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減肥經常行不通
-
0:00 - 0:02三年半前,
-
0:02 - 0:05我做了一個人生中最正確的決定。
-
0:05 - 0:08過年要有新決心
-
0:08 - 0:12我決定放棄減肥,不再擔心自己的體重
-
0:12 - 0:15而是吃東西的時候留心一些
-
0:15 - 0:19現在,我餓了就吃飯
-
0:19 - 0:22而且我已經減掉了10磅(4.5公斤)
-
0:22 - 0:24這是十三歲的我,第一次減肥
-
0:24 - 0:27這是十三歲的我,第一次減肥
-
0:27 - 0:30現在看著這張照片,我會想
-
0:30 - 0:32“你不需要減肥”
-
0:32 - 0:34“你倒該去找個時尚顧問…”
-
0:34 - 0:37(笑)
-
0:37 - 0:40但當時我認為自己需要減肥,
當減掉的體重又回來之後 -
0:40 - 0:41但當時我認為自己需要減肥,
當減掉的體重又回來之後 -
0:41 - 0:45我全都怪在自己身上。
-
0:45 - 0:48在接下來的三十多年裡,
-
0:48 - 0:50我一次次地嘗試各種減肥法。
-
0:50 - 0:53不管我怎麼做,
減掉的重量最後總是長回來。 -
0:53 - 0:55不管我怎麼做,
減掉的重量最後總是長回來。 -
0:55 - 0:59肯定有不少人理解這種感覺。
-
0:59 - 1:01作為一個神經學家,
-
1:01 - 1:03我很好奇為什麼減肥如此困難?
-
1:03 - 1:06很明顯,體重取決於
“吃多少食物”和“消耗多少能量” -
1:06 - 1:08很明顯,體重取決於
“吃多少食物”和“消耗多少能量” -
1:08 - 1:11而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
-
1:11 - 1:13飢餓感和能量的消耗,是由大腦控制的。
-
1:13 - 1:15飢餓感和能量的消耗,是由大腦控制的。
-
1:15 - 1:18而基本上和意識無關。
-
1:18 - 1:22大腦把很多事情放在“幕後”自動處理,
-
1:22 - 1:24這是好事,因為你的“意識”──
-
1:24 - 1:26這是好事,因為你的“意識”──
-
1:26 - 1:28──怎麼把話說得好聽點呢?──
-
1:28 - 1:31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
1:31 - 1:34比如看電影的時候,
你不用怕自己忘記呼吸怎麼辦。 -
1:34 - 1:37比如看電影的時候,
你不用怕自己忘記呼吸怎麼辦。 -
1:37 - 1:39在考慮晚餐吃什麼的時候,
你不會忘了怎麼走路。 -
1:39 - 1:42在考慮晚餐吃什麼的時候,
你不會忘了怎麼走路。 -
1:42 - 1:44大腦對體重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
1:44 - 1:45大腦對體重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
1:45 - 1:48不論你的“意識”是怎麼想的。
-
1:48 - 1:50這被稱為你的“固定值“,
-
1:50 - 1:52但這個名字有點誤導視聽,
-
1:52 - 1:54準確來說,這個數值
可以自由浮動約10﹣15磅(約5-7kg) -
1:54 - 1:56準確來說,這個數值
可以自由浮動約10﹣15磅(約5-7kg) -
1:56 - 2:00生活方式的改變,
會在這個範圍內影響你的體重。 -
2:00 - 2:02生活方式的改變,
會在這個範圍內影響你的體重。 -
2:02 - 2:06但想在這個範圍以外,就非常困難了。
-
2:06 - 2:08在下丘腦,你大腦調節體重的部份,
-
2:08 - 2:10在下丘腦,你大腦調節體重的部份,
-
2:10 - 2:12有十多種化學信號控制著”體重的增加“,
-
2:12 - 2:15有十多種化學信號控制著”體重的增加“,
-
2:15 - 2:19另外還有十多種化學信號,
控制著”體重的減少“。 -
2:19 - 2:22這整個系統就像是個恒溫器,
-
2:22 - 2:24對身體的刺激作出反應,
-
2:24 - 2:28調整飢餓感,活動量和新陳代謝,
-
2:28 - 2:32在不同環境下,維持你的體重。
-
2:32 - 2:34恒溫器就是這樣工作的,不是麼?
