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我們如何使用 DNA 技術來協助農夫對抗作物疾病

  • 0:01 - 0:03
    我起床的理由有兩個。
  • 0:03 - 0:07
    第一,小規模家庭小農
    需要更多食物。
  • 0:08 - 0:10
    很不可思議的是,在 2019 年,
  • 0:10 - 0:13
    供給我們食物的農夫竟會餓肚子。
  • 0:13 - 0:18
    第二,科學必須要
    更多元化、能包容。
  • 0:19 - 0:22
    如果我們要解決
    地球上最困難的難題,
  • 0:22 - 0:26
    比如數百萬生活極度貧困的窮人
    要面對「糧食不安全」的問題,
  • 0:26 - 0:28
    就需要大家同心協力。
  • 0:29 - 0:31
    我想要用最新的技術,
  • 0:31 - 0:35
    加上地球上最多元化、
    最具包容性的團隊,
  • 0:35 - 0:37
    來協助農夫取得更多食物。
  • 0:38 - 0:39
    我是計算生物學家。
  • 0:39 - 0:43
    我知道——那是什麼?
    又能如何協助終結飢餓問題?
  • 0:43 - 0:46
    基本上,我喜歡電腦和生物學,
  • 0:46 - 0:49
    而不知怎麼的,
    兩者結合就成了一種工作。
  • 0:49 - 0:50
    (笑聲)
  • 0:50 - 0:54
    我並沒有那種從小就立志
    成為生物學家的故事。
  • 0:55 - 0:58
    事實是,我在大學打籃球。
  • 0:59 - 1:04
    而我的財務支助方案包括
    我需要一個可以半工半讀的工作。
  • 1:04 - 1:06
    某一天,
  • 1:06 - 1:09
    我晃到了離我宿舍最近的大樓。
  • 1:09 - 1:12
    剛好那是生物學大樓。
  • 1:12 - 1:15
    我走進去,去看工作看板。
  • 1:15 - 1:18
    是的,這是在網路出現之前。
  • 1:18 - 1:20
    我看到一張三乘五的名片,
  • 1:20 - 1:24
    在廣告植物標本室裡的工作。
  • 1:25 - 1:26
    我馬上記下電話,
  • 1:27 - 1:32
    因為上面寫著「彈性時間」,
    那就能配合我的籃球時間表了。
  • 1:32 - 1:37
    我跑去圖書館,去查
    「植物標本室」是什麼意思。
  • 1:37 - 1:39
    (笑聲)
  • 1:39 - 1:40
    結果發現,
  • 1:40 - 1:45
    植物標本室就是存放
    死亡、乾燥植物的地方。
  • 1:45 - 1:47
    我很幸運被錄用了。
  • 1:47 - 1:50
    於是,我的第一個科學工作
  • 1:50 - 1:56
    是把死掉的植物黏在紙上,
    且要連續做數個小時。
  • 1:56 - 1:58
    (笑聲)
  • 1:59 - 2:00
    好吸引人。
  • 2:00 - 2:03
    我就這樣變成了計算生物學家。
  • 2:04 - 2:06
    在那時,
  • 2:06 - 2:08
    基因組學和電腦計算還在成熟中。
  • 2:08 - 2:11
    我繼續攻讀碩士,
  • 2:11 - 2:14
    把生物和電腦結合起來。
  • 2:14 - 2:17
    那時,我在洛斯阿拉莫斯
    國家實驗室的
  • 2:17 - 2:20
    理論生物學及生物物理學組工作。
  • 2:20 - 2:24
    我在那裡和超級電腦初次相遇,
  • 2:24 - 2:25
    它讓我嘆為觀止。
  • 2:26 - 2:29
    超級電腦的運算力基本上等同於
  • 2:29 - 2:32
    數千台個人電腦連結在一起
    且狂飆起來的運算力,
  • 2:32 - 2:38
    有了它,我們就能揭開流行性感冒
    和 C 型肝炎的複雜面紗。
  • 2:38 - 2:42
    此時,我看到把電腦和生物學結合
  • 2:42 - 2:44
    能為人類產生多大的力量。
  • 2:45 - 2:47
    我希望我的職涯能走上這條路。
  • 2:48 - 2:50
    所以,從 1999 年起,
  • 2:50 - 2:53
    我把我科學職涯的大部分時間
  • 2:53 - 2:57
    花在滿是昂貴設備的
    超高科技實驗室中。
  • 2:58 - 2:59
    許多人問我,
  • 2:59 - 3:03
    我為什麼/如何為非洲的農夫努力。
  • 3:04 - 3:06
    因為我的電腦計算技能,
  • 3:06 - 3:11
    2013 年,一個由東非
    科學家組成的團隊
  • 3:11 - 3:15
    請我加入他們,去拯救木薯。
  • 3:16 - 3:20
    木薯這種植物的葉子和根
  • 3:20 - 3:23
    是全球八億人的食物。
  • 3:24 - 3:27
    以及東非五億人。
  • 3:27 - 3:29
    所以那是約十億人
  • 3:29 - 3:32
    要仰賴這種植物來補充每日熱量。
  • 3:33 - 3:36
    如果小規模家庭小農有足夠木薯,
