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由飄浮的微藻汲取新能源

  • 0:01 - 0:03
    幾年前,我決心研究
  • 0:03 - 0:06
    是否有辦法生產生質能源
  • 0:06 - 0:11
    使之量大到可與石化燃料抗衡
  • 0:11 - 0:14
    卻不會與食用農業競爭水、肥料、或是土地
  • 0:14 - 0:17
    卻不會與食用農業競爭水、肥料、或是土地
  • 0:17 - 0:18
    以下是我想出來的方案
  • 0:18 - 0:20
    想像一個建造在水底下的空間
  • 0:20 - 0:22
    我們把它裝滿處理過的廢水
  • 0:22 - 0:25
    並加入會製造油料的微藻
  • 0:25 - 0:27
    然後這個空間的材料將會是有彈性的
  • 0:27 - 0:29
    讓它能夠隨波移動
  • 0:29 - 0:32
    當然,我們建造的這個系統
  • 0:32 - 0:34
    將利用太陽能使藻類生長
  • 0:34 - 0:36
    它們會消耗二氧化碳,這是件好事
  • 0:36 - 0:38
    然後在生長的過程中製造氧氣
  • 0:38 - 0:42
    微藻生長的空間能夠將多餘的熱能
  • 0:42 - 0:45
    分散傳導至四周圍的水中
  • 0:45 - 0:47
    你可以收成它們來提煉生質能源
  • 0:47 - 0:50
    還有化妝品、肥料、及飼料的原料
  • 0:50 - 0:53
    當然,你得讓它附蓋很大的面積
  • 0:53 - 0:55
    所以你得當心其他利益相關者
  • 0:55 - 0:59
    像是漁民和船等等,但這都是小事
  • 0:59 - 1:02
    因為重要的是生質能源
  • 1:02 - 1:04
    而大家都知道生產替代能源是多麼的重要
  • 1:04 - 1:06
    而大家都知道生產替代能源是多麼的重要
  • 1:06 - 1:09
    為什麼我們要用微藻類?
  • 1:09 - 1:13
    這個圖表顯示著目前考慮
  • 1:13 - 1:17
    用來生產生質能源的不同農作物
  • 1:17 - 1:19
    你可以看到像是黃豆
  • 1:19 - 1:21
    每英畝一年可生產五十加侖
  • 1:21 - 1:27
    或是向日葵、油菜籽、痲瘋樹、和油棕
  • 1:27 - 1:31
    然後那個很高的圖代表微藻的產量
  • 1:31 - 1:34
    和黃豆的五十加侖產量相比
  • 1:34 - 1:36
    微藻每英畝可在一年內生產
  • 1:36 - 1:40
    兩千至五千加侖的油
  • 1:40 - 1:43
    微藻是什麼?微藻是微生物
  • 1:43 - 1:45
    也就是說,他們很微小
  • 1:45 - 1:48
    你可以看看這些單細胞生物
  • 1:48 - 1:51
    和頭髮大小相比的照片
  • 1:51 - 1:53
    這些微生物已經存在幾百萬年了
  • 1:53 - 1:56
    而且世界各地有上千種
  • 1:56 - 1:58
    不同種類的微藻
  • 1:58 - 2:01
    其中有些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植物
  • 2:01 - 2:04
    並生產,就如我剛剛所說的,很多很多油
  • 2:04 - 2:07
    那為什麼我們選擇在沿岸做這個計劃?
