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心智的神經圖像:瑞士刀
-
0:01 - 0:02今天我想分享
-
0:02 - 0:06全球科學家正在進行的一項計畫,
-
0:06 - 0:10它的目的是要
畫出人類大腦的神經圖像。 -
0:10 - 0:12這項工作的核心概念是,
-
0:12 - 0:14人類的心智和大腦,
-
0:14 - 0:16並非單一、通用的處理器,
-
0:16 - 0:20而是許多高度分工單元的集合體,
-
0:20 - 0:23各自負責不同的特定問題,
-
0:23 - 0:25同時也聯合造就了
-
0:25 - 0:30我們之為人類和思考者。
-
0:30 - 0:31為了讓大家感受一下我的意思,
-
0:31 - 0:34請想像這個情景:
-
0:34 - 0:36你走進你孩子的托兒所,
-
0:36 - 0:38像往常一樣,你看到十幾個孩子
-
0:38 - 0:40正在等著家長來接。
-
0:40 - 0:41但是這次,
-
0:41 - 0:44這些孩子的臉孔看起來出奇地相似,
-
0:44 - 0:47你認不出哪個是你的孩子,
-
0:47 - 0:49是你該換一副新眼鏡了嗎?
-
0:49 - 0:51還是你神經錯亂了?
-
0:51 - 0:53你心裡快速自我檢查了一下,
-
0:53 - 0:55還好啊,你思緒清晰,
-
0:55 - 0:58視力也沒問題,
-
0:58 - 0:59一切看起來都很正常,
-
0:59 - 1:02除了孩子們的臉孔。
-
1:02 - 1:03你可以看到他們的臉,
-
1:03 - 1:05但是它們看起來沒有明顯的差別,
-
1:05 - 1:07而且全都很陌生。
-
1:07 - 1:09後來是因為你看到一條橘色髮帶,
-
1:09 - 1:11才找到你的女兒。
-
1:11 - 1:15這種突然失去臉孔辨識能力的情況,
-
1:15 - 1:16真的發生在某些人身上,
-
1:16 - 1:18叫做「面容失憶症」,
-
1:18 - 1:22是因為大腦特定部位損傷所致。
-
1:22 - 1:23神奇的是,
-
1:23 - 1:26除了臉孔辨識能力受損以外,
-
1:26 - 1:28其他一切正常。
-
1:28 - 1:33面容失憶症只是
許多奇特的精神疾病之一, -
1:33 - 1:37都是大腦損傷後
可能產生的後遺症。 -
1:37 - 1:40長久以來,這些病症一直都在暗示我們,
-
1:40 - 1:44大腦可以分成許多特殊的單元。
-
1:44 - 1:46我們對這些大腦單元的研究,
-
1:46 - 1:48近來進展神速,
-
1:48 - 1:51這要歸功於大腦造影技術的發明,
-
1:51 - 1:54特別是 MRI 核磁共振造影。
-
1:54 - 1:58磁振造影能看到
高解析度的腦部結構, -
1:58 - 2:00我馬上要給你們看
-
2:00 - 2:05某日常物品的一組 MRI 橫截面圖。
-
2:05 - 2:06我會快速掃過一遍,
-
2:06 - 2:08看你們能不能認出這是什麼東西。
-
2:08 - 2:09開始:
-
2:12 - 2:14不容易認出來,是一朵朝鮮薊。
-
2:14 - 2:16好,我們再試另一組,
-
2:16 - 2:18從底部掃到頂部。
-
2:20 - 2:21觀眾:青花菜!