  • 3:36 - 3:39
    她就可以讓家人溫飽,
  • 3:39 - 3:42
    且她可以在市場上銷售,
    以支付重要的費用
  • 3:42 - 3:45
    如學費、醫療費,以及存錢。
  • 3:46 - 3:49
    但在非洲,木薯正受到攻擊。
  • 3:50 - 3:54
    粉蝨和病毒在蹂躪木薯。
  • 3:55 - 3:57
    粉蝨是一種小昆蟲,
  • 3:57 - 4:00
    以六百多種植物的樹葉為食。
  • 4:00 - 4:01
    牠們是壞消息。
  • 4:01 - 4:03
    品種很多;
  • 4:03 - 4:05
    牠們演變成能抵抗殺蟲劑;
  • 4:05 - 4:09
    且牠們會傳播數百種植物病毒,
  • 4:09 - 4:12
    造成木薯褐斑條紋病
  • 4:12 - 4:14
    以及木薯花葉病。
  • 4:14 - 4:17
    這些病會讓植物完全死亡。
  • 4:17 - 4:19
    如果沒有木薯,
  • 4:19 - 4:23
    數百萬人就沒有食物或收入。
  • 4:24 - 4:27
    我去了一趟坦尚尼亞,
  • 4:27 - 4:29
    便了解到這些女子需要協助。
  • 4:29 - 4:34
    這些很了不起又堅強的
    小規模家庭小農
  • 4:34 - 4:35
    多半是女性。
  • 4:35 - 4:36
    過得很辛苦。
  • 4:37 - 4:39
    她們沒有足夠食物可以給家人吃,
  • 4:39 - 4:41
    這是真正的危機。
  • 4:42 - 4:43
    發生的狀況是
  • 4:43 - 4:46
    雨季來時,他們到
    外面的木薯田去種木薯。
  • 4:46 - 4:47
    九個月後,
  • 4:48 - 4:51
    因為這些害蟲和病原體,
    導致什麼都沒有。
  • 4:51 - 4:53
    我心想,
  • 4:53 - 4:56
    農人怎麼可能會餓肚子?
  • 4:57 - 5:01
    我決定要花些時間到實地去,
    和農人及科學家一起努力,
  • 5:01 - 5:03
    看看我有沒有什麼技能
    可以幫得上忙。
  • 5:04 - 5:07
    實地的情況很驚人。
  • 5:07 - 5:11
    粉蝨吃樹葉以取得蛋白質,
    卻因此摧毀了樹葉,
  • 5:12 - 5:15
    病毒則為了澱粉去吃根部,
    因而摧毀了根部。
  • 5:16 - 5:18
    整個生長季就要過了,
  • 5:18 - 5:22
    而小農會失去整年的收入和食物,
  • 5:22 - 5:26
    全家要撐過難受又漫長的飢餓季。
  • 5:26 - 5:28
    這完全是可以預防的。
  • 5:28 - 5:29
    如果小農知道
  • 5:29 - 5:32
    她的田裡要種哪一種木薯
  • 5:32 - 5:36
    可以抵抗那些病毒和病原體,
  • 5:37 - 5:39
    就能有更多食物。
  • 5:39 - 5:41
    我們擁有所有必要的技術,
  • 5:42 - 5:45
    但知識和資源
  • 5:45 - 5:48
    在全球的分佈並不平均。
  • 5:49 - 5:51
    所以,我確切的意思是,
  • 5:51 - 5:53
    較老式基因組技術
  • 5:53 - 5:56
    是可以解開這些害蟲和病原體
  • 5:56 - 5:58
    造成的複雜問題——
  • 5:59 - 6:02
    但這些技術並不是為
    撒哈拉以南非洲所開發的。
  • 6:03 - 6:05
    它們的成本可能要上百萬美元;
  • 6:05 - 6:07
    它們需要穩定的供電
  • 6:07 - 6:09
    和專門的人類能力。
  • 6:10 - 6:13
    在非洲大陸上,這些機器非常稀有,
  • 6:13 - 6:17
    讓在前線打仗的科學家別無選擇,
  • 6:18 - 6:19
    只能把樣本送到海外。
  • 6:20 - 6:21
    當樣本被送到海外,
  • 6:22 - 6:24
    樣本就會衰變,會花更高的成本,
  • 6:24 - 6:26
    且,試圖透過很弱的網路
  • 6:26 - 6:29
    把資料取回,也近乎不可能。
  • 6:29 - 6:33
    有時,可能要花六個月
    才能把結果拿回來給小農。
  • 6:33 - 6:35
    那時就已經太遲了。
  • 6:35 - 6:37
    作物已經死光了,
  • 6:37 - 6:40
    因而造成更嚴重的貧窮
    和更多人挨餓。
  • 6:41 - 6:44
    我們知道我們能解決這個問題。
  • 6:44 - 6:45
    2017 年,
  • 6:45 - 6:50
    我們聽說有一種手持式
    可攜帶的 DNA 定序儀,
  • 6:50 - 6:53
    就是 Oxford Nanopore
    生技公司的 MinION。
  • 6:53 - 6:57
    過去,這種定序儀在西非
    被用來對抗伊波拉。
  • 6:57 - 6:58
    於是,我們心想:
  • 6:58 - 7:02
    我們為什麼不在東非
    用它來協助小農?
