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扼杀创造力
-
0:00 - 0:07早上好,还好吗?
很好吧,对不对? -
0:07 - 0:11我已经飘飘然了!
-
0:11 - 0:15我要飘走了。(笑声)
-
0:15 - 0:19这次会议有三个主题
-
0:19 - 0:23这三个主题贯穿会议始终,并且和
-
0:23 - 0:25我要谈的内容有关
-
0:25 - 0:29其中之一就是人类创造力的伟大例证
-
0:29 - 0:32这些例证已经体现在之前的演讲当中
-
0:32 - 0:35以及在座各位的身上。
从这些例证中我们看到了创新的多样化 -
0:35 - 0:38和多领域。第二点--
-
0:38 - 0:41这些创新也让我们意识到
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
0:41 - 0:43完全不知道
-
0:43 - 0:45未来会如何
-
0:45 - 0:48我对教育感兴趣
-
0:48 - 0:51事实上,我发现每个人都对教育感兴趣
-
0:51 - 0:53难道不是吗? 我发现这很有趣
-
0:53 - 0:56如果你参加一个晚宴,你说
-
0:56 - 0:59你在教育部门工作
-
0:59 - 1:06坦白的讲,如果你在教育部门工作,
事实上你不会经常参加晚宴, -
1:06 - 1:09(笑声) 所以你不会被问及你是做哪行的。
-
1:09 - 1:14你永远不会被问到,很奇怪。
-
1:14 - 1:16但是如果你被问及,
-
1:16 - 1:18他们问:"你从事什么行业?"
-
1:18 - 1:20你说你在教育部门工作
-
1:20 - 1:24你会发现他们涨红了脸,那意思好像是
-
1:24 - 1:30“我的天啊,” “为什么让我碰上?
整整一周我才出来一次” (笑声) -
1:30 - 1:32但如果你要他们谈谈他们的受教育经历,
-
1:32 - 1:34他们会把你“钉到墙上”。
因为这些事情都涉及 -
1:34 - 1:37个人的隐私,对吗?
-
1:37 - 1:40比如宗教信仰,薪水等
-
1:40 - 1:44我对教育特别感兴趣,
我认为我们都是如此 -
1:44 - 1:46我们对此有巨大的既得利益
-
1:46 - 1:49部分因为教育旨在
-
1:49 - 1:52将我们带入我们无法掌握的未来
-
1:52 - 1:55大家想想,今年入学的小孩
-
1:55 - 2:012065将退休。没人知道会怎样--
-
2:01 - 2:04虽然过去四天会议进程里
都是关于这方面的专业讨论-- -
2:04 - 2:06但我们还是无法预知这个世界
-
2:06 - 2:08五年后的样子。
这就是为何我们要让这些孩子 -
2:08 - 2:11接受教育。我认为正是未来的不确定性
-
2:11 - 2:13决定其非同寻常。
-
2:13 - 2:15第三点就是
-
2:15 - 2:20我们都认同一个观点--
-
2:20 - 2:23这些孩子的特别之处正是
-
2:23 - 2:25他们的创新能力。我觉得昨晚
Sirena 的表现令人惊奇, -
2:25 - 2:28对吗?
-
2:28 - 2:33她很出色,但是我认为
-
2:33 - 2:36她在孩提时代时没显得与众不同。
-
2:36 - 2:39现在的教育提倡的是
一个有奉献精神的老师 -
2:39 - 2:41能发现一个天才学生。但我认为
-
2:41 - 2:43所有孩子都是伟大的天才。
-
2:43 - 2:45而我们却无情地扼杀了他们的才能。
-
2:45 - 2:48所以我想谈谈教育和
-
2:48 - 2:51创造力。我认为
-
2:51 - 2:54创造力和文化知识在教育中占同样比重,
-
2:54 - 2:58所以这两方面我们应同等对待。
-
2:58 - 3:06(掌声)谢谢。而且,
-
3:06 - 3:10非常感谢。(笑声)还剩15分钟。
-
3:10 - 3:17我出生于--说错了(笑声)
-
3:17 - 3:21最近我听到一个很不错的故事
--我很愿意讲讲这个故事-- -
3:21 - 3:25说的是一个小女孩正在上绘画课。
小女孩只有六岁 -
3:25 - 3:27她坐在教室的后排,正在画画,
-
3:27 - 3:29而她的老师评价她几乎从不
-
3:29 - 3:33注意听讲,但在绘画课上她却听得很认真。
-
3:33 - 3:35老师饶有兴趣地走过去
-
3:35 - 3:38问她:“你在画什么?”
