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身為跨種族養女的故事:愛與失去

  • 0:01 - 0:02
    我三歲時,
  • 0:02 - 0:05
    我在南韓被跨種族領養,
  • 0:06 - 0:09
    領養我的是猶他州
    鹽湖城的一個白人家庭。
  • 0:10 - 0:14
    我帶著左手前臂上
    謎樣的刺青抵達美國。
  • 0:14 - 0:17
    這個刺青很大,無法忽略,
  • 0:17 - 0:20
    我的養父母馬上讓我
    接受手術,移除刺青。
  • 0:21 - 0:23
    他們擔心其他的孩子
    會拿它開玩笑。
  • 0:24 - 0:27
    現在,本來刺青的地方
    只留下很淺的疤痕,
  • 0:27 - 0:31
    我用麥克筆把它重新畫上去,
    讓大家能看到它本來的樣子。
  • 0:32 - 0:37
    韓國 1976 年的領養紀錄
    是出名的不完整。
  • 0:37 - 0:42
    我沒有任何關於我的背景
    或原生家庭的資訊。
  • 0:42 - 0:46
    我甚至不知道我的名字
    和生日是否是真實的,
  • 0:46 - 0:48
    還是只是被指定的。
  • 0:48 - 0:51
    沒有人知道我的刺青代表什麼。
  • 0:52 - 0:56
    跨種族領養指的是
    某個種族或人種的孩子
  • 0:56 - 1:00
    被不同種族或人種的父母收養。
  • 1:01 - 1:04
    在我的世代,在韓國被領養的孩子
  • 1:04 - 1:07
    會被養父母的文化給同化。
  • 1:08 - 1:10
    我被當成白人來養育。
  • 1:11 - 1:14
    成長過程中,我的家人
    偶爾會在韓國餐館吃飯,
  • 1:14 - 1:17
    或我們會去參加亞洲節慶。
  • 1:17 - 1:20
    但我並不覺得自己是亞洲人。
  • 1:21 - 1:23
    現在回頭看,
  • 1:23 - 1:26
    把我的刺青除去,就象徵了
  • 1:26 - 1:30
    切斷與我韓國種族淵源及文化的連結。
  • 1:31 - 1:34
    且並不是只有我。1950 年代起,
  • 1:34 - 1:36
    有近二十萬韓國孩童
  • 1:36 - 1:39
    被全世界各地的人收養。
  • 1:40 - 1:42
    越來越多研究顯示,
  • 1:42 - 1:46
    當孩童與他們的原生家庭
    分離時會產生創傷。
  • 1:47 - 1:49
    我的故事就包含了這種童年創傷。
  • 1:51 - 1:53
    我最近發現我的生母
  • 1:53 - 1:56
    在我出生後沒多久,就離開了家族。
  • 1:57 - 2:00
    我兩歲時,我的生父受傷,
  • 2:00 - 2:02
    無法養育我和我的哥哥們。
  • 2:03 - 2:07
    所以我和我的兩個哥哥
    被交給兒童福利單位。
  • 2:08 - 2:13
    在那裡,有人決定,
    因為我年紀比較小,
  • 2:14 - 2:16
    我被領養的機會比較大。
  • 2:17 - 2:20
    所以,我被送到另一間孤兒院,
  • 2:20 - 2:23
    和照料我的兩個哥哥分開。
  • 2:25 - 2:27
    我的領養記錄指出我不願意
  • 2:27 - 2:30
    和孤兒院的任何一個孩子玩,
  • 2:30 - 2:32
    現在我知道原因了。
  • 2:32 - 2:35
    我的領養照片上是個
  • 2:35 - 2:39
    營養不良且嚇壞了的小女孩。
  • 2:39 - 2:43
    想像一下,在經過孤單
    且短暫的九個月之後,
  • 2:43 - 2:45
    我抵達美國所受到的文化衝擊,
  • 2:46 - 2:48
    在美國一切都不同:
  • 2:48 - 2:50
    人不同,
  • 2:50 - 2:51
    建築不同,
  • 2:51 - 2:53
    食物不同,
  • 2:53 - 2:54
    服裝也不同。
  • 2:55 - 2:57
    身為三歲的孩子,我很快就搞懂
  • 2:58 - 3:01
    沒有人會說我說的韓語,
  • 3:01 - 3:05
    所以我有六個月的時間
    乾脆連話都不說了。
  • 3:05 - 3:08
    當我再次開口,說的已全是英語。
  • 3:09 - 3:12
    當我父母讓我看
    我的孤兒院照片時,
  • 3:12 - 3:14
    我說的第一個片語是:
  • 3:14 - 3:17
    「莎菈悲傷」。
  • 3:19 - 3:22
    被領養的孩子通常會築起情緒高牆
  • 3:22 - 3:25
    來保護自己不再次被傷害。
