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我們所知(或未知) 的伊波拉病毒—亞歷士‧ 詹德勒

  • 0:07 - 0:09
    1976 年夏天
  • 0:09 - 0:14
    如謎般的傳染病突然地
    入侵了兩個中非小鎮
  • 0:14 - 0:17
    奪去大多數的受害者的性命
  • 0:17 - 0:18
    醫學研究人員曾懷疑
  • 0:18 - 0:22
    致命的馬爾堡病毒就是罪魁禍首
  • 0:22 - 0:27
    但是他們在顯微鏡底下看到的
    卻是一種全新的病原體
  • 0:27 - 0:31
    稍後以附近的伊波拉河來命名
  • 0:31 - 0:33
    就像是黃熱病或是登革熱
  • 0:33 - 0:39
    由伊波拉病毒所引起的疾病
    是一種很嚴重的出血熱
  • 0:39 - 0:42
    它會先攻擊免疫系統的細胞
  • 0:42 - 0:44
    讓免疫系統的反應失效
  • 0:44 - 0:46
    放任病毒的數量激增
  • 0:46 - 0:50
    感染後的 2 到 20 天內
    開始發作
  • 0:50 - 0:52
    起初的症狀像是發高燒
  • 0:52 - 0:55
    身體疼痛、喉嚨痛
  • 0:55 - 0:57
    讓這些看起來像是典型的感冒
  • 0:57 - 0:59
    但是沒多久就加劇成嘔吐
  • 0:59 - 1:02
    長疹子,以及腹瀉
  • 1:02 - 1:03
    一旦病毒擴散開來
  • 1:03 - 1:06
    它會侵入淋巴結和重要的器官
  • 1:06 - 1:10
    諸如腎臟、肝臟等
    造成它們失去功能
  • 1:10 - 1:14
    不過此病毒本身並不會
    殺死伊波拉的患者
  • 1:14 - 1:19
    相反地大量的細胞死亡
    激發免疫系統過度運作
  • 1:19 - 1:21
    就是常說的「細胞激素風暴」
  • 1:21 - 1:25
    一種免疫反應爆炸破壞了血管
  • 1:25 - 1:28
    造成內部和外部性的出血
  • 1:28 - 1:32
    過度的體液流失以及引致的併發症
  • 1:32 - 1:37
    在有初步症狀的 6 到 16 天內
    可能是會死人的
  • 1:37 - 1:39
    透過正確的照護和液體補充治療
  • 1:39 - 1:43
    可以大大地降低病患的死亡率
  • 1:43 - 1:46
    雖然伊波拉極度致命
  • 1:46 - 1:49
    幸好有幾個因素阻止了它的傳染力
  • 1:49 - 1:53
    不像一般病毒
    透過微小的浮游微粒擴散
  • 1:53 - 1:56
    伊波拉只生長在身體的體液裡
  • 1:56 - 1:58
    像是口水、血液、黏液
  • 1:58 - 2:00
    嘔吐物或是排泄物等等
  • 2:00 - 2:01
    為了要散播開來
  • 2:01 - 2:05
    這些體液必須要從染病者身上
    移轉到其他人身上
  • 2:05 - 2:09
    經由管道像是
    眼睛、嘴巴或是鼻子
  • 2:09 - 2:11
    而且因為本病症的嚴重程度
  • 2:11 - 2:14
    伴隨著病毒數量直線性地惡化
  • 2:14 - 2:17
    即使是一個已經受到感染的人
    也不太可能會有傳染性
  • 2:17 - 2:20
    直到他們出現症狀為止
  • 2:20 - 2:24
    儘管伊波拉已經被證實
    可存活在物體表面達數個鐘頭
  • 2:24 - 2:28
    而透過打噴嚏、咳嗽來傳染
    在理論上是可能的
  • 2:28 - 2:31
    幾乎所有已知的感染病例
  • 2:31 - 2:35
    都曾經直接接觸過病重的患者
  • 2:35 - 2:40
    對醫護人員、病患的朋友
    親屬來說有著極大的風險
  • 2:40 - 2:43
    這就是為什麼儘管它的下場
    是非常可怕的
  • 2:43 - 2:47
    整體而言伊波拉的致命力
    遠不及較為常見的傳染病
  • 2:47 - 2:51
    像是麻疹、瘧疾、甚至是流行感冒
  • 2:51 - 2:53
    一旦疫情爆發受到控制
  • 2:53 - 2:55
    伊波拉病毒就不會存留在人群中
  • 2:55 - 2:58
    直到下一場疫情爆發出現
  • 2:58 - 3:00
    但是儘管這無疑是個好消息
  • 3:00 - 3:03
    卻也令伊波拉難以研究
  • 3:03 - 3:06
    研究人員認為果蝠是
    伊波拉病毒的自然帶原者
  • 3:06 - 3:10
    不過它是如何被移轉到人類身上
    依舊是沒人知道的
  • 3:10 - 3:13
    更甚者是許多發生伊波拉
    疫情爆發的國家
  • 3:13 - 3:17
    深受粗劣的基礎建設
    和衛生設施所苦
  • 3:17 - 3:19
    那使得疾病得以擴散
  • 3:19 - 3:20
    而且這些地區的窮困
  • 3:20 - 3:23
    加上相對上很少的病例總數
  • 3:23 - 3:29
    意味著讓藥廠在研發上
    做投資的經濟誘因很小
  • 3:29 - 3:32
    雖然部分實驗藥品已經
    證實了很有成功的機會
  • 3:32 - 3:34
    也有好幾個國家
    打算資助疫苗的開發
  • 3:34 - 3:36
    但截至 2014 年
  • 3:36 - 3:40
    唯一對伊波拉的爆發
    廣泛的、有用的解決辦法
  • 3:40 - 3:44
    仍只有隔離、衛生清潔
    以及更多資訊
Title:
我們所知(或未知) 的伊波拉病毒—亞歷士‧ 詹德勒
Description:

觀看完整課程請至 http://ed.ted.com/lessons/what-we-know-and-don-t-know-about-ebola-alex-gendler

極度致命的伊波拉病毒從 1976 年首次出現後,已爆發數起重大疫情,而 2014 年的疫情最為嚴重。這種病毒是如何傳播的?以及它到底對身體做了什麼?亞歷士‧ 詹德勒清楚說明了伊波拉是什麼、還有它難以研究的原因。

授課:亞歷士‧ 詹德勒 (Alex Gendler)
動畫:安德魯‧佛爾斯特 (Andrew Foerster)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Ed
Duration:
04:01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