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對科學的好奇
-
0:01 - 0:04幾週前,一個朋友打電話給我,
-
0:04 - 0:05捎來了壞消息。
-
0:06 - 0:08她的手機掉到馬桶裡了。
-
0:09 - 0:11有人曾經這樣嗎?
-
0:11 - 0:13(笑聲)
-
0:13 - 0:14情況很糟。
-
0:14 - 0:17我就不細說是怎麼發生
-
0:17 - 0:20或她怎麼把手機拿出來的。
-
0:20 - 0:22咱們姑且就說情況很糟。
-
0:22 - 0:25她慌了,因為她和我們很多人一樣,
-
0:25 - 0:29手機是她人生中最常用
且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
0:29 - 0:32但另一方面,她根本
不知道要如何修理手機, -
0:32 - 0:36因為它是個完全神秘的黑盒子。
-
0:36 - 0:39想想看:你會怎麼做?
-
0:40 - 0:43你有多了解手機如何運作?
-
0:43 - 0:46你願意測試或修理嗎?
-
0:46 - 0:50大部分人什麼都不做。
-
0:50 - 0:52事實上,一項研究發現,
-
0:52 - 0:55全國有 80% 的智慧手機使用者
-
0:55 - 0:58從來沒有換過手機電池,
-
0:58 - 1:0125% 甚至不知道可以換電池。
-
1:02 - 1:05我是實驗物理學家,
-
1:05 - 1:07因此有這些玩具。
-
1:07 - 1:12我的專長在做新型的
奈米尺寸電子裝置, -
1:12 - 1:16來研究它們的基本量子力學特性。
-
1:16 - 1:19但,如果我的手機壞了,
-
1:19 - 1:23我也不知道要從何
著手測試它的元件。 -
1:23 - 1:27手機只是一個例子,
我們還仰賴許多其他裝置, -
1:27 - 1:31卻無法測試、拆解,
或甚至完全了解這些裝置。 -
1:31 - 1:36汽車、電器,甚至玩具
現在都很複雜且先進, -
1:36 - 1:39讓我們不敢把它們打開修理。
-
1:40 - 1:42所以問題來了:
-
1:43 - 1:47我們和使用的科技之間脫節了。
-
1:49 - 1:53我們疏離最仰賴的裝置,
-
1:53 - 1:55使我們無助、空虛。
-
1:56 - 2:00事實上,意料得到有研究發現
-
2:00 - 2:03我們現在對科技的害怕程度
-
2:03 - 2:05甚於害怕死亡。
-
2:06 - 2:08(笑聲)
-
2:09 - 2:14但我認為,我們可以
和我們的裝置重新連結, -
2:14 - 2:16在某種意義上,
重新讓它們更有人性, -
2:16 - 2:20只要我們能動手做更多實驗。
-
2:20 - 2:26為什麼?因為實驗就是
測試假設、展示事實的過程。 -
2:27 - 2:33我們使用感官、雙手來連結世界,
-
2:33 - 2:35了解其運作原理。
-
2:36 - 2:38那正是我們缺少的連結。
-
2:39 - 2:41讓我舉個例子。
-
2:41 - 2:45我最近做了一項實驗
來思考觸控螢幕的原理。 -
2:46 - 2:47它只是兩片金屬板,
-
2:47 - 2:52我可以用電池
對其中一片板子通電。 -
2:56 - 2:57好。
-
2:57 - 3:00我可以用這個電壓計
來測量電荷分離。 -
3:00 - 3:02現在——先確定它能用。
-
3:02 - 3:04當我在金屬板附近揮手時,
-
3:04 - 3:07可以看到電壓改變,
-
3:07 - 3:09就像觸控螢幕對我的手
做出反應一樣。 -
3:10 - 3:14但,我的手有什麼特別的?
