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哲学如何能救你一命|吉尔斯 艾文斯| TEDxBreda

  • 0:10 - 0:14
    我想跟大家聊聊,古希腊哲学
  • 0:14 - 0:18
    是怎样给认知行为疗法带来启发的。
  • 0:18 - 0:20
    以及,怎样通过行为认知疗法
  • 0:20 - 0:22
    使得数百万人们接触到
  • 0:22 - 0:26
    古希腊人的治愈的智慧。
  • 0:26 - 0:30
    我们逐渐认识到,哲学就像苏格拉底说的:
  • 0:30 - 0:32
    “照顾我们的灵魂." 来帮助我们。
  • 0:32 - 0:35
    所以,我要跟你们讲讲我自己的故事。
  • 0:35 - 0:40
    关于哲学是如何帮助我渡过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
  • 0:40 - 0:43
    在90年代中期,当我还是个青少年,
  • 0:43 - 0:45
    我和我的朋友们--
  • 0:45 - 0:48
    我想你们可以说我们像业余神经学科学家。
  • 0:48 - 0:50
    我们喜欢拿我们的脑子做实验,
  • 0:50 - 0:53
    每周都服用各种各样不同药品。
  • 0:53 - 0:57
    一开始,我们吸大麻,并得到了一些奇妙的结果,
  • 0:57 - 1:01
    后来我们又继续用LSD(麦角酸二乙基酰胺)
    做试验,也挺有意思的。
  • 1:01 - 1:03
    后来又试了MDMA(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
  • 1:03 - 1:06
    安他非命、氯胺酮还有迷幻蘑菇。
  • 1:06 - 1:11
    这些东西就像原料一股脑的全都被扔进
    德鲁依教士的大锅里。
  • 1:11 - 1:13
    我们确实有过特别享受的时刻,
  • 1:13 - 1:17
    也产生过有趣兴奋的幻觉,
    甚至有灵魂升华的体验。
  • 1:17 - 1:19
    但是后来我发现同我一起寻欢作乐的朋友,
  • 1:19 - 1:21
    他们中有几个已经开始崩溃了。
  • 1:21 - 1:24
    我最好的朋友在旅行途中出现了精神崩溃的症状。
  • 1:24 - 1:29
    他才只有16岁就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被精神病院隔离。
  • 1:29 - 1:35
    其他的朋友也渐渐出现了躁郁症、
    抑郁症、焦虑还有妄想症的症状。
  • 1:36 - 1:38
    后来,在我大学一年级的时候,
  • 1:38 - 1:40
    我也开始时不时地有惊恐发作的症状。
  • 1:40 - 1:42
    我并不清楚惊恐发作是什么,
  • 1:42 - 1:44
    我只知道,我处在完全安全的环境里
    没有任何威胁存在,
  • 1:44 - 1:48
    但是我会突然感觉外界有极大的危险在逼近我。
  • 1:49 - 1:51
    这样的感觉削减了我的自信,
  • 1:51 - 1:54
    因为我不知道明天我会是谁
    我会变成怎样的一个人,
  • 1:54 - 1:56
    这也让我越来越害怕社交,
  • 1:56 - 2:00
    因为我完全不知道恐惧什么时候会蹦出来羞辱我。
  • 2:00 - 2:02
    真正令我害怕的是
  • 2:02 - 2:07
    我知道我已经永久地伤害了自己的大脑
    破坏了其中的化学平衡,
  • 2:07 - 2:10
    而且我可能永远无法修复这种创伤。
  • 2:10 - 2:14
    或许,我会在21岁之前就毁了自己的人生。
  • 2:14 - 2:18
    所以,大学期间,我变得越来越消沉,
  • 2:18 - 2:20
    后来我毕业了,我的人生跌也到了谷底。
  • 2:20 - 2:23
    我成了一名金融记者。(笑声)
  • 2:23 - 2:27
    我的工作是
    报道德国贷款债券市场的动向。
  • 2:27 - 2:30
    如果你嗑药磕坏了脑子的下场。(笑声)
  • 2:30 - 2:35
    我那善良的父母送我去看了一个特别贵的治疗师
    看看是不是能帮到我,
  • 2:35 - 2:40
    他诊断我患有社交焦虑、抑郁症
  • 2:40 - 2:42
    还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 2:42 - 2:45
    我觉得他是以诊断单位来收费的。
    (笑声)