  • 2:07 - 2:10
    選擇在都市沿岸的原因在於
  • 2:10 - 2:15
    如果你觀察沿海都市,會發現其實別無選擇
  • 2:15 - 2:18
    這是因為如我剛剛提到,我們將利用廢水
  • 2:18 - 2:19
    如果你看看我們的廢水處理廠的位置
  • 2:19 - 2:23
    它們都在城市附近
  • 2:23 - 2:27
    這是舊金山,它地底已埋了
  • 2:27 - 2:29
    總長約九百英里的廢水管
  • 2:29 - 2:33
    並將這些廢水排放到海裡
  • 2:33 - 2:37
    世界各地的都市處理廢水的方式各有不同
  • 2:37 - 2:40
    有些都市會加以處理
  • 2:40 - 2:41
    有些都市會直接排放
  • 2:41 - 2:44
    但是無論如何,排出的廢水
  • 2:44 - 2:47
    對於提供微藻生長是完全沒問題的
  • 2:47 - 2:49
    所以讓我們想想這個系統會長什麼樣子
  • 2:49 - 2:51
    我們叫它OMEGA,它是
  • 2:51 - 2:55
    「沿岸微藻生長包膜」的縮寫
    (Offshore Membrane Enclosures for Growing Algae)
  • 2:55 - 2:58
    在NASA,有好的縮寫是很重要的
  • 2:58 - 3:00
    它將如何運作? 我剛剛已經敘述了大概
  • 3:00 - 3:04
    我們輸入廢水和某二氧化碳源
  • 3:04 - 3:07
    進入這些漂浮的結構中
  • 3:07 - 3:11
    然後廢水提供微藻生長所需的養分
  • 3:11 - 3:14
    而微藻消耗並固著二氧化碳
  • 3:14 - 3:16
    減少溫室氣體
  • 3:16 - 3:18
    它們當然是利用太陽能生長
  • 3:18 - 3:21
    然後海浪會提供動能混合藻類
  • 3:21 - 3:23
    而溫度將會由周圍的水溫所控制
  • 3:23 - 3:26
    而溫度將會由周圍的水溫所控制
  • 3:26 - 3:29
    就如我所提的,藻類將生產氧氣
  • 3:29 - 3:33
    它們也會生產生質能源和肥料、食物
  • 3:33 - 3:36
    以及其他藻類生物副產品
  • 3:36 - 3:39
    而且這整個系統是自我封閉的。這是麼意思?
  • 3:39 - 3:42
    它是模塊化的。假設其中一個單元
  • 3:42 - 3:44
    出乎意料外的停擺
  • 3:44 - 3:46
    它漏水了,或被閃電擊中
  • 3:46 - 3:49
    流出來的廢水是原本就會被排放到海域的
  • 3:49 - 3:51
    流出來的廢水是原本就會被排放到海域的
  • 3:51 - 3:53
    而那些藻類是會自然分解的
  • 3:53 - 3:54
    因為它們原本存活於廢水中
  • 3:54 - 3:57
    它們是淡水藻,這意味著
  • 3:57 - 3:59
    它們無法於鹹水中生存,所以會死去
  • 3:59 - 4:01
    我們將使用的塑膠材料
  • 4:01 - 4:04
    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材料,效果良好
  • 4:04 - 4:09
    而且我們將設計這些單元,使之能重複使用
  • 4:09 - 4:12
    所以我們有可能超越現況思考
  • 4:12 - 4:15
    來考慮這個系統的用途,我的意思是
  • 4:15 - 4:18
    我們需要考慮淡水的問題
  • 4:18 - 4:20
    淡水在未來將會是個急迫的課題
  • 4:20 - 4:22
    所以我們現在正研究開發
  • 4:22 - 4:24
    重複利用廢水的方法
  • 4:24 - 4:27
    另外需要考慮的一點是架構本身
  • 4:27 - 4:30
    它將在海洋中為生物提供表面積
  • 4:30 - 4:33
    這些表面會被海藻占滿
  • 4:33 - 4:36
    還有海洋中的其他生物
  • 4:36 - 4:40
    它將提升海洋的棲地生態
  • 4:40 - 4:42
    並增加生物多樣性
  • 4:42 - 4:44
    最後,因為它是在海岸邊的架構
  • 4:44 - 4:47
    我們可以想像它如何能夠增進
  • 4:47 - 4:50
    海岸的水產養殖活動
  • 4:50 - 4:52
    所以你大概在想 "天啊
  • 4:52 - 4:56
    這聽起來真是個好主意,我們如何試試看它能否成真?"
