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Miguel Nicolelis:用思考控制機器人的猴子-萬分不假

  • 0:00 - 0:03
    我和同事們所做的神經科學研究
  • 0:03 - 0:05
    幾乎就像天氣預報員的工作
  • 0:05 - 0:09
    我們總是追逐風暴
  • 0:09 - 0:14
    我們希望目睹及測量風暴-
    我指的是腦風暴,所謂的腦力激盪
  • 0:14 - 0:17
    我們平日總是談論腦風暴
  • 0:17 - 0:20
    但幾乎不曾實際目睹或聽聞
  • 0:20 - 0:22
    所以我總喜歡
  • 0:22 - 0:25
    以其中一個實例作為演講的開場白
  • 0:25 - 0:28
    事實上,我們首次記錄超過一個神經元-
  • 0:28 - 0:30
    同時記錄一百個腦細胞
  • 0:30 - 0:33
    我們可以測量
  • 0:33 - 0:35
    同一隻動物的一百個腦細胞電波
  • 0:35 - 0:37
    這是我們首次紀錄的圖像
  • 0:37 - 0:39
    前10秒的圖像紀錄
  • 0:39 - 0:43
    因此我們有了一些想法
  • 0:43 - 0:46
    我們可以將它呈現在眼前
  • 0:46 - 0:47
    我總是告訴學生
  • 0:47 - 0:51
    我們也可將神經科學家視為某種天文學家
  • 0:51 - 0:52
    因為我們處理的系統
  • 0:52 - 0:55
    以細胞數量來說,是唯一能媲美
  • 0:55 - 0:58
    宇宙中星系數量的系統
  • 0:58 - 1:01
    其中存在超過十億個神經元
  • 1:01 - 1:04
    10年前,我們僅記錄到其中100個
  • 1:04 - 1:06
    現在我們可記錄到1000個
  • 1:06 - 1:11
    我們希望瞭解關於人類特質的基本面
  • 1:11 - 1:13
    因為,如果你還不知道
  • 1:13 - 1:18
    我們定義的一切人類特質均來自於這些風暴
  • 1:18 - 1:23
    來自這些在大腦中四處穿梭的風暴
  • 1:23 - 1:27
    它定義了我們的記憶、我們的信念
  • 1:27 - 1:30
    我們的感覺、我們未來的計劃
  • 1:30 - 1:32
    我們曾經做過的一切
  • 1:32 - 1:37
    每個人曾經做過、正在做或即將做的一切
  • 1:37 - 1:42
    需要眾多神經元賣力地產生這種風暴
  • 1:42 - 1:45
    腦風暴的聲音,如果你不曾聽過
  • 1:45 - 1:48
    類似這樣
  • 1:48 - 1:51
    你可以將它放大
  • 1:51 - 1:58
    我兒子稱之為「一邊做爆米花
    一邊聽頻道未調準的AM電台」
  • 1:58 - 1:59
    這是大腦
  • 1:59 - 2:03
    這是當你將電波風暴
    以擴音器放大時的情況
  • 2:03 - 2:06
    你聽見的是一百個腦細胞發出的聲音
  • 2:06 - 2:10
    你的大腦會發出這樣的聲音-
    我的大腦、任何人的大腦皆是
  • 2:10 - 2:14
    身為神經科學家的我們目前想做的
  • 2:14 - 2:19
    就是實際聆聽這些交響樂
    大腦演奏的交響樂
  • 2:19 - 2:23
    試著擷取它們所攜帶的訊息
  • 2:23 - 2:26
    尤其是,大約12年前
  • 2:26 - 2:29
    我們創造了一個名為腦機介面的裝置
  • 2:29 - 2:31
    這是一張說明其運作方式的流程圖
  • 2:31 - 2:37
    其中的想法是,我們使用一些
    感應器,聆聽這些風暴、這些電波
  • 2:37 - 2:40
    觀察是否能夠