-
2:34 - 2:37恒溫器確保室內溫度
總是保持在一定範圍內 -
2:37 - 2:40不管外面的天氣怎麼變化。
-
2:40 - 2:43你可以在冬天打開窗戶,來調節室內溫度,
-
2:43 - 2:46你可以在冬天打開窗戶,來調節室內溫度,
-
2:46 - 2:50但這不會改變恒溫器的設定。
-
2:50 - 2:52於是它做出反應,啟動暖爐加熱整個房間。
-
2:52 - 2:55於是它做出反應,啟動暖爐加熱整個房間。
-
2:55 - 2:58減肥的時候,你的大腦也會做出一樣的反應,
-
2:58 - 3:01減肥的時候,你的大腦也會做出一樣的反應,
-
3:01 - 3:02用非常規的手段,
把身體調整到”它“認為合適的狀態。 -
3:02 - 3:06用非常規的手段,
把身體調整到”它“認為合適的狀態。 -
3:06 - 3:08如果你一口氣減掉很多重量,
-
3:08 - 3:13你的大腦會認為你快餓死了,
-
3:13 - 3:15不論一開始是胖是瘦,大腦的反應都是一樣的。
-
3:15 - 3:18不論一開始是胖是瘦,大腦的反應都是一樣的。
-
3:18 - 3:20我們當然希望大腦
可以判斷本人是否想要減肥 -
3:20 - 3:22我們當然希望
大腦可以判斷本人是否想要減肥 -
3:22 - 3:24但它辦不到。
-
3:24 - 3:27如果你一口氣減掉很多,
-
3:27 - 3:29你會感到飢餓,
-
3:29 - 3:32你的肌肉消耗的能量也一起下降。
-
3:32 - 3:35哥倫比亞大學的Rudy Leibel教授
-
3:35 - 3:37發現那些減少過10%體重的人,
-
3:37 - 3:39發現那些減少過10%體重的人,
-
3:39 - 3:42每天少消耗250﹣400卡路里
-
3:42 - 3:44因為他們的新陳代謝被壓抑了。
-
3:44 - 3:46那相當於一頓大餐了。
-
3:46 - 3:49這就是說,減肥成功的人
-
3:49 - 3:52必須從此以後每天少吃這麼一頓大餐
-
3:52 - 3:53才能趕上那些不用減肥,
也一直是這個體重的人。 -
3:53 - 3:55才能趕上那些不用減肥,
也一直是這個體重的人。 -
3:55 - 3:57從進化的角度來說,
-
3:57 - 4:00身體對於”減肥“的抵抗性是有理由的。
-
4:00 - 4:03因為我們的祖先,
在食物匱乏的時候必須節約體能, -
4:03 - 4:05因為我們的祖先,
在食物匱乏的時候必須節約體能, -
4:05 - 4:08而在食物充沛時儘快補回失去的分量,
-
4:08 - 4:11才能抵禦下一次饑荒。
-
4:11 - 4:13縱觀歷史,
-
4:13 - 4:16食物短缺一直比超重要嚴重得多。
-
4:16 - 4:18食物短缺一直比超重要嚴重得多。
-
4:18 - 4:22這解釋了一個令人難過的事實:
-
4:22 - 4:25體重的”固定值“可能上升,
-
4:25 - 4:28但幾乎不會下降。
-
4:28 - 4:30如果媽媽曾經告訴你們,
-
4:30 - 4:32世上有很多不公平的事,
-
4:32 - 4:35這肯定就是其中之一了。(笑)
-
4:35 - 4:38這肯定就是其中之一了。(笑)
-
4:38 - 4:41減肥成功不會降低你的”固定值“。
-
4:41 - 4:43就算你保持體重減輕整整七年
-
4:43 - 4:45就算你保持體重減輕整整七年
-
4:45 - 4:49你的大腦也依然會試圖把體重增回來。
-
4:49 - 4:52如果體重減輕是因為長期饑荒
-
4:52 - 4:54那這種反應也無可厚非。
-
4:54 - 4:57而在快餐橫行的現代社會,
-
4:57 - 5:01這套反應機制就不太妙了。
-
5:01 - 5:04古老的過去,和富足的現代之間的差別
-
5:04 - 5:07古老的過去,和富足的現代之間的差別
-
5:07 - 5:09正是渥太華大學的Yoni Freedhoff博士
-
5:09 - 5:11為什麼會開玩笑說,
-
5:11 - 5:14他想把一些病人送回食物不充足的時代,
(“給我一台時光機,
我就給你全世界最好的減肥計劃”) -