講者:一顆青花菜! -
2:21 - 2:24這不是很美嗎?我超愛這個。
-
2:24 - 2:25好,再一個。
-
2:25 - 2:26是大腦,很明顯。
-
2:26 - 2:28事實上,這是我的大腦。
-
2:28 - 2:30正在掃過我的頭,產生一連串縱剖面圖,
-
2:30 - 2:31右邊是我的鼻子,
-
2:31 - 2:35現在掃到這裡。
-
2:35 - 2:39這些照片很漂亮,如果容我這麼說,
-
2:39 - 2:41但這只能看到解剖圖。
-
2:41 - 2:44功能性造影 fMRI 最偉大的進步是
-
2:44 - 2:47科學家不再只能看到大腦的「構造」,
-
2:47 - 2:49而能看到「活動」,
-
2:49 - 2:51也就是神經元活動的地方。
-
2:51 - 2:53原理是這樣:
-
2:53 - 2:54腦很像肌肉,
-
2:54 - 2:56活躍時,
-
2:56 - 2:58需要充血,以供活動所需。
-
2:58 - 3:02幸好,大腦血流量控制是區域性的,
-
3:02 - 3:04所以,若這裡有一束神經元活躍起來,
-
3:04 - 3:06並且開始發射,
-
3:06 - 3:08就只有這裡的血流量會增加。
-
3:08 - 3:12所以功能性造影 fMRI
會測到這裡的血流量增加, -
3:12 - 3:17在神經元活躍處,
產生較強的核磁共振反應。 -
3:17 - 3:19為了讓大家實際看一下,
-
3:19 - 3:21功能性造影實驗怎麼進行,
-
3:21 - 3:24並且了解它的功用和限制,
-
3:24 - 3:28讓我介紹我早期的一項研究:
-
3:28 - 3:32我們想知道,
大腦中是否有辨識臉孔的專區。 -
3:32 - 3:35當時已有理由支持這個假設,
-
3:35 - 3:39因為有剛才講的「面容失憶症」病例。
-
3:39 - 3:43但是從未有人在正常的大腦裡
找到過這個區域, -
3:43 - 3:45所以我們開始尋找它。
-
3:45 - 3:47我是第一個受試者。
-
3:47 - 3:49我進入掃描機,仰躺著,
-
3:49 - 3:52頭盡量保持不動,
-
3:52 - 3:57一邊盯著像這些人臉的照片,
-
3:57 - 3:59以及像這些物品的圖片。
-
3:59 - 4:04再看人臉,再看物品,連續好幾小時。
-
4:04 - 4:10我待在核磁共振儀裡的時間,
久到快破世界紀錄, -
4:10 - 4:12所以我可以告訴大家,
-
4:12 - 4:14做 MRI 研究要具備的一項重要技能,
-
4:14 - 4:16就是憋尿。
-
4:16 - 4:18(觀眾笑聲)
-
4:18 - 4:19走出掃描儀以後,
-
4:19 - 4:22我快速分析了一下數據,
-
4:22 - 4:23看看我的大腦有沒有什麼區域
-
4:23 - 4:26會在我看到人臉時,產生更強的反應,
-
4:26 - 4:28強於看到普通物品時。
-
4:28 - 4:30這是我所看到的:
-
4:30 - 4:34依今天的標準來看,這個影像粗糙不堪,
-
4:34 - 4:37但當時我認為它很美。
-
4:37 - 4:39它展示了那個區域,
-
4:39 - 4:40就是那一個小小的亮點,
-
4:40 - 4:42大概像一顆橄欖的大小,
-
4:42 - 4:44位在我大腦的底部表層,
-
4:44 - 4:48大約在從這進去一吋深的地方。
-
4:48 - 4:50我大腦這部分所做的,
-
4:50 - 4:53就是產生較強的核磁共振反應,
-
4:53 - 4:54也就是,較活躍的神經元活動,
-
4:54 - 4:56這發生在當我看著人臉時,
-
4:56 - 4:58而不是看著物品時。
-
4:58 - 4:59這非常有趣。
-
4:59 - 5:02但我們怎知這不是巧合?
-
5:02 - 5:03最簡單的方法,
-
5:03 - 5:05就是再做一次實驗。
-
5:05 - 5:07所以我又躺回掃描儀中,
-
5:07 - 5:09看了更多的臉孔,以及更多的物品,
-
5:09 - 5:12結果得到幾乎同一處亮點。
-
5:12 - 5:13然後我又重複一遍這個實驗,
-
5:13 - 5:15再一遍,
-
5:15 - 5:17又一遍,
-
5:17 - 5:18再一遍。
-
5:18 - 5:19做完這一遍,
-
5:19 - 5:22我決定相信,實驗結果是正確的。
-
5:22 - 5:26但是,這可能是因為我的大腦比較怪,
-
5:26 - 5:29別人的大腦不會這樣。
-
5:29 - 5:31為了找到答案,我們又掃描了一批人,
-
5:31 - 5:34結果發現幾乎每個人
-
5:34 - 5:36都有那一小塊臉孔辨識區域,
-
5:36 - 5:38大約都在大腦中相似的地帶。
-
5:38 - 5:40所以接下來的問題是,
-
5:40 - 5:42這個區域到底是做什麼的?
-
5:42 - 5:46它真的只專門辨識臉孔嗎?
-
5:46 - 5:47不見得,對吧?
