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球上建立文明——以及其對地球生活的意義
-
0:01 - 0:05現在,有很多關於月球的事正在發生。
-
0:05 - 0:11中國已宣布計畫要在 2030 年代
建立一個有人員居住的月球南極站點, -
0:11 - 0:14而美國官方已訂出方案,
-
0:14 - 0:18徵求更多的人在太空裡生活與工作。
-
0:18 - 0:21這一切將由美國太空總署的
阿提米絲計畫開始, -
0:21 - 0:25這項國際計畫準備在這十年內,
將第一位女性和另一個男性 -
0:25 - 0:27送上月球。
-
0:27 - 0:31億萬富翁和民營企業
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參與其中。 -
0:32 - 0:35全球有上百家提供航太發射服務的公司
-
0:35 - 0:39以及大約十來個私營的月球運輸公司
-
0:39 - 0:42正準備在月球表面
進行機器人探測任務。 -
0:43 - 0:47我們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建造出
可重複使用的火箭。 -
0:47 - 0:50這讓基礎建設得以發展,
-
0:50 - 0:52資源得以被善加利用。
-
0:52 - 0:54儘管各個估計有出入,
-
0:54 - 0:59科學家都認為月球上
可能有多達十億公噸的水冰。 -
0:59 - 1:01比北美洲伊利湖的水量還多,
-
1:01 - 1:05足以供應數十萬人
-
1:05 - 1:08在月球上工作並生活。
-
1:08 - 1:11所以儘管官方的計畫總是不斷演變,
-
1:11 - 1:14但仍有充分的理由去思考,
我們可預見人們 -
1:14 - 1:17會在這十年間,
開始在月球上工作並生活。 -
1:18 - 1:22然而,月球的面積大致
與非洲差不多大, -
1:22 - 1:25我們也開始發現核心資源
-
1:25 - 1:29可能集中在鄰近南北極的狹小區域裡。
-
1:29 - 1:34這就引起了一些重要的問題,
像是協調稀缺資源的分配。 -
1:35 - 1:39還有其他關於進駐月球的正當疑問:
-
1:39 - 1:41殖民主義、文化遺產、
-
1:41 - 1:45以及重蹈資本主義
系統性不平等的覆輒。 -
1:45 - 1:47而且,還有一點:
-
1:47 - 1:50我們在地球上遇到的挑戰還不夠多嗎?
-
1:50 - 1:55網路治理、全球疫情、恐怖主義,
還有,或許是最重要的, -
1:55 - 1:58氣候危機和生物多樣性的流失。
-
1:59 - 2:00某些意義上,
-
2:00 - 2:03將月球僅視為目的地的想法,
-
2:03 - 2:06只會讓這些問題再度出現。
-
2:06 - 2:10它讓人聯想到拓荒者的征服心態、
-
2:10 - 2:12巨大的火箭和花費昂貴的計畫、
-
2:12 - 2:14競賽與獲勝。
-
2:15 - 2:17但月球最有趣之處
-
2:17 - 2:20並非是擁有火箭的億萬富翁,
-
2:20 - 2:23或是國家之間權力鬥爭的老調重彈。
-
2:23 - 2:26事實上,這和硬體無關。
-
2:27 - 2:29而是軟體——
-
2:29 - 2:31是規範、慣例和法律。
-
2:31 - 2:33是我們的社會技術。
-
2:34 - 2:38而這也是一個更新我們的民主體制
-
2:38 - 2:40與法治的機會,
-
2:40 - 2:44以回應這個正面臨
行星級挑戰的新時代。 -
2:44 - 2:48我將會告訴你,月球如何能
成為一張新藍圖, -
2:48 - 2:51幫助我們解決在地球上
遇到的大難題。 -
2:52 - 2:57我從青少年時期開始,
可說是一直著迷於這個話題, -
