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to Video

藝術和工藝是否有所區別?-蘿拉‧莫瑞莉 (Laura Morelli)

  • 0:07 - 0:09
    當你聽到「藝術」這個詞
  • 0:09 - 0:10
    會想到什麼?
  • 0:10 - 0:12
    一幅畫作?蒙娜麗莎的微笑?
  • 0:12 - 0:15
    著名的雕像?或建築?
  • 0:15 - 0:18
    那花瓶?拼布?或一把小提琴呢?
  • 0:18 - 0:21
    那也是藝術嗎?還是工藝呢?
  • 0:21 - 0:24
    又有什麼分別呢?
  • 0:24 - 0:27
    答案似乎不是這麼簡單。
  • 0:27 - 0:30
    一支湯匙或一副馬鞍
    可能可以精心打造,
  • 0:30 - 0:33
    而一座紀念碑可能就... 呃...
    沒什麼特點。
  • 0:33 - 0:36
    就像:
    不是每件樂器都只重視功能性,
  • 0:36 - 0:40
    不是每件畫作或雕像
    都只為了自我滿足。
  • 0:40 - 0:43
    但如果這麼難以分辨的話,
  • 0:43 - 0:47
    我們為何還是要這樣區分呢?
  • 0:47 - 0:48
    你可以說這是來自
  • 0:48 - 0:51
    一個戲劇性歷史事件的結果。
  • 0:51 - 0:53
    今天我們可能很清楚,
  • 0:53 - 0:56
    達文西或米開朗基羅
  • 0:56 - 0:58
    是傳奇性的藝術家,
  • 0:58 - 1:00
    當然,他們擁有超凡的天份,
  • 1:00 - 1:03
    但他們也剛好躬逢其盛,
  • 1:03 - 1:04
    生逢其時,
  • 1:04 - 1:07
    因為在他們之前的時代,
  • 1:07 - 1:10
    幾乎沒有藝術家這個概念。
  • 1:10 - 1:14
    若你有機會踏進一間
    中世紀的歐洲工坊,
  • 1:14 - 1:16
    你會看到很相似的場景,
  • 1:16 - 1:17
    那地方不論是屬於
  • 1:17 - 1:20
    石匠、金匠、製帽人、
    或是壁畫師,
  • 1:20 - 1:22
    石匠、金匠、製帽人、
    或是壁畫師,
  • 1:22 - 1:25
    師傅們都會遵循一套嚴格的制度,
  • 1:25 - 1:27
    確保學徒和職人
  • 1:27 - 1:29
    他們的晉升和等級
  • 1:29 - 1:30
    是經過多年的練習
  • 1:30 - 1:33
    並達到明確定義的
    階段成果而來,
  • 1:33 - 1:37
    並將這樣的多年建立的傳統
    代代傳承。
  • 1:37 - 1:38
    統治者將這些工匠
    視為一個團體,
  • 1:38 - 1:41
    而非單獨的個人,
  • 1:41 - 1:44
    而他們的作品從
    義大利手工琉璃高腳杯,
  • 1:44 - 1:45
    到比利時的手工蕾絲等等,
  • 1:45 - 1:48
    都有作為社會地位的代表意義,
  • 1:48 - 1:50
    不僅僅是因為優美而已,
  • 1:50 - 1:52
    也包含他們堅守的傳統。
  • 1:52 - 1:55
    而願意掏錢購買的顧客,
  • 1:55 - 1:57
    不論是一把完美的椅子,
  • 1:57 - 1:59
    一座石雕,一件金飾,
  • 1:59 - 2:00
    或一整座建築物,
  • 2:00 - 2:02
    更被視為品味的象徵,
  • 2:02 - 2:05
    由誰設計或打造的
    則並不重要。
  • 2:06 - 2:08
    直到西元 1400 年左右,
  • 2:08 - 2:10
    人們開始劃分
  • 2:10 - 2:12
    藝術品和工藝品的不同。
  • 2:12 - 2:13
    在義大利的佛羅倫斯,
  • 2:13 - 2:15
    一個新興的文化理想,
    後來被稱作
  • 2:15 - 2:17
    文藝復興人文主義,
  • 2:17 - 2:19
    開始發芽成長。
  • 2:19 - 2:22
    佛羅倫斯的知識份子開始頌揚
  • 2:22 - 2:25
    並重建希臘羅馬的古典作品,
  • 2:25 - 2:28
    並強調獨立創造性的價值
    高於集體製造。
  • 2:28 - 2:30
    並強調獨立創造性的價值
    高於集體製造。
  • 2:30 - 2:32
    少數的幾位畫家勇於爭取,
  • 2:32 - 2:33
    因為多個世紀以來,
  • 2:33 - 2:35
    畫作價值都是用面積來計算,
  • 2:35 - 2:38
    終於成功讓他們的金主
  • 2:38 - 2:41
    願意改以藝術觀點來衡量價值。
  • 2:41 - 2:43
    就在這個時代,
  • 2:43 - 2:46
    人們對物件以及製作者的態度,
  • 2:46 - 2:47
    有大幅度的改觀。
  • 2:47 - 2:49
    例如西元 1550 年
  • 2:49 - 2:50
    喬爾喬.瓦薩里,
  • 2:50 - 2:53
    (不意外地,是米開朗基羅的友人,)
  • 2:53 - 2:55
    發表了一本深具影響力的書,
  • 2:55 - 2:59
    書名為「最成功的畫家、