  • 3:25 - 3:27
    我肯定這麼做了,
  • 3:27 - 3:29
    和許多跨種族領養的孩子一樣,
  • 3:29 - 3:32
    我在成長過程中也經常
    會希望我是白人,
  • 3:32 - 3:35
    跟我身邊的其他孩子一樣。
  • 3:35 - 3:38
    其他孩子會笑我的眼睛和鼻子。
  • 3:38 - 3:41
    1980年代的造型
    對我而言特別殘酷,
  • 3:41 - 3:43
    戴著不合的眼鏡,
  • 3:43 - 3:45
    髮型——
  • 3:45 - 3:46
    (笑聲)
  • 3:46 - 3:48
    我留這種髮型很可笑。
  • 3:49 - 3:50
    (笑聲)
  • 3:51 - 3:56
    這種關於領養的說法,
    各位聽起來可能會覺得不舒服。
  • 3:57 - 4:00
    我們通常聽到的說法
  • 4:00 - 4:04
    是來自渴望孩子已久的
    新手父母的說法。
  • 4:06 - 4:09
    訴說父母的故事時,
    總是會講到愛、喜悅、興奮,
  • 4:09 - 4:12
    當他們把新收養的孩子
    帶到他們的家中時,
  • 4:12 - 4:16
    家人朋友會慶祝和恭喜這對父母
  • 4:16 - 4:18
    做出美好的決定,收養孩子。
  • 4:20 - 4:24
    我父母的領養故事就像是
    讓我們保暖的美麗毛毯。
  • 4:26 - 4:30
    但一陣子之後,感覺起來
    比較多焦點是在毛毯上,
  • 4:30 - 4:33
    完全覆蓋了我和我的觀點。
  • 4:33 - 4:35
    情緒上,我無法呼吸。
  • 4:36 - 4:38
    我父母會對我說這樣的話:
  • 4:39 - 4:42
    「我一看到你的照片就愛上了你。
  • 4:43 - 4:45
    我的心都碎了。」
  • 4:46 - 4:50
    他們愛我,我知道,
    且我是有人要的。
  • 4:52 - 4:54
    但我只有這一個出生故事,
  • 4:54 - 4:58
    我希望它不要那麼悲傷、慈善。
  • 4:59 - 5:01
    我通常會把愛和感激搞混,
  • 5:01 - 5:05
    特別是當其他人
    對我說這樣的話時:
  • 5:05 - 5:07
    「你真幸運被領養到美國」,
  • 5:08 - 5:12
    或「你的父母會領養你,
    他們真的是天使」。
  • 5:13 - 5:16
    對孩子來說,這些說法經常
  • 5:16 - 5:19
    在提醒我要感激我父母的慈善。
  • 5:19 - 5:22
    我很憤恨我無法告訴這些成人:
  • 5:22 - 5:25
    「我不喜歡時時刻刻
    被提醒我是領養來的。
  • 5:25 - 5:28
    我只想當個正常的孩子,
  • 5:28 - 5:31
    甚至希望偶爾能不要感激。」
  • 5:32 - 5:33
    (笑聲)
  • 5:34 - 5:37
    但我學會了在不想笑時也能笑,
  • 5:38 - 5:40
    長大一點時,我希望我能說:
  • 5:40 - 5:43
    「莎菈仍然悲傷。」
  • 5:44 - 5:46
    但我埋藏了我的感受,直到後來
  • 5:46 - 5:51
    我才了解到我從來沒有
    真正哀悼過我自己的領養。
  • 5:52 - 5:55
    雖然很多人都了解
    從不同的種族、文化,
  • 5:55 - 5:58
    或國家領養一個孩子
    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 5:58 - 6:00
    但我們很少了解被領養的孩子
  • 6:00 - 6:03
    會有多複雜的情緒。
  • 6:03 - 6:06
    有些孩子會感覺到失去,
  • 6:07 - 6:08
    感覺到拒絕、
  • 6:09 - 6:10
    悲傷、
  • 6:10 - 6:11
    恥辱、
  • 6:12 - 6:13
    罪惡、
  • 6:13 - 6:15
    自我認同受挫、
  • 6:15 - 6:18
    難以建立親密關係,及有控制問題。
  • 6:18 - 6:20
    問我孩子就知道了。
  • 6:21 - 6:22
    (笑聲)
  • 6:22 - 6:28
    被領養的孩子可以
    一方面愛他們的養父母,
  • 6:28 - 6:31
    另一方面也感受到這些複雜的情緒。
  • 6:31 - 6:34
    我們許多人會想知道:
    如果在我們小時候
  • 6:34 - 6:39
    能夠有安全的情緒空間
    讓我們能正視自己的故事,
  • 6:39 - 6:44
    那麼我們長大成人後
    接受領養這件事是否還會這麼困難?