  • 2:45 - 2:47
    他帮不了我,
  • 2:47 - 2:50
    我就从那儿离开了,
    后来自己搜寻了有关这些病症的信息,
  • 2:50 - 2:52
    我发现一种叫认知行为治疗(CBT)的疗法
  • 2:52 - 2:55
    可以治疗它。
  • 2:55 - 2:58
    我还搜到了一个针对社会焦虑症的患者
  • 2:58 - 3:01
    成立的认知行为疗法的互助团体。
  • 3:01 - 3:03
    他们每周四晚上在伦敦举办互助小组活动。
  • 3:03 - 3:05
    所以,在一个周四晚上我就去了。
  • 3:05 - 3:08
    在那儿,10个人坐着围成一个圈,
  • 3:08 - 3:10
    而且他们 没有真正的治疗师在现场,
  • 3:10 - 3:14
    但是互助小组中的一个人从网上非法下载了
  • 3:14 - 3:16
    针对社交焦虑症患者认知行为疗法的课程。
  • 3:16 - 3:19
    所以,我们一起听了那个课程,并练习。
  • 3:19 - 3:22
    我们做了家庭作业,相互鼓励坚持下去,
  • 3:22 - 3:24
    起码对我来说,它起作用了。
  • 3:24 - 3:26
    几周之后,我不再受到恐惧的侵扰,
  • 3:26 - 3:30
    而且开始懂得怎样转化我的情绪。
  • 3:30 - 3:34
    我也从那时起迷上了认知行为疗法
    想知道它的来历。
  • 3:34 - 3:37
    后来我发现它是由一个美国心理学家
  • 3:37 - 3:40
    阿尔伯特·艾利斯发明的,他当时住在美国纽约。
  • 3:40 - 3:43
    2007年的一天,我就坐飞机去到了纽约,
  • 3:43 - 3:45
    拜见这位心理学家。
  • 3:45 - 3:48
    当时他已经是92岁高龄
    又老又病又虚弱
  • 3:48 - 3:51
    可惜的是,那是他生前最后一次访谈。
  • 3:51 - 3:53
    他在几月后去世了。
  • 3:53 - 3:55
    但是,辛而我亲自感谢他了,
  • 3:55 - 3:58
    感谢他发明了这个拯救了我生活的疗法。
  • 3:58 - 4:00
    我问过他,这个疗法的来源是什么。
  • 4:00 - 4:05
    艾利斯跟我说,50年代的时候
    他接受过弗洛伊德心里分析方面的训练,
  • 4:05 - 4:09
    但是他的患者并没有什么起色,这使他很沮丧。
  • 4:09 - 4:12
    他就去寻找其他理解情绪的方法。
  • 4:12 - 4:15
    而后,他回去找生命中第一个挚爱:
  • 4:15 - 4:18
    古希腊哲学。
  • 4:18 - 4:23
    在这其中,他深受禁欲派哲学家
    埃皮克提图(Epictetus)思想的启发。
  • 4:23 - 4:24
    埃皮克提图说:
  • 4:24 - 4:29
    “扰乱人心的不是发生的事情,
    而是人们对事情的看法。”
  • 4:29 - 4:33
    在这个的启发下
    艾利斯发明了著名的情绪“ABC理论”。
  • 4:33 - 4:37
    A 代表激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
    即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
  • 4:37 - 4:41
    B代表信念(Belief)
    即我们怎样解释这一事件,
  • 4:41 - 4:46
    C代表情绪后果(Consequent emotion)
    即通过分析解释产生的情绪。
  • 4:46 - 4:49
    通常,我们都认为情绪是我们对事件的反应
  • 4:49 - 4:53
    是自动在潜意识下产生的,
  • 4:53 - 4:55
    就像作用与反作用一样。
  • 4:55 - 4:57
    比如说,我们在大街上走着,
  • 4:57 - 4:58
    有个人从我们身旁走过,皱着眉头,
  • 4:58 - 5:01
    马上我们就会感觉到生气,觉得自己被冒犯了。
  • 5:01 - 5:03
    似乎马上从A直接到C。
  • 5:03 - 5:05
    但是,如果你仔细想一下,
  • 5:05 - 5:08
    其实是你自己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分析了这件事情。
  • 5:08 - 5:11
    你认为:“这个人是在冲我皱眉。”
  • 5:11 - 5:13
    他们在看不起我。
  • 5:13 - 5:16
    他们怎么能这样!这太没礼貌了!太冒犯别人了!
