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恐核如何對環境造成傷害

  • 0:01 - 0:02
    你聽說了嗎?
  • 0:02 - 0:05
    我們處於潔淨能源革命之中。
  • 0:05 - 0:07
    在我居住的加州柏克萊,
  • 0:07 - 0:12
    我幾乎每一天都能看到
    新鋪上太陽能板的屋頂,
  • 0:12 - 0:14
    電動車停在家門前的車道。
  • 0:14 - 0:17
    德國有時能有一半能源來自太陽能,
  • 0:17 - 0:20
    印度現正籌備建設的
    太陽能發電裝置數量,
  • 0:20 - 0:25
    比加州在 2022 年
    將建成的還要多 10 倍。
  • 0:25 - 0:27
    甚至核能似乎都捲土重來了。
  • 0:28 - 0:31
    比爾·蓋茨在中國與工程師合作,
  • 0:31 - 0:34
    40 家公司一起合作
  • 0:34 - 0:37
    試圖爭先建造第一個
    依靠核廢料運行的反應堆,
  • 0:37 - 0:38
    它的爐心不會熔化,
  • 0:38 - 0:40
    而且比煤更便宜。
  • 0:40 - 0:43
    所以,你可能會想問:
  • 0:43 - 0:45
    那麼全球暖化問題
  • 0:45 - 0:48
    真的比任何人想像中
    都要容易解決嗎?
  • 0:49 - 0:50
    這是我們想知道的問題,
  • 0:50 - 0:54
    所以我和同事決定深入研究數據。
  • 0:54 - 0:56
    我們對潔淨能源革命的故事
  • 0:56 - 0:58
    其中有某些地方有點疑問。
  • 0:58 - 1:01
    但是研究的結果卻讓我們感到驚訝。
  • 1:01 - 1:02
    第一件事就是
  • 1:02 - 1:05
    潔淨能源的使用一直在增加。
  • 1:05 - 1:09
    這是潔淨能源過去 20 年的發電量。
  • 1:09 - 1:13
    但是,當你看全球電力的百分比
  • 1:13 - 1:14
    來自潔淨能源的部分,
  • 1:14 - 1:19
    實際上一直在下降,
    從 36% 到 31%。
  • 1:19 - 1:21
    如果你在乎氣候變化,
  • 1:21 - 1:23
    你會覺得我們需要逆轉這個趨勢,
  • 1:23 - 1:27
    我們需要盡快把清潔能源所佔的
  • 1:27 - 1:28
    發電比例提升到 100%。
  • 1:28 - 1:29
    現在,你可能會問,
  • 1:29 - 1:33
    「嘿!全球電力的 5% 能有多少嘛?」
  • 1:33 - 1:35
    事實上,這並不少。
  • 1:35 - 1:38
    而是相當於 60 座核電廠──
  • 1:38 - 1:42
    代阿布洛峽谷核電廠──的發電量,
    這是加州最後一座核電廠。
  • 1:42 - 1:46
    或 900 座托帕石
    太陽能電廠的發電量,
  • 1:46 - 1:48
    這可是世界上
    數一數二大的太陽能電廠。
  • 1:48 - 1:51
    當然也是加州最大的。
  • 1:52 - 1:54
    圖中大部分的區域顯示,
  • 1:54 - 1:56
    化石燃料持續增加,
    比潔淨能源還快。
  • 1:56 - 1:57
    這是可以理解的,

  • 1:57 - 1:59
    還有很多貧窮國家
  • 1:59 - 2:02
    仍在使用木材、糞便和木炭
  • 2:02 - 2:03
    作為主要的能源要來源,
  • 2:03 - 2:05
    他們需要現代燃料。

  • 2:05 - 2:07
    但還有別的事情,
  • 2:07 - 2:11
    那就是,有一項潔淨能源的數據
  • 2:11 - 2:14
    從絕對數值來看,其實一直在下降,
  • 2:14 - 2:16
    不只是相對數值,
  • 2:16 - 2:17
    這就是核能。

