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Four Notions to Remove | Thich Nhat Hanh (short teaching video)

  • 0:09 - 0:13
    「无我」并不意味着你不存在
  • 0:14 - 0:19
    「无我」意味着你只是由「非你」的元素构成
  • 0:26 - 0:32
    有一部为人熟知的经典
  • 0:32 - 0:41
    在禅宗寺院里会学习的经典 ,名为《金刚经》
  • 0:42 - 0:46
    《金刚经》教导我们舍离「四相」
  • 0:47 - 0:50
    然而,事实上我们有很多概念需要舍弃
  • 0:50 - 0:56
    但《金刚经》只集中於四个概念
  • 0:56 - 0:59
    第一个概念是“我相"
  • 1:00 - 1:05
    我们相信自己可以独自存在
  • 1:05 - 1:09
    花可以独自存在,但事实并非如此
  • 1:09 - 1:15
    深观,我们看到一朵花只是由非花的元素构成
  • 1:15 - 1:25
    这就是为什麽花儿
    应该舍弃她可以独自存在的概念
  • 1:26 - 1:30
    她与宇宙相即而存
  • 1:30 - 1:37
    我与你们所有人相即而存,我与整个宇宙相互依存
  • 1:38 - 1:42
    我认为“interbeing”(相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
  • 1:43 - 1:47
    这应该尽快被加入到字典中
  • 1:48 - 1:56
    它比“to be”(是)这个词更接近实相
  • 2:06 - 2:14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舍弃以为「我」
    是独立存在的实体这个概念
  • 2:14 - 2:20
    我们会能够从许多烦恼中解脱出来
  • 2:22 - 2:25
    如果我们相信有一个独立的自我
  • 2:25 - 2:29
    我们就会倾向於将这个「我」与其他人进行比较
  • 2:29 - 2:34
    从而生起优越感,这让你痛苦
  • 2:35 - 2:41
    从这也生起自卑感,这也让你痛苦
  • 2:41 - 2:46
    还有的是平等感,这也会让你受苦
  • 2:46 - 2:50
    因为那都是互相比较所产生的
  • 2:56 - 3:05
    你不仅从自卑和优越感中解脱
  • 3:05 - 3:10
    还有平等感,因为我们之中许多人都试图能够与他人平等
  • 3:11 - 3:18
    但是你在他之内,他也在你之内。
  • 3:20 - 3:26
    第二个概念是「人」的概念,purusha
  • 3:27 - 3:30
  • 3:32 - 3:38
    根据教义,「人」仅是由「非人」的元素构成
  • 3:38 - 3:42
    即矿物丶植物和动物
  • 3:43 - 3:46
    人类是地球上非常年轻的物种
  • 3:46 - 3:48
    然而我们认为
  • 3:51 - 3:53
    我们是老板
  • 3:54 - 4:00
    我们对天国造成了很多损害
  • 4:02 - 4:05
    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
  • 4:06 - 4:12
    我们有人类祖先,但我们也有动物祖先
  • 4:12 - 4:17
    我们也有植物祖先
  • 4:17 - 4:22
    我们也有矿物祖先
  • 4:22 - 4:25
    他们还在我们之内
  • 4:25 - 4:30
    每一个步伐,我们都承载着我们所有祖先
  • 4:30 - 4:35
    矿物丶植物丶动物和人类祖先
  • 4:36 - 4:39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带着我们祖先
  • 4:40 - 4:43
    如果我们快乐,我们的祖先就会快乐
  • 4:44 - 4:49
    如果我们受苦,我们的祖先也会受苦
  • 4:55 - 4:58
    所以《金刚经》
  • 5:00 - 5:05
    教导说「人」是由「非人」的元素构成的
  • 5:06 - 5:11
    为了保护人,你必须保护环境
  • 5:11 - 5:18
    你必须保护矿物丶动物和植物
  • 5:18 - 5:27
    这就是为什麽《金刚经》似乎是关於深层生态学教导的最古老的文献
  • 5:31 - 5:38
    第三个要舍弃的概念是「众生」
  • 5:43 - 5:53
    而这里的「众生」这个词,是指「非佛」的众生
  • 5:53 - 5:58
    佛是觉悟的人
  • 5:59 - 6:01
    他们称……
  • 6:02 - 6:07
    Bodhi 是开悟的意思
  • 6:07 - 6:09
    sattva
  • 6:11 - 6:14
    sattva 的意思是众生
  • 6:14 - 6:21
    佛是觉悟的众生,是菩萨
  • 6:25 - 6:34
    佛陀是伟大的众生,「mahāsattva 摩诃萨」
