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Lecture 1 - Why Arguments Matter

  • 0:03 - 0:06
    哈囉!歡迎來 Coursera 上這門課。
  • 0:06 - 0:09
    這是我們第一次教授線上課程
  • 0:09 - 0:12
    我們對此感到非常的興奮。OH YA
  • 0:12 - 0:15
    我是華特●辛諾特阿穆斯壯,來自 Duke 大學。
  • 0:15 - 0:19
    我會跟來自 Chapel Hill 的 North Carolina 大學的雷姆●雷塔一起授課
  • 0:19 - 0:21
    雷姆 跟大家打聲招呼吧
  • 0:21 - 0:23
    大家好。
    謝謝。
  • 0:24 - 0:29
    這將會是一堂很棒的課程。
    課程內容將涵蓋許多重要的實務議題。
  • 0:29 - 0:32
    也會提出一些很棒的理論問題。
  • 0:32 - 0:36
    我們希望讓課程變得更有趣,所以我們會舉很多在日常生活中,
  • 0:36 - 0:40
    人們在論證上犯的愚蠢錯誤作為例子
  • 0:40 - 0:43
    而且,我們也會教你如何去避免這些愚蠢的錯誤
  • 0:43 - 0:47
    本課程的標題是:「重新思考,如何推論與辯證」
  • 0:47 - 0:51
    看到這個標題,相信你能夠瞭解其中的含意
  • 0:51 - 0:55
    我們將嘗試教你用不同的方法去重新思考
  • 0:55 - 1:00
    影響人生的各種議題。我們並非說服你接受我們的論點
  • 1:00 - 1:03
    或是教你相信我們所相信的
  • 1:03 - 1:07
    相反的,我們想要你以全新的、更深入的方式
  • 1:08 - 1:15
    來思考那些與你關係密切的議題。
    本課程的副標題為「如何推論與辯證」
  • 1:15 - 1:20
    指的是,我們會專注在一種特定的思考方式,叫做:推論 (Reasoning)
  • 1:20 - 1:23
    因為大部分的人都不想隨便相信一件事,
  • 1:23 - 1:27
    或是相信不合理的事。
    他們希望有理由(reason),
  • 1:27 - 1:31
    能夠支持他們所想與所做的事。
    但,你該如何得到理由呢?
  • 1:31 - 1:35
    我們會試著透過論證(arguments)的方式來找出理由
  • 1:35 - 1:41
    因為論證就是表達理由的方式。如果你能了解論證,
  • 1:41 - 1:45
    你就能了解背後的理由;
    如果你能夠構建出好的論證,
  • 1:45 - 1:49
    你就會有好的理由,來協助你思考與行動
  • 1:49 - 1:54
    這就是為什麼了解論證是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
  • 1:54 - 1:57
    -- 因為能夠找出更好的理由,來支持我們的信念與行動
  • 1:57 - 2:01
    但是,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
  • 2:01 - 2:05
    了解論證能避免犯錯。因為有許多的騙子
  • 2:05 - 2:10
    想要說服你用他希望的思考模式來想事情,以讓你做出他希望的舉動。而這些騙子使用的手段就是:
  • 2:10 - 2:13
    灌輸你一個有問題的論證
  • 2:13 - 2:17
    所以你必須要注意這些問題論證,且避免去相信這些論證。
    想想看,一個賣二手車的推銷員
  • 2:17 - 2:22
    想要說服你買車,他的理由是:「因為車子看起來很酷,
  • 2:22 - 2:25
    而且,只要你坐上這台車,你會變得更酷。」
  • 2:25 - 2:29
    恩.. 我先不評論這理由是好是壞
  • 2:29 - 2:34
    不過,之後你將能夠去發現,哪些論述是可信的
  • 2:34 - 2:38
    ,而哪些是不可信的。
    想想另外一個例子
  • 2:38 - 2:42
    法庭裡有名律師,而你坐在陪審團裡
  • 2:42 - 2:47
    他們將說服你相信被告是有罪或無罪的
  • 2:47 - 2:51
    但是,無論是何種結果,你都不會想要你的決定
  • 2:51 - 2:55
    像銅板一樣隨便。身為一個陪審員,
  • 2:55 - 2:59
    你會想要有個確實的理由作為你的思路與判斷
  • 2:59 - 3:04
    再想像有一位傳教士想要向你宣揚他們的宗教信仰
  • 3:04 - 3:09
    和說服你放棄原有的宗教信仰。
    恩.. 相信你不想要
  • 3:09 - 3:12
    倉促的做出決定。因為這是重大決策。
  • 3:12 - 3:17
    那,這跟你的生活有何關係?
    想想,也許有個朋友跟你說:
  • 3:17 - 3:20
    「走吧,一起來趟開車橫跨美國的旅行,這應該很棒!」
  • 3:20 - 3:26
    或許這旅程會跟朋友說的一樣棒,或許不會。
    但你應該不會想在未經充分思考前,
  • 3:26 - 3:29
    就貿然許下這麼巨大的承諾。
  • 3:29 - 3:34
    我們該如何學習論證(arguments)呢?
    在這門課中,我們將分成四個部分來學習論證。
  • 3:34 - 3:37
    第一個部分會教導你要如何分析論證
  • 3:37 - 3:40
    這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不過就是讀一個段落,
  • 3:40 - 3:43
    或是聽一段話
  • 3:43 - 3:48
    但分析論證會變得相當的困難,
  • 3:48 - 3:52
    如果論證若有似無的被夾雜在段落中的話。
  • 3:52 - 3:56
    這裡有個例子。想像你接到一篇來函
  • 3:56 - 4:00
    雖然有些來函裡完全沒有論證
  • 4:00 - 4:06
    只是在來函中表達對編輯們的感謝之意
  • 4:06 - 4:09
    但有些來函中會包含論證
  • 4:09 - 4:14
    舉例來說,他們會想在論證中說服你
  • 4:14 - 4:20
    投票給某個候選人。
    所以,你必須認清,哪些段落包含論證,
  • 4:20 - 4:23
    而哪些段落沒有。
  • 4:23 - 4:28
    接著,你必須要檢視這些段落,
  • 4:28 - 4:31
    看哪些字、哪些句子包含論證
  • 4:31 - 4:35
    然後,你必須分離出有論證的部分,將這些部分以我們稱之為
  • 4:35 - 4:39
    「standard form」的方式排列。
    通常,這些論證會不完整,
  • 4:39 - 4:44
    所以你必須補足這些缺失的論證,或是加入被隱藏的前提
  • 4:44 - 4:47
    以看清論證的全貌
  • 4:47 - 4:52
    以上這些,就是在課程第一部分會教的。接著,一旦我們
  • 4:52 - 4:55
    掌握論述的形體(shape),我們就可以開始去評估論證的正確性
  • 4:55 - 5:00
    但評估的方式需取決於要評估的論證的目的
  • 5:00 - 5:04
    有些論述想要用邏輯推演(logical way)來辯證論證的對確性(valid),
  • 5:04 - 5:07
    這些是屬於演繹論證(deductive arguments)。
    我們會先來研究
  • 5:07 - 5:11
    演繹論證和演繹論證的形式結構(formal structure)
  • 5:11 - 5:16
    我們會討論到命題邏輯(propositional logic)與定言邏輯(categorical logic),
  • 5:16 - 5:19
    以上這些就是第二部分會教的內容。
    在第三部分,我們會談到
  • 5:19 - 5:22
    一種不同種類的論證方式:歸納論證(inductive arguments)
  • 5:22 - 5:25
    歸納論證不會循演繹方式證明論證的對確性
  • 5:25 - 5:30
    歸納論證有很多不同的種類,但我們只會談到其中一種:統計概括(statistical generalizations)
  • 5:30 - 5:35
    這是將概括(generalization)往下應用到特別的範例
  • 5:35 - 5:39
    我們也將學習用類比(analogy)的方式來推演(inference)出最好的解釋與論證
  • 5:39 - 5:43
    我們也將學習因果推理(casual reasoning)、機率(probability)與決策方式(decision making)
  • 5:43 - 5:48
    在第三部分中會涵蓋很多不同種類的歸納論證
  • 5:49 - 5:52
    在第四部分,我們將會學習謬誤(fallacies)
  • 5:52 - 5:57
    謬誤是論證中常見且惱人的錯誤
  • 5:57 - 6:03
    有些謬誤是因為模糊(vagueness) ,有些是因為模凌兩可(ambiguity)
  • 6:03 - 6:08
    有些論證的問題是不相關(irrelevance),像是人身攻擊謬誤(Ad Hominem) 或 訴諸無知(Appeals to Ignorance)