  • 2:17 - 2:20
    你可以看到核電發電量
  • 2:20 - 2:22
    在過去的 10 年下降了百分之七。
  • 2:22 - 2:25
    現在,太陽能和風能
    已經有了巨大的進步,
  • 2:25 - 2:28
    所以你聽到了很多演講,
    說核能其實並不重要,


  • 2:28 - 2:31
    因為太陽能和風能足以彌補差額。
  • 2:31 - 2:33
    但數據顯示並非如此。
  • 2:33 - 2:36
    當你把所有太陽和風能相加,
  • 2:36 - 2:41
    你看它實際上只能勉強彌補
    核能下降值的一半。
  • 2:42 - 2:44
    讓我們來檢視美國的數據。
  • 2:44 - 2:48
    在過去的幾年:2013—2014年,
  • 2:48 - 2:51
    我們提早除役了四座核電廠。
  • 2:51 - 2:54
    幾乎完全以化石燃料發電取代,
  • 2:54 - 2:58
    等同我們減少了
  • 2:58 - 3:03
    與太陽能發電量
    幾乎相同的清潔電能。
  • 3:03 - 3:06
    這不是特例。
  • 3:06 - 3:09
    人們認為加州是潔淨能源和
    對抗氣候變遷的領導者,
  • 3:09 - 3:11
    但是,當我們看了一下數據,
  • 3:11 - 3:13
    我們發現的是:事實上,
  • 3:13 - 3:16
    加州減少碳排放量速度
    低於全國平均水準,
  • 3:16 - 3:18
    在 2000 和 2015 年之間。
  • 3:18 - 3:20
    至於德國呢?

  • 3:20 - 3:22
    他們有很多潔淨能源。
  • 3:22 - 3:23
    但是,當你看一下數據,
  • 3:23 - 3:27
    德國的排放量居然
    自 2009 年以來一直往上走,
  • 3:27 - 3:29
    真的沒有任何人能告訴你
  • 3:29 - 3:33
    他們要怎麼達成
    2020 年的減碳承諾。
  • 3:33 - 3:35
    究其原因不難理解。
  • 3:35 - 3:38
    太陽能和風能可提供電能時間
    約佔一天中 10% 到 20%,
  • 3:38 - 3:42
    這意味著當沒陽光照耀、風不吹拂,
  • 3:42 - 3:47
    但醫院、城市及工廠仍需要電力。
  • 3:47 - 3:51
    電池在最近已經取得不小進步,
  • 3:51 - 3:54
    事實是,電池永遠不會像
    電網一樣有效率。
  • 3:54 - 3:58
    每回你將電能以電池儲存後,
    再次將它拿出來,
  • 3:58 - 4:01
    就會損失約 20% 至 40% 電能。
  • 4:01 - 4:04
    這就是為什麼在加州
  • 4:04 - 4:07
    我們試圖將太陽能與電網相連
  • 4:07 - 4:10
    我們現在約 10% 電力
    取自太陽能發電。
  • 4:10 - 4:12
    當太陽下山、人們下班回家,
  • 4:12 - 4:15
    打開他們的空調、電視機,
  • 4:15 - 4:17
    及屋裡其他電器,

  • 4:17 - 4:19
    我們需要大量的天然氣備載電力。
  • 4:19 - 4:20
    因此,我們一直將
  • 4:20 - 4:23
    大量天然氣儲存於一座山中。
  • 4:24 - 4:26

    這工作已持續好一陣子了,
  • 4:26 - 4:29
    但去年年底,它不斷洩漏。
  • 4:29 - 4:31
    這是加州阿利索峽谷。
  • 4:31 - 4:34
    這麼多的甲烷氣外洩,
  • 4:34 - 4:37
    等於是相當於五千輛
    汽車在道路行駛。
  • 4:37 - 4:41
    它基本上已超出
    我們全年的碳排放量承諾。
  • 4:42 - 4:43
    那麼,看看印度的情形?
  • 4:43 - 4:46
    有時你要得到正確的數據,
    還不得不親自跑一趟。
  • 4:46 - 4:48
    因此,我們在幾個月前到訪印度。
  • 4:48 - 4:51
    我們會見了所有的高級官員──
    管太陽能、核能及其他種種──
  • 4:51 - 4:53
    他們告訴我們:

  • 4:53 - 4:55
    「我們實際上還有比德國和加州
  • 4:55 - 4:57
    更嚴重的問題。
  • 4:57 - 5:00
    我們沒有備載,沒有足量的天然氣。
  • 5:00 - 5:03
    而這只是開端,

  • 5:03 - 5:06
    假設我們預計到 2022 年
    達到 100 萬千瓦。
  • 5:06 - 5:08
    但去年我們只建了 5 萬千瓦,
  • 5:08 - 5:10
    而在這之前一年,
    我們建了 5 萬千瓦。」
  • 5:10 - 5:13
    所以,讓我們仔細審視核能。
  • 5:13 - 5:16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 5:16 - 5:19
    一直關注所有不同燃料的排碳量,
  • 5:19 - 5:23
    核能真的很低──
    實際上甚至低於太陽能。
  • 5:23 - 5:27
    而且明顯能提供了大量的電能──
  • 5:27 - 5:29
    每天 24 小時,每週七天。
  • 5:29 - 5:33
    一座核電廠一年中有
    92% 的時間可以提供電力。
  • 5:33 - 5:36
    有趣的是,當你看那些
  • 5:36 - 5:39
    已經發展各式潔淨能源的國家,

  • 5:39 - 5:40
    只有幾個在處理環境危機上
  • 5:41 - 5:43
    採取與治理環境一致的步伐。
  • 5:43 - 5:45

    因此,核能似乎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 5:45 - 5:48
    但是核能有個大問題,
  • 5:48 - 5:50
    我敢肯定你們都知道的,
  • 5:50 - 5:52
    就是人們真的不喜歡它。
  • 5:52 - 5:56
    大約一年半前有一項研究,
    針對世界各地的人們,
  • 5:56 - 5:58
    不只是在美國或歐洲,
  • 5:58 - 6:00
    所進行的調查。
  • 6:00 - 6:01

    他們發現
  • 6:01 - 6:05
    核能是最不受歡迎的能源形式。
  • 6:05 - 6:07

    甚至石油都比核能更受歡迎。
  • 6:07 - 6:11
    雖然核能替代了煤,但實情是,

  • 6:11 - 6:14
    人並不像懼怕核能那樣害怕煤,
  • 6:14 - 6:17
    這確實在存在我們的潛意識中。
  • 6:17 - 6:18
    那麼,是什麼讓我們恐懼?
  • 6:18 - 6:20
    有三件確定的事:
  • 6:20 - 6:22
    核電廠本身的安全──
  • 6:22 - 6:25
    害怕爐心熔化,造成損壞。
  • 6:25 - 6:26
    其次是核電廠的核廢料。
  • 6:27 - 6:29
    最後還有與核武器的關聯。
  • 6:30 - 6:31
    我認為,這是可以理解的,
  • 6:31 - 6:35
    工程師專注於這些疑慮,
    並在技術上加以修正。
  • 6:35 - 6:38

    這就是為什麼比爾·蓋茨
    在中國開發先進的反應器。
  • 6:38 - 6:41
    這就是為什麼 40 個不同的企業家
    正在研究這個問題。
  • 6:41 - 6:43
    而我自己,一直對此非常興奮。