  • 7:02 - 7:06
    我們便決定要這麼做。
  • 7:07 - 7:09
    當時,這項技術非常新,
  • 7:09 - 7:13
    許多人懷疑我們能否將
    同樣的做法搬到農田上。
  • 7:13 - 7:14
    當我們打算這麼做時,
  • 7:14 - 7:18
    我們其中一位英國的「合作夥伴」
  • 7:18 - 7:22
    告訴我們:我們永遠不可能
    在東非實現這個做法,
  • 7:22 - 7:24
    更不用說在農田上了。
  • 7:24 - 7:26
    於是,我們接受了挑戰。
  • 7:26 - 7:30
    這個人甚至賭上
  • 7:30 - 7:32
    兩瓶最棒的香檳,
  • 7:32 - 7:35
    賭我們做不到。
  • 7:37 - 7:38
    三個字:
  • 7:38 - 7:40
    交出來。
  • 7:40 - 7:42
    (笑聲)
  • 7:42 - 7:46
    (掌聲)
  • 7:46 - 7:49
    交出來,因為我們做到了。
  • 7:49 - 7:52
    我們把整個高科技分子實驗室
  • 7:52 - 7:56
    帶給坦尚尼亞、肯亞、
    烏干達的小農,
  • 7:56 - 7:58
    我們稱它為「樹木實驗室」。
  • 7:59 - 8:00
    我們做了什麼?
  • 8:00 - 8:03
    首先,我們先幫我們的團隊命名——
  • 8:03 - 8:05
    叫做木薯病毒行動計畫。
  • 8:05 - 8:06
    我們架了網站,
  • 8:06 - 8:10
    我們從基因組和電腦計算
    等領域收集支援協助,
  • 8:10 - 8:12
    接著我們便出發前往小農那裡。
  • 8:12 - 8:15
    樹木實驗室需要的一切,
  • 8:15 - 8:18
    都由照片上的團隊來運送。
  • 8:18 - 8:21
    診斷生病植物所必要的
  • 8:21 - 8:25
    分子及計算必需品,
    通通都在這裡了。
  • 8:25 - 8:28
    其實,也就是舞台上的這些。
  • 8:29 - 8:33
    我們認為,如果我們
    能讓資料更接近問題,
  • 8:33 - 8:34
    更接近小農,
  • 8:34 - 8:38
    我們就能更快告訴她們,
    她們的植物是怎麼回事。
  • 8:38 - 8:40
    不僅是告訴她們問題——
  • 8:40 - 8:41
    還有解決方案。
  • 8:41 - 8:43
    解決方案就是,
  • 8:43 - 8:45
    燒掉農田,改種植不同品種,
  • 8:45 - 8:49
    且是能抵抗她們農田中
    那些害蟲及病原體的品種。
  • 8:50 - 8:54
    所以,我們做的
    第一件事就是提取 DNA。
  • 8:54 - 8:57
    我們用這一台機器。
  • 8:57 - 9:00
    它叫做 PDQeX,
  • 9:00 - 9:04
    即「么壽快的抽取」的縮寫。
  • 9:04 - 9:06
    (笑聲)
  • 9:06 - 9:08
    我知道。
  • 9:08 - 9:10
    我朋友喬真的很酷。
  • 9:11 - 9:15
    抽取 DNA 最大的挑戰之一,
  • 9:15 - 9:18
    就是會需要非常昂貴的設備,
  • 9:18 - 9:20
    且要花上數小時。
  • 9:20 - 9:21
    但有了這台機器,
  • 9:21 - 9:24
    我們只要二十分鐘就能做到,
  • 9:24 - 9:25
    成本少很多。
  • 9:25 - 9:28
    用摩托車的電池就能讓它運轉。
  • 9:29 - 9:34
    接著,我們會把抽取出來的
    DNA 準備好放到一個文庫中,
  • 9:34 - 9:36
    讓它能夠被載入到
  • 9:36 - 9:40
    這個手持式可攜帶基因組定序儀中,
  • 9:40 - 9:42
    就在這裡,接著,
  • 9:42 - 9:45
    我們把它插入到
    一台迷你超級電腦中,
  • 9:45 - 9:47
    叫做 MinIT。
  • 9:48 - 9:52
    這兩樣東西都插在
    一個攜帶式電池組上面。
  • 9:53 - 9:55