-
3:38 - 3:41她说:“我画的是上帝。”
-
3:41 - 3:44老师说:“可是没人知道上帝长什么样。”
-
3:44 - 3:51这时小女孩说:
“他们马上就能知道上帝的样子了。” -
3:51 - 3:52(笑声)
-
3:52 - 3:57我儿子四岁时在英国--
-
3:57 - 4:00实际上他那会儿在哪都四岁(笑声)
-
4:00 - 4:06严格地说他四岁那年在哪个国家记不清了,
只记得他四岁那年 -
4:06 - 4:08去演舞台剧《基督诞生》
-
4:08 - 4:11你们记得那部剧的情节吗?
应该记不得,情节太长。 -
4:11 - 4:14故事太长。梅尔.吉布森演过那部剧的续集。
-
4:14 - 4:19你们也许看过,叫《基督诞生II》。
我儿子 James 在那部舞台剧里演 Joseph, -
4:19 - 4:22我们为此很兴奋。
-
4:22 - 4:24我们以为那是个主要角色。
-
4:24 - 4:26我们给观众们发了T恤:
-
4:26 - 4:29上面印着
“James Robinson 扮演 Joseph" (笑声) -
4:29 - 4:31他的角色不一定有台词,剧情是
-
4:31 - 4:34三个国王拿着礼物走进来
-
4:34 - 4:36他们分别拿着黄金,乳香精油,没药精油。
-
4:36 - 4:38演出开始了。我们坐在观众席上
-
4:38 - 4:40我认为他们应该按顺序出场,
-
4:40 - 4:42演出结束后我们对James说:
-
4:42 - 4:44“你们刚才演的对吗?”
他说:“对啊,怎么了,哪错了吗?” -
4:44 - 4:46其实他们把剧情改了。
-
4:46 - 4:47他们是这么演的:三个小演员出场,
-
4:47 - 4:49四岁的小家伙们头上戴着擦杯子用的毛巾,
-
4:49 - 4:52他们放下手上拿的盒子
-
4:52 - 4:54第一个孩子说:“我带来了黄金。”
-
4:54 - 4:57第二个孩子说:“我带来了没药精油。”
-
4:57 - 5:11第三个孩子说:
“Frank带来了这个”(笑声) -
5:11 - 5:13以上例子的共同点就是孩子们愿意冒险。
-
5:13 - 5:16对于未知的事物,他们愿意去尝试。
-
5:16 - 5:19难道不是吗?
即使尝试的结果是错误的,他们也不惧怕。 -
5:19 - 5:24当然,我并不认为错误的尝试等同于创新。
-
5:24 - 5:25但我们都知道
-
5:25 - 5:28如果你不打算做错误的尝试
-
5:28 - 5:31你永远不会创造出新东西。
-
5:31 - 5:34如果你不想让孩子们做错误的尝试,
等他们长大了, -
5:34 - 5:36多数孩子就会丧失创新的能力。
-
5:36 - 5:39那就会使他们也变得惧怕错误的尝试。
-
5:39 - 5:41这种情况也存在于公司经营方面。
-
5:41 - 5:44我们不能容忍任何错误。
这就使得现在的 -
5:44 - 5:47教育体系成为
-
5:47 - 5:50最不能容忍错误的领域。
-
5:50 - 5:53这样做的后果就是
我们的教育体制正在扼杀 -
5:53 - 5:56孩子们的创造力。毕加索曾说过:
-
5:56 - 5:59“孩子们是天生的艺术家”
-
5:59 - 6:03问题是我们长大后
能否继续保有艺术灵感。我坚信: -
6:03 - 6:05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丧失了创造力,
-
6:05 - 6:08甚至可以说,是我们所受的教育
让我们丧失了创造力。 -
6:08 - 6:10为什么会这样?