現在我需要做比較實驗。 -
3:14 - 3:16例如我可以拿一片木頭,
-
3:16 - 3:19用它來接觸其中一片金屬板,
發現沒有發生什麼事, -
3:19 - 3:22但如果我拿個金屬去接觸金屬板,
-
3:22 - 3:24電壓就會有很大的改變。
-
3:25 - 3:29現在我可以再進一步實驗
木頭和金屬之間的差別, -
3:29 - 3:32我應該會發現,木頭不會導電,
-
3:32 - 3:34但金屬和我的手一樣會導電。
-
3:35 - 3:38各位可以看到,
我是漸漸增進我的了解。 -
3:38 - 3:41比如,現在我知道為什麼
不能戴著手套用觸控螢幕, -
3:41 - 3:43因為手套不會導電。
-
3:43 - 3:49但我也解開了科技背後的一些謎,
-
3:49 - 3:55建立與我的裝置有關的
能力、鍵入與互動。 -
3:57 - 4:00但,做實驗並不只是
把東西拆解而已。 -
4:00 - 4:04它是邊測試邊做的
親自動手批評性思考。 -
4:04 - 4:08重點不在於測試觸控螢幕的原理
-
4:08 - 4:11或測量不同類型的材料導電程度,
-
4:11 - 4:14甚至只是用雙手測試
-
4:14 - 4:17有多難破壞不同厚度的材料。
-
4:17 - 4:21我能從上述這幾種狀況
掌控和更進一步了解 -
4:21 - 4:23所用東西的道理。
-
4:24 - 4:26這些背後還有研究。
-
4:26 - 4:30比如,用我的雙手似乎有好處。
-
4:30 - 4:33我也學習親自動手,
-
4:33 - 4:37已知這樣的學習法
能改善了解和記憶力, -
4:37 - 4:39甚至更能活化大腦的功能。
-
4:40 - 4:44因此,透過動手實驗的思考
-
4:44 - 4:48能夠將我們的了解甚至活力
-
4:48 - 4:51連結到實體世界和我們用的東西。
-
4:52 - 4:54在網路上查資料
-
4:54 - 4:55沒有同樣的效果。
-
4:58 - 5:00對我來說,把焦點放在實驗上
-
5:00 - 5:02也有個人的原因。
-
5:02 - 5:04我並不是做實驗長大的。
-
5:04 - 5:06我不知道物理學家要做什麼。
-
5:06 - 5:08我記得我姐有組化學用具,
-
5:08 - 5:11我總是很想去用它,
但她從來不讓我碰。 -
5:12 - 5:14在心理上,我覺得
我和世界沒有連結, -
5:14 - 5:16且不知道為什麼。
-
5:16 - 5:18事實上,我九歲時,
-
5:18 - 5:21我祖母說我是唯我論者,
-
5:21 - 5:22我還得去查才知道意思。
-
5:22 - 5:26意思是,你認為世界上
就只有你存在而已。 -
5:28 - 5:30當時,我覺得我深受冒犯,
-
5:30 - 5:32因為誰的祖母會這樣說他啊?
-
5:32 - 5:35(笑聲)
-
5:35 - 5:38但,我想她說的沒錯。
-
5:38 - 5:41一直到很多年後,
-
5:41 - 5:43我上了大學,在研讀基礎物理時,
-
5:44 - 5:45我得到了一個啟示:
-
5:45 - 5:48這個世界,至少實體的世界,
-
5:48 - 5:51可以被測試、了解,
-
5:51 - 5:53在那之後,我才開始
有了完全不同的觀念, -
5:53 - 5:56重新看待世界怎麼運作,
及我在其中的位置。 -
5:56 - 5:59之後,當我能自己透過研究
-
5:59 - 6:01來做測試和了解時,
-
6:01 - 6:04我和世界的連結
有很大一部分才就此圓滿。 -
6:05 - 6:10我知道並非人人的職業
都是實驗性物理學家, -
6:10 - 6:14但我認為人人都能
動手做更多實驗。 -
6:15 - 6:17其實,我認為我們有點——
-
6:17 - 6:19讓我再舉個例子。
-
6:20 - 6:23最近,我在和一些中學生合作,
-
6:23 - 6:25協助他們了解磁學,
-
6:25 - 6:29我給他們一個磁性
塗鴨板讓他們拆解。 -
6:29 - 6:32還記得磁性塗鴨板嗎?
-
6:35 - 6:39一開始,他們碰都不想碰它。
-
6:39 - 6:42長久以來,他們被
要求不要破壞東西, -
6:42 - 6:45導致他們習慣當被動的使用者。
-
6:45 - 6:47但我問他們問題。
-
6:47 - 6:49比如,它的原理是什麼?
哪些部分有磁性? -
6:49 - 6:51你能做出假設並測試它嗎?
-
6:52 - 6:54但他們仍然不想把它拆開。
-
6:54 - 6:56其實,他們想要把它帶回家。
-
6:56 - 6:59直到一個孩子終於把它打開,
-
6:59 - 7:01發現裡面很酷。
-
7:01 - 7:04我們在這裡也可以一起做。
-
7:04 - 7:05要把它拆開很容易。
-
7:09 - 7:14看,裡面有個磁鐵,
我可以把這個剪開。 -
7:18 - 7:20再把它剪開,你可以把它分開。
-
7:20 - 7:23好,當我正在動手時——
不知道各位是否看得見, -
7:23 - 7:27但,有一種——有了,
這裡有種白色軟泥。 -
7:27 - 7:29可以看到,在我的手指上。
-
7:29 - 7:33當我把筆從上面拖過去,
-
7:35 - 7:39各位可以看到
這些細絲會附著上去。 -
7:39 - 7:41孩子看到這個現象,
-
7:41 - 7:43此時,他們覺得這好酷。
-
7:43 - 7:47他們興奮起來。
全都開始把塗鴨板解體, -
7:48 - 7:51把他們的發現大喊出來,
-
7:51 - 7:54叫著這些磁性細絲如何
和磁性筆連結在一起, -
7:54 - 7:56那就是寫字的原理。
-
7:56 - 7:59或,那白色軟泥如何
透過分離功能讓筆可以寫字。 -
8:00 - 8:02當他們要離開房間時,
-
8:02 - 8:04其中有兩個人轉向我,說:
-
8:04 - 8:05「我們很喜歡。
-
8:06 - 8:09這個週末,我和她
要回家做更多實驗。」 -
8:09 - 8:12(笑聲)
-
8:15 - 8:17是啊,我知道,
在座的父母開始擔心了, -
8:17 - 8:19但這是好現象!