  • 6:43 - 6:46
    我們完成一份報告:
    「如何使核能變便宜。」
  • 6:46 - 6:49
    特別是,釷反應器
    使很多事變得可行。
  • 6:49 - 6:51
    所以當氣候科學家詹姆斯·漢森
  • 6:51 - 6:53
    詢問我是否願意到與他到中國去,
  • 6:53 - 6:55
    並瞧瞧中國的先進核能計劃,
  • 6:55 - 6:57
    我立刻躍躍欲試。
  • 6:57 - 7:00
    我們與麻省理工和加大
    柏克萊分校的工程師到那裡。
  • 7:00 - 7:02
    我腦中相信
  • 7:02 - 7:04
    中國能夠將核能做起來。
  • 7:04 - 7:06
    就像他們已經完成的其他許多事情──
  • 7:06 - 7:10
    開始在生產線上製出小型核反應器,
  • 7:10 - 7:14
    把它們裝船像 iPhone 或
    MacBook 筆電般運到世界各地。
  • 7:14 - 7:16
    我在柏克萊的家中也能弄到一個。
  • 7:17 - 7:19
    但我發現有些不同。
  • 7:19 - 7:22
    這些介紹都非常令人興奮
    且覺得前途似錦。
  • 7:22 - 7:25
    他們擁有多個反應器且正在運行,
  • 7:25 - 7:28
    介紹釷反應器時,
    我們一幫人都很興奮。
  • 7:28 - 7:31
    他們介紹完了,談到計畫時程時,
  • 7:31 - 7:33
    他們說:
  • 7:33 - 7:36
    「我們不得不將釷熔鹽反應器
  • 7:36 - 7:38
    上市的時間訂於
  • 7:38 - 7:40
    2040 年。」
  • 7:41 - 7:42
    我當時就像這樣──「啥?」
  • 7:42 - 7:44
    (笑聲)
  • 7:44 - 7:46
    我看了看我的同事,然後就像這樣,

  • 7:46 - 7:47
    「對不起──
  • 7:47 - 7:49

    你們可以稍微加速一點嗎?
  • 7:49 - 7:52
    因為我們現在有一點氣候危機,
  • 7:53 - 7:55
    而且你們的城市污染真的很嚴重。」
  • 7:55 - 7:58
    他們回應道,他們也想,
  • 7:58 - 8:00
    「我不知道你對我們的
    釷計劃聽到了什麼,
  • 8:00 - 8:02
    但我們連三分之一的預算都沒有,

  • 8:02 - 8:05
    你們的能源部好像也不是很主動
  • 8:05 - 8:09
    公開你們測試的反應器數據。」
  • 8:09 - 8:12
    我說:「嗯,我有一個想法。
  • 8:12 - 8:15
    你知道你們已經花了
    10 年展示這反應器?
  • 8:15 - 8:17

    讓我們跳過這一部分,
  • 8:17 - 8:19
    直接商業化。
  • 8:19 - 8:21
    這將節省時間和金錢。」
  • 8:21 - 8:24
    工程師看著我,說:
  • 8:24 - 8:26
    「讓我問你一個問題:
  • 8:26 - 8:29
    你會買一輛從來沒有
    展示過的汽車嗎?」
  • 8:30 - 8:32

    那麼,關於其他的反應器呢?
  • 8:32 - 8:35
    也就說即將上線的反應器,
    現在他們已經開始出售了。

  • 8:35 - 8:37
    這是一個高溫氣體反應器。
  • 8:37 - 8:38
    它不會熔毀。
  • 8:39 - 8:42
    但它確實又大又笨重,
    這是安全的一部分,
  • 8:42 - 8:44
    沒有人認為會有
  • 8:44 - 8:46
    比我們更便宜的反應器。
  • 8:46 - 8:50
    使用核廢料作為燃料
    真的是很酷的想法,但事實是:
  • 8:50 - 8:52
    我們實際上並不知道該怎麼做。

  • 8:52 - 8:55
    你要冒著實際上製造
    更多核廢料的風險,
  • 8:55 - 8:57
    大多數人認為如果你把
  • 8:57 - 9:00

    處理廢料的部份加上去,
  • 9:00 - 9:03

    整個機器將更加而昂貴不少,
  • 9:03 - 9:05
    它只是增加另一個複雜的步驟。

  • 9:06 - 9:07
    事實是,
  • 9:08 - 9:11
    有多少真正的問題是
    我們要處理的。
  • 9:11 - 9:14
    我的意思是,我們去了印度,
    並要求看核能計劃。
  • 9:14 - 9:16
    政府表示,巴黎的氣候談判之前
  • 9:16 - 9:19
    他們打算做些什麼,
    例如蓋 30 座新的核電廠。
  • 9:19 - 9:21
    但是,當我們到了那裡
    並採訪相關人士
  • 9:21 - 9:23
    甚至看了看內部文件,
  • 9:23 - 9:26
    他們現在說大約要蓋 5 座。
  • 9:26 - 9:29