-
6:10 - 6:14五年前,我住在Stratford-on-Avon。
-
6:14 - 6:16现在我已经搬到了洛杉矶。
-
6:16 - 6:20可想而知,这是个多么合乎逻辑的移居。
-
6:20 - 6:22(笑声)其实,
-
6:22 - 6:24那时我们住在 Snitterfield
-
6:24 - 6:26就在 Stratford 郊外,那里是
-
6:26 - 6:31莎士比亚父亲的出生地。
你有过灵感吗?我曾经有过。 -
6:31 - 6:33你没把莎士比亚
和他的父亲联想在一起,对吗? -
6:33 - 6:35因为你忽略了
-
6:35 - 6:37莎士比亚也曾经是个孩子,对吗?
-
6:37 - 6:40莎士比亚七岁时什么样?
我从没想过--他七岁时 -
6:40 - 6:42的某个特定场景。比如他在上
-
6:42 - 6:51英语课,
想想他在上英语课--多么不可思议 -
6:51 - 7:05(笑声)“你要努力学习”
你能想象他父亲边说边把他抱上床, -
7:05 - 7:08“现在该睡觉了”
-
7:08 - 7:10他父亲又说:“放下笔,
-
7:10 - 7:18别再写那些东西了,别人都看不懂。”
-
7:18 - 7:23(笑声)
-
7:23 - 7:26话说远了,刚才说到我们从
Stratford 搬到洛杉矶, -
7:26 - 7:30我想说的是,对于这次搬家,
-
7:30 - 7:33我儿子并不愿意。
-
7:33 - 7:36我有两个孩子。
儿子现在21岁了,女儿16岁。 -
7:36 - 7:38我儿子不愿搬到洛杉矶。
虽然他喜欢这, -
7:38 - 7:43但在英国,他有个女友,
是他的最爱,叫 Sarah。 -
7:43 - 7:45他们认识只有一个月后就开始交往了。
-
7:45 - 7:48我们要搬家时他们已交往了4年。
-
7:48 - 7:52这对于16岁的年龄来说已经很长了。
-
7:52 - 7:54我儿子上了飞机后很郁闷,
-
7:54 - 7:56他说:“我再也找不到像
Sarah 那样的女孩了。” -
7:56 - 7:58但说实话,
做为家长的我们为此很庆幸。 -
7:58 - 8:10因为那个女孩是我们搬家的主要原因。
-
8:10 - 8:13(笑声)
-
8:13 - 8:16但搬到美国后,有些事使我印象深刻
-
8:16 - 8:18如果你周游世界
-
8:18 - 8:22你会发现每个国家的教育体系
都存在相同的学科等级制度。 -
8:22 - 8:24没有例外。不论哪个国家。
-
8:24 - 8:26你认为也许会有例外,但没有。
-
8:26 - 8:29排在最前面的学科是数学和语言,
-
8:29 - 8:31接下去是人文学科,艺术排在最后。
-
8:31 - 8:33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是如此。
-
8:33 - 8:36而且相同的还有
-
8:36 - 8:38就是在艺术学科范围内也有等级制。
-
8:38 - 8:40通常学校把美术课和音乐课看的较重要
-
8:40 - 8:43然后是戏剧课和舞蹈课。
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体系 -
8:43 - 8:45天天安排舞蹈课
-
8:45 - 8:48但却每天都安排数学课。为什么?
-
8:48 - 8:50为什么不是每天安排舞蹈课呢?