-
5:47 - 5:49可能它不只對臉孔有反應,
-
5:49 - 5:51而是對身體任何部分都有反應。
-
5:51 - 5:53可能它對任何人類的、
-
5:53 - 5:55或是有生命的、
-
5:55 - 5:57或是圓形的東西都有反應。
-
5:57 - 5:59唯一的確認方法,
-
5:59 - 6:01證實它專門辨識人臉,
-
6:01 - 6:04就是一一排除這些可能性。
-
6:04 - 6:07所以接下來兩、三年,
-
6:07 - 6:08我們幾乎都在掃描受試者,
-
6:08 - 6:10讓他們看各式各樣不同的圖片。
-
6:10 - 6:12結果發現,這個大腦區域
-
6:12 - 6:17只要看到是臉孔的圖像,反應都很強烈。
-
6:17 - 6:22但是看到非臉圖像時,反應不強,
-
6:22 - 6:24就像下排這些。
-
6:24 - 6:26那麼,我們是否解開了謎底?
-
6:26 - 6:29確認我們需要靠它來辨識臉孔?
-
6:29 - 6:31不,還不能確定。
-
6:31 - 6:32大腦造影技術沒辦法告訴我們
-
6:32 - 6:35某個大腦區域對於某種功能
是否為必要。 -
6:35 - 6:36大腦造影只能
-
6:36 - 6:40觀察人們有不同想法時,
大腦各區的亮、暗情況。 -
6:40 - 6:44若想知道大腦某區域
是否為某種心智功能之必要, -
6:44 - 6:46必須刺激這個區域,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
6:46 - 6:49通常我們沒有機會這樣做。
-
6:49 - 6:51但是後來有一個奇妙的機緣:
-
6:51 - 6:54最近我的幾位同事
-
6:54 - 6:57測試了這位癲癇病患,
-
6:57 - 6:59這是他躺在病床上,
-
6:59 - 7:01醫院剛安裝了一些電極
-
7:01 - 7:03在他的大腦表面,
-
7:03 - 7:06以便找出癲癇的病灶。
-
7:06 - 7:08很巧的是,
-
7:08 - 7:10其中兩個電極
-
7:10 - 7:13剛好裝在臉孔辨識區上面。
-
7:13 - 7:16在病人的同意之下,
-
7:16 - 7:21醫生通電流刺激大腦這個區域,
然後問他有什麼感覺。 -
7:22 - 7:24當時這位病人並不知道
-
7:24 - 7:25這些電極裝在哪裡,
-
7:25 - 7:28也從未聽說過大腦有臉孔辨識區。
-
7:28 - 7:30讓我們看看發生了什麼事:
-
7:30 - 7:32先從控制組開始,
-
7:32 - 7:36螢幕左下角會有淡紅色標示 “SHAM”,
-
7:36 - 7:38表示這時沒有電流通過。
-
7:38 - 7:41你會先聽到神經學家對病人說話。
-
7:41 - 7:42我們開始看:
-
7:42 - 7:44神經學家:好,看著我的臉,
-
7:44 - 7:47然後告訴我,
當我這樣做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 -
7:47 - 7:48可以嗎?
-
7:48 - 7:49病人:好。
-
7:51 - 7:55神經學家:一、二、三。
(SHAM,未通電流) -
7:55 - 7:58病人:沒事。
神經學家:沒事?好。 -
7:58 - 8:01我要再做一次,
-
8:01 - 8:04看著我的臉,
-
8:04 - 8:08一、二、三。
(通 4 毫安培電流) -
8:08 - 8:11病人:你剛剛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
8:11 - 8:13你變臉了,
-
8:13 - 8:16你的鼻子下垂,往左偏了,
-
8:16 - 8:20你看起來幾乎很像
我以前見過的某個人, -
8:20 - 8:22但又不是那個人。
-
8:22 - 8:25太迷幻了!