  • 6:51 - 6:54
    作为
  • 6:55 - 6:59
    作为一个人,我们可能会有一些不足感
  • 7:00 - 7:04
    因为我们不是佛陀,我们不是伟大的众生
  • 7:05 - 7:11
    所以「众生」的概念
  • 7:12 - 7:17
    与觉者丶伟大的众生不同
  • 7:17 - 7:27
    这种概念,这种自卑感应该要舍弃
  • 7:29 - 7:37
    其实,要找到菩萨,要见摩诃萨
  • 7:37 - 7:39
    就得往自己看
  • 7:39 - 7:43
    那是要找到佛陀最安全的方法
  • 7:43 - 7:47
    不是在天上,不是在西方
  • 7:48 - 7:50
    不在佛堂
  • 7:50 - 7:59
    佛在你心中, 因为你心中有觉悟的种子
  • 7:59 - 8:03
    你有理解和慈悲的种子
  • 8:03 - 8:07
    那就是佛性,佛性
  • 8:07 - 8:13
    所以最安全的地方,最有把握找到佛陀的地方就是在人之中
  • 8:14 - 8:20
    而不是在神,不在外面,也不里上面
  • 8:21 - 8:27
    临济宗有这教义
  • 8:31 - 8:33
    生佛不二
  • 8:38 - 8:45
    意思是众生和佛
  • 8:46 - 8:50
    不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不二)
  • 8:50 - 8:54
    当你观照佛陀时,你会看到他是一个人
  • 8:55 - 9:02
    如果你没有在佛陀中看到众生,你就没有看到佛
  • 9:03 - 9:07
    众生受苦
  • 9:08 - 9:11
    活在妄想之中
  • 9:12 - 9:17
    而佛陀是一个曾经受苦
  • 9:17 - 9:24
    曾经烦恼,而修习转化的人
  • 9:24 - 9:29
    所以当你看佛的时候,你必须看到「非佛」的元素
  • 9:30 - 9:34
    比如苦丶修行等等
  • 9:35 - 9:41
    如果你没有看到已经在佛陀中已被转化的痛苦
  • 9:41 - 9:43
    你就没有看到佛陀
  • 9:43 - 9:52
    [如果] 你认为佛陀只是由「无苦」的元素构成的
  • 9:53 - 9:59
    当你看着莲花时,你必须看到它里面的污泥
  • 10:00 - 10:05
    因为你需要污泥来栽种莲花
  • 10:06 - 10:09
    你不能在大理石上种植莲花
  • 10:11 - 10:15
    当你看莲花时,如果你没有看到里面的污泥
  • 10:15 - 10:17
    你就没有看到莲花
  • 10:18 - 10:20
    当你看佛陀时
  • 10:20 - 10:25
    如果你不把痛苦看成有助於成佛的一个因素
  • 10:25 - 10:27
    你就没有看到佛
  • 10:29 - 10:34
    所以不要分别「佛」与「非佛」
  • 10:35 - 10:38
    当你看到一个人在受苦时
  • 10:39 - 10:42
    你必须看到他的佛性
  • 10:42 - 10:49
    你应该在他身上看到觉醒丶觉悟的能力
  • 10:50 - 10:53
    慈悲和理解的能力
  • 10:53 - 10:58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佛性
  • 10:58 - 11:01
    如果你观察一个人
  • 11:01 - 11:06
    无论他在受多少苦
  • 11:06 - 11:12
    你都必须在他身上看到佛,否则你并未能看到他
  • 11:13 - 11:20
    我16岁出家为沙弥时
  • 11:20 - 11:30
    师父给了我一首偈颂,让我礼佛前背诵
  • 11:34 - 11:39
    在礼佛之前,你必须准备好自己
  • 11:40 - 11:44
    否则礼佛是没有效果的
  • 11:45 - 11:49
    那是一种禅修,它开首是这样的:
  • 11:49 - 11:55
    能礼所礼(礼敬与所礼者)
  • 11:56 - 12:00
    性空寂(两者的本质都是空的)
  • 12:02 - 12:07
    佛只由非佛的元素构成
  • 12:08 - 12:14
    我只由非我元素组成
  • 12:15 - 12:20
    所以它就等於是说:「亲爱的佛陀,
  • 12:21 - 12:22
    我要向你礼敬
  • 12:22 - 12:26
    但我知道你是空无自我
  • 12:26 - 12:30
    你是由非佛的元素构成
  • 12:30 - 12:33
    我在你身上看到了我。」
  • 12:34 - 12:38
    此时,你已见到佛
  • 12:38 - 12:41
    “而向你礼敬的我
  • 12:42 - 12:45
    是由非我元素构成的
  • 12:45 - 12:47
    觉悟的元素也在我之内
  • 12:48 - 12:50
    你在我之内。」
  • 12:51 - 12:56
    所以你了悟你在佛之内,佛也在你之内
  • 12:56 - 12:59
