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奧妙之界 | 篇章 1:初露曙光(4K) 探索外星生命與我們所處的宇宙

  • 0:00 - 0:01
    建議將字幕調整為75%大小獲取最佳觀看體驗
  • 0:01 - 0:03
    本影片由 Protocol Labs 支持
  • 0:03 - 0:04
    本影片由 Protocol Labs 支持
    追隨你的好奇心
  • 0:04 - 0:08
    本影片由 Protocol Labs 支持
    追隨你的好奇心
    引領人類前行
  • 0:09 - 0:12
    存在著兩種可能性:
  • 0:12 - 0:15
    存在著兩種可能性:不管我們在宇宙中是孤獨的
  • 0:15 - 0:19
    存在著兩種可能性:不管我們在宇宙中是孤獨的,抑或不是
  • 0:19 - 0:23
    存在著兩種可能性:不管我們在宇宙中是孤獨的,抑或不是
    兩者同樣駭人
  • 0:23 - 0:28
    存在著兩種可能性:不管我們在宇宙中是孤獨的,抑或不是
    兩者同樣駭人
    ARTHUR C. CLARKE
  • 0:28 - 0:29
    長久以來
  • 0:32 - 0:35
    在宇宙間星系中無數顆行星
  • 0:39 - 0:41
    曾崛起過的文明
  • 0:44 - 0:45
    凝望著夜空
  • 0:50 - 0:52
    看著我們所見的星空
  • 0:56 - 1:01
    問著我們所問的問題
  • 1:01 - 1:05
    我們是孤獨的嗎?
  • 1:11 - 1:13
    地球是生命之史中唯一的章節嗎?
  • 1:19 - 1:22
    答案就在那渺遙的太空與亙久的時間之中
  • 1:28 - 1:31
    這是首次,真相終於觸手可及
  • 1:41 - 1:44
    探索將會揭露我們的身世
  • 1:45 - 1:49
    以及我們將成為什麼
  • 1:55 - 1:56
    奧秘
  • 1:56 - 2:00
    奧妙之界
  • 2:02 - 2:04
    第 Ⅰ 篇
  • 2:04 - 2:11
    第 Ⅰ 篇
    初露曙光
  • 2:11 - 2:18
    在尋找外星生命之前,我們得先審視我們的星球
  • 2:24 - 2:28
    在我們周圍所見的事物是極其複雜的
  • 2:34 - 2:36
    怎麼辦到的呢?
  • 2:37 - 2:41
    創造生命需要什麼?
  • 2:41 - 2:43
    創造生命需要什麼?
    有機生命體由化學構成
  • 2:43 - 2:44
    有機生命體由化學構成
  • 2:46 - 2:48
    我們就是由一大堆化學物質所組成
  • 2:51 - 2:54
    而這些化學物質組成的理想條件又是什麼?
  • 2:54 - 2:55
    首先,你需要能量
  • 2:55 - 2:55
    I
    首先,你需要能量 I

    首先,你需要能量
  • 2:55 - 2:55
    I
    ㄋㄥ
    首先,你需要能量 I
    ㄋㄥˊ
    首先,你需要能量
  • 2:55 - 2:56
    I
    能ㄌ
    首先,你需要能量
  • 2:56 - 2:56
    I
    能ㄌㄧ
    首先,你需要能量
  • 2:56 - 2:56
    I
    能ㄌㄧㄤ
    首先,你需要能量
  • 2:56 - 2:56
    I
    能ㄌㄧㄤˋ
    首先,你需要能量
  • 2:56 - 2:56
    I
    能量
    首先,你需要能量
  • 2:56 - 2:56
    I
    能量
    例如:
  • 2:56 - 2:57
    I
    能量
    例如:陽光
  • 2:57 - 2:57
    I
    能量
    例如:陽光
  • 2:57 - 3:00
    I
    能量
    例如:陽光、地熱
  • 3:00 - 3:00
    I
    能ㄌㄧㄤ
    例如:陽光、地熱
  • 3:00 - 3:00
    I
    能ㄌㄧ
    例如:陽光、地熱
  • 3:00 - 3:00
    I
    能ㄌ
    例如:陽光、地熱
  • 3:00 - 3:00
    I
    ㄋㄥ
    例如:陽光、
  • 3:00 - 3:00
    I

    例如:
  • 3:00 - 3:00
    I
  • 3:00 - 3:01
    I
  • 3:02 - 3:03
    但不能太多
  • 3:04 - 3:06
    你所需要的只能是恰到好處
  • 3:06 - 3:07
    這樣行星最終的條件才會剛好
  • 3:08 - 3:09
    因為他們離恆星夠近
  • 3:09 - 3:10
    但又不會太遠
  • 3:13 - 3:14
    同時也需要大量的元素多樣性
  • 3:14 - 3:15
    II

