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DNA 的故事 - Judith Hauck

  • 0:14 - 0:17
    壁虎和蚱蜢,蠕蟲和西瓜,
  • 0:17 - 0:20
    大象和大腸桿菌,
  • 0:20 - 0:25
    人和蘑菇。
    全部都具有不同外型和功能,
  • 0:25 - 0:29
    但卻神奇地藉由
    相同方法決定外型與功能。
  • 0:29 - 0:33
    首先,這些生物都
    具有一個以上的細胞,
  • 0:33 - 0:36
    而地球上每個生物的每一個細胞
  • 0:36 - 0:38
    都帶有能讓自己創造、複製
  • 0:38 - 0:42
    和改變外型的訊息。
  • 0:42 - 0:46
    這些訊息存在
    一條很長卻很簡單的雙分子,
  • 0:46 - 0:48
    稱為 DNA,
  • 0:48 - 0:51
    或去氧核糖核酸。
  • 0:51 - 0:56
    不同生物的 DNA 皆是由四種小分子組成
  • 0:56 - 1:01
    它們被稱為核苷酸。
    而就是 DNA 上不同的核苷酸組成
  • 1:01 - 1:06
    決定了人與蘑菇的不同。
  • 1:06 - 1:10
    四個核苷酸不同之處稱為鹼基,
  • 1:10 - 1:14
    它們由幾個碳、氧、氫、氮和磷原子組成,
  • 1:14 - 1:17
    完整分子長得像這樣。
    (譯注:這是兩個配成對的核苷酸)
  • 1:17 - 1:22
    而這四種鹼基都接在相同的分子上,
  • 1:22 - 1:27
    這被稱為去氧核糖,
    也是 DNA 中 D 所代表的糖和磷酸根。
  • 1:27 - 1:32
    我們把核苷酸簡化成這種圖示。
  • 1:32 - 1:37
    在同一股上的核苷酸以
    同樣一種去氧核糖連結成長鏈。
  • 1:37 - 1:43
    而保存核苷酸序列資訊
    的 DNA 分子則長成這樣。
  • 1:43 - 1:50
    但單一分子如何決定
    不同生物的形式與功能?
  • 1:50 - 1:54
    你可以把 DNA 想成
    儲存資訊的大圖書館,
  • 1:54 - 1:58
    每條資訊都只和一件事相關:
  • 1:58 - 2:01
    那就是製造特定的蛋白質分子。
  • 2:01 - 2:04
    蛋白質可以建構細胞
    並讓細胞執行功能、改變與增生。
  • 2:04 - 2:10
    這就是「基因」這個熟悉名詞的來源。
  • 2:10 - 2:15
    如果 DNA 是圖書館,基因就是裡面的書。
  • 2:15 - 2:18
    基因就是一小片段的 DNA。
  • 2:18 - 2:22
    假設你的身體需要胰島素這種蛋白質。
  • 2:22 - 2:26
    為此,部份細胞會將蛋白質訊號釋放到血液
  • 2:26 - 2:29
    藉此傳達到胰臟細胞,
    也就是負責製造胰島素的地方。
  • 2:29 - 2:33
    這個訊號蛋白質會
    告訴細胞核內的其他蛋白質
  • 2:33 - 2:37
    打開 DNA 上胰島素基因的雙股螺旋
  • 2:37 - 2:40
    並開始合成胰島素蛋白質。
  • 2:40 - 2:42
    當足夠的胰島素製造完成,
  • 2:42 - 2:47
    另一個訊號蛋白質會
    告訴胰臟細胞停止製造。
  • 2:47 - 2:50
    這就在 DNA 圖書館裡
    像看一本關於胰島素的書,
  • 2:50 - 2:52
    看完之後在放回去。
  • 2:52 - 2:57
    你身體可見與不可見的部份
    都由基因決定,
  • 2:57 - 3:00
    像是眼睛的顏色及色素蛋白、
    膚色、髪色、
  • 3:00 - 3:04
    何時開始或停止骨頭生長,
  • 3:04 - 3:07
    血型,以及手指、手和腳的數目,
  • 3:07 - 3:11
    或是影響壽命的蛋白質。
  • 3:11 - 3:16
    你的 DNA 大約包含 2.5 到 4 萬個基因,
  • 3:16 - 3:19
    而蠕蟲、植物或是果蠅的 DNA
  • 3:19 - 3:23
    大約包含 1.2 到 2 萬個基因。
  • 3:23 - 3:27
    它們有些基因中的序列和你截然不同,
  • 3:27 - 3:29
    有些卻很相似。
  • 3:29 - 3:31
    雖然不太常發生,
  • 3:31 - 3:34
    但我們自身的核苷酸序列,
  • 3:34 - 3:37
    常會因為自發性
    或環境的傷害
  • 3:37 - 3:41
    造成缺失或順序轉換。
  • 3:41 - 3:45
    這些基因上的改變會影響到蛋白質。
  • 3:45 - 3:47
    大部份這些被稱作「突變」的變異,
  • 3:47 - 3:51
    對個體及其後代沒有太大影響。
  • 3:51 - 3:53
    有些則會造成傷害,
  • 3:53 - 3:57
    而又有些可以讓個體更適應所在環境。
  • 3:57 - 4:02
    而就是數百萬年來
    累積在 DNA 序列上的變異,
  • 4:02 - 4:07
    造成了不同種的生物
    ──從壁虎到蚱蜢,
  • 4:07 - 4:13
    蠕蟲到西瓜,大象到大腸桿菌,以及人到蘑菇。
Title:
DNA 的故事 - Judith Hauck
Description:

在 ed.ted.com 觀賞完整影片:http://ed.ted.com/lessons/the-twisting-tale-of-dna-judith-hauck

什麼是人、蘑菇和大象所共有的?一條很長、也很簡單的雙股分子讓我們彼此不同。但這簡單的分子如何決定不同物種的外型和功能?

教學:朱迪斯.霍克(Judith Hauck);動畫設計:卡麥隆.斯雷頓(Cameron Slayden)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Ed
Duration:
04:27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 Compare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