-
8:20 - 8:23會做實驗是好現象,而且其實
我覺得做實驗非常讓人滿足, -
8:23 - 8:28我希望他們能感到做實驗
讓他們的生活更豐富。 -
8:28 - 8:31因為,甚至連基本的磁鐵
-
8:31 - 8:34也可被拿來在家裡做實驗。
-
8:34 - 8:37磁鐵既簡單又複雜。
-
8:37 - 8:39比如,你可以問自己:
-
8:39 - 8:43為什麼同樣的材料
又會相吸又會相斥? -
8:43 - 8:46比如,如果我有磁鐵,
若我能用一個磁鐵 -
8:46 - 8:49讓另一個磁鐵旋轉,
會有什麼用途嗎? -
8:49 - 8:53或者,你可以實驗這張一元鈔票,
-
8:53 - 8:55我拿一組磁鐵,
-
8:55 - 8:59各位可以看到鈔票被磁鐵吸附起來。
-
8:59 - 9:03這裡面藏有磁性墨水,用來防偽造。
-
9:03 - 9:07或者,這裡有一些碾碎的
小麥麩皮早餐麥片, -
9:07 - 9:09也有磁力,對吧?
-
9:10 - 9:11它裡面有鐵。
-
9:11 - 9:13(笑聲)
-
9:13 - 9:15那對人是有益的,對吧?
-
9:16 - 9:17好,還有別的。
-
9:18 - 9:20這裡的這樣東西沒有磁性。
-
9:20 - 9:22我無法用磁鐵把它吸起來。
-
9:23 - 9:24但,現在,我把它變冷。
-
9:24 - 9:26這是同樣的東西,冷的,
-
9:27 - 9:28冷卻之後,
-
9:33 - 9:35放在磁鐵的上面,
-
9:37 - 9:39所以——
-
9:39 - 9:40(掌聲)
-
9:40 - 9:41很不可思議。
-
9:46 - 9:48那不是磁力,
-
9:48 - 9:51但它會以某種方式和磁鐵作用。
-
9:51 - 9:55要明確了解原理就得做更多的實驗。
-
9:55 - 9:58事實上,我大半職涯都在研究它,
-
9:58 - 9:59叫做超導體。
-
10:01 - 10:03超導體有時很複雜,
-
10:04 - 10:08但就算只是簡單的實驗
也能讓我們更連得上世界。 -
10:08 - 10:10若我告訴各位,
-
10:10 - 10:13快閃記憶體的原理是
旋轉的小型磁鐵, -
10:13 - 10:16那麼各位就不難想像,因為曾見過。
-
10:16 - 10:18或者,如果我說核磁共振成像機
-
10:18 - 10:22用磁力來轉動你體內的磁性粒子,
-
10:22 - 10:24各位也見過那操作。
-
10:24 - 10:27各位曾經和這項技術有過互動,
-
10:27 - 10:31了解這些裝置的原理。
-
10:35 - 10:39我知道很難在我們的生活中
再塞進別些什麼, -
10:40 - 10:41特別是實驗。
-
10:42 - 10:45但我認為這值得挑戰。
-
10:45 - 10:49想想某樣東西的原理是什麼,
接著把它拆開來測試看看。 -
10:49 - 10:54操作東西,向自己證明物理的法則。
-
10:54 - 10:57把人性重新放入到科技中。
-
10:58 - 11:01這麼做所建立起的連結會令你訝異。
-
11:01 - 11:02謝謝。
-
11:02 - 11:05(掌聲)
- Title:
- 如何激發對科學的好奇
- Speaker:
- 納迪雅.梅森
- Description:
-
物理學家納迪雅.梅森說:好奇在事物背後的原理嗎?在家自己動手做實驗吧。她展示如何觸及科學好奇心來解開周遭世界的謎,並在台上用磁鐵、一元鈔票、乾冰等等道具進行幾項實驗。
- Video Language:
- English
- Team:
closed TED
- Project:
- TEDTalks
- Duration:
- 11:18
![]() |
Helen Chang approv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How to spark your curiosity, scientifically | |
![]() |
Helen Chang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How to spark your curiosity, scientifically | |
![]() |
Helen Chang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How to spark your curiosity, scientifically | |
![]() |
Helen Chang accep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How to spark your curiosity, scientifically | |
![]() |
Helen Chang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How to spark your curiosity, scientifically | |
![]() |
Helen Chang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How to spark your curiosity, scientifically | |
![]() |
Lilian Chiu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How to spark your curiosity, scientifically | |
![]() |
Lilian Chiu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How to spark your curiosity, scientifical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