    同時也需要大量的元素多樣性
  • 3:15 - 3:15
    II
    ㄓㄨ
    同時也需要大量的元素多樣性
  • 3:15 - 3:15
    II
    ㄓㄨㄥ
    同時也需要大量的元素多樣性
  • 3:15 - 3:15
    II
    ㄓㄨㄥˋ
    同時也需要大量的元素多樣性
  • 3:15 - 3:15
    II

    同時也需要大量的元素多樣性
  • 3:15 - 3:15
    II
    重ㄩ
    同時也需要大量的元素多樣性
  • 3:15 - 3:15
    II
    重ㄩㄢ
    同時也需要大量的元素多樣性
  • 3:15 - 3:15
    II
    重ㄩㄢˊ
    同時也需要大量的元素多樣性
  • 3:15 - 3:15
    II
    重元
    同時也需要大量的元素多樣性
  • 3:15 - 3:15
    II
    重元ㄙ
    同時也需要大量的元素多樣性
  • 3:15 - 3:15
    II
    重元ㄙㄨ
    同時也需要大量的元素多樣性
  • 3:15 - 3:15
    II
    重元ㄙㄨˋ
    同時也需要大量的元素多樣性
  • 3:15 - 3:16
    II
    重元素
    同時也需要大量的元素多樣性
  • 3:16 - 3:16
    II
    重元素
    例如:
  • 3:16 - 3:16
    II
    重元素
    例如:氧、
  • 3:16 - 3:16
    II
    重元素
    例如:氧、碳
  • 3:16 - 3:17
    II
    重元素
    例如:氧、碳、硫
  • 3:17 - 3:20
    II
    重元素
    例如:氧、碳、硫
  • 3:20 - 3:20
    II
    重元ㄙㄨˋ
    例如:氧、碳、硫
  • 3:20 - 3:20
    II
    重元ㄙㄨ
    例如:氧、碳、硫
  • 3:20 - 3:20
    II
    重元ㄙ
    例如:氧、碳、
  • 3:20 - 3:20
    II
    重元
    例如:氧、碳、
  • 3:20 - 3:21
    II
    重ㄩㄢˊ
    例如:氧、碳、
  • 3:21 - 3:21
    II
    重ㄩㄢ
    例如:氧、
  • 3:21 - 3:21
    II
    重ㄩ
    例如:
  • 3:21 - 3:21
    II
  • 3:21 - 3:21
    II
    ㄓㄨㄥˋ
  • 3:21 - 3:21
    II
    ㄓㄨㄥ
  • 3:21 - 3:21
    II
    ㄓㄨ
  • 3:21 - 3:21
    II
  • 3:21 - 3:21
    II
  • 3:21 - 3:21
    I
  • 3:21 - 3:23
    還有液體
  • 3:23 - 3:23
    像是水
  • 3:23 - 3:23
    III
    像是水
  • 3:23 - 3:23
    III

