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我的父親是恐怖份子,但我選擇了和平

  • 0:02 - 0:04
    1990 年 11 月 5 日,
  • 0:04 - 0:07
    一位名叫埃爾.塞伊德.諾塞爾的男子
  • 0:07 - 0:10
    走入曼哈頓的一間旅館
  • 0:10 - 0:12
    刺殺了拉比梅厄.卡赫納,
  • 0:12 - 0:16
    猶太防衛聯盟的首領。
  • 0:16 - 0:19
    諾塞爾一開始並未被指認參與謀殺,
  • 0:19 - 0:23
    但當他因小事入獄服刑期間,
  • 0:23 - 0:25
    他和一些人開始計劃襲擊
  • 0:25 - 0:27
    紐約市的一些地標,
  • 0:27 - 0:29
    包括隧道、猶太教會堂
  • 0:29 - 0:32
    和聯合國總部。
  • 0:32 - 0:34
    謝天謝地,這些計劃被
  • 0:34 - 0:37
    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線人挫敗了。
  • 0:37 - 0:39
    不幸的是,1993 年
  • 0:39 - 0:43
    世貿中心的那場爆炸襲擊卻發生了。
  • 0:43 - 0:44
    諾塞爾最終被指控
  • 0:44 - 0:48
    參與這場犯罪謀劃。
  • 0:48 - 0:52
    埃爾.塞伊德.諾塞爾是我的父親。
  • 0:52 - 0:54
    我 1983 年出生在
    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
  • 0:54 - 0:58
    我的父親是一位
    埃及裔工程師,
  • 0:58 - 1:01
    我有個愛我的美國母親,
    她是一名小學老師,
  • 1:01 - 1:02
    他們盡最大努力
  • 1:02 - 1:05
    為給我創造了一個歡樂的童年。
  • 1:05 - 1:07
    直到我 7 歲的時候
  • 1:07 - 1:10
    家庭氣氛開始出現了變化。
  • 1:10 - 1:13
    我的父親讓我接觸伊斯蘭的一支
  • 1:13 - 1:16
    很少人見過,包括大部分的穆斯林,
  • 1:16 - 1:19
    都沒見過的一個派別。
  • 1:19 - 1:21
    我的人生經驗告訴我
  • 1:21 - 1:23
    人們與彼此相處,
  • 1:23 - 1:26
    很快就意識到,很大程度上
  • 1:26 - 1:29
    人們對生活有著相同的追求。
  • 1:29 - 1:32
    然而,所有宗教,所有群體,
  • 1:32 - 1:34
    你總能看到一小部分人
  • 1:34 - 1:37
    對他們的信仰太過狂熱,
  • 1:37 - 1:40
    以至於認為他們應該用各種方法
  • 1:40 - 1:44
    讓其他人和他們過同樣的生活。
  • 1:44 - 1:46
    在他被捕前幾個月,
  • 1:46 - 1:48
    他和我坐著聊天解釋到
  • 1:48 - 1:51
    在過去的幾個週末,
    他和他的一些朋友
  • 1:51 - 1:53
    在長島(美國紐約州東南部島嶼)
  • 1:53 - 1:55
    進行目標射擊訓練。
  • 1:55 - 1:59
    他讓我第二天一早和他一起去。
  • 1:59 - 2:00
    我們來到凱佛頓射擊場,
  • 2:00 - 2:03
    我們並不知道自己已經
  • 2:03 - 2:06
    被聯邦調查局監視了。
  • 2:06 - 2:07
    輪到我射擊的時候,
  • 2:07 - 2:10
    我的父親幫我扶住
    肩膀上的來福槍,
  • 2:10 - 2:11
    並教導我如何瞄準
  • 2:11 - 2:14
    30 碼處的目標。
  • 2:14 - 2:17
    那天,我射出的最後一顆子彈
  • 2:17 - 2:20
    打中了目標頂上的橙色亮光,
  • 2:20 - 2:23
    所有人都驚呆了,尤其是我,
  • 2:23 - 2:27
    整個目標版燃燒了。
  • 2:27 - 2:29
    我的叔叔轉向旁邊的人,
  • 2:29 - 2:32
    用阿拉伯語說到:「Ibn abu」——
  • 2:32 - 2:36
    虎父無犬子。
  • 2:36 - 2:38
    他們當場開懷大笑起來,
  • 2:38 - 2:40
    幾年後
  • 2:40 - 2:44
    我完全理解了他們真可笑。
  • 2:44 - 2:46
    他們以為我和我的父親有著
  • 2:46 - 2:50
    同樣的摧毀能力。
  • 2:50 - 2:52
    這群男人最終被指控
  • 2:52 - 2:56
    將滿載 1500 磅重的
    炸彈的廂式貨車
  • 2:56 - 3:00
