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深入五大洋底部的開創性探險

  • 0:01 - 0:05
    大衛貝羅:維克多,
    你最近在忙什麼?
  • 0:05 - 0:08
    維克多韋斯科沃:
    那是大西洋的底部,
  • 0:08 - 0:11
    我小時候大概讀太多
    朱爾凡爾納的作品了,
  • 0:11 - 0:15
    所以過去四年間
    我帶領團隊設計和打造了
  • 0:15 - 0:18
    現今地球上最先進、
    能下潛最深潛水器,
  • 0:18 - 0:21
    我得以親自駕駛它。
  • 0:21 - 0:23
    這是我們去年十二月做的事,
  • 0:23 - 0:26
    史上第一次,在大西洋的底部。
  • 0:26 - 0:28
    大:以前都沒有人見過,
    只有你,對吧?
  • 0:28 - 0:29
    維:對的。
  • 0:30 - 0:31
    現在大家都看到了。
  • 0:31 - 0:33
    大:誰會做這種事?
  • 0:33 - 0:35
    我是指——
  • 0:35 - 0:38
    維:嗯,我想大家都目睹
    過去十年、十五年間的發展。
  • 0:38 - 0:42
    有一票人有辦法能去探索外太空,
  • 0:42 - 0:45
    如(太空公司)SpaceX
    和藍色起源那票人,
  • 0:45 - 0:47
    我們朝另一個方向去。
  • 0:47 - 0:48
    這是個美好的時代,
  • 0:48 - 0:51
    個人會利用自身的資源
    開發出新的技術,
  • 0:51 - 0:55
    帶我們到過去未曾探索過的地方,
  • 0:55 - 0:57
    而世界上的海洋是——
  • 0:57 - 1:01
    用老套的說法,
    地球上有 70% 都是海洋,
  • 1:01 - 1:03
    而 95% 的海洋尚未被探索過。
  • 1:03 - 1:05
    所以,我們探險的目的
  • 1:05 - 1:10
    是要打造一台潛水器,並證明它
    能夠前往地球上海底的任何地點
  • 1:10 - 1:15
    去探索地球上 60%
    還未被探索過的地區。
  • 1:15 - 1:18
    大:你需要很酷的工具
    才能辦到,對吧?
  • 1:18 - 1:19
    維:是的。
  • 1:19 - 1:21
    這個工具是一台潛水艇,
    叫做「限制因素」。
  • 1:22 - 1:23
    它是最先進的船艦,
  • 1:23 - 1:25
    由支援船「壓降」來支援它。
  • 1:25 - 1:28
    它是能乘載兩個人的
    鈦製球體,有 90 毫米厚,
  • 1:28 - 1:30
    內部壓力保持一大氣壓,
  • 1:30 - 1:33
    且它可以重覆下潛,
  • 1:33 - 1:35
    下到海洋底下最深的地點。
  • 1:35 - 1:39
    大:所以,就像是
    海洋探索的 SpaceX?
  • 1:39 - 1:42
    維:是啊,算是種
    海洋探索的 SpaceX,
  • 1:42 - 1:44
    但我駕駛自己的潛艇。
  • 1:44 - 1:46
    (笑聲)
  • 1:46 - 1:49
    大:你會帶伊隆(馬斯克,
    SpaceX 執行長)或是……?
  • 1:49 - 1:51
    維:是啊,我可以帶人下去。
  • 1:51 - 1:53
    所以,伊隆,如果你正在聽,
  • 1:53 - 1:55
    如果你用你的太空船載我一程,
    我可以用我的潛水器載你一程。
  • 1:55 - 1:58
    (笑聲)
  • 1:58 - 2:01
    大:跟我們談談
    海底下是什麼樣子的。
  • 2:01 - 2:04
    畢竟,我們在談的地方,
    壓力非常之大,
  • 2:04 - 2:07
    就像把艾菲爾鐵塔壓在你腳上。
  • 2:07 - 2:10
    維:不只如此。
    壓力約為一萬六千 psi。
  • 2:10 - 2:12
    所以議題是在於,
    我們用這個鈦製球體,
  • 2:12 - 2:14
    可以下潛到極深的地方,
  • 2:14 - 2:17
    再浮上來,且能重覆進行。
    這是前所未有的。
  • 2:17 - 2:20
    曾經有人下潛到全球最深的
    查倫格海淵兩次,
  • 2:20 - 2:23
    一次在 1960 年,一次在 2012 年,
    由詹姆士卡麥隆駕駛,
  • 2:23 - 2:26
    他們下潛再回來,
    用的是實驗用的船艦。
  • 2:26 - 2:29
    這是第一次得到商業認證的潛水器,
  • 2:29 - 2:33
    能夠載著兩個人上上下下
    數千次,包括一位科學家。
  • 2:33 - 2:37
    我們非常驕傲,我們帶下去的
    是歷史上潛水最深的英國公民,
  • 2:37 - 2:40
    三週前,紐卡斯爾大學的
    艾倫傑米森博士
  • 2:40 - 2:43
    和我們一起下潛到爪哇海溝。
  • 2:43 - 2:48