  • 5:16 - 5:20
    这种解释让你感到被冒犯了因而生气。
  • 5:21 - 5:25
    一旦意识到是解释引导着我们的情绪,
  • 5:25 - 5:28
    我们就能够把这种解释拿出来,
  • 5:28 - 5:31
    检视他们是否正确或明智
  • 5:31 - 5:33
    我们可以自我质询,举例来说
  • 5:33 - 5:36
    “那个人的确是冲我皱眉吗?
  • 5:36 - 5:37
    或许他只是在皱眉而已。
  • 5:37 - 5:39
    就算他真的是在冲着我皱眉,那又怎么了?
  • 5:39 - 5:42
    难道就因为这样,我就要带着他的坏心情
  • 5:42 - 5:44
    过我的一天吗?“
  • 5:44 - 5:48
    我们可以开始明智地选择自己的想法
    对事情的解释
  • 5:48 - 5:51
    而这会影响我们的感受与心情。
  • 5:52 - 5:55
    虽然这听起来很简单。
  • 5:55 - 5:58
    但是,实际做起来的时候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 5:58 - 6:01
    经常,我们对事情的解释总是潜意识的
    且自发性的。
  • 6:01 - 6:03
    就好像,我们体内有一个滚动评论的声音,
  • 6:03 - 6:06
    一个内在的声音
    一整日都在脑子中回响,
  • 6:06 - 6:09
    停地对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做出判断。
  • 6:09 - 6:13
    我们通常不会质疑这个内心的声音
    甚至都注意不到它。
  • 6:13 - 6:16
    它是源于从我们童年时期就接受的观念和信条,
  • 6:16 - 6:19
    慢慢内化,成为我们自己的观念和信条。
  • 6:19 - 6:22
    我们认为那个滚动评论的声音和内心的声音
  • 6:22 - 6:25
    永远都是准确的,是对的。
  • 6:26 - 6:29
    但是,很遗憾的,它并不是
    而且它经常出错。
  • 6:29 - 6:33
    你可以把滚动评论,把内心的声音
  • 6:33 - 6:37
    当做一种全天候的新闻频道
    不停地在对你的生活评头论足,
  • 6:37 - 6:40
    但是是从一个扭曲的,有偏见的角度。
  • 6:40 - 6:42
    它并不会真的去查证事实。
  • 6:43 - 6:45
    如果现在你正遭受诸如抑郁症等情绪的困扰,
  • 6:45 - 6:47
    可能就是因为,
  • 6:47 - 6:51
    你心里那个评论的声音正草率地释出消极的结论。
  • 6:51 - 6:54
    比如说,你假想所有人都不喜欢你,
  • 6:54 - 6:56
    或者,你做的每件事都会失败。
  • 6:57 - 6:59
    所以,根据古希腊人所说,
  • 6:59 - 7:02
    折磨你的经常是你自己的想法。
  • 7:02 - 7:04
    是我们自己囚禁自己,
  • 7:04 - 7:06
    是自己在折磨自己。
  • 7:06 - 7:09
    我们太过于坚持自己的负面想法,
  • 7:09 - 7:11
    甚至是在它们伤害我们、至我们于死地。
  • 7:12 - 7:15
    那么,怎样做才能将我们
    从自我禁锢的牢狱中解放出来呢?
  • 7:15 - 7:18
    根据希腊哲学之父苏格拉底所说,
  • 7:18 - 7:22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学会自我质疑,
  • 7:22 - 7:25
    而不是只相信内心的那个声音永远都是正确的,
  • 7:25 - 7:28
    要学会如何将它成为理性的对话。
  • 7:28 - 7:31
    这就是苏格拉底努力传授给雅典人的智慧。
  • 7:31 - 7:34
    在雅典,他让人们对话,
  • 7:34 - 7:36
    可能是第一次,引导他们思考
  • 7:36 - 7:41
    他们未经检验的信念、价值观还有人生哲学。
  • 7:41 - 7:43
    同理,如果你去看认知治疗师,
  • 7:43 - 7:46
    他们也会引导你进行理性的对话,
  • 7:46 - 7:49
    问你一些问题,让你重新检验你的信念和想法。
  • 7:49 - 7:51
    其实,这些完全可以靠你自己完成。
  • 7:51 - 7:55
    或许是人生中的头次,
    问自己一些问题学会思考
  • 7:55 - 7:58
    感受你的束缚,你的信念。
  • 7:58 - 8:00
    我们真的能够掌控我们自己吗?
