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孕育生命星球的配方——卡琳·奥伯格

  • 0:01 - 0:05
    你是否曾在某个时刻,
    望着天上的星星,
  • 0:05 - 0:10
    思索着:“我们是唯一的吗?
    宇宙中还有像地球一样的
  • 0:10 - 0:13
    有生命存活的星球吗?”
  • 0:13 - 0:16
    我确信我不是这个房间里
    唯一一个这样做过的人。
  • 0:17 - 0:20
    但我可能是唯一一个
  • 0:20 - 0:22
    对这个问题痴迷到
  • 0:22 - 0:24
    把解开它当作毕生事业的人。
  • 0:24 - 0:26
    那么言归正传。
  • 0:27 - 0:30
    我们为什么会思考这个问题呢?
  • 0:30 - 0:34
    我建议,咱们先把目光
    从天空中收回,
  • 0:34 - 0:38
    回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
  • 0:38 - 0:42
    然后想一想,地球成为这样一个
    有生命力的行星,
  • 0:42 - 0:45
    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儿。
  • 0:45 - 0:47
    多少得靠点运气吧。
  • 0:47 - 0:49
    如果我们距离太阳再近点儿,
  • 0:49 - 0:51
    或者再远点儿,
  • 0:51 - 0:56
    那地球上所有的水要么
    因过热而蒸发,要么因寒冷被冻住。
  • 0:56 - 1:00
    不是所有的行星都有水存在。
  • 1:00 - 1:04
    如果地球是干的,
  • 1:04 - 1:06
    那么它将无法孕育生命。
  • 1:06 - 1:10
    即使地球上存在我们今天
    所拥有的水资源,
  • 1:10 - 1:12
    但如果没有
  • 1:12 - 1:15
    适合生命生存的化学物质,
  • 1:15 - 1:18
    那地球也只会是一个
    死气沉沉的大水球。
  • 1:18 - 1:21
    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这么多,
  • 1:21 - 1:24
    那么成功的几率有多大呢?
  • 1:24 - 1:26
    在一颗行星上,
  • 1:26 - 1:29
    存在着有助于生命起源的
    基本元素的概率
  • 1:29 - 1:32
    到底有多大呢?
  • 1:33 - 1:35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 1:35 - 1:37
    一颗可孕育生命的行星,
  • 1:37 - 1:41
    至少应该是
  • 1:41 - 1:42
    一颗行星。
  • 1:43 - 1:44
    (笑声)
  • 1:44 - 1:46
    但并不是随便一颗行星就可以了。
  • 1:46 - 1:49
    至少应该是一颗类地行星,
  • 1:49 - 1:51
    有着岩石表面,
  • 1:51 - 1:53
    拥有海洋和陆地两种地表形态。
  • 1:53 - 1:57
    与恒星的距离不太远也不太近,
  • 1:57 - 2:00
    要在温度适宜的距离内。
  • 2:00 - 2:03
    也就是说,
    水以液态形式存在。
  • 2:03 - 2:07
    在银河系中,这样的行星有多少呢?