    大:所以,還不致於太嚇人,
    這是我的猜測。
  • 2:48 - 2:50
    維:嗯,這和潛水很不同。
  • 2:50 - 2:53
    如果你有幽閉恐怖症,
    你不會想要待在潛水艇裡。
  • 2:53 - 2:55
    我們下潛的距離很長,
  • 2:55 - 2:58
    任務通常需要在狹窄封閉
    空間中待八、九個小時。
  • 2:58 - 3:00
    這和我先前的生涯大不相同,
  • 3:00 - 3:03
    我以前爬山,待在開放的大空間中,
  • 3:03 - 3:05
    風吹過來會非常寒冷。
  • 3:05 - 3:07
    這是相反的狀況,更靠科技。
  • 3:07 - 3:12
    更重視使用器械的精準度,
    還有問題排解,什麼都可能出錯。
  • 3:12 - 3:16
    但,如果在潛水器中有什麼
    地方出錯了,你不會知道的。
  • 3:16 - 3:17
    (笑聲)
  • 3:17 - 3:20
    大:所以你的意思是你會怕漏水。
  • 3:20 - 3:23
    維:漏水不是好事,但若
    發生的是漏水,也沒那麼糟,
  • 3:24 - 3:27
    因為真正很糟的狀況是
    你根本不知道怎麼了,但——
  • 3:27 - 3:29
    在座艙內著火,那也不會是好事,
  • 3:29 - 3:32
    但它其實是非常安全的潛水器。
  • 3:32 - 3:34
    我想說,我一生中
    不相信的事物很多,
  • 3:34 - 3:36
    但我確實相信鈦和數學,
  • 3:36 - 3:40
    我相信有限元素分析,
    它是用來協助你判斷
  • 3:40 - 3:44
    像這樣的東西是否能承受
    超大的壓力和極端條件。
  • 3:44 - 3:47
    大:那個球體是用機器
    完美製造出來的,對吧?
  • 3:47 - 3:49
    它真的是獨一無二的船艦。
  • 3:49 - 3:50
    維:那真的是訣竅——
  • 3:50 - 3:52
    要真正打造一個鈦製球體,
  • 3:52 - 3:55
    且精確度要在機器的 0.1% 以內。
  • 3:56 - 3:58
    鈦是種很難搞的金屬,
    很多人都還沒搞定它,
  • 3:58 - 3:59
    但我們很幸運。
  • 3:59 - 4:03
    我們的團隊很出色,
    做出了幾乎完美的球體,
  • 4:03 - 4:08
    如果要讓一個物體承受壓力,
    最強的幾何形狀就是球體。
  • 4:08 - 4:10
    當我在那潛水器中,
    艙門關上之後,
  • 4:10 - 4:13
    我很有信心下去之後一定會再上來。
  • 4:13 - 4:16
    大:你必須要再次確認艙門關緊了?
  • 4:16 - 4:18
    維:潛水艇下潛只有兩條規則。
  • 4:18 - 4:20
    第一條規則:要確保艙門關好。
  • 4:20 - 4:23
    第二條規則:回到第一條規則。
  • 4:23 - 4:27
    大:好,所以,大西洋:完成。
  • 4:27 - 4:28
    南冰洋:完成。
  • 4:28 - 4:31
    維:以前未曾有人潛入南冰洋過。
  • 4:31 - 4:32
    我知道原因。
  • 4:32 - 4:33
    它是很不友善的環境。
  • 4:33 - 4:35
    天氣很糟糕。
  • 4:35 - 4:37
    我會想到的詞就是「碰撞」。
  • 4:37 - 4:39
    但沒錯,我們潛過南冰洋。
  • 4:39 - 4:40
    很高興完成了。
  • 4:40 - 4:42
    大:是啊。
    維:謝謝。
  • 4:42 - 4:43
    (掌聲)
  • 4:43 - 4:45
    大:你好像是在賽跑一樣。
  • 4:45 - 4:48
    現在是印度洋,凱莉先前提過。
  • 4:48 - 4:49
    維:是的,那是三週前的事。
  • 4:49 - 4:52
    我們夠幸運能夠頭一個解開那個謎。
  • 4:52 - 4:53
    如果三週前有人問我:
  • 4:53 - 4:56
    「印度洋中最深的點是哪裡?」
  • 4:56 - 4:58
    沒有人知道。
  • 4:58 - 5:01
    有兩個可能的點,
    澳洲西部外海以及爪哇海溝。
  • 5:01 - 5:05
    我們有一艘很好的船,配有
    很棒的聲納來針對這兩個點畫圖。
  • 5:05 - 5:07
    我們派遺著陸艙到海底進行驗證。
  • 5:08 - 5:10
    最深的點是在爪哇海溝的中央區,
  • 5:10 - 5:12
    沒有人想到會是那裡。
  • 5:12 - 5:15
    事實上,每當我們完成
    一次重大的潛水任務,
  • 5:15 - 5:17
    我們就得要趕快
    上維基百科去更改資料,
  • 5:17 - 5:19
    因為原本的資料完全錯了。
  • 5:19 - 5:20
    (笑聲)
  • 5:20 - 5:23
    大:所以,你潛到
    水底所要花的時間,
  • 5:23 - 5:26
    可能比你待在水底的時間還長?
