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Lifecycle of Massive Stars

  • 0:00 - 0:02
    不过主要是这些元素
  • 0:00 - 0:03
    不过恒星只能到这里 不管它质量有多大
  • 0:00 - 0:01
    从氢开始
  • 0:00 - 0:04
    你们可以想想恒星无法再进行聚变时会怎样
  • 0:00 - 0:02
    其中子少2个 但质子多2个
  • 0:00 - 0:02
    形成的不只这些元素
  • 0:00 - 0:02
    我们将看到的是超新星
  • 0:00 - 0:02
    氖 氧 硅 如图中所示
  • 0:00 - 0:04
    氢聚变得到氦 氦聚变得到碳 然后所有这些
  • 0:00 - 0:02
    等等这些都会形成
  • 0:00 - 0:03
    至少通过传统聚变 传统点火机制是这样
  • 0:00 - 0:03
    说准确一些 这也可以说一直形成到镍56
  • 0:00 - 0:02
    还可能有其它元素 锂 铍 硼
  • 0:00 - 0:02
    还能得到越来越重的元素
  • 0:00 - 0:01
    这一节就到这里
  • 0:00 - 0:04
    这也会形成一些镍56 其原子量等同于铁56
  • 0:00 - 0:02
    这是一直到铁56的形成方式
  • 0:00 - 0:03
    这里有各种组合 我就不细讲了
  • 0:00 - 0:03
    镍56也会形成 恒星核可以看成是铁镍核
  • 0:00 - 0:04
    我讲了同太阳大小相当的恒星的生命周期
  • 0:00 - 0:04
    我讲了同太阳大小相当的恒星的生命周期
  • 0:00 - 0:03
    这一节视频我将讨论大质量恒星
  • 0:00 - 0:01
    所谓大质量恒星
  • 0:00 - 0:03
    也就是质量大于9倍太阳质量的恒星
  • 0:00 - 0:02
    基本情况还是一样的
  • 0:00 - 0:03
    最开始还是主要由氢组成的巨大云状物
  • 0:00 - 0:01
    但这里的云
  • 0:00 - 0:03
    比凝聚形成太阳这样的恒星时要大得多
  • 0:00 - 0:04
    最开始是这样 最终 引力会让这些聚拢到一起
  • 0:00 - 0:03
    这个的核心部位会变得炙热而稠密
  • 0:00 - 0:02
    从而让氢开始发生聚变
  • 0:00 - 0:03
    这里是氢发生聚变 也就是氢聚变
  • 0:00 - 0:03
    中心开始聚变 而周围是这些云物质
  • 0:00 - 0:02
    由于很热 周围是氢等离子体
  • 0:00 - 0:04
    就像电子和原子核的"浓汤" 而不是原子形态
  • 0:00 - 0:02
    特别是在接近核的位置
  • 0:00 - 0:03
    这是氢聚变 1千万开时开始发生
  • 0:00 - 0:04
    我要明确一点 由于我们讲的是大质量恒星
  • 0:00 - 0:01
    哪怕在这个阶段
  • 0:00 - 0:02
    这里会有更大的引力压强
  • 0:00 - 0:02
    哪怕在恒星的主序阶段
  • 0:00 - 0:03
    由于质量更大 这会更快燃烧 温度更高
  • 0:00 - 0:04
    这会比质量同太阳相当的恒星 燃烧更快 温度更高
  • 0:00 - 0:05
    而且这段时期也比质量同太阳相当的恒星 要短暂得多
  • 0:00 - 0:05
    而且这段时期也比质量同太阳相当的恒星 要短暂得多
  • 0:00 - 0:03
    太阳的寿命总共是100到110亿年
  • 0:00 - 0:02
    这里则可能是几千万年
  • 0:00 - 0:02
    大质量恒星寿命要小上千倍
  • 0:00 - 0:02
    看看这里是什么情况
  • 0:00 - 0:02
    这里的趋势将是更快
  • 0:00 - 0:03
    因为此时压强 引力 温度更高
  • 0:00 - 0:03
    不过发生方式还是和太阳这类恒星相同
  • 0:00 - 0:02
    最终 氢会聚变得到氦恒星核
  • 0:00 - 0:03