  • 2:07 - 2:10
    过去几十年间,我们
    取得的重大发现之一就是,
  • 2:10 - 2:13
    行星是再常见不过的了。
  • 2:13 - 2:16
    几乎所有的恒星都有
    一颗围绕其转动的行星。
  • 2:16 - 2:18
    有的拥有许多颗。
  • 2:18 - 2:21
    在这些行星中,
  • 2:21 - 2:24
    约百分之几可被视为类地行星,
  • 2:24 - 2:28
    我们认为它们是
    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
  • 2:28 - 2:32
    因此,合适的行星并不难寻,
  • 2:32 - 2:36
    考虑到整个银河系
    大约有一千亿颗恒星,
  • 2:36 - 2:40
    那么潜在的宜居行星
    大约有十亿颗。
  • 2:40 - 2:43
    但是适宜的气温或环境组成
  • 2:43 - 2:45
    还不够,
  • 2:45 - 2:48
    还需要合适的化学物质。
  • 2:48 - 2:52
    可孕育生命的行星所需的
    第二重要的物质,
  • 2:52 - 2:55
    我们不难猜想——
  • 2:55 - 2:56
    那就是水。
  • 2:56 - 3:01
    毕竟,温度之所以能定义
    环境是否可生存,
  • 3:01 - 3:05
    是因为它能决定
    水是否以液态形式存在。
  • 3:05 - 3:09
    在地球上,
    水是生命结构的基本构成。
  • 3:09 - 3:10
    更广泛地讲,
  • 3:10 - 3:14
    水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化学反应介质。
  • 3:14 - 3:16
    它是一种很特别的液体。
  • 3:16 - 3:20
    所以水是第二个基本要素。
  • 3:20 - 3:22
    现在来谈第三个要素,
  • 3:22 - 3:25
    它可能会让你们有点吃惊。
  • 3:25 - 3:28
    我们现在需要一些有机物,
  • 3:28 - 3:30
    因为我们想要有机生命体。
  • 3:30 - 3:32
    这种能组成化学物质,
  • 3:32 - 3:38
    并进一步组成生物分子的
    核心有机分子
  • 3:38 - 3:40
    就是氰化氢。
  • 3:40 - 3:44
    如果你了解这种物质,
  • 3:44 - 3:47
    你就知道,我们应该
    尽量离它远点儿。
  • 3:48 - 3:49
    但事实证明,
  • 3:49 - 3:52
    对高等生物体,比如人类
  • 3:52 - 3:54
    非常有害的物质,
  • 3:54 - 3:57
    可能对化学反应的发生十分有利,
  • 3:57 - 4:01
    而适当的化学反应
    将带来生命的起源。
  • 4:01 - 4:04
    那么现在,三种要素都有了,
  • 4:04 - 4:06
    适宜的行星、
  • 4:06 - 4:09
    液态水,以及氰化氢。
  • 4:09 - 4:11
    那么,三者同时出现的
    概率有多大呢?
  • 4:11 - 4:14
    在所有适宜的行星中,
  • 4:14 - 4:17
    同时存在着液态水和氰化氢的
    又有多少呢?
  • 4:17 - 4:19
    理想状态下,
  • 4:19 - 4:25
    我们打开望远镜,
    对着这些行星,
  • 4:25 - 4:26
    看一下就好了。
  • 4:26 - 4:31
    无非就是确认
    “行星上有没有液态水和氰化物?”
  • 4:31 - 4:36
    不幸的是,我们还没有
    具备理想观测能力的望远镜。
  • 4:37 - 4:41
    我们能对一部分行星的
    大气层分子进行探测。
  • 4:41 - 4:42
    但仅限于大型的
  • 4:42 - 4:45
    且与其所环绕的恒星
    距离很近的行星。
  • 4:45 - 4:47
    并不是我们所说的
  • 4:47 - 4:49
    那些刚好符合条件的行星,
  • 4:49 - 4:52
    它们更小也更远。
  • 4:52 - 4:54
    因此我们必须另想一个办法。
  • 4:54 - 4:59
    我们想到并实施的另一个办法是,
  • 4:59 - 5:01
    与其从现存的行星里
  • 5:01 - 5:04
    寻找这些物质分子,
  • 5:04 - 5:07
    不如着眼于
    正在合成新行星的物质。
  • 5:07 - 5:12
    行星由年轻恒星周围的
    气体尘埃盘构成。
  • 5:12 - 5:16
    这些盘状物由星际介质组成。
  • 5:16 - 5:20
    事实上,当你凝望天空,
    思索存在主义问题时
  • 5:20 - 5:22
    所目睹的恒星之间的空隙,
  • 5:22 - 5:25
    并非像看起来的那么空空荡荡。
  • 5:25 - 5:27
    那里面充满了气体和尘埃,
  • 5:27 - 5:29
    汇合在一起形成了星云,
  • 5:29 - 5:33
    星云坍缩后形成了气体尘埃盘、
    恒星,和行星。
  • 5:33 - 5:37
    当观察星云时,
    你总能发现一种物质,
  • 5:37 - 5:39
    那就是水。
  • 5:39 - 5:41
    我想,人们总是倾向于将水
  • 5:41 - 5:45
    视为一种特别的存在。
  • 5:45 - 5:49
    水是宇宙中含量最高的物质之一,
  • 5:49 - 5:50
    在这些星云中也不例外。
  • 5:50 - 5:54
    这些形成恒星与行星的星云。
  • 5:54 - 5:55
    不仅如此——
  • 5:55 - 5:57
    水还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子:
  • 5:57 - 5:59
    它不易被破坏。
  • 5:59 - 6:02
    因此,星际介质中包含的水分子,
  • 6:02 - 6:08
    在危险的星云坍缩过程中
    被保存了下来,
  • 6:08 - 6:11
    进入气体尘埃盘,
    最后成为行星的一部分。
  • 6:11 - 6:13
    所以,水是存在的,
  • 6:13 - 6:16
    搜寻这第二种元素并不难。
  • 6:16 - 6:21
    大多数行星的形成
    多多少少会有水的参与。
  • 6:21 - 6:23
    那么,有没有氰化氢呢?
