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我们如何测量宇宙中的距离?- Yuan-Sen Ting

  • 0:07 - 0:10
    光是我们所知道的传播速度最快的物质。
  • 0:10 - 0:13
    正因为光如此之快的传播速度,
    我们就用光走过的时间,
  • 0:13 - 0:16
    来描述那些十分遥远的距离的。
  • 0:16 - 0:20
    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大概是六万亿英里,
  • 0:20 - 0:23
    我们称这个距离为一光年。
  • 0:23 - 0:25
    现在我们来举例说明一光年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 0:25 - 0:29
    阿波罗宇航员用时四天登上了月球,
  • 0:29 - 0:32
    而光从月亮到地球只需要一秒钟。
  • 0:32 - 0:35
    另外,比邻星——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
  • 0:35 - 0:40
    离我们有4.24光年远。
  • 0:40 - 0:44
    我们所在的银河系的直径大概是十万光年。
  • 0:44 - 0:46
    离我们最近的星系,仙女座星系,
  • 0:46 - 0:50
    离我们有250万光年。
  • 0:50 - 0:53
    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宇宙之大。
  • 0:53 - 0:57
    但是,我们是如何知道恒星和星系的距离的呢?
  • 0:57 - 1:01
    每当我们抬头看天空,
    我们所见的只是一个二维平面视图。
  • 1:01 - 1:05
    当你伸手指向某一颗星星时,
    你无法得知这颗星星离你到底有多远。
  • 1:05 - 1:09
    那么天体物理学家们如何得知距离呢?
  • 1:09 - 1:11
    对于离我们比较近的星体,
  • 1:11 - 1:15
    我们只需要用三角视差来估算距离。
  • 1:15 - 1:17
    这个理论很简单。
  • 1:17 - 1:18
    只需要做一个小实验就可以说明。
  • 1:18 - 1:21
    伸出你的大拇指,然后闭上你的左眼。
  • 1:21 - 1:25
    现在,闭上你的左眼,同时睁开你的右眼。
  • 1:25 - 1:27
    你会发现你的大拇指好像移动了。
  • 1:27 - 1:31
    但是相对遥远的背景里的物体却没有动。
  • 1:31 - 1:34
    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看恒星的时候。
  • 1:34 - 1:38
    但是恒星离我们的距离相比于
    我们胳膊的长度不知道长了多少倍,
  • 1:38 - 1:40
    而且相对来说,地球也不是很大的星体。
  • 1:40 - 1:43
    所以即使你在赤道两边用不同的望远镜观测同一颗星体,
  • 1:43 - 1:46
    你也很难看到这颗星体位置的移动。
  • 1:46 - 1:51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改为观察六个月内星体位置的移动。
  • 1:51 - 1:56
    这个时间刚好是地球绕太阳轨道旋转半周的时间。
  • 1:56 - 1:59
    我们在夏天观测恒星的相对位置,
  • 1:59 - 2:03
    等到了冬天再观测时,就像我们在用另外一只眼睛看它。
  • 2:03 - 2:05
    离我们近的恒星似乎移动了位置。
  • 2:05 - 2:08
    而遥远距离的恒星和星系保持不动。
  • 2:08 - 2:13
    但是此方法只适用于距离不超过几千光年的天体。
  • 2:13 - 2:16
    在我们的星系之外,其他的天体如此之远,
  • 2:16 - 2:21
    以至于视差太小了,
    连最精密的仪器也无法测得。
  • 2:21 - 2:24
    所以,我们必须找到别的办法。
  • 2:24 - 2:27
    这个办法叫标准烛光法。
  • 2:27 - 2:31
    标准烛光是天文学中
  • 2:31 - 2:34
    已经知道光度的天体。
  • 2:34 - 2:37
    打个比方,如果你知道你自家灯泡的亮度,
  • 2:37 - 2:41
    然后你让别人拿着那只灯泡向远离你的方向走去。
  • 2:41 - 2:44
    你知道你看到的灯泡的亮度
  • 2:44 - 2:47
    是以他走的距离的平方在减弱的。
  • 2:47 - 2:50
    所以通过比较你看到的灯泡的亮度
