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橋樑應該要很美觀

  • 0:01 - 0:04
    世界需要橋樑。
  • 0:06 - 0:09
    你可曾想過,沒有橋樑的
    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 0:10 - 0:13
    很難想像沒有橋樑的文明,
  • 0:13 - 0:14
    因為橋樑對於
  • 0:14 - 0:17
    人類社會的成長和發展相當重要,
  • 0:17 - 0:21
    但它們的功能不只是讓人
    安全越過河流或是障礙物。
  • 0:24 - 0:27
    它們高分貝吶喊著連結性、
  • 0:27 - 0:28
    社區。
  • 0:29 - 0:31
    它們能夠展示出創意、
  • 0:31 - 0:32
    我們的智巧,
  • 0:32 - 0:34
    它們甚至暗示了我們的身份。
  • 0:37 - 0:39
    當橋樑損毀,
  • 0:40 - 0:41
    或是在衝突中被破壞,
  • 0:41 - 0:43
    社區會陷入掙扎,
  • 0:43 - 0:45
    發展會停滯,人民會受苦。
  • 0:47 - 0:49
    即使是現今,
  • 0:49 - 0:53
    全世界仍然有
    超過十億人居住在貧窮、
  • 0:53 - 0:54
    鄉村的社區中,
  • 0:54 - 0:56
    在那些地方,無法隨時安全地
  • 0:56 - 0:59
    取得使用你我視為
    理所當然的東西:
  • 0:59 - 1:01
    教育、醫療照護、
    到市場的通路……
  • 1:03 - 1:06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美好的組織,
    如「通向繁榮之橋」,
  • 1:06 - 1:09
    會在這類地方建立橋樑——
    這是盧安達。
  • 1:09 - 1:12
    橋樑帶來了好大的不同,
  • 1:12 - 1:15
    不只改變了住在
    橋樑周圍的人的生活,
  • 1:15 - 1:17
    這些橋樑的影響很大,
  • 1:17 - 1:19
    且影響力散佈至整個社區,
  • 1:19 - 1:21
    影響範圍非常遠。
  • 1:22 - 1:25
    當然,非常久以前
    就已經有橋樑出現了。
  • 1:25 - 1:29
    最早的橋樑是石橋,
    因為石頭是很耐用的材料。
  • 1:29 - 1:30
    我不知道你們怎麼想,
  • 1:30 - 1:33
    但我很愛去看科技的發展,
  • 1:33 - 1:35
    去了解大家拿材料來做些什麼,
  • 1:35 - 1:37
    以及當時他們能用的工具是什麼。
  • 1:38 - 1:41
    所以,中間的加爾橋
    就是個很棒的例子,
  • 1:41 - 1:43
    它是位在法國南部的羅馬高架渠,
  • 1:43 - 1:47
    很棒的科技傑作,
    用大量的石頭所組成,
  • 1:47 - 1:49
    而且是乾燥的,
    在接合處沒有用黏合物,
  • 1:49 - 1:51
    接合處就只是乾燥的石頭,
  • 1:51 - 1:53
    簡直難以置信,
  • 1:53 - 1:54
    到現在還幾乎和新的一樣。
  • 1:56 - 1:58
    或是,有時在山中,
  • 1:58 - 2:01
    會有人搭建這類吊橋,
  • 2:01 - 2:03
    通常是用藤蔓製造,
  • 2:03 - 2:04
    橫越讓人頭暈的峽谷。
  • 2:04 - 2:05
    圖中的吊橋位在秘魯。
  • 2:05 - 2:08
    將當地生長的一種草當材料,
  • 2:08 - 2:10
    編織成繩子來搭建這些吊橋。
  • 2:10 - 2:13
    你們知道嗎,
    他們每年都要將它重建?