  • 6:23 - 6:27
    首先,我们在这些星际介质中
  • 6:27 - 6:30
    也观测到了氰化物
    和其他相似的有机分子。
  • 6:30 - 6:36
    但是,从星云过渡到气体尘埃盘时,
    多少分子能存活下来,
  • 6:36 - 6:38
    我们不太有信心。
  • 6:38 - 6:41
    它们相对比较精巧,比较脆弱。
  • 6:41 - 6:44
    所以,如果我们想确定氰化氢
  • 6:44 - 6:47
    存在于正在形成的行星附近,
  • 6:47 - 6:50
    我们就必须
    从正在形成这颗行星的
  • 6:50 - 6:52
    气体尘埃盘中找到它。
  • 6:52 - 6:56
    大约十年前,
    我成立了一个项目,
  • 6:56 - 7:00
    从形成某颗行星的气体尘埃盘中
  • 7:00 - 7:03
    寻找氰化氢和其他分子物质。
  • 7:03 - 7:06
    我们找到了这些。
  • 7:06 - 7:09
    好消息是,在这六张图片中
  • 7:09 - 7:14
    那些较亮的像素点代表
    在几百光年之外,
  • 7:14 - 7:19
    行星气体尘埃盘中氰化氢的释放。
  • 7:19 - 7:21
    它们进入了望远镜观测范围内,
  • 7:21 - 7:22
    被探测器捕捉到,
  • 7:22 - 7:25
    于是被我们所看见了。
  • 7:25 - 7:27
    那么,好消息是我们能确定
  • 7:27 - 7:31
    这些气体尘埃盘中
    确实存在着氰化氢,
  • 7:31 - 7:35
    这最后一种难以捉摸的物质。
  • 7:35 - 7:41
    坏消息是,我们无法探测出
    气体尘埃盘中氰化氢的具体方位。
  • 7:41 - 7:42
    我们来看看这几幅图。
  • 7:42 - 7:45
    没人觉得它们很美吧,
  • 7:45 - 7:47
    我们收到时也不觉得。
  • 7:47 - 7:51
    看得出来这些像素点挺大的,
  • 7:51 - 7:54
    实际上比它们所在的
    气体尘埃盘还大。
  • 7:54 - 7:56
    这里的每一个像素点
  • 7:56 - 7:59
    都代表着一个
    远远大于太阳系的空间。
  • 7:59 - 8:01
    也就是说,我们也不知道
  • 8:01 - 8:06
    氰化氢到底位于
    气体尘埃盘的哪个方位。
  • 8:06 - 8:07
    这就比较麻烦了,
  • 8:07 - 8:09
    因为对于适宜的行星来说,
  • 8:09 - 8:12
    不是任何的氰化氢都有用,
  • 8:12 - 8:15
    它们必须与行星的距离够近,
  • 8:15 - 8:17
    才能被行星利用。
  • 8:17 - 8:22
    为了讲得更明白一点,
    我们来做个类比,
  • 8:22 - 8:26
    就拿在美国种柏树来举例好了。
  • 8:26 - 8:27
    假设,
  • 8:27 - 8:29
    你去了一趟欧洲,
  • 8:29 - 8:32
    在那儿看到了美丽的意大利柏树,
  • 8:32 - 8:34
    于是你想知道
  • 8:34 - 8:37
    把柏树引入到美国的可能性。
  • 8:37 - 8:39
    你能在美国种柏树吗?