    雕塑家與建築家的生活」,
  • 2:59 - 3:01
    提昇這些藝術家的地位,
  • 3:01 - 3:06
    像明星一般,分享他們的
    生活細節,讓大家津津樂道。
  • 3:06 - 3:08
    從大眾的角度看來,
  • 3:08 - 3:09
    繪畫、雕塑、和建築
  • 3:09 - 3:11
    自此被視為藝術,
  • 3:11 - 3:16
    而擁有大師級靈感,創作出
    這些作品的人,則是藝術家。
  • 3:16 - 3:17
    同時,那些仍然遵循維持
  • 3:17 - 3:19
    師徒傳承制並孜孜不倦地
  • 3:19 - 3:21
    製作蠟燭、瓷器、
  • 3:21 - 3:24
    金飾珠寶,或鍛造華麗的鐵門,
  • 3:24 - 3:26
    這些人則被公認為職人工匠,
  • 3:26 - 3:30
    而他們的作品則較不受重視,
    或是點綴性的裝飾,
  • 3:30 - 3:32
    可以說是較次等的工作。
  • 3:32 - 3:34
    這確立了藝術和工藝的差別,
  • 3:34 - 3:37
    對西方世界而言,
    直到現在還是如此。
  • 3:37 - 3:38
    對西方世界而言,
    直到現在還是如此。
  • 3:38 - 3:40
    所以,如果我們認為林布蘭
    或是畢卡索的畫作是藝術,
  • 3:40 - 3:43
    所以,如果我們認為林布蘭
    或是畢卡索的畫作是藝術,
  • 3:43 - 3:46
    那麼非洲文化的面具呢?
  • 3:46 - 3:47
    或是中國的青花瓷呢?
  • 3:47 - 3:49
    原住民的納瓦霍地毯是藝術嗎?
  • 3:49 - 3:51
    在藝術史中,
  • 3:51 - 3:53
    較受重視的是創新,
  • 3:53 - 3:56
    是打破傳統的例外,
    而非遵守規則。
  • 3:56 - 3:57
    世界上的很多其他文化中,
  • 3:57 - 3:59
    藝術和工藝
  • 3:59 - 4:00
    其實沒有區別,
  • 4:00 - 4:03
    事實上,有些作品
    可能被認為是工藝,
  • 4:03 - 4:05
    秘魯的地毯,
  • 4:05 - 4:06
    明朝的花瓶,
  • 4:06 - 4:08
    圖騰柱,
  • 4:08 - 4:12
    都是這些文化中
    很卓越的視覺形式創作。
  • 4:12 - 4:14
    19 世紀的藝術史學家,
  • 4:14 - 4:17
    看到一些非西方文化的藝術品,
  • 4:17 - 4:19
    經過幾千年之後都沒有改變,
  • 4:19 - 4:22
    他們將這些作品歸類為原始的,
  • 4:22 - 4:25
    以為它們的作者不懂得創新,
  • 4:25 - 4:29
    因此不算是真的藝術家。
  • 4:29 - 4:30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
  • 4:30 - 4:34
    這些作者根本不是在尋求創新。
  • 4:34 - 4:36
    這些作品的價值在於
  • 4:36 - 4:38
    保存他們的傳統視覺藝術,
  • 4:38 - 4:40
    而非去改變它們。
  • 4:40 - 4:42
    最近的幾十年來,
  • 4:42 - 4:44
    這些拼布、陶瓷和木雕等作品
  • 4:44 - 4:47
    越來越受到重視,已記載到
  • 4:47 - 4:49
    藝術史的教科書中,
  • 4:49 - 4:50
    也在各個博物館展出,
  • 4:50 - 4:53
    和繪畫、雕塑平起平坐。
  • 4:53 - 4:55
    所以我們現在或許該拋棄
    那些定義模糊的名詞,
  • 4:55 - 4:57
    藝術品和工藝品,
  • 4:57 - 4:59
    多用像視覺藝術這些字眼,
  • 4:59 - 5:03
    用更寬廣的眼光
    囊括美學藝術創作。
  • 5:03 - 5:06
    畢竟,如果我們欣賞作品
  • 5:06 - 5:07
    和它們的創作者,需要那麼多
  • 5:07 - 5:09
    文化和歷史的限制或界定,
  • 5:09 - 5:14
    那麼藝術就真的僅憑主觀了。
Title:
藝術和工藝是否有所區別?-蘿拉‧莫瑞莉 (Laura Morelli)
Description:

完整課程請看: http://ed.ted.com/lessons/is-there-a-difference-between-art-and-craft-laura-morelli

達文西是否是藝術天才?當然,但他也剛好出生在對的時間地點:文藝復興時期。在此之前西方藝術工作者並不受重視,而很多非西方文化則較注重傳統文化形式,勝於革新創造。所以,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藝術和工藝?蘿拉‧莫瑞莉 (Laura Morelli) 追溯歷史,告訴我們過去是如何對藝術賦予價值。

課程:蘿拉‧莫瑞莉 (Laura Morelli)、動畫:山卓‧卡他馬施維李 (Sandro Katamashvili)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Ed
Duration:
05:31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