    像是水
  • 3:23 - 3:23
    III
    ㄧˋ
    像是水
  • 3:23 - 3:23
    III

    像是水
  • 3:23 - 3:23
    III
    液ㄊ
    像是水
  • 3:23 - 3:23
    III
    液ㄊㄧ
    像是水
  • 3:23 - 3:23
    III
    液體
    像是水
  • 3:23 - 3:24
    III
    液體
    像是水
  • 3:24 - 3:24
    III
    液體
    例如:
  • 3:24 - 3:24
    III
    液體
    例如:水
  • 3:24 - 3:28
    III
    液體
    例如:水
  • 3:28 - 3:29
    為什麼?
  • 3:29 - 3:31
    在氣體中
  • 3:31 - 3:34
    原子之間的移動速度太快
  • 3:34 - 3:36
    以至他們無法鏈結在一起
  • 3:36 - 3:39
    固態下,原子被堆在一起
  • 3:39 - 3:41
    它們無法移動
  • 3:41 - 3:43
    在液體中
  • 3:44 - 3:47
    它們能夠自由地任意穿梭
  • 3:47 - 3:50
    相互鍵結在一起,形成分子
  • 3:57 - 4:01
    液態水對於生物的演化再好不過了
  • 4:01 - 4:03
    分子能夠在水中溶解
  • 4:03 - 4:06
    組成更複雜的分子結構
  • 4:06 - 4:09
    現在,我們要在哪找到如此適居的條件?
  • 4:09 - 4:11
    行星是個很棒的選擇
  • 4:12 - 4:16
    在我們早期的地球是個近乎完美的地方
  • 4:18 - 4:18
    地球
  • 4:18 - 4:24
    地球
    40億年前
  • 4:25 - 4:27
    地球與太陽之間恰巧的距離
  • 4:27 - 4:30
    才足以形成大量充滿液態水的海洋
  • 4:34 - 4:35
    在深沉的海底
  • 4:35 - 4:37
    地殼的裂痕中
  • 4:38 - 4:40
    產生非同尋常的化學反應
  • 4:40 - 4:44
    原子開始以各式奇特的組合進行排列
  • 5:02 - 5:09
    確切的組成元素仍是個謎
    但形成生命的要素很單純 - 能量、有機分子以及液態水
  • 5:30 - 5:38
    基礎的化學元素在地球早期的某處海中
    進行著生物學的演變 - 可能不單只發生一次
  • 5:43 - 5:50
    首批細胞很有可能在滾燙的火山水域中誕生
    一個曾被認為對生物學演化無利的環境
  • 5:52 - 5:59
    當我們越深入的研究,就越發現在極端環境裡茁壯的生命
  • 5:59 - 6:00
    當我們越深入的研究,就越發現在極端環境裡茁壯的生命
    就在我們的星球
  • 6:00 - 6:01
    就在我們的星球
  • 6:01 - 6:03
    微生物已經適應
  • 6:03 - 6:06
    在最嚴峻的環境下生存
  • 6:08 - 6:09
    不論是乾燥的沙漠
  • 6:09 - 6:12
    寒冷的喜馬拉雅山
  • 6:13 - 6:16
    或是在數千噸壓力下的
  • 6:17 - 6:19
    深洋海溝裡
  • 6:21 - 6:25
    在真空的太空模擬中
  • 6:25 - 6:29
    生命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
  • 6:29 - 6:33
    仍能繁榮地發展數年
  • 6:34 - 6:40
    近期研究表明,40億年前地球還如煉獄般致命時生命就出現了
  • 6:44 - 6:50
    地球被密集的火山活動還有持續1億年的小行星風暴摧殘
  • 7:05 - 7:10
    然而,在如此極端的環境下
    生命還是迅速地找到了立足之地
  • 7:10 - 7:11
    然而,在如此極端的環境下
    生命還是迅速地找到了立足之地
    風馳電掣
  • 7:11 - 7:12
    風馳電掣
  • 7:12 - 7:16
    地球一成形後就開始急速冷卻
  • 7:16 - 7:21
    而我們知道生命將就此展開
  • 7:23 - 7:25
    因為生命在地球成形的速度非常之快
  • 7:25 - 7:27
    因此我們認為在其他星球上
  • 7:27 - 7:29
    也同樣飛快發生
  • 7:40 - 7:47
    地球的故事給予了我們希望,生命可以是尋常普世的
  • 7:48 - 7:55
    它讓我們了解到生命不僅能發展迅速、頑強
    且僅需靠基本常見成分就能組成
  • 7:58 - 8:06
    在40億年的孤立之後
    終於開始探尋在我們宇宙中的親屬
  • 8:10 - 8:17
    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
    所以最好就是找一個如地球般擁有海洋的世界
  • 8:21 - 8:28
    尋找與地球相似的行星只是開端,同時探索也讓人心馳神往
  • 8:30 - 8:31
    克卜勒-62F
  • 8:31 - 8:31
    克卜勒-62F
    距離:1200光年
  • 8:31 - 8:31
    克卜勒-62F
    距離:1200光年
    大小:地球的1.4倍
  • 8:31 - 8:31
    克卜勒-62F
    距離:1200光年
    大小:地球的1.4倍
    溫度:≥ -65°C
  • 8:31 - 8:32
    克卜勒-62F
    距離:1200光年
    大小:地球的1.4倍
    溫度:≥ -65°C
    年齡:~70億年
  • 8:32 - 8:37
    克卜勒-62F
    距離:1200光年
    大小:地球的1.4倍
    溫度:≥ -65°C
    年齡:~70億年