  • 4:56 - 5:00
    我已在Santa Cruz設立實驗室
  • 5:00 - 5:03
    在加州漁獵部的場地
  • 5:03 - 5:06
    那裡有設施提供我們設立大型的海水箱
  • 5:06 - 5:08
    來測試這些想法
  • 5:08 - 5:11
    我們同時於舊金山設立實驗
  • 5:11 - 5:14
    在那三個廢水處理廠其中之一
  • 5:14 - 5:16
    一樣來試驗我們的提案
  • 5:16 - 5:19
    最後,我們想看看要在哪裡
  • 5:19 - 5:22
    能夠測試這個架構對海洋環境的影響
  • 5:22 - 5:26
    所以我們設立了一個野地實驗
  • 5:26 - 5:28
    在一個叫 Moss Landing 海洋實驗室的地方
  • 5:28 - 5:31
    位於蒙特利灣,我們在海港內實驗
  • 5:31 - 5:35
    看看這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會是什麼
  • 5:35 - 5:39
    在 Santa Cruz 的實驗室是我們的開發中心
  • 5:39 - 5:41
    我們在那裡培養藻類
  • 5:41 - 5:44
    融合塑膠、建造工具
  • 5:44 - 5:46
    和出了很多差錯
  • 5:46 - 5:48
    或是如艾迪生所說的
  • 5:48 - 5:51
    我們正發現這系統無法運作的一萬個原因
  • 5:51 - 5:55
    所以我們在廢水中養微藻,並設計工具
  • 5:55 - 5:59
    讓我們能夠融入藻類生活
  • 5:59 - 6:00
    密切監測它們成長的方式
  • 6:00 - 6:03
    看如何讓它們開心生活
  • 6:03 - 6:07
    以確保我們培養的藻類能夠生存茁壯
  • 6:07 - 6:10
    而我們最迫切需要設計的東西
  • 6:10 - 6:13
    是這些生物光合反應器,我們簡稱PBR
    (photobioreactor)
  • 6:13 - 6:14
    這些就是將會漂浮於海面的結構
  • 6:14 - 6:18
    用某種便宜的塑膠材料製作
  • 6:18 - 6:20
    使微藻能在其中成長,而我們也測試了
  • 6:20 - 6:23
    許許多多不同的設計,大多都是失敗的作品
  • 6:23 - 6:26
    當我們找到一個成功的設計
  • 6:26 - 6:28
    在約三十加侖的大小
  • 6:28 - 6:32
    我們在舊金山把它放大到450加侖測驗
  • 6:32 - 6:34
    讓我告訴你這系統如何運作
  • 6:34 - 6:38
    我們基本上採用內含經挑選的藻類的廢水
  • 6:38 - 6:40
    並將之循環通過這個漂浮的結構
  • 6:40 - 6:43
    這個管狀、有彈性的塑膠結構
  • 6:43 - 6:44
    然後它將在這裡面循環
  • 6:44 - 6:47
    當然,太陽光會照在表面
  • 6:47 - 6:50
    然後藻類吸取養份成長
  • 6:50 - 6:52
    但這有點像把你的頭塞到塑膠袋裡
  • 6:52 - 6:55
    雖然藻類並不會像我們一樣因二氧化碳而窒息
  • 6:55 - 6:56
    雖然藻類並不會像我們一樣因二氧化碳而窒息
  • 6:56 - 6:59
    但它們會因製造的氧氣而窒息
  • 6:59 - 7:01
    它不是真的會窒息,但是它們產生的氧氣是個問題
  • 7:01 - 7:04
    因為它們會把二氧化碳用完
