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语法产生的歧义: 牛津逗号 - TED-Ed

  • 0:08 - 0:10
    假设你准备帮你的朋友组织一个聚会
  • 0:10 - 0:11
    你朋友给你发了一条短信
  • 0:11 - 0:14
    要你记得叫上鲍勃,一个DJ和一个小丑
  • 0:14 - 0:15
    你感到好惊讶
  • 0:15 - 0:18
    你感叹于鲍勃这个人可以如此多才多艺
  • 0:18 - 0:19
    不过当那天到来时
  • 0:19 - 0:21
    你发现并不是这样的
  • 0:21 - 0:25
    你应该叫上三个不同的人,
  • 0:25 - 0:27
    当你和鲍勃在这个无音乐,
    无小丑的聚会中尴尬着
  • 0:27 - 0:30
    你意识到,其实这样的尴尬是本可以避免的
  • 0:30 - 0:34
    那条短信中,只要在DJ后面加上一个逗号,
    误会就消除了
  • 0:34 - 0:36
    那个直接放在主要连词,比如and 和 or
  • 0:36 - 0:38
    之前的
  • 0:38 - 0:41
    句子最后一个逗号
  • 0:41 - 0:43
    我们称之为连续逗号
  • 0:43 - 0:45
    或者是牛津逗号
  • 0:45 - 0:47
    这个玩意对于语法的痴迷分子的折磨由来已久
  • 0:47 - 0:49
    因为即使是那些权威的语言机构
  • 0:49 - 0:52
    对于它是否应该正式被使用,
    也无法给出统一意见
  • 0:52 - 0:53
    讽刺的是,牛津逗号反而在
  • 0:53 - 0:55
    美国使用的更加普遍
  • 0:55 - 0:56
    因为它被一些主流机构推荐,
    如现代语言协会,
  • 0:56 - 0:58
    芝加哥文体手册
  • 0:58 - 1:00
    还有美国政府印刷办公室
  • 1:00 - 1:03
    但是美国联合印刷手册不在其中
  • 1:03 - 1:05
    在英国以及一些英语国家
  • 1:05 - 1:07
    很多的文体指南并不是很支持逗号使用
  • 1:07 - 1:09
    在除了人名的表达之外的地方
  • 1:09 - 1:11
    如牛津大学出版社
  • 1:11 - 1:14
    为什么不使用连续逗号呢?
  • 1:14 - 1:15
    论据之一就是
  • 1:15 - 1:17
    连词的本身已经可以足够可以
  • 1:17 - 1:19
    分割不同的名词实体了
  • 1:19 - 1:20
    其实非也
  • 1:20 - 1:21
    就拿张倒霉的party邀请卡来说
  • 1:21 - 1:25
    改变几个名词的次序也于事无补
  • 1:25 - 1:27
    新闻工作者也不待见逗号
  • 1:27 - 1:28
    除了占用宝贵的空格空间之外
  • 1:28 - 1:30
    它还会使文章看上去杂乱无章
  • 1:30 - 1:33
    有时候,它还会带来理解上的误会
  • 1:33 - 1:34
    比如
  • 1:34 - 1:36
    如果你朋友要你叫上鲍勃,
  • 1:36 - 1:37
    一个DJ和一条狗
  • 1:37 - 1:39
    你可能会认为
  • 1:39 - 1:40
    他们是三个东西
  • 1:40 - 1:41
    狗狗即便可爱
  • 1:41 - 1:43
    但是它们也不能是DJ
  • 1:43 - 1:44
    加了逗号之后
  • 1:44 - 1:45
    你可能会以为
  • 1:45 - 1:46
    鲍勃就是DJ
  • 1:46 - 1:48
    而你要叫上的是两样事物, DJ鲍勃和狗
  • 1:48 - 1:50
    关于牛津逗号的争论
  • 1:50 - 1:53
    在很长一段日子里引起过大家热烈关注
  • 1:53 - 1:56
    直至后来大家达到共识,同意停战。
  • 1:56 - 1:58
    通常的观念是认为
  • 1:58 - 1:59
    如果逗号可以帮你在一句话里
  • 1:59 - 2:00
    避免歧义
  • 2:00 - 2:02
    你可以自由选择是否用它
  • 2:02 - 2:04
    你要做到
  • 2:04 - 2:06
    在一篇文章里面,无论你使用它或是不使用它
  • 2:06 - 2:07
    无论你使用或是不使用逗号
  • 2:07 - 2:09
    你都要做到前后一致,要么你就通篇用,要么反之
  • 2:09 - 2:11
    所以,能不用,
  • 2:11 - 2:13
    还是尽量不用
  • 2:13 - 2:14
    而任何关于我们可以选择性的去
  • 2:14 - 2:16
    遵从语法规则这样的论调
  • 2:16 - 2:17
    多少有点奇怪
  • 2:17 - 2:19
    想象一下,如果你顺利策划了那个party,
  • 2:19 - 2:22
    第二天,你朋友给你发了一条短信,说
  • 2:22 - 2:24
    昨晚个个都开心,忍者啦,
    海盗啦,维京人啦,老的小的
  • 2:24 - 2:27
    如果牛津逗号是要规范使用的
  • 2:27 - 2:28
    你会发现它在这里缺失了
  • 2:28 - 2:30
    你推断老的和小的指的就是
  • 2:30 - 2:33
    之前提到很酷的忍者什么的
  • 2:33 - 2:34
    但是还有一个可能性
  • 2:34 - 2:35
    你会质疑
  • 2:35 - 2:36
    这老的和小的是不是是指
  • 2:36 - 2:39
    另外一个在party上出现过人群,
  • 2:39 - 2:40
    无趣的小孩和老人
  • 2:40 - 2:44
    归根结底,连续逗号可以是有用的,或是烦人的
  • 2:44 - 2:45
    对待它,就像对待别的
  • 2:45 - 2:46
    可选择的规则一样
  • 2:46 - 2:47
    要和你打算使用的文体
  • 2:47 - 2:51
    和格式,保持一致
  • 2:51 - 2:53
    你高中老师喜欢它?
  • 2:53 - 2:54
    那么你可能也会一直用它
  • 2:54 - 2:56
    你第一个编辑上司痛恨它?
  • 2:56 - 2:57
    你可能也一样吧
  • 2:57 - 2:59
    在一篇字迹难辨的手稿文章里,
  • 2:59 - 3:01
    那么多的吹毛求疵
  • 3:01 - 3:02
    未必让人觉得大可不必
  • 3:02 - 3:03
    毕竟
  • 3:03 - 3:05
    这个世界上充满了更多更大
  • 3:05 - 3:06
    的烦心事
  • 3:06 - 3:08
    但有时候,小小的改变可以造成大不同。
Title:
语法产生的歧义: 牛津逗号 - TED-Ed
Description:

完整课程请看: http://ed.ted.com/lessons/grammar-s-great-divide-the-oxford-comma-ted-ed

当来宾名单上出现这串字 “鲍勃,DJ和小丑”的时候,你认为,这是指三位不同的客人呢,还是一个人?答案将由你是否支持牛津逗号来决定。这可能引发最多激烈争论的标点符号了。 我们什么时候使用它?是自由选择使用呢还是有所谓国际通用的标准?TED-Ed展示了有关如何使用逗号争论双方的观点。.

课程 TED-Ed, 动画制作 Zedem Media.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Ed
Duration:
03:26
  • Very good translation. Please remember to translate Title and Description next time.

Chinese, Simplified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