-
8:25 - 8:27(笑聲)
-
8:28 - 8:29所以這個實驗
-
8:29 - 8:33(觀眾掌聲)
-
8:33 - 8:36這個實驗終於確認
-
8:36 - 8:38大腦的這個區域
-
8:38 - 8:40不只會對臉孔產生反應,
-
8:40 - 8:43而是直接影響臉孔認知。
-
8:43 - 8:46我解釋臉孔辨識區的這所有細節,
-
8:46 - 8:47是要讓你們了解,
-
8:47 - 8:50要怎樣才能確知大腦某個區域
-
8:50 - 8:53是專門負責某項腦力活動。
-
8:53 - 8:55接下來,我會很快地介紹,
-
8:55 - 9:00我們和其他科學家發現的
大腦其他功能專區。 -
9:00 - 9:04為了這個,上個月我常待在掃描儀內,
-
9:04 - 9:06好讓你們看看我大腦的這些區域。
-
9:06 - 9:08讓我們開始吧:
-
9:08 - 9:10這是我的右腦。
-
9:10 - 9:12掃描是從這個方向,
你們是這樣看我的大腦。 -
9:12 - 9:13想像把頭殼拿掉,
-
9:13 - 9:16然後從這裡看大腦表面。
-
9:16 - 9:17好,正如你們所見,
-
9:17 - 9:19大腦表面滿是褶皺,
-
9:19 - 9:21這樣不容易看,裡面可能還有東西,
-
9:21 - 9:22我們想要看到大腦的全部,
-
9:22 - 9:25所以把它展開,就可以看清楚了。
-
9:25 - 9:28接下來,要找出剛講的臉孔辨識區,
-
9:28 - 9:30就是對這些圖有反應的那個區域。
-
9:30 - 9:32要看到它,就把大腦轉過來,
-
9:32 - 9:34看底部的內表層。
-
9:34 - 9:36找到了,這就是我的臉孔辨識區。
-
9:36 - 9:39它的右邊,是另一個區域,
-
9:39 - 9:41標成紫色的,
-
9:41 - 9:44會對色彩有反應。
-
9:44 - 9:46另外,在這兩區附近,
-
9:46 - 9:49有些區域是跟地理認知有關。
-
9:49 - 9:52像現在,我正在看四週的講堂空間,
-
9:52 - 9:53這些綠色的區域
-
9:53 - 9:55會非常活躍,
-
9:55 - 9:57外表層也有一個綠色的。
-
9:57 - 10:00還有幾個臉孔辨識區。
-
10:00 - 10:02另外,這附近還有
-
10:02 - 10:06一個處理視覺運動的區域,
-
10:06 - 10:07就像這些運動的小點,
-
10:07 - 10:10就是在大腦底部黃色的這個區域。
-
10:10 - 10:12旁邊的這個區域,
-
10:12 - 10:16會在看到身體部位時產生反應,
-
10:16 - 10:17像這些圖片,
-
10:17 - 10:21就是在大腦底部亮綠色的那個區域。
-
10:21 - 10:23到目前為止,我給你們看的所有區域,
-
10:23 - 10:28都是跟視覺的特定面向有關。
-
10:28 - 10:30那麼,我們是否有大腦專區
-
10:30 - 10:32負責其他感覺呢?
-
10:32 - 10:33例如聽覺?
-
10:33 - 10:34有的。
-
10:34 - 10:36如果把大腦再轉過來一點,
-
10:36 - 10:38這裡有一塊深藍色區域,
-
10:38 - 10:41是我們在幾個月前才確認的,
-
10:41 - 10:44聽到有音高的聲音時,這區會強烈反應,
-
10:44 - 10:46像這些聲音:
-
10:46 - 10:48(警報聲)
-
10:48 - 10:50(大提琴音樂)
-
10:50 - 10:52(門鈴)
-
10:52 - 10:53但是,同樣這個區域,
-
10:53 - 10:58聽到無明顯音高的熟悉聲音時,
卻反應微弱, -
10:58 - 10:59像這些聲音:
-
10:59 - 11:02(拍手聲)
-
11:02 - 11:04(鼓點聲)
-
11:04 - 11:06(馬桶沖水聲)
-
11:07 - 11:09好,音高區的旁邊,
-
11:09 - 11:12有另一組區域,
-
11:12 - 11:14會對講話聲有反應。
-
11:14 - 11:16好,我們來看看同樣這些區域,
-
11:16 - 11:19在我的左腦,也有相似的區域分佈,
-
11:19 - 11:20不完全相同,但是十分相似。
-
11:20 - 11:22同樣的這些區域
幾乎也都在左腦裡, -
11:22 - 11:24只是大小可能不一樣。
-
11:24 - 11:26到現在為止,我介紹的所有區域,
-
11:26 - 11:29都跟知覺的不同面向有關,
-
11:29 - 11:31視覺跟聽覺。
-
11:31 - 11:33那,大腦有沒有專區
-
11:33 - 11:36負責很高階、複雜的心智活動呢?