  • 8:39 - 8:41
    于是你去咨询了柏树专家,
  • 8:41 - 8:43
    他们告诉你的确有一个横跨美国、
  • 8:43 - 8:46
    气候温和的带状区域,
  • 8:46 - 8:48
    能种植柏树。
  • 8:48 - 8:52
    如果你有一张像这样的
    完整高清的地图,
  • 8:52 - 8:55
    就不难发现这块适合
    柏树生长的带状区域
  • 8:55 - 8:59
    覆盖了许多代表
    肥沃绿色植被带的像素点。
  • 8:59 - 9:02
    即使我降低地图的清晰度,
  • 9:02 - 9:04
    一点一点降低它的分辨率,
  • 9:04 - 9:06
    我们还是能看出
  • 9:06 - 9:09
    有一些土壤肥沃的地带
    与带状区域重合。
  • 9:09 - 9:14
    那么,如果整个美国
  • 9:15 - 9:18
    被包含在一个像素点内呢?
  • 9:18 - 9:20
    如果分辨率这么低,
  • 9:20 - 9:21
    你怎么办?
  • 9:21 - 9:27
    现在你如何判断在美国的
    哪个区域能种植柏树?
  • 9:27 - 9:28
    你无法判断。
  • 9:28 - 9:31
    我们能确定那儿
    有一些适合的土壤,
  • 9:31 - 9:34
    否则图中的像素点
    不会是绿色的,
  • 9:34 - 9:36
    但我们无法得知,
  • 9:36 - 9:39
    绿色地带的具体位置。
  • 9:39 - 9:42
    这就是当我们只能拍摄到
  • 9:42 - 9:45
    含氰化氢的气体尘埃盘的
    单像素图像时,
  • 9:45 - 9:46
    所面临的问题。
  • 9:47 - 9:49
    所以,我们需要的
    也是类似的东西,
  • 9:49 - 9:52
    至少也是一张低像素的图像,
    就像那张美国地图,
  • 9:52 - 9:57
    使我们能够判断
    氰化氢所处的方位
  • 9:57 - 10:00
    和形成中的行星之间
    是否存在重合。
  • 10:00 - 10:03
    那么我们在几年前
    找到的解决办法,
  • 10:03 - 10:07
    就是这组无与伦比的
    新型 ALMA 望远镜——
  • 10:07 - 10:10
    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
  • 10:10 - 10:12
    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
  • 10:12 - 10:16
    ALMA 在各个方面都卓越非凡,
  • 10:16 - 10:18
    但我想着重讲的是,
  • 10:18 - 10:22
    正如你们所见,
    我们称它为一个望远镜,
  • 10:22 - 10:25
    但这张图里有许多个天线盘。
  • 10:25 - 10:30
    这是一个拥有 66 座
    独立天线盘的望远镜,
  • 10:30 - 10:32
    它们协同工作。
  • 10:32 - 10:34
    这就意味着,
  • 10:34 - 10:39
    每座天线盘间隔的
    最大距离相加,就能得到
  • 10:39 - 10:41
    这座望远镜的最大尺寸,
  • 10:41 - 10:44
    也就是说,
    ALMA 的尺寸可达好几英里。
  • 10:44 - 10:48
    这是一座几英里大的望远镜。
  • 10:48 - 10:50
    透过如此巨型的望远镜,
  • 10:50 - 10:53
    你可以聚焦到非常细微的物体上,
  • 10:53 - 10:58
    比如,绘制正在形成行星的
    气体尘埃盘里的氰化氢分布图。
  • 10:58 - 11:01
    几年前当 ALMA 首次上线时,
  • 11:01 - 11:05
    这就是我提议的项目之一。
  • 11:05 - 11:09
    那么,气体尘埃盘里的氰化氢分布图
    到底长什么样呢?