  • 7:04 - 7:06
    所以我們的下一步便是想辦法移除氧氣
  • 7:06 - 7:10
    我們加了這個柱狀體
  • 7:10 - 7:11
    用來循環部分的水
  • 7:11 - 7:15
    並重新加入二氧化碳,我們再循環水之前
  • 7:15 - 7:17
    灌注氣泡在裡頭,解決問題
  • 7:17 - 7:19
    你再這裡看見的昰初成品
  • 7:19 - 7:23
    是我們第一次試著建造這個柱狀物
  • 7:23 - 7:25
    我們將大型的柱狀結構安裝於舊金山
  • 7:25 - 7:27
    在我們安裝的系統裡
  • 7:27 - 7:30
    這個柱狀的構造還有一個優點
  • 7:30 - 7:33
    就是藻類會沉澱到柱子底部
  • 7:33 - 7:37
    這使我們能夠累積微藻體積
  • 7:37 - 7:40
    並方便收成
  • 7:40 - 7:42
    我們可以將累積於柱子底部的微藻移除
  • 7:42 - 7:45
    我們可以將累積於柱子底部的微藻移除
  • 7:45 - 7:49
    然後讓它漂浮在水中,再用網子從表面撈取
  • 7:49 - 7:53
    以大量收成
  • 7:53 - 7:56
    我們也想要了解這個結構
  • 7:56 - 7:59
    對於海洋環境的影響
  • 7:59 - 8:03
    而我之前提到我們有實際於野外實驗
  • 8:03 - 8:05
    在Moss Landing海洋實驗室
  • 8:05 - 8:08
    我們理所當然地發現這些材料
  • 8:08 - 8:11
    會被海藻覆蓋,所以我們需要
  • 8:11 - 8:13
    設計一個清潔的方法
  • 8:13 - 8:16
    我們也觀察海洋哺乳類和鳥類的與此互動
  • 8:16 - 8:19
    你在這裡可見一隻海獺對這個挺有興趣的
  • 8:19 - 8:22
    牠不時地於這個迷你水床中穿梭
  • 8:22 - 8:25
    我們好想要雇用這個小傢伙
  • 8:25 - 8:27
    或訓練他幫我們清理這些結構的表面之類的
  • 8:27 - 8:30
    但那是未來的事
  • 8:30 - 8:31
    所以我們真正在做的昰
  • 8:31 - 8:33
    我們於四個方面進行研究
  • 8:33 - 8:36
    我們的研究範圍包含這個系統的生物方面
  • 8:36 - 8:38
    像是研究藻類的生長方式
  • 8:38 - 8:41
    什麼東西會吃掉微藻,還有什麼東西會殺死它
  • 8:41 - 8:44
    我們於工程方面了解我們需要什麼材料
  • 8:44 - 8:46
    來建造整個結構
  • 8:46 - 8:49
    不止是小規模,而是如何建造
  • 8:49 - 8:52
    我們最終需要的極大規模的成品
  • 8:52 - 8:55
    我有提到我們研究鳥類和海洋哺乳類
  • 8:55 - 8:58
    並基本上全面評估它的環境影響
  • 8:58 - 9:01
    最後我們解決經濟方面的問題
  • 9:01 - 9:02
    我所指的經濟是
  • 9:02 - 9:06
    這系統需要多少能源來運作?
  • 9:06 - 9:07
    你能夠從系統提出
  • 9:07 - 9:09
    比你所輸入還要更多的能源嗎?
  • 9:09 - 9:11
    比你所輸入還要更多的能源嗎?
  • 9:11 - 9:12
    它的運作成本多少?
  • 9:12 - 9:14
    它需要多少資本?
  • 9:14 - 9:18
    它整體的經濟架構穩固嗎?