-
11:36 - 11:38有的。
-
11:38 - 11:41這些粉紅色塊是我的語言區。
-
11:41 - 11:43科學家很早就發現,
-
11:43 - 11:45大腦的這些地帶
-
11:45 - 11:47是語言處理區。
-
11:47 - 11:49但我們的最新研究顯示,
-
11:49 - 11:50這些粉紅區域的反應
-
11:50 - 11:53是非常有選擇性。
-
11:53 - 11:55當你了解一個句子的意思時,反應很強,
-
11:55 - 11:58但是對其他複雜的腦力活動沒有反應,
-
11:58 - 12:00例如,心算,
-
12:00 - 12:03或記憶訊息,
-
12:03 - 12:08或欣賞一段音樂的複雜結構。
-
12:10 - 12:13目前所發現最令人稱奇的區域,
-
12:13 - 12:16是藍綠色的這一塊,
-
12:16 - 12:21當你猜測他人心思時,這一區會很活躍。
-
12:22 - 12:24聽起來很詭異,
-
12:24 - 12:28但其實,我們人類經常做這件事,
-
12:28 - 12:30比方說,當你想到
-
12:30 - 12:32你的伴侶會很擔憂,
-
12:32 - 12:34如果你會晚回家卻沒打電話。
-
12:34 - 12:38現在我大腦的那一區也在這樣做,
-
12:38 - 12:42就在我意識到
你們可能正在猜測 -
12:42 - 12:44大腦中那些未知的灰色區域,
-
12:44 - 12:46想知道它們是做什麼的?
-
12:46 - 12:48其實,我自己也很想知道,
-
12:48 - 12:50我的實驗室團隊正在進行很多實驗,
-
12:50 - 12:52想找到其他一些
-
12:52 - 12:54可能存在的大腦專區,
-
12:54 - 12:57負責其他特定心智功能。
-
12:57 - 12:58但是我想強調,
-
12:58 - 13:04不是每個重要的心智功能
都有對應的大腦專區, -
13:04 - 13:08即使是攸關生存的重要心智功能。
-
13:08 - 13:10事實上,幾年前,
-
13:10 - 13:11我實驗室有一位科學家,
-
13:11 - 13:12他十分肯定
-
13:12 - 13:16自己發現了辨識食物的大腦專區,
-
13:16 - 13:21當人們看到這些圖像時,反應很強烈。
-
13:21 - 13:22不但如此,
-
13:22 - 13:28他在 12 位受試者中發現,
有 10 位都在相似區域有類似反應。 -
13:28 - 13:30這發現讓他非常振奮,
-
13:30 - 13:31在實驗室滿場跑,
-
13:31 - 13:33告訴每個人他要上電視《毆普拉》受訪,
-
13:33 - 13:35分享他的大發現了!
-
13:35 - 13:38但接下來他設計了一個關鍵的測試:
-
13:38 - 13:41給受試者看像這樣的食物圖片,
-
13:41 - 13:44對照另一組顏色、形狀都很相似
-
13:44 - 13:48但並非食物的圖片,就像這些,
-
13:48 - 13:49結果這個大腦區域
-
13:49 - 13:52對兩組圖片反應都一樣,
-
13:52 - 13:53所以它並不是食物專區,
-
13:53 - 13:56只是一個喜歡顏色和形狀的區域。
-
13:56 - 13:59上《毆普拉》的美夢就泡湯了。
-
14:00 - 14:03那麼接下來的問題當然是,
-
14:03 - 14:04人類是如何辦到
-
14:04 - 14:08其他那些沒有大腦專區負責的事呢?