  • 11:09 - 11:12
    氰化氢所在的方位合理吗?
  • 11:12 - 11:14
    答案是肯定的。
  • 11:14 - 11:16
    这就是分布图。
  • 11:16 - 11:20
    你可以看到被释放的氰化氢
    分散在整个气体尘埃盘内,
  • 11:20 - 11:21
    几乎无处不在,
  • 11:21 - 11:23
    这是个好消息。
  • 11:23 - 11:26
    而且你还可以看到
    一些特别光亮的释放物,
  • 11:26 - 11:30
    从气体尘埃盘中心处的恒星
    散发出来。
  • 11:30 - 11:33
    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氰化氢的位置。
  • 11:33 - 11:36
    行星们将在这附近形成。
  • 11:36 - 11:40
    不只一个气体尘埃盘
    呈现出了这样的景象,
  • 11:40 - 11:42
    这儿还有三个例证。
  • 11:42 - 11:44
    你可以看到他们都展示了
    相同的现象——
  • 11:44 - 11:47
    大量光亮的氰化氢
  • 11:47 - 11:49
    从恒星的中心附近被释放出来。
  • 11:49 - 11:52
    然而,情况不总是这样的。
  • 11:52 - 11:54
    我们也观察到一些
    情况相反的气体尘埃盘,
  • 11:54 - 11:58
    它们的中心形成了一个
    氰化氢中空地带。
  • 11:58 - 12:00
    这恰恰不是我们
    想要的,对吧?
  • 12:00 - 12:02
    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 12:02 - 12:06
    氰化氢与正在形成的行星
    所重合的区域。
  • 12:07 - 12:08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
  • 12:08 - 12:10
    我们不光探测氰化氢是否存在,
  • 12:10 - 12:13
    还要看它是否存在于正确的位置。
  • 12:13 - 12:15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
  • 12:15 - 12:18
    正如我在开场时所说的,
  • 12:18 - 12:21
    宇宙中适宜的行星非常多,
  • 12:21 - 12:23
    大约有十亿个,
  • 12:23 - 12:25
    它们只要满足必需的物质条件,
  • 12:25 - 12:28
    就可能出现生命。
  • 12:28 - 12:29
    我也展示了
  • 12:29 - 12:33
    在很多时候,
    必要的物质是存在的——
  • 12:33 - 12:35
    我们发现了水和氰化氢,
  • 12:35 - 12:37
    还有其他的有机分子
  • 12:37 - 12:39
    随氰化物一起出现。
  • 12:40 - 12:44
    这说明能够孕育生命的行星
  • 12:44 - 12:47
    可能在银河系中极其常见。
  • 12:48 - 12:51
    那么,如果只要有这些基础物质,
  • 12:51 - 12:54
    生命就会出现的话,
  • 12:54 - 12:57
    拥有生命的行星
    应该是数不胜数。
  • 12:57 - 12:59
    但我说的是“如果”。
  • 12:59 - 13:02
    我认为,在下一个十年,
  • 13:02 - 13:05
    天文学和化学将
    面临的挑战是,
  • 13:05 - 13:07
    我们将研究
  • 13:07 - 13:10
    在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里,
  • 13:10 - 13:13
    实际产生生命的行星的比率。
  • 13:13 - 13:14
    谢谢大家。
  • 13:14 - 13:19
    (掌声)
Title:
孕育生命星球的配方——卡琳·奥伯格
Speaker:
卡琳·奥伯格
Description:

你知道吗?世界上有一种臭名昭著的剧毒物质,但同时也是孕育生命的必要元素。听一听天体化学家卡琳·奥伯格(Karin Öberg)如何运用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ALMA)来扫描全宇宙,搜索这种亦正亦邪的化学物质,探寻分子活动的温床,以及孕育生命的行星。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3:32

Chinese, Simplified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