  • 2:14 - 2:17
    當然,因為草並不是很耐用的材料。
  • 2:18 - 2:20
    所以,這座橋從印加時代
    開始就沒有改變過。
  • 2:23 - 2:25
    橋樑也可能是其所在地的象徵。
  • 2:26 - 2:29
    當然,大家都很熟悉
    金門大橋和雪梨港灣大橋。
  • 2:29 - 2:32
    在莫斯塔爾,這座橋的
    名稱和那個地方同名,
  • 2:32 - 2:36
    它們之間的關聯程度高到
    在 1933 年的戰爭中
  • 2:36 - 2:37
    當這座橋被摧毀時,
  • 2:37 - 2:41
    這個鎮完全失去了它的身份,
    直到橋被重建為止。
  • 2:42 - 2:46
    在我們的地景中,
    橋樑是很巨大的特徵,
  • 2:46 - 2:48
    不只巨大的橋,有時小的也是,
  • 2:48 - 2:51
    都是很明顯的特徵。
  • 2:51 - 2:55
    我相信我們有責任
    要讓我們的橋樑很美觀。
  • 2:56 - 2:58
    謝天謝地,許多人的確做到了。
  • 2:58 - 3:02
    想想在法國南部的米約高架橋。
  • 3:02 - 3:05
    法國工程師米歇爾維洛熱
    與英國建築師福斯特男爵
  • 3:05 - 3:07
    聯手合作,
  • 3:07 - 3:11
    將建築與工程做了非常壯觀的結合。
  • 3:11 - 3:15
    或是羅勃馬亞爾在瑞士山區
    建造的塞金納特伯橋,
  • 3:15 - 3:17
    它非常宏偉莊嚴。
  • 3:18 - 3:19
    或是在近期,
  • 3:19 - 3:22
    勞倫奈伊為英國的廷塔哲城堡建造了
  • 3:22 - 3:24
    一座美麗精緻的橋樑。
  • 3:26 - 3:28
    這些都是壯觀又美麗的設計,
  • 3:28 - 3:30
    我們需要看到更多這樣的傑作。
  • 3:31 - 3:35
    橋樑被簡單分成三類,
  • 3:37 - 3:39
    分類的依據,是它們用做當作
  • 3:39 - 3:42
    主要支撐的結構系統的特性。
  • 3:42 - 3:45
    當然樑柱有可能是彎曲的。
  • 3:45 - 3:47
    樑柱和彎曲。
  • 3:48 - 3:52
    還有壓縮法,
    它是拱門的主要運作方式。
  • 3:52 - 3:55
    當礅距非常長時,需要輕量級的,
  • 3:55 - 3:57
    我們等下就會看到,
  • 3:57 - 3:59
    你會用到張力、纜繩、
  • 3:59 - 4:01
    吊橋。
  • 4:01 - 4:03
    多樣性的機會是很大的。
  • 4:04 - 4:08
    工程師有很棒的空間
    可以做創新和獨創,
  • 4:08 - 4:11
    以這些類型為基礎,
    發展出不同的形式。
  • 4:14 - 4:17
    但在我的世界中,
    科技的改變速度相對比較慢,
  • 4:17 - 4:18
    信不信由你,
  • 4:18 - 4:23
    相對之下行動電話
    科技的改變就快很多,
  • 4:23 - 4:25
    電腦和數位科技等等亦是如此。
  • 4:25 - 4:28
    在建造業的世界中,
  • 4:28 - 4:30
    改變似乎就像冰川形成一樣慢。
  • 4:32 - 4:35
    這背後的理由可以用一個詞總結:
  • 4:36 - 4:37
    風險。
  • 4:38 - 4:41
    像我這樣的結構工程師要管理風險。
  • 4:41 - 4:43
    我們要為結構的安全負責。
  • 4:43 - 4:44
    那是我們的工作。
  • 4:44 - 4:46
    當我們設計出像這樣的橋樑,
  • 4:46 - 4:51
    我得要去平衡各種可能性,
    一端的負重可能會過重,
  • 4:51 - 4:54
    或是另一端的力量可能會不足。
  • 4:54 - 4:57
    順便一提,這兩種狀況
    通常都充滿了不確定性,
  • 4:58 - 4:59
    所以這是一個機率的問題,
  • 4:59 - 5:01
    當然,我們得要
  • 5:01 - 5:04
    確保在兩者之間有適當的安全空間。
  • 5:04 - 5:06
    我得告訴各位,沒有所謂的
  • 5:06 - 5:07
    絕對安全。
  • 5:07 - 5:10
    和大家所相信的相反,
  • 5:10 - 5:11
    零風險是不存在的。
  • 5:14 - 5:17
    工程師得要做計算,把數字算對,
  • 5:17 - 5:19
    確保一定要有餘裕空間在,
  • 5:19 - 5:21
    社會也期望他們能做到,
  • 5:21 - 5:24
    這就是為什麼當這種事發生時,
    大家會特別緊張。
  • 5:27 - 5:31
    我不打算談這些悲劇發生的原因,
  • 5:31 - 5:33
    但這些事情就是為什麼
  • 5:33 - 5:36
    科技改變如此緩慢的部分原因。
  • 5:36 - 5:38
    沒有人希望這種事發生。
  • 5:38 - 5:41
    很顯然,客戶不會希望
    他們的專案發生這種事。
  • 5:42 - 5:44
    但,當然,他們會想要有創新。
  • 5:44 - 5:46
    創新是很重要的。
  • 5:46 - 5:49
    身為工程師,
    創新是我 DNA 的一部分。
  • 5:49 - 5:51
    創新在我的血液當中。
  • 5:51 - 5:55
    如果我不想要創新,
    我就不可能成為非常好的工程師,
  • 5:55 - 5:58
    但我們若要創新,
    得要先有知識、力量,
  • 5:58 - 5:59
    以及了解。
  • 6:00 - 6:02
    在黑暗中冒險一躍並不是好事,
  • 6:02 - 6:05
    從古早以來,
    文明就一直從錯誤中學習,
  • 6:05 - 6:07
    工程師更是如此。
  • 6:10 - 6:12
    有些人可能看過這段影片,
  • 6:12 - 6:15
    這是非常著名的
    塔科馬海峽吊橋倒塌,
  • 6:15 - 6:17
    它位在華盛頓州的塔科馬,
  • 6:18 - 6:19
    1940 年。
  • 6:20 - 6:22
    這座橋被暱稱為「舞動的歌蒂」,
  • 6:22 - 6:24
    因為她——她?