    这时候你就可以礼佛了
  • 12:59 - 13:06
    像这样的礼敬把两者连接起来,建立了两者的交流
  • 13:06 - 13:11
    否则,如果你认为佛陀是一个独立的实体
  • 13:12 - 13:19
    你和佛没有联系,没有交流,没有交流的可能
  • 13:19 - 13:26
    你对耶稣或上帝礼敬时也一样
  • 13:27 - 13:31
    你必须在上帝之中看到你,在你之中看到上帝
  • 13:32 - 13:38
    这样真正的交流才有可能
  • 13:40 - 13:44
    我们了解到耶稣是上帝的儿子
  • 13:45 - 13:49
    但我们也了解到他是人子
  • 13:50 - 13:55
    他既是神的儿子又是人的儿子,这是非常重要的
  • 13:56 - 14:00
    意思是上帝在人之内,人在上帝之内
  • 14:02 - 14:08
    这就是为什麽连接是可能的,交流是可能的
  • 14:09 - 14:14
    对我来说,耶稣也是由「非耶稣」的元素构成的
  • 14:15 - 14:20
    假设你把上帝和人从他身上移除,他就不再是耶稣了
  • 14:21 - 14:27
    假设你把圣灵从他身上移除,他就不再是耶稣了
  • 14:29 - 14:33
    所以三位一体的教导适用於此
  • 14:33 - 14:42
    两种传统都有相同的智慧,相同的洞见
  • 14:45 - 14:53
    如果你想像上帝和耶稣是一个完全外在的实体
  • 14:54 - 15:02
    那就不会有真正的交流,真正的联系,真正的沟通
  • 15:02 - 15:07
    这就是为什麽相即的智慧非常重要
  • 15:07 - 15:09
    无我的智慧非常重要
  • 15:09 - 15:17
    佛生不二的智慧非常重要的
  • 15:18 - 15:26
    我认为许多基督徒丶神秘主义者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 15:57 - 16:05
    所以礼佛不是一种崇拜
  • 16:05 - 16:08
    而是一种禅修
  • 16:10 - 16:15
    因为,在你礼佛之前,你必须有这洞见
  • 16:15 - 16:19
    佛是空,你是空
  • 16:19 - 16:22
    在你礼佛之前,你在佛之内
  • 16:22 - 16:24
    在你礼佛前
  • 16:24 - 16:29
    那麽你礼佛就会带来转化和疗愈的效果
  • 16:33 - 16:39
    我们当中有一位美籍僧人
  • 16:40 - 16:45
    他在成为佛教僧侣之前曾是一名天主教神父
  • 16:46 - 16:50
    他是一位神学家
  • 16:52 - 16:55
    他仍然爱耶稣和基督教
  • 16:56 - 17:01
    但他发现在佛教中,他有工具丶方法
  • 17:02 - 17:07
    来实践基督教的教义
  • 17:09 - 17:16
    所以,学习佛法可以帮助你
    成为一位更好的基督徒,反之亦然
  • 17:19 - 17:29
    众生与诸佛菩萨丶耶稣丶上帝是完全分离的这个概念
  • 17:29 - 17:32
    应该要舍弃
  • 17:32 - 17:38
    因为它会造成分化丶分别心和痛苦
  • 17:38 - 17:42
    《金刚经》建议我们舍弃的第四个概念
  • 17:42 - 17:46
    是「寿命」的概念
  • 17:49 - 17:54
    记得这条线代表时间
  • 17:55 - 18:00
    我们相信我们从 B 点(Birth 出生)开始
  • 18:00 - 18:04
    D 点(Death 死亡)结束
  • 18:04 - 18:11
    从 B 点到 D 点代表我们存在的领域
  • 18:12 - 18:16
    D 之後代表我们不存在的领域
  • 18:17 - 18:25
    认为我们只从 B 点开始存在,并从 D 点停止存在
  • 18:25 - 18:29
    这个「寿者」的概念应该要舍弃
  • 18:31 - 18:34
    你没有被时间所困
  • 18:34 - 18:38
    你从时间的概念中解脱出来
  • 18:40 - 18:46
    你的本性是不生不灭丶非有非无
  • 18:47 - 18:53
    执着於总有一天我会死去,会变得一无所有的概念中
  • 18:54 - 18:56
    我们应该舍弃这样的概念
  • 18:56 - 19:00
    如果一朵云不会死,我们又怎麽会死?
  • 19:01 - 19:05
    我们以许多方式延续着
  • 19:05 - 19:10
    我们的修习决定了我们的延续美丽与否
Title:
Four Notions to Remove | Thich Nhat Hanh (short teaching video)
Description: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Duration:
19:20

Chinese, Simplified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