    人身攻擊謬誤:藉著攻擊、批評議論參與者與當前論題無關之個人因素,並以之作為駁斥對方、或支持己方論證的理據

    訴諸無知:人們斷定一件事物是正確,只是因為它未被證明是錯誤,或斷定一件事物是錯誤,只因為它未被證明是正確
  • 6:08 - 6:13
    我們也將探討一種主要的謬誤,叫做乞求論題(begging the question, 將尚未證明或解決的問題放在前提中,如果你承認了前提,就已經承認了結論,用以迴避主題),
  • 6:13 - 6:17
    這種謬誤隨處可見。最後,我們將教你一種
  • 6:17 - 6:22
    找出且避免這些常見錯誤的方法。
  • 6:22 - 6:26
    以上就是第四部分的內容。在每一部分的結尾,
  • 6:26 - 6:30
    我們會有隨堂小考,確定你是否了解課程內容
  • 6:30 - 6:35
    我們很高興能讓你想選這門課,有這麼多人來選這門課,讓我們覺得很光榮。
  • 6:35 - 6:40
    但人多也會造成問題,那就是我們沒辦法用email回答所有學生的問題
  • 6:40 - 6:44
    所以,請不要個別用email聯繫我們
  • 6:44 - 6:49
    會有討論區讓你們跟其他同學討論課程內容
  • 6:49 - 6:52
    我想,假如你們去討論區
  • 6:52 - 6:55
    你不但可以問問題並獲得想要的答案
  • 6:55 - 6:59
    也可以幫助回答其他同學的問題
  • 6:59 - 7:02
    每位同學都能從中學到更多,這就是我們這門課所期望的。
  • 7:02 - 7:07
    非常感謝你們加入邏輯的探險,希望你們能夠堅守住不要放棄
  • 7:07 - 7:11
    因為我們將有許多有趣且重要的東西需要發掘
  • 7:11 - 7:16
    最後一個建議,我們已經製作了這些教學影片,
  • 7:16 - 7:21
    你們當然可以從影片中自學,做練習,與做隨堂小考
  • 7:21 - 7:25
    但如果你們在了解課程內容上遇到麻煩
  • 7:25 - 7:28
    或是想要探究更多的細節
  • 7:28 - 7:33
    我們有本教科書叫做「Understanding Arguments」
  • 7:33 - 7:38
    這是由我和Robert Fogelin所寫的。很多課程裡的
  • 7:38 - 7:41
    好點子都來自於Robert Fogelin,同時他也是
  • 7:41 - 7:46
    這個領域數十年來的先驅。
    真的很感謝Robert的幫忙,我欠他很多
  • 7:46 - 7:49
    所以,在下一段課程開始之前,
  • 7:49 - 7:54
    我想借此機會好好向Robert說聲謝謝
Title:
Lecture 1 - Why Arguments Matter
Video Language:
English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