  • 9:18 - 9:21
    讓我告訴你這將不會是簡單的事
  • 9:21 - 9:24
    我們在這四個方面都還有很多努力空間
  • 9:24 - 9:27
    才有辦法讓這個系統真正運作
  • 9:27 - 9:30
    但是我們時間不多,所以我想給你看
  • 9:30 - 9:34
    我們預計這個系統將會如何呈現
  • 9:34 - 9:36
    於一個想像的海灣
  • 9:36 - 9:40
    在世界的某處,在背景中
  • 9:40 - 9:42
    可見廢水處理廠
  • 9:42 - 9:45
    以及提供二氧化碳的排氣煙囪
  • 9:45 - 9:48
    但是當你算算系統的經濟收支
  • 9:48 - 9:51
    你會發現僅這樣是很難運作的
  • 9:51 - 9:56
    除非你把這系統想成廢水處理的替代方式
  • 9:56 - 9:59
    並有固碳、結合太陽發電
  • 9:59 - 10:03
    或是海潮發電、風力發電等可能性
  • 10:03 - 10:04
    如果你開始思考
  • 10:04 - 10:07
    如何結合各式各樣的活動
  • 10:07 - 10:12
    你也可以在這個系統加入水產養殖
  • 10:12 - 10:15
    像是在這個系統底下我們有貝類養殖
  • 10:15 - 10:17
    可以生產蛤蠣或是淡菜
  • 10:17 - 10:20
    我們可以生產生蠔等等
  • 10:20 - 10:23
    可以提高經濟價值的食物和產品
  • 10:23 - 10:25
    然後利用這點來刺激市場
  • 10:25 - 10:29
    慢慢把系統越做越大,直到最後
  • 10:29 - 10:35
    將之作為生產生質燃料來源的理由才有競爭力
  • 10:35 - 10:37
    還有一個問題常常浮現
  • 10:37 - 10:41
    就是塑膠在海洋中一直有很不好的聲譽
  • 10:41 - 10:44
    因此,我們用搖籃到搖籃 (綠色經濟概念) 觀點思考
  • 10:44 - 10:46
    我們要如何處理這些
    我們需要在海洋環境中運用的塑膠?
  • 10:46 - 10:49
    我們要如何處理這些
    我們需要在海洋環境中運用的塑膠?
  • 10:49 - 10:51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這事
  • 10:51 - 10:53
    但是在加州,有大量的塑膠
  • 10:53 - 10:57
    現在正被利用於農田中當作塑膠護跟覆蓋物
  • 10:57 - 11:00
    塑膠在土壤表面形成極小的溫室
  • 11:00 - 11:03
    它可以提高土壤表面溫度
  • 11:03 - 11:06
    以延長生長季節
  • 11:06 - 11:08
    並控制雜草
  • 11:08 - 11:12
    當然,它也提高灌溉的效率
  • 11:12 - 11:14
    所以OMEGA系統將會
  • 11:14 - 11:17
    加入這個產物,所以當我們於海洋環境用完後
  • 11:17 - 11:20
    加入這個產物,所以當我們於海洋環境用完後
  • 11:20 - 11:23
    我們將會將它利用於農田中
  • 11:23 - 11:24
    那我們到底要把這個系統放哪?
  • 11:24 - 11:27
    它在海岸線會長什麼樣子?
  • 11:27 - 11:29
    這個影像是將這套系統用於舊金山灣的樣子
  • 11:29 - 11:32
    舊金山一天製造六千五百萬加侖的廢水
  • 11:32 - 11:35
    如果我們假設這系統的保水時間是五天
  • 11:35 - 11:37
    我們將需要容納三億兩千五百萬加侖
  • 11:37 - 11:41
    差不多是1280英畝大的OMEGA系統
  • 11:41 - 11:45
    漂浮在舊金山灣中
  • 11:45 - 11:47
    其實那是小於舊金山灣的面積的百分之一
  • 11:47 - 11:48
    其實那是小於舊金山灣的面積的百分之一
  • 11:48 - 11:52
    若以每年每英畝兩千加侖計算
  • 11:52 - 11:55
    它將生產大於兩百萬加侖的生質燃料
  • 11:55 - 11:57
    那是舊金山生質柴油的需求量的20%
  • 11:57 - 12:00
    那是舊金山生質柴油的需求量的20%
  • 12:00 - 12:04
    而且這還是尚未加強效率的計算
  • 12:04 - 12:07
    我們還可以把這系統放在哪裡?