    其周围会有一层氢 这一层会发生聚变
  • 0:00 - 0:03
    然后是恒星剩下的部分 我标一下
  • 0:00 - 0:01
    这里是氦恒星核
  • 0:00 - 0:03
    随着这一层氢进一步聚变 氦将越来越多
  • 0:00 - 0:02
    质量同太阳相当的恒星
  • 0:00 - 0:02
    在此时会变成红巨星
  • 0:00 - 0:04
    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氦形成 核密度会越来越大
  • 0:00 - 0:04
    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氦形成 核密度会越来越大
  • 0:00 - 0:02
    随着密度越来越大
  • 0:00 - 0:03
    引力造成的压强也会越来越大
  • 0:00 - 0:03
    作用于外面这一层仍在发生聚变的氢
  • 0:00 - 0:05
    这会释放越来越多的向外能量 向外推 增大恒星的半径
  • 0:00 - 0:02
    这里的一般过程也就是
  • 0:00 - 0:02
    随着恒星质量越来越大
  • 0:00 - 0:03
    核中形成的元素也会越来越重
  • 0:00 - 0:03
    恒星密度越来越大 元素也会越来越重
  • 0:00 - 0:01
    最终点火 支撑核
  • 0:00 - 0:02
    但由于核本身密度越来越大
  • 0:00 - 0:04
    物质会由于越来越多的能量 而被推到越来越外面
  • 0:00 - 0:04
    不过如果恒星质量足够大 这些物质不会被推到
  • 0:00 - 0:04
    像类日恒星红巨星阶段时那么远的地方去
  • 0:00 - 0:03
    我们来看看这个规律会如何发展下去
  • 0:00 - 0:03
    最终密度足够大时 氦也会开始点火
  • 0:00 - 0:04
    这就会聚变得到碳 于是碳恒星核开始形成
  • 0:00 - 0:01
    这是碳恒星核
  • 0:00 - 0:01
    周围是一层氦
  • 0:00 - 0:04
    而在这一层氦靠近恒星核的位置 有氦在发生聚变
  • 0:00 - 0:04
    转变为碳 让碳恒星核越来越密 越来越热
  • 0:00 - 0:02
    然后这周围是氢聚变
  • 0:00 - 0:02
    然后是外面恒星的其它物质
  • 0:00 - 0:02
    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
  • 0:00 - 0:02
    最终碳会开始发生聚变
  • 0:00 - 0:03
    然后会得到越来越重元素构成的核
  • 0:00 - 0:04
    这是维基百科中描绘的较为成熟的大质量恒星
  • 0:00 - 0:03
    中间逐渐形成越来越重元素的层
  • 0:00 - 0:01
    最终核会得到铁
  • 0:00 - 0:03
    这里特别是铁56 也就是原子量为56的铁
  • 0:00 - 0:04
    周期表中 26是铁的原子序数 表示铁有26个质子
  • 0:00 - 0:03
    而56可以看作是质子和中子数之和
  • 0:00 - 0:02
    虽然这不完全准确
  • 0:00 - 0:04
    只能到这里是因为 通过铁聚变无法获得能量
  • 0:00 - 0:04
    让铁聚变形成更重元素实际上需要消耗能量
  • 0:00 - 0:02
    这将是一个吸热过程
  • 0:00 - 0:03
    因此铁聚变对支撑核没有帮助
  • 0:00 - 0:03
    我明确一下 这就是重元素的形成方式
Title:
Lifecycle of Massive Stars
Description: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Khan Academy
Duration:
06:41

Chinese (Simplified, China) subtitles

Incomplete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