    停在世界貿易中心北塔的
    地下停車場,
  • 3:00 - 3:03
    爆炸造成 6 人死亡,
  • 3:03 - 3:06
    同時致使超過 1000 人受傷。
  • 3:06 - 3:09
    這些是我曾經敬仰的人。
  • 3:09 - 3:13
    這些是我曾經稱呼其為 ammu,
    意為叔叔的人。
  • 3:13 - 3:15
    當我 19 歲的時候,
  • 3:15 - 3:18
    我已經搬超過 20 次家了,
  • 3:18 - 3:20
    童年所經歷的不穩定
  • 3:20 - 3:21
    並未給我
  • 3:21 - 3:23
    交朋友的機會。
  • 3:23 - 3:26
    每當我感到和附近人熟識時,
  • 3:26 - 3:30
    就是我要收拾行囊
    去下一個地方的時候。
  • 3:30 - 3:32
    作為永遠的班級新生,
  • 3:32 - 3:34
    我常是同學們欺負的對象。
  • 3:34 - 3:37
    為了不被同班同學欺負,
  • 3:37 - 3:38
    我將自己的身份保密,
  • 3:38 - 3:41
    但結果是,作為
    安靜又胖胖的新同學
  • 3:41 - 3:44
    很輕易就成為被欺負的對象。
  • 3:44 - 3:46
    所以更多的時候,
    我待在家裡
  • 3:46 - 3:48
    看書看電視
  • 3:48 - 3:50
    或者是打電動。
  • 3:50 - 3:53
    正因為這樣,我的社交能力有所缺失,
  • 3:53 - 3:55
    話太少,
  • 3:55 - 3:56
    成長在固執的家庭,
  • 3:56 - 3:59
    我沒有準備好應對現實世界。
  • 3:59 - 4:00
    我被教育成用武斷的方式,
  • 4:00 - 4:02
    依據人們的臉或宗教,
  • 4:02 - 4:06
    來評斷他人。
  • 4:06 - 4:09
    那麼,是什麼讓我開了眼界呢?
  • 4:09 - 4:11
    某次經歷
  • 4:11 - 4:13
    挑戰了我思考的方式
  • 4:13 - 4:16
    發生於 2000 年美國總統競選期間。
  • 4:16 - 4:18
    在預科期間,
  • 4:18 - 4:19
    我參與了
  • 4:19 - 4:23
    在費城舉辦的全國青年大會。
  • 4:23 - 4:26
    我這組的話題是關於青少年暴力,
  • 4:26 - 4:28
    作為倍受欺負的受害者,
  • 4:28 - 4:32
    這個話題我很感興趣。
  • 4:32 - 4:36
    組員都有著不同的生活軌跡。
  • 4:36 - 4:38
    大會臨近結束的某天,
  • 4:38 - 4:41
    我發現我的某個朋友
  • 4:41 - 4:44
    是猶太人。
  • 4:44 - 4:45
    我也是過了幾天
  • 4:45 - 4:47
    才知曉這件事情,
  • 4:47 - 4:50
    我認識到,我們之間
  • 4:50 - 4:53
    並沒有與生俱來的仇恨。
  • 4:53 - 4:56
    我從未有過猶太朋友,
  • 4:56 - 4:58
    坦白地說,我為此感到驕傲,
  • 4:58 - 5:00
    能夠跨越
  • 5:00 - 5:03
    我人生絕大部分時間
  • 5:03 - 5:05
    認為是不可能逾越的障礙。
  • 5:05 - 5:07
    另一個轉折點是,
  • 5:07 - 5:10
    某年暑假,我在布希花園
  • 5:10 - 5:12
    這個主題樂園打工。
  • 5:12 - 5:15
    我見識到有著不同信仰,
    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
  • 5:15 - 5:17
    這樣的經驗
  • 5:17 - 5:21
    對我的人格發展
    是至關重要的。
  • 5:21 - 5:23
    因為在過去的日子,
    我接收到的教育是,
  • 5:23 - 5:26
    同性戀是罪惡的,
    據此推斷,
  • 5:26 - 5:30
    所有的同性戀者都有著
    消極的影響。
  • 5:30 - 5:32
    在我打暑期工的時間裡,
  • 5:32 - 5:34
    我有機會和同性戀演員
  • 5:34 - 5:35
    一起合作,
  • 5:35 - 5:38
    我很快發現,很多同性戀者
  • 5:38 - 5:42
    是我所見過最善良,
    最自由開放尊重他人的人。
  • 5:42 - 5:44
    在兒童時期被霸淩的經歷
  • 5:44 - 5:46
    教給我要對他人的遭遇
  • 5:46 - 5:48
    感到同情和憐憫,
  • 5:48 - 5:50
    對我來說,
  • 5:50 - 5:52
    我會善待那些
  • 5:52 - 5:56
