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寄生生物如何改变宿主的行为 - Jaap de Roode

  • 0:06 - 0:09
    这些家伙中有哪些进化出了
  • 0:09 - 0:13
    控制体积是他们好多倍的动物的能力呢?
  • 0:13 - 0:16
    答案就是他们都能
  • 0:16 - 0:17
    这些家伙就是寄生生物
  • 0:17 - 0:22
    一种依赖或者寄生于宿主内部的有机生物
  • 0:22 - 0:25
    他们会伤害甚至有时杀死他们的宿主
  • 0:25 - 0:29
    寄生生物的存活依赖于在不同宿主间转移,
  • 0:30 - 0:34
    有时还需要通过一个中间物种
  • 0:34 - 0:39
    我们的寄生生物微妙
    通过控制他们宿主来达到目的
  • 0:39 - 0:42
    有时会直接向大脑发起进攻
  • 0:42 - 0:45
    例如,这是一个线形虫
  • 0:45 - 0:48
    这是它的宿主,一只蟋蟀
  • 0:48 - 0:52
    线形虫需要水分来交配
    但蟋蟀喜欢干燥的陆地
  • 0:52 - 0:55
    所以一旦线形虫长成可以繁殖的大小
  • 0:55 - 1:00
    它就会产生某种蛋白质
    以干扰蟋蟀的导航系统
  • 1:00 - 1:03
    这只被迷惑的蟋蟀就稀里糊涂地跳来跳去
  • 1:03 - 1:04
    向水域移动
  • 1:04 - 1:09
    最终跳进水里,溺死
  • 1:09 - 1:11
    之后,线形虫向外蠕动并进行交配
  • 1:11 - 1:13
    它的卵又被小型水生生物吃掉
  • 1:13 - 1:15
    这些小型水生生物逐渐成熟
  • 1:15 - 1:16
    聚居于陆地
  • 1:16 - 1:19
    然后又被新的蟋蟀吃掉
  • 1:19 - 1:22
    这样,线形虫就活下来了
  • 1:22 - 1:26
    这是狂犬病毒
    又一个干扰思维的寄生生物
  • 1:26 - 1:29
    这种病毒会感染哺乳动物,通常是狗
  • 1:29 - 1:33
    并且顺着动物的神经抵达它们的大脑
  • 1:33 - 1:36
    引起大脑里发炎, 最终会杀死宿主的炎症
  • 1:36 - 1:40
    但在这之前,它通常会增强宿主的攻击性
  • 1:40 - 1:45
    产生更多会传播狂犬病的唾液
  • 1:45 - 1:47
    并使得宿主很难吞咽
  • 1:47 - 1:51
    这些因素提高了宿主撕咬其他动物的可能性
  • 1:51 - 1:55
    也更有可能在此过程中传播病毒
  • 1:55 - 2:01
    现在,来见见侧偏蛇虫草菌,又称僵尸真菌
  • 2:01 - 2:06
    它的宿主是住在树梢上的热带蚂蚁
  • 2:06 - 2:11
    侧偏蛇虫草菌的孢子们会
    在蚂蚁的外骨骼上穿孔
  • 2:11 - 2:15
    然后,它们引起蚂蚁痉挛,使蚂蚁从树上掉下来
  • 2:15 - 2:20
    真菌改变了蚂蚁的行为,强迫蚂蚁无意识地闲逛
  • 2:20 - 2:25
    直到蚂蚁碰到一片有着完美真菌孕育条件的树叶
  • 2:25 - 2:27
    并牢牢揪住这个树叶
  • 2:27 - 2:28
    然后这只蚂蚁就死了
  • 2:28 - 2:35
    寄生于其身的真菌
    会从它的颈部伸出细长柄状物
  • 2:35 - 2:38
    几周之内,这个柄状物射出孢子
  • 2:38 - 2:44
    这些孢子把更多蚂蚁变成“六腿寻叶僵尸”
  • 2:44 - 2:49
    其中一个对人类最致命的攻击者
    是改变行为的寄生生物
  • 2:49 - 2:51
    算得上安慰的是
  • 2:51 - 2:54
    被攻击的并不是我们的大脑
  • 2:54 - 2:58
    我说的是疟原虫,它会导致疟疾