    而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
    尤其是有錢人的世界,
  • 9:29 - 9:31
    他們不要建立新的核反應器。

  • 9:31 - 9:33
    我們實際上是在談論
  • 9:33 - 9:35
    在使用期限前將其除役。
  • 9:35 - 9:38
    德國實際上正施壓鄰國這樣做。
  • 9:38 - 9:39
    我提到美國──
  • 9:39 - 9:44
    在接下來的 15 年裡,
    我們可能會關掉一半的反應器。
  • 9:44 - 9:47
    這將使碳排放減少 40%。
  • 9:47 - 9:49
    前提是得全由潔淨能源取代才行。
  • 9:49 - 9:52
    當然,在日本,
    他們將所有的核電廠下線,
  • 9:52 - 9:55

    用煤、天然氣及石油取而代之,
  • 9:55 - 9:58

    而他們只預期將約三分之一
    到三分之二的反應器再上線。
  • 9:58 - 10:01

    所以,當我們核算一下數字,
  • 10:01 - 10:02
    給它們算了算──
  • 10:02 - 10:05
    接下來的 15 年裡,
  • 10:05 - 10:07
    中國和印度將有多少核電廠上線,
  • 10:07 - 10:11
    有多少是有被下線的風險 。
  • 10:11 - 10:13

    這是最令人吃驚的發現。
  • 10:13 - 10:17
    我們發現的是,
    世界其實是有風險可能失去
  • 10:17 - 10:22
    4 倍於過去 10 年減少的潔淨能源。
  • 10:22 - 10:25
    換句話說:我們不處於
    潔淨能源革命,
  • 10:25 - 10:28

    而是在潔淨能源危機中。
  • 10:29 - 10:33
    所以工程師將尋求技術性修正,
  • 10:33 - 10:35
    人們對核能的疑慮是可以理解的。
  • 10:35 - 10:38
    但是,當你考慮
    這些都是巨大的挑戰,
  • 10:38 - 10:40
    他們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來解決,
  • 10:40 - 10:42
    還有這另一個問題,這就是:
  • 10:42 - 10:45
    那些技術性修正
    真的能解決人們的恐慌、
  • 10:46 - 10:47
    使我們感到安全嗎?
  • 10:47 - 10:50

    要知道,儘管人們這樣想,
  • 10:50 - 10:53
    還是很難弄清楚
    如何才能使核電更加安全。
  • 10:53 - 10:55
    我的意思是,每本
    探討這個問題的醫學期刊──
  • 10:55 - 10:59
    這是英國醫學期刊
    《刺胳針》最近的研究。
  • 10:59 - 11:01
    這是世上最受尊敬的期刊之一。
  • 11:01 - 11:04

    核能是最安全可靠的能源。
  • 11:04 - 11:05

    發生事故時,每個人都嚇壞了。
  • 11:05 - 11:08
    所以,你去看看事故的數據──
  • 11:08 - 11:09
    福島、車諾比爾──
  • 11:09 - 11:12

    世界衛生組織發現同樣的事情:
  • 11:12 - 11:16

    絕大多數的危害是人們恐慌造成的,
  • 11:16 - 11:18
    他們恐慌,因為他們害怕。
  • 11:18 - 11:20
    換一種說法,
  • 11:20 - 11:23

    造成損害的不是實際的機器
  • 11:23 - 11:24
    或輻射。
  • 11:24 - 11:26
    它是恐懼。
  • 11:27 - 11:28
    那核廢料呢?
  • 11:28 - 11:30
    每個人都擔心核廢料。
  • 11:30 - 11:32
    好了,關於核廢料有趣的是:
  • 11:32 - 11:33