我认为舞蹈课很重要。 -
8:50 - 8:53我认为舞蹈课和数学课同样重要。
-
8:53 - 8:56如果有允许,孩子们会不停地跳舞,
我们也一样。 -
8:56 - 8:59我们都有体会,对吗?
-
8:59 - 9:03(笑声)事实上,
-
9:03 - 9:05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我们开始教导他们
-
9:05 - 9:08别的东西,(以前是教他们走和跑),
而随着他们长大,我们更关注的是他们的头脑。 -
9:08 - 9:10而且略微偏重大脑的一侧。
-
9:10 - 9:14如果你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来参观我们的教育体系,
-
9:14 - 9:17带着这样的问题:“公办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
9:17 - 9:19那么当你看到我们的教育体系产业化的发展,
我相信,你就会明白 -
9:19 - 9:21是谁在真正从中受益,
-
9:21 - 9:23是谁被教导着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
9:23 - 9:26是谁得了满分,谁是第一名--
-
9:26 - 9:29关于公办教育的目的,
我想你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
9:29 - 9:30世界上所有的公办教育
-
9:30 - 9:34都以培养大学教授为目的。难道不是吗?
-
9:34 - 9:36因为大学教授是象牙塔尖上的人。
-
9:37 - 9:40我也曾是一名大学教授,
也是塔尖上的人。(笑声) -
9:40 - 9:44我倾慕大学教授的学识,但
-
9:44 - 9:48我们不应该用这样一个头衔作为
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分水岭。 -
9:48 - 9:50其实大学教授只是360行中的一行,
-
9:50 - 9:52只不过他们比较好求知,
-
9:52 - 9:54我这样说不是因为对他们的倾慕。
-
9:54 - 9:57在我看来,大学教授有个特点--
-
9:57 - 10:00虽然不是共性,但很典型--
他们只用脑子生活。 -
10:00 - 10:02而且偏重于大脑的一侧。
-
10:02 - 10:06用书面语来说就是--他们脑体分离。
-
10:06 - 10:08他们只是把身体当作
-
10:08 - 10:17大脑的载体而已,难道不是吗?
-
10:17 - 10:24(笑声)这个载体可以载着大脑去开会。
-
10:24 - 10:27如果你想亲身体验
-
10:27 - 10:30你就去参加一次会议
-
10:30 - 10:32--学术研讨会,
-
10:32 - 10:35然后在会议结束后再去迪厅蹦迪。
-
10:35 - 10:39(笑声)在那你会看到,成年男女
-
10:39 - 10:43在不和乐拍地疯狂摇摆。
-
10:43 - 10:47期待夜晚的结束好回家
写篇关于蹦迪的论文。 -
10:47 - 10:53注重培养学术能力的观点根植于
我们的教育体系之中。 -
10:53 - 10:56形成这种状况还有个原因--
-
10:56 - 10:58所有国家的教育体系在最初建立时
-
10:58 - 11:00也就是在19世纪之前--
那时教育还不是公共事业。 -
11:00 - 11:03那时建立教育体系
-
11:03 - 11:04是为了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
11:04 - 11:07所以有两点基本的等级原则。
-
11:07 - 11:11第一点,对工作最实用的科目
-
11:11 - 11:13是最重要的科目。
这样就能轻易地避开 -
11:13 - 11:15孩子们喜欢的科目,
从小就不让他们碰触。 -
11:15 - 11:17理由就是
-
11:17 - 11:20不这样学就找不到工作。对吗?