  • 6:24 - 6:25
    橋是女性的嗎?我不知道。
  • 6:25 - 6:29
    有很長一段時間
    她都一直這樣子擺動,
  • 6:29 - 6:31
    注意看扭動。
  • 6:32 - 6:33
    這座橋太有彈性了。
  • 6:33 - 6:36
    它的設計師叫做里昂莫西夫,
  • 6:36 - 6:38
    他對吊橋的設計不陌生,
  • 6:38 - 6:41
    但在這個案例中,
    他把極限推過頭了一些,
  • 6:41 - 6:42
    付出了代價。
  • 6:43 - 6:45
    謝天謝地,沒有人死亡。
  • 6:45 - 6:49
    但這座橋的倒塌,
    讓吊橋的發展停滯下來,
  • 6:49 - 6:50
    突然停止。
  • 6:51 - 6:54
    十年來,沒有人想要
    再建另一座吊橋。
  • 6:54 - 6:56
    完全沒有。
  • 6:56 - 6:57
    到五十年代,吊橋又出現時,
  • 6:57 - 6:59
    可以想見會有過度的反應,
  • 6:59 - 7:03
    結果就產生這種過度安全的反應。
  • 7:04 - 7:06
    但到了六十年代中期的時候,
  • 7:07 - 7:09
    的確有了進一步的改變,
  • 7:09 - 7:12
    一項創新,一項科技的改變。
  • 7:12 - 7:14
    這是英國的塞文河橋。
  • 7:14 - 7:18
    注意到切面上有來自
    空氣動力學的流線型,
  • 7:18 - 7:19
    在中間這裡。
  • 7:19 - 7:22
    它也像是個盒子,
    能承受很大的扭力。
  • 7:22 - 7:25
    我們在塔科馬看到的扭動,
    在這裡就不會發生。
  • 7:26 - 7:27
    它也是非常輕量級的,
  • 7:27 - 7:29
    我們馬上就會看到,
  • 7:29 - 7:31
    對於礅距長的橋樑,
    輕量是非常重要的,
  • 7:31 - 7:35
    且大家似乎都希望我們
    建造礅距更長的橋樑。
  • 7:35 - 7:37
    目前礅距最長的橋樑在日本,
  • 7:37 - 7:41
    礅距將近兩千公尺遠。
    (註:橋墩跨距1991公尺)
  • 7:41 - 7:43
    明石海峽大橋。
  • 7:43 - 7:46
    目前我們正在土耳其
    建造一座更長一點的橋,
  • 7:46 - 7:49
    我們也設計了義大利的
    墨西拿海峽大橋,
  • 7:49 - 7:52
    正在等待開始動工的日子,
  • 7:52 - 7:53
    天知道是何時。
  • 7:53 - 7:54
    (笑聲)
  • 7:54 - 7:57
    我等下再回來談墨西拿海峽大橋。
  • 7:57 - 8:02
    另一種使用張力原則的長礅距橋樑
  • 8:02 - 8:03
    是斜張橋,
  • 8:03 - 8:05
    這種橋很常見。
  • 8:05 - 8:09
    事實上,在中國,
    現在就建造了一大堆這種橋。
  • 8:09 - 8:12
    當中最長的是俄羅斯島大橋,
    位在俄羅斯的海參崴,
  • 8:12 - 8:14
    長度超過一千一百公尺。
    (註:主跨礅距 1,104 公尺)
  • 8:14 - 8:18
    但我們先回到關於
    長礅距和輕量的問題。
  • 8:18 - 8:20
    用墨西拿海峽大橋來當例子。
  • 8:20 - 8:24
    中間這張圓餅圖代表
    主要纜繩的承載量,
  • 8:24 - 8:26
    要靠它(主纜)拉起橋樑,
  • 8:26 - 8:28
    主要纜繩的承載量。
  • 8:28 - 8:31
    注意到,承載量有 78%
  • 8:31 - 8:34
    被用來支撐這座橋樑。
  • 8:36 - 8:38
    只剩下 22% 的承載量,
  • 8:38 - 8:39
    還不到四分之一,