  • 2:40 - 2:45
    在風暴離開腦部
    抵達某隻動物的腿或手臂同時
  • 2:45 - 2:48
    大約需要半秒時間-
  • 2:48 - 2:50
    觀察是否能讀取這些訊號
  • 2:50 - 2:54
    擷取其中嵌入的動作訊息
  • 2:54 - 2:56
    將它轉譯成數位指令
  • 2:56 - 2:58
    發送到一個人工裝置中
  • 2:58 - 3:04
    即時重現大腦自主運動的情況
  • 3:04 - 3:08
    觀察是否能測量訊息轉譯程度
  • 3:08 - 3:11
    當我們將它與身體實際運動情形比較時
  • 3:11 - 3:14
    如果我們確實得到回饋機制
  • 3:14 - 3:20
    即此時在大腦控制下
    由機器人、機械或計算執行裝置
  • 3:20 - 3:22
    傳回的感覺訊號
  • 3:22 - 3:23
    傳回大腦
  • 3:23 - 3:25
    觀察大腦如何處理
  • 3:25 - 3:30
    來自人工機械裝置的訊息
  • 3:30 - 3:33
    這正是我們10年前進行的研究
  • 3:33 - 3:36
    我們首先以一隻名為
    Aurora的明星猴進行實驗
  • 3:36 - 3:38
    她已成為這個領域的超級巨星之一
  • 3:38 - 3:40
    Aurora喜歡玩電子遊戲
  • 3:40 - 3:42
    如你們在圖中所見
  • 3:42 - 3:47
    她喜歡使用搖桿,就像任何人
    任何孩子一樣,玩這個遊戲
  • 3:47 - 3:51
    身為聰慧的靈長類動物
    她甚至試著在得到正確答案前做假動作
  • 3:51 - 3:56
    因此,甚至在目標出現之前
  • 3:56 - 3:58
    她已試著用搖桿控制的游標劃過螢幕
  • 3:58 - 4:02
    Aurora試著尋找目標,無論它在何處
  • 4:02 - 4:04
    如果她這麼做
  • 4:04 - 4:07
    因為每當她將小游標劃過目標
  • 4:07 - 4:10
    就能得到一滴巴西橙汁
  • 4:10 - 4:13
    我可以告訴大家,猴子會為你做任何事
  • 4:13 - 4:16
    只要你給牠一小滴巴西橙汁
  • 4:16 - 4:19
    事實上,任何靈長類動物皆是如此
  • 4:19 - 4:20
    想想這一點
  • 4:20 - 4:24
    好,當Aurora
    玩這個遊戲時,如各位所見
  • 4:24 - 4:26
    每天重複上千次
  • 4:26 - 4:30
    獲得97 %正確率和350毫升橙汁
  • 4:30 - 4:33
    我們記錄她大腦中產生的腦風暴
  • 4:33 - 4:35
    將它傳送到機械臂中
  • 4:35 - 4:39
    讓它學習重現Aurora所做的動作
  • 4:39 - 4:43
    因為其中的想法是
    確實將這個腦機介面開啟
  • 4:43 - 4:47
    讓Aurora僅藉由思考進行這個遊戲
  • 4:47 - 4:50
    不需以她的身體為媒介
  • 4:50 - 4:53
    她的腦風暴將控制機械臂
  • 4:53 - 4:56
    使游標移動,劃過目標
  • 4:56 - 4:59
    令我們震驚的是,這正是Aurora所做的
  • 4:59 - 5:03
    她不需移動身體即可進行這個遊戲
  • 5:03 - 5:05
    因此,現在你所見的每一道游標移動軌跡
  • 5:05 - 5:08
    這正是她首次成功的一刻
  • 5:08 - 5:10
    這是史上第一次
  • 5:10 - 5:17
    靈長類動物體內釋放的大腦意志
  • 5:17 - 5:21
    能表現在外,顯露於體外的世界
  • 5:21 - 5:24
    僅藉由控制某種人工裝置
  • 5:24 - 5:29