-
11:20 - 11:22别玩音乐了,你成不了音乐家;
-
11:22 - 11:24别画画了,你成不了艺术家。
-
11:25 - 11:29这些温和的忠告--
筑成现在的大错。全世界 -
11:29 - 11:30都被卷入了工业革命的热潮。
-
11:30 - 11:33第二点,学术能力已经成为
-
11:33 - 11:34衡量好学生的主要标准
-
11:34 - 11:37这种标准是那些大学自己制定的。
-
11:37 - 11:39只要你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整个教育体系
-
11:39 - 11:41不论哪个国家的公共教育
都是一种按部就班的程序 -
11:41 - 11:43最终目标是为了考入大学。
-
11:43 - 11:46造成的后果就是许多很有天才的
-
11:46 - 11:48有创造力的学生被钝化了。
-
11:48 - 11:50因为这些学生发现他们的专长在学校
-
11:50 - 11:54并不受重视甚至还受到蔑视。
-
11:54 - 11:56我认为我们不能再这样扼杀孩子们的天才了。
-
11:56 - 11:58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今后30年
-
11:58 - 12:01全世界毕业的学生将超过
-
12:01 - 12:03过去的总和。
-
12:03 - 12:05这就是人口增长造成的,
人口增长关系到 -
12:05 - 12:07我们谈论的许多话题--
-
12:07 - 12:10包括技术和技术变革
对生产力的影响、人口统计学 -
12:10 - 12:12及人口爆炸。
-
12:12 - 12:15很快,文凭就不再有含金量了。是这样吧?
-
12:15 - 12:19我上学那会儿,有文凭就有工作。
-
12:19 - 12:22那时候如果你没工作,那是因为你不想找。
-
12:22 - 12:25说实话,我那时候就是这样。(笑声)
-
12:25 - 12:30但现在的状况是,孩子们有文凭却经常
-
12:30 - 12:31呆在家里打电脑游戏,
-
12:31 - 12:34因为以前只要学士学位的工作岗位
现在需要硕士学位, -
12:34 - 12:37现在还没毕业的孩子将来
就得有个博士学位才好找工作。 -
12:37 - 12:39这就是学术学位的通货膨胀。
-
12:39 - 12:41这是整个教育体系
-
12:41 - 12:43坍塌的前兆。我们必须从根本上反思
-
12:43 - 12:44我们评价好学生的标准。
-
12:44 - 12:46培养人才有三个原则
-
12:46 - 12:49第一,多样化。
我们认知世界的角度不同 -
12:49 - 12:51有的从视觉角度,
-
12:51 - 12:54有的从听觉角度,有的从美学角度
-
12:54 - 12:57有的从抽象的角度,
有的从动态的角度。 -
12:57 - 12:59第二,好学生应该是充满活力的。
-
12:59 - 13:02如果观察一下人类大脑的内部组织,就像我们
-
13:02 - 13:05昨天所看到的演讲中演示的,
-
13:05 - 13:07大脑发育具有关联性。
-
13:07 - 13:10大脑不应被分成几部分。
-
13:10 - 13:13其实我认为应该创造性地
把大脑看作一整套工序-- -
13:13 - 13:15生产有价值的原创想法的工序--
-
13:15 - 13:18这种原创想法往往来自互动的思考方式
-
13:18 - 13:21而不是呆板的常规模式。
-
13:21 - 13:23大脑本来就是
-
13:23 - 13:26由神经来连接左脑和右脑
-
13:26 - 13:28这个连接部分叫胼胝体(医学名词)。
女性大脑中的这个部分比男性的要厚。 -
13:28 - 13:30昨天听了Helen的演讲受到启发,我认为
-
13:30 - 13:34脑部特征可能使女性更善于
应对头绪纷乱的事情。 -
13:34 - 13:36对吗?
-
13:36 - 13:39虽然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
但我对于这方面的了解 其实来源于我的亲身体验。 -
13:39 - 13:41我妻子在家做饭时--
-
13:41 - 13:45感谢上帝,她不常做饭,(笑声)
-
13:45 - 13:48虽然她不擅厨艺但很擅长其他一些事--
-
13:48 - 13:50不过她做饭时总是
-
13:50 - 13:52打打电话,
-
13:52 - 13:55和孩子们说说话,给天棚刷刷漆,
-
13:55 - 13:58还在旁边做开胸手术。
-
13:58 - 14:01而我做饭时就会关上厨房门,
不让孩子们进来打扰, -
14:01 - 14:04不打电话,这时如果我妻子进来我会很生气。
-
14:04 - 14:17我会这样对我妻子说:
“Terry,我在煎鸡蛋,请你别打扰。”(笑声) -
14:17 - 14:19大家都知道那句有哲理的话--
-
14:19 - 14:22如果森林里有棵树倒了可没人听到,
-
14:22 - 14:25那是否意味着没发生过?记得这句话吗?