  • 8:39 - 8:43
    可以用來承載「載量」,
    也就是橋樑要支撐的東西:
  • 8:43 - 8:45
    鐵軌、道路等等。
  • 8:46 - 8:47
    事實上,
  • 8:47 - 8:50
    超過 50% 的載量,
  • 8:50 - 8:52
    淨負荷,
  • 8:52 - 8:53
    其實是纜繩本身。
  • 8:53 - 8:55
    單單纜繩,不含橋面。
  • 8:55 - 8:58
    如果我們能減輕讓纜繩的重量,
  • 8:58 - 8:59
    我們就能讓礅距更長。
  • 8:59 - 9:03
    現在,如果用我們
    能找到的高強度鋼纜繩,
  • 9:03 - 9:06
    實際上來說,
    我們可以做到五或六公里的礅距,
  • 9:06 - 9:08
    如果真要拼到極限的話。
  • 9:08 - 9:12
    但如果我們能在纜繩中使用碳纖維,
  • 9:12 - 9:14
    就能做到超過十公里。
  • 9:15 - 9:16
    那是非常驚人的。
  • 9:18 - 9:23
    但當然,不是每個地方
    都想要超長礅距。
  • 9:23 - 9:24
    這種材質很貴,
  • 9:24 - 9:27
    還有很多其他與它相關的
    各種挑戰要處理,
  • 9:27 - 9:29
    我們傾向採用多礅距
  • 9:29 - 9:31
    來跨越很寬的河口或是海洋。
  • 9:32 - 9:35
    但當然,如果跨海處
    是在像直布羅陀這種地方,
  • 9:36 - 9:38
    或者,在這個例子是紅海,
  • 9:38 - 9:42
    我們就確實需要多個超長礅距,
  • 9:42 - 9:45
    那會非常壯觀,對吧?
  • 9:45 - 9:48
    我想我在有生之年應該
    看不到這樣的橋樑完工,
  • 9:48 - 9:52
    但對於在座的一些人來說,
    這肯定是值得等待的。
  • 9:53 - 9:56
    我想要告訴你們一件
    我覺得非常讓人興奮的事。
  • 9:56 - 10:01
    這是一座多礅距的吊橋,
    橫越挪威一片很深的水域,
  • 10:01 - 10:03
    我們目前正在建造它。
  • 10:03 - 10:07
    深水的意思就是,
    地基會非常非常昂貴。
  • 10:07 - 10:09
    所以,這座橋可以浮起。
  • 10:11 - 10:13
    這是一座漂浮式的多礅距吊橋。
  • 10:14 - 10:16
    以前也有過浮橋,
    但跟這種還差得遠。
  • 10:17 - 10:19
    它站立在浮筒上,
  • 10:19 - 10:21
    浮筒被拴在海床上,維持在水底下,
  • 10:21 - 10:24
    它們被向下拉,需要對抗浮力,
  • 10:24 - 10:26
    為了要讓它們穩定,
  • 10:26 - 10:28
    那些高塔的頂端必須要被綁在一起,
  • 10:28 - 10:31
    要不然整座橋會晃來晃去,
  • 10:31 - 10:33
    沒有人會想要踏上去。
  • 10:33 - 10:35
    但我感到非常興奮,
  • 10:35 - 10:37
    因為,想想看世界各地
  • 10:37 - 10:38
    水深的地方,
  • 10:38 - 10:42
    沒有人會去想搭建
    一座橋樑的可能性,
  • 10:42 - 10:45
    或以任何方式跨越,
    現在卻因它而有可能成真了。
  • 10:47 - 10:50
    這座橋是由挪威公路管理局建造,
  • 10:50 - 10:52
    但我真的感到很興奮,想知道
  • 10:52 - 10:55
    這項科技能為哪些其他地方帶來發展
  • 10:55 - 10:57
    一起成長,
  • 10:57 - 10:58
    建立社區。
  • 11:02 - 11:03
    那麼,混凝土呢?