  • 6:44 - 6:49
    在哪裡才能找到情緒上的氧氣,
    讓我們面對自己的故事?
  • 6:52 - 6:55
    從 1990 年代末、
    2000 年代初開始,
  • 6:55 - 6:59
    像理察李博士這樣的研究者
    就把焦點放在針對跨種族領養
  • 6:59 - 7:01
    採用不同的教養方法。
  • 7:01 - 7:04
    他的目標是希望
    協助孩子和他們的養父母
  • 7:04 - 7:07
    更適應他們獨特的種族和人種處境。
  • 7:08 - 7:10
    這樣的教養方式鼓勵促進文化適應,
  • 7:10 - 7:13
    也就是讓孩子接觸原生家庭的
  • 7:13 - 7:16
    民族、地方、語言,和文化。
  • 7:17 - 7:20
    有些父母把焦點放在
    種族思想教誨上,
  • 7:20 - 7:23
    很明確地和他們的孩子一起處理
  • 7:23 - 7:27
    他們在外面會遇到的
    種族主義與歧視。
  • 7:27 - 7:31
    有些父母會在孩子長大一點時
  • 7:31 - 7:34
    讓孩子自己選擇
    要接觸多少原生家庭的文化。
  • 7:35 - 7:37
    我們可以看著這些進步的跡象
  • 7:37 - 7:41
    就說我們已經把
    跨種族領養全都搞定了。
  • 7:42 - 7:47
    收養韓國孩童
    是第一波大量的國際領養,
  • 7:47 - 7:51
    比大部分其他國家早了要近三十年,
  • 7:51 - 7:55
    所以有一整個世代的
    韓國養子養女——
  • 7:55 - 7:59
    從孩童到七十多歲的成人都有——
  • 7:59 - 8:02
    在處理他們的同化所造成的影響,
  • 8:02 - 8:04
    而只有少數的研究
  • 8:05 - 8:08
    在追蹤跨種族養子養女的一生。
  • 8:10 - 8:14
    我知道我身邊的人
    無法理解我的領養悲傷。
  • 8:15 - 8:18
    另一位被領養的韓國人
    瑞秋羅斯塔表達出了我的感受,
  • 8:18 - 8:19
    她說:
  • 8:20 - 8:23
    「當表面看起來
    我什麼都沒有失去時,
  • 8:23 - 8:27
    衡量失去就變得特別讓人困惑。
  • 8:28 - 8:30
    這並不是像失去了一個器官,
  • 8:30 - 8:33
    而是當你一眨眼醒來時
  • 8:33 - 8:36
    夢境就消失在晨光中的那種失去。」
  • 8:37 - 8:40
    每年,有數百名被領養的韓國人
  • 8:40 - 8:42
    在尋找他們的原生家庭。
  • 8:42 - 8:47
    韓國機構的報告指出
    成功率不到 15%。
  • 8:48 - 8:52
    去年,我只花了三個月
    就找到了我的韓國原生家庭。
  • 8:53 - 8:57
    我在社群媒體上貼出了
    我重新畫上去的刺青,
  • 8:57 - 9:00
    一些韓國社群很大方地幫我分享。
  • 9:01 - 9:03
    我哥哥的朋友看到了那張照片,
  • 9:03 - 9:07
    他馬上就知道那個刺青的意義。
  • 9:09 - 9:12
    當我爸爸決定要把我們
    交給兒童福利單位時,
  • 9:12 - 9:17
    他擔心我們會被分開,
    甚至被領養至國外。
  • 9:18 - 9:21
    所以他採取了不尋常的做法,
  • 9:21 - 9:24
    在我們每個人的手臂上
    刺了一個大圖案,
  • 9:24 - 9:26
    他自己也有,
  • 9:27 - 9:29
    希望有一天我們能藉此找到彼此。
  • 9:31 - 9:33
    他嘗試過找我。
  • 9:34 - 9:35
    他是對的:
  • 9:36 - 9:41
    刺青最後的確讓我找到了
    我曾經失去的家庭。
  • 9:43 - 9:47
    不幸的是,他在他的孩子們
    團聚的九年前就過世了。
  • 9:48 - 9:53
    但去年,我前往韓國
    見我的兩個哥哥、
  • 9:53 - 9:54
    我的姑姑和叔叔,
  • 9:55 - 9:57
    我對我自己有了許多新的了解,
  • 9:57 - 9:59
    包括知道了我真正的生日,
  • 9:59 - 10:02
    我的實際年齡是再大七個月。
  • 10:02 - 10:04
    (笑聲)
  • 10:04 - 10:07
    這位中年女子不喜歡
    聽到自己其實更老。