    這樣我們就能不需要
  • 9:55 - 9:57
    主電源和網路。
  • 9:57 - 10:01
    這兩個因子在小規模
    家庭農田裡是非常受限的。
  • 10:02 - 10:05
    快速分析資料也是個問題。
  • 10:05 - 10:09
    但,我這個計算生物學家
    此時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 10:09 - 10:12
    黏了這麼多死亡的植物,
  • 10:12 - 10:13
    做了這麼多測量,
  • 10:13 - 10:15
    做了這麼多計算,
  • 10:15 - 10:19
    終於,在真實世界中
    即時派得上用場了。
  • 10:19 - 10:22
    我能夠做出客製化的資料庫,
  • 10:22 - 10:27
    我們能在三小時內把結果交給小農,
  • 10:27 - 10:29
    而不用六個月。
  • 10:30 - 10:35
    (掌聲)
  • 10:38 - 10:41
    小農都太高興了。
  • 10:42 - 10:45
    所以,我們怎麼知道
    我們有影響力?
  • 10:45 - 10:47
    在樹木實驗室成立後九個月,
  • 10:47 - 10:50
    艾夏每公頃的產量本來是零公噸,
  • 10:50 - 10:52
    變成了四十公噸。
  • 10:52 - 10:54
    她有足夠食物給家人吃,
  • 10:54 - 10:56
    且能在市場中賣,
  • 10:56 - 10:59
    現在她在為她的家人建造一間房子。
  • 11:00 - 11:02
    是的,非常酷。
  • 11:02 - 11:06
    (掌聲)
  • 11:06 - 11:08
    我們要如何把樹木實驗室做大?
  • 11:08 - 11:09
    重點是,
  • 11:09 - 11:11
    在非洲,小農的規模已經變大了。
  • 11:11 - 11:13
    這些女子在小農團體中工作,
  • 11:13 - 11:18
    所以,協助艾夏其實就是
    協助了她村中的三千人,
  • 11:18 - 11:21
    因為她會分享結果
    和解決方案給他們。
  • 11:22 - 11:26
    我記得我見過的每一位小農。
  • 11:27 - 11:30
    她們的痛苦和她們的喜悅
  • 11:30 - 11:32
    都深深烙印在我的記憶中。
  • 11:33 - 11:35
    我們的科學是為她們做的。
  • 11:36 - 11:38
    樹木實驗室是我們做過最棒的嘗試,
  • 11:38 - 11:41
    協助她們處理糧食不安全的問題。
  • 11:41 - 11:43
    我從來沒有夢想過,
  • 11:43 - 11:46
    我一生中做過最棒的科學,
  • 11:46 - 11:49
    會是在東非的那張毯子上,
  • 11:49 - 11:52
    用高科技基因組裝置做的科學。
  • 11:52 - 11:55
    但,我們的團隊確實夢想過
  • 11:55 - 11:59
    要把答案給小農的時間
    從六個月縮短到三小時,
  • 11:59 - 12:01
    我們也做到了。
  • 12:01 - 12:05
    因為科學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就有這樣的力量。
  • 12:05 - 12:06
    謝謝。
  • 12:06 - 12:09
    (掌聲)
  • 12:10 - 12:14
    (歡呼)
Title:
我們如何使用 DNA 技術來協助農夫對抗作物疾病
Speaker:
勞拉·博伊金
Description:

計算生物學家及 TED 的資深研究會員勞拉·博伊金說,全世界有近八億人要仰賴木薯為生——但這重要的食物來源卻受到病毒攻擊,且這完全是可以預防的。她帶大家到東非的農田,她在那裡和一個多元化的科學家團隊合作,用可攜式 DNA 實驗室及迷你超級電腦,在數小時內(本來要數個月)辨視出病毒,協助農夫確保作物健康。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2:27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