    可能存在水
  • 8:37 - 8:37
    克卜勒-62F
    距離:1200光年
    大小:地球的1.4倍
    溫度:≥ -65°C
    年齡:~70億年
  • 8:37 - 8:37
    克卜勒-62F
    距離:1200光年
    大小:地球的1.4倍
    溫度:≥ -65°C
  • 8:37 - 8:37
    克卜勒-62F
    距離:1200光年
    大小:地球的1.4倍
  • 8:37 - 8:38
    克卜勒-62F
    距離:1200光年
  • 8:38 - 8:38
    克卜勒-62F
  • 8:39 - 8:40
    特拉比斯特-1D
  • 8:40 - 8:40
    特拉比斯特-1D
    距離:41光年
  • 8:40 - 8:40
    特拉比斯特-1D
    距離:41光年
    大小:地球的0.77倍
  • 8:40 - 8:40
    特拉比斯特-1D
    距離:41光年
    大小:地球的0.77倍
    年齡:~75億年
  • 8:40 - 8:40
    特拉比斯特-1D
    距離:41光年
    大小:地球的0.77倍
    年齡:~75億年
    溫度:≥ -7°C
  • 8:40 - 8:47
    特拉比斯特-1D
    距離:41光年
    大小:地球的0.77倍
    年齡:~75億年
    溫度:≥ -7°C
    可能存在水
  • 8:47 - 8:47
    特拉比斯特-1D
    距離:41光年
    大小:地球的0.77倍
    年齡:~75億年
    溫度:≥ -7°C
  • 8:47 - 8:47
    特拉比斯特-1D
    距離:41光年
    大小:地球的0.77倍
    年齡:~75億年
  • 8:47 - 8:47
    特拉比斯特-1D
    距離:41光年
    大小:地球的0.77倍
  • 8:47 - 8:47
    特拉比斯特-1D
    距離:41光年
  • 8:47 - 8:47
    特拉比斯特-1D
  • 8:49 - 8:50
    蒂加登星-B
  • 8:50 - 8:50
    蒂加登星-B
    距離: 12光年
  • 8:50 - 8:50
    蒂加登星-B
    距離:12光年
    大小:地球的1.07倍
  • 8:50 - 8:50
    蒂加登星-B
    距離:12光年
    大小:地球的1.07倍
    年齡:≥ 80億年
  • 8:50 - 8:50
    蒂加登星-B
    距離:12光年
    大小:地球的1.07倍
    年齡:≥ 80億年
    最低溫度:≥ -7°C
  • 8:50 - 8:56
    蒂加登星-B
    距離:12光年
    大小:地球的1.07倍
    年齡:≥ 80億年
    最低溫度:≥ -7°C
    可能存在水
  • 8:56 - 8:56
    蒂加登星-B
    距離:12光年
    大小:地球的1.07倍
    年齡:≥ 80億年
    最低溫度:≥ -7°C
  • 8:56 - 8:57
    蒂加登星-B
    距離:12光年
    大小:地球的1.07倍
    年齡:≥ 80億年
  • 8:57 - 8:57
    蒂加登星-B
    距離:12光年
    大小:地球的1.07倍
  • 8:57 - 8:57
    蒂加登星-B
    距離:12光年
  • 8:57 - 8:57
    蒂加登星-B
  • 8:59 - 9:00
    K2-18B
  • 9:00 - 9:00
    K2-18B
    距離: 111光年
  • 9:00 - 9:00
    K2-18B
    距離:111光年
    大小:地球的2.7倍
  • 9:00 - 9:00
    K2-18B
    距離:111光年
    大小:地球的2.7倍
    溫度:-73~46°C
  • 9:00 - 9:08
    K2-18B
    距離:111光年
    大小:地球的2.7倍
    溫度:-73~46°C
    確認大氣含有水蒸氣
  • 9:08 - 9:08
    K2-18B
    距離:111光年
    大小:地球的2.7倍
    溫度:-73~46°C
  • 9:08 - 9:08
    K2-18B
    距離:111光年
    大小:地球的2.7倍
  • 9:08 - 9:08
    K2-18B
    距離:111光年
  • 9:08 - 9:08
    K2-18B
  • 9:11 - 9:18
    我們僅僅撥壤著表面
    大自然蘊藏著永無止盡的秘密
  • 9:18 - 9:20
    我們僅僅撥壤著表面
    大自然蘊藏著永無止盡的秘密
    我們知道星系中充滿了水源
  • 9:20 - 9:21
    我們知道星系中充滿了水源
  • 9:26 - 9:29
    充滿了有機分子
  • 9:29 - 9:33
    伴隨著複雜的化學性質
  • 9:34 - 9:36
    我們所知道在地球上
  • 9:36 - 9:38
    讓生命起始所需條件的一切事物
  • 9:38 - 9:41
    在整個銀河是相當豐富的存在的
  • 9:47 - 9:50
    會不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在我們的星球
  • 9:50 - 9:56
    或發生在其他星球上?
  • 9:59 - 10:05
    看著這些原始數據
    外星生命的存在似乎是必然的
  • 10:12 - 10:21
    最新數據顯示
    將近¼的恆星有類地行星環繞在適居帶上 - 為液態水存在的最佳距離
  • 10:28 - 10:36
    就我們銀河系來說,一共約有500億個像地球一樣的世界
  • 10:39 - 10:46
    在整個宇宙中,適居的星球數量更是多得驚人
  • 10:46 - 10:53
    在整個宇宙中,適居的星球數量更是多得驚人
    100,000,000,000,000,000,000(1垓)