  • 5:26 - 5:29
    維:不會,我們在底下
    待了蠻長的時間。
  • 5:29 - 5:31
    潛水器可以供應四天的氧氣。
  • 5:32 - 5:35
    若我在下面待了四天,出了什麼
    大差錯,我可能也用不到氧氣了,
  • 5:35 - 5:39
    不過,下潛到海洋底
    最深的地區大約要三小時,
  • 5:39 - 5:41
    接著,我們可以待在
    那裡約三、四小時,
  • 5:41 - 5:43
    接著再花三小時上來。
  • 5:43 - 5:45
    你不會想在那待超過十、十一小時。
  • 5:45 - 5:46
    真的會有點緊繃。
  • 5:46 - 5:49
    大:好,印度洋的底部。
  • 5:49 - 5:54
    那裡有著除了你之外
    沒有人看過的東西——
  • 5:54 - 5:58
    維:這是我們的其中一台
    機械著陸艙帶來的實際影像。
  • 5:58 - 6:01
    在右下方,可以看到
    一隻壯體索深鼬魚——
  • 6:01 - 6:03
    這是它的真名。(笑聲)
  • 6:03 - 6:06
    但可以看到左邊有一隻
    從來沒有見過的生物。
  • 6:06 - 6:10
    它其實是一隻底棲水母,
    叫做肉柄海鞘類動物,
  • 6:10 - 6:13
    以前所知的這類動物
    都不是這個模樣的。
  • 6:13 - 6:15
    它的肉柄底部其實有一個孩子,
  • 6:15 - 6:18
    它就這樣美麗地漂過去。
  • 6:18 - 6:20
    所以,我們每一次下潛,
  • 6:20 - 6:22
    即使只在水底待幾個小時,
  • 6:22 - 6:24
    也會發現三、四種新的物種,
  • 6:24 - 6:28
    因為有些地方是數十億年來
    都沒人接觸過的,
  • 6:28 - 6:33
    從來沒有人下來攝影或是採樣。
  • 6:33 - 6:35
    所以,對我們來說,這非比尋常。
  • 6:35 - 6:37
    (掌聲)
  • 6:37 - 6:38
    所以,我們希望——
  • 6:38 - 6:42
    我們任務的主要目標是要打造工具,
  • 6:42 - 6:43
    以工具為門,
  • 6:43 - 6:46
    因為有了這工具,就能製造更多台,
  • 6:46 - 6:49
    帶科學家下潛數千趟,
  • 6:49 - 6:51
    開啟探索之門,
  • 6:51 - 6:55
    找到我們根本不知道存在的東西。
  • 6:55 - 6:59
    大:所以,上過太空的人
    比下過海底的人還多。
  • 6:59 - 7:01
    你是三個人中的一個。
  • 7:01 - 7:04
    你要把那數字提高,
    你要把機會給出去。
  • 7:04 - 7:07
    維:是的,有三個人曾經
    下潛到太平洋的底部。
  • 7:07 - 7:09
    的里雅斯特號
    在 1960 年帶了兩個人。
  • 7:09 - 7:12
    還有 2012 年詹姆士柯麥隆
    搭乘深海挑戰者號——
  • 7:12 - 7:14
    謝謝,詹姆士,很棒的潛艇。
  • 7:14 - 7:15
    這是第三代科技。
  • 7:15 - 7:18
    兩週後,我們不只要試著下潛,
  • 7:18 - 7:22
    我們還要試著下潛很多次,
    以前沒有人做過。
  • 7:22 - 7:24
    若能成功,我們就能證明這項科技,
  • 7:24 - 7:27
    且那扇門不僅會被打開,
    還會一直開著。
  • 7:28 - 7:31
    (掌聲)
  • 7:31 - 7:32
    大:太棒了。祝順利。
  • 7:32 - 7:34
    維:非常謝謝。
    大:謝謝你。
  • 7:34 - 7:35
    維:謝謝大家。
  • 7:35 - 7:38
    (掌聲)
Title:
深入五大洋底部的開創性探險
Speaker:
維克多韋斯科沃
Description:

維克多韋斯科沃領導史上第一支人類探險隊,到世界五大洋的底部。在與 TED 科學策展人大衛貝羅的對談中,韋斯科沃討論了探索背後用到的科技——鈦製潛水器,設計能夠承受極端的條件——並展示他在印度洋底部之旅中拍攝到前所未見之生物的影片。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07:51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