    Aurora持續地玩這個遊戲
    持續地尋找這個小目標
  • 5:29 - 5:32
    得到她想要且渴望的橙汁
  • 5:32 - 5:39
    好,她這麼做的原因是
    就在那時,她獲得一條新手臂
  • 5:39 - 5:42
    你在影片中所見的移動機械臂
  • 5:42 - 5:45
    拍攝於我展示的第一部影片後30天
  • 5:45 - 5:47
    它在Aurora大腦控制下
  • 5:47 - 5:51
    將游標移動到目標上
  • 5:51 - 5:55
    Aurora現在知道
    她可以利用這條機械臂玩遊戲
  • 5:55 - 6:00
    但她並未失去
    使用原有手臂、進行她想做的事的能力
  • 6:00 - 6:04
    她可以抓背、可以抓我們當中
    任何一人、可以玩其他遊戲
  • 6:04 - 6:06
    總之
  • 6:06 - 6:10
    Aurora的大腦已和那個人工裝置融為一體
  • 6:10 - 6:13
    將它視為身體的延伸物
  • 6:13 - 6:16
    Aurora腦海裡的自我模型
  • 6:16 - 6:20
    已獲得延伸,得到另一隻手臂
  • 6:20 - 6:23
    好,這是我們10年前的研究
  • 6:23 - 6:26
    只是迅速回顧一下10年前的進展
  • 6:26 - 6:31
    去年,我們發現
    你甚至不需使用機械裝置
  • 6:31 - 6:36
    你可以建構一個數位身體
    一個化身,一個猴子化身
  • 6:36 - 6:40
    事實上,你可以讓猴子與它互動
  • 6:40 - 6:45
    或在虛擬世界當中訓練它
  • 6:45 - 6:48
    以化身呈現第一人稱視角
  • 6:48 - 6:53
    利用她大腦的活動
    控制化身的手臂或腿部動作
  • 6:53 - 6:56
    基本上,我們所做的是訓練動物
  • 6:56 - 6:59
    學習如何控制這些化身
  • 6:59 - 7:03
    探索出現在虛擬世界中的物體
  • 7:03 - 7:05
    這些物體外觀相同
  • 7:05 - 7:09
    但當化身劃這些物體的表面時
  • 7:09 - 7:16
    它們將傳送
    與物體表面紋理相應的電波訊息
  • 7:16 - 7:20
    直接傳回猴子的大腦
  • 7:20 - 7:25
    通知大腦化身所接觸的是什麼
  • 7:25 - 7:30
    在短短4週內,大腦學習處理這種新感覺
  • 7:30 - 7:36
    獲得全新的感知途徑-就像一種新感官
  • 7:36 - 7:38
    現在你真正解放了大腦
  • 7:38 - 7:43
    因為你使大腦發送動作指令,移動這個化身
  • 7:43 - 7:48
    大腦直接處理來自化身的回饋訊號
  • 7:48 - 7:50
    不需以皮膚為媒介
  • 7:50 - 7:53
    你所見的圖片是這項任務的設計
  • 7:53 - 7:57
    基本上你會看見動物觸摸這三個目標
  • 7:57 - 8:01
    牠必須選擇其中之一
    因為只有一個帶有獎勵
  • 8:01 - 8:03
    即牠們想得到的橙汁
  • 8:03 - 8:09
    牠必須藉由虛擬手臂的觸摸進行選擇
    一隻不存在的手臂
  • 8:09 - 8:11
    這正是牠們所做的
  • 8:11 - 8:14
    這是大腦完全從
  • 8:14 - 8:19
    身體的生理限制解放
    進行知覺任務中的動作
  • 8:19 - 8:23
    動物控制化身、觸摸目標
  • 8:23 - 8:28
    藉由直接進入大腦的電波訊號感知紋理
  • 8:28 - 8:32
    大腦決定何種紋理帶有獎勵
  • 8:32 - 8:36
    你在電影中所見的傳說不會出現在猴子身上
  • 8:36 - 8:39