  • 10:56 - 11:01
    想像這裡的每一個閃爍都代表著一顆與地球相似的行星
  • 11:03 - 11:11
    你必須要看著這個動畫超過10億年才能一一檢視完它們
  • 11:21 - 11:27
    每一個星球都如同地球有著豐富且獨特的歷史
  • 11:59 - 12:04
    數以兆計的化學湯鍋,經歷了萬古燉熬
  • 12:05 - 12:08
    在可觀測宇宙中
  • 12:08 - 12:11
    與地球質量相當的宜居行星
  • 12:11 - 12:14
    比地球上每一個沙灘裡的每一粒沙
  • 12:14 - 12:16
    都還要多
  • 12:32 - 12:40
    就我們所知,在這豐裕的天體當中
    多數的行星對於生命都是致命的
  • 12:43 - 12:50
    儘管位在適居帶的星球,仍然有著炙熱、冰冷或是充滿毒氣的環境
  • 12:52 - 12:58
    大氣層對於氣溫調節是至關重要的
    然而很多星球要不是缺少,不然就是含有致命的大氣層
  • 13:11 - 13:18
    金星,曾經被認為有孕育生命的可能
    現在卻被一個充滿毒氣且具有粉碎性的大氣層所絕育
  • 13:20 - 13:27
    但是生命也許並不只侷限於適居帶
  • 13:31 - 13:40
    遠離了恆星的溫熱,氣態巨行星的衛星可能隱藏著生命綠洲
  • 13:43 - 13:52
    它們的能量不是取自於恆星的光
    而是重力 - 來自環繞行星蹣跚的拉扯
  • 13:55 - 14:04
    冰天雪地的土衛二就是這樣
    在大片的地底海洋裡噴出生命化學物質
  • 14:08 - 14:15
    土衛六更是引人注目 - 體積比水星大
    且表面充滿著大大小小的液態甲烷湖及有機混合物
  • 14:21 - 14:28
    在2026年,NASA計畫要發射探測器到土衛六
    在山谷和隕石坑中尋找生命跡象
  • 14:31 - 14:37
    在我們星系中也許就有100兆顆的系外衛星 - 比行星的數量還要多上100倍
  • 14:39 - 14:43
    有些甚至和地球的大小相同
    不只在表面充滿了水同時擁有大氣層
  • 14:44 - 14:50
    有這麼多的地方都能發掘生命
    似乎在找到之前也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 14:52 - 14:56
    有些人覺得我們已經發現了
  • 15:02 - 15:10
    1976年6月30日
    維京號在火星上發現至今仍難以解釋的事
  • 15:13 - 15:22
    在注入養分到火星土壤後
    出現放射性氣體的徵象 - 就像在地球上的土壤
  • 15:24 - 15:24
    無菌土壤 |
  • 15:24 - 15:24
    無菌土壤 | 加州土壤 |
  • 15:24 - 15:41
    無菌土壤 | 加州土壤 | 火星土壤
  • 15:42 - 15:50
    這個徵象只是一個自然現象
    還是這是我們首次遇到的外星生物學 ?
  • 15:51 - 15:54
    在火星上或任何其他太陽系內的天體
  • 15:54 - 15:57
    都只有發現一種細菌
  • 15:58 - 16:01
    這顯示了整個一連串的演化
  • 16:01 - 16:05
    包含宇宙、化學、生物學
  • 16:05 - 16:08
    在任何地方都能發生作用
  • 16:08 - 16:10
    在這種情況下
  • 16:10 - 16:13
    宇宙裡任何地方所產生的生命
  • 16:14 - 16:18
    都將會比預期的更有規律
  • 16:21 - 16:28
    若我們還未找到生命,發現也許是不久後的事
  • 16:30 - 16:37
    NASA 科學家目前認為我們就在發現新事物的邊緣
  • 16:37 - 16:39
    NASA 科學家目前認為我們就在發現新事物的邊緣
    在我們的一生之內將會明白
  • 16:39 - 16:41
    NASA 科學家目前認為我們就在發現新事物的邊緣
    在太陽系內的天體中是有生命的
  • 16:41 - 16:41
    在太陽系內的天體中是有生命的
  • 16:50 - 16:52
    我們將知道這對地球上生命演化
  • 16:52 - 16:54
    所帶來的影響
  • 16:56 - 16:58
    我們將找尋其他恆星周圍的行星
  • 16:58 - 17:00
    我們可以說我們從其他行星的大氣層中
  • 17:00 - 17:03
    看到了宜居的潛在跡象
  • 17:06 - 17:09
    這些全部都會在接下來的10到20年發生
  • 17:10 - 17:12
    這有如此的讓人感到興奮 ?
  • 17:14 - 17:15
    我們就處於人們千年以來
  • 17:15 - 17:17
    一直想得知的解答邊緣
  • 17:17 - 17:19
    我們是孤獨的嗎 ?
  • 17:21 - 17:25
    我們已在這且即將找到答案
  • 17:29 - 17:36
    如果我們真的在那裡找到生命,我們對於自己會有什麼發現?
  • 17:40 - 17:46
    地球又屬於生命之書的哪一篇章 ?
  • 17:48 - 17:51
    宇宙將近140億歲
  • 17:52 - 17:56
    而我們的銀河系約有120億歲
  • 17:56 - 17:58
    也許在那裡的生命
  • 17:59 - 18:01
    可能比在我們所待的星球上的生命
  • 18:01 - 18:05
    還要明顯的高等許多
  • 18:06 - 18:10
    地球在宇宙的舞臺上是遲來者嗎 ?
  • 18:11 - 18:15
    生命到底能有多久遠 ?
  • 18:16 - 18:16
    10萬年前
  • 18:16 - 18:17
    100萬年前
  • 18:17 - 18:17
    500萬年前
  • 18:17 - 18:18