  • 8:00 - 8:03
    我们能够选择自己对事物做出反应的方式吗?
  • 8:03 - 8:05
    难道我们不是所处环境的奴隶吗?
  • 8:05 - 8:09
    不是自己的DNA,童年的经验和
    社会经济状况下的奴隶吗?
  • 8:09 - 8:12
    为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 8:12 - 8:14
    我们再来聊聊那位哲学家,埃皮克提图。
  • 8:14 - 8:18
    他生活在公元一世纪,而且他是一个奴隶,
  • 8:18 - 8:19
    他名字的有“获得的”的意思。
  • 8:19 - 8:21
    在罗马帝国,身为奴隶,
  • 8:21 - 8:25
    意味着对自己外部生活和境遇几乎没有控制权。
  • 8:25 - 8:29
    纵然如此,埃皮克提图也发展出了一套
    关于内心自由和适应力的哲学体系。
  • 8:29 - 8:31
    而这套体系在今天仍然行得通。
  • 8:32 - 8:35
    埃皮克提图哲学的奥秘就在于
  • 8:35 - 8:38
    它将生活各个方面都划分进两个范畴里:
  • 8:38 - 8:41
    一个是我们无法完全掌控的事情;
  • 8:41 - 8:42
    另一个是我们可以做的事情。
  • 8:42 - 8:45
    他说:“强大适应力的来源就是清楚知道
  • 8:45 - 8:47
    这两个范畴的区别。”
  • 8:47 - 8:49
    那么,什么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呢?
  • 8:49 - 8:52
    埃皮克提图认为,我们无法控制天气,
  • 8:52 - 8:54
    政府,还有经济;
  • 8:54 - 8:56
    我们无法控制别人。
  • 8:56 - 8:58
    我们能够对他们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 8:58 - 9:00
    但他们依旧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控制能力之外的。
  • 9:00 - 9:02
    我们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
  • 9:02 - 9:04
    我们可以尽力保持健康,我们应该这样做,
  • 9:04 - 9:07
    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受伤,会生病,
  • 9:07 - 9:10
    我们都会衰老,
    终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
  • 9:10 - 9:12
    我们也无法控制自己的名誉,
  • 9:12 - 9:17
    我们可以努力管理在网上的信誉,
  • 9:17 - 9:19
    但是,在某种程度上
    这还是超出我们的掌控范围。
  • 9:19 - 9:22
    所以,根据埃皮克提图
    到底我们能控制住什么呢?
  • 9:22 - 9:26
    唯一能控制的是我们的信念。
  • 9:26 - 9:29
    他认为,所有的情绪问题都源于
  • 9:29 - 9:31
    人们常犯的两种错误。
  • 9:31 - 9:34
    第一种,人们总是尽力想要
  • 9:34 - 9:37
    完全控制最重要的事物,在外界在的事物。
  • 9:37 - 9:42
    坚持外在生活一定要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进行。
  • 9:42 - 9:44
    但是,当事实证明他们没有能力控制时,
  • 9:44 - 9:47
    他们就会感到沮丧、无助和愤怒。
  • 9:47 - 9:53
    第二种是,他们无法控制第一个范畴里的事物
    或是自己的想法和信念时。
  • 9:53 - 9:56
    取而代之,他们会拿外界
  • 9:56 - 9:57
    当做自己无能的借口和托辞。
  • 9:57 - 10:01
    说:“我别无他法因为这个那个。”
  • 10:01 - 10:04
    举例来说,当我患有社交焦虑症时,
  • 10:04 - 10:06
    我会特别在乎对别人对我的看法。
  • 10:06 - 10:10
    我心想:”他们一定得认同我,
    如果不赞同的话,就灾难临头了。“
  • 10:10 - 10:13
    这就是感到焦虑、孤独和失去对外界控制时
  • 10:13 - 10:15
    出现的典型的心理状况。
  • 10:15 - 10:18
    我把自己变成了外界的奴隶,
  • 10:18 - 10:20
    变成了别人想法的奴隶。
  • 10:20 - 10:22
    而解药一直在我自己手里。
  • 10:22 - 10:26
    任何时候我都可以对自己说:
    “我希望别人喜欢我,
  • 10:26 - 10:30
    但是这不是我能控制的,即便如此,
    我可以接受自己,
  • 10:30 - 10:33
    喜欢自己,至少去做正确的事情。”
  • 10:33 - 10:37
    只要我这样想,我的焦虑和失控感就会减轻,
  • 10:37 - 10:39
    越来越镇静,感到一切都在掌控中。
  • 10:39 - 10:44
    今天,我们假设在座参与TED演讲的观众
    都恍然大悟,
  • 10:44 - 10:46
    心想:“我现在知道应该怎样过我的生活了。”
  • 10:46 - 10:50
    问题是这或许能在几天或几周里改变你,
  • 10:50 - 10:53
    但是时间一长,你可能又变回原来的你了,
  • 10:53 - 10:55
    因为我们都是健忘的动物,
  • 10:55 - 10:58
    就像苏格拉底说的
    人类往往一整天都在梦游中度过。
  • 10:58 - 11:01
    这也是哲学一直探究的一个问题。
    人类能够彻底地改变自己吗?