    順帶一提,牠們根本看不懂英語
  • 8:39 - 8:44
    因此這些文字只是為了
    讓你們知道正確目標的位置不斷移動
  • 8:44 - 8:48
    但牠們可藉由觸覺差異找到正確目標
  • 8:48 - 8:51
    牠們可藉由按壓進行選擇
  • 8:51 - 8:54
    因此,當我們觀察這些動物的大腦
  • 8:54 - 8:57
    上方圖表是由125個細胞組成的陣列
  • 8:57 - 9:02
    顯示在這個例子中,隨著大腦活動
  • 9:02 - 9:04
    大腦中的神經元所產生電波風暴
  • 9:04 - 9:06
    當動物使用搖桿時
  • 9:06 - 9:08
    這是每位神經生理學家都熟知的圖表
  • 9:08 - 9:13
    這個基本陣列顯示
    這些細胞對應的所有可能方向
  • 9:13 - 9:19
    下方圖表是當身體停止移動
  • 9:19 - 9:25
    動物開始控制機械裝置或數位化身的情形
  • 9:25 - 9:28
    如同重啟電腦般迅速地
  • 9:28 - 9:34
    大腦的活動開始轉移到這項新工具
  • 9:34 - 9:39
    彷彿它也是這隻靈長類動物身體的一部分
  • 9:39 - 9:44
    大腦也如同我們測量般
    迅速地與其融為一體
  • 9:44 - 9:48
    因此這讓我們瞭解,我們的自我意識
  • 9:48 - 9:52
    並非終止於身體最外層的上皮細胞
  • 9:52 - 9:58
    而是終止於我們
    大腦控制的工具之最外層電子
  • 9:58 - 10:02
    我們的小提琴
    汽車、自行車、足球和服裝
  • 10:02 - 10:09
    全都被這個貪婪、驚人
    名為大腦的動態系統同化
  • 10:09 - 10:11
    我們能將這項研究發展到什麼程度?
  • 10:11 - 10:15
    好,在幾年前所做的一個實驗中
    我們將這項研究發展到極限
  • 10:15 - 10:18
    我們讓一隻動物在跑步機上跑步
  • 10:18 - 10:20
    在美國東岸的杜克大學
  • 10:20 - 10:23
    產生足以傳送的腦風暴
  • 10:23 - 10:27
    我們使用一個機械裝置,一個人形機器人
  • 10:27 - 10:29
    在日本京都的ATR實驗室
  • 10:29 - 10:35
    它畢生的夢想就是藉由大腦的控制行動
  • 10:35 - 10:38
    人類的大腦,或靈長類動物的大腦
  • 10:38 - 10:43
    圖中所示的情形是
    由猴子大腦活動產生的動作
  • 10:43 - 10:47
    傳送到日本,使機器人行走
  • 10:47 - 10:51
    行走的畫面同時傳回杜克大學
  • 10:51 - 10:56
    因此猴子可以看見
    機器人的腿在她面前行走
  • 10:56 - 11:00
    她可以得到獎勵,不是因為她身體的動作
  • 11:00 - 11:05
    而是因為在她大腦活動的控制下
  • 11:05 - 11:07
    使地球另一端的機器人
    踏出的每一個正確步伐
  • 11:07 - 11:15
    有趣的是
    這趟來回繞行大半個地球的旅程所耗時間
  • 11:15 - 11:19
    比腦風暴離開猴子大腦
  • 11:19 - 11:23
    抵達牠本身肌肉所耗時間少了20毫秒
  • 11:23 - 11:29
    猴子使遠在地球另一端
    體型比牠大6倍的機器人移動
  • 11:29 - 11:35
    這是使機器人自主行走的實驗之一
  • 11:35 - 11:40
    CB1(機器人名稱)在日本實現了夢想
  • 11:40 - 11:44
    在靈長類動物的大腦活動控制下
  • 11:44 - 11:46
    那麼,我們將如何發展這一切?