    1000萬年前
  • 18:18 - 18:18
    5000萬年前
  • 18:18 - 18:19
    1億年前
  • 18:19 - 18:20
    2億年前
  • 18:20 - 18:20
    3億年前
  • 18:20 - 18:20
    4億年前
  • 18:20 - 18:21
    5億年前
  • 18:21 - 18:22
    10億年前
  • 18:22 - 18:23
    20億年前
  • 18:23 - 18:24
    30億年前
  • 18:24 - 18:24
    40億年前
  • 18:24 - 18:25
    50億年前
  • 18:25 - 18:26
    100億年前
  • 18:26 - 18:26
    138億年前
  • 18:34 - 18:40
    在它的前幾百萬年,宇宙的熱度對我們已知的生命來說是難以承受的
  • 18:43 - 18:48
    環境溫度會把你活活煮死
  • 19:02 - 19:10
    當它最終冷卻下來足以讓生命存活時
    宇宙中依然沒有一顆恆星或行星,只有緩慢沉重的氫氣雲
  • 19:18 - 19:26
    在7千萬年後,引力把這些雲抓住並將它們高速旋轉形成第一代的恆星
  • 19:45 - 19:52
    首批恆星是非常巨大且閃耀的,但在那卻沒有任何生命見證著它們的開展
  • 19:54 - 20:00
    首要關鍵的重元素依舊在它們的內核中產生,即使是大爆炸的溫度也無法創造出來
  • 20:00 - 20:02
    首要關鍵的重元素依舊在它們的內核中產生,即使是大爆炸的溫度也無法創造出來
    在大爆炸唯一產生的元素就是氫
  • 20:02 - 20:03
    在大爆炸唯一產生的元素就是氫
  • 20:03 - 20:05
    氦和一些鋰
  • 20:07 - 20:10
    所有東西都讓你的生命充滿生機
  • 20:10 - 20:13
    而那些元素並非在大爆炸中所產生
  • 20:16 - 20:17
    唯一它們能產生的地方
  • 20:17 - 20:19
    是在那炙熱的恆星內核裏
  • 20:19 - 20:21
    而它們唯一能進入到你體內的方法
  • 20:22 - 20:24
    就是到了恆星足以爆炸的時候
  • 20:38 - 20:44
    最初爆炸殞落的中等恆星在宇宙間播種著生命元素
  • 20:48 - 20:56
    從它們的灰燼當中興起了第二代的太陽
    這次將伴隨著類地行星們的狂舞
  • 20:58 - 21:04
    這一刻 : 約137億年前,未經加工的生命要素在第一次合而唯一
  • 21:11 - 21:18
    某些人猜想生命存在的情形可能發生在更早,於創始的溫暖餘暉之中
  • 21:26 - 21:32
    當大爆炸的高溫逐漸退去,宇宙度過了苛刻的紀元
  • 21:38 - 21:46
    時間起始後約1500萬年,環境溫度達到了溫和宜人的75º F (24º C)
  • 21:51 - 21:57
    幾百萬年以來,四面八方維持著溫熱,就如同地球永無止盡的夏日般
  • 22:00 - 22:09
    理論上,在假定的超密集空間區域,恆星與星球可能早在初期就形成
  • 22:15 - 22:24
    假使存在這樣的區域,就算在離其他任何恆星還遙遠的流浪行星中
    也會流動著充沛的液態水
  • 22:30 - 22:38
    這有可能是生命的曙光嗎 ?
    外星生命是否利用了大爆炸的高溫 ?
  • 22:44 - 22:50
    在某處也許有顆星球幾乎跟宇宙本身一樣古老
  • 22:52 - 23:03
    有著100億年的領先優勢,宇宙間可能充溢著比我們還要高等的生命
  • 23:06 - 23:15
    儘管經過數十年的尋覓,還是未有外星生命或高等智能等跡象被證實
  • 23:18 - 23:25
    那麼大家都在何處呢 ?
  • 23:28 - 23:35
    我們有可能真的是唯一的存在嗎 ?
  • 23:45 - 23:55
    或許原始生命很普遍但智慧生命是極其罕見的
  • 24:04 - 24:11
    或許太空過於浩瀚讓我們難以在通訊上可行
  • 24:18 - 24:22
    抑或我們是先驅
  • 24:23 - 24:30
    我們能成為龐大生命史的開篇嗎?
  • 24:37 - 24:40
    138億年
  • 24:40 - 24:41
    140億年
  • 24:41 - 24:43
    150億年
  • 24:43 - 24:43
    160億年
  • 24:43 - 24:44
    170億年
  • 24:44 - 24:44
    180億年
  • 24:44 - 24:45
    190億年
  • 24:45 - 24:45
    200億年
    宇宙依舊年輕,絕大多數的行星尚未誕生
  • 24:45 - 24:45
    210億年
    宇宙依舊年輕,絕大多數的行星尚未誕生
  • 24:45 - 24:46
    220億年
    宇宙依舊年輕,絕大多數的行星尚未誕生
  • 24:46 - 24:46
    230億年
    宇宙依舊年輕,絕大多數的行星尚未誕生
  • 24:46 - 24:46
    240億年
    宇宙依舊年輕,絕大多數的行星尚未誕生
  • 24:46 - 24:47
    250億年
    宇宙依舊年輕,絕大多數的行星尚未誕生
  • 24:47 - 24:48
    300億年
    宇宙依舊年輕,絕大多數的行星尚未誕生
  • 24:48 - 24:48
    350億年
    宇宙依舊年輕,絕大多數的行星尚未誕生
  • 24:48 - 24:49
    400億年
    宇宙依舊年輕,絕大多數的行星尚未誕生
  • 24:49 - 24:49
    450億年
    宇宙依舊年輕,絕大多數的行星尚未誕生
  • 24:49 - 24:50
    500億年
    宇宙依舊年輕,絕大多數的行星尚未誕生
  • 24:50 - 24:50
    550億年