-
14:08 - 14:09我認為答案是,
-
14:09 - 14:13除了今天介紹的這些高度分工專區,
-
14:13 - 14:17大腦裡還有許多通用的機制,
-
14:17 - 14:20使我們能夠處理遇到的任何問題。
-
14:20 - 14:23事實上,我們最新的研究顯示,
-
14:23 - 14:25這些白色區域,
-
14:25 - 14:29在你做任何困難任務時都有反應,
-
14:29 - 14:33至少對我們設計的全部七個任務
都有反應。 -
14:33 - 14:36我今天介紹的每一個大腦專區,
-
14:36 - 14:41在每個正常大腦中,位置幾乎都一樣。
-
14:41 - 14:42我可以隨意挑選你們其中一人,
-
14:42 - 14:43送進掃描儀,
-
14:43 - 14:46找出在你大腦中的這些專區,
-
14:46 - 14:48結果會和我大腦的分佈很像,
-
14:48 - 14:53儘管精確位置和大小可能稍有差異。
-
14:53 - 14:56對我而言,這項工作的重要性,
-
14:56 - 14:59並不在於這些大腦專區的特定位置,
-
14:59 - 15:01而是發現,
-
15:01 - 15:05大腦和心智確實有非常專屬的單元。
-
15:05 - 15:07意思是,當初可能有不一樣的發現,
-
15:07 - 15:11人腦可能是個單一、通用的處理器,
-
15:11 - 15:13像一把菜刀,
-
15:13 - 15:15而不是一把瑞士刀。
-
15:15 - 15:18然而,腦造影技術呈現了
-
15:18 - 15:22豐富奧妙的人腦圖像。
-
15:22 - 15:24所以我們看到整個大腦是
-
15:24 - 15:25一部萬用機器,
-
15:25 - 15:27加上令人驚奇的許多
-
15:27 - 15:31高度分工的專用元件。
-
15:32 - 15:34腦神經科學還在萌芽階段,
-
15:34 - 15:40人類大腦神經圖像
我們只畫了剛開始的幾筆, -
15:40 - 15:43最根本的一些問題仍無解答。
-
15:43 - 15:44例如,
-
15:44 - 15:46今天講的每個區域到底是做什麼的?
-
15:46 - 15:49為什麼我們需要三個臉孔區域?
-
15:49 - 15:50和三個地理區域?
-
15:50 - 15:53它們之間如何分工?
-
15:53 - 15:56第二,大腦中這所有的東西
-
15:56 - 15:57如何互相聯繫?
-
15:57 - 15:59利用擴散造影,
-
15:59 - 16:04可以追蹤連接大腦不同部分的
多束神經元, -
16:04 - 16:05你現在看到的這個方法,
-
16:05 - 16:09可以追蹤「個別神經元」之間的聯繫,
-
16:09 - 16:14有朝一日,或許能畫出完整的人腦線路圖。
-
16:14 - 16:18第三,這整個超高系統結構
-
16:18 - 16:19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
16:19 - 16:22童年時期的發展對它有什麼影響?
-
16:22 - 16:25物種演化對它又有什麼影響?
-
16:25 - 16:27為了解決像這類的問題,
-
16:27 - 16:31科學家們已開始掃描其他動物,
-
16:31 - 16:34也掃描人類嬰兒。
-
16:37 - 16:41許多人認為腦神經學
值得斥資重金研究, -
16:41 - 16:43認為將來可能會幫助我們
-
16:43 - 16:45治療大腦疾病,
-
16:45 - 16:47如老年癡呆症和自閉症。
-
16:47 - 16:49這個目標極其重要,
-
16:49 - 16:52若我的研究能有助此目標,
我會高興得不得了。 -
16:52 - 16:55但修復世間的破碎與敗壞,
-
16:55 - 16:58不是唯一值得做的事。
-
16:58 - 17:02認識人類心智和大腦
同樣值得追求, -
17:02 - 17:06即使這些努力沒能治癒任何疾病。
-
17:06 - 17:13有什麼比了解人類生命經驗的基礎
更令人振奮呢? -
17:13 - 17:16從本質上,了解「我們是誰?」
-
17:16 - 17:18我想,
-
17:18 - 17:21這是人類永遠最重要的科學探索。
-
17:21 - 17:27投影片:感謝研究團隊過去與現在成員
(觀眾掌聲)
- Title:
- 人類心智的神經圖像:瑞士刀
- Speaker:
- 南希‧坎維西爾
- Description:
-
大腦造影先驅南希‧坎維西爾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 fMRI 來觀察大腦區域(經常用她自己的大腦)。她在這個演講中分享她和研究團隊的發現:大腦是由許多高度分工的專區,以及一部通用的「機器」所共同構成。另一項驚人的發現:我們對大腦的認識還僅是冰山一角。
- Video Language:
- English
- Team:
closed TED
- Project:
- TEDTalks
- Duration:
- 17:42
![]() |
Geoff Chen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 neural portrait of the human mind | |
![]() |
Geoff Chen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 neural portrait of the human mind | |
![]() |
Geoff Chen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 neural portrait of the human mind | |
![]() |
Geoff Chen approv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 neural portrait of the human mind | |
![]() |
Yesbydefault 倪文娟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 neural portrait of the human mind | |
![]() |
Yesbydefault 倪文娟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 neural portrait of the human mind | |
![]() |
Yesbydefault 倪文娟 accep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 neural portrait of the human mind | |
![]() |
Yesbydefault 倪文娟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A neural portrait of the human mi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