  • 11:46 - 11:48
    我們將如何應用這些研究?
  • 11:48 - 11:54
    除了研究這個
    位於兩耳之間的動態宇宙性質?
  • 11:54 - 11:59
    好,我們的想法是
    利用這所有的知識和技術
  • 11:59 - 12:04
    試著修復世上最嚴重的神經問題之一
  • 12:04 - 12:09
    數百萬人已失去轉譯這些腦風暴的能力
  • 12:09 - 12:11
    轉譯成動作、行動
  • 12:11 - 12:16
    雖然他們的大腦
    持續產生這些風暴和動作代碼
  • 12:16 - 12:21
    但它們無法跨越某種脊髓病變產生的障礙
  • 12:21 - 12:24
    因此我們的想法是,創造另一條路徑
  • 12:24 - 12:28
    利用腦機介面讀取訊號
  • 12:28 - 12:32
    讀取大規模的腦風暴
    包括再次行動的渴望
  • 12:32 - 12:36
    藉由微型電子裝置繞過病變處
  • 12:36 - 12:43
    將訊號傳送到一個名為外骨骼的新身體
  • 12:43 - 12:49
    一件將成為病患新身體的機械服
  • 12:49 - 12:53
    你可以看見這個組織提供的圖片
  • 12:53 - 12:57
    這是一個名為
    「再次行走計畫」的非盈利組織
  • 12:57 - 13:00
    集合了來自歐洲
  • 13:00 - 13:01
    美國和巴西的科學家
  • 13:01 - 13:06
    攜手合作,實際建造這個新身體
  • 13:06 - 13:09
    我們相信,藉由如圖中的塑膠裝置
  • 13:09 - 13:15
    可使Aurora和其他猴子
    藉由腦機介面使用這些工具
  • 13:15 - 13:21
    也可使我們與日常生活工具融為一體
  • 13:21 - 13:24
    我們希望同樣的裝置能使這些病患
  • 13:24 - 13:28
    不僅是再次想像他們希望做到的動作
  • 13:28 - 13:31
    將其轉譯為這個新身體的動作
  • 13:31 - 13:38
    也能使這個身體成為大腦所控制新身體
  • 13:38 - 13:42
    因此,大約10年前,有人告訴我
  • 13:42 - 13:47
    這個想法永遠不會成真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 13:47 - 13:49
    我只能告訴你,身為科學家
  • 13:49 - 13:52
    我於60年代中期在巴西南部長大
  • 13:52 - 13:58
    目睹一些瘋狂的傢伙說,他們要前往月球
  • 13:58 - 13:59
    當時5歲的我
  • 13:59 - 14:03
    無法理解NASA為何不聘請
    寇克艦長和史巴克做這項工作
  • 14:03 - 14:06
    畢竟他們非常專業
  • 14:06 - 14:09
    但身為孩子的我,僅是目睹這一切
  • 14:09 - 14:12
    就足以相信,如祖母經常告訴我的
  • 14:12 - 14:14
    「所謂的不可能,很可能只是」
  • 14:14 - 14:18
    「某人並未盡力實現夢想」
  • 14:18 - 14:22
    因此,當有人告訴我
    不可能使某人恢復行走能力時
  • 14:22 - 14:25
    我想我會聽從祖母的忠告
  • 14:25 - 14:26
    謝謝
  • 14:26 - 14:34
    (掌聲)
Title:
Miguel Nicolelis:用思考控制機器人的猴子-萬分不假
Speaker:
Miguel Nicolelis
Description:

我們是否能用大腦直接控制機器-不需以身體為媒介?Miguel Nicolelis 藉由一個驚人的實驗,講述一隻身處美國的聰明猴子,學習控制猴子的數位化身,然後僅藉由思考,控制身處日本的機器人手臂。這項研究對四肢癱瘓者-也許對所有人-都有很大影響。(攝於 TEDMED2012)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4:55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