5:14 - 5:16他想把一些病人送回食物不充足的時代,
(“給我一台時光機,
我就給你全世界最好的減肥計劃”) -
5:16 - 5:18他想把一些病人送回食物不充足的時代,
(“給我一台時光機,
我就給你全世界最好的減肥計劃”) -
5:18 - 5:20這也是為什麼,飲食環境的改變
才是應對肥胖最有效的措施。 -
5:20 - 5:24這也是為什麼,飲食環境的改變
才是應對肥胖最有效的措施。 -
5:24 - 5:26這也是為什麼,飲食環境的改變
才是應對肥胖最有效的措施。 -
5:26 - 5:29可惜的是,一時的增重,
-
5:29 - 5:31可能變成永久的增重。
-
5:31 - 5:34如果超重的狀態保持太久,
-
5:34 - 5:37對大多數人大概幾年左右,
-
5:37 - 5:41你的大腦可能會決定說,那才是新的”固定值“。
-
5:41 - 5:45心理學家把”吃貨“分為兩類:
-
5:45 - 5:47一種是餓了就吃
-
5:47 - 5:49一種是試圖控制飲食,
也就是大部份減肥者的做法。 -
5:49 - 5:55一種是試圖控制飲食,
也就是大部份減肥者的做法。 -
5:55 - 6:02我們就叫他們”想吃就吃“和”自控地吃“吧。
-
6:02 - 6:04有意思的是,”想吃就吃“的人
-
6:04 - 6:07比較不容易超重,
-
6:07 - 6:10這些人也不太去想吃的事。
-
6:10 - 6:14自控的吃貨,反而容易受到諸如
-
6:14 - 6:17廣告宣傳、超大分量、無限量自助餐
之類的誘惑和影響。 -
6:17 - 6:21廣告宣傳、超大分量、無限量自助餐
之類的誘惑和影響。 -
6:21 - 6:22小小的誘惑,
-
6:22 - 6:26比如一勺冰淇淋,
-
6:26 - 6:31更容易引起”自控型“的人去暴飲暴食。
-
6:31 - 6:33更容易引起”自控型“的人去暴飲暴食。
-
6:33 - 6:35青少年尤其容易陷入”減肥後暴食“的循環。
-
6:35 - 6:38青少年尤其容易陷入”減肥後暴食“的循環。
-
6:38 - 6:41一些長期調查研究顯示,
-
6:41 - 6:45十幾歲時減過肥的女孩,
-
6:45 - 6:49五年後超重的概率是普通人的三倍,
-
6:49 - 6:50五年後超重的概率是普通人的三倍,
-
6:50 - 6:53就算她們一開始時體重正常,
-
6:53 - 6:56所有這些研究都顯示
-
6:56 - 6:58一些因素在預測了超重的同時
-
6:58 - 7:01一些因素在預測了超重的同時
-
7:01 - 7:04也預測了”飲食障礙“。
-
7:04 - 7:06另一個因素,順帶一提,
-
7:06 - 7:07請家長們注意了,
-
7:07 - 7:10是”被家庭成員嘲笑體重“這件事。
-
7:10 - 7:12是”被家庭成員嘲笑體重“這件事。
-
7:12 - 7:14所以拜託,
-
7:14 - 7:16別這麼做了。(笑)
-
7:16 - 7:18我幾乎把圖表都留在家裡了,
-
7:18 - 7:20不過我忍不住要給你們看這張圖,
-
7:20 - 7:23因為我是個書蟲,沒圖表不舒服。(笑)
-
7:23 - 7:25因為我是個書蟲,沒圖表不舒服。(笑)
-
7:25 - 7:28這是一個持續了十四年
-
7:28 - 7:30關於健康風險的研究
-
7:30 - 7:32通過觀察平時的四個健康習慣:
-
7:32 - 7:34攝入足夠的蔬果,
-
7:34 - 7:36每週運動三次,
-
7:36 - 7:38不吸菸,
-
7:38 - 7:40適度飲酒。
-
7:40 - 7:42我們先來看一看正常體重的人群吧
-
7:42 - 7:43我們先來看一看正常體重的人群吧
-
7:43 - 7:45柱子的高度,代表死亡率
-
7:45 - 7:48橫軸的0,1,2,3,4
-
7:48 - 7:49橫軸的0,1,2,3,4
-
7:49 - 7:51代表研究對象有幾個健康習慣
-
7:51 - 7:52代表研究對象有幾個健康習慣
-
7:52 - 7:55你能猜得到,生活方式越健康,
-
7:55 - 7:58人的死亡率也越低。
-
7:58 - 8:00接著來看一下
-