2:57 - 3:01過去二十年來,
我致力於研究國際太空政策, -
3:01 - 3:06以及小型的社群計畫,
設計由下而上的治理機制。 -
3:06 - 3:08我十七歲時,
-
3:08 - 3:12我到維也納參加了一場關於
和平利用外太空的聯合國會議。 -
3:13 - 3:17兩個多星期,來自超過六十個
國家的一百六十位年輕人 -
3:17 - 3:21湧入了位於聯合國大樓
旁邊的一間大飯店。 -
3:21 - 3:25我們被邀請向會員國提議,
-
3:25 - 3:28主題是外太空在人類的未來
所扮演的角色。 -
3:28 - 3:30在那場會議之後,
-
3:30 - 3:32我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
3:32 - 3:34我們甚至決定繼續生活在一起。
-
3:35 - 3:39和二十個人住在一起聽起來有些瘋狂,
-
3:39 - 3:45但多年以來,我們得以形成
一個高度信任的團體 -
3:45 - 3:49能讓我們對這些社會技術進行實驗。
-
3:49 - 3:53我們設計了各種治理機制,
從執行長的選派 -
3:53 - 3:55到陪審程序的進行。
-
3:56 - 3:58而隨著我們發展自己的事業,
-
3:58 - 4:02並從華府的智囊團
到為美國太空總署工作, -
4:02 - 4:04並成立我們自己的公司,
-
4:04 - 4:07這些實驗讓我們看到,
-
4:07 - 4:10即使是小型的團體也能夠成為培養皿,
-
4:10 - 4:14對重要的社會問題
進行試驗,例如代表性、 -
4:14 - 4:16永續性或機會的問題。
-
4:17 - 4:21人們在談論月球時,
經常把它當作一個培養皿, -
4:21 - 4:23或甚至是一塊空白的黑板。
-
4:24 - 4:28但因為有針對治理月球
所成立的法律協議, -
4:28 - 4:34它其實和我們在地球上遇到的
全球性難題有很重要的共通點。 -
4:34 - 4:41兩者牽涉到的問題都需要我們跳脫
領土與國境的框架來思考, -
4:41 - 4:43意味著月球其實比較像是塊模板,
-
4:43 - 4:45而非空白的的黑板。
-
4:46 - 4:51在 1967 年簽署的《外太空條約》
是一項決定性的條約, -
4:51 - 4:53用以規範外太空進行的活動,
-
4:53 - 4:55其範圍包含月球。
-
4:56 - 4:58而它有兩個關鍵點
-
4:58 - 5:02從根本上改變了制定法律的基礎。
-
5:03 - 5:09第一點要求對天體上
所有區域的自由進出。 -
5:10 - 5:14第二點則是月球與其它天體
-
5:14 - 5:18不得為任何國家所據有。
-
5:18 - 5:20這簡直超乎想像,
-
5:20 - 5:24因為地球上所有的國際體系
-
5:24 - 5:25──聯合國、
-
5:25 - 5:28條約和國際協議的體制──
-
5:28 - 5:32都是建立在國家主權的概念、
-
5:32 - 5:35和國境之內資源與土地的據有
-
5:35 - 5:39以及限制國境之內
自由進出的自治權之上。 -
5:40 - 5:42藉由捨棄這兩者,
-
5:42 - 5:45我們創造了被稱作
「全球公域」的概念。 -
5:46 - 5:50根據曾是諾貝爾獎得主的
經濟學家伊莉諾·歐斯壯, -
5:50 - 5:54全球公域是我們共享的資源,
-
5:54 - 5:57是需要我們一起合作來管理、保護
-
5:57 - 6:01對我們的生存與福祉至關重要的層面,
-
6:01 - 6:03像是氣候或海洋。
-
6:03 - 6:08以公域概念為基礎的方法
為制度設計開展了新的領域, -
6:08 - 6:13而我們才剛開始以全球
與行星際的尺度進行探索。 -
6:13 - 6:14財產權會長甚麼樣子呢?