  • 11:01 - 11:05
    古希腊人清楚地知道
    人类依赖习惯的程度有多深,
  • 11:05 - 11:08
    他们也明白如果要以哲学改变人类,
  • 11:08 - 11:10
    不能只靠那些美丽的空想,
  • 11:10 - 11:12
    而是要它变成根深蒂固的习惯。
  • 11:12 - 11:15
    所以希腊字里的“道德”
  • 11:15 - 11:18
    与“习惯”十分相近。
  • 11:18 - 11:21
    在结束之前,我要告诉大家
  • 11:21 - 11:22
    一些养成习惯的技巧。
  • 11:22 - 11:25
    技巧之一,辟如格言。
  • 11:25 - 11:28
    为了将自己的哲学容易被记住
  • 11:28 - 11:32
    把它转化为格言、口语,像是谚语或祷文。
  • 11:32 - 11:34
    比如,“了解自我”,
  • 11:34 - 11:36
    或者是“适可而止”。
  • 11:36 - 11:38
    这样学生可以不断大声朗诵给自己听
  • 11:38 - 11:41
    一再地
    直到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惯。
  • 11:41 - 11:43
    他们也将它记在小手册上
  • 11:43 - 11:46
    以便在“手册日”携带。
  • 11:46 - 11:48
    认知行为疗法也使用了相同的方法;
  • 11:48 - 11:52
    你需要日复一日的重复这些思想
    直到他们成为你的习惯。
  • 11:52 - 11:55
    在每天训练结束时,他们会记日记
  • 11:55 - 11:57
    被训练的哲学家
    会在他们的日志上记录下
  • 11:57 - 12:00
    他们什么做得好,什么做的不好。
  • 12:00 - 12:02
    这样做的意义是
    因为我们梦游似的过完一天,
  • 12:02 - 12:05
    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甚至自己是谁。
  • 12:05 - 12:08
    所以,日志可以追踪记录我们每天都做了什么
  • 12:08 - 12:10
    也记录下我们的进步。
  • 12:10 - 12:13
    你是否在慢慢摆脱坏习惯
  • 12:13 - 12:14
    并养成好习惯?