8:00 - 8:01超重的人的數據。
-
8:01 - 8:04那些完全沒有健康習慣的人,
-
8:04 - 8:05死亡率比較高。
-
8:05 - 8:07僅僅是多了一個健康的習慣
-
8:07 - 8:11就能把超重的人拉回到普通範圍裡。
-
8:11 - 8:13對於沒有任何健康習慣的肥胖者(最右邊)而言,
-
8:13 - 8:16死亡風險非常高,
整整比研究中最健康的人高出七倍。 -
8:16 - 8:18死亡風險非常高,
整整比研究中最健康的人高出七倍。 -
8:18 - 8:22但健康的生活方式對肥胖者也有好處。
-
8:22 - 8:25實際上,如果你光看那些
-
8:25 - 8:27四種健康習慣都具備的人,
-
8:27 - 8:29你會發現,是胖是瘦關係不大。
-
8:29 - 8:32如果想要健康的身體
-
8:32 - 8:33控制生活習慣就可以了,
-
8:33 - 8:35就算你沒辦法減掉體重也沒關係。
-
8:35 - 8:37就算你沒辦法減掉體重也沒關係。
-
8:37 - 8:41減肥本身就不太可靠。
-
8:41 - 8:43減肥後的五年內,
-
8:43 - 8:45絕大部份人已經反彈了。
-
8:45 - 8:48其中的40%甚至比之前更胖了。
-
8:48 - 8:49想想看,
-
8:49 - 8:52就會發現典型的減肥結果,
-
8:52 - 8:53更可能是體重增加,而不是減少,
-
8:53 - 8:56就長期而言。
-
8:56 - 8:59如果我說的讓你信服了
-
8:59 - 9:01說減肥可能有壞處
-
9:01 - 9:04那麼下一個問題就是,你怎麼辦才好?
-
9:04 - 9:08我的回答,籠統地說,就是”心平氣和”。
(mindfulness也指佛教的“正念”) -
9:08 - 9:11我不是讓你去坐禪冥想,
-
9:11 - 9:13也不是瑜伽。
-
9:13 - 9:15我指的是吃東西時留心一點:
-
9:15 - 9:19試著觀察自己身體的信號,
-
9:19 - 9:21餓了就吃,飽了就停,
-
9:21 - 9:24餓了就吃,飽了就停,
-
9:24 - 9:26因為很多時候體重的增加
-
9:26 - 9:29是因為明明不餓還要吃。
-
9:29 - 9:30具體怎麼做呢?
-
9:30 - 9:32當你餓的時候,允許自己去吃東西,
-
9:32 - 9:34接著想辦法弄清楚
-
9:34 - 9:36怎樣讓身體處於舒適的狀態。
-
9:36 - 9:40好好專心地坐下吃正餐。
-
9:40 - 9:42開始吃和停止吃的時候,
-
9:42 - 9:44想想看身體的感覺,
-
9:44 - 9:46讓飢餓感來決定,到哪裡為止。
-
9:46 - 9:48讓飢餓感來決定,到哪裡為止。
-
9:48 - 9:50掌握這個尺度花了我大概一年的時間,
-
9:50 - 9:52不過這很值得。
-
9:52 - 9:55我不再像以前一樣,
-
9:55 - 9:58現在即使旁邊放著食物,我也能放鬆下來。
-
9:58 - 10:00我也不太去想吃的事情。
-
10:00 - 10:03我會忘記房間里有塊巧克力。
-
10:03 - 10:06就好像被外星人控制了我的大腦一樣。(笑)
-
10:06 - 10:09完完全全不一樣了。
-
10:09 - 10:11當然我要說一句,
-
10:11 - 10:14通過這種途徑,基本上不會讓你瘦下來
-
10:14 - 10:17常常不餓就吃東西那是另一回事。
-
10:17 - 10:21但是對很多人來說,關於“怎樣才能減輕體重”,
-
10:21 - 10:25醫生也無法給出明確地答案,
-
10:25 - 10:29這也是為什麼今天很多人關注的是
-
10:29 - 10:31如果預防肥胖,
-
10:31 - 10:34而不是到處宣傳減肥。
-
10:34 - 10:36面對現實吧:
-
10:36 - 10:40要是減肥真的有用,我們早就瘦下來了(笑)
-
10:40 - 10:42要是減肥真的有用,我們早就瘦下來了(笑)
-
10:42 - 10:43為什麼我們一次又一次做著同樣地事情
-
10:43 - 10:46卻期待不同的結果呢?
-
10:46 - 10:48減肥看似無害,
-
10:48 - 10:52但其實附帶了很多傷害
-
10:52 - 10:54最壞的情況,會損害健康:
-
10:54 - 10:57太過執著於體重會導致飲食障礙,
-
10:57 - 10:59特別是青少年人群。
-
10:59 - 11:04在美國,80%的10歲女童
-
11:04 - 11:06說自己曾減過肥。
-
11:06 - 11:08我們的女兒們在
用錯誤的價值觀衡量自己。 -
11:08 - 11:11我們的女兒們在
用錯誤的價值觀衡量自己。 -
11:11 - 11:14即便是最好的情況,
-
11:14 - 11:16減肥也要浪費很多時間和精力。
-
11:16 - 11:20減肥佔用了意志力
──這些原本可以用在其他地方── -
11:20 - 11:23比如輔導自己的孩子做功課,
-
11:23 - 11:27或者完成重要的工作,
-
11:27 - 11:30又因為意志力是有限的,
-
11:30 - 11:35而任何減肥的策略
都會持續地消耗意志力 -
11:35 - 11:38這基本上保證了,
-
11:38 - 11:40一旦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時
-
11:40 - 11:44飢餓就會趁虛而入。
-
11:44 - 11:47讓我最後再說一點,
-
11:47 - 11:50如果我們告訴那些減肥中的女孩
-
11:50 - 11:53“沒關係的,你想吃的時候就吃” 怎麼樣?
-
11:53 - 11:56如果我們告訴她們,與其害怕自己的胃口
-
11:56 - 11:58不如學會和它和平相處?
-
11:58 - 12:01我覺得大部份女孩都會變得更快樂,更健康,
-
12:01 - 12:03當她們成年後,
-
12:03 - 12:07不少人可能會變得苗條起來吧。
-
12:07 - 12:09我多希望自己十三歲的時候,
-
12:09 - 12:13有人能這樣告訴我。
-
12:13 - 12:15謝謝。
-
12:15 - 12:23(鼓掌)
- Title:
- 為什麼減肥經常行不通
- Speaker:
- 桑德拉·阿莫特
- Description:
-
在美國,80%的女童到10歲時已經減肥過一次。在這個誠實、坦率的演講中,腦神經科學家桑德拉·阿莫特用她的個人經歷、結合背後的科學依據,闡述了重要的一課:我們的大腦如何調節管理身體,以及為什麼減肥不但經常沒有效果,反而對健康有損。她還分享了一些關於心平氣和、不去過分關心體重的生活方式的建議。
- Video Language:
- English
- Team:
closed TED
- Project:
- TEDTalks
- Duration:
- 12:42
![]() |
Geoff Chen approv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dieting doesn't usually work | |
![]() |
Geoff Chen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dieting doesn't usually work | |
![]() |
Geoff Chen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dieting doesn't usually work | |
![]() |
Geoff Chen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dieting doesn't usually work | |
![]() |
Geoff Chen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dieting doesn't usually work | |
![]() |
Geoff Chen ed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dieting doesn't usually work | |
![]() |
Shiwen He commented on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dieting doesn't usually work | |
![]() |
Shiwen He accep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for Why dieting doesn't usually work |
Lyman Zhang
非常抱歉,做了简体字幕,但发上来之后才发觉需要的是繁体字。。。
已经给amara发了ticket
(不过各位revision时觉得方便,就简体转繁体直接用好了)
Shiwen He
The simplified Chinese subtitles have been replaced with traditional ones. Problem sol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