    它有多麼小。
  • 11:33 - 11:35

    這是從一個核電廠運出來的廢料。
  • 11:35 - 11:38
    如果你把所有我們美國生產的核廢料
  • 11:38 - 11:40
    放在足球場上堆積起來,
  • 11:40 - 11:43
    它只會達到 6.1 公尺高。
  • 11:43 - 11:46
    人們說這會使人中毒
    或造成一些事情。
  • 11:46 - 11:48
    它不會,它只是放在那裡,
  • 11:48 - 11:50
    被監控著,就只是這樣而已。
  • 11:50 - 11:54
    相較之下,能源生產中
    不受控制的廢料──
  • 11:54 - 11:57
    我們稱之為「污染」,
    一年殺死七百萬人,
  • 11:57 - 12:00
    並造成全球暖化的嚴重威脅。
  • 12:00 - 12:04
    而事實是,即使我們能
    善用核廢物作為燃料,
  • 12:04 - 12:06
    總是有一些核燃料遺留下來。
  • 12:06 - 12:10
    這意味著有總是有人認為
    這是一個大問題。
  • 12:10 - 12:15
    他們的顧慮也許和廢料
    沒有多大的關係。
  • 12:15 - 12:17
    那麼,核電與核武的關聯呢?
  • 12:17 - 12:19
    也許最令人吃驚的事情是,
  • 12:19 - 12:21
    我們找不到任何的例子,
    有擁有核電的國家表示,
  • 12:21 - 12:24
    「哦!」決定把核料變成核武。
  • 12:24 - 12:27

    事實上,它的工作原理是相反的。
  • 12:27 - 12:31
    我們發現目前所知,
    能擺脫大量核武的唯一途徑,
  • 12:31 - 12:34
    就是將核武中的鈽彈頭
  • 12:34 - 12:37
    做為核電廠的燃料。
  • 12:37 - 12:41
    所以,如果你讓世界擺脫核武器,
  • 12:41 - 12:43
    那麼我們會需要更大量的核電。
  • 12:43 - 12:49
    (掌聲)
  • 12:49 - 12:52
    當我要離開中國時,

  • 12:52 - 12:54
    帶比爾·蓋茨到那裡的
    工程師把我拉到一邊,
  • 12:54 - 12:57
    他說:「邁克爾我感謝你
  • 12:57 - 13:00
    關注所有不同的核能供應技術,
  • 13:00 - 13:03
    但眼前有更根本的問題,
  • 13:03 - 13:05
    我們的全球需求有限。
  • 13:05 - 13:08
    我的意思是,我們在
    生產線組裝這些機器、
  • 13:08 - 13:10
    我們知道如何讓東西便宜,
  • 13:10 - 13:13
    但只是沒有足夠的買主。」
  • 13:13 - 13:17
    所以,讓我們先改進太陽能
    和風能的效率和保存。
  • 13:17 - 13:19
    我們要加快先進核能計劃。
  • 13:19 - 13:22
    我認為應該多花三倍錢就可以了。
  • 13:22 - 13:26
    但我認為當務之急是:
  • 13:26 - 13:28
    如果我們要克服氣候危機,
  • 13:28 - 13:32
    是要記住,引發潔淨能源危機的,
  • 13:33 - 13:35
    不是我們的機器,
  • 13:35 - 13:38
    這是我們內心的恐懼。
  • 13:38 - 13:40
    非常感謝你。
  • 13:40 - 13:42
    (掌聲)
Title:
恐核如何對環境造成傷害
Speaker:
邁克爾·謝倫伯格
Description:

「我們不是處於潔淨能源革命,而在是潔淨能源危機中,」氣候政策專家邁克爾·謝倫伯格說。他有令人驚訝的解決方法:核能。在此次充滿激情的演講中,他說此時正是克服技術上對核能長期疑憂的好時機,以及為什麼他與其他環保人士認為早應該擁抱核能,作為可行及理想的潔淨能源。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3:58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 Compare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