-
6:14 - 6:20而我們如何在外部權威
與私有財等傳統工具 -
6:20 - 6:22不適用的情況下管理資源呢?
-
6:22 - 6:25雖然我們沒有所有的答案,
-
6:25 - 6:28氣候、網路治理、集權主義──
-
6:28 - 6:31這些都深深地威脅到我們的生存,
-
6:31 - 6:34然而以我們目前的思維,
並無法成功應付這些問題。 -
6:34 - 6:39我們需要發展出新的工具
以找到成功的出路。 -
6:39 - 6:43所以,我們該如何將公域的邏輯
-
6:43 - 6:46併入全球與太空的體制呢?
-
6:48 - 6:52我們已經有人做出嘗試,
起源於意想不到的地方。 -
6:52 - 6:55作為一位二戰時期的
年輕激進行動主義者, -
6:55 - 6:58阿維德·帕多因為組織
反法西斯活動被逮捕, -
6:58 - 7:01並且被蓋世太保判處死刑。
-
7:02 - 7:03戰爭結束後,
-
7:03 - 7:06他努力進入外交使團,
-
7:06 - 7:09最終成為聯合國的第一位
-
7:09 - 7:12馬爾他常駐代表。
-
7:12 - 7:15帕多看到國際法並沒有
-
7:15 - 7:18能處理全球共享資源管理的工具,
-
7:18 - 7:20例如公海。
-
7:21 - 7:26他也認為這是提倡各國之間
和平共享的好機會。 -
7:26 - 7:31在 1967 年,帕多在聯合國
發表著名的演講, -
7:31 - 7:33提出了這個想法:
-
7:33 - 7:39海洋與其資源是
「人類共同繼承的遺產」。 -
7:39 - 7:43這句話最後被採用為
《海洋法公約》的一部分, -
7:43 - 7:48而該公約或許是今天地球現存
最複雜的共有財管理制度。 -
7:48 - 7:51它被視為一個分水嶺,
-
7:51 - 7:53一部為海洋所設立的憲法。
-
7:54 - 7:57但是該條約的語言有諸多爭議,
-
7:57 - 8:00導致它花了十二年才獲得足夠國家簽署
-
8:00 - 8:02以產生法律效力,
-
8:02 - 8:05而有些國家仍拒絕簽署。
-
8:06 - 8:10反對的聲音所針對的
多不是「分享」本身, -
8:10 - 8:12而是反對分享的義務。
-
8:13 - 8:18這些國家認為平等原則損害其自治權
-
8:18 - 8:21與國家主權,
-
8:21 - 8:26而國際法正是由自治權
與國家主權所支撐。 -
8:27 - 8:29從很多方面上來說,
-
8:29 - 8:32這則共同遺產原則的故事
-
8:32 - 8:33以悲劇收場。
-
8:34 - 8:38但是其影響力深遠,因為它清楚地說明
-
8:38 - 8:42現今的世界秩序會如何反制、防止
-
8:42 - 8:45並對抗任何結構改革的企圖。
-
8:47 - 8:49但是,重點來了:
-
8:49 - 8:53《外太空條約》已經做到
這些結構性的改革。 -
8:54 - 8:55在冷戰時期的高峰,
-
8:55 - 9:01美國與蘇聯因害怕對方會率先登陸月球
-
9:01 - 9:04而簽署了一項魔鬼交易,相當於
太空等級的西伐利亞合約。 -
9:05 - 9:09允許自由進出但防止領土佔據,
-
9:09 - 9:13我們需要重新設計最基本的體制,
-
9:13 - 9:15或許在這麼做時,
-
9:15 - 9:18我們能夠學到可以應用
在地球上的新事物。 -
9:19 - 9:23雖然,有時候月球看起來有點遙遠,
-
9:23 - 9:25但我們現在如何回答這些基礎的問題,
-
9:25 - 9:28將會為以下問題樹立先例:
誰能握有決定權? -
9:29 - 9:30以及,甚麼能算是共識?