    宇宙依舊年輕,絕大多數的行星尚未誕生
  • 24:50 - 24:50
    600億年
    宇宙依舊年輕,絕大多數的行星尚未誕生
  • 24:50 - 24:51
    650億年
    宇宙依舊年輕,絕大多數的行星尚未誕生
  • 24:51 - 24:51
    700億年
    宇宙依舊年輕,絕大多數的行星尚未誕生
  • 24:51 - 24:52
    800億年
  • 24:52 - 24:52
    900億年
  • 24:52 - 24:53
    1000億年
  • 24:53 - 24:53
    1100億年
  • 24:53 - 24:54
    1200億年
  • 24:54 - 24:54
    1300億年
  • 24:54 - 24:54
    1400億年
  • 24:54 - 24:56
    1500億年
    而生命所組元素又將於另個100兆年無事靜待
  • 24:56 - 24:57
    2000億年
    而生命所組元素又將於另個100兆年無事靜待
  • 24:57 - 24:57
    2500億年
    而生命元素又將於另個100兆年無事靜待
  • 24:57 - 24:58
    3000億年
    而生命元素又將於另個100兆年無事靜待
  • 24:58 - 24:59
    3500億年
    而生命元素又將於另個100兆年無事靜待
  • 24:59 - 24:59
    4000億年
    而生命元素又將於另個100兆年無事靜待
  • 24:59 - 25:00
    4500億年
    而生命元素又將於另個100兆年無事靜待
  • 25:00 - 25:00
    5000億年
    而生命元素又將於另個100兆年無事靜待
  • 25:00 - 25:01
    6000億年
    而生命元素又將於另個100兆年無事靜待
  • 25:01 - 25:02
    7000億年
    而生命元素又將於另個100兆年無事靜待
  • 25:02 - 25:02
    8000億年
  • 25:02 - 25:04
    9000億年
  • 25:04 - 25:05
    9000億年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是曙光:生命交響樂中的序曲旋律
  • 25:05 - 25:05
    1兆年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是曙光:生命交響樂中的序曲旋律
  • 25:05 - 25:06
    2兆年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是曙光:生命交響樂中的序曲旋律
  • 25:06 - 25:06
    4兆年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是曙光:生命交響樂中的序曲旋律
  • 25:06 - 25:08
    8兆年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是曙光:生命交響樂中的序曲旋律
  • 25:08 - 25:10
    16兆年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是曙光:生命交響樂中的序曲旋律
  • 25:10 - 25:13
    32兆年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是曙光:生命交響樂中的序曲旋律
  • 25:13 - 25:15
    32兆年
  • 25:15 - 25:16
    64兆年
  • 25:16 - 25:17
    70兆年
  • 25:17 - 25:18
    80兆年
  • 25:18 - 25:19
    90兆年
  • 25:19 - 25:20
    95兆年
  • 25:20 - 25:20
    100兆年後
  • 25:20 - 25:23
    事件:終星之滅
    100兆年後
  • 25:24 - 25:28
    在我們之後將跟隨而來的是什麼?
  • 25:38 - 25:45
    紅矮星可以存活超過10兆年
    幾近永恆的散發出星光沐浴著它們的行星
  • 25:56 - 26:01
    在這樣的時間尺度上更有概率出現生命
    且長久的時間下條件都趨於穩定
  • 26:10 - 26:17
    任何生活在靠近恆星的眾生,都需要抗衡著
    劇烈太陽耀斑對存亡所持續帶來的威脅
  • 26:20 - 26:30
    多數行星的其中一面將被潮汐鎖定且永遠地曝露於太陽之中
    另一面則將會是處於黑暗中的極凍之地
  • 26:34 - 26:40
    但地球讓我們知道,生命是有非凡的適應力的
  • 26:43 - 26:49
    在經過數兆年的演化後,生命將會採取何樣的形式出現 ?
  • 27:24 - 27:30
    總有一天,生命的篇章將會以某種方式步入終結
  • 27:32 - 27:40
    若我們是在這篇故事中的首章,我們就有機會把生命的火炬帶到遙遠的未來
  • 27:58 - 28:06
    如果生物學在遙遠的未來確實還存留著
    那麼我們就是生活在一個幸運的時刻
  • 28:10 - 28:15
    在往後的篇章,宇宙將看起來與以往相差甚遠
  • 28:18 - 28:24
    時空的膨脹將使遙遠的恆星變得看不見,夜空將會步入黑暗
  • 28:27 - 28:36
    也許生命在渺遠的未來將疑惑著:住在早期燦爛的宇宙中是怎麼樣的日子?
  • 28:38 - 28:43
    我們已經足夠幸運去得知答案
  • 28:49 - 28:54
    我們都要做的就是望向星際
  • 29:06 - 29:12
    由Melodysheep所製作
  • 30:08 - 30:09
    奧妙
  • 30:09 - 30:13
    奧妙之界
Title:
奧妙之界 | 篇章 1:初露曙光(4K) 探索外星生命與我們所處的宇宙
Description:

獲取影片配樂 : https://bit.ly/345n0nf
在 Patreon 上支持這個項目 : http://patreon.com/melodysheep | 在我們這個世代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是唯一存在嗎 ? 首章將帶你體驗外星世界與遙遠的太空跟時間尺度,尋找外星生命可能隱藏的地方以及我們在生命歷史中所處的位置。經過世代的疑惑,真相終於觸手可及。新的研究和技術帶領我們去到比以往都更靠近答案的領域 - 在一些NASA科學家看來,僅需幾十年的時間。

這次探索帶來了新的發現,這些發現會讓你大開眼界,並為人類生活提供深刻的新視角。我們觀察得越深入,我們對自然的想像力就越強大,我們對自己的了解也就越多。我希望思慮這些想法能讓你的大腦如同我的一樣深深地被觸動。

在《奧妙之界》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將探索與智慧生命的接觸、外星生物的潛在物理學、如何在宇宙末日中生存等等。在 Patreon 上關注並支持我的創作之旅:http://patreon.com/melodysheep

非常感謝 Protocol Labs 對本次創作的支持:https://protocol.ai/
您還可以通過註冊 Proton 郵件帳戶來支持我 - 他們提供優質的電郵和 VPN 服務。
ProtonVPN:https://proton.go2cloud.org/SH4Q
ProtonMail:https://proton.go2cloud.org/SH4R

我想在《時光倒流》中以更樂觀的視角看待人類生活和我們在宇宙歷史中的地位。我們確實生活在一個幸運的時刻,我們有一個塑造未來的絕佳機會。尋找外星生命將使我們了解自己存在的脈絡,並讓我們看到大自然在我們自己之外所夢想的其他事物,從而有可能在科學、技術和哲學方面上帶來巨大的突破。

由 Douglas Rain、David Christian、Michelle Thaler、Orson Welles、Andrew Siemion、Dan Werthimer、Avi Loeb、Elle Stofor、Lawrence Krauss 配音

銘謝 : Juan Benet、Julius Horthisimus、Konstantin Kovalenko、Avi Loeb
和那些 Patreon 上的支持者 :

Ali Akin Kurnaz、Alina Sigaeva、Amal Isaac、Anastasiia Kliakhina、Antonie C、Bhisham Mahtani、Brandon Sanders、Bryan Sands、Calcifer、Case K.、Chris Becker、Colin、Cozza38、Crystal、Danaos Christopoulos、Daniel Hudson、Dave LeCompte、Dave & Debbie Boswell、David Minguez、Derick Yan、Diego Camacho、Eico Neumann、Ezri Dax、Gaetan Marras、Geekiskhan、Giulia Carrozzino、Hakon A. Hjortland、Heribert Breidsamer、Holly Boswell、Jeremy Kerwin、Jimpy、John Maier、Jorge Ruz、JoursterL、Julio、Kalexan、Kody Cotterill、Laine Boswell、Lars Støttrup Nielsen、Laura、Leo Botinelly、Leonard van Vilet、lloll887、Markus Oinonen、Matthew Jacoby、Matthew Ullrich、Maxime Marois、Michael Li、Michelle Wilcox、Mike Norkus、Mitchel Mattera、Nathan Paskett、Nathanial Dre Barinestein、Nicholas Martin、Nina Barton、Patrick、Preston Maness、Radu Chichi、Radu Turcan、Randall、 redruMKO、Richard Williams、Robbie Casenta、Robin Kuenkel、Rodrigo Sambade Saá、Sandra、Sean Tham、Sebastien Descy、Silas Rech、Stefan Stettner、 Tessa Haagenson、The Cleaner、Timothy E Plum、Virtual_271、Yannic、ZAB、Zann。

請繼續關注《LIFE BEYOND》的更多章節以及更多類似的體驗。愛與和平

Melodysheep 敬上

Melodysheep.com
Insta: @melodysheep_
Twitter: @musicalscience

手機版即將推出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Duration:
30:26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 Compare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