  • 12:07 - 12:09
    可能性很多
  • 12:09 - 12:12
    像我之前提到,有舊金山灣
  • 12:12 - 12:13
    聖地牙哥灣是另一個例子
  • 12:13 - 12:16
    莫比爾灣或是切薩皮克灣,但事實是
  • 12:16 - 12:18
    隨著海平面上升,將會有
  • 12:18 - 12:22
    許多的新機會 (笑聲)
  • 12:22 - 12:26
    所以我現在像你描述的昰
  • 12:26 - 12:29
    一個融合各種活動的系統
  • 12:29 - 12:32
    生質燃料結合替代能源
  • 12:32 - 12:35
    結合水產養殖
  • 12:35 - 12:39
    我開始是為了尋找一個
  • 12:39 - 12:44
    能夠永續生產生質燃料的創新方法
  • 12:44 - 12:48
    而在這過程中,我發現達到永續經營真正需要的
  • 12:48 - 12:55
    不是創新,而是整合現有的系統
  • 12:55 - 12:58
    長遠來看,我有信心
  • 12:58 - 13:04
    我們的集體智慧能夠激出火花
  • 13:04 - 13:08
    我相信如果我們激進求新
  • 13:08 - 13:10
    並不在乎最後功歸於何人
  • 13:10 - 13:14
    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限制我們能的成就
  • 13:14 - 13:18
    解決我們未來難題的永續方案
  • 13:18 - 13:20
    將會是多元化的
  • 13:20 - 13:23
    並有許多可能
  • 13:23 - 13:26
    我認為我們需要考慮所有方面
  • 13:26 - 13:29
    自 alpha (希臘字母的的一個) 至OMEGA (最後一個)
  • 13:29 - 13:32
    謝謝 (掌聲)
  • 13:32 - 13:37
    (掌聲)
  • 13:37 - 13:41
    Chris Anderson(主持人) : Jonathan 我有個問題
  • 13:41 - 13:43
    這個計畫可以持續在NASA內部進行
  • 13:43 - 13:47
    還是你們現在需要有企圖心的綠能基金
  • 13:47 - 13:51
    來注入資金並促使它完成?
  • 13:51 - 13:52
    Jonathan Trent : 現在已到了一個階段
  • 13:52 - 13:55
    NASA有意願將這個系統實際
  • 13:55 - 13:58
    在海岸操作,但是在美國境內
  • 13:58 - 14:00
    有許多問題因為有許多證照限制
  • 14:00 - 14:02
    並且申請於外海作業的證照
  • 14:02 - 14:04
    過程冗長
  • 14:04 - 14:07
    所以現在真正需要外界人士
  • 14:07 - 14:09
    而我們也很前衛的開放這個技術
  • 14:09 - 14:11
    我們基本上就要把它推出去
  • 14:11 - 14:13
    所有以及任何有興趣的人
  • 14:13 - 14:15
    都可以試著把它實踐
  • 14:15 - 14:17
    CA: 這真有趣,你們並不要把它變成專利
  • 14:17 - 14:19
    你們要將之發表
  • 14:19 - 14:20
    JT: 一點也沒錯
  • 14:20 - 14:21
    CA: 非常好。謝謝你。
  • 14:21 - 14:25
    JT: 謝謝 (掌聲)
Title:
由飄浮的微藻汲取新能源
Speaker:
Jonathan Trent
Description:

你可稱之為「沒有化石的燃料」: Jonathan Trent 正在研究如何於外海養殖微藻來處理廢水並生產生質能源。他於此介紹他的團隊如何利用 OMEGA 計劃 (Offshore Membrane Enclosures for Growing Algae) 的願景來改造我們未來的能源。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4:45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 Compare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