-
14:25 - 14:28最近我看到一件很棒的T恤,
上面印着:“如果一个男人说出他的心声 -
14:28 - 14:31却是在森林里说的,而且没被女人听到,
-
14:31 - 14:40那应该不算犯错吧?”(笑声)
-
14:40 - 14:42培养好学生的第三个原则就是--
-
14:43 - 14:45个性化。我目前在写本书--
-
14:45 - 14:47书名叫《顿悟》,素材来自一些
-
14:47 - 14:49访谈,访谈内容是关于怎样发现
-
14:49 - 14:51自身的才能。对于这点我很感兴趣。
-
14:51 - 14:54激发我写这本书的原因是一次对话
-
14:54 - 14:56我采访了一位很优秀的女士,也许很多人
-
14:56 - 14:58没听说过这个人,她叫Gillian Lynne,
-
14:58 - 15:00你们知道这个人吗?应该有人知道吧。
她是一个舞蹈编剧 -
15:00 - 15:02所有人都知道她的作品。
-
15:02 - 15:04她编舞的作品有《猫》、《歌剧魅影》。
-
15:04 - 15:08她很有才华。我在英国看过
由皇家芭蕾舞团演出的她的作品。 -
15:08 - 15:10你们也看过她的作品。
-
15:10 - 15:12有一次,我和Gillian 吃午饭,我问她:
-
15:12 - 15:14“Gillian,你是怎样成为舞蹈家的?她回答说:
-
15:14 - 15:16说起来很有意思,她上学的时候,
-
15:16 - 15:19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希望。
她上学那会儿是1930年代, -
15:19 - 15:21老师给她家长写信说:“我们认为
-
15:21 - 15:23Gillian患有学习障碍症。”她无法集中注意力,
-
15:23 - 15:25她老是坐不安生。
用现在的话讲,那意思就是 -
15:25 - 15:29她有多动症。你们也这么想吧?
但那时候是1930年代, -
15:29 - 15:32“多动症”这个词还没出现。
-
15:32 - 15:35那个老师用词不当。(笑声)
-
15:35 - 15:39那时候人们还不知道用“多动症”这个词。
-
15:39 - 15:43于是,Gillian去看病。
-
15:43 - 15:46她妈妈带她去的,
-
15:46 - 15:49医生让她坐在椅子上,
-
15:49 - 15:51她把手压在腿下,这样过了20分钟
-
15:51 - 15:53她妈妈一直在向医生讲述
-
15:53 - 15:57Gillian在学校的表现:
-
15:57 - 15:59她在学校不安生,
-
15:59 - 16:01她总是晚交作业,等等,
-
16:01 - 16:04其实不过是个才8岁的孩子--最后,
医生走过去坐到 -
16:04 - 16:06Gillian的旁边对她说:“Gillian,
-
16:06 - 16:08你妈妈跟我说了很多
-
16:08 - 16:10现在我想和你妈妈单独谈谈。”
-
16:10 - 16:13“你在这儿等一下,我们马上谈完。”
-
16:13 - 16:15医生和她妈妈出去了。
-
16:15 - 16:17但医生在出去时把收音机打开了
-
16:17 - 16:19收音机在医生办公桌上。在他们
-
16:19 - 16:21走出房间后,医生对她妈妈说:
-
16:21 - 16:24“我们就站在这儿观察一下她。
”他们离开房间后, -
16:24 - 16:28Gillian站起来,随着音乐跳起舞来。
-
16:28 - 16:30她妈妈和医生在门外看了几分钟
-
16:30 - 16:33医生对她妈妈说:
-
16:33 - 16:37Lynne太太,Gillian没病,
她是个舞蹈天才。 -
16:37 - 16:39让她去上舞蹈学校吧。”
-
16:39 - 16:41话说到这,我问Gillian:“后来怎么样了?”