  • 2:58 - 3:02
    这种寄生生物需要蚊子将其传播于宿主之间
  • 3:02 - 3:06
    所以它使得蚊子叮咬得更频繁,时间更长
  • 3:06 - 3:08
    也有证据说感染了疟疾人
  • 3:08 - 3:11
    对于蚊子的吸引力更大
  • 3:11 - 3:15
    蚊子会叮咬他们,并将寄生虫传播得更远
  • 3:15 - 3:19
    这个多物种体系是如此有效率
  • 3:19 - 3:22
    以至于每年有数千万疟疾的案例
  • 3:22 - 3:25
    最后,说说猫
  • 3:25 - 3:27
    别担心,应该没有猫住在你的身体里
  • 3:27 - 3:30
    控制你的思想
  • 3:30 - 3:32
    我是说,应该是
  • 3:32 - 3:35
    但是有一种微生物叫弓形虫
  • 3:35 - 3:40
    需要猫和啮齿动物两者来完成它的生命周期
  • 3:40 - 3:43
    当老鼠通过食用猫的粪便,感染了寄生虫,
  • 3:43 - 3:47
    这种寄生虫会改变老鼠大脑中的化学成分水平
  • 3:47 - 3:50
    使它在饥饿的猫科动物身旁疏于谨慎
  • 3:50 - 3:53
    猫科动物甚至会吸引到它们
  • 3:53 - 3:55
    这使得猫科动物更易捕食
  • 3:55 - 3:59
    所以这些感染了的啮齿动物被吃掉
    并继续传播寄生虫
  • 3:59 - 4:02
    控制思维就这样成功了
  • 4:02 - 4:06
    甚至还有证据证明寄生生物会影响人类的行为
  • 4:06 - 4:09
    多数情况下,我们不会完全理解
  • 4:09 - 4:13
    这些寄生生物是如何管理
    它们的操控行为的本领
  • 4:13 - 4:15
    但从我们知道的来看
  • 4:15 - 4:17
    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确实会耍不少花招
  • 4:17 - 4:21
    线形虫似乎可以直接影响蟋蟀的大脑
  • 4:21 - 4:24
    疟疾寄生虫(疟原虫)则可以
  • 4:24 - 4:27
    阻碍生产可以帮助蚊子吃东西的酶
  • 4:27 - 4:31
    强迫蚊子不停地叮咬
  • 4:31 - 4:35
    狂犬病病毒会通过让免疫系统“开挂”
  • 4:35 - 4:38
    来引起吼叫和流口水的行为
  • 4:38 - 4:40
    但不管是什么方式
  • 4:40 - 4:41
    当你想到这些寄生生物
  • 4:41 - 4:44
    多么有效地控制着他们宿主的行为
  • 4:44 - 4:52
    你就会想知道
    有多少人类行为实际是由寄生生物主宰着的
  • 4:52 - 4:56
    由于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是寄生生物
  • 4:56 - 4:59
    这种“主宰”恐怕是多于我们所以为的
Title:
寄生生物如何改变宿主的行为 - Jaap de Roode
Description:

观看完整课程:http://ed.ted.com/lessons/how-parasites-change-their-host-s-behavior-jaap-de-roode

寄生生物一生最大的挑战是从一个宿主转移到另一个宿主。有意思的是,许多寄生生物已经进化出了控制宿主行为以提升其自我存活的能力-- 有些甚至直接通过控制大脑。 Jaap de Roode详细介绍了确实能干扰思维的几种寄生虫。

课程教授:Jaap de Roode 动画制作:Andrew Foerster.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Ed
Duration:
05:14

Chinese, Simplified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