
    有了真菌類 有了魚類
  • 11:32 - 11:34
    有了植物類
  • 11:34 - 11:37
    有了兩棲類 有了爬蟲類
  • 11:37 - 11:40
    當然 也有了恐龍
  • 11:40 - 11:44
    偶而 會有災難
  • 11:44 - 11:46
    6千5百萬年前
  • 11:46 - 11:48
    隕石墬落到地球
  • 11:48 - 11:50
    靠近Yucatan 半島
  • 11:50 - 11:53
    創造出相當於核子戰爭的威力
  • 11:53 - 11:55
    恐龍滅絕
  • 11:55 - 11:59
    對恐龍來說是壞消息
  • 11:59 - 12:02
    卻是哺乳動物祖先的好消息
  • 12:02 - 12:04
    才能在恐龍
  • 12:04 - 12:07
    留下的生存縫隙繁衍
  • 12:07 - 12:09
    人類
  • 12:09 - 12:12
    也是那6千5百萬年開始進化的
  • 12:12 - 12:15
    一部分
  • 12:15 - 12:17
    就在隕石落下後
  • 12:18 - 12:21
    人類出現在20萬年前
  • 12:21 - 12:23
    我相信人類
  • 12:23 - 12:25
    發展就是宇宙進化的一個階段
  • 12:25 - 12:27
    讓我來做解釋
  • 12:27 - 12:30
    我們已經見到DNA是會學習的
  • 12:30 - 12:32
    它會累積資訊
  • 12:32 - 12:34
    卻是非常緩慢的
  • 12:34 - 12:36
    DNA會累積資訊
  • 12:36 - 12:38
    經由隨機的錯誤
  • 12:38 - 12:41
    有的錯誤剛好適用
  • 12:41 - 12:43
    另外DNA有更快的方式在學習
  • 12:43 - 12:46
    是經由有腦的生物體
  • 12:46 - 12:49
    這種生物就能即時的學習
  • 12:49 - 12:52
    便能由腦累積資訊 學習
  • 12:52 - 12:54
    可悲的是
  • 12:54 - 12:57
    當他們死去 資訊也跟著失去
  • 12:57 - 12:59
    所以造就人類的不同
  • 12:59 - 13:01
    就是人類的語言能力
  • 13:01 - 13:03
    我們有幸能有語言 是個溝通的系統
  • 13:03 - 13:06
    是有力與正確的傳達
  • 13:06 - 13:09
    我們能正確分享我們所學的
  • 13:09 - 13:12
    能集合成一集體智慧
  • 13:12 - 13:14
    也就是說
  • 13:14 - 13:17
    資訊能夠超過個體的壽命
  • 13:17 - 13:21
    能以世代的方式傳遞
  • 13:21 - 13:23
    也因為這 我們這樣的物種 才這麼有創造力
  • 13:23 - 13:25
    能有這麼大的能耐
  • 13:25 - 13:27
    也是這樣我們能記下歷史
  • 13:27 - 13:30
    40億年來 我們似乎是唯一有
  • 13:30 - 13:32
    此天賦的物種
  • 13:32 - 13:34
    我稱此能力為
  • 13:34 - 13:36
    集體式學習
  • 13:36 - 13:38
    這就是造就我們不同的
  • 13:38 - 13:40
    我們能明顯
  • 13:40 - 13:42
    這能力在早期人類歷史中呈現
  • 13:42 - 13:44
    我們是以整個物種的方式進化
  • 13:44 - 13:46
    即使是在 早期非洲沙瓦那平原時代
  • 13:46 - 13:49
    接著 也看到人類移居到新環境 ---
  • 13:49 - 13:51
    進入沙漠地帶 進入叢林
  • 13:51 - 13:53
    進入冰河期的西伯利亞凍土平原
  • 13:53 - 13:55
    非常非常艱辛的環境 ---
  • 13:55 - 13:57
    進入美洲 進入澳洲
  • 13:57 - 13:59
    每一次的移居 就伴隨著學習
  • 13:59 - 14:02
    學習如何開墾新環境
  • 14:02 - 14:04
    學習新方法與週遭共榮
  • 14:04 - 14:06
    一萬年前
  • 14:06 - 14:08
    在上個冰河期的末期
  • 14:08 - 14:10
    面對了突然的氣候變遷
  • 14:10 - 14:13
    人類開始學會農耕
  • 14:13 - 14:15
    農耕就是 能源的礦藏
  • 14:15 - 14:17
    開發這樣的能源
  • 14:17 - 14:19
    人類數目開始增加
  • 14:19 - 14:21
    人類社會也跟著增大與密集
  • 14:21 - 14:23
    更加相互關連
  • 14:23 - 14:27
    從約500年前
  • 14:27 - 14:29