  • 11:04 - 11:06
    有時,混凝土的名聲不太好,
  • 11:08 - 11:12
    但在像魯迪瑞奇奧堤
    這種人的手中,像這個例子,
  • 11:12 - 11:13
    看看能夠做出什麼來。
  • 11:14 - 11:18
    這就是我們所稱的
    超高效能纖維增強混凝土。
  • 11:18 - 11:19
    有點冗長難念。
  • 11:20 - 11:22
    我們工程師就是愛這種詞。
  • 11:22 - 11:24
    (笑聲)
  • 11:24 - 11:25
    但把它拿來使用,
  • 11:25 - 11:28
    它真的超級堅固且耐久,
  • 11:28 - 11:30
    還能達到這種絕佳的雕刻品質。
  • 11:31 - 11:33
    誰說混凝土橋樑很無趣?
  • 11:35 - 11:39
    我們可以談其他
    現在正在發展的各種技術,
  • 11:39 - 11:42
    機器人、3D 列印、
    人工智慧等等。
  • 11:42 - 11:46
    但我想要帶各位回到
    我先前略微提到的一點。
  • 11:48 - 11:49
    橋樑必須要有功能,沒錯。
  • 11:49 - 11:51
    橋樑必須要安全,絕對要。
  • 11:51 - 11:53
    橋樑必須要可用且耐用。
  • 11:54 - 11:56
    但我熱忱地相信,
    橋樑也必須要優雅;
  • 11:56 - 11:58
    橋樑必須要美觀。
  • 12:00 - 12:03
    我們設計的橋樑是要用很長的時間。
  • 12:03 - 12:05
    目標通常是一百年以上。
  • 12:05 - 12:08
    橋樑會在那裡好長一段時間。
  • 12:08 - 12:11
    沒有人會記得成本是多少。
  • 12:11 - 12:13
    沒有人會記得它是否
    延遲了幾個月。
  • 12:14 - 12:16
    但如果它很醜或是很無趣,
  • 12:17 - 12:19
    它永遠都會很醜或很無趣。
  • 12:19 - 12:21
    (笑聲)
  • 12:22 - 12:23
    橋樑——
  • 12:24 - 12:27
    美能讓生命更豐富。
  • 12:27 - 12:28
    不是嗎?
  • 12:29 - 12:30
    它讓我們更幸福。
  • 12:30 - 12:33
    醜陋和平庸則有完全相反的效用。
  • 12:34 - 12:38
    如果我們要建立
    平庸、醜陋的環境,
  • 12:38 - 12:40
    而且我相信,我們
    對這些東西變得麻木了。
  • 12:42 - 12:44
    若我們要那麼做,
  • 12:44 - 12:46
    那就像是大規模的破壞行為,
  • 12:46 - 12:48
    那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 12:49 - 12:54
    (掌聲)
  • 12:54 - 12:56
    這是在法國里昂的一座橋,
  • 12:56 - 13:00
    是透過一次設計比賽來採購的。
  • 13:00 - 13:03
    我認為我們得要開始
    和橋樑及建築物的
  • 13:03 - 13:05
    採購人員談談,
  • 13:05 - 13:07
    因為採購通常是關鍵。
  • 13:07 - 13:10
    設計比賽是得到好設計的一種方法,
  • 13:10 - 13:11
    但不是唯一的方法。
  • 13:11 - 13:13
    有很多在進行中的採購
  • 13:13 - 13:16
    對於好的設計完全有偏見。
  • 13:17 - 13:21
    所以,是的,在我的世界裡,
    科技發展是慢了點。
  • 13:22 - 13:25
    但我很興奮想看看
    我們能用科技做什麼。
  • 13:26 - 13:28
    不論是拯救非洲的生命,
  • 13:28 - 13:31
    或是拓展長礅距科技的界線,
  • 13:31 - 13:33
    或只是跨越旁邊的道路,
  • 13:35 - 13:39
    我希望我們持續
    建造優雅美麗的東西,
  • 13:39 - 13:41
    來拯救生命和建立社區。
  • 13:43 - 13:44
    謝謝。
  • 13:44 - 13:48
    (掌聲)
Title:
橋樑應該要很美觀
Speaker:
伊安佛斯
Description:

結構工程師伊安佛斯說,橋樑必須要有作用、安全、且耐用,但也應該要是優雅、美觀的。在這場迷人的新舊橋樑之旅中,他探討橋樑在創新和多樣性上的潛力,以及壯麗的橋樑如何能展現我們的連結,釋放我們的創意,展示我們的身份。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4:01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