    對我好的人。
  • 5:56 - 5:58
    因為這樣的感受,我能夠
  • 5:58 - 6:02
    用真實生活和經歷來
  • 6:02 - 6:05
    抵擋從孩童時期就被灌輸的成見。
  • 6:05 - 6:08
    我不知道作為同性戀者的感受,
  • 6:08 - 6:09
    但我深知那種被
  • 6:09 - 6:13
    無法掌控的事物所評斷的感受。
  • 6:13 - 6:17
    接著是《每日秀》節目。
  • 6:17 - 6:19
    每一晚,約翰.斯圖爾都催促我
  • 6:19 - 6:23
    誠實面對自己的偏見,
  • 6:23 - 6:25
    幫助我認識到一個人的種族、
  • 6:25 - 6:28
    信仰和性取向
  • 6:28 - 6:33
    與這個人的人格沒有任何關係。
  • 6:33 - 6:36
    某種程度上說,
    每當我迫切需要一個父親的時候,
  • 6:36 - 6:40
    他就在那裡。
  • 6:40 - 6:44
    鼓舞人心之事
    往往來自無法預知之處,
  • 6:44 - 6:46
    事實上,一個猶太裔喜劇明星
  • 6:46 - 6:48
    積極地影響我的世界觀,
  • 6:48 - 6:50
    比我那極端的親生父親
  • 6:50 - 6:54
    多得多。
  • 6:54 - 6:56
    某天,我和母親談到
  • 6:56 - 6:58
    我的世界觀正在改變,
  • 6:58 - 7:01
    她對我說,
  • 7:01 - 7:02
    我將在生命裡
  • 7:02 - 7:05
    一直帶著尊重的心。
  • 7:05 - 7:07
    她用疲憊的眼神看著我,
  • 7:07 - 7:09
    她看起來,的確受夠了
  • 7:09 - 7:13
    被教條主義侵占的人生,
  • 7:13 - 7:16
    她說:「我已不願憎恨他人了。」
  • 7:16 - 7:19
    瞬間,我意識到,在內心裡承受憎恨
  • 7:19 - 7:23
    需要多麼巨大的負能量。
  • 7:24 - 7:27
    扎克.伊博黑姆不是我的本名。
  • 7:27 - 7:29
    當我的家人決定
    和我父親斷絕關係時
  • 7:29 - 7:31
    我改了這個名字
  • 7:31 - 7:33
    以開始新的生活。
  • 7:33 - 7:35
    那麼,我為什麼要
    出現在公眾視線前
  • 7:35 - 7:38
    將自己置於可能的危險境地呢?
  • 7:38 - 7:40
    嗯,這很容易解釋。
  • 7:40 - 7:44
    我這樣做是希望,也許某人某天
  • 7:44 - 7:46
    當他決定使用武力
    反抗社會的時候,
  • 7:46 - 7:49
    可能會聽到我的故事,並意識到
  • 7:49 - 7:51
    有比動武更好的方法,
  • 7:51 - 7:53
    儘管我曾被灌輸
  • 7:53 - 7:55
    這樣的暴力思維,
    偏狹的意識,
  • 7:55 - 7:58
    我並沒有為其所動。
  • 7:58 - 8:01
    而是選擇透過自己的經驗
  • 8:01 - 8:03
    來抵抗恐怖主義,
  • 8:03 - 8:07
    來反對偏見。
  • 8:07 - 8:10
    我是為了那些遭受恐怖襲擊的受害者
  • 8:10 - 8:12
    以及他們的親人而做,
  • 8:12 - 8:14
    我是為了那些被恐怖主義活動所導致的
  • 8:14 - 8:17
    生命的苦痛與損失而做。
  • 8:17 - 8:20
    為了那些遭受恐怖襲擊的
    受害者,我站出來
  • 8:20 - 8:22
    反對這些毫無意義的襲擊行動,
  • 8:22 - 8:26
    譴責我父親的行為。
  • 8:26 - 8:29
    就是這樣簡單的原因,
    我站在這裡證明
  • 8:29 - 8:34
    暴力不是宗教或種族與生俱來的,
  • 8:34 - 8:36
    兒子並不需要走上
  • 8:36 - 8:40
    和父親相同的道路。
  • 8:40 - 8:42
    我不是我的父親。
  • 8:42 - 8:45
    謝謝。 (掌聲)
  • 8:45 - 8:49
    謝謝各位。 (掌聲)
  • 8:49 - 8:52
    謝謝大家。 (掌聲)
  • 8:52 - 8:56
    非常感謝。 (掌聲)
Title:
我的父親是恐怖份子,但我選擇了和平
Speaker:
扎克.伊博黑姆
Description: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09:13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 Compare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