    人類開始有全球性的相連
  • 14:29 - 14:31
    經由船運 與 鐵路
  • 14:31 - 14:34
    經由電報 與 網際網路
  • 14:34 - 14:36
    到現在 我們形成了
  • 14:36 - 14:38
    來自近70億人
  • 14:38 - 14:40
    的單一全球腦袋
  • 14:40 - 14:45
    這個腦是以極高速的方式在學習
  • 14:45 - 14:47
    在過去的200年 另外的事情也發生了
  • 14:47 - 14:49
    我們發現了另一能源礦藏
  • 14:49 - 14:51
    就是化石石油
  • 14:51 - 14:54
    化石石油加上集體式學習
  • 14:54 - 14:56
    解釋了驚人的
  • 14:56 - 14:58
    週遭的複雜性
  • 15:01 - 15:04
    所以 我們在此
  • 15:04 - 15:06
    回到會議中心
  • 15:06 - 15:08
    我們經歷過一個回溯的旅程
  • 15:08 - 15:11
    到137億年前
  • 15:11 - 15:14
    希望你也認同這個震撼故事
  • 15:14 - 15:16
    是個人類扮演著
  • 15:16 - 15:19
    驚人與創意的角色
  • 15:19 - 15:22
    它也帶來警訊
  • 15:22 - 15:26
    集合的智慧是個非常巨大的力量
  • 15:26 - 15:28
    但不明確的是
  • 15:28 - 15:31
    我們人類是否能控制它
  • 15:31 - 15:34
    我記得在英格蘭的童年
  • 15:34 - 15:37
    經過古巴飛彈危機
  • 15:37 - 15:39
    有那麼幾天
  • 15:39 - 15:41
    整個生物圈
  • 15:41 - 15:44
    似乎濒臨全球毀滅
  • 15:44 - 15:47
    但是同樣的武器仍然存在
  • 15:47 - 15:49
    他們仍然武裝
  • 15:49 - 15:51
    我們是否能避開那陷阱
  • 15:51 - 15:53
    其他國也在觀望
  • 15:53 - 15:56
    我們使用化石石油的快速
  • 15:56 - 15:59
    就好像忽略所謂的最適狀態
  • 15:59 - 16:01
    那最適狀態才造就了人類文明
  • 16:01 - 16:05
    綻放了過去一萬年
  • 16:05 - 16:07
    所以這個大歷史能作的是
  • 16:07 - 16:10
    告訴我們自己的複雜與脆弱
  • 16:10 - 16:12
    以及我們所面對的危機
  • 16:12 - 16:15
    它也同樣昭示我們
  • 16:15 - 16:17
    我們有著集體式的智慧力量
  • 16:17 - 16:20
    最後
  • 16:20 - 16:24
    我想說的是
  • 16:24 - 16:27
    我希望我的孫子 Daniel
  • 16:27 - 16:29
    及他的朋友與全球
  • 16:29 - 16:31
    的這代人
  • 16:31 - 16:34
    能知道這個大歷史故事
  • 16:34 - 16:36
    清楚到
  • 16:36 - 16:38
    他們明瞭
  • 16:38 - 16:40
    我們所面臨的挑戰
  • 16:40 - 16:43
    與所面臨的機會
  • 16:43 - 16:45
    那也就是我們之中一群人
  • 16:45 - 16:47
    在建構線上教學大綱
  • 16:47 - 16:49
    有關於大歷史
  • 16:49 - 16:51
    針對全球高中生
  • 16:51 - 16:54
    我們相信大歷史
  • 16:54 - 16:57
    在Daniel 及他的同世代
  • 16:57 - 17:00
    面對挑戰
  • 17:00 - 17:02
    與無窮機會
  • 17:02 - 17:04
    面對下一個
  • 17:04 - 17:07
    美麗地球上的進化門檻
  • 17:07 - 17:11
    會成為他們的一個智慧的工具
  • 17:11 - 17:13
    謝謝聆聽
  • 17:13 - 17:18
    (掌聲)
Title:
David Christian: 大歷史
Speaker:
David Christian
Description:

David Christian 利用嘆為觀止的圖形顯示方式,口述宇宙的歷史, 環環相扣的18分鐘演說, 解說了從大爆炸到網路世代. 這就是所謂的"大歷史": 就我們相較於宇宙時空渺小的位置, 對複雜, 生命, 與人性作一種大尺度的觀察.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7:19
K. C. Peng added a transla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