  • 12:14 - 12:18
    埃皮克提图说过,
    "如果你想改一改你的坏脾气
  • 12:18 - 12:22
    不妨记算一下你维持不发脾气的日数,
  • 12:22 - 12:25
    如果达到30天,就可以确认自己有长进了。”
  • 12:25 - 12:28
    认知行为疗法也使用了日志这一方法。
  • 12:29 - 12:32
    古希腊人的第三个技巧是“实地应用”。
  • 12:32 - 12:35
    仅仅停留在哲学理论层面上是不足够的,
  • 12:35 - 12:39
    你需要走出去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运用才可以。
  • 12:39 - 12:40
    埃皮克提图曾这样对他的学生说:
  • 12:40 - 12:43
    “你可能在课堂上表现很好,
  • 12:43 - 12:47
    但如果非要你去实际应用,便会撤底失败了。“
  • 12:47 - 12:50
    因此,你需要在生活的不同情景下练习。
  • 12:50 - 12:53
    同样地,认知行为疗法也非常注重
  • 12:53 - 12:55
    从行为上改变而不仅仅是思想上改变。
  • 12:55 - 12:57
    所以,它叫做认知”行为“疗法。
  • 12:57 - 13:00
    当我在努力克服社交焦虑时,
  • 13:00 - 13:04
    在治疗室安的治疗室里是不足以挑战我的焦虑。
  • 13:04 - 13:07
    必须走出去,到实际生活中练习
  • 13:07 - 13:09
    比如,去参加派对,
  • 13:09 - 13:11
    或在公众场合锻炼讲话的能力,
  • 13:11 - 13:14
    终有一天,我能够如此做了。
  • 13:14 - 13:16
    还有其他的途径
  • 13:16 - 13:20
    认知形为疗法借由重现古希腊人的智慧,
  • 13:20 - 13:22
    并有足够的实证基础,
  • 13:22 - 13:25
    成功说服了政府投入大量资金
  • 13:25 - 13:27
    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认知行为疗法。
  • 13:27 - 13:30
    在我的国家,政府投资了500万英镑
  • 13:30 - 13:33
    让健保署免费提供认知行为疗法。
  • 13:33 - 13:40
    但是如果我们有了新的,具有实证基础
    古希腊人智慧的版本
  • 13:40 - 13:42
    我们就不再需要古代哲学智慧了吗?
  • 13:42 - 13:45
    或许,
    现在有了认知行为疗法后不再需要希腊哲学了。
  • 13:45 - 13:47
    最终,我认为
  • 13:47 - 13:51
    古希腊哲学是值得回顾的,
    有两个原因。
  • 13:51 - 13:52
    首先,
  • 13:52 - 13:55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字都很优美。
  • 13:55 - 13:59
    柏拉图、塞内加、马可·奥里略
    以及埃皮克提图的著作
  • 13:59 - 14:03
    都是西方文学中最优美的作品,
  • 14:03 - 14:05
    而这优美的文字使得它具有说服力。
  • 14:05 - 14:06
    第二点,
  • 14:06 - 14:11
    虽然行为认知疗法是一个短期治疗情绪的好方法,
  • 14:11 - 14:13
    但是它也忽略了一些东西。
  • 14:13 - 14:16
    比如说,美德。
  • 14:16 - 14:19
    拥有一副好的性格意味着什么?
  • 14:19 - 14:22
    一个好的人生,好的事业,
  • 14:22 - 14:24
    好的公司或者是好的社会?
  • 14:24 - 14:26
    也遗忘了一些更高层次的问题。
  • 14:26 - 14:29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成功又意味着什么?
  • 14:29 - 14:33
    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已经回答过这些大问题了。
  • 14:33 - 14:37
    好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好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 14:37 - 14:39
    而且他们有不同的答案
  • 14:39 - 14:41
    并不只是一种答案。
  • 14:41 - 14:44
    柏拉图认为,接近上帝的人生就是好的人生。
  • 14:44 - 14:48
    伊壁鸠鲁认为,开心地活着就是好的人生。
  • 14:48 - 14:52
    亚里士多德认为
    积极参与到社会就是好的人生。
  • 14:52 - 14:58
    所以,我认为心理学从来都不会是
  • 14:58 - 14:59
    探求“什么是好的人生?”唯一的答案。
  • 14:59 - 15:01
    对此我们永远也找不到一个科学公式。
  • 15:01 - 15:04
    这就为什么我认为我们依旧需要哲学。
  • 15:04 - 15:07
    为什么我希望见到更多的实用哲学
  • 15:07 - 15:11
    出现在我们的学校里、大学里以及公司里。
  • 15:11 - 15:15
    这样,我们学的就不仅仅是改变自我的技巧
  • 15:15 - 15:20
    还学习询问类似“好的人生意义”这样的问题,
  • 15:20 - 15:22
    这样我们就能够慢慢形成自己的思想。
  • 15:22 - 15:24
    谢谢。
  • 15:24 - 15:26
    (鼓掌)
Title:
哲学如何能救你一命|吉尔斯 艾文斯| TEDxBreda
Description:

本演讲是地区性 TEDx 活动发表,独立于 TED Conferences 外制作。

当吉尔斯 艾文斯在青少年后期,遭受恐慌症,情绪浮动以及其他精神问题的折磨。他谈及哲学与认知行为疗法是有帮助的。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xTalks
Duration:
15:31

Chinese, Simplified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