  • 2:50 - 2:52
    和灯泡的原始亮度,
  • 2:52 - 2:55
    你可以计算出他距你有多远。
  • 2:55 - 2:58
    应用到天文学中,
    你的灯泡就变成了一些特殊的天体
  • 2:58 - 3:01
    ——造父变星。
  • 3:01 - 3:03
    这些星星的内部不是很稳定,
  • 3:03 - 3:07
    就像一只一会儿鼓起来一会儿扁下去的气球。
  • 3:07 - 3:11
    它们的亮度随着膨胀和收缩而变化。
  • 3:11 - 3:15
    我们可以通过它们膨胀收缩的周期来计算它们的亮度。
  • 3:15 - 3:19
    越亮的星星,这个周期越长。
  • 3:19 - 3:22
    通过比较观测到的这些恒星的亮度
  • 3:22 - 3:24
    和我们计算出来的它们原始的亮度,
  • 3:24 - 3:27
    我们就可以知道它们距离我们有多远。
  • 3:27 - 3:30
    可惜,这个方法也有它的局限性。
  • 3:30 - 3:35
    用这个方法,我们只能测量到距离我们
    不超过四千万光年的独立的恒星。
  • 3:35 - 3:38
    超过这个距离的恒星会变得太模糊而无法分辨。
  • 3:38 - 3:41
    不过幸运的是,我们还有另一种标准烛光。
  • 3:41 - 3:44
    著名的Ia型超新星。
  • 3:44 - 3:50
    超新星爆发,也就是巨型恒星爆炸,
    是恒星死亡的方式之一。
  • 3:50 - 3:52
    这些爆炸是非常亮的。
  • 3:52 - 3:55
    它发生的时候可以照亮整个星系。
  • 3:55 - 3:58
    所以即使我们无法分辨星系中独立的恒星,
  • 3:58 - 4:01
    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超新星爆发。
  • 4:01 - 4:05
    Ia型超新星被证明是可用的标准烛光。
  • 4:05 - 4:09
    本征亮度较亮的超新星,
    其亮度衰减的速率较慢。
  • 4:09 - 4:11
    凭借我们对超新星的
  • 4:11 - 4:13
    亮度和衰减速率的关系的了解,
  • 4:13 - 4:16
    我们可以用这些超新星来测量
  • 4:16 - 4:19
    离我们几十亿光年远的天体。
  • 4:19 - 4:24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观测这么遥远的天体呢?
  • 4:24 - 4:27
    回答这个问题要回到光的传播速度上。
  • 4:27 - 4:31
    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需要八分钟,
  • 4:31 - 4:37
    这就意味着,我们看到的太阳
    是八分钟前太阳的样子。
  • 4:37 - 4:38
    当我们看北斗星时,
  • 4:38 - 4:42
    我们看到的是北斗星80年前的样子。
  • 4:42 - 4:43
    那些朦胧的星系呢?
  • 4:43 - 4:46
    它们距离我们数百万光年。
  • 4:46 - 4:49
    来自它们的光需要传播数百万年才能到达地球。
  • 4:49 - 4:55
    所以我们的宇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是一个内置时光机。
  • 4:55 - 4:59
    我们看得越远,我们越接近宇宙刚开始的样子。
  • 4:59 - 5:02
    天体物理学家们试图研究宇宙的历史
  • 5:02 - 5:06
    来解答我们如何而来以及我们从哪里来。
  • 5:06 - 5:11
    宇宙不断地以光的形式给我们发送信息,
  • 5:11 - 5:14
    剩下的就等我们来解读。
Title:
我们如何测量宇宙中的距离?- Yuan-Sen Ting
Description:

查看完整课程:http://ed.ted.com/lessons/how-do-we-measure-distances-in-space-yuan-sen-ting

当我们望向天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二维的平面视图。那么天文学家如何得到恒星和星系的距离?Yuan-Sen Ting向我们展示了三角视差、标准烛光等方法如何帮助我们确定数十亿光年之外的天体的距离。

课程制作:Yuan-Sen Ting,动画:TED-Ed。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Ed
Duration:
05:30

Chinese, Simplified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