-
9:31 - 9:34而這是關於社會技術的問題,
-
9:34 - 9:36與火箭和硬體無關。
-
9:37 - 9:41事實上,關於這些問題的
對話現在正要開始。 -
9:41 - 9:45航太界正在討論基礎的共同協議,
-
9:45 - 9:49像是:我們如何將月球區域
指定為文化遺產? -
9:49 - 9:56我們如何在傳統的外部權威不適用時
獲得在某處登陸的許可? -
9:56 - 10:02如果指示其他人去哪裡是違規的,
我們該如何要求他們配合呢? -
10:03 - 10:06還有,我們如何管理稀缺資源的取得,
-
10:06 - 10:09例如水、礦物,
-
10:09 - 10:12甚至是永晝峰呢?
-
10:12 - 10:15永晝峰是位於恰當緯度的隕石坑,
-
10:15 - 10:17因幾乎可隨時受到陽光照射,
-
10:17 - 10:19以及陽光的能量。
-
10:19 - 10:23有些人會因月球上缺乏規則
-
10:23 - 10:25而感到恐懼,
-
10:25 - 10:28其中確實也存在令人恐懼的成分。
-
10:30 - 10:32如果月球上沒有任何規則,
-
10:32 - 10:36那我們不就會陷入
「先到先得」的情況嗎? -
10:36 - 10:38這是有可能的──
-
10:38 - 10:41若此刻我們對這些問題不予理會的話。
-
10:41 - 10:46但若我們願意大膽一點,
並願意面對挑戰的話,就不會發生。 -
10:47 - 10:50就像我們在自治的社群中
所學習到的那樣, -
10:50 - 10:54創造新事物比廢除舊的還要來得容易。
-
10:55 - 10:57而還有別處比月球
-
10:57 - 11:01有更好的獨立環境,
並具備我們所需的設計限制, -
11:01 - 11:05供我們建立全球規模的新制度原型,
-
11:05 - 11:08來解決我們在地球上的大難題嗎?
-
11:09 - 11:11回到 1999 年,
-
11:11 - 11:15聯合國教導了一群
熱衷於研究太空的年輕人, -
11:15 - 11:17我們可以想得更大、更遠,
-
11:17 - 11:20如果我們願意的話,
甚至能對各國產生影響力。 -
11:21 - 11:24今天,我們已經為下一步做好準備:
-
11:24 - 11:28展望超越領土與國界的未來。
-
11:29 - 11:30感謝聆聽。
- Title:
- 在月球上建立文明——以及其對地球生活的意義
- Speaker:
- 潔西‧凱特‧辛格勒
- Description:
-
太空政策研究學者潔西‧凱特‧辛德勒認為:我們實際上能想像得到,十年後的人類會開始在月球上工作、生活──而我們以何種方式去做,是很重要的。在這席引人入勝的演說,她討論到當我們考慮在外太空建立文明時會浮現的關鍵問題──像是,治理、財產權與資源管理──並說明月球可以做為模板,幫助我們了解如何解決在地球上遇到的大難題。
- Video Language:
- English
- Team:
closed TED
- Project:
- TEDTalks
- Duration:
- 11:43
![]() |
Amanda Chu approv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Civilization on the Moon -- and what it means for life on Earth | |
![]() |
Amanda Chu accep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Civilization on the Moon -- and what it means for life on Earth | |
![]() |
Amanda Chu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Civilization on the Moon -- and what it means for life on Earth | |
![]() |
Amanda Chu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Civilization on the Moon -- and what it means for life on Earth | |
![]() |
Amanda Chu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Civilization on the Moon -- and what it means for life on Earth | |
![]() |
Amanda Chu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Civilization on the Moon -- and what it means for life on Earth | |
![]() |
Claire Hsu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Civilization on the Moon -- and what it means for life on Earth | |
![]() |
Claire Hsu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Civilization on the Moon -- and what it means for life on Ear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