-
16:41 - 16:44她回答道:“我妈妈送我去了舞蹈学校。
我无法形容那里有多棒。 -
16:44 - 16:46那里有很多
-
16:46 - 16:49像我这样的人--坐不住的人。
-
16:49 - 16:52我们必须在动态中才能思考。”
-
16:52 - 16:54他们跳芭蕾,跳踢踏舞,跳爵士舞,
-
16:54 - 16:56跳现代舞。
-
16:56 - 16:59后来她考入皇家芭蕾舞学校,
-
16:59 - 17:01成为芭蕾舞女主演,事业发展很成功
-
17:01 - 17:03从那毕业后
-
17:03 - 17:05从皇家芭蕾舞学校毕业后
-
17:05 - 17:08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Gillian Lynne 舞蹈公司 -
17:08 - 17:11遇到了Andrew Lloyd Weber
(注:歌舞剧《猫》的编曲者)。她负责 -
17:11 - 17:13担任过一些极其成功的音乐剧的编舞
-
17:13 - 17:18她给数以万计的观众带来了艺术享受,
-
17:18 - 17:21她也是个亿万富翁。可是,有人
-
17:21 - 17:25也许曾认为她有多动症命令她
-
17:25 - 17:27“冷静。”
-
17:27 - 17:30现在,我想说的是--(掌声)
-
17:30 - 17:32AL Gore(注:美国前副总统)
曾在这里做过一次演讲 -
17:32 - 17:35内容是关于生态学以及Rachel Carson
引发的那次环境保护运动。 -
17:35 - 17:39我相信对于未来,我们的唯一出路
-
17:39 - 17:42是贯彻一种新的人性化生态的思想,
-
17:42 - 17:46也就是说我们应重新定义
-
17:46 - 17:48人类能力的多样化。
-
17:48 - 17:52我们的教育体系培养我们的方式
-
17:52 - 17:54正如我们开采地球的方式--
以功利为目的。 -
17:54 - 17:57但这种方式对于未来将不再适用。
-
17:57 - 18:00我们必须重新思考那些最基本的准则
-
18:00 - 18:02也就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准则。
-
18:02 - 18:06Jonas Salk曾说过:“如果所有的昆虫
-
18:06 - 18:09都从地球上消失的话,
-
18:09 - 18:12那么50年之内,所有生命也将从地球上消失。
-
18:12 - 18:15而如果人类从地球上消失的话,
-
18:15 - 18:19那么50年之内,其他物种会活得更好。”
-
18:19 - 18:21他说的很对。
-
18:21 - 18:24TED倡导的是人类的创造性思维。
-
18:24 - 18:28现在,我们必须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小心地
-
18:28 - 18:31避开那些按部就班的规则
-
18:31 - 18:34达到这个目的唯一的方法
-
18:35 - 18:38就是运用创造力
-
18:38 - 18:40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而且
-
18:40 - 18:43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培养他们。
我们的任务 -
18:43 - 18:46是全方位地培养孩子,
这样他们才能面对未来的社会。 -
18:46 - 18:49顺便说句--我们可能活不到未来那天
-
18:49 - 18:52但孩子们会。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
-
18:52 - 18:54他们能在未来有所作为。谢谢大家。
- Title:
- 学校扼杀创造力
- Speaker:
- Ken Robinson
- Description:
-
关于建立培养创造力(而不是扼杀创造力)的教育体系,Ken Robinson 发表了一番幽默生动的演讲。
- Video Language:
- English
- Team:
- closed TED
- Project:
- TEDTalks
- Duration:
- 19:00
Helene Batt edited Chinese, Simplified subtitles for Do schools kill creativity? | ||
Geoff Chen edited Chinese, Simplified subtitles for Do schools kill creativity? | ||
Congmei Han added a transl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