  • 10:07 - 10:09
    (笑聲)
  • 10:09 - 10:13
    這就解釋了我在學校
    為什麼能讀資優班。
  • 10:13 - 10:16
    (笑聲)
  • 10:18 - 10:20
    但我得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
  • 10:21 - 10:24
    我在韓國有一個有愛的家庭,
  • 10:24 - 10:27
    他們記得還是個小寶寶的我,
  • 10:28 - 10:30
    且從來沒有忘記我。
  • 10:31 - 10:35
    我的領養記錄上寫著
    我是被拋棄的,但並非如此。
  • 10:36 - 10:37
    我是有人要的。
  • 10:39 - 10:42
    該是重建我們的領養觀念的時候了。
  • 10:43 - 10:47
    健康的領養生態系統是孩子、
  • 10:47 - 10:51
    領養家庭,以及原生家庭
  • 10:51 - 10:53
    都有他們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
  • 10:53 - 10:57
    當這些說法被放在一起時,
  • 10:57 - 11:02
    就會為領養所影響到的那些人
    創造出更好的同理心和方針。
  • 11:03 - 11:05
    成人能做兩件事,
  • 11:05 - 11:08
    把被領養的孩子的故事保護得更好。
  • 11:09 - 11:14
    第一,給孩子安全的情緒空間
    去表達他們的情緒,
  • 11:14 - 11:16
    包括正面和負面的情緒。
  • 11:18 - 11:20
    可用的說詞包括
    「多告訴我一點」、
  • 11:21 - 11:22
    「你希望如何」,
  • 11:23 - 11:25
    以及「那些感覺是正常的」,
  • 11:25 - 11:30
    父母可以用這些方式
    給孩子在情緒上需要的氧氣。
  • 11:31 - 11:35
    第二,認可孩子的領養故事。
  • 11:36 - 11:39
    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情緒,
    有可能讓你感覺受傷,
  • 11:39 - 11:42
    或會讓養父母擔心。
  • 11:42 - 11:45
    身為父母,要努力
    約束和管理你的恐懼,
  • 11:45 - 11:48
    不要影響到孩子。
  • 11:48 - 11:53
    一定要認可孩子的故事,
    並承認它的重要性。
  • 11:54 - 11:57
    父母很自然會想要保護孩子
  • 11:57 - 11:59
    不讓他們感到痛苦。
  • 12:00 - 12:03
    但我的刺青會用力提醒我,
  • 12:03 - 12:06
    每個領養故事的開頭都是失去,
  • 12:06 - 12:08
    每個孩子受到的影響也都不同。
  • 12:09 - 12:13
    當我們這些被領養的孩子
    能夠接受發給我們的這一手
  • 12:13 - 12:18
    獨特的牌,並好好發揮,
    我們也能過著完整豐富的生活。
  • 12:19 - 12:21
    當你帶著同理心
    傾聽我們的故事時,
  • 12:21 - 12:23
    你也會聽到其他東西:
  • 12:25 - 12:27
    孩子般的好奇心、
  • 12:27 - 12:29
    優雅、
  • 12:29 - 12:30
    韌性、
  • 12:31 - 12:32
    勇氣、
  • 12:33 - 12:34
    愛,
  • 12:35 - 12:38
    是的,甚至還有感激。
  • 12:38 - 12:40
    謝謝。
  • 12:40 - 12:43
    (掌聲)
Title:
身為跨種族養女的故事:愛與失去
Speaker:
莎菈.瓊斯
Description:

莎菈.瓊斯在兒時被白人父母領養,她和南韓原生家庭的唯一連結,就是她手臂上的神秘刺青。在尋找原生家庭的過程中,讓她學到,跨種族收養通常都會把國外的新生活包裝成意外的好運,因此需要無限的感激,而遮掩了更複雜的現實。瓊斯透過她自己失去和發現的經歷,提供指引給養父母,讓他們了解可以做什麼